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临海市各传统节日习俗
节日,是指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临海市各传统节日习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临海市各传统节日习俗 篇1
我的家乡临海市,位于浙江东南沿海。临海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小城市当然也有着其特有的民俗。正如老师所讲的人们是生活在民俗里的鱼,家乡的民俗也在深深地影响着我。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家乡的一些节日民俗。
清 明
清明节时,家家要做菁团、菁饼,带去一扫墓。 人们采菁洗净放在锅里加水煮七八分熟,捞出捣成泥状,拌上糯米粉及小麦粉,做成菁团皮和菁饼皮,而后包上馅蒸熟,就是菁团、菁饼了。菁团的馅是豆腐干或豆腐、笋、猪肉、油泡等切成小方粒炒熟;菁饼的馅则是用甜豆沙。清明节前后,家家户户都要“上坟”。尤其是清明这一日“上坟”的人比较多,各家各户都要在各自的祖先墓前设馔致祭,并插香烧纸,鸣炮仗。上过坟后,要在坟头加封新土,俗称“加坟土”,并挂上纸幡,用漆重填墓碑上的文字表示该坟有下代人照管。 清明节,家家户户还要做“麦油脂”,并在家中设祭坛,插香烧纸,祭请老太公,称为“做清明”。 清明节,每家还要买海蛳吃。据说清明吃了海蛳能使人眼睛明亮,俗称海蛳为“亮眼蛳”。“上坟”时也要有海蛳,还记得临海有这样一句话:“上坟呒海蛳,生儿乌兹兹。”
端 午
端午节,临海每户人家都要裹糯米棕吃。“棕子”用竹箬将糯米裹住煮熟而成,并有甜棕和咸棕之分,甜棕里面放些蜜枣、豆沙等;咸棕则放猪肉等。
临海有送端午习俗。就是头年结婚的女婿,在转年端午节前,用棕子、馒头、猪肉等作礼品送给丈母家,叫 “送端午”,表示孝敬。 端午节正值五月,有句俗语叫:“吃过端午棕,寒衣远远送”,这表明时已进人夏季,气候日渐湿热,正是时疫多发时候。我想大概是这个原因,在端午节有许多驱邪的习俗,如:悬艾叶、葛蒲剑,饮菖蒲酒,在房屋角落撒蜊灰粉,喷雄黄酒等.说这样做可以避邪和避蛇蝎诸毒。
八月十六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但是临海人却以八月十六为中秋,其中原因,我也不太清楚。 八月十六,人人都买月饼,亲朋间互相赠送。当然也要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个团圆饭。
春节
春节是中国人最古老、最喜庆、最温暖也最令人向往的一个传统节日。在春节,远方的游子回归故乡与父母妻儿团聚。在临海,春节一般从正月初一到初八止。张家渡民间流传的“拜岁过上八,清汤呒得喝”就是这个意思。大年初一天未亮,炮仗连天响。天亮后,各家插烛焚香烧纸钱,用茶果祭祀天地、家堂祖先。
大年初一的'早餐,以前城关吃汤圆,东乡都吃糯米红枣粥,沿海渔乡则吃“长寿面”,西北乡山民有的吃豆腐粥。杜桥、上盘等地,初一的早饭男人烧,习惯吃“菜头饭”。初四,民间备牲醴、烧纸马贴新“灶司”,称“接灶神”。
初一这一天,临海过去还有许多禁忌:如不准扫地,不准将水倒在地上,不准动刀,不动针线,不劳作,不经商,不许骂人,不许讨债,不许打架,即使在平时有仇的这一天也要和睦相处。但正月活动正式结束的,还应该是过了正月十四,因为人们十四夜“闹花灯”、“接财神”,财神出街后宣告结束。
元宵
临海人元宵不吃汤圆,要吃羹,而且元宵不在十五过,而在十四过。没有人去追根究底、溯流探源,也无从深挖这个“文化底蕴”,一代代传下来,认定就是“正月十四是元宵,家家糟羹蛤蜊调”。做羹,临海人称之为“搅”羹,非常形象,一大堆原料搅成一锅羹,一般有芥菜叶、冬笋、猪肉末、油泡、豆腐干、川豆瓣、豆面、香菇、木耳、蛏子及其他小海鲜,煮熟后加入山粉,搅和搅和,调味出锅。由于原料丰富,这种羹往往一搅就是一大锅,够全家老少吃好几顿的。临海人的元宵印象,总与一碗热腾腾的糟羹联系在一起。
坊间流传的关于糟羹的传说许多人都能开口说上一两段,几百年的历史沉淀下一份温润感,将整个临海城独特的气质都融合在一碗糟羹里,延绵下几代人对生活的体验。
临海市各传统节日习俗 篇2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因此称为元宵节。中国古俗中,上元节(元宵节)、中元节(七月半)、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元宵节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据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文帝刘恒在位时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刘彻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宇宙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台州的元宵活动与我国其他各地既有相同之处,又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特别是把正月十四作为元宵、且吃糟羹,在全国独一无二。糟羹,是本地百姓长期形成的饮食习俗,通俗的说,所谓的糟就是把乱七八糟的食材搅在一起吃称糟羹,到现在临海西乡一带在婚丧等宴席办完后把剩下的食材搅成糟羹吃的习俗。临海有首《竹枝词》写道:“别府十五我十四,台州元宵真别致。家家糟羹门前喝,苦在前头福有余”、“正月十四闹元宵,秧歌舞龙狮子跳。鼓亭吹打前头走,家家喜迎财神到”,都生动地描绘了台州府正月十四日元宵与众不同的习俗。
【十四日过元宵的来历】
关于十四日过元宵的来历,临海流传着许多故事传说。考证了不同个版本,可以归纳成三种类型:“孝子改节说”、“筑城说”、“战事说”。
“孝子改节说”
元朝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方国珍率浙东农民军攻入台州府,建国称王,并下诏普“天”同庆,包括传统节日。方国珍的母亲信佛,每月初一、十五两天吃素斋,每年的元宵节与中秋节刚好是方母的吃斋日。方国珍是个孝子,为了使母亲能与“天下百姓”同乐,他下诏提前一天过元宵。此后,在台州,正月十四闹元宵便成了风俗。
与此相似的另一个故事改变了主人公,把元代方国珍换成了明代嘉靖时状元秦鸣雷。秦鸣雷自幼父母早亡,由伯父伯母抚养成人。伯母待他很好,还为他请来名师授课,秦鸣雷顺利地通过了府试、乡试,并于嘉靖二十三年(公园1554年)高中状元。秦鸣雷历任要职,虽居高位,但一直很孝顺伯母,每逢节日,总是精心备办佳肴美食供奉。可是伯母信佛,初一、十五都要戒荤吃素,元宵节恰逢十五,秦鸣雷不忍让伯母空度佳节,特将元宵提早一天。台州府城百姓知道此事后深受感动,争相效仿,时间一久,便成了习俗定例。
“筑城说”
据清《台州外书》记载:元宵时,“以肉、菜和粉杂荠笋作羹,以多为贵,谓之吃糟羹。相传,自唐筑城时,天寒以是犒军,遂成故事。”民间传说则比书上记载的更加详细。当年,唐开国元勋、大将军尉迟恭奉命修筑台州州城,筑好城墙这一天刚好是正月十四,台州百姓为了庆祝这一“节日”,纷纷拿来家中的米粉、芋艿、粉丝、芥菜、酒糟等食物前往军营犒劳将士,可由于天气寒冷,刚到军中时便已凉了。大家过意不去,为了能让每个士兵都吃上一口自家的菜,便把所有东西倒在了一起,烧成了“大锅羹”。这一夜,百姓们通宵点灯庆贺,从此台州形成每年正月十四亮长夜灯、吃糟羹的习俗。
还有一种传说,唐初台州刺史尉迟恭坐镇台州筑城,时近年末,天寒地冻,材料又缺乏,开工不久连砌墙用的砺灰浆都严重短缺。眼看着工程进度慢下来,一位老农献计说,用米粉加黄泥搅拌成浆,黏度效果很好,一试果然如此,筑城速度也快了起来。筑城是重体力活,一位民工因不堪饥寒,见有米粉,就偷偷地吃了米粉糊,按律当处理。尉迟恭仁慈体民,于是抽出一部分米粉和菜、笋、酒糟等拌在一起给民工当点心。这一天刚好是正月十四日,故台州人将元宵节改为十四过,并吃糟羹。
"战事说”
明朝嘉靖某年的正月十四,戚继光在台州抗倭。戚家军在海边打垮了一股倭寇,倭寇逃往内地。这时天色已晚,戚家军赶到,百姓纷纷点亮灯火,帮助戚家军搜索残敌。一时间,城里城外灯火通明。倭寇无处藏身,全部被消灭。为了纪念这一事件,百姓把元宵改到正月十四夜。
另一种说法是,戚继光在台州抗击倭寇的一次战斗,正值正月十四,城关居民为慰问戚家军,把原先十五日做的糟羹提前了一天,后人为纪念戚继光,就约定成俗。还有类似说法,戚继光在台州抗倭时,因正月十五出兵的作战机密被泄露,戚将军将计就计把元宵节提前一夜,从而一举歼灭入侵倭寇。从此,元宵改为十四过。
当代有民俗学研究者认为,这些传说都不能作为台州元宵节为正月十四由来的依据。民俗的形成,要经历漫长的过程。个人行为构不成民俗,民俗的形成、发展永远是集体参与的结果。我们无法考证每种说法的真实性,但无论十四过元宵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这些传说故事都表达了台州人民对英雄的崇拜和纪念。
【元宵民俗活动】
行百步:
据《临海县志·风俗》记载,元宵夜妇女行百步可以去疾病,免灾咎。旧时妇女很少抛头露面,但在元宵,妇女却可以抛开这一偏见,尽情地外出游玩。一些传统观念较强的大户千金小姐,则在内院来回走百步。
打生:
旧时,临海一些结婚多年而未生育的妇女,常常相约去“打生”。有民谣道:“结婚三年不见孕,婆婆背后出恶声。为使郎君不绝后,正月十四去打生。”打生习俗,通常选择在元宵正月十四日半夜三更时分,未生育妇女成群结队至石榴树下,其中一个人用随身带的桃树枝抽打石榴树,一边打一边自问自答:“会生吗?”“会生。”“生几个?”“越多越好。”因石榴树以多籽(子)闻名,因此未育妇女以石榴树喻人,以求子孙满堂。临海《竹枝词》云:“石榴多子有名声,三更树下去打生。不管旁人来偷听,‘会生会生’叫连声。”
满街毛兔灯:
十四日下午起,从刚刚学步的娃娃到十二三岁的儿童,手里都捏着一根线,拉着毛兔灯,牵着大人的手,满街满村地跑,蜡烛点在兔肚子上,把白兔照得通体透亮,直到玩累了才回家休息。
猜灯谜:
临海人民热衷于猜灯谜。过去,灯谜一般都附贴在用五彩纸扎的透明花灯上,既可以当装饰品,又富有文化韵味。另外,在街两旁、屋檐下,用细绳拉成的线上,也飘动着灯谜片,吸引着过往来人。
闹花灯:
元宵节又叫“上元张灯节”,以赏花灯为主。全国各地的赏灯活动大同小异,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世代相沿。临海同样有这习俗。《民国临海县志》载:“自正月十三至十八日,府城及各县城的各家门前架灯棚,悬灯于上,以兆丰年。”“各保庙宇均有财神乙座,自十三起至十八止,分夜迎赛,人家及街市执爆仗,放流星花筒,或设鳌山,赛巧炫奇,喧乐彻夜。”十四夜,临海全城各种花灯、民间艺术、杂耍艺人、特色小吃全集中在城内道司里校场。观灯看戏凑热闹的,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参与的人往往达到几万人。广场中不但有大、中、小型的鳌山、宝船、金猴、狮子、龙、亭台楼阁等传统造型的花灯,更有独具临海特色的词调、细吹亭、闹星船、古城高跷、抬阁、锣鼓亭、花鼓戏、板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荟萃。
元宵闹花灯活动中,临海城区人民对大田板龙应该最为熟悉。十几年前,大田板龙都会进城闹元宵,场面非常壮观。现在,大田街道还能看到元宵的板龙表演。“大田板龙”是板龙中的佼佼者,它制作精细,气势雄伟,别具一格。
板龙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组成,采用木板、竹片、各类花纸作为制作材料。龙头是整条龙的.关键部分,也是区别于各类龙的标志,主要体现在龙须上。龙须分白、黑、红三色,长达50到70厘米。白须龙称为“老龙”,它是群龙之首;黑须龙为新龙(小龙),红须龙为野蛟龙。板龙大多嘴衔红珠。龙的角上都挂上各种彩色的“纸蚕花”,由于大田农民养蚕较多,这样象征着养蚕吉利。龙身制作极为精细,八根竹片作为龙骨,两张白纸作为龙皮,一张红纸糊龙身两头。几十段龙身贴有陆海动物、山水花鸟、戏剧人物等民间剪纸。龙肚内点燃蜡烛,远看是鳞,近看是画。
每条板龙至少要有数十人组成舞龙队,龙头要有六个人擎,龙身一人一段举,龙尾由三个人摆。各类板龙的排列也有规定:老龙带头,新龙排第二,野蛟龙随尾。在整个游走过程中,野蛟龙可以随意窜插。板龙时而“腾云驾雾”,时而“伏地为虎”,夺球、赛跑、比美,场面热闹非凡。
黄沙狮子:
出自临海市白水洋镇和双港乡之间“黄沙洋”中的双娄乡下游孙村,是临海农村正月里深受群众欢迎的活动。黄沙狮子也叫“上桌狮子”,能够翻桌和跳桌。翻桌,就是狮子“飞”过三四张并排横放的桌子;跳桌,就是狮子在四五张八仙桌堆叠的高度上翻滚表演。跳桌最高时,有九张桌子堆叠起来,第九张桌子四只桌脚朝上,两个舞狮人就在这四只桌脚上表演各种绝巧精彩的动作。
此外,流传于临海大石民间、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大石车灯”,和临海小芝镇历经二百多年历史、结构精巧、惟妙惟肖的“小芝鼓亭”等,都是临海民间闹元宵的重要活动,也是临海民间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吃糟羹:
旧时,农村制作糟羹的主要和料是三十夜特别留下的肉冻、豆腐干、豆面、芋头、年糕粒(或馍糍粒)等,加水烧开,再用米粉调水,倒入锅中搅匀,烧成糊状即成。古时,台州府城居民曾用酒糟调和,故称“糟羹”,相沿至今。随着台州居民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元宵糟羹的配菜也越来越丰富。尤其是添加了贝壳类海鲜,味道鲜美。清代临海诗人陈延烈《十四夜调糟羹》写道:“豆芽小菜满庭除,万户刀声入耳徐。五味调烹金鼎沸,只须虾蛤不须鱼。”现在常以芋头、芥菜、豆面、冬笋、香菇、木耳等时令蔬菜,以及肉丝、豆腐干、油泡、川豆板、猪耳朵、猪尾巴等,切成丁状或末状,再添加海鲜肉丁,的确鲜美异常,百吃不厌。
吃甜羹:
吃甜羹的时间是在闹元宵结束后、临睡前。甜羹一般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莲子、红枣、桂圆肉、金桔饼和小汤圆、甜酒酿等烧熟即可吃,色、香、味俱佳,有“先苦后甜”的寓意。这是台州元宵的又一特色。
【临海市各传统节日习俗】相关文章:
中秋各习俗的产生10-09
各传统节日问候语11-21
传统节日小年习俗12-01
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习俗09-28
临海市社保缴费查询10-08
传统节日腊八节的习俗10-31
临海市旅游景点介绍08-24
传统节日春节习俗大全11-07
中国传统节日 重阳节的习俗大全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