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散文

时间:2024-05-25 11:41:06 中秋节 我要投稿

中秋散文必备【1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接触散文吧?广义上的散文是指不追求押韵和句式工整的文章体裁,与韵文、骈文相对。什么样的散文才是真正的好散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秋散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秋散文必备【15篇】

中秋散文1

  癸巳中秋,上栗诗会诸君子中秋赏月雅集如期举行。金秋时节,浪涌千层,稻熟橘黄;绿绕万重,栗实桂香。瑞兆京城,蝇虎慑伏,治世之机方显;文化南州,举世同庆,尧田之盛始彰。中秋赏月之约,肇自汝启,县局共襄,而应和者甚众。凭栏赏月,非效兰亭风流;栗江雅集,实属杨岐遗韵。

  是日下午五时许,诗会同仁,相聚文广新局,饭前审阅20xx《上栗诗词》诗稿,饭后赏月。

  六时许,审稿已毕,黄昏莅临。是时,红日西下潇湘,堂上退暑;清风徐来吴楚,阶前生凉。远山耸翠,时见鸥鹭翩跹;江堤雕画,街边柳叶尚青。栗水清波,绿藻红鳞,竟惹游人流连。烟起雾生,画栋连云,朦胧十万人家。

  晚饭毕,华灯初上,游人如织。赏月晚会席设江边新种桂花林中,惜花叶具稀,无桂之香。桌陈珍馐佳果,月饼溢香。群贤毕至,围桌而坐,言笑晏晏。先是贤斌、述萍、镇南、朱红、宗昌诸君挥毫题字,笔下品月。继而管弦纷繁,乐音顿起。才子佳人,纷纷登场,或即月赋诗,或引吭高歌。举杯飞觞,邀月同乐。更有二胡合奏二泉映月,琴音绕梁,摄人心魄,观者如痴如醉,一时聚者众多,蔚为大观。

  初,云翳胧月,月色金黄,徘徊于岐岭双峰之间,而虹霓之光盖过明月清辉。七时三十分,云层已开,月舞于斗牛之上,继德先生以盆盛水,水中置镜,调试好角度,但见月映水中,幻现七彩之光,又以红、黄、蓝三色最为鲜亮。观着者纷纷对镜调焦,留照存证,尤以儿童最为好奇,围观不绝。或曰“观中秋月,可知来年国运。”信耶,疑耶。

  晚会渐歇,余与汝启手推轮椅,椅上端坐才女在之,沿堤漫步。只见堤上游人摩肩接踵,香汗熏人。明月悦目,江面微波撒银,游艇穿梭,击楫江中,水上赏月,别有情趣。江堤尽头,灯火阑珊,喧嚣渐远,顿觉心胸豁亮。明月更是赏心悦目。

  在之乃福建龙岩一位女诗人,出身农家,家境贫寒,年方妙龄,才华凌云,然身生褥疮,因医治不及时,竟至生命垂危。网络有幸,结识诗友,汝启及宜春师院一干好义之士,发起号召,网上募捐,善款将至十万。在之获救,竟能端坐轮椅,方有此次赣西之行。我亦参与其事,此次能手推在之江边漫步,一边赏月,一边推心置腹,零距离感受一个伟大之生命奇迹,幸甚幸甚。所谓奇迹,实为天生禀赋,又凭自强不息之坚强意志,再有人间博爱鼎力相助,相辅相成。汝启诸君,造福在之,力莫大焉。

  稍后贤斌来车接人,汝启手抱在之,置于车座,再将轮椅折叠于后备箱。余亦留宿小石源汝启家。此时,礼秋赴杨岐寺观月回来,其手机视屏录有寺中僧众拜月情景。寺庙赏月应别有情味,惜不能与焉。其时余已疲累,不及细谈,倒床便酣然入睡。

  清晨醒来,蓝空如洗,玉镜向西,清辉入窗,窗前竹树婆娑,而东方渐白。

中秋散文2

  月是故乡明,情是儿时真,今年中秋,你在哪过呢?

  今年的中秋大概是这十七年中秋节来最简单的一个了。早晨老爸老妈两人早早回了家乡,然而自己还在睡梦中,睡到肚子咕咕叫才肯起床。可两老离开并没有准备早餐,家里只剩下姐姐弟弟还有奶奶,鉴于姐姐弟弟并没有起床,奶奶自己已经解决了早餐,自己也只能下楼买方便面当早餐。也许今年的中秋真的有些许不同,路上的行人只是平时十分之一,空荡荡的街头让人觉得有些凄清,小区也没有张灯结彩……

  随意帮姐姐弟弟也买了方便面,随意解决早餐过后,和她们商量中午吃什么。可正如早餐一样午餐也随意的解决,没有正式的午餐后,大家都各自躲进自己的房间。高三的卷子让我无法午睡,闷着头刷卷子的我想:今年的月饼都变成了卷子了吧,怎么今年一个月饼都没吃,卷子却刷了一堆堆呢?“轰隆”,这午后并不安静,乌云盖顶,大雨倾盆,雨水激打树叶,这秋天的第一场雨落在了中秋,猝不及防……我想雨后的夜晚大概不会很明亮吧,低头又开始刷卷子……

  低着头写卷子写到下午四点多,老姐才说一起出门买食材做晚饭。街上的行人确实不多,可又发现这行人都躲在了超市里吧,蚂蚁似的行人,拥挤得在超市里前行,大概人人都还是有一颗相聚吃团圆饭的念头吧……在超市里奋战了两小时,我和老姐啊终于拎着几袋的食材回家,却也发现这天气也转晴了,路上的小草娇嫩了,天空泛蓝了,我想今晚的月亮还是会依旧圆亮吧……

  姐姐的手艺非常好,几道家常菜把我灌得动弹不得。这次的中秋团圆饭没有爸妈饭桌上的唠叨,没有玲琅满目的菜色,没有举杯邀喝,可是我却也觉得平凡简单得刚刚好。电视上说今晚的月亮最亮最圆在23点26分,我想十五的月亮不是十六圆,今晚的月亮应该不会是最美的……突然间老爸老妈发来了小视频,他们在家乡过的中秋节也十分有趣,可我也不后悔没有跟他们回去,大概是长大了,也不懂的和亲戚打交道了……

  饭后刷着朋友圈,各式各样的中秋活动不得感概一句一句过得非常单调。于是自己又关掉朋友圈,打开微博发现自己的偶像登台表演的中秋节目要到了,便又关掉手机,专心地啃着瓜子看着他们的节目,我想啊:他们的中秋节又会是怎样过得呢?父母在旁祝福在旁吗?他们那的月亮是否一样圆?其实自己明明清楚这世上的'月亮都一样圆,可带有的情思不同感觉也会变化……

  他们的节目过后,我关掉了电视,又打开了手机朋友圈,才发现好多同学朋友都去放孔明灯了。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上一个中秋节,去年中秋节过得好隆重啊,奶奶早晨起床拜神,晚上吃饭前也祭拜祖宗,家里的团圆饭堆的满桌都是……而自己却兴奋得不想吃饭,因为约好了要和朋友去江边放孔明灯,拎着七八个孔明灯和荧光棒出门,却发现好多警察在巡逻,和朋友两人躲了警察很久,才胆战心惊得在桥上放了一个孔明灯,剩余的孔明灯都扔了。十分的可惜,放孔明灯之前自己准备了十几个愿望打算写在孔明灯上,结果最后自己只和朋友写了一个最不靠谱的愿望,不过庆幸的是唯一的孔明灯放飞成功了,我想啊那个不靠谱的愿望应该是能实现的吧。去年的月亮也很远威风也很迷人,一切都十分值得留恋……

  然而自己今年并没有去放孔明灯,便不可知今年的江边是否微风依旧,月色依旧,行人依旧……不知不觉都到了晚上十一点半了,我忘了探出窗沿看看此刻的月亮是不是最动人,似乎自己也兴致缺缺,也只能打开朋友圈看看今晚的月亮。幸好今天的雨没有打扰月色的风头,今年的月亮依旧没让人失望,可我却错过,但我想啊明晚十六的月光不能错过了……

  不知不觉已过零点了,今年的中秋过得真是波澜不起啊,不吃月饼,不和父母过,不放孔明灯,不听鞭炮声,不看中秋节目,不赏月亮,简单的刚刚好,安静得刚刚好。这对于成年前最后一个中秋节,我好像以成人的心态过完了,我想也许很多漂泊在外的游子也是一个人在工作中在学业中简单得度过的吧。也许也缺少中秋节里的形式,一个人度过十五,又迎来十六,可能也期待下一个十五能漂洋过海回到家中度过……

  在我记忆里,小时候的中秋节会放灯笼,会被月饼撑到吐,会放烟火。可如今一切从简的中秋节,我却也喜欢的不得了。今年的中秋已过,风依旧,梦依旧,是否旧人依旧?

  一轮明月,忆昔时念旧照;一阵微风,拂脸庞闪双眸;一潭秋色,荡秋波送秋意……陌生的城市,熟悉的人儿,慢慢睡去吧……

中秋散文3

  月圆,饼圆,人圆

  所有的圆,都是中秋节

  为我们编织的一个

  充满真情的`圆

  这圆,真诚、纯粹、浓烈

  这圆,染着颜色,溢着香味

  完整的,统一的,和谐的

  是温暖的圆,圆得让人陶醉

  和落泪

  月亮在云中走,它将圆

  化成银光,洒满大地

  月饼捧在手里,它将圆

  化成甜蜜,浸入心里

  别离的人儿,即使不能相聚

  此时,也会将圆默想成祝福

  隔空送去

  送去吧,这祝福

  是岁月的黏合剂

  人在梦里圆,饼在爱里甜

  月亮,在我们彼此的仰望里

  永恒地圆

  这圆,就是中秋节的圆

  每一个人都不愿置身其外

  也不愿急着走出来

  就愿待在这圆里,成为相亲相爱的

  一家人

中秋散文4

  ——老舍

  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匀。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好像是含着笑告诉北平的人们:在这些天里,大自然是不会给你们什么威胁与损害的。西山北山的蓝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还披上各色的.霞帔……

  同时,那文化过熟的北平人,从一入八月就准备给亲友们送节礼了。街上的铺店用各式的酒瓶,各种馅子的月饼,把自己打扮得像鲜艳的新娘子;就是那不卖礼品的铺户也要凑个热闹,挂起秋节大减价的绸条,迎接北平之秋。

  北平之秋就是人间的天堂,也许比天堂更繁荣一点呢!

  《中秋的月亮》

中秋散文5

  泡一壶茗茶,赏一轮明月,思一片故土。又是中秋之夜,一切在思中度过。

  深空月下,一切此刻都觉得静谧无声,有的只是乡情幕幕。故乡是南方;因此,每到这个季节就不免想起故乡的事和物了。

  在家乡这时各种水果也应季节而熟。

  那树上的石榴,火红的想一个个小灯笼,像在庆贺中秋佳节来临而挂满枝头。更有熟透了的都咧开了,像是用微笑在欢迎欣赏和采摘的人们。那一颗颗棱形的果粒鲜红鲜红的,晶莹剔透,像一颗颗红宝石,煞是好看。而入口食之,酸中透甜。开胃生津,回味无穷。而另一种此时必吃的水果则是生长在水里,那便是长着刺的菱角。菱角分两种,一种是野生的,其果实较小,还长着四根坚硬的刺,吃起来容易刺着人,非常费事;因此,很少有人采食。而另一种则是人工栽培的,果实大,刺虽粗,但弯而钝,不易刺着人;所以,便成了人们口中的美味了。菱角分为两种吃法;一种生吃,生吃一般都是没有成熟的嫩果,剥掉皮就可以吃了,果肉脆而甜,还透着生果特有的香味。还有一种吃法便是煮熟吃,煮熟吃的一般都是成熟的生果实。果壳硬中带一点柔,只能用牙咬或者用工具打开才能吃到果肉。熟吃的果肉面烂且干沙,甜而不厚重,其香味如熟栗子的香味,回味绝佳。在故乡此时还有很多好吃的果蔬,如可以生当水果熟当吃的茭白,脆嫩的莲子、鲜藕······,回想起来都让人垂涎欲滴。因节 而思的不仅只有那些好吃的,更易思起的是院中父亲生前栽的`花草树木了。高大的水杉,低矮的黄杨木,常年绿油油的棕榈······;还有各种花草,如兰花、各种蔷薇花、金银花、梅花、菊花、桂花······;而中秋时节最爱的自然是桂花了。

  在院子里栽有两棵桂花,算算得有二十多年了,树的主干直径得有二十厘米左右,树冠更是枝繁叶茂,远看如撑开的大伞,在阳光下树叶绿油油的发着光。桂花树四季常青,叶子大概有两个手子合并那么大吧;而花却小的如小绿豆,藏在叶下不注意根本就很难发现。记得桂花第一次开放时因为小而少;所以,没有谁注意到它已经开花了。而发现它是因为那诱人的花香。当大家得知桂花已经开花时,都围拢过来,挣着一睹它的芳容,挣着闻闻它那诱人的花香。都为为它的香气征服、赞叹。

  年复一年,桂花树长得越来越茂盛,花也开得越来越多,花香也就飘得更远了。自然也就吸引了慕名而来和路过的人,他们驻足、赞叹、流连。

  而每年到此时,母亲桂花尤其关注。关注的原因是,首先这桂花树是父亲生前栽的,父亲在世时对它们的照料特别精细。而这种精细也让母亲感觉到他们在父亲心中的位子。其二,就是桂花树自己的花香“惹的祸”;由于有一棵正好在院墙旁边,而树冠正好探到墙外,这样一来不少被它征服的访者禁不住诱惑便折上几枝,以回去后慢慢品味或者放在屋里用它来使屋里香气怡人。以此,母亲怕来者过分而伤害了桂花树,更怕那些调皮捣蛋的顽童们。因此,母亲经常把活拿到院墙边做,以示警告。而另外一个小插曲也让母亲对桂花树不容小窥。前些年总有些花木经销商们慕名而来,来后一眼便看中,以每棵一万多元让母亲把桂花树卖给他们,母亲却不卖,于是又加价,但母亲仍就不卖。后来乡亲们都对母亲说:“老太太,你咋不卖呢?两棵树将近三万元啊!”可母亲只是呵呵一乐,没有做任何解释。

  我离开故乡已有二十多年了,虽然有时也回去,但是不巧的是没有一次赶上桂花开放的时候。因此,对桂花的香气已经有些陌生了。但我仍然记得花的模样,小绿豆大的花朵,淡黄色,五片花瓣,花蕊也是黄色但稍深些。还知道欣赏它的最佳时间和方式。

  其实在诗词、传说、习俗里就能体验到怎么欣赏它;那就是从夜初黑到日初升。

  当太阳到日刚落,这段时间由于太阳照烤,空气中水分减少,花虽香,但却很难融入那燥热干烈的空气里;因此,不是最佳时间。当太阳西沉,天渐渐黑了,空气就会变得湿润些,此时来到桂花树下,再加上月儿升起,那可真是花前月下了。此时虽然看不到花朵,但空气中已融入了花香;柔润着,弥漫着。闭上眼睛,深深吸一口这充满花香的空气。那湿润的花香便立刻穿过鼻孔沁入肺腑,再传遍全身。顿时会觉得全身轻松,忘却疲劳,忘却烦恼。整个人都被融入其中,随着花香,随风轻盈地飘然而起。飘落在这银色的大地上,与迷人的月色共吟;付着在这繁茂的花叶中,与娇嫩的花叶共舞;弥散在这空旷的夜色里与谧静的夜色共存。忘我,近我,融我。

  夜间,徐徐清风,萧萧叶声,淡淡凉意会唤醒沉醉之人,花香也会随风淡淡地飘向远方。此时会吝啬,吝啬那花香被别人抢走,被别人据为己有;此时会豪放,豪放那花香让别人共享,共享这醉人花香。而如果此时摆放一张八仙桌,沏上一壶茗茶,弄上几样小吃,和着风中叶歌,呼吸回味着花香,再透过银月清辉,欣赏着迷人的夜景。我想,恐怕就连神仙也会羡慕几分。

  其实桂花不但能让人欣赏,而且还是上好的美味;如桂花糖、桂花糕、桂花酱······等,食之满口沁香回味无穷。更甚是它有着与月宫的美丽的传说。记得小时候,夏天在月下纳凉时母亲总给我讲月亮上的传说。“你看见月亮上那一片淡黑色了吗?那就是嫦娥在月宫中栽的桂花树了,树下一个个小点就是陪伴嫦娥的月兔了。唉!嫦娥也够可怜的;虽是成仙,但却不能与家人团聚,只能日日夜夜孤寂地思念着家人,尤其在桂花盛开的中秋”。

  多么美丽凄凉的传说,这也许是人们在夜晚对思念的一种幻化的表现和强烈愿望吧。而每到中秋节时,母亲也会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对我们的思念;说些我们爱吃的东西,还有让我们惦记和怀念的事物,以此勾起我们对家的回忆和回家的欲望。母亲不但只是在此时唠叨,其实,一年有多少节日,母亲就有多少个唠叨。

  中秋月明,其实每月都有月明;中秋月圆,其实每月都月圆。思非此时而思,离别之时,思便有之。自己思时,亲朋也会思之。以此,思虽苦,但也甜。路虽远,心却近。共一轮明月,岂有远近,岂有离别;思一方之人,饱受苦甜,祝福长久。

  中秋,桂子花香依旧;明月清辉依旧;故乡音容依旧。

  我月故乡月,故乡近眼前。我思亲亦思,谁道故乡远。举目遥观去,银光九州满。月下是我家,山水相伴挽。秋叶随风去,付托思念传。分别皆亦苦,回味千般甜。曾有轻轻语,聆听似耳边。音容时忆起,不老永相伴。

中秋散文6

  今天已是八月初六啦!再过九天就是中秋佳节了。

  近月来,苏州空气绝好,天高云谈,真是绝佳人居之地,真正的幸福家园——白天有灿烂的太阳辉映,晚上有皎洁的明月相伴。 面对天上一轮,我不由吟诵“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想起古往今来,人们写过的无数诗文,赞美圆月,赞美月夜。 我最喜欢的中秋诗,写得最有人情味的,莫过于苏轼的《水调歌头》。

  全词如下: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圆,象征亲人团圆。所谓花好月圆,人间美事。然而世事艰难,花好月圆的佳境,有时只是美好的'祈愿。

  你看苏轼很豁达,他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不应有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行了。用现在的话来说,只要家人朋友健健康康地活着,虽远隔千里,却能共赏天上一轮明月,遥寄心意就行了。 一生奔波在谪迁途中的苏轼就是这样度过中秋的。这种豁达的人生观,正是他千百年来感动读者的人格魅力。

  今天的我你,面对秋月,也能如此豁达,笑对人生——只要心中有明月,便是惬意人生、平安人生、快乐人生。

中秋散文7

  想起月亮,是一种内心深处汹涌澎湃的感觉。当这个几千年的节日临近,我是阵阵绞痛。一个简单而纯粹的词汇,却洇湿了对故乡的思念。

  这个词简单到孤独,甚至于疼痛,固有的气氛使得心灵感应到了无比的落败。

  于是,我抑制住一把一把被秋风吹起的野菊花,一朵一朵喇叭花。让它们舞蹈着,在清爽的八月里,独领风骚。

  我说我是孤寂的一只鸟,离别了故土二十余年。几乎在我的身体上,羽毛脱落。我绢花凌空,向着那一轮明月升起的远方,呼唤着喊不回的姓氏与母亲的名字。

  母亲去了,恍惚中我又看见娘亲的背影在村庄的夜空下,顶着金黄色的圆月。

  我是十分想念的,想念娘亲。还有过着孑然一身,且极其空寂的年迈的父亲。不知心坎里的挣扎,因而我倍感内疚。前些天,远在兰州工作的妹妹打来电话,告诉我,父亲病了。我极力安慰在电话一头哭泣的妹妹,我无话可说了。只能在心里像犯罪似的,一声声的自责,忏悔。除了这些,我再也找不到别的方案。

  有人说,你可以回家看看父亲,陪陪父亲。我在想,朋友们的建议是完全正确的。我放下身边一切事情,正准备打好行李,订了车票。可父亲十万火急地打来电话,斩钉截铁的告诫我,别回家!

  我一头雾水,我说爸,我票已经订好了,回家的衣服与行李全部装在包里,准备出发。况且,你的病情不是太乐观,怎么丢下你一个人在医院里受罪呢?父亲一生天不怕地不怕,要强了一辈子,说话的语句非常坚定。

  我知道,父亲的苦衷,莫非是不想连累儿女,他宁愿撑着,挺着。把疼痛化作微笑,力量,无时无刻的感染着我们。这一次的起程落空了。父亲总是说自己能行,能照顾了自己。

  离镇子的医院不过二十多里地,父亲独自骑着电动三轮车翻越一座陡峭的山坡,下了坡,才能到达镇上。途中,父亲是在颠簸中行驶的。后来我才知道,父亲的心脏很不好,从以前的胃肠炎,渐渐的转好。而又患上了冠心病,心力交瘁,随时有危险。一个快年近七十岁的老人,在山路上就这样奔波着。

  为了省钱,父亲选择了镇上的医院,他说,离家较近,不但能照看上家里的鸡鸭、猪、狗,猫。还有地里的'庄稼。这是父亲一辈子不出远门的缘由。住了一个晚上,父亲心急如焚,便从医院匆匆忙忙赶回家。他说,实在离不开家啊,住在医院里的头一天晚上,一眼也没合,想着猫啊狗啊没吃没喝。想着想着,眼睛越发的干涩起来。听着镇子上街道来回车辆的声音,听着从北山宋塔那边传来的钟声。父亲一夜却失眠了。

  回到家里,父亲说,他一开门,那些猫啊狗啊,鸡啊鸭啊饿得乱叫,他整个人被这些家禽包围了。父亲说,他看着这些离不开他的猫狗流泪了。一个身患病痛的老人,我第一次,甚至多次,为父亲的执着思想,对家的深情厚谊所感动。

  母亲在世时,好赖有个温暖的家。不管父亲出门在外,还是下地干农活。母亲是个帮手,每日三顿饭菜,热气腾腾。

  想起往年的中秋节,父亲提前去镇里张罗回来一些果品。为了一家人能够团团圆圆,吃上顿像模像样的月饼,他购置了许多枣、核桃仁、枸杞子、葡萄干等等。过中秋节,在故乡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除了传统的蒸笼月饼外,其次是杀鸡宰羊,祭拜月亮。小孩子们打扮的花枝招展,喜笑颜开。村庄就这样在热闹非凡中沸腾着,千家万户,男女老少,都在等待华灯初上,圆月当空。

  一场祭拜月亮的盛宴开始了。父亲搬出来一张木桌,焚香烧纸,在明亮的月光下,摆上母亲蒸的传统手工月饼,瓜果梨桃,还有用纸叠的玉兔。在杯子里浇上米酒,举过头顶,默默念叨几句,许下来年的夙愿。寓意着人圆心圆事事圆,风顺雨顺出行顺。

  金风玉露,桂花飘香。远去的故乡云啊,远去的那个名字啊,父亲,你听懂了吗?这个中秋的月亮定会明媚,照耀着咱们那份菜园,还有红彤彤的高粱穗。你闻见了粮食的气息,酒窖里散发的醇香,呱呱乱叫的鸡鸣。

  远在远方的路上,总是有话想对父亲说。中秋,一个古老先辈们遗留下的节日,我只是在它千年又千年的梦里轻轻一叩,告诉所有人,告诉父亲,告诉那个遥远的故乡,那一种缠绕不散的乡愁。

中秋散文8

  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

  ——《西湖游览志余》

  中秋,也许是一个中华民族烙印最深的节日。直到今日,我们依旧喜欢在那一天吃着月饼,喜欢在那一天与家人围坐在一起,喜欢在那一天抬头欣赏那轮明月……

  都说月有阴晴圆缺,这轮明月,承载了多多少少的悲欢离合。几千年的思念,几千年的牵挂,几千年的哀伤,月尽收囊中……有悔恨的泪水,有团聚的欢乐,有冷漠的孤单,有牵心的思念……

  此刻,抬起头看着那轮明月,我似乎看到了更多更多……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我闻到了,一股淡雅的桂花香;我看到了,在广寒宫里,几十年如一日的冰冷、铺天盖地的寂寞。一个穿着冰雪般的衣裳身影,手中抱着一只雪白的兔子。向这儿投来羡慕又哀伤的目光。她孤单了多久啊!每到中秋,当我们都抬起头欣赏着那轮明月时,她的心里一定很不好受。她拿起了桌上的月饼,凝视了好久,一滴泪从她的`脸颊划过,满载了悔恨……

  月,接受了她的泪,变得更亮了一些……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我感受到了,一种落寞的心情;我看到了,一个四周满是桂花树的庭院中,月光倾泻而下,地上像铺了霜雪那样白。有一个人,独自坐在庭院中,望着那轮明月,他的眼前浮现出了一幕幕与家人团聚的片段,只是回首此刻,他无奈的叹了叹气,拿起桌上的月饼,却又摇了摇头放下了。他出神的看着月亮,吟出了这样的诗句:“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月,收藏了他的孤单,变得更明亮了一些……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一股酒香弥漫在空气之中。眼前出现了一个人,摇摇晃晃的走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只是突然之间,他停了下来。他抬起头,神往的向一个方向望去。我顺势也望了过去,一轮圆圆的明月挂在空中。他的眼神中,有一种思念、一种牵挂。他“把酒问青天”后,便大发感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月,存放了他的思念,变得更明亮了一些……

  月,看着人世间的变迁,替许许多多的人保留了一切;月,愿意当一个倾听者,然后收下他们的一切烦恼。时间的改变,从未改变月的执着,它依然愿意收藏别人的烦恼,做一个最忠实的倾听者。我们可以吗?像月一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中秋散文9

  我背靠着去年的圆月

  身陷在今年的中秋

  那一个又一个

  或是幸福或是悲伤的心情

  今夜

  都欣赏着月亮自说自话

  一杯酒喝下的是乡愁

  让自己沉浸在回忆

  用和着普通话的乡音

  讲述一段段我书写的历史

  什么时候回忆以外的`都成了陌生

  但我依然自豪着

  这一张口就格格不入的语调

  再远再远

  都是这片天空下的孤独

  当仰望变成模糊的婆娑

  我们的牵挂

  也许

  只是视线触及那一轮思念的距离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中秋散文10

  今上午,一朋友从外地归乡,带回并赠送我两饼云南产的野生古树茶,说是祝福中秋。我这才猛然想起,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已临近。

  提起中秋节,大家多般都是将其与赏月和品尝月饼联系在一起的。在我儿时的故乡,中秋之夜,绝对是云淡天蓝,皓月当空,月光撒地,积玉堆琼,但是,却少有见到过月饼的。因为那时确实太穷,乡下人肯定是舍不得花钱去买月饼的。只有想方设法拿自己种出来的粮食来变花样。于是,包粽子便成了中秋节必有的习俗。

  在故乡,包粽子是很有讲究的。

  每年,在盘算自家的几亩田土种什么时,父母注定会预留出一块旱涝无忧的稻田出来播种糯谷。不然,到了每年中秋节,别人家的孩子尽享粽子的浓香,而自己家没有,不仅自己的孩子会哭,也许这家孩子的母亲和奶奶会比孩子哭得更伤心。要想包出来的粽子色泽好、味道香、口感好,单有优质的糯米还不行,还得有上好的杆草烧出来的草灰浸泡糯米,还得有红菜豆和少许纯正的生茶油掺和着包进粽子里,还得有无虫孔、不老不嫩的早早晒干备好的竹叶。这些都是母亲或者奶奶每年要做的事情。还不仅仅只有这些,用糯米包好的粽子,还必须要小火慢火掌握着火候,用大铁锅熬制一整夜,熟透了才能吃呀。所以,用来烧火的干柴得要事先准备一大堆。这样的话,今天说出来,大家也许会笑。而在我的故乡,真正意义的山,远在十几里开外,还归别的乡村所有。老家村子后面,被称作山的,其实只是比稻田略高一点点的黄土丘。上面长的多般是茅草丛,没有几棵树。平时用作烧火做饭的、比茅草好不到哪里去的柴火,是农活之余到别的乡村去砍回来的。我的记忆之中,每年队上分给各家各户的几棵松树,以及春天涨洪水时从上游冲下来飘浮在村前潇水河河面上的树枝树兜,被父兄们捞回来,锯断劈开码堆晾干后,都会被整整齐齐地放到伙房楼上熏着,就是以备熬粽子用的。家里大人对中秋节包粽子的'重视,可见一斑。

  我家里,奶奶几乎是一家之主。

  她的一生,吃过太多太多的苦。因为爷爷去世时,不仅还没有我们,父亲也很年幼,小姑姑则是遗腹女。奶奶守寡养大我父亲和我两个姑姑,受到敬重自是当然。我们童年时候,得到奶奶的关爱也是历历在目,但又无法言表。奶奶的善良、贤惠和能干,在故乡也是出了名的。中秋节时,我家包出来的粽子,奶奶岂会比别人家包的逊色?尽管家里不富裕,甚至可以说是捉襟见肘般困难,但是,奶奶每年包的粽子,送一些给姑姑等亲戚之外,还会分送一些给村里的邻居和其他长辈。所以,每年中秋节,我家的糯米粽,奶奶不仅包得好吃,也包得比别家多。她的贤惠和善良,不仅让我们即便在艰苦的年代依然没有缺少幸福和快乐,还让我们自幼受到感染,懂得要将快乐和幸福与人分享。

  “每逢佳节倍思亲”。

  我从故乡道县,来到双牌工作二十八年有多。这期间,父亲母亲都在早几年相继去世,特别是奶奶过世时,我调离家乡仅仅半年左右。记得办完奶奶的后事,离1990年的大年除夕仅仅三天了。长辈均已不在人世多年,除了同胞的兄弟,我还能遥寄思念给谁呢?每每想起,总是泪目。

  这些年,涂鸦的一些文章中,爷爷和父母都有提及,唯独不曾提到过奶奶。也并不是我对奶奶的感情不深,恰恰相反,我对奶奶的感情更深。因为有一次被鸟铳烧伤脚跟的经历,奶奶陪伴我住院治伤大半年。她矮小的身躯、瘦弱的肩膀,不知背着我在病房的过道和县医院的院子里转了多少圈。外出参加工作和结婚生孩子后,我带着襁褓中的女儿回老家时,她抱着女儿从村前到村后,也不知转了多少圈。仅此,也无法回报和偿还。应该说,多年来,我一直都想写几行文字祭奠她,却总是不知从哪着笔。今又中秋,写下这些关于包粽子习俗的文字,更像是奶奶亲手所包糯粽的清香仍在口鼻,难以忘怀,自然而然勾起自己对已逝去二十七年半的奶奶深情的怀念。

  奶奶,我真的想您了。

中秋散文11

  今年的中秋夜,月是分外地明,一年又一年的春去秋来,这已是我人生的第四十一个中秋夜。繁花落尽,秋月皎皎,只感觉心非常地平静。

  冲一杯清茶,坐在窗前,看那一轮明月,乳白色的月光透过窗户,将清辉洒入室内,也洒到我的身上,能感到这秋月的清凉。窗外的丝瓜与牵牛花密密地缠在一起,为我的窗棂镶上了天然的画框,丝瓜蔓的'嫩梢在月光下是那样的柔,就像婴儿的小手,微卷着在窗纱上,似在无声地敲打着窗,和我调皮地打招呼。

  这样的月圆之夜,这样的良辰美景,正好配王菲的歌,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音乐缓缓地响起,王菲那天籁般的嗓音,充盈了整个屋子。

  我起身,走到院子里,坐在摇摇椅上,尽情享受这美好的夜晚。空气中有浓郁的桂花的气息,是那样的温润醉人,院子外有一棵高大的槐树,透过婆娑的树叶,去看那月亮,就像高挂在槐树顶上,触手可及。可惜星星很少,在这城市的天空,是越来越难看到星星了。

  记忆中最温馨的一次中秋夜,是八岁那年。爸爸被厂里派去守湖,中秋节那天,爸爸回来接我们去湖上过中秋,爸爸摇着小船带我们上湖心亭,妈妈拿出准备好的盐水花生,还有我和弟弟最爱的酥皮冰糖月饼。我和弟弟开心得又唱又跳,那一轮圆月,就此长留在我心里。

  如今,又是一年中秋夜,还是那一轮圆月,却已物是人非,爸爸早已去世,妈妈也已满头白发,弟弟独自一人漂泊在外,今日的月也曾照过昔日幸福的一家人!年年月月,它看尽多少悲欢离合,多少曲终人散,它还是那么地淡然,寂无声息地挂在天穹,用它温情的光辉,守护这人世间。

  我仰头望月,心里是满满的感动,生活琐碎繁杂,我失去了很多,但我拥有的更多:满院的桂花香,满院的丝瓜,盛开的牵牛花,更有那一轮满月!

  我想起苏轼的另一首词: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细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是啊,幸有这清风皓月与我作伴,就在这中秋月圆之际,我默默地祈祷:我爱的人一切安好!

中秋散文12

  关于中秋的记忆,印象最深刻的,不是童年。是自己辍学去当保姆挣钱了以后,中秋回家参与收秋,在北京德胜门外等车的空,临时起意从站点附近稻香村的分店买回的那四块月饼的事。我一个月从130挣到了220,每月留下10块,剩下的都寄回家里。四块月饼花了20块钱.那年的车费,从县城到滦县5块,滦县到北京南站火车票也不过8块钱。那一年,我的父母第一次知道了月饼里还可以放进咸鸭蛋黄,我的两个小妹妹也头一回听说北京人吃的起1980元的月饼礼盒,一款月饼有七星伴月这么好听的名字。四块月饼四种馅儿料,头一回用刀小心地切开,没有直接用手掰。妹妹说,姐,你买的月饼皮真薄,好软。我告诉她,那叫广式月饼,皮都这么薄这么软。

  那时候老家卖的最多的是掉渣儿的酥皮儿月饼,里面是白糖芝麻馅儿,奢侈点的也就是五仁了,我不喜欢吃月饼,这似乎很反常。我主要是不喜欢青丝玫瑰的味道,我妈说我小时候有异味的东西比如香菜茴香什么的,都不吃,不像现在啥都吃得香。不知道听谁说,馅里的青丝玫瑰是西瓜皮和橘子皮做成的,我就固执的认为果皮怎么能吃呢?我们管包括酥皮月饼在内的所有点心都叫果子,供销大社才有卖的,用草纸包成规整的长方体,上盖一张上写“四季糕点”,下缀“保障供给”,中间写着“”美味佳品馈亲赠友”的32开玫红色果子票,草线绑好,留出做拎手的一段线,售货员伸出舌头舔一舔,蘸点儿唾沫,草线就受潮断开了。这样的场景发生在我大姑家的哥哥结婚的时候,大伯大妈从唐山赶回来,客人参加婚宴是要带喜果的。大妈去买喜果的时候,我跟了去。售货员给包的就是这种酥皮儿果子,大妈拿出了七八毛钱,还给了售货员一张粮票,面值不记得了。

  去年过年和儿子看中国诗词大会,我俩最喜欢的环节是飞花令。我没有儿子念的书多,别看他才读高中,已经是我们家学历最高的了,但我也是读过唐诗宋词300首的,虽然没有读熟吃透,却也知道些皮毛。寒假里,有事无事就和儿子玩儿飞花令,有一次以月入诗,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儿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开始,到“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不月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词穷句尽,憋出一句“年怕中秋月怕半,星期就怕礼拜三”,惹得儿子大笑,说这算诗吗?关于中秋的这句俗语,早就记得滚瓜烂熟,那是小时候每到中秋父亲都会说的一句话。过了中秋,各种庄稼开始收获,种上冬小麦,收获和希望都在收种之间,年又近了。

  今年中秋,丈夫提前回来了,早早的从超市买了店里较好的月饼,分别给妈婆婆和姨送去。姨执意给带回来三块给我们仨吃,她说应应景尝尝就行了,多吃血糖怕是要高。自从姨父去世以后,我们和独居的姨越走越近。婆婆有点絮叨,她计较价钱,说我俩太不会过日子,超市的一块儿都能从集上买一斤了。其实我觉得他们是高兴的,东西不在多少,不在贵贱,至少,晚辈心里眼里有老人。

  婆婆说起她回忆里的中秋,叹口气。她说,当年家穷啊,儿子还老得病,冬天买不起煤,冻出伤了。有了钱恨不能一分掰成两半儿花,哪儿舍得随意买点心吃?到了中秋,三个孩子又眼巴眼望地盼着。于是把糖精擀碎化水,和点面,擀成薄片,切成四方形,贴大锅里干烙,成两面酥脆起锅,甜滋滋,脆生生。对孩子们说这是没馅的月饼,孩子们也高兴着呢。大姐还和小伙伴儿炫耀,你们买得起月饼有什么了不起,我妈会做甜饼。

  我童年回忆中,父亲还没有得病,日子算是过得去,孩子实在多,也是很重的负担。关于中秋,我们没有过多的盼望,因为从没有提前买过月饼。妈说,啥月饼不月饼的,就是果子里包了糖馅,到日子指定会让你们吃到。通常都是在中秋那天晚上,月亮升起的时候,我和姐姐,在无休无止的秋虫吟唱中,踩着一地月光,紧攥着妈给的几张毛票,去大社买那种小砖头果子,一斤只要六七毛钱,看着多,吃着出息,买回来每人一份儿,几双小眼睛紧盯着妈分果子的手,生怕你的多了,我的少了,却从没有留意过妈和爸,为什么一块都没有分到。

  月亮再升高一点儿,我就瞪着眼睛看啊看啊,指着月亮里的阴影,一本正经的给妹妹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和妹妹说,你给我一个你的果子,我就告诉你那是什么,再给我一个果子,我再告诉你旁边儿是什么。等到把嫦娥奔月吴刚种树的.故事讲完,妹妹的那份儿果子也被我们吃完了。没等妹妹的哭腔出来,我就把我的那份全部给她。许多年过去,姐姐和妈有时候还会说起我小时候讲故事换果子的事儿,揭我的短儿,现在想来,小小的我可能很享受那个玩转小心眼的过程吧。

  又到中秋,又到团圆的节日。儿子没有回家,孩子爸爸又回了厂里,家里剩我和两位老人。公公信佛,十五烧香吃素,婆婆对此很有意见,希望把我拉到她的战线上对抗公公,我明确表示不反对。老爷子快80岁了,夏天住院治疗后,身体越发羸弱,留给他的,还有多久的时光呢,他愿意信就信吧,也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所以我们家八月十五的餐桌上,多数时候没有鱼肉。但是我会在十六那天,隆重的烹调美食,因为八月十六,是我公公的生日。不管贫富,我希望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老人多一点陪伴,愿老人能够健康快乐地安度晚年。

  过完中秋,一年过了多半。不知不觉中啊,日子又这么过去了。

中秋散文13

  中秋夜,中秋月 我望见的月 散文。北京。月坛。

  今夜,我,独自在这里,祭月……

  这里,是明清两朝帝王们祭月的圣地,今夜,却被我这一介布衣冒冒失失地私自闯了进来。私自闯入,当然就冒犯了龙威、触怒了圣上,我该被砍头吗?我该被流放吗?或者要被株连九族?

  要砍要杀,都随便了呵,因为,如我者历来就是菜板上的肉。但是,在此刻,请给我一张古琴,让我像嵇康那样,再临风弹一曲《广陵散》,然后抬起头,再望一望那轮照彻了古今的圆月。是的,再望一望圆月,在今夜,只有在今夜,这圆月才是中国人的,我也是中国人呵,我亦应该再望一望它。多少年了,在中秋,这圆月,是我的民族悬天的魂魄。我要看看我的民族魂,在茫茫云天之上,是怎样的一种浑圆,又是怎样的一种洁白。

  但是,我望见的月亮,它已经不再浑圆,不再洁白。

  它残缺得太多了——是一种永远也无法修补的残缺……

  它染了太多的血——是一种永远也愈合不了的伤痛……

  是的,月坛,在今夜,最该来祭月的人们,他们一个也没来,最该来团圆的那些人,他们一个都不能回来。他们死了,死在流放之地,死是归隐之处,死在浪迹之地,死在了那些告密、那些诬陷、那些栽赃、那些嫉妒、那些排挤等等血淋淋的`史册里面了。他们不能再来祭月,一个都不能来,他们已经腐烂成泥,剩一截骨头,早就不知道被野狗叼到了哪里。

  作为一个中国人,在这样的夜晚,我格外怀念着他们——他们是竹林七闲,是建安七子,是初唐四杰,是大宋五子,是唐宋八家,是大明六君,是江南四才,是戊戌六臣,是春秋五霸,是战国七雄,是燕赵豪杰,是齐鲁英雄,是四大美人,是江淮八艳……他们,就是整整一部中国古代史了,可是他们不能够再来,不能在为我们展开波澜壮阔的画卷,不能再看见他们气吞山河的才智。如果在当年,他们全都报国有门,仕途有路,甚至有家有口,家族兴旺,那么,中国的历史,又该是一种什么模样?中国的中秋月又该是怎样的一个圆?在这样的夜晚,面对着这样的月亮,没有了他们,我们的中秋还叫做什么中秋?我们的团圆还像是团圆么?这样的中秋和团圆,我不要呵,中国!

  是的,他们全都死了,他们死得很难看、很无奈、很凄凉,在无路可走的时候,死,就是他们的唯一出路,作文素材《中秋月 我望见的月 散文》。他们退得不能再退的时候,死,就是他们仅有的退路。他们没有死在异国他乡,又没有死于寿终正寝,他们死在自己同胞的手里,是中国人杀死了中国人,而且杀出了经验,杀出了智慧,杀出了理论。一部杀人史和一部文明史,就这样浇铸出了中国。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性格和尊严就这样被杀掉了,所有的膝盖就这样被杀得永远下跪。一个自己人杀死自己人的民族,一个看见血就异常兴奋的王朝,在中秋之夜,在大年三十,还有什么资格大言团圆?!中秋月呵,你——是我心中永远的痛……

  今夜,北京,月坛,寂静得实在离奇,没有风声,没有虫鸣,连房檐上的风铃也静静地悬挂在那里。天上的月,也很安静。水中的月,静静地在涟漪里摇晃。在这样的静里,我怕,怕得想哭。在这样的死寂里,我是多么希望那些冤死的大魂们能够复活,能够在这中秋的月坛,狂歌的狂歌,长啸的长啸,豪饮的豪饮,即便是抚琴,纵然是舞袖,也弄它个壮怀激越,歌舞升平……但是,没有这些了,没有了,一点也没有了,若大的一个皇家月坛,空空荡荡,寂寂寥寥,冷冷清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就我独自茫然地徘徊,任月亮把我的身影拉得老长又老长。是的,太寂静了,太空旷了,明清两代那么多帝王那么多妃子那么多大臣,一个也不见了,连影子也没留下。他们都到哪里去了呢,月坛?他们为什么啥也没留下呵,我的中秋月?!

  离开月坛,已近深夜。在月坛的门外,我看见几个孩子在争抢一张小小的凳子。争着争着,孩子们就打起来。打得很天真,也很烂漫。但是,面对他们的争抢,我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凳子,凳子不就是位置吗?为了位置,小小的心灵,就知到争抢,就知道打架……

  这时候,我忽然想起几句古词来:

  夜深沉,明月高挂天正中,寂无声;睡眼朦胧,恍若梦中;生卧徘徊以宁,故国家园萦脑中;苦煎熬,归去成空,人焚王衷。

中秋散文14

  “好了..阳阳,别欺负妹妹了”我和哥哥的嬉闹声,还有姐姐的训斥声在我耳边回响..我抬头看着月亮,心里悲伤着北京、上海、四川、山东,我们四个相隔如此之远,然而今晚能同时欣赏到同一轮明月也未尝不有一丝欣慰……

  明月当空,天际没有繁星。于是......我和着月色.......举杯独饮。

  中秋佳节,家人团聚的日子,全家人围坐在餐桌旁,举杯共饮。闲聊畅谈,此时月影朦胧,那淡淡的白色悬挂在空中,如轻雾如梦幻。

  今年的中秋节如同往年一样全家聚在外婆家过节,跟着父母我也早早得到了......

  “外婆怎么这么冷清啊”看着在门外摘菜的外婆,我撒娇的搂着外婆问道。“人还没来呐,来了就热闹了,不会冷清的。”

  等人来了?还有谁会来,外婆是在自我安慰还是沉浸在快乐的回忆中.......

  “哎呦,大娘您越来越年轻了,呦这是老四的女儿吧!长得真高。”人是来了,可来的都是些街坊邻居,说的都是些听腻了的客套话。到了吃饭的时间依然只有我们一家人和外婆以及后来才到的姨妈们。我很快便吃完了,拿着果汁向后院走去,身后响起他们的议论:“我才发现今年过节就剩一个孩子了”

  “可不是吗!一年送走一个大学生。”

  一年送走一个,呵呵,到我这要等四年了,我在心里默默的回应,我坐在石阶上看着月亮,此时她黯淡柔和.....

  “哥..我要红豆陷的`,你把那个月饼给我。”

  “好了..阳阳,别欺负妹妹了”我和哥哥的嬉闹声,还有姐姐的训斥声在我耳边回响..我抬头看着月亮,心里悲伤着北京、上海、四川、山东,我们四个相隔如此之远,然而今晚能同时欣赏到同一轮明月也未尝不有一丝欣慰。

  “倔强说不痛假装什么伤都没有,倔强抬起头决不让眼泪往下流”手机响了,我打开..接通..听到熟悉的声音。

  “喂..妹妹啊..最近乖不乖啊!有没有用功学习?大城市真的很美所以你要努力考到大城市去!我和大哥他们商量之后决定这个电话由我来打,他们说咱俩感情最好了,我知道现在你一定很孤独,我们真的很心疼,恨不得马上飞回去陪你,还有四年了,到时候你也会很忙的,好好努力吧!为了自己的理想,妹妹你在听吗?怎么不说话..”

  “嗯..我在听,哥..我会努力的,谁说我孤单了,不要以为我会想你们,没有你们欺负我我还乐得自在呢!长途太贵了,挂了吧!”还没等那边回应,我就挂断了..低下头..泪水不断涌出..再也无法停止,哥..我何尝不想多听会你的声音,我何尝想挂断电话,可是我怕你听见我的哭泣声,你们放心妹妹我一定会拼命努力地。

  此时月亮周围没有半点繁星......为什么繁星都离开了月亮,是因为月亮太过耀眼还是繁星的无奈,我不知,正如我现在还抱怨哥哥姐姐所谓的忙碌,我真的有感觉到孤独吗?我抬起头看着这茫茫月色..与从中找到答案,泪水倒流回眼眶,透过泪水一切被看穿,原来月亮也在哭泣啊!

  月亮..你也孤独吗?那就让我们为孤独干杯..

中秋散文15

  月亮是刚刚从云层里钻出来的。

  那些云层看来同样来自东方,它们拥有着漂亮的纹饰和薄雾轻纱般的灵气。它们怡然而且安详,似乎生命中并没有锁住光芒的理想,只需要一份自在,便能够在饱和、清新的明月下方搭建出台阶,助明月一步步实现登天的心愿。

  所有的亮光似乎都来源于天堂,而明月则成全了这饱满的气场——星月高悬,流光如练,万家团圆,人间善良的愿望都如约成熟,并被印染成芳菲一片。

  群山永远是那份缘,它们簇拥着一种深色的灿烂逶迤在天边,映照出四野茫茫和天际苍苍。也许是因为月光,也或许是因为弥望,它们都变得异常流畅,充满着合围远方的渴望。

  在山的肩上,一些轻烟盘成廊桥,绕着林莽,连通雾中的光芒,节奏徜徜徉徉,不急不缓,有着云的格调,也有着琉璃的曼妙。

  与轻烟一起缥缈的,还有鲜花与绿草,它们不约而同,都享受过露水的恩宠,所以透露出娇嫩的光泽和质地的放松,那种细腻的从容特别拉风,让人想起梦或带雨的晚虹。

  明月之下,江水朝东。

  此时,夜色渐浓,远方没有风浪与时间生死与共,那些微微泛着的波光,远离空濛,用一条细长的披风,围起去意和行踪,慢慢停靠天涯或者刚刚成形的月光之城。

  风由时间掌控,梦如同各式各样的天空,有的穿越桥洞,有的任江水摆弄,白亮的愈加白亮,浓烈的愈加浓烈,稍微有点凌乱的,也是坦坦荡荡,带着蓝天和流水的清凉。

  这样的时空,每一刻钟,似乎都能沏出茶香酒浓,任何一朵美丽的笑容,都如沐春风。

  路上的灯笼,街头的霓虹,林林总总,它们像幽藏多年的醒龙,为了梦,努力将生命舞动,流连成不灭的东风。

  赏心悦目,尽在画中。八仙桌上,有陈年的佳酿,也有诱人的`果香;湖边岸上,城堡是另一个天堂,热闹着孩子们的烛光和故事中的圆圆满满。

  没有人独醉,也没有人刻意读懂是非。时间之锤在天上飞,空间之垒在地面跟随,早到的声音与迟到的生命都非常享受一种情境,不去拷问何去何从,也不去思索谁能与共,起起落落都交由那片复古的存在。

  月儿好圆,像永恒的起点和终点。

  不算路途淼淼,也不计较千里迢迢,任何深情的观照,都指向结局良好。

  安静的月光,安静的企图,即使有些妖娆,还算是和和美美的歌谣。

【中秋散文】相关文章:

中秋散文05-24

中秋之夜散文09-17

中秋节散文06-10

中秋优秀随笔散文10-21

中秋的散文诗05-16

(经典)中秋散文15篇05-25

中秋诗歌散文09-22

中秋散文15篇[实用]05-25

高中散文:中秋节的来历06-12

2017中秋节散文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