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人民是怎么过清明节的
壮族人民是怎么过清明节的
壮族清明壮族人相当重视每年的清明节,其重视度是继春节、鬼节之后的祭祀亲人的隆重节日。壮族人的葬礼习俗与汉人的有相当大的区别。汉人讲究的是入土为安,一旦入土不可再动,否则视为对死者的大不敬,对活着的亲人及后人而言也是极其晦气不祥之事。
而壮族人其亲属死后一般是先浅埋三年,之后开坟取出亲属身上的所有骨头,虔诚地掸净灰,用白布缠住将主要的骨骼串起,放入1米高低的陶罐里,再深埋地下,多置于僻静的山洞中。
每年的清明,所有的在世亲人都要回家祭奠,启出清扫罐中的灰尘、小虫。每年的清明,借此机会活人们大吃大喝个几天,其间杯盏交错,兴奋与热闹的气氛一点儿也不会让乡人侧目或感到奇怪。
壮族清明美食:五色糯米饭、烤香猪、艾叶糍粑、甜酒发糕、酸粉、白切狗、白切鹅。五色糯米饭是壮族地区的传统风味小吃。因糯米饭呈黑、红、黄、白、紫5种色彩而得名,又称“乌饭”。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或清明节时节,广西各族人民普遍制作五色糯米饭。壮家人十分喜爱五色糯米饭,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
烤香猪是壮族地区的风俗食品。以10多斤的猪仔为原料,宰杀,脱毛,去头和内脏,洗净之后将整只猪架在铁架上,在猪身涂抹油,盐及各种香料,再用稻草秸杆烧着文火,在猪的上下前后反复烧烤,待香猪的皮肉烤成金黄色,即可上席食用。
艾叶糍粑是广西人爱吃的传统小吃之一,平常在小食店十分常见。如今在广西大部分地区仍保留了清明节吃艾叶糍粑的习惯。据说这一天吃艾草,可以驱寒避邪。
甜酒发糕寓意“年年发”的发糕也是南宁传统的清明食品。清明上山扫墓,人们不仅要拿其作为供品祭祀祖先,祭拜之后,自己也要食用,据说可沾染福气。
酸粉用精选上好的晚稻大米,经24小时浸泡并淘洗,用土制的石磨磨成浆。
经过7天时间反复漂浆,再采用大铛木盖浮托蒸法蒸米粉,蒸熟一条折叠一条并抹上一层油,待粉蒸熟后配上叉烧、炸波肉、炸牛肉巴、炸灌风肠、炸花生或黄豆并腌制新鲜黄瓜等配菜,淋上用陈皮、八角、葱条和盐、蚝油、味精、糖、米醋调制的酸甜可口的汁水
最后放些鲜红的生辣椒和蒜茸、香菜,即成一碟美味的酸粉了。
白切狗选取毛色光泽无病的活狗肉原料,雄狗在10公斤左右、雌狗8至9公斤之间,选料应坚持以黑黄花白的毛色顺序原则,将狗杀死后去毛剔骨,清洗干净,吊干沥水约30分钟,放入锅中用中火煮之,至筷条插入无血丝冒出为宜。
捞起即浸入凉开水约3分钟。再伴上以生姜丝、柠檬、酸荞头、生葱、香菜、香料、味精、炒花生仁和用20多种中草药精熬制而成的料汁,配适量生抽和上等花生油。食用时,横切(这样每块狗肉都带皮)装盘,作料盛碟。夹肉蘸作料细嚼慢咽,满口醇香。
白切狗特点:菜色白净发亮,肉嫩皮脆醇香,食之不油腻,强身壮阳,驱除疲劳。
白切鹅:将广土鹅洗净后放入白卤水锅中用小火浸至鹅刚熟透拿起晾冷斩件,整齐码放碟中,鸡皮果洗净去核,剁成茸,姜、葱、蒜米剁成茸后与鸡皮果茸加调料调成适口的味汁跟上即可。白切鹅的'特点:皮果味汁清香咸鲜,鹅肉嫩滑、爽口。
关于五色糯米饭的来源
有个壮族青年叫特侬,父亲早世,他与瘫痪的母亲相依为命。特侬非常孝顺,怕母亲一人在家烦闷,就背着母亲上山砍柴、下田插秧。每一次他都带着一大包母亲最爱吃的糯米饭放在她身边,让母亲饿了随时可以吃。
特侬母子的这一举动被在山上的一只猴子看到,猴子趁着特侬到山上砍柴之机,悄悄溜到母亲身边,抢走了糯米饭。母亲无法动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猴子抢走糯米饭。
一连几天如此,特侬看着一边饿极了的母亲,无奈地扯着身边的枫叶,却又想不出什么办法来。猛然间,特侬发现自己掐枫叶的手黑漆漆的,原来是被黑色的枫叶汁染脏了。
看着黑乎乎的五指,特侬灵机一动,立即把树上的枫叶割回家,放到石臼中舂成泥状,用水浸泡一天一夜,得出黑色的液汁,再将糯米饭放到黑液汁中浸泡一晚。第二天早上将黑色的糯米捞起蒸煮,顿时一股清香弥漫全屋。
母亲在屋喊:“特侬,什么东西这么香啊?”特侬兴奋地说:“这是黑色糯米饭,多香多甜啊!”这一天正是农历三月初三。清晨,特侬带着母亲上山砍柴,他用芭蕉叶包着黑色糯米饭,故意露出一点黑乎乎的颜色。
猴子看见了,以为是毒药,碰也不敢碰,便逃之夭夭了。这一天,特侬吃了黑色糯饭,口不干不燥,还觉得浑身是劲,打的柴更多了。从此,特侬和母亲上山砍柴,都带着黑色糯饭。
后来,壮家人都学特侬,家家户户做黑色糯米饭。再后来聪明的壮家人又学会了用黄栀子、红兰草等做成了黄色、红色、紫色糯米饭,最后演变成了如今的五色糯米饭。
【壮族人民是怎么过清明节的】相关文章:
闰月生日怎么过07-24
浅谈壮族的文化11-02
怎么写怎么过元旦日记100字10-17
壮族主要的舞蹈形式10-06
耳鸣是怎么引起的06-12
龋齿是怎么形成的11-13
壮族三月三手抄报怎么画04-22
我是人民教师读后感04-01
科目二倒车入库怎么过10-15
六一怎么过演讲稿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