中国"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列入非遗名录
11月30日下午,从埃塞俄比亚传来好消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从中国古代的农耕社会演变而来,历经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二十四节气”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为此,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付出了诸多努力。12月1日,本报记者连线到了正在埃塞俄比亚会议现场开会的中国政府参会代表团成员。他们在会议现场为本报独家讲述了此次申遗成功背后的故事。
申遗准备很充分
二十四节气是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2006年,由中国农业博物馆申报的‘农历二十四节气’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后来的申遗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埃塞俄比亚会场的中国代表团团长马盛德这样对记者说。
据了解,本次赴埃塞俄比亚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的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包括文化部非遗司和外联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以及中国农业博物馆的代表。
中国于2004年批准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根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需要,文化部对非遗项目进行梳理,“二十四节气”被列为重点考虑的申遗项目。从那时起,中国就加强了对该遗产项目的确认、建档和研究。
2014年初,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协调下,申报工作正式启动。2014年5月,由中国农业博物馆牵头,协同相关社区、群体成立“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组”,就此全面展开申报文本的编制工作,中国民俗学会作为群体代表加入其中,涉及“二十四节气”7个扩展项目的社区、群体和代表性传承人也积极参与了申报文本和保护计划的编制。
2015年3月,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申报材料,包括申报文本、社区知情同意书、清单节录、照片和视频等文件。
申遗过程不简单
据了解,文化部是非遗申报工作的业务主管部门,中国非遗保护中心负责非遗申报的组织实施工作,来自中国社科院等专业机构的专家提供申遗工作的学术支持,中国农业博物馆和中国民俗学会是“二十四节气”项目的主要群体代表。
但是,申遗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在本届常会召开前四周,公约秘书处在教科文组织网站公布了会议文件。中方注意到,会议决议草案中关于“二十四节气”的项目概述不够准确。该草案将在项目通过后作为常会的正式决议文件,并可能用于今后遗产项目的宣传工作。为确保对该遗产项目的正确认知和理解,中方即向《公约》秘书处提出决议草案有关项目概述的修改方案。会议期间,参会代表团在项目评审前与秘书处反复沟通,最终确认修改文案,由常会主席在评审中方项目时提出。最终,委员会通过中方的修改文案,并将“二十四节气”列入代表作名录。
申遗成功有深意
会议文件于常会召开之前的4周在教科文网站公布,所以在会前,中国代表团成员已经得知“二十四节气”被建议列入代表作名录。“虽然说我们的项目列入是毫无悬念的,但是在通过的那一瞬间,代表团的每一位成员都激动不已。”一位代表团成员对记者说,“因为大家都有这样一种感觉,‘二十四节气’关乎每一位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意义重大;也正因为如此,列入代表作名录意味着该遗产项目的保护工作踏上了新的征程,任重而道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既维系着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的认同感和持续感,也是确保世界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创造力的重要资源。根据《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体现为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五大类别。“二十四节气”的申报从整体上归为“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的遗产领域。
延伸阅读:盘点哪些申遗成功的文化遗产
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是最早在中国出现的印刷形式。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公元868年印刷的《金刚经》,雕版印刷技术大约在2000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 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称,扬州是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
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
中国传统建筑是以木结构框架为主的建筑体系,以土、木、砖、瓦、石为主要建筑材料。营造的专业分工主要包括:大木作、小木作、瓦作、砖作、石作、土作、油作、彩画作、搭材作、裱糊作等,其中以大木作为诸“作”之首,在营造中占主导地位。 中国匠师在几千年的营造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工艺经验,在材料的合理选用、结构方式的确定、模数尺寸的权衡与计算、构件的加工与制作、节点及细部处理和施工安装等方面都有独特与系统的方法和技艺。
端午节
端午节,我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端午节寄托着民族情感,内容丰富、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端午节习俗活动,使端午节成为蕴涵独特民族精神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
妈祖信俗
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航海保护神,妈祖是该信俗的核心,包括口头传统、宗教仪式以及民间习俗,遍布中国的沿海地区。妈祖诞生和成长在公元10世纪的湄洲岛,她致力于帮助她的同胞乡亲,并且因为试图营救海难中的幸存者而献身。湄洲渔民为纪念这位好姑娘,在岛上建庙并奉为海神。每年都会有两次正规的庙会来纪念妈祖,届时当地居民、农民和渔夫此时都会暂时放下他们的工作,并祭献海洋动物供奉妈祖像,表演各式祭祀舞蹈和其他演出。在全球5000座妈祖庙和私人家中,其他各类小一些规模的祭祀仪式也全年不停歇地进行着。
京剧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流播全国,影响甚广,有“国剧”之称。它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中医针灸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汉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皮影戏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
珠算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 算盘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珠算”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撰的《数术记遗》,其中有云:“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
【中国"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列入非遗名录】相关文章:
非遗戏曲文化创新设计探讨论文10-02
非遗展示空间设计中园林艺术的介入论文10-02
2017中国非985高校排行榜06-26
中国最牛的非211大学有哪些10-22
以社区矫正为例非监禁刑的中国实践10-05
驻村生活补贴列入个税计税吗03-02
成语故事:道不拾遗12-14
广州失业大学生被列入困难群体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