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秋佳节祭拜的传说
篇一:诗意的中秋 祭拜的传说
中秋八月十五,由于与月圆有关,俗称团圆节,有拜月、观月的习俗,也叫祭月、供月、礼月。
祭月,其祭果饼必圆,不宜瓜分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是日必返夫家。
拜月不男为,这是与女不祭灶相对的。一般说法,是因为月为太阴,女属阴,男属阳,所以女拜男不拜。但实际上,旧时男人不仅玩月,而且也拜。比如清代,一般是女子主祭,全家叩拜。女子祈愿貌似嫦娥、圆如洁月,男子则祈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
现代的闽南人都会在午时过后开始用备好的合圆形之类供果食品,如中秋月饼、和汤圆、水果等,在院庭里摆上供桌,遥向空中祭拜月亮星君、月母、和月光祃儿以及嫦娥。祈求合家平平安安,团团圆圆。
月亮星君、就是月亮神也叫太阴星君,月母是星君的老伴。而月光祃儿则是药师佛的那位右肋侍月光遍照菩萨;嫦娥是月宫的仙女。
祭拜月神过后就吃月饼与赏月,记得小时候,在赏月之时母亲会提醒说别用手指着月亮,这样对诸神仙不敬,月宫的吴刚会不高兴会用刀割痛你的耳朵。好奇的我问哪个是吴刚,母亲就开始讲解月宫里那个像仙女一样是嫦娥,她还抱着一只玉兔就是蟾兔,还有那棵树就桂花树,树下有一位拿着刀的男子就是吴刚在伐桂,还有大蟾蜍就是我们奉祀的太阴星君。但我最好奇的还是仙女,我又问嫦娥仙女为什么会在月宫呢?母亲就开始讲起这美丽的传说&&
那是很早,很早以前,有一天,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即是天帝的十个儿子,因为王母不满天帝,唤来了十个儿子,而十子同时出现发出了热光,烧焦了庄稼,烤死了草木,人们没有了食物,困苦不堪。而此惊动天帝,命令善于射箭的天将后羿下凡到人间拯救众生。后羿带着天帝赐给他的一张红色的弓,一口袋白色的箭来到了人间,后羿在无奈的情况勇敢地射灭了不听规劝的九个太阳,同时受到了大家的敬佩。
后来,后羿在一次狩猎中,巧遇月桂树下天帝人间的私生女嫦娥,二人便以月桂树为媒,结为夫妻。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遇到了西王母,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仙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仙药交给嫦娥珍藏。
坏人蓬蒙得知后,等羿外出狩猎,手持宝剑闯入内院,威逼嫦娥交出仙药,嫦娥在危急之时把药一口吞了下去。她吞下药之后,身子立时飘离地面,飘飞天上。由于不忍离开后羿,想离人间最近,而不喜欢她的王母,就让她去广寒宫,月亮蟾殿里。后羿又因射灭了不听规劝的天帝九个儿子,只好永远贬在人间,靠着打猎为生。
嫦娥想念后羿,催促吴刚砍伐桂树,让玉兔捣药,来配成仙药,让后羿早日与她团聚。后羿得知后,悲痛欲绝,痛不欲生。月母为二人的真诚所感动,于是,允许嫦娥每年在月圆之日下界与羿在月桂树下相会。
于是,人间流传嫦娥奔月成仙,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为勇敢的后羿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早日与后羿团圆。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这是后羿与嫦娥团圆的中秋节日,也是最富有情感,富有有诗情画意的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在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心中的那份思念更是深切。
篇二:关于中秋节拜月的习俗
中秋拜月的习俗,追本溯源,是从秋分祭月这一古老礼俗演化而来的。周朝有每年秋分天子率群臣祭月的礼制,《礼记》上就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的记载,此处所谓“朝”“夕”皆为祭拜之意,后来各朝大都相承沿袭,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朝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而建。秋分祭月是皇家祀典,庶民百姓自然无缘参与,但它显然对普通百姓的心理和生活具有很大的影响,况且普通百姓也有祭拜月亮以寄托各种心愿的精神需求,于是在民间逐渐形成子拜月的习俗。
唐代李端《拜月》诗云:“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解带。”同为唐代的施肩吾又在《幼(you)女词》中写道:“幼(you)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这个小女孩肯定是见大人拜月见多了,觉得非常有趣,于是就模仿大人的样子,玩起了拜月的游戏,由此可见唐代拜月风气之盛。应该注意到的是,这里的拜月是拜新月,祝愿的内容恐怕也多属儿女私情之类。
大概从北宋确立中秋节开始,拜月之俗就由拜新月转为中秋拜月了。宋代金盈在《醉翁谈录》中对宋人中秋拜月的风俗作了详尽的描述:“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愿: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目如皓月。”古代常将科举及第称为蟾宫折桂,因而拜月时男孩有“早步蟾宫,高攀仙桂”之愿;嫦娥则是传说中美貌绝伦的月中女神,所以女孩拜月时愿自己貌似嫦娥。到了明代,拜月之风更加盛行,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明人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记载:“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由此可见当时人们拜月的情景。
中秋拜月的习俗,历代相传,当然变化也是有的。清代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记载:“京师之曰八月节者,即中秋也。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月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唯供月时,男子多不朝拜,故京师谚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作者在这里对清代京城中秋节的盛况作了生动描写,从中可以看到,拜月之风在清代还很盛行,只是此时拜月仅限于女人参与。
【中秋佳节祭拜的传说】相关文章:
清明祭拜的倡议书01-31
寒衣节的贡品准备与祭拜禁忌10-25
中元节祭拜先人的食物08-09
清明文明祭拜倡议书02-02
无火清明的文明祭拜倡议书01-01
中秋的传说07-11
中秋传说06-17
颐和园的传说06-07
除夕传说07-19
除夕的传说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