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元旦歌颂祖国手抄报内容
在各个领域,大家肯定对各类手抄报都很熟悉吧,借助手抄报可以培养我们动手、动脑的习惯。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手抄报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元旦歌颂祖国手抄报内容,欢迎阅读与收藏。
元旦起源
古代中国的元旦日,并非如今通用的“格列历”——公历的一月一日。从殷代定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岁首,到汉代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曾有多次反反复复的改变。到民国时孙中山于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为“顺农时”、“便统计”,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改公历1月1日称为岁首“新年”,但仍称“元旦”。直到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统一使用“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公历1月1日规定为元旦节,并决定全国在此节放假一天。同时为区别农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前后,因此改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元旦一词最早始于三皇五帝,唐房玄龄等人写的《晋书》上载:“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即把正月称为元,初一为旦。南朝梁人兰子云的《介雅》诗也云:“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还有个传说,是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把“天子”的皇位没传位于儿子,而是把皇位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元旦庆贺情景。
在民国以后虽然定1月1日为新年,当时只有机关、学校以及外国经营的洋行大商号等才放假1天,老百姓并不承认,仍延承古时旧习以农历初一为新年,因此老北京的街市上与民间均没有什么欢庆活动。解放后将1月1日岁首改称为“元旦”节后,政府仍按照几千年来使用的农历历法按农时节令,在立春前后冬闲时期的“春节”放假三天,民间办“庙会”等欢庆,传承百姓的心愿和千百年的民俗。
元旦祝福语
祝你在新的一年里:事业正当午,身体壮如虎,金钱不胜数,干活不辛苦,悠闲像老鼠,浪漫似乐谱,快乐莫你属!
痛苦最好是别人的,快乐才是自己的;麻烦将是暂时的,朋友总是永恒的;爱情是用心经营的,世界上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新年快乐!
新年的第一天,我在默默地为你祝福,愿你的生活中:夏宜人,冬温暖,秋收获,春满园。
这一季,有我最深的思念。就让风捎去满心的祝福,缀满你甜蜜的梦境,祝你拥有一个更加灿烂更加辉煌的来年。
把美好的祝福,输在这条短信里,信不长情意重,我的好友愿你新年快乐!
好久没有听到你的声音,好久没有人听我谈心,在雪花飞舞的日子里,真的好想你,祝新年快乐!
你我相拥倾听新年的钟声犹如年轮的呼吸,簇拥着我们共同的梦,满心的爱意化作真挚的祝福“新年快乐”!
让我把这一整季的祝福包装起来,呈献给你,愿你欢度这个佳节,并愉悦地迈入充满希望的一年!
声声祝福,丝丝情谊,串串思念,化作一份礼物,留在你的心田,祝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钟声敲响年终的讯息,同时也带来新年的讯息,在这特别的日子里,献上我对你的祝福,愿你在这一年里,事事顺心、如意!
过去的一年我们合作的都很愉快,谢谢您的关照,猪年伊始,祝您全家欢乐,心想事成!
老朋友,祝你佳节如意,一年到头走好运,开心如意,财源滚滚!工作顺利,事业有成!
您如一叶扁舟,载着我驶向知识的海洋。老师,谢谢您!祝福你新年快乐,桃李满天下!
让我们把春节的钟声传播四方,也让我们把友爱和赞美洒向人间。朋友,我永远祝福你!
新春到,财神到,幸运之神伴随我的短消息到!新的一年更加珍重,明年生活锦上添花。
元旦作文
晚饭后,妈妈对我说:明天是元旦。会有一群客人。你必须招待两位小客人。你能保证让他们停止哭泣,享受快乐吗?可以。像个士兵一样,我敬礼。母亲开心地笑了。我赶紧跑去收拾房间,为小客人准备玩具和零食。因为小客人是贪婪的,如果你想让他们停止哭泣,享受快乐,当然,你必须为他们准备一些食物!他们一大早就来了。今天我看到了我的主人——青青,我姑姑的女儿在我妈妈的办公室,小明,我姑姑的儿子在我妈妈的办公室。我把他们带到我的房间,让他们玩我准备的玩具。他们玩得很开心。我也很开心。我觉得:我今天已经完成了一半的任务。
然后,我把它们带到了我的电脑房。首先,我会给他们我妈妈买的核桃仁。当他们对他们的食物满意后,我会对他们说:今天,我会玩我的电脑。互联网特别有趣。你想玩吗?很好!他们愉快地同意了。我先给他们演示了一下,然后去了一个卡通网站。他们立刻被里面的卡通人物吸引住了。他们争着玩,我让青青先玩,但小明很担心。在我的劝说下,青青毕竟是个女孩,而且更听话。青青不情愿地让小明玩。小明很霸道,很长时间都不让他玩。青青有点生气。当时我真的很生气,我真的很想骂他或者打他。然而,我想起我对母亲的承诺,忍住了。后来,在我耐心的劝说下,他终于让位于青青。他们在网络世界里玩得太多了,以至于把我放在一边。主人离开后,我向母亲如实汇报了我今天的接待工作。我妈妈表扬了我,给了我很多奖励。我太高兴了!突然间,我觉得自己长大了很多。出人意料的是,新年的第一天就这样度过了。
中国元旦习俗
中国新年的日期,在各朝代并不相同。夏朝定在一月初一,商朝定在十二月初一,周朝定在十一月初一,秦朝定在十月初一。到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接受司马迁等人的建议使用《太初历》,恢复了夏历即农历,以正月为岁首,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后来历朝历代虽对历法有过修改,但基本上仍然以《太初历》为蓝本,以夏历的孟春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日,即新年的第一天。
1912年辛亥革命以后,清朝统治被推翻,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政府。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召开会议,讨论历法问题。会上达成了“行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的共识,决定使用公历,把公历1月1日定做“新年”,把农历正月初一称做“春节”,但并未正式命名和推广。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历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把农历正月初一定名为“春节”,并规定春节放假三天,让人们热烈地庆祝农历新年。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的新年礼俗经历了萌芽、定型、裂变、转型的发展过程。
先秦时期,新年习俗处于萌芽阶段。此时的庆祝活动主要是在一年农事完毕之际,为报答神的恩赐而举行的“腊祭”。《诗经?七月》中记载了西周时期旧岁新年交替时的节庆风俗。诗中所谓“朋酒斯享,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觥,万寿无疆”,是说人们将美酒和羔羊奉献给诸神,以酬谢一年来神的保佑和赐福。这时的欢庆活动因各诸侯国采用的历法不一样而没有统一的日子,大致在冬天农闲之际,它是后来新年习俗的雏形。
新年习俗定型于汉代。经过战国和秦朝末年的社会大动荡后,西汉初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比较稳定,人们的生活情趣高涨,一系列节日习俗形成了。《太初历》推行后,历法长期稳定,正月初一作为新年的日期也因此得到确立。这样一来,原来各地区分别在冬末春初不同日子举行的酬神、祭祀和庆祝活动便逐渐统一在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从汉朝到南北朝,正月初一过新年的习俗愈演愈烈,燃爆竹,换桃符,饮屠苏酒,守岁卜岁,游乐赏灯等活动都已出现,新年成为我国第一大节日。
新年习俗在唐代发生裂变。唐朝是思想文化昌明的时代,同时也是内外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新年习俗渐渐从祈祷、迷信、攘除的神秘气氛中解放出来,转变成娱乐型、礼仪型节日。元旦的爆竹不再是驱鬼辟邪的手段,而成了欢乐、喜庆的方式;庆祝新年的重点由祭神转向了娱人,转向了人们自己的娱乐游艺,享受生活。所以,可以说,也只有在唐代以后,新年才真正成为普天同庆,亿民欢度的“佳节良辰”。
新年习俗到明清时期转型。这种转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礼仪性、应酬性加强。人们在新年相互拜谒,达官贵人互送名帖,或者登门叩拜;平民百姓也讲究“礼尚往来”,馈赠礼品,互相拜年。二是游艺性进一步加强。新年期间,玩狮子,舞龙,演戏,说书,高跷,旱船等各种娱乐活动五彩缤纷,绚丽夺目。北京人逛厂甸,广州人游花市,苏州人听寒山寺钟声,上海人游城隍庙……各地游艺活动自具特色,各种娱乐活动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这时的新年习俗将中国传统文化完美地融合起来,成为集中展示我国几千年风俗文化的民俗博览会。
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国的新年风俗盛行赤县神州,渗透到了每个人的生活之中,也铸造了每个炎黄子孙的灵魂。过大年,每到阴历年底赶回家与亲人团聚,祭祖宗,吃饺子,拜年,赏灯,这些已成为炎黄子孙共同的习惯。
【元旦歌颂祖国手抄报内容】相关文章:
国庆手抄报:歌颂祖国的诗歌06-26
祖国在我心中手抄报内容06-26
祖国在我心中手抄报内容04-28
祖国在我心中的手抄报内容06-23
祖国在我心中手抄报的内容06-17
国庆节歌颂祖国的手抄报诗歌精选06-21
祖国在我心中手抄报内容资料06-26
关于祖国在我心中手抄报的内容06-18
我眼中的祖国手抄报内容10-09
祖国在我心中手抄报内容图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