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报告
在当下社会,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报告1
近年来,我区牢固树立“生态是生产力、生态是竞争力、生态是品牌力”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动转型升级、内涵发展、绿色增长的重要内容,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靠生态造福百姓,靠生态吸引要素,靠生态集聚产业,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盐城率先省级生态县(市),国家级生态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双双通过国家级考核验收,国家级生态镇实现全覆盖,建成国家园林城市。
一、保护自然环境,放大生态资源优势。大丰拥有112公里海岸线、太平洋西岸最大的湿地,建有麋鹿、珍禽两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资源丰富,优势独特。我区扎实开展自然生态保护、饮用水源保护、生态修复等工作,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一是严守生态红线。合理划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构建“三横两纵”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和自然岸线格局。制定实施《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实施方案》,科学划定省、市、区、镇四级生态红线,其中省级红线区域陆域面积953.75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1.18%,在生态红线区域内严格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和生态功能规划。加强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禽保护区核心区2万多亩养殖鱼塘全部实施“退渔还湿”,麋鹿保护区麋鹿数量从最初的39头增长到3000多头,走出濒危动物白皮书。二是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实施《饮用水源保护区核定及规范化建设实施计划》,大力开展通榆河“清水走廊”建设,通榆河一级保护区内严禁审批与饮用水源保护无关的建设项目。投入近1亿元,全力实施通榆河取水口提升及强化预处理工程,投资7000万元实施规范化建设工程,一级保护区内的14户居民全部完成拆迁,消除饮用水源地内人类活动给水源地水质带来的潜在影响。三是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积极实施亚行贷款湿地修复项目,在现有省级森林公园基础上,扩建1万亩林地。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全面规划总面积53.14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湿地保护。建成西郊生态风貌区、东方湿地公园、银杏湖公园等十大城市公园,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6.3%;大力实施农村绿化“2211”工程,林木覆盖率27.5%。
二、加快转型升级,推动绿色低碳增长。放大“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品牌效应,把生态资源变成产业资源、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一是优先发展生态工业。大力发展新产业,培育丰富新业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金风科技风电“装机”容量中国第一、世界第二,黄海药谷生物医药研发中心建成运营,世界首台套兆瓦级非并网风电淡化海水示范项目树立投产,小型模块化成套设备被国家列入援助马尔代夫项目。风电产业园建成“江苏省特色产业集群”,新能源淡化海水产业园建成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建成中国印制电路板生产示范基地。与此同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全省首家阿里巴巴落户电商产业园,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农一网等知名企业相继入驻。东方1号创意产业园一期工程、3D打印技术中心运营良好,被认定为国家工业设计中心。国际软件园引进中兴通讯、百度推广等领军企业150多家,大数据产业园云计算数据中心投入使用。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充分发挥丰富优质自然资源优势,建成江苏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成有机大米、荠菜、紫菜三大国家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全区85%以上耕地生产的都是有机、绿色及无公害农产品。“恒喜”食用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恒北早酥梨”、“南阳韭菜、辣根、柿子”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业“三品”总数360个,被认定为“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建成高效农业面积125万亩、特色现代农业园区19个,新发展家庭农场248家。三是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中华麋鹿园创成盐城首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区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1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4个,A级景区数量名列全省各县(市、区)前列。海洋世界、知青农场、大丰港动物园等建成开放,荷兰花海成为盐城最富人气景点。“请到麋鹿故乡来——大丰好玩呢”享誉海内外,被评为“中国最佳休闲小城”、“最美中国文化旅游城市”、“长三角最佳慢生活旅游名城”、“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xx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00万人次。
三、加强综合整治,美化城乡人居环境。坚持以工程项目为抓手,持续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营造天蓝、水净、地绿的城乡环境,建设美丽大丰。一是加强工业污染防控治理。坚持招商选资决不放低环保门槛,接受产业转移决不接受污染转移,加快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做到经得起上级的检查、经得起媒体的监督、经得起群众的举报。重点实施园区工业有机废气污染专项整治,与南京大学环境保护专家团队进行技术合作,对华丰工业园等园区企业进行专项整治,2013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1.8亿元,园区卫生防护距离内居民全部搬迁到位,关、停、并、转化工企业20多家,污水集中处理厂、集中供热中心、危废集中处置中心、环境监测大楼等建成投运,生态防护林基本建成,工业园区环境质量明显提升。二是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实施以农村垃圾集中处理、镇污水处理全覆盖、沟河整治长效管理及城乡供水一体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3+1”工程,实现基础设施全到位、队伍网络全覆盖、长效机制全建成,连续三年被表彰为省村庄环境整治先进县(市)。全区建成镇级生活污水处理厂9个、垃圾压缩中转站12座、垃圾房3.3万座,配备管理和保洁人员1950多名。累计投入12.3亿元,疏浚市属骨干河道和镇(区)大中河道82条,清杂中小沟1187条。推进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置,科学划定畜禽禁养、限养区、关停或搬迁禁养区内所有的畜禽养殖场(点),依法整治限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点),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置工程有序推进。强化秸秆禁烧禁抛,建设“蓝天卫士”秸秆禁烧监控平台,通过技防人防相结合的措施,空气质量较往年大幅提升,实现了考核通报“零火点”。强化农村医疗废弃物处置,建设地绿、水清、村庄美的美丽新农村。三是实施“生态细胞”创建工程。建成国际生态学校1所、省级绿色社区5个、省级绿色学校16所、省级环境保护示范教育基地1个。坚持区、镇、村三级同创,国家级生态镇实现全覆盖,4个村通过国家级生态村验收,2个村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恒北村美丽乡村建设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村领域立项支持,草堰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四、建立健全机制,合力共建生态文明。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考核奖惩、公众参与和资金投入机制,在全区形成镇区、部门整体联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合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格局。一是坚持科学统筹谋划。编制了《大丰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xx-xx)》,并经区人大审议通过予以实施,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二是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成立了区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对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行统筹安排与督查。各镇区、部门也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体系,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建设组织网络。全区配备专(兼)职镇环保干事12名,聘请村级环保监督员121名,形成区、镇(区)、村三级环保工作网络。细化分解目标任务,明确相关部门职责,签订目标责任书,定期开展考核督查,确保工作部署落地见效。三是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在全区广泛多层次、立体式的宣传教育,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浓烈氛围。健全公众参与机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和报告书项目从受理到审批均在网上进行全程公示,畅通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沟通渠道,切实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四是建立完善生态文明制度。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源头保护制度,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环境质量考核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终身追究制度。严格生态环境监管制度,加大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力度,建立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完善执法监督、投入保障、舆论引导等机制,不断增创生态文明的新优势,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报告2
近年来,我旗着力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深入实施京津风沙源工程等生态建设项目,大力开展全年禁牧、春季休牧、划区轮牧工作,通过合理利用草牧场,加强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力度。经过不懈地努力,全旗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已得到初步遏制,生态环境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
一、生态建设取得的成效
xx年以来,我旗累计投入资金34961.7万元,治理面积1112.39万亩,其中飞播造林61万亩,封山育林70.56万亩,农田防护林0.5万亩,林木种苗1.01万亩,人工种草0.4万亩,人工造林31.03万亩,围栏封育656.53万亩,划区轮牧271.68万亩,基本草牧场1.31万亩,飞播牧草12.5万亩,暖棚16.67万平方米,饲料机械1700台,水源工程758处,节水灌溉489处,小流域治理5.87万亩,生态移民864户4130人;xx年开始认真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每年投入资金1亿元,在10个嘎查实施禁牧416万亩,在61个嘎查实施草畜平衡3709万亩,政策涉及全旗7个苏木镇、71个嘎查、5300个牧户1.8万余人;通过围栏封育、“三区四带五个基点”建设,全旗打草场面积达到732万亩,占可利用草场总面积的18%,正常年景打贮草总量超过2亿公斤;加强草牧场制度化管理力度,全旗围栏化草场面积达到3848万亩,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95%,其中实施划区轮牧面积达到2802万亩,占全旗可利用草场面积的69.1%,划区轮牧和季节性轮牧工作已成为我旗投入成本最低,保护成效最好的亮点工程。坚持不懈地抓好牧区“两项基本制度”的落实,着力改变传统草牧场利用方式,不断降低利用强度,有效推动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全旗放养牲畜总数由xx年的168万头只压减到146.6万头只,牛和马分别增加58%和52%,山羊和绵羊分别减少54%和15%;通过治理和合理利用,全旗林草植被盖度增加了30%—50%,其中:森林覆盖率由0.74%提高到2.67%。全旗草牧场植被平均高度、盖度、产草量由xx年的23.2厘米、41.7%、81.2公斤/亩提高到xx年的35.1厘米、54.7%、88.8公斤/亩,分别提高了11.9厘米、13%、7.6公斤/亩。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自xx年启动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以来,我旗高度重视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始终将该项工作放在全旗各项工作的首位,全面实施“围封转移”和“两转双赢”战略,落实草畜平衡和“三牧”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有效地推进。
——坚持科学的指导方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建设与保护并举;坚持“三生结合”(生态、生产、生活),“三效”统一(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坚持以工程建设为支撑,以科技为动力;按照集中连片、整村推进的要求,科学合理安排项目布局;转变畜牧生业产经营方式,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牧业增产,牧民增收。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认识水平。开展广泛宣传活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和忧患意识。使人们认识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加强政策宣传力度,调动群众积极性,鼓励群众参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到项目建设中;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认真落实各项政策,在产权明确的前提下,坚持“谁建设、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投入,使生态项目建设发挥具大的现实及深远的历史意义。
——增加科技含量,提高造林、种草质量。积极推广科研成果,把生产适用技术落实到生态建设的全过程,加强科技培训工作,提高科技人员的技术水平,鼓励各类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攻关和有偿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大力培育和推广适应区域特点的优良品种。
——加大工程管护的执法力度。生态建设工程是一项建设周期长的综合性工程,它是造福于后人的工程,因此我旗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进行更好的管护,同时各项目实施部门及时督促有项目区的各苏木镇、嘎查建立管护组织,制定管护制度,广泛宣传,责任到户、到人,依法管护,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将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人人有责的自觉行动。
——加强草原监理队伍建设,提高草原管护水平。草原生态奖补机制实施后,我旗结合实际,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制定了《关于招录全旗草原管护员的实施方案》、《阿巴嘎旗嘎查级草原管护员选聘录用办法》、《全旗草原管护员考试考核方案》等考录方案,并在全旗范围内进行公示,在全旗7个苏木镇共聘用嘎查级草原管护员188名、旗级草原管护员40名,充实草原管护队伍,加大了对草原生态的保护力度。xx年3月16日起截止31日,对全旗188名嘎查级草原管护员以苏木镇为单位进行了专门培训,颁发了“聘书”,签订了“合同”,并给每个草原管护员制作了“草原管护员工作实用手册”和“草原管护员巡查日志”。同时对考试招录的旗级40名草原管护员,重点培训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草原执法、行政执法、劳动合同法等,并签订了“草原管护员劳务合同”,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目前草原管护员已全部上岗到位,开展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管护工作。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后,我旗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严格的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限量养殖标准,压减了牲畜头数,有效保护了草原生态。虽然国家给予了一定的补助,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牧民增收,所以提高牲畜个体产值是提高牧民收入的有效渠道。提高牲畜个体产值除了提高种畜质量外,保护基础母畜也是非常重要的,但目前还没有保护基础母畜政策措施。所以建议出台给予基础母畜相应的补助等保护基础母畜政策。如每头合格基础母牛每年补助800元,每只合格基础母羊每年补助500元等。
(二)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以来,项目区的管护问题越显突出和重要,我旗按上级要求聘用一批牧民担任了嘎查级管护员,也起到一定作用。由于嘎查级管护员工资低,工作积极性不高,没有执法权等原因,未能发挥足够的管护作用。建议在聘用草原管护员的工作中,由执法单位正式工作人员的身份招录一批文化素质高、办事能力强、有一定工作能力的人员,予以充实草原管护员队伍,从而加强项目区管护力度。
(三)目前,我旗草地生产力监测设备较落后,从而影响载畜量的测算。为使产草量测算更加准确,望上级支持配备更加先进的草地生产力监测设备。
(四)近年来,牧民保护草场的意识不断提高,通过牛羊育肥等现代化养殖来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增加收入的认识度也逐渐提高。但是,引领牧民走向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养殖道路上需要标准化育肥棚圈、储草棚、水源井等畜牧业基础设施,希望上级在这些基础设施方面出台新项目予以支持。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今后我旗将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把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和我旗被纳入乌珠穆沁沙地治理区域的有利机遇,立足于长远发展,认真组织实施好京津风沙源治理、营林造林、草地治理、水利措施、生态移民等各类生态项目,以沙化、退化严重地区为重点,加强生态治理工作,建立完善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长效机制。针对我旗不同地区草原生态及土质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建设方式,北部地区以围栏封育为主,南部地区以封山造林、飞播造林及人工造林为主,同时在全旗范围内加强棚圈、水源井等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工作,继续坚持不懈地抓好牧区“两项基本制度”的落实,抓好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加强草地、林地和湿地的保护管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林草资源和生态环境行为,进一步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积极稳妥推进牧区人口转移,不断完善牧区人口转移的政策措施,重点抓好牧区青年和学生的教育培训,增强他们在城镇创业就业本领,加强对转移进城牧民的管理和服务,解决进城牧民的后顾之忧。稳步控制牲畜数量,放养牲畜数量控制在140万头只以内。争取五年内全旗植被盖度稳定在65%以上,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系统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稳步提高,林草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利用,全面实现草畜平衡,草原畜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取得重大进展,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全面改善,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实现草原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报告】相关文章:
生态文明工作报告03-09
生态文明建设征文范文08-28
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征文06-09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感悟12-05
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标语09-21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总结01-24
高等林业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08-02
生态文明建设征文范文(精选14篇)06-07
生态文明建设调查报告02-09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