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摄像的工作报告
篇一:摄像总结报告
影视创作实习总结报告 余谦
摄像是一门用光的艺术,光影交织中体味摄像百味,少一点点遗憾,少一点点不足,摄像在一次次升华中进步。要想拍好东西,想欣赏美,就要学会发现美,创造美。本次实习是期待已久的,大家早就想拍点东西来记录自己的大学生活,所以大家都很激动。由于工作量太大,摄像实习是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的。
实习目的及要求
摄像实习的目的是通过亲自动手实践,结合课堂中老师所讲的理论知识,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经过不断的练习和不停的尝试,从而提高学生的摄像技巧,力求做到技术与艺术的和谐统一,创作出优秀的影视作品。
完成短剧的构思,脚本的撰写,拍摄角度,及演员走位,并完成拍摄。然后进行后期加工,配上字幕,音效,特效,完成作品。
实习内容
摄像实习,首先要掌握数码相机的基本性能。运用课堂所学习的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训练学生的构图能力和对光线的控制能力以及各种不同的拍摄方法和拍摄技巧。 掌握摄像机的使用方法,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个介绍哈尔滨景点的拍摄任务。
时间安排:
前两周 大家选出自己要拍的题材,并搜集资料,完成脚本的撰写。然后根据脚本内容,去实地进行拍摄。我们选得是旅游介绍类的题材,主要景点有中央大街,博物馆,防洪纪念塔,老道外,关东古巷等。
最后一周大家根据所拍的素材进行编辑,配音,加字幕,完成作品。 实习结果 :
在摄像课中,老师也强调过用光在摄像中非常重要,可是并没有体会到,也不知道该怎样正确的调光。可是在实践中,我真正的体会到了光的重要性。不同的光源打在人物身上,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比如侧面光会使人更有立体感,背光会使人有一种幻想的感觉。当我能够拿着相机去外面拍摄时,我迫切的想拍出自己预想中的外景。自己也特别注意拍摄中的问题,将光圈,快门速度和光结合起来,但结果却并不完美,才发现原来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巨大差别。 最后自己依据老师课堂上所讲的再结合现实确定了要如何拍摄
首先是突出主体。只有照片突出了主体,观看者才知道你拍的是什么,想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思想或意境。其次是视觉平衡。就是你所拍的短片然人看起来舒服,无论是景物,色彩都要讲究平衡。最后就是虚实结合了。这次哈尔滨市内的摄像实习中我明白了应该怎样拍摄出好作品和如何欣赏作品:
1、 欣赏所有你拍作品;
2、留心你在摄像时所思所想;
3、同其他有才艺的摄像家交流;
4、用心观察后,才开始正式拍摄,你要摄像地方
5、找出你自己的风格;
6、构思多一点,按快门少一点;
7、打破固定的摄像方法与技巧;
8、“Nice Shot”是不负责任的评论;
9、 限制数量,提高质量;
10 、尽量避免软件的后期修改;
11、了解与熟悉你的相机;
12、重新访问你已经拍摄过的地方;
13、总是会有人不喜欢你的作品的;
14、总是在日出(日落)前半小时准备好装备;;
15、摄像是你精神的另一种表示
在拍摄的过程中,摄像者可以通过一些无生命的物体有机地安排和组合在一起,在动态中加入个人意图和技法来表达一定的含义,赋予一定的形式感和艺术气息的摄像。摄像的艺术性不可忽视,好的摄像作品必须要高雅的艺术情趣,这样才会得到艺术爱好者的共鸣,摄像现在已经不是单纯的记实工具,更是一种艺术手段。
大自然的一切物体都是摄像者的题材选择内容,万物皆有灵性,而人作为万物之灵长,宇宙之精华,对自然界的物体虽说不能有生杀夺予的权利,但是和平的友好交流还是可以进行的;一切景物皆可以由摄像者自由选取和重新组合,只要是自然界的物体都是景物摄像的对象。但是一幅优秀的摄像作品应该有鲜明的主题。对于拍摄的任何一件物体,不管多诱人,都要估计一下它在这幅作品中起什麽作用,整幅作品的目的是什麽。不然乱无目的地胡拍,好的作品会很少,浪费电量。
在有了对一处景物的构思之后,摄像者的任务是找出可以产生另人满意的构图,将景物彼此之间以及与背景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安排,各个环节都不能粗心大意。在拍摄好短片之后,后期的剪裁、较色也是很重要的,也要引起拍摄者的关注。自然界的光源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还需要作者手工调整一下,这样作品才会完美。
新手在摄像中容易出现的一个错误就是:喜欢用远景,将过多的背景放在画面中,导致主次不分。看到眼里的花花草草就爱不释手,恨不得都拍摄进来,生怕有漏掉的地方,主体人物倒成了花草的点缀,看上去像一个风景片。拍摄录像片应该多采用近景乃至特写镜头,把主角突出出来,人物丰富的表情才会清晰可见。
影视后期制作是短片成品的重中之重,通常包括剪辑加入特殊效果及对所拍摄的结果做修正。还有就是录制对白和编辑混录。在这里特别要说的是加入特效。由于电视技术发展的局限性,很多电视效果实际上是拍摄不出来的,这就需要利用专业的软件来在所拍摄的画面中加入电子特效。剩下的就是复制、发行了。整个电视制作流程基本上就是这样。但和电影不同的是,电视还可以进行现场直播。现场直播的流程很简单。除了在筹备阶段和传统的电视制作一样以外,接下来现场直播所要做的就是现场拍摄、切换、播放了。
在实习过程中,作为摄影专业的学生,我对视频制作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对自己今后要走的路有了新的规划,我的目标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后期制作人,无论是电视还是电影,都希望能乐在其中并有所贡献。现在,我只是一名四的学生,掌握的电视技术还很浅,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视频制作人必须要掌握各种制作编辑的手段和技巧,在实习过程中,我目睹了后期编辑的过程,实在感叹,原来要掌握一门技术,决非易事。
我们应当熟悉规则、学会运用规则,活学活用,顺势而为,切不可盲目听从一般的陈规旧套。如果我们只知道刻板地去运用“规则”,那么我们的作品就会显得呆板生硬,失去美感。
摄像也是一种艺术创作,而艺术是有规则但更无规则的。所谓的构图规则,只是摄像创作的基础套餐,并不能代表一切。就像画画一样,好的作品是脱胎于规则但不拘泥于规则的。摄像构图的最后一条规则就是要打破一切常规、打破一切束缚、反对一切戒条,这样创作出的作品才会有生命力。
这一次的实习就这样结束了,三周的时间既是充实的又是苦涩的,但我从中学到不不只是摄像机、单反相机拍摄时的运用,更学会了团队精神,学会了合作,明白了只有所有人全部向前看就没有无法完成的任务。我想这才是我实习中最大的收获吧!
篇二:摄影摄像总结
1、数码单反相机:数码单反相机是数码单镜头反光相机的简称,其将现代数码技术和传统单镜头反光相机的优势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他通过镜头将景物反射到取景器中,按下快门按钮后,镜头翻起,快门打开,感光元件感光,经过一系列处理后,形成图像。
2、微单相机:微型、小巧、便携、还可以像单反相机一样更换镜头,并提供和单反相机一样的画质的相机。
3、镜头种类与特性:
标准镜头:标准镜头的焦距与底片的对角线的长度基本相等,拍摄景物的透视效果更符合人眼的透视标准和习惯,所以在摄影中应用广泛。焦距一般在40~58之间
广角镜头:又称短焦距镜头,特点是焦距短、视角大、宽、景深长,拍摄动态物体或需要景物前后有较大的清晰度,或者在较狭窄的环境中拍摄较大的场面中,可选用广角镜头。焦距<35mm
摄远镜头:焦距长、视角窄、相对口径小。与标准镜头相比,同样的拍摄距离使用摄远镜头可以获得较大的影像,其大小与焦距成正比,焦距越长,影像越大但是景物的透视关系会大大压缩,往往呈现出一片模糊的光斑虚像,构成一种特殊效果。焦距150~300之间
1、光圈:光圈值越大,光圈越小;相邻两个光圈前面一级光圈是后面一级光圈通光量的2倍。
2、景深:就是焦点前后能够看的清的区域。景深的大小受光圈大小,镜头焦距长短及拍摄距离远近有关。大光圈,小景深;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拍摄距离越远,景深越大;
3、超焦距:当镜头调焦到无穷远时,从相机到最近清晰物之间的距离称为超焦距。
4、对焦模式:
自动对焦:傻瓜式操作
单次AF:适合拍摄精致的主体及抓拍。
人工智能AF:适合拍摄移动情况难以预知的事物。
人工智能伺服AF:拍摄运动的物体。
手动对焦:
5、数码相机的成像过程:主要分为4个步骤
(1)拍摄景物时,景物反射的光线通过数码相机的镜头透射到图像传感器(CCD)上
(2)CCD上的光电二极管受到光线的激发而释放出电荷,生成电信号
(3)CCD控制芯片利用感光元件中的信号控制线路对对发光二极管产生的电流进行控制,由电流传输电路输出,将一次成像产生的电信号收集起来,经过放
大和滤波后的电信号被传送到ADC,由ADC将电信号(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
(4)将数字信号传输到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中进行色彩校正,白平衡处理,并将其编码为数码相机所支持的图像格式、分辨率,后存储为图像文件。 测光模式
平均测光:光线均匀,提供准确的曝光结果,否则会产生偏差。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以画面的中央部分作为测光依据,而对周边部分也进行适当考虑。70%~75%来自中央偏下部分,只有30%~32%来自边缘部分。
点测光:对位于画面中央自动对焦点附近的极小区域进行测光,测光区域大致为画面面积的2%~10%。
多区域评价测光:将整个画面分成若干区域,分别对每个区域进行评估,并将测量结果转化为数值。对异常亮度进行截止处理,比较,分析,提供合适的测光数据。
10.4种曝光模式
光圈优先曝光模式:指摄影师手动设定光圈值和曝光补偿相机自动计算快门值的模式。应用广泛90%
快门优先曝光模式:
程序自动曝光模式:相机会在测光后为用户自动设定光圈和快门的曝光组合。 手动曝光模式:拍摄者手动设定相机的光圈和快门值,适合有特殊想法和创意的摄影师使用。
11.全自动曝光模式:一种傻瓜式的曝光模式,几乎所有参数都由相机自动设定。
12.感光度就是表示对亮度敏感程度的数值。
13.曝光锁定:在我们半按快门得到正确的曝光数据后,用曝光锁定按钮固定这个曝光条件,然后重新构图,按自己的画面要求取景,最后按下快门。
14.曝光补偿:对曝光值进行调整。白加黑减
15.包围曝光:首先对被摄景物主体进行测光,然后以这个测光数据为基础,通过相机上的包围曝光按钮或转盘来设定包围曝光的级别和参数。这个过程可以是连拍的形式,也可以是手动追张拍摄,其补偿数据可以由摄影者自己设定。
16.白平衡:不管在任何光源下,都能够将白色还原成白色。准确的说,白平衡可以得到最佳的色彩还原。
17.色温:衡量光源光谱颜色的度值。相机设置的色温高于外界色温偏橙黄,相反则偏蓝。
常用的光源分为自然光和人工光。
表现被摄物体的空间位置
利用光线的明暗关系。在光线照射下由于空气介质和尘埃对光线的折射和反射作用,使得近处的景物比较清晰,色调深一些,色彩饱和鲜明;远处的景物比较模糊,色调浅一些,色彩比较灰暗。
18.影调:是指画面上的明暗层次过渡和等级。
19.表现被摄物体的质感
根据不同质感的物体对光的吸收和反射,采用不同的用光方法来表现出它们的表面纹理、质地和色彩。对于表面结构及其粗糙的物体,往往采用具有一定亮度的、与物体表面呈一定角度的侧光、侧逆光照明,以突出其质感特征。对于表面结构光滑的物体,应当用倾斜的、从一定角度射向被摄物体的散射光,并且要从能见到其表面高光的位置拍摄,以在其表面形成高光点;透明的物体一般可采用逆光,侧逆光照明让观赏者在画面上看到光线穿过透明体的效果;镜面物体则可采用极柔和的散射光照明。
20.光位指的是光线的方向,即光源所处的位置。
21.顺光:又称正面光,其照明方向与相机的拍摄方向相同。光照均匀能隐没被摄物体表面的凹凸不平,影像明朗很难表现明暗层次,画面平淡。
22.斜测光:可以形成明显的立体感,且影调丰富,色调明快。
23.光比:被摄物体的受光面和阴影面之间的亮度比,是摄影用光的重要参数。光比大,反射在照片上的影调硬,层次少,立体感强,反差大;对应的~~嗯哼
24.摄影构图的要求:简洁、完整、生动、稳定
25.透视:景物与景物之间形成的空间深度感。
26.实现视点透视的方法:调整拍摄距离。距离越短,透视效果越强;调整镜头焦距。焦距越短,越能有效的夸张透视效果;调整拍摄高度。低视角仰拍,前景高大,后景相对缩小。调整拍摄方向。相对于正面拍摄来讲,斜侧拍摄线条汇聚,近大远小的效果透视感更强。
27.影调透视:主要表现为影调的深与浅,清晰与模糊。
28.实现影调透视的方法:选择不同方向的光线;选择不同的天气;控制景深。
29.景别:摄影画面包含场景容量大小,包括从远景到特写的变化。变化因素有镜头的焦距和拍摄距离。
30.远景构图:展现自然界的辽阔景物,被摄物体广阔而深远。要点在于“取势”
31.全景构图:表现被摄对象的全貌及所处环境的特征。全景的取景范围比远景
小,主体在画面中完整而突出,并通过并通过具体环境气氛来烘托主体对象。
32.中景构图:介于远景和近景之间,表现被摄物体或人物的主要部位。强调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中景以情节取胜,情节是中景画面表达的主要内容。
33.近景构图:表现被摄对象主要部位的重要特征,主要对人物的形态,特征和表情等细微之处做细微而深刻的刻画。近取其神,近取其质。
34.特写构图:主要是使被摄物体或人物的某一局部充满画面,形神刻画上更加细致。特点是不完整的完整。
35.主体与陪体:主体在画面中表现主题思想,使观赏者正确理解画面内容。陪体在画面中作用是陪衬,渲染和突出主体,深化主题思想,装饰和美化画面的作用。
36.突出主体的方法:以位置上的优势突出主体;将主体安排在画面的显著位置;利用线条做引导;通过对比突出主体;使用小景深;
37.陪体在画面中可能是前景也可能是背景,要把握好分寸,不能喧宾夺主。
53.安排前景对象的时候遵循的原则
(1)前景的形状,线条颜色尽可能优美;
(2)要与主体有一定的联系,从而有机地烘托主体、深化主题;
(3)前景的表现形式要简单明了,不能混乱影响画面;
(4)运动的物体不能做为前景,以免分散观者对主体的注意;
54.安排背景的原则
(1)抓住能够明显地交代主体的时间、地点和时代气氛特征,以加深观者对主体的理解
(2)力求简洁,使画面更加精炼;
(3)通过与主体形成影调、色调、虚实的对比,加强视觉上的力度,把主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
42.摄影构图常见的构图方式:横向式构图,竖向式构图、斜向式构图、三角形构图、S形构图、圆形构图、对称式构图。
43.节奏和韵律简称为节律。是画面线条、形状、影调、色彩的有序重复和交替。重复产生节奏,变化产生韵律。
44.补色:两种色光相加产生白光,则这两种颜色互称补色。品红,青色,黄色减色法中的三原色(红蓝,绿蓝,红绿)
55.色彩的象征与联想
38.摄影构图:摄影时画面的结构和布局。是摄影者运用各种造型手段,在画面上生动鲜明的表现出被摄物体的形状,色彩,质感,立体感,动感和空间关系,使之符合人们的视觉规律,让观赏者取得满意的视觉效果,向观赏者传达摄影者情感的全过程。
45.风光摄影应该根据题材的不同,选择适宜的拍摄方法,但同时所有题材又有
共同的基本拍摄技术和技巧。
46.正确的曝光与测光是在技术上保证一张照片成功的主要因素。曝光正常,拍摄的.照片色彩自然,明暗影调丰富,画面精致细腻;曝光过度会使景物过亮,色彩减弱,失去细节;曝光不足会使照片变暗,同样无法真实反映景物的层次和细节。
48、物体的亮度会随着时间,天气和场景的变化而改变,只有根据现场光线条件调整光圈的大小和快门速度,进行正确曝光。
49、风光摄影是等待的艺术!同一地点的风光景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呈现各种不同的姿态。
50、通过顺光拍摄风景能够较好的表现景物本身的色彩,尤其是在拍摄本身颜色很鲜艳的景物时,其色彩,色调会更加光艳照人。
47.由于顺光条件下景物是受光均匀,所以会使景物缺少深度和空间感,解决方法:
(1)对暗调的主体配以明亮的背景,或者对明亮的主体配以较暗的背景,通过增加明暗对比来营造画面的深度感。
(2)使用较大的光圈,以小景深突出主体,虚化背景,营造画面的深度感。
56.在斜测光条件下,景物轮廓鲜明,纹理清晰,色彩鲜艳,立体感和空间感较强。
57.逆光拍摄下的景物边缘部分都被照亮,能够形成清晰的轮廓光效果,可以很好的表现出景物的立体感,同时能表现出较强的空气透视效果。在运用逆光进行拍摄时,最好在镜头前面加上遮光罩,以免阳光进入镜头。
58.散射光是没有明显照射方向的光线条件,景物亮度与暗部对比较柔和,反差较小。散射光拍出的景物缺乏立体感,不利于对景物的造型,但是却非常有利于拍摄柔和而又抒情的风光照片。
59.运用好透视原理,可以营造出画面的深度和空间感。我们可以通过影像大小的对比,来有力的营造透视效果。使用广角镜头,还可以强化这种对比效果。
60.近清晰,远模糊的现象称为空气透视。
61.仰拍高大,平拍使观众对画面产生身临其境的视觉感受,俯拍有助于表现景物的环境和气势。
62.体育摄影中确定快门速度的4个依据:被拍摄物体的运动速度;拍摄距离;动体运动的方向;镜头焦距的长短。
63.追随法:镜头跟随拍摄动体拍摄
变焦法:使用变焦镜头拍摄在按动快门的瞬间迅速转动变焦环,在变焦的的同时曝光。
篇三:摄影摄像实践报告
意在笔先
——井陉摄影摄像实践有感
5月4日到11日,我们10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到石家庄井陉县测鱼镇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摄影摄像采访实践。这次实践的目的是将摄影摄像课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配合新闻采访与写作的练习,综合巩固和提高专业技能;实践的内容,主要是围绕人物、历史、风光这几个主题展开。通过这一周的实践学习,不管是对摄影还是摄像,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样也有了很多感想。
一. 实践中几件难忘的事
实践的第二天,行程是从测鱼到银峪村,再到朱会村,而且全程都是步行,算起来,有四个多小时。刚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有惊讶,有忐忑,还有期待。步行四个小时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是我是来这里实践的,不能因为怕苦就退缩,而且前面的一切都还等着我去发现,古语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做好一切准备,只等出发。
一路上,我看到的是绵延不绝的大山,几湾浅溪,还有在田间劳作的人们。此刻的感受就是,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亲近自然,劳作于山间,颇有当年陶渊明归隐时的心境。
在银峪村恰巧赶上了一户人家在举办婚礼。这里的婚礼有自己的习俗,虽然没有市里的那么隆重,但是能让人感到浓浓的地域特色,人情味也很浓。来来往往的亲友,邻居,都喜气洋洋,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去参加婚礼的人都会被给一个小红布条,据村民介绍是为了避邪。我也有了一个,一直留到了现在,看到它,就能想到那天的婚礼,想到实践的那些日子。
离开了银峪,开始向朱会进发,当时已经要临近中午,天气开始热了起来。据说那天,石家庄的气温是北方最高的一个,37度,连中央气象预报都有提到,在那样一个初夏时节。
很难得的是,我们全部同学没有一个落后的,大家都紧跟队伍,坚持着。 朱会是一个算得上落后的村子。一进村就能看到一所希望小学。那天是周日,我们没能进到学校里面去看看,学生都放假了。整个村子,充斥着的是一种破败的气息——许多废弃的窑洞,年轻人都到外面去打工了;砖瓦房,土坯墙,堆满秸秆的街道,以及穿着带补丁衣服的村民。尤其是见到一位老大爷,自己住在一个破窑洞里,老伴儿几年前去世了,孩子都在外面。看着大爷沧桑的面容,心里好难过,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怎么也不敢相信还有这么艰苦的生活。黑漆漆的窑洞,简陋的摆设,还有一头牛,就是大爷的全部。朱会的周围都是山,不管是从
山里向外望,还是站在山上看整个村子都会觉得很美,可是这只是外在。我用手里的相机记下了这里景象,希望有朝一日我还能回到这里,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朱会。
实践的第三天去的是苍岩山风景区。苍岩山是到现在为止我看到的最美的山了,尤其是在向上爬的时候观看苍岩山的全景,仿佛在画中,那一座小寺庙被层层树木包围,体会到了那种深山藏古寺的意境。在苍岩山拍了好多风景照,见到美丽的景色去拍照真的是一种情不自禁的冲动,想要把这美景留于永恒,印在脑海中。
实践的第五天,我们去了山西七亘村。这是我第一次出省,好多同学也和我一样。还记得我们跨过省界时的激动,高喊着“我们出省了”之类的话。出省的激动毕竟只是一时的,到达目的地之后的实践活动才是正经事。站在七亘大捷纪念碑的脚下,仿佛感受到了先烈的那种大无畏的精神,崇敬之情油然而生,那些抗战时期的画面也不断在脑海中闪现,想着想着,对如今的安定生活也多了几分反思。站在山上看整个七亘村的全貌,这是一个如此安详的村庄,她将永远安详,在先烈的庇护之下。
剩下的两天是自由创作。我们组的选题是供销社。我们在测鱼对于发现供销社这个事实很好奇,因为现在能看到的都是大大小小的超市,供销社早已不属于我们这一代,所以我们决定对此展开采访。采访之前我们设想的很好,要问的问题,要采访的人,都很全面,可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我们按预先想好到问题提问,对方不是说不知道,就是不接受我们的采访,要么就是每个人和每个人的说法不一样;而要找的那些比较权威的人士,要么不在家,要么也是不接受采访。忙活了一个上午,什么收获都没有,组里的每个人都垂头丧气,无精打采。后来我们聚到一起再商量,都有些对我们的选题动摇了。可是到了这个时候换选题已经来不及了,什么办法都没有,我们只能继续做下去。我们又重新设计了问题,至于那几个权威人士还是不能放弃。
这个艰难的过程真的是一种煎熬,为什么我们的计划会那么不顺利呢?其他的组也和我们一样吗?我不知道其他的组都是什么情况,我反思了一下我们的失利。首先是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经验,采访的经验也不足,没有和被采访者做很好的沟通;其次是我们的准备不充分,没有掌握足够的资料。我想即使是像《新闻调查》这样的栏目做节目的时候遇到做不下去的情况都是会有的,关键是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只要确定方向是正确的那么就要做下去,一开始不经历几次挫折,那么以后又怎么办呢?
还记得某天早上,宿舍里的人都出来了,可是没有人带钥匙,当时的时间是很紧迫的,可是我们有没办法开门,在想尽了一切办法之后,还是没有一点效果,
只好找来维修工帮我们开门。门最后是开开了,但这又是一次不小的教训。首先是负责拿钥匙的人没有做到位,其次是我们都太大意了,没有做好前期的准备。好在,锁被打开只后,有人赶紧买来了新的锁,大家谁都没有责怪谁,抓紧时间收拾,就出发去拍摄了。
二. 实践中的收获
收获最大是方面就是在专业技能方面。摄影也好,摄像也好,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在课上老师讲过的理论知识真正的派上了用场,对各种理论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1.在摄影上的收获
首先是主题上。犹记得在刚开始上摄影课的时候,每次老师让自己去拍,就拍一些花花草草。不是说拍花啊草啊的就没什么深度,就不能拍出有价值的东西,但是经过这次实践之后我的认识确实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次实践中当然也包括风光摄影,但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事件摄影和人物摄影。当我用相机记录下老人们孤苦无依的生活的时候,我强烈的希望自己能有能力为他们改变这种现状。当我用相机记录下小学学校里孩子们纯真的表情的时候,我是多么怀念自己的童年时光。所以说,拍摄事件和人物,更能让人动容,更能引人思考,意义更丰富。
其次是构思上。不管是构图的原则,还是光线的选择,都要提前想好,不能等拿起相机的时候再想。有的时候要抓拍,来不及考虑那么多,但是各方面的注意事项也应在脑海中快速闪现,做到基本上符合要求。每到一个地方,要认真观察,看有什么特别之处,或者细微之处。尤其是事件的现场,最好能做到预测事件的发生,随时做好拍摄的准备,不错过任何一个画面。
再次是拍摄的原则问题上。拍摄虽说是一件相对自由的事,但是也有自己的原则,不能随便拍。但这个不能随便拍也没有一个特定的范畴,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比如说测鱼当地的多数老人不愿意被拍,他们认为被拍照是一件不好的事。这在我们看来,拍照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可是在这时我们就要尊重老人的意愿,即使是想要拍摄老人的主题,我们可以另外找人。
但是有的时候,比如说供销社的主任不让我们拍关于供销社情况的事,但这并不涉及原则问题,而且这对于我们供销社的选题来说很重要,所以我们想方设法也要拍到。
最后是对摄影本身的理解上。还记得老师说过,摄影是一件孤独的事。仔细想想这句话啊,确实有一定道理。从到完成一部作品,整个过程都是自己完成的。摄影的成品,就是自己思想的体现。拍照不仅是一件记录的事,而且是一件见证的事。当画面定格的那一瞬间,多少的意义也都被定格下来。由此我也更加珍惜自己每次按下快门的机会,努力做一个好的记录者和见证者。
2.在摄像上的收获
摄像同摄影一样,也是一件需要精心构思的工作。
在摄像上收获最明显的就是在机器的操作上。就这几天的摄像时间,比在学校里几周的时间都多,机器的各种操作,以及各种拍摄技法都有了进一步了解。我感触最深的是那天去山西七亘村实践。在七亘大捷纪念碑那里,王晓旭老师当场布置了一个拍摄作业,主题就是展现纪念碑。之后,王晓旭老师又亲自持机,现场讲述拍摄的技巧。我觉得这样的现场教学形式很好,让人印象深刻。现在都还记得老师当时所讲的仰拍体现憧憬,慢摇体现思考等这些要点。
摄像在拍摄之前也要有缜密的构思。当拍摄主体定下来之后,就要想自己需要什么样就画面,拍摄的角度,景别,等等。在拍摄现场原则就是尽量多拍,画面,声音,音响,都不能少,因为现在拍摄的情况直接影响到后期剪辑。画面的完整性很重要,尤其是在做了后期剪辑之后,对这一点更是体会深刻。
回到学校,又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后期实践。整整一个星期都没有睡好觉,每天早起晚睡,中午的时候也不回宿舍,只是在机房简单的吃点东西,吃完之后也没有休息,就又开始去剪片子了。在剪片子的构成中,我们遇到了素材不够的情况,遇到了想法不一样的情况,大家一开始都坚持认为自己的想法好,经过激烈的争论,最终统一了思想。第一遍剪辑最麻烦,剪了有两天时间。剪好之后给老师看过了,根据老师指出的不足再继续改。如此不断完善,终于做成了我们理想的片子。当时大家都好兴奋,而我看着我们做好的片子,竟然流下了眼泪。片子做好之后我终于坚持不住了,第二天,睡了一整天。
3.共同的收获
不管是在摄影上还是在摄像上,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意在笔先”这个词。不管是做什么,盲目肯定是做不好的。在做事之前没有想法,不仅做不出东西,还很浪费时间,那种现场找灵感的做法是坚决要杜绝的。虽然有的时候现实状况并不会像预想的那样,但是大方向有了,即使有改动,也不至于慌乱。
另外就是体力上的准备。在山里实践的这一周,确实让人很疲惫。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没有好的体力是不行的。因为你不知道自己将要面临什么样的采访,不知道自己要费多少周折,如果仅仅是因为体力的问题而没有采访到新闻,那么肯定会很遗憾,也有失自己的职业责任。所以,现在要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体力准备。
三. 实践的感想
这真的是一次很难忘的实践,过程中的每一天,每一次集体活动,都还记得清清楚楚。这次实践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专业技能,这个目标已经达到了。实践,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形式,通过实践,运用所学知识,深入去发现。除了在课上所
学,还能自己去发现新的东西,去感受不同地方的人文,提高知识素养。
通过这次实践,也让我更懂得了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我们是以小组为单位出去的,小组的成员要互相配合,尤其是在摄像拍摄的时候,要有拿机器的,有负责采访的,有拍摄的,有了问题大家也要互相讨论,交换意见。当大家真正团结起来的时候,也就发挥了1+1大于2的作用。
在这次实践中,和班里的同学也有了更多的接触,增进了同学间的感情和集体荣誉感。
这次实践,尤其要感谢的是三位随行老师。他们全程都跟着我们,一路上做各种指导。虽然是老师,可是却不搞特殊化,和我们一样步行,走同样的路。晚上的时候,老师还会集结同学们对一天的实践成果进行讲评,讲评很细致,很到位。认真对老师所指出的优缺点加以总结,又是不小的收获。
最后,希望这样的实践教学能一直延续下去,或者说是在平时的学习中能多融合进一些实践的因素,使学习变得更加丰富,充实。
【有关摄像的工作报告】相关文章:
摄影摄像的异同点分析10-29
摄像面试该注意问题12-18
摄像机优秀的广告词01-01
摄像师求职简历模板05-04
摄像师职位简历范文09-02
关于新闻摄像技巧的分析研究论文07-10
电视新闻摄像的表现手法论文06-22
电视新闻摄像质量的影响因素论文12-12
摄影摄像师简历封面模板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