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清明节吃什么

时间:2024-07-02 17:25:13 羡仪 清明节 我要投稿

潮汕清明节吃什么

  清明佳节就要到来,各地有不同的饮食习俗,那么潮汕清明节吃什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潮汕清明节吃什么,供大家参考。

潮汕清明节吃什么

  食薄饼

  清明食薄饼在潮汕很盛行,几乎每家每户都不例外。卷薄饼是用精面粉拌人适量温水后,充分搅拌搓捏成团块状,置于炉火上面的煎盘(平底铁锅),烙成圆形薄饼皮,然后包裹馅料。

  料有咸、甜两种,咸馅用烹熟的豆芽、韭菜拌人鸡肉或猪肉丝、香菇、虾干、蛋丝,油煎葱珠等调料。入口时又在饼皮上涂抹香甜适口酱料即成美食。甜馅料用白糖加工制成的酥脆薄片糖或再加入瓜册丝,芝麻等佐料包裹薄饼皮即成薄饼。

  潮汕清明吃薄饼有个传说。清康熙十四年(1675),郑成功之子郑经率兵围攻闽南的漳州城,清军守将黄芳度出兵顽抗,围城数月,城里居民饿死无数,尸横街巷,存活者便用草席裹尸掩埋。同年10月间,清军投降,漳州百姓为悼念死难亲友,特做薄饼状如草席裹尸,以此祭祀亡灵,此俗世代相传成风。

  朴籽粿

  清明节,潮汕人喜欢做朴籽?、鼠壳?、红壳桃?、酵?等?品拜祭祖先,以示慎终追远,不忘先人辛劳。朴籽?的来源与潮汕当地的树有关,这种树叫朴籽树(又叫朴丁树,属榆科),叶卵形或长椭圆形,果实大如绿豆,味甘甜,无毒,有消痰下气之效。清明时节,气候转暖,草木荫茂,朴籽树叶满丛嫩绿。

  据传昔年元兵于清明前入侵潮汕地区,杀戮掠夺,民不聊生,百姓被迫无奈而避入山林之中,饥不择食,只好采摘朴籽叶、果籽充饥,后人为永记深仇大恨,故有“清明食叶”民谚。潮人世代相传清明节加工蒸制“朴籽?”的风俗,沿袭至今。

  朴籽?制作工序并不复杂,但却处处考究:需将采摘下的朴籽树叶和青朴籽清洗干净,用石磨或石臼捣烂,加入大米磨成粉末状,与适量的糖、水及发酵粉混合均匀,装入特制的桃形?印或梅花?印中蒸熟。蒸熟后的朴籽?裹着一层青绿色,冒着热气,入口松软香甜,还有一股粕籽树叶特有的草药香味。

  吃润饼

  清明吃润饼,在潮汕、福建和台湾很盛行,其实润饼的正名还是春饼。吃润饼,皮好不好很重要。润饼皮是“擦”出来的:用小麦粉和水搅打成面团,抓一团面在手中,在文火小平锅上轻轻一拭,几秒钟后,面糊就变成薄如纸的饼皮,闽南人管这个叫“擦润饼”。

  摊开薄薄的润饼皮,铺上胡萝卜丝、豆芽、海蛎煎、荷兰豆、豆干等配料,再加上一勺花生末和麻枣,一道润饼菜便成了。

  润饼内丰富的馅料、糖粉、花生粉参杂后,一个润饼热量高达500卡,容易造成身体负担,尤其对血糖疾病患者负担更大。所以,润饼内馅可选择蔬菜、鸡胸肉或低脂瘦肉、豆干丝、蛋皮或卤蛋、花生碎粒及代糖,材料的烹调方式可以少油炒及川烫方式处理,一卷热量仅350大卡,美味不减分,更安心。

  潮汕清明习俗

  “挂纸”

  “清明节”,其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民间的传统节日。在潮汕地区,清明节的民俗主题是扫墓,俗称“过纸”、“挂纸”或“上坟”。谓之“挂纸”,是因清明扫墓时,“松楸丘陇间遍悬楮钱”(清乾隆《揭阳县志》),因要与冬至扫墓有别,清明扫墓叫“挂春纸”,而冬至扫墓则称为“挂冬纸”。

  潮汕人“挂纸”时间通常在清明节前后各三天这段期间进行,当中以清明正日挂者为最多。当天,人们吃完早餐后,便带着锄头、镰刀、畚箕等物和供品上山扫墓。到了墓地,要先拜土地爷,然后才开始祭拜自己的先人。祭拜时,先将墓前、墓身杂草拔除,填土整坟,打扫干净,用“银跦”、“沙绿”(红绿油漆)精工填补墓碑上的凹刻文字(俗称“妆坟碑字”),除先人名字用绿色油刷外,其余的字都用红油涂写。

  古代潮人清明“挂纸”时,一个家族每年都有一人主办此事,供品以“大三牲”(猪、牛、羊)或“小三牲”(鸡、鹅、鱼)为主。此外,还要摆上茶、酒、鲜花、水果及亡者生前喜欢吃或用的东西等,不少潮汕人摆放的供品中还要有烫熟的蚶和粿品。祭拜者会在仪式结束后把鲜蚶吃完,并把蚶壳撒在墓堆上表示“合赚”,因为潮汕人把蚶壳称为“蚶壳钱”,撒在坟头是将它作为冥钱用。

  在摆完供品后还要点香烛,并由家族中有声望的长辈主持祭礼,通常都是行三跪三叩之礼。祭仪完后,主持祭礼的长辈当即将供品按参加扫墓的人数,但供品盘中的大鱼,全尾或截分两段的,照例是留给办理饮酌者的家属,因此成为规例,野餐时什么人都不许吃它,如果你不明规例错吃了,人们会怪你不晓情理。人们在先人墓前聚餐既轻松又热闹,儿童嬉闹,长者举杯闲谈,山野间荡漾着家族的融洽与和谐。

  扫墓完毕回来,到近城时就要把姓氏灯笼点亮,叫做“添丁”,若祖坟有多处,就在最亲的祖坟拜祭,其余各坟只“压纸”而已。回城后,要清扫鞋子,将鞋子的脚尖朝里,同时将身上穿的衣服洗干净晾晒。在潮汕地区,在这一天还有一些禁忌,如怀孕的妇女、来例假的女性、16或19岁的女孩不要参加拜山活动;扫墓之前食素,动身扫墓时,衣着要整齐,不穿大红大紫的衣服,以表示对先人的尊重;在墓地,不要大声喧哗,嬉笑怒骂,乱跑乱跳,随处小便,更不能践踏别家坟墓或对墓穴设计评头品足;不要在先人墓地照相等等。

  潮汕人“挂纸”时往往子孙成群到墓地祭拜,人数越多越感到光彩,如果“挂纸”时逐年人数减少,就会被认为是衰败的景象。因此,外出子孙们,即便是在千里之外的潮籍侨胞也会回乡“挂纸”,以示不忘先人,不忘故土,也期盼家族兴旺。

  “踏青”

  在潮汕,清明扫墓时宴饮于郊野是常见的。有的地方甚至“俗尚鼓吹,多放铳炮”(《普宁县志》),山林间充满喧闹欢乐。现在,潮汕人往往把扫墓和踏青结合起来,扫墓时带上一些饮料,俟扫墓完毕,找一处干净平坦的地方,就着祭品和饮料席地而食,别有一番野趣。不过,春天气候多变,乍暖还寒,容易患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所以,春季出游,需要在外边过夜时,应提前准备好衣物及保暖用品。另外,春天里花粉四散,外出踏青赏花,需严防花粉过敏。

  在潮汕,清明时节很多人到郊外踏青,顺便将绿油油的野菜挖回家,端上餐桌。有专家提示说,野菜中含有多种保健功能,常吃野菜对健康大有好处,但要学会科学食用。不同的野菜有不同的食用方法,有些野菜适宜生食,如婆婆丁等,最好的吃法是洗净蘸酱生吃,而有些野菜如荠菜、马齿苋则宜熟食,不认识的野菜不能盲目吃,久放的野菜也不能吃。

  “插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

  古籍《清嘉录》云:清明日,满街叫卖杨柳,人家买之,插于门上。潮汕农谚有:“杨柳青,而蒙蒙;杨柳千,晴了天”、“插柳挂青,福降农家”和“檐前插柳青,农夫望庄稼”,表达了世人祈望风调雨顺,田增产人增寿,依恋清明插柳,祝福康宁益寿、五谷丰登之情怀。

  潮汕吃什么食物

  逢年过节,人们将“粿”用来祭祀祖先神灵的,在祭品中仅次于“三牲”。潮汕人每逢各种节日,做粿是最重要的家庭节目之一。据闻,粿品做得好吃不好吃与漂亮不漂亮还是衡量一个潮汕媳妇贤惠与否的一个重要条件,所以传统的潮汕妇女都必须会做几样粿。如今很多祭品都可以更新换代了,粿还是要按老样子老规矩摆上神台。

  虽说“粿”在潮汕地区是日常点心,但潮汕人也会根据每个节日而呈现出不同的做法,即所谓“时节做时粿”。例如过年要做“鼠曲粿”,元宵节要做甜粿、酵粿(发粿)、菜头粿,即“三笼齐”,取其甜、发、有彩头之意,而在各种祭拜神明或祖先的清明节则主要做朴籽粿。

  据传当年元兵于清明前入侵潮州,杀戮掠夺,民不聊生,被迫无奈而避入山林之中,在这些饥荒年中,潮州人便饥不择食,只好采摘朴籽叶,果籽充饥,后人为永记深仇大恨,在清明节加工蒸制“朴籽粿”,沿袭至今。故潮汕地区有“清明食叶”的民谚。

  潮汕人过清明节习俗

  潮人清明扫墓都在节前三天至节后三天进行,提前或拖后都被视为对亡人的不敬。人到墓地时,先将墓前、墓身杂草拔除,填土整坟,打扫干净。然后刷新墓碑字,除先人名字用绿色油刷外,其余的字都用红色油涂写。祭祀将毕时,就要压纸镪,分别压于碑顶和坟身上。如果是去年清明节后才修的新坟,碑石顶端要压下十二张宴币,若为闰月则压下十三张,作为给亡人阴间花费之用。坟身上也要压上五至七层纸镪。今年压多宽,明年就多宽,不能扩大和缩小,据说这是死者还“地租”的范围。如果是去年新修的坟今年扫墓就称作为“新社”,要压红白纸镪,以后每年压的便用白纸条。扫墓的供品,一定要有烫熟的蚶,吃了蚶,蚶壳压纸镪,意为留给祖宗当钱用。

【潮汕清明节吃什么】相关文章:

潮汕清明节传统吃什么食物04-06

潮汕地区冬至吃什么09-08

潮汕人冬至吃什么08-09

潮汕地区清明节习俗03-31

潮汕清明节扫墓拜什么03-28

东北清明节吃什么04-07

清明节吃什么水果03-31

清明节吃什么食物04-06

重庆的清明节吃什么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