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过中秋的习俗有哪些

时间:2022-09-10 17:56:27 中秋节 我要投稿

老北京过中秋的习俗有哪些

  习俗就是习惯,风俗;个人或集体的传统、传承的风尚、礼节、习性。形成风俗的事件都挺大,挺普遍,而习俗可大可小,可普遍也可特殊细小。前者与风俗同,后者就只能用"习俗"不能用"风俗"。那么老北京过中秋的习俗有哪些呢?下面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老北京过中秋的习俗有哪些

  女眷祭月拜月,自制月饼

  “八月十五中秋节,水果月饼摆满碟。”这句名谚道出了老北京隆重、喜庆的过节情景。

  八月节是仅次于春节的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古人把月圆视为团圆的象征,所以又称“团圆节”。每年“七月十五”刚过,来自京郊、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的水果开始陆续上市,市肆的果摊栉比摆设,铺在水果下的青蒿和上面的鲜果散发出阵阵清香。八月初一,油盐店的菜床子上添卖丰硕鲜艳的鸡冠子花和缀满豆荚的毛豆枝子。干货店里,增添了价钱不菲的早花西瓜。兔儿爷摊琳琅满目,糕点铺的月饼开始出炉。整个京城一派节日景象。

  中秋节与月息息相关,人们对月的崇拜由来已久。秋分祭月始于周代,中秋赏月始于魏晋盛于唐,宋代正式把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北宋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成为千古绝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家喻户晓。直到上世纪40年代末,老北京还有祭月、拜月的习俗。另外,自古以来就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传统,在南京还把中秋节称为“女儿节”。少女拜月,还有另一层含义,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每逢中秋节的黄昏,一轮明月升起之时,每家每户的女眷会在庭院的东南设一香案,供上“月光马儿”,案上至少有三盘月饼、三盘水果,案前放上毛豆枝子、鸡冠子花、切成莲花瓣形的莲瓣西瓜和九节藕。女人一一向月而拜。祭毕,一家人围桌而坐,饮团圆酒,分吃团圆月饼,其乐融融。这就是祭月的古俗。

  月光马儿(又称月亮马儿)是月神的神像,在长者七八尺或短者二三尺的纸屏上,用金碧辉煌的藻彩画出菩萨般的太阴星君,下面还有月宫桂树和捣药的长耳定光仙——玉兔,玉兔的形象是人立执杵。这是由明清以前道教色彩为主的嫦娥和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存的世俗形象。

  兔儿爷起源于明末,起始是仿照“月光马儿”上玉兔的形象。到了清代,祭月并不一定放兔儿爷,以至后来成为一种玩具。于是兔儿爷任由民间艺术家的想象,发展为戏剧化、风俗化、人物化的艺术品。兔儿爷大的三尺,小的三四寸,一般戏装,其坐骑花样繁多,或狮或虎,或象或鹿,或凤或鹤,或牛或马,或孔雀或麒麟等。过去的兔儿爷是一年一弃,所以有句歇后语:“隔年的兔儿爷——老陈人儿。”

  中秋节吃月饼由来已久,据说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北宋苏东坡有诗为证:“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过去老北京吃的月饼主要有三种:自来红、自来白、提浆月饼(即团圆饼),后来才有“翻毛”、“癞皮”和广东月饼。过节时,老北京还喜欢自制月饼。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记述了明代北京中秋制作月饼的盛况:坊民皆“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很可惜,这种习俗已不复存在。老北京的月饼以前门外“致美斋”所制为第一,尤其是它还现做现卖热月饼。

  中秋佳节,家家户户团团圆圆、和和美美,不也是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一种标志吗。

  老北京人的金秋

  春种夏耘,秋收冬藏,这是古人总结自然与生命规律,在传统农耕文明的背景中,人们倾向于将人比喻成一种植物,有根脉,也有四季,而金秋则恰好是其最旺盛、最饱满的阶段,故老北京的金秋文化异常丰富。

  首先是社日,在立秋后第五天称为秋社,这一天邻里要聚在一起“荐新”,就是饮酒尝新谷,不能动针线,据说可防耳聋,此外全体放假休息。不仅农村有社日的风俗,城市也一样,社日还有庙会等。

  此外是“贴秋膘”,秋天恰逢百果丰盛,此后则是漫漫冬季。古人认为,冬天消耗大,需在秋天补充,此外,从生理结构看,人体在秋天营养吸收能力也比较好,适合调养。老北京“贴秋膘”以羊为主,所谓“秋风起,涮羊肉”、“要吃秋,有爆肚”等,食蟹也蔚为风气。老北京金秋喜食半成熟的青玉米,将其做成窝头。

  金秋最盛事还是郊游,但老北京郊游的内涵和今人不同。今人多是厌倦城市生活,希望回归自然。而老北京城市的自然环境较好,郊游不完全是为了亲近自然,主要是为了获取对生命的体悟。

  在传统价值观中,人们将自然和人看成一体,比如出现重大灾情,皇帝会发罪己诏,表示是因为自己执政有失误,才招致了天怒。这种“自我检讨”是异常认真的,如灾情得不到遏制,皇帝还要主持皇家祈祷、减膳、放宫女回民间、大赦天下、重新审问旧案以杜绝冤情等,甚至不能到正殿办公,只能在偏殿问事,历史上还有过因天灾而请求辞职的皇帝。在古人看来,这很合情合理,皇帝既然是天子,就要为天灾负责。

  所以老北京人的金秋郊游,带有调整自然与人之间关系的含义,以看银杏、看红叶和听鸣虫为主。

  银杏树挺拔,少旁枝,比喻做人应刚正不阿,不畏霜雪,此外银杏寿命长,象征君子应卓尔不群,历久弥新。

  红叶则壮观凄美,展现了自然界的伟大力量,观赏红叶的生长,可洞察、体会红叶与生命的陪伴,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想。

  听鸣虫,则以西山为主,这里盛产铁皮蝈蝈,通体青黑色,是老北京独有的品种。欣赏虫鸣,可知人在世界并不孤独,还有众生相伴,在没有录音机的时代中,虫鸣化解了太多的寂寥。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但在收获的同时,应知这份收获源于自然的赐予,它给予我们甚多,所以我们不应抱怨自然,而是应更多地去倾听它的声音,正是这份深深的敬畏之情,造就了老北京独特的金秋文化。

  老北京有两个“大栅栏”

  早年间北京不止一条街道有栅栏,后来都拆除了,只存两个比较大的,名称都叫“大栅栏”。一个在前门外,一个在西长安街(今电报大楼旁)。

  两个“大栅栏”字面一样,北京人口语称为“大什腊”(极少有区分,称后者为“大乍腊”的)。

  外地人雇洋车常遇麻烦:因为外地人说“大山兰”(大栅栏),车夫都不知道是哪儿。

  有识字的车夫看了雇车人的“地址”才知道要去“大栅栏”,不得不问:“是前门外的大栅栏,还是西单的大栅栏?”

  闲话扇子

  “扇子有风,拿在手中,有人来借,等到立冬。”这是老北京城里在民间传诵的一首民谣。老北京的时候,没有空调电扇,四合院大杂院的一些平民百姓,在夏天最常用的防暑降热之法就是使用扇子。在挥汗如雨的盛夏酷暑,一把扇子扇扇,清风徐徐而来,凉爽宜人,确是惬意。

  扇子始于殷代,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晋代的《古今注》中已有记载。

  扇,又名箑,《扬子法言》一书中《方言·杂释》篇云:“扇自关而东谓之箑,自关而西谓之扇,今江东亦通名扇为箑。”。最早的扇子,多为羽毛所制。“扇”字户字下面就是羽字,古代扇子亦称“羽扇”。自古以来,扇子的品种很多,有羽毛扇、宫扇、竹扇、麦秆扇、苇扇、藤扇、檀香扇、绢扇、团扇、纸扇、折扇、芭蕉扇(蒲扇)等多种。扇子因南北地区不同,权贵富人、书香门第、平民百姓男女的身份各异,使用的扇子也不相同。从最初的羽毛扇,到宫廷内的装饰,从周昭王聚丹鹊毛羽为扇以示尊贵,到诸葛亮被人视为智慧象征的羽毛扇以及大家闺秀使用的团扇、绢扇,再到现代人常用的文雅折扇、大众的蒲扇,均受到人们格外的青睐。

  老北京旧时的街市上有专营扇子的商铺,名为扇庄或纸扇庄。扇庄以销售纸扇为主,因其有季节性,所以又兼营纸张和文房四宝等,纸扇庄从而得名。扇庄一般都有专门供货的制扇作坊,或者是前店后厂,自产自销兼做批发。

  老北京的扇庄集中在前门外打磨厂一带,那里有很多历经几百年的老字号,经销制作各种扇子,打磨厂也因其文化氛围成为老北京的一条文化街。经销扇子的扇庄为了招徕顾客,多在门前挂一扇幌,扇幌的尺寸大小不一,扇面两侧均绘有戏曲人物或花鸟,色彩鲜艳,造型生动,以吸引顾客。

  老北京使用最广、最普及的是大芭蕉扇和折扇。大芭蕉扇最价廉物美。芭蕉扇其实并非芭蕉叶所制,而是用蒲葵的叶子做的。蒲葵又称葵树、蒲叶葵、扇叶葵,其树形很像棕榈树,产于南方各省。北京的芭蕉扇,都是来自南方的扇叶葵制成。

  大蒲葵扇一般是一尺见圆,不但价廉且用起来风特大、特凉爽,很受老北京的百姓欢迎:老北京时,中老年人常手拿蒲扇,坐在四合院、大杂院的门道里,边扇着边闲聊着家长里短;小伙子们常在胡同的路灯下,边下棋侃大山,边扇着热风;幼童们也常抢过老奶奶们的大蒲扇,放在胯下当马骑。大蒲扇是老北京夏日里的一幅别致的胡同风景。炎热的酷暑伏天使用扇子不但能清热消暑,还可驱蚊,手臂不停地摇动扇子,也有利于身体健康。这种大蒲扇如今北京很难买到了,偶尔在超市里见到,看看价格就使人放弃了怀旧的想法。

  折扇,又名蝙蝠扇。在北宋宣和年间,朝鲜的折扇传到我国。明清两代时,专有江浙一些扇庄精心制作华丽的“贡扇”进贡给皇帝“御用”。当时的皇帝十分喜爱折扇,常把折扇赏赐给大臣使用。

  折扇一般分戏曲节目中的大折扇,江湖侠士、戏曲武丑、捕快用的黑折扇,百姓、官员、士绅、儒雅文士用的白折扇和书画折扇。扇骨过去是很讲究的,分为竹骨类、木制类、象牙类、秋角类、陈香类等。无论何种扇骨,在制作上都要经过精雕细琢。

  老北京的扇骨以竹为主,也有兽骨或檀香木等做的。讲究的扇骨由名家进行镂刻,在扇骨上多刻有山水、花卉和人物。扇面多用精致的桑皮纸、高丽纸等制作,扇面除印有山水、花卉、戏曲人物、脸谱以及诗文外,也有净面的,以供名家题字题诗和作画。老北京时的名画家齐白石、张大千等书画名家和戏曲界的名人,常在扇面上作画题诗,有些扇子现在已成为珍贵文物被收藏,偶尔出现在书画拍卖会上,价格也颇高。

  扇子,已经不仅是纳凉的工具,制作精美加上名人题诗作画,成了艺术价值极高的工艺品,供国人赏玩珍藏。

  头伏饺子二伏面 三伏烙饼摊鸡蛋

  头伏吃饺子。“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三伏的来历。

  每年夏日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是我国独有的'“三伏”节气,并都印在我国的日历上,三伏”的来历:

  我国从公元前776年至今,流行“干支纪日法”,即是把天干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各取一个字结合而得甲子、乙丑、丙寅……等六十组的不同名称来记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秦汉时盛行“五行生克”的唯心说法,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火克金(金怕火烧融),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就规定从夏至日(阳历6月21日或22日)后第三庚日为初伏(有十天),第四庚日为中伏(有的年是十天,有的年是二十天),立秋(阳历8月7日或8日)后第一庚日为三伏,有十天。这样,三伏就有固定的日期了。按照这种规定,可以算出伏天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

  伏天之所以酷热,从日地关系上看,自春分日开始到夏天,太阳从直射赤道逐渐变为直射北回归线。夏至这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这一天北半球地面接受的太阳热量最多而散热最少。但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并不是夏至,而是夏至后的伏天,特别是中伏和三伏天。

  “三九”是指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即冬至后的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我国阴历有“九九”的说法,用来计算时令。计算的方法是从冬天的冬至曰算起(从冬至开始叫“交九”,意思是寒冷的开始),每九天为一“九”,第一个九天叫“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依此类推,一直到“九九”,即到第九个九天,数满九九八十一天为止。这时冬天已过完,春天来到了。

  一般“三九”时最冷。楼上朋友说的“冬至后第三个第九天”是指“三九九”,也是“三九”和“四九”相交之日,并非“三九”。

  老北京的习俗,冬至曰起要画“九九消寒图”,这一习俗在明人的著作中已有记载,这图是一幅梅花图,画一枝梅花.上面有81个花办(代表九九八十一天)。每过一天就用笔染一个花办。待过完这8l天,81个花办也全染过了,春天到了,所以叫“九九消寒图”。而且在明代北京,还有刻印好的“九九消寒图”,在市面销售,这就更省事了,而且在这图旁还有《九九歌》。

  这《九九歌)是利用人对寒冷的感觉以及物候现象(即因天气气温的变化而导致动植物的变化的现象,如柳树发芽,桃树开花,大雁飞来等等,均与当时气温有关,而这些与几月几日并无必然关系)来反映天气的冷暖。笔者小时候北京地区流行的《九九歌》是这样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通俗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这“九九”之说。早在南北朝时就有了。当时民间从冬至日数起,到九九八十一天,寒冷的日子就过完了。而这(九九歌)大约起源于宋代。到了明代已很流行了,而《九九歌)在民间流行时,却有不同的版本,内容及详略均不同。我们看看明代的<九九歌》的不同说法,十分有趣。

  明代《五杂俎》记载了当时《九九歌》的一种说法:“一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篥(指大风吹篱笆发出很大的响声。这声篥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乐器名。);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指天冷,在屋内睡觉却像在露天睡觉一样冷);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七九六十三,布纳担头担(指天热了,脱掉衣服担着);八九七十二,猫犬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这一说法较为详尽。而据该书记载,当时(明代)的北菪功乜区流行的,《九九歌》则远没这么复杂,十分简单明了:“一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四九,围炉饮酒;五九六九,访亲探友;七九八九,沿河看柳。”而目通俗易记。

  而明代专门记载北京风物的《帝京景物略》所记的《九九歌》与上述又有不同:“一九二九,相唤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家家堆盐虎(盐虎本来指古代一种虎形的盐.这儿比喻人们所堆的雪人);六九五十四,口中出暖气;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单;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要伸脚睡,蚊虫屹蚤出。”这最后几句对于冬天受冻的穷汉给予了很大的同情。这两个复杂的《九九歌》版本互有异同,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五九四十五”,前一说法为“太阳开门户”;后一说法为“家家堆盐虎”。这可能反映了这两首《九九歌》产生的时期在冬六的降雪量有着很大的差别。

  上述明代北京地区流行的简单版本《九九歌》中说:“七九八九,沿河看柳。”而上一世纪时的《九九歌》都成了“五九六九,沿河看柳。”这一改动不可忽视,它反映了明代时北京的天气比上一世纪时北京天气要冷,以至于从物候现象表现出来,柳树出芽长叶要相差一段时间。

  冬天的《九九歌》十分流行,因为零冷的天气让人感到十分难熬,其实夏天也有《九九歌》,不过夏天可不像冬天一样。要画什么“九九消暑图”了。夏天的九九与冬天相对应,从夏至日算起,也有九九八十一天,据明代《五杂俎》记载为:“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古代有冰窖,冬天藏冰,夏天取出应用);四九三十六.汗出如洗浴;五九四十五,难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人佛寺;七九六十三,床头寻被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阶前鸣促织(促织指蛐蛐)。”这夏天的《九九歌》写得十分生动有趣,而且以人的主观感觉为主。

  上述冬夏(九九歌)反映了老北京地区人们对于气候变化的了解与关心。

  老北京用筷子讲究多:忌长短不齐,忌直接指人

  筷子(古人称为箸)是中国人传统就餐工具,商代已出现,比匙(古人称为匕)略晚,合称为“匕箸”。

  筷子的出现,应与初民只会烤制食物相关。原始烤法分三种:一是直烤法,将食物叉起来,直接明火烤制,刀叉应由此化来,商代中国人也用刀叉;一是石燔法,火上架石,石上放肉,餐具以刀为主;一是炮烧法,将食物用泥裹住,放入火中烤熟,然后用拨火棍拨出,这应是筷子的前身。

  筷子成为中国人的主要餐具,主要有两次契机。

  一是春秋时人们尚未掌握干饭的做法,主食基本是粥,甲骨文中就没有“饭”这个字,却有“粥”,在粥中加入蔬菜和肉,由此形成羹。羹在古人饮食中非常重要,马王堆出土的食谱中,羹达20多种。在汉代以前,匙没有勺,基本呈刀形,主要用来切割肉类,遇到羹便无用武之地。当时也可以用手拿食物吃,但羹太烫,不便操作,只能用筷子夹取,这使筷子的通用性压倒了匙。

  二是炒菜的普及,让匙的作用进一步下降,炒菜前肉类已经被切碎,不需要再用匙,所以匙后来不再有刃,反而增加了勺体,成为喝汤的专用工具了。炒法春秋已出现,但汉代反而没有炒这个字了,魏晋时它又冒了出来,炒菜是后来中餐最主要的处理食物方式,这让筷子成了不可或缺之物。

  筷子原本叫“箸”,明代大运河沟通南北,船民最怕船“住”,否则就将折本,所以改称筷子,意思是能让船越开越快,今天这已经成为人们通用的说法。

  古代中国是一个重礼仪的国家,生活的细节皆需讲礼。汉代以前,左手持筷子被认为是极不礼貌,汉代尚左,画像砖上,反而是人人左手持筷,但后代规矩又有所改变。

  老北京是天子脚下,人文荟萃,礼仪文化积累深厚,在筷子使用上堪称规矩森严。比如餐前筷子要码放在碗的右侧,用餐后要竖向码在碗中间,在用筷方面有8大忌。

  即:长短不齐,把筷子随便放在桌子上,这代表着死亡;仙人指路,用筷子直接指人,有骂人的意思;击碗敲盘,这是骂厨师菜做得不好;刀光剑影,用筷子碰触别人的筷子;执箸巡城,筷子在不同的菜盘中翻来翻去;泪箸遗珠,就是夹菜时汤汁落到其他菜中,这是严重失礼;当众上香,把筷子插在米饭中,犹如给逝者上香;落地惊神,筷子掉在地上,这是严重失礼的行为。

  这些禁忌的产生,与合餐制产生息息相关,中国人在唐代以前多是分餐制,因为当时没有桌椅,人们只能席地而坐,餐几离地不过15厘米,所以那时人用的筷子比今天长,自顾自尚且不暇。唐代有了桌子,吃饭成了集体行为,再不重规矩,别人实在受不了。

  拓展

  老北京中秋习俗

  习俗一,拜月:

  过去,老北京,到了中秋每家每户都要设坛拜月,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拜月时,供“月光码儿”,就是印有“太阴星君”及玉兔捣药的纸像,在院里设香案、供桌,摆上水果和月饼,水果要选圆的,比如西瓜,还要切为两半,切成莲花瓣形,取“花好月圆”之意,另外像苹果、沙果、海棠、石榴等等,总之要取吉祥、圆满、丰收之意,唯独梨不能上供,因为与“离”谐音,于团圆有悖。供桌上还要有花筒,插上毛豆枝和鸡冠子花,毛豆是献给玉兔的供品,鸡冠花则象征着月宫里的索练树。然后按长幼分别叩拜,唯独男子多不叩拜,因为月亮属于太阴,月神嫦娥又是女性。所以只能由妇女和小孩儿拜月,成年男子不叩拜。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中秋节“惟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故京师谚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拜月之后,家人团坐,饮酒赏月,谓之“团圆节”。

  习俗二,供兔儿爷:

  北京人过中秋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供兔儿爷。兔儿爷是北京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现在应该算作中秋应节应令的儿童玩具。南城兔儿爷的种类最多,有泥塑的,布做的,纸做的,木头做的……一般泥塑的和布做的比较多,而且形态各异。兔儿爷是在明朝末年出现的,明人纪坤在《花王阁剩稿》中记载:“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拜之。”这是最早的关于兔儿爷的记载。

  为什么要供兔儿爷呢?这是因为传说有一年,北京城忽然起了瘟疫,死了很多人。嫦娥派身边的玉兔去为百姓们治病。玉兔变成各式各样的人物,挨家挨户给人们送药丸治病,那药丸有红的和白的,后来演变成自来红和自来白月饼。人们为了感谢玉兔,就尊称她为兔儿爷。由于玉兔下凡的时候,装束不同,于是兔爷儿的形象也是各异,有骑鹿的,有骑虎的,有乘凤的,有披挂着铠甲的,也有身着各种做工人的衣服的,千姿百态,非常可爱。每到农历八月十五那一天,家家都要供奉她,给她摆上好吃的瓜果菜豆,用来酬谢她给人间带来的吉祥和幸福,为了让兔儿爷家庭圆满,还给兔儿爷“找了”兔奶奶。

  习俗三,赏月、走月、玩儿月: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中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一般老百姓有的在自家院子里,拜月之后,家人团团围坐,吃着团圆饭,欣赏着月圆美景;

  有的带着小孩儿出门,孩子们在打着小灯笼,家长们随后跟随,北京孩子还爱在胡同里追着月亮跑,那叫“追月”。有的要去一些景点,比如景山、香山或者八大处赏月,称之为:走月;还有的去后海,北海,昆明湖,玉渊潭等一些水面边划船,边赏月、品茶、吃月饼,有点儿墨水儿的吟诗作画、猜灯谜、写对子、以月为题行酒令,这叫玩儿月。

  这属于文玩儿,还有一种武玩儿,或是自家院里的鱼池、水缸,或是到湖边儿、水塘,观看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捡个小石子往水里一扔,波澜四起,然后等着月影慢慢复原,不过,干这事儿的,还是小孩儿比较多。 当然,北京赏月最著名的地点就是卢沟桥,卢沟晓月是当年燕京八景之一。

  习俗四:吃月饼

  中秋节最普及的习俗,那还用说吗?肯定是吃月饼啊。也不止北京,中秋节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称:“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蜡兔之形。”

【老北京过中秋的习俗有哪些】相关文章:

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有哪些09-11

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11-01

老北京过春节习俗11-04

中秋有哪些习俗09-14

过春节人们有哪些习俗11-05

各地过春节的习俗有哪些09-18

福建过春节的习俗有哪些02-24

老北京过春节习俗详细介绍10-31

中秋各地的习俗有哪些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