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人员环境治理实施工作报告

时间:2022-08-06 21:58:20 工作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林业人员环境治理实施工作报告

  植树要讲数量,更要讲质量,讲整体和长远效益。否则就可能制造“绿色沙漠”,使植树工作的效益大打折扣,甚至产生负面效应。国家花巨资植树造林,树多了,森林生态功能却衰退了。主要原因:

林业人员环境治理实施工作报告

  1、是林龄单一,树林不同年龄段要有合理的比例,现在都是兄弟姐妹林。

  2、是林种单一。南方是“沙家浜”(杉树),北方是“杨家将”(杨树)。森林病虫害频发。

  3、三是林层单一。生态功能好的天然林,乔木,灌木,草,地衣,下了雨不会流失。现在的人工林,远看一片绿,下了雨照样流。单一林层的绿化是表面绿化,是“绿色沙漠”。我觉得“绿色沙漠”这个概念提得好,值得引起各地重视。

  “绿色沙漠”概念的提出,反映了人们对植树造林客观规律认识的深化。以前我们讲植树造林的质量,主要反对“纸上栽树”的弄虚作假行为,以及栽而不管等问题,强调栽得活,长得大。这些问题当然要继续抓。但是实践证明,仅仅满足于栽活长大,还不一定能充分发挥植树造林的作用,不足以遏制生态恶化。我国的西北防护林主要是杨树,这些年多次出现不少杨树很短时间内被天牛虫毁掉的情况,主要原因就是树种单一,降低了抵抗虫害的能力。1995年,庐山多次发生大规模泥石流,经专家查明,灾祸原因是人工杉林树种单一,长得高大,地表长年见不到阳光,杂草和矮小的灌木绝生,于是土质疏松,树根裸露,起不到水土保护作用。

  我们要纠正栽树中的弄虚作假行为和栽而不管现象,主要措施是加强林业工作领导者在思想和作风上的认识。但对于遏制“绿色沙漠”问题,难度却要大得多。它涉及的是植树造林的指导思想、总体设计和科学研究问题。“绿色沙漠”现象之所以出现,根源是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植树造林活动过于急功近利,违背了客观规律。林种、林层、林龄单一,都是为了便于采伐和管理,追求用材的最大效益。纠正这一偏差,涉及造林植树工作的价值取向问题,涉及如何处理长远的、宏观的环境效益与局部的短期经济效益的关系问题。

  近几十年来,不少地方环境恶化不断加剧,而植树造林作为抑制这一趋势的主要手段之一,却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现实告诉人们必须调整思路,重新审视过去的做法。我国是环境形势最严峻的国家之一,又是植树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一方面,人工林面积每年都在大幅度增长;另一方面,科学造林的许多问题远未解决。遏制“绿色沙漠”,关键在于植树造林设计阶段就要高度重视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否则木已成林,再改造也很难了。我们要在工作中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思想,从而,有利于开展环境治理工作,为当地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林业人员环境治理实施工作报告】相关文章: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报告10-27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报告6篇11-05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报告(6篇)02-01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报告总结06-17

环境安全治理制度10-06

探讨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方法05-20

林业人员工作总结02-10

人居环境乡村环境治理调研报告12-10

林业年度工作报告07-21

环境综合治理标语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