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节的历史故事介绍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中秋节的历史故事介绍,供大家参考!
中秋的由来
中秋节是从哪时开始兴起的?是怎么由来的?中秋这天的习俗又有哪些?月饼是怎么由来的?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包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的王龙教授。据王教授介绍,中秋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因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
“中秋”一词始见于《周礼》,周时已有秋分祀月之说,秦汉前后有中秋敬老的活动,还赐以糍粑饼。赏月、祭月、敬老习俗汇合起来,经过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增益,就成了后世的中秋习俗。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有很多,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一直流传在民间。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极富浪漫色彩。中秋节正当秋分,太阳直射月亮朝地球的一面,秋高气爽,明月当空,固有赏月与祭月之习俗。
采访中,市民高先生告诉记者,每年中秋节当日,他们全家都会到奶奶家过节,在这天下午,家人就会在院内摆放好桌子,上面摆放各样的水果和月饼,以此来祭月。“我从小就听爷爷说,在八月十五那天晚上,把月饼放在月亮下,若第二天发现月饼少了一块,那就证明月亮上的神仙来到你家,会保佑你家平安的。现在长大了,我才明白,那都是爷爷给我编的故事,其实祭月只是一种习俗。”高先生说。
除了赏月、祭月习俗外,在中秋节这天还有燃灯、猜灯谜、吃月饼、饮酒等习俗,根据各地的风俗习惯,他们中秋夜这天的习俗也会不同。无论是哪个地方的风俗,中秋节这天他们都会吃月饼的。在节日当天晚上,一家人会围在一起切月饼吃,以此来象征着中秋节的团圆。
月饼的由来
月饼是中秋当日必备的一种美食,它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月饼有多种叫法,小饼、团圆饼、胡饼等,是中秋节祭拜月神的供品,从古到今,这种做法一直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
据王教授介绍,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殷、周时期,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它是我国月饼的.“始祖”。在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核,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就叫“胡饼”。从唐代起,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杨贵妃赏月时,心潮澎湃,随口说出了“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传开。
月饼有促圆满、促团圆的寓意,然而经后期发展,月饼便成了文化的消费品,经商家大力度的包装后,市民购买月饼时更多注重的是包装,反而忽略了月饼文化的味道。
近日,记者在走访月饼市场时发现,由于节俭风气越刮越浓,一些高档月饼礼盒已经销声匿迹,市场上占主流的都是一些低端月饼礼盒,而散装、现烤的月饼也成为市民的首选。
在一些超市和蛋糕店记者发现,过去那些高档月饼的礼盒已经完全不见了踪影,摆在月饼销售区的多是普通档次的月饼礼盒和铁盒为主的月饼礼盒,这些低端普通的月饼已经占据月了月饼市场的主要位置。据一蛋糕店的工作人员介绍,往年店里最贵的月饼都在千元左右,最普通的月饼300元左右。如今月饼礼盒价钱下降不少,最贵的月饼礼盒卖到300元左右,而普通的月饼礼盒都在100元到200元之间。
采访中,市民张贺成表示,买月饼主要是希望家人可以在这天聚到一起,能够吃个团圆饭,对于月饼的包装好看不好,价钱贵不贵是不会有人注重的。
关于中秋节的神话传说
玉兔入月宫
相传有三位神仙变成三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兔子求食,狐狸与猴子都有食物可以济助,唯有兔子束手无策。后来兔子说:“你们吃我的肉吧!”就跃入烈火中,将自己烧熟,神仙大受感动,把兔子送到月宫内,成了玉兔。
玉兔捣药
嫦娥身边有只玉兔。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便随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这个神话传到日本后,变成了玉兔在捣年糕。
玄宗漫游月宫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谱曲编舞,创作了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吴刚折桂
相传月宫里有一个人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把他贬谪到月宫,每天都砍伐月宫前的桂树,以示惩处。这棵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会立即合拢。李白在《赠崔司户文昆季》一诗中写道:“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
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拓展知识:中秋节的习俗
1、拜月、赏月
我国自古就有中秋节赏月的习俗。人们在大香案上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等月亮挂到半空时便开始祭拜。人们在自已的楼台亭阁上或家门口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2、吃月饼
中秋节秋高气爽,月亮最圆,全家团聚,“人月共圆”。正是这种人们希望团聚的愿望,因而形成了中秋节吃月饼的风俗。人们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意”,把月饼当做吉祥、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当空,合家团聚,品饼赏月,尽享天伦之乐。是中秋佳节必食之佳品。
3、赏灯
中秋节时,人们有放水灯的习俗,水灯漂浮在水面上,宛若群星灿烂,引众人驻足观望。人们高悬明灯、灯笼,庆祝中秋。
南方在中秋这日必玩花灯。花灯包括各种各式的彩灯,如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子灯及鸟兽花树灯。广西南宁除了用竹纸扎各式花灯让JL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柏子灯、南瓜灯、橘子灯。所谓袖子灯,是将袖子掏空,画出图案,穿上绳子,在里面点上蜡烛就可以了。南瓜灯、橘子灯也是将瓤掏出后制作而成的。这些灯外表朴素而制作简易,很受欢迎。而在广州、香港的小孩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子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杆中,再竖到高杆上,高挂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喜添美景。
【中秋节的历史故事介绍】相关文章:
历史成语小故事介绍11-30
历史典故的成语故事介绍11-26
3个历史成语故事介绍11-24
关于中秋节的历史发展介绍09-06
故事与历史的历史教学论文10-20
历史故事的成语12-10
围棋的历史故事08-10
历史故事的成语故事08-26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故事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