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16浙江清明节的由来及习俗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下面是关于2016浙江清明节的由来及习俗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随着时代的变迁,清明节的内涵、习俗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它仍以独特的功能与地位为人们所重视,有着不容忽视的社会影响。如今,清明节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了国家法定的假期之一。在瑞安,清明节习俗的嬗变产生了新的影响,使这个古老的节日焕发出新的光彩。
清明节的由来与变迁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一个有特色的节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清明矣。”“清明”在阳历上是基本固定的,总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而在农历上就不确定,大多数在三月初,也有在二月底的。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上巳节、寒食节与清明节气三者逐渐融合而成的一个节日,它具有两重身份,既是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气。清明是一个以户外活动为主的节日,因为有祭祀、扫墓、踏青等户外活动,从情感的角度来说,清明是一个肃穆、悲哀而又欢娱、快乐的节日。
据了解,清明正式成为民俗节日是在唐朝之后。从民俗事象看,它可说是我国传统的春季节俗的综合与升华。节日期间,人们进行的习俗活动也极其丰富多彩,主要可归纳为祭祀、春游与饮食三大部分,其中祭祀活动是其主题。
清明节的文娱活动
清明节前后气候温和,春光明媚,正是人们走出家门到户外踏青的好时机。瑞安人喜欢把清明上坟扫墓和踏青春游结合起来,利用到祖先坟头祭扫的机会,和族人、亲友一起游山玩水,走进大自然。
历史上的清明节活动项目还有很多,如打球、拔河、荡秋千等传统的民间娱乐体育活动。由于这些活动活泼有趣,更有益于人们身体健康,为民众所喜爱,一直盛行至今日,并逐渐演变成群众性文体活动。
2008年起,清明节被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后,清明踏青活动更加活跃了。
瑞安人的清明习俗
南宋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叶适曾在《水心集》中这样描述瑞安的清明节:“净社倾城同褉饮,清明阖郭共烧香。”清明这个古老而重大的节日,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瑞安人心目中非常重要。日前,记者采访了我市的一些民俗专家,总结了瑞安清明的主要习俗。
[仪式习俗]
我市民俗专家何克识告诉记者,瑞安清明节的仪式习俗主要由祭祖、扫墓、望节等。这些传统习俗至今仍在流传,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祭祖
祭祖主要分为家祭、宗庙祭。家祭,也称祭家先。何克识介绍,清明节这天,人们买上一些果蔬,烧上竹笋等菜品。据说笋是清明的标志食品,有了笋,祖先才会知道清明到了。菜品摆放在桌子上,供于祖先的神龛或牌位之前,点上香烛,放上酒杯和筷子,杯里斟上酒,等“酒过三巡”,然后焚化纸钱。祭祀完毕后,家人就可以吃这些食物了。民间称之为“做节”,这种祭祀方式在农村一直延续到现在。
另外,在一些大姓宗族聚居的地方,大都有宗祠,农村称“祠堂”。每年的清明节,全宗族都要在祠堂里举行集体祭祀仪式,由族中辈分最高、年龄最大的族长公进行主祭,这也称宗庙祭。
扫墓
瑞安人历来有在清明节上坟扫墓的习俗,民间常和祭祀安排在一起,具体时间主要集中在清明日的前三天或后四天的范围内。但瑞安老城关人还有一个习俗,农历正月初一上山去“拜坟”。
何克识说,从20世纪中叶开始,瑞安城区外出经商、做工、从军、读书的人一年比一年多,因为之前清明节还没有成为法定节假日,这些人往往没办法回家祭祖,便只好利用春节这个回家过年的日子上山“拜坟”。
“不知是谁第一个,趁着农历正月初一大家不出门走亲访友的良机,先去拜谒祖先,后来大家都觉得非常好,于是纷纷效仿,便慢慢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习俗。”何克识说。
望节
瑞安人在清明节等一年中几个比较重要的节日里,亲戚之间都有送礼的传统习俗。民间俗称之为“望节”(“望”字要读成“牧”音)。清明节是由上门亲向下门亲送礼物,即父母向女儿、女婿送松糕,其量一般为一对或两对,放置在木制的礼盒中,并在礼盒上面放上柏和万年青(取其美好的谐音),再放上“太平钿” (一种在红纸上剪出花鸟和吉庆文字的剪纸)。
[饮食习俗]
除了在仪式方面有特定的习俗外,瑞安人还非常讲究在饮食上的习俗。如清明节吃清明饼、喝清明酒等。
吃清明饼
据《瑞安市志·名俗》记载:“瑞安古有拾香草(摘绵菜)为寒食饼(俗称清明饼、清明馍糍)”。“这说明瑞安人在清明节吃清明饼的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市民俗专家宋维远说,清明节不仅每家都要做清明饼,而且还要做起来馈赠亲朋好友。
宋维远说,瑞安清明饼有多种做法:一是以糯米为主,掺以少量籼米,经水浸泡、水磨后,压燥(脱水)和成团,当中包豆沙、枣泥、笋丝、肉丁、香菇等馅料,放在煎盘中煎熟。这种饼软糯可口,味道很好,大人小孩都喜欢,已经成为瑞安的一种特色食品,平时市场上都有销售。另一种是绵菜饼。它的做法和第一种差不多,就是加入了绵菜。绵菜,中药名为佛耳草,具有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清明节前,绵菜开球状黄花,在山上、田间地头都可以采摘到。大家一般把采摘到的绵菜嫩枝叶煮熟后,捣烂和入基料中,然后上锅煎或蒸,这种清明饼色泽清莹,瑞安人又称之为青团。它大多由家庭自制,是瑞安一带的特产,是最有瑞安特色的节令食品。有些更讲究的人,在采摘绵菜时只取绵菜的花,晒干磨成粉和入基料中,然后贴在柚子树叶上蒸熟。这种掺和绵菜花制成的饼味道纯正,特别是渗入柚子叶油后,香味更加浓郁了,而且营养丰富、不易变质,深受群众欢迎。
此外,市民在清明节期间还有吃松糕、螺蛳、光饼的习俗。
昨日,南门社区组织人员制作清明团赠送居民及路人。
[信仰习俗]
瑞安民间有一种传说,认为柳条有灵性,可以避邪,能驱鬼。清明节又被称为鬼节,而此时柳条开始发芽,于是人们自然而然地就插柳戴柳,寻求避邪。
以前,每到清明时节,人们经常会剪一些柳树枝条插在门户上,寓意着家门清吉,孩子们还会把柳条制成圈戴在头上,妇女也有将小柳枝或制成的“柳球”簪戴于鬓发上,俗称“戴柳”。此外,孩子们还有到田野里采摘已开白花的荠菜花插在帽子上,寓有驱邪之意,也有人将它放在灶头,据说能驱除蚂蚁之类的昆虫。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浙江清明节的由来及习俗】相关文章:
清明节的由来及习俗04-22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和习俗08-07
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介绍10-18
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介绍04-26
清明节的习俗由来(通用5篇)04-08
冬至的由来与习俗12-23
小年的习俗与由来01-16
中秋的习俗及由来09-13
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介绍2篇11-03
浙江冬至习俗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