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三年工作计划

时间:2023-04-18 18:24:13 工作计划范文 我要投稿

小学科学三年工作计划八篇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现在就让我们制定一份计划,好好地规划一下吧。想学习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科学三年工作计划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科学三年工作计划八篇

小学科学三年工作计划 篇1

  一、教材分析

  新编《科学》三年级下册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例如,在教学内容中设计了“观察大树”和“寻访小动物”等活动。作为这一线索的延续,三年级下册的主题确定为对“物质特征和变化的观察”,在这一册中共安排了“混合”、“空气”、“植物的一生”、“动物的生命周期”、“沉和浮”、“溶解”等六个单元。

  混合单元着重引导学生对物质混合的现象进行观察,认识有些物质混合后其中的各个成分不会发生变化,而有些物质混合后会生成新物质;初步建立混合物的概念;亲自动手制造混合物并学习对固体混合物进行简单分离的方法。

  空气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并通过一系列的动手操作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空气作为物质的一般属性。并设计了有关认识空气的特殊性质的探究活动,最后一课时则引导学生探讨空气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植物的一生单元引导学生经历种植凤仙花的完整过程。通过对凤仙花各个生长期不同形态特征的观察,帮助学生建立植物生长周期的概念,并引导他们学会定期观察、记录以及分析数据的方法。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引导学生经历养蚕的完整过程。通过对蚕各个生长时期不同形态特征的观察,帮助学生建立动物的生命周期概念,感受生物的生命过程并学会描述这个过程。

  沉和浮单元主要涉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改变物体的沉浮及如何利用沉浮的原理来制作小船和潜艇等问题。

  溶解单元从观察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对溶解现象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之中。如怎样加快溶解,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否重新分离出来等。

  二、学生分析

  1、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日月星空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

  2、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3、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学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4、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5、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6、本年级共7个班,1班是小班26人,2~7班是大班,每班都有57或58人。

  三、教学要求与评价

  1、 学生在活动中能正确进行物质混合与分离操作,能按观察物质混合与分离的基本程序进行观察,能根据事实说明物质混合后是没有变化,还是发生了变化;能应用学到的知识研究土壤,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了解土壤的成分;能利用身边的材料制成一两种混合物。

  2、教师能够和学生一起准备用于探究活动的足够的材料,如薄而透明的塑料袋、水槽、玻璃杯、废纸、抽气筒等 。教师的引导应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望。教师应能够给学生的每一项探究活动以比较充分的时间保证,使学生的感受、思考、表达等都能得以比较充分地进行。学生在经历探究活动的基础上,知道空气是一种透明的物质,没有一定的开关和体积,但具有质量;知道固体、气体、液体的主要区别;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力等;同时,潜移默化地意识到,借助于可见的物质媒介可以发现并研究不可见的物质;意识到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资料,也可以获得对一些问题的认识。

  3、通过亲历种植、培养凤仙花的活动,认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一粒种子能够发育成一株植物,并再次结出多粒种子,从中理解植物生命周期的涵义。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领悟珍爱生命的意义,知道爱护花草树木,学会持续地、多方面地对一事物进行观察,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学会与人合作;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懂得栽培植物的正确方法;学会用数据、图画、语言描述等方法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运用整理信息的方法发现事物变化的简单规律。

  4、在养蚕的活动中发现生命的发展变化,及动物和食物、动物和环境等多方面的认识,并通过养蚕的活动经历和体验,进行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在经历对蚕进行养育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能按蚕的不同生长时期进行动态观察、细节观察,能对蚕的身体变化进行比较和测量。能在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的观察内容。

  5、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乐意以各种不同形式参与到一系列的观察研究活动中,获得各种观察研究活动的经历,能在小组或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研究发现;能获得关于物体沉浮与物体大小、轻重关系的认识,感受到物体沉浮与液体的关系;能解释一些简单的沉浮现象。能按要求设计、制作出简单的小船和“潜艇”。

  6、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物质开始,研究观察物质之间相互混合、溶解的现象;鼓励学生对观察研究活动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结果进行想像并作出自己的解释;激励学生在课外独立进行一些物质之间的溶解和不溶解的观察活动,以及对饱和溶液的分析、结晶过程的观察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培养他们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渗透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引导他们科学地进行观察和实验,让他们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并不断保持和发展他们探究周围事物的举和爱好。

  四、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

  1、运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2、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 。

  4、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等方法。

  5、 组织好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6、充分运用教具、挂图、音像教材进行直观教学,尤其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7、发挥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又密切联系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科学的价值。

小学科学三年工作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可喜之处:三年级学生通过上一学期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

  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后面的许多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甚至有些探究活动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影响,而至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四、教材分析:

  (一)、全册内容情况:

  三年级下册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例如,在教学内容中设计了“观察物体”等活动。作为这一线索的'延续,在这一册中共安排了“常见材料”、“声”、“电”“光”、“磁铁”、“信息与通讯”等六个单元。

  (二)、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

  1.常见材料单元是全册书的基础单元,让学生了解人们对材料的使用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培养学生了解新材料、关心新材料的兴趣。

  2.声单元通过指导学生通过寻找声音、观察发声物体、自制乐器等探究活动,培养学

  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验制作等方面的探究能力。

  3.光单元让学生认识有些物体是能发光的,有些物体是透光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线路是可以改变的,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质的兴趣和能力。

  4.电单元通过分析电在生活中的应用,懂得有些材料容易导电,有些材料不容易导电,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乐于与人合作和交流的科学态度。

  5.磁单元通过研究磁铁的性质、寻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动,让学生经历从预测、验证到讨论、交流的完整科学探究过程。

  6.信息与通信是全册书的综合单元,通过分析人类传递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让学生了解声、光、电、磁知识的应用引起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科学事实。

  (三)、教学重点:

  从上学期开始,学生对实验非常感兴趣,但往往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所以本学期的重点是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主题研究,进行饶有兴趣的研究,是本学期的难点。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特

  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

  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科学欣赏、角色扮演、科学幻想;

  七、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

  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

  八、教学进度表

  周次、教材内容

  1、-2、常见材料

  3-5、声

  6-8、光

  9-10、电

  11-13、磁

  14-16、信息与通信

  17-18、期末复习

  19-20、期末考核

小学科学三年工作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整体设计有三个核心概念: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动、植物); 物体和材料的特性(材料);地球物质的特性(水和空气)。 科学探究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年级高低,探究的水平有高低。本册教材侧重的技能:观察、描述、记录、简单实验、测量、维恩图比较、分类、交流和表达等。

  《植物》单元解读:这是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也是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教学大门的单元,这对以后的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开篇,是因为学生对动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孩子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

  《动物》单元解读:本单元是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活动。学生们在观察大树、观察各种植物的时候,已经留意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并且被一些动物的活动所吸引;关于动物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已经提出。科学教学内容也从植物发展为对动物的观察研究。

  《材料》单元解读:本单元学生将开始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它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了研究周围常见物体和材料特性的机会。在对材料展开的研究中,学生们将进一步发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能力,从对物体一个特征的注意转换成几个特征的同时注意。学习运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比较材料间的相同和不同,学习根据物理性质给物品分类,并提高对材料特性的描述水平。

  《水和空气》单元解读:本单元是本套教材引入“实验”这一科学探究方法的开始。收集资料,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在这一单元中首次明确提出来的,是学生正式学习这些方法的'开始。本单元的有些活动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往瓶中打入和抽出空气的实验、空气重量的测量、往足球中充气、观察注射器上的刻度及收集资料等。

  作为起始册,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三、学生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

  我所带的三年级1班,学生数为 83人,其中男生比例较大。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但却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六、教学措施:

  1 、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并且利用网络平台汲取最新的前沿理念,积极参加教研教改研讨活动,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教师。

  2 、结合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 、由于学校的科学实验室正在修建中,实验活动等只能在教室进行,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 、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5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手段学习科学,吸收班级精英参加“勉县实验小学师生科学课研讨”qq群,定期召开科学交流研讨活动,从而扩展到班级科学交流研讨活动,组织各种科学兴趣活动小组,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科学只是竞赛活动,争取优异成绩,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七、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实验 专题研究 情境模拟

  科学小制作 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

  科学游戏 参观访问 竞赛

  科学欣赏 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

  角色扮演 科学幻想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八、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 演示法 参观法

  实践法 讨论法 谈话法

  辩论法 实验法 列表法

  暗示法

  九、教学进度:

  周 次 日 期 内 容

  1 9、3 ----- 9、7 始业教育 我看到了什么

  2 9、10-----9、14 校园的树木

  大树和小草

  3 9、17-----9、21 观察水生植物

  植物的叶

  4 9、24-----9、28 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植物的共同特点

  5 10、1-----10、5 国庆节假期

  6 10、8-----10、12 寻访小动物

  7 10、15-----10、19 蜗牛(1)

  蜗牛(2)

  8 10、22-----10、26 蚯蚓

  蚂蚁

  9 10、29-----11、2 金鱼

  动物的共同特点

  10 11、5-----11、9 期中复习

  11 11、12-----11、16 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谁更硬一些

  12 11、19-----11、23 比较柔韧性

  它们吸水吗

  13 11、26-----11、30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砖和陶瓷

  14 12、3-----12、7 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15 12、10-----12、14 水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16 12、17-----12、21 谁流得更快一些

  比较水的多少

  17 12、24-----12、28 我们周围的空气

  空气占据空间吗

  18 12、31-----1、4 空气有重量吗

  19 1、7-----1、11 复习

  20 1、14-----1、18 复习

小学科学三年工作计划 篇4

  一、复习目标

  因为复习课所学的知识内容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来说缺乏像新授课那样的新鲜感。但由于学生原先在各节课里获得知识是零散的,因此,只是整理自然就成了复习课教学的核心之一。而不同学生已有的知识认构是由差异的,他们对知识的建构的方式也是千差万别的。通过自主学习,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在这个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整合,沟通内在的联系,让学生亲历知识复习的过程。通过比较、辨析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活动的体验。

  二、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所教年级学情分析

  所教年级是三年级,共有三个班级。通过复习,使学生熟悉所学内容,查遗补漏,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整理,从中培养学生分析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以及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的能力。

  四、复习方法和策略

  1、认真复习《书后课堂练习》。

  2、至少认真翻阅科学书两次以上,记住其中的实验(所用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还有书中出现的结论性的句子。

  3、熟悉以下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

  科学知识

  1、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2、会提出问题、收集证据、结论与拓展。

  过程与技能

  1、想知道、爱提问

  2、愿意合作与交流。

  科学与生活的联系

  1、感受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

  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

  科学知识

  1、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如需要水、空气、食物,能生长、繁殖,会死亡等)

  2、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有生命和没有生命的两大类

  3、常见植物的名称

  4、常见植物生长的环境

  5、常见植物形态方面的一些特征(高矮、同类器官的不同特点、叶序、花的颜色和形状等)

  6、植物的共同特征

  7、常见动物的名称、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8、动物的共同特征

  9、比较动物和植物的异同

  10、比较动物和人的'异同

  11、比较动物、植物和人的异同

  12、归纳生命体的共同特征,明确它们之间的包含关系

  过程与技能

  1、观察和记录周围环境中常见的生命体

  2、观察和描述周围环境中常见植物的形态特征

  3、按照不同标准给植物分类

  4、观察和描述小动物的形态特征

  5、按照不同标准给动物分类

  科学与生活实际联系

  1、通过寻找校园内的生命体,体会生命的多样性

  2、关爱动物,珍爱生命

  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

  科学知识

  1、水是构成生命体的重要物质,生命体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2、水的基本性质(透明、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没有固定的形状)

  3、水的其他性质(毛细现象、表面张力现象、水的压力、浮力、溶解现象等)

  4、水在地球上的分布

  5、地球上咸水和淡水的分布状况

  6、水污染的危害

  过程与技能

  1、能够用多种方法证明生命体中含有水(挤、压、捏等)

  2、通过实验(小草生长)验证生物的生长离不开水

  3、运用多种感官认识水(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手摸等)

  4、通过实验探究水的物理性质(流动性、毛细现象、表面张力、压力、浮力、溶解等)

  5、运用多种方法净化水(如过滤等)

  科学与生活实际联系

  1、感受生命与水的密切关系

  2、水的污染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列举出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具有节水意识

  第四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

  科学知识

  1、物体是由不同材料组成的(天然材料、人造材料)

  2、纸的性质(结实程度、纤维、吸水性、透明度等)及用途

  3、纸的原材料是木材

  4、常见的纺织材料(棉、丝、毛、人造纤维等)

  5、金属的性质(光泽、导热性、延展性等)及用途

  6、塑料的优缺点

  过程与技能

  1、对常见材料进行分类

  2、通过实验了解纸、纺织材料、金属的性质

  3、根据不同标记区分纺织材料的种类

  4、通过观察比较尼龙和棉布的不同

  科学与生活实际联系

  1、节约用纸

  2利用金属的特性为生活服务

  3、塑料垃圾对环境有影响,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五单元《提出问题》

  过程与技能

  1、提出问题

  2、能够根据实际,选择可以研究的问题

  科学与生活实际联系

  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五、复习方式

  (1)组织学生进行全面复习每一课,再重点攻克重点和难点。

  (2)采用多种复习方法,比如,老师出题,学生答;学生之间的你问我答。

  (3)以优帮差,对个别后进学生采取单独的复习策略,要求抓住基础内容,对领悟力较高的个别同学可以适当提高要求。

  (4)结合课后习题和练习题内容讲解,记住一些科学概念,辨清科学事实,理解科学实验。

小学科学三年工作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学情分析:

  作为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讲,本册课本是科学课的起始册,学科认识尚没有形成,更无从谈起科学兴趣可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故此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应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和简单实用的科学思维方式的灌输。要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科学的思考习惯,逐步养成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数据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以及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

  三、教材分析:

  《科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寻访、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第一单元是对学生科学意识的培养,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第二单元是考验学生平时的观察能力,并在以后各单元中安排了“水”、“天气”、“空气”等三个单元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生命,自己去发现自然现象和物质,并对物质现象进行观察,认识物质成分、作用、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认识常见的材料,了解简单物质的基本构成,学会简单的科学测量、思维方式。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学习了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技能,掌握了最基本的实验操作,观察事物的能力要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和培养。

  四、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愿意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3、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4、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5、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6、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五、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

  2、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3、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本册教学难点:

  1、本册课本开篇之初,便设计了很多的对比分析、对比实验、对比研究,对于初涉科学的小学生此项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2、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认知习惯,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主题研究,进行饶有兴趣的研究,是本学期的又一难点。

  七、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小学科学三年工作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科学,知道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

  2、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3、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

  通过上一学期的科学课教学,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得到了一定提高,部分学生已学会了自己收集资料和进行课堂记录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计划,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

  班上的学生都喜欢实验,但孩子们只是凭自己的兴趣边玩边做,导致观察不是很仔细,实验操作比较草率,科学探究的习惯尚未养成;学生在作业习惯方面较差,特别是课外布置的收集资料、观察任务等实践性活动大多不能自觉完成,导致期末考核评价差异较大。

  本学期改进措施:

  (1)课堂常规常抓不懈,强化训练(提问、猜想、设计、验证、分析、结论)形成科学课堂教学的模式。

  (2)强化四人小组的合作学习模式,养成良好的探究素养。

  (3)加强每单元课堂考查与课外观察的形成性评价,促使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教学活动类型:

  1。讲授

  2。搜集信息

  3。实验

  4。科学小制作

  5。种植饲养

  6。信息发布会、交流会

  7。参观、现场考察

  8。科学欣赏

  五、教材分析及各单元内容内容分析:本册教材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每个单元七节课,共计28节课。

  六、教学措施:

  为了较好完成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结合学生实际,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措施:

  1.课堂常规有序。课本、笔记本摆放在书桌角上,边边重合,文具盒摆放在自己的正前方,铃停准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早退。

  2、 课堂中随时评价给分。加分内容有发言、倾听、猜想、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合理的建议、创新的设计等,进行及时评价反馈,让学生即时了解自己平时的学习情况。

  3、实验实行评分考核。为了使每位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发展,实行小组长、实验员、记录员轮流制,实验记录考核制。

  4、要求学生平时多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并且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或几个生活问题,最后写成科学小论文,真正体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5、实行单元一练的课堂作业,及时批改,让学生养成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而且作业也实施等级评定。

小学科学三年工作计划 篇7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

  1、明白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着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怀科技的新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我所任教的是三年级的6、7和8班。在开始的两个多星期,我不仅仅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还经常利用课前和课余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经过两周的了解,我发现大部分学生的思维特别敏锐,发言和回答都特别积极。但是,也因为现在的科学学习与以往的常识学习有很多本质的区别,特别是注意学生的探究活动的培养是以往忽略的,所以怎样引导学生开展有序地探究活动是本学期的训练重点。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的课外知识储备特别丰富,明白很多相关的科学知识。但总的来说,学生以前的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开展的次数比较少,怎样进行有效探究是迫切的问题。而且,科学小组的合作学习跟其它科目的合作学习也有很多区别,课堂中小搭配作中学生还是很混乱,也有少数学生没有参与,所以怎样引导全员参与与分工,也是课堂教学中必须强调的。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详细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爱好。

  四、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全册教材包括了“植物”、“动物”、“我们自己”、“水”、“我们周围的材料”和“食物”6个单元,由40多个典型活动组成。作为起始册,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爱好,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明白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

  第一单元“植物”共6课时,详细包括:我看到了什么(1课时),我的大树(1课时),各种各样的叶(2课时),一片完整的叶(2课时)。

  第二单元“动物”共6课时,详细包括:寻访小动物(1课时),蜗牛(2课时),蜗牛和蝗虫(1课时),蚂蚁(1课时),我的观察研究(1课时)。

  第三单元“我们自己”共6课时,详细包括:观察我们的身体(1课时),我们在生长(1课时),猜猜我是谁(1课时),我的手(1课时),奇妙的指纹(1课时),运用感官(1课时)。

  第四单元“水”共4课时,详细包括:一杯水的观察(1课时),水是什么形状(1课时),各种各样的液体(1课时),比较水的多少(1课时)。

  第五单元“纸”共4课时,详细包括:纸的观察(1课时),我来造一张纸(1课时),不同用途的纸(1课时),作一辆纸车(1课时)。

  第六单元“米饭和淀粉”共4课时,详细包括:稻谷的'观察(1课时),大米的观察(1课时),米饭的观察(1课时),淀粉的踪迹(1课时)。

  3、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想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4、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非法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爱好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

  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参观访问竞赛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角色扮演科学幻想

  七、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

  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

  八、教学进度表

  周次日期教材内容

  19.19.1始业教育

  29.59.11我看到了什么(1课时)我的大树(1课时)

  39.129.18各种各样的叶(2课时)

  49.199.25一片完整的叶(2课时)

  59.2610.2国庆放假

  610.310.9寻访小动物(1课时)乡土教材(1课时)

  710.110.16蜗牛(2课时)

  810.110.23蜗牛和蝗虫(1课时)蚂蚁(1课时),

  910.210.30我的观察研究(1课时)乡土教材(1课时)

  1010.3111.6观察我们的身体(1课时)我们在生长(1课时)

  1111.711.13猜猜我是谁(1课时)我的手(1课时)

  1211.111.20奇妙的指纹(1课时)运用感官(1课时)

  1311.211.27一杯水的观察(1课时)水是什么形状(1课时)

  1411.2812.4各种各样的液体(1课时)比较水的多少(1课时)

  1512.512.11纸的观察(1课时)我来造一张纸(1课时)

  1612.112.18不同用途的纸(1课时)作一辆纸车(1课时)

  1712.112.25稻谷的观察(1课时)大米的观察(1课时)

  1812.2605年1.1米饭的观察(1课时)淀粉的踪迹(1课时)

  191.21.8复习考试

小学科学三年工作计划 篇8

  本册教材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基础性的、浅显的科学活动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主题,同时注重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整合。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为让学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发展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做计划如下:

  一、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学生四个班。这些学生是新课改后的学生,视野虽然比较开阔,但是,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相对不如课改前的学生。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合理的运用电教媒体,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认识和分析

  《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标志着,小学科学课程在培养目标、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方面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

  三、教学要求

  本册的教学内容主要由“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和“水和空气”这四个单元组成。

  1.“植物”这个单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大树和树叶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利用课外时间在校内外进行一些观察植物和搜集树叶的活动;让学生在对大树和美丽的树叶的观察研究活动中产生情感体验,对学生进行“爱护草木,保护环境”的教育。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取关于叶的颜色、形状、大小、构成、叶脉、叶柄等多方面的知识。

  2.“动物”单元引导和推动学生开展寻访调查小动物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在课外或校外进行一些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并以活动经历和体验的形式进行爱护小动物,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得关于动物的观察特征、分类特征、动物的多样性、动物的运动、动物和食物、动物和环境、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丰富的直接认识。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联系来自其他渠道的信息,发展自己的认识。

  3.“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多种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对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从材料角度进行分类。总结木头、纸、金属和塑料等材料的物理性质。

  4.“水和空气”单元学生能利用自己的感官和简单的器材(瓶子、脸盘等),通过观察、对比等方法收集整理关于水的资料,发现和提出关于水的相关问题,并能用多种方法(语言、文字、符号等)将通过观察所发现的现象表述出来。进一步认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懂得液体的含义,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液体,能够用多种方法区分各种溶液并比较溶液的多少。

  通过本册的学习,将重点发展学生想办法解决一些简单科学问题的能力;进行持续、细致、有联系的两两对比观察的能力;多次重复,进行简单对比实验的能力;综合运用观察和实验所得证据,经过思维加工并尝试进行解释的能力。在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力方面,希望学生能认识到,将观察和实验结果用于科学讨论和解释,更具有说服力;探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有必要重复实验;运用工具会帮助我们更精确地获得事实。

  四、具体措施

  1.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发挥教师的能动性,提高课程目标意识和识别知识课程潜能的智慧,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同时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

  2.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将教学建立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追求学生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本身深层次的理解,善于把各种目标综合地看成一个整体。

  3.培养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的“四动”能力。并选择学生乐于探究的事物作为教学内容,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使用学生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营造学生喜欢的课堂氛围,采用图文并茂且富有动感的电化教育手段,多方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益。

  4.加强注重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在辅导后进生立足于课堂,并为他们多提供实验的机会,促使他们去动脑、去学习、去练习,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到自己在进步,增强学习的信心。

  5.要拓宽学生知识面,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利用时间补充一些课外知识,充实学生的课堂学习。同时增加学生亲历活动,使学生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真正地动手动脑学科学。

《小学科学三年工作计划八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小学科学三年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小学科学教研工作计划03-13

小学科学个人工作计划03-07

小学三年级科学说课稿10-27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学反思07-29

小学科学教研组工作计划04-05

小学科学教学工作计划10-25

小学科学教学工作计划08-05

小学科学教师工作计划09-02

关于小学科学工作计划四篇04-13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论文-AI自动生成器

万字论文 一键生成

输入题目 一键搞定毕业范文模板
AI原创 低重复率 附赠査重报告

点击生成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小学科学三年工作计划八篇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现在就让我们制定一份计划,好好地规划一下吧。想学习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科学三年工作计划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科学三年工作计划八篇

小学科学三年工作计划 篇1

  一、教材分析

  新编《科学》三年级下册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例如,在教学内容中设计了“观察大树”和“寻访小动物”等活动。作为这一线索的延续,三年级下册的主题确定为对“物质特征和变化的观察”,在这一册中共安排了“混合”、“空气”、“植物的一生”、“动物的生命周期”、“沉和浮”、“溶解”等六个单元。

  混合单元着重引导学生对物质混合的现象进行观察,认识有些物质混合后其中的各个成分不会发生变化,而有些物质混合后会生成新物质;初步建立混合物的概念;亲自动手制造混合物并学习对固体混合物进行简单分离的方法。

  空气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并通过一系列的动手操作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空气作为物质的一般属性。并设计了有关认识空气的特殊性质的探究活动,最后一课时则引导学生探讨空气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植物的一生单元引导学生经历种植凤仙花的完整过程。通过对凤仙花各个生长期不同形态特征的观察,帮助学生建立植物生长周期的概念,并引导他们学会定期观察、记录以及分析数据的方法。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引导学生经历养蚕的完整过程。通过对蚕各个生长时期不同形态特征的观察,帮助学生建立动物的生命周期概念,感受生物的生命过程并学会描述这个过程。

  沉和浮单元主要涉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改变物体的沉浮及如何利用沉浮的原理来制作小船和潜艇等问题。

  溶解单元从观察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对溶解现象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之中。如怎样加快溶解,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否重新分离出来等。

  二、学生分析

  1、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日月星空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

  2、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3、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学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4、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5、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6、本年级共7个班,1班是小班26人,2~7班是大班,每班都有57或58人。

  三、教学要求与评价

  1、 学生在活动中能正确进行物质混合与分离操作,能按观察物质混合与分离的基本程序进行观察,能根据事实说明物质混合后是没有变化,还是发生了变化;能应用学到的知识研究土壤,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了解土壤的成分;能利用身边的材料制成一两种混合物。

  2、教师能够和学生一起准备用于探究活动的足够的材料,如薄而透明的塑料袋、水槽、玻璃杯、废纸、抽气筒等 。教师的引导应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望。教师应能够给学生的每一项探究活动以比较充分的时间保证,使学生的感受、思考、表达等都能得以比较充分地进行。学生在经历探究活动的基础上,知道空气是一种透明的物质,没有一定的开关和体积,但具有质量;知道固体、气体、液体的主要区别;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力等;同时,潜移默化地意识到,借助于可见的物质媒介可以发现并研究不可见的物质;意识到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资料,也可以获得对一些问题的认识。

  3、通过亲历种植、培养凤仙花的活动,认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一粒种子能够发育成一株植物,并再次结出多粒种子,从中理解植物生命周期的涵义。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领悟珍爱生命的意义,知道爱护花草树木,学会持续地、多方面地对一事物进行观察,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学会与人合作;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懂得栽培植物的正确方法;学会用数据、图画、语言描述等方法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运用整理信息的方法发现事物变化的简单规律。

  4、在养蚕的活动中发现生命的发展变化,及动物和食物、动物和环境等多方面的认识,并通过养蚕的活动经历和体验,进行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在经历对蚕进行养育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能按蚕的不同生长时期进行动态观察、细节观察,能对蚕的身体变化进行比较和测量。能在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的观察内容。

  5、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乐意以各种不同形式参与到一系列的观察研究活动中,获得各种观察研究活动的经历,能在小组或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研究发现;能获得关于物体沉浮与物体大小、轻重关系的认识,感受到物体沉浮与液体的关系;能解释一些简单的沉浮现象。能按要求设计、制作出简单的小船和“潜艇”。

  6、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物质开始,研究观察物质之间相互混合、溶解的现象;鼓励学生对观察研究活动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结果进行想像并作出自己的解释;激励学生在课外独立进行一些物质之间的溶解和不溶解的观察活动,以及对饱和溶液的分析、结晶过程的观察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培养他们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渗透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引导他们科学地进行观察和实验,让他们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并不断保持和发展他们探究周围事物的举和爱好。

  四、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

  1、运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2、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 。

  4、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等方法。

  5、 组织好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6、充分运用教具、挂图、音像教材进行直观教学,尤其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7、发挥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又密切联系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科学的价值。

小学科学三年工作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可喜之处:三年级学生通过上一学期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

  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后面的许多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甚至有些探究活动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影响,而至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四、教材分析:

  (一)、全册内容情况:

  三年级下册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例如,在教学内容中设计了“观察物体”等活动。作为这一线索的'延续,在这一册中共安排了“常见材料”、“声”、“电”“光”、“磁铁”、“信息与通讯”等六个单元。

  (二)、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

  1.常见材料单元是全册书的基础单元,让学生了解人们对材料的使用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培养学生了解新材料、关心新材料的兴趣。

  2.声单元通过指导学生通过寻找声音、观察发声物体、自制乐器等探究活动,培养学

  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验制作等方面的探究能力。

  3.光单元让学生认识有些物体是能发光的,有些物体是透光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线路是可以改变的,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质的兴趣和能力。

  4.电单元通过分析电在生活中的应用,懂得有些材料容易导电,有些材料不容易导电,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乐于与人合作和交流的科学态度。

  5.磁单元通过研究磁铁的性质、寻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动,让学生经历从预测、验证到讨论、交流的完整科学探究过程。

  6.信息与通信是全册书的综合单元,通过分析人类传递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让学生了解声、光、电、磁知识的应用引起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科学事实。

  (三)、教学重点:

  从上学期开始,学生对实验非常感兴趣,但往往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所以本学期的重点是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主题研究,进行饶有兴趣的研究,是本学期的难点。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特

  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

  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科学欣赏、角色扮演、科学幻想;

  七、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

  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

  八、教学进度表

  周次、教材内容

  1、-2、常见材料

  3-5、声

  6-8、光

  9-10、电

  11-13、磁

  14-16、信息与通信

  17-18、期末复习

  19-20、期末考核

小学科学三年工作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整体设计有三个核心概念: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动、植物); 物体和材料的特性(材料);地球物质的特性(水和空气)。 科学探究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年级高低,探究的水平有高低。本册教材侧重的技能:观察、描述、记录、简单实验、测量、维恩图比较、分类、交流和表达等。

  《植物》单元解读:这是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也是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教学大门的单元,这对以后的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开篇,是因为学生对动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孩子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

  《动物》单元解读:本单元是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活动。学生们在观察大树、观察各种植物的时候,已经留意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并且被一些动物的活动所吸引;关于动物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已经提出。科学教学内容也从植物发展为对动物的观察研究。

  《材料》单元解读:本单元学生将开始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它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了研究周围常见物体和材料特性的机会。在对材料展开的研究中,学生们将进一步发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能力,从对物体一个特征的注意转换成几个特征的同时注意。学习运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比较材料间的相同和不同,学习根据物理性质给物品分类,并提高对材料特性的描述水平。

  《水和空气》单元解读:本单元是本套教材引入“实验”这一科学探究方法的开始。收集资料,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在这一单元中首次明确提出来的,是学生正式学习这些方法的'开始。本单元的有些活动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往瓶中打入和抽出空气的实验、空气重量的测量、往足球中充气、观察注射器上的刻度及收集资料等。

  作为起始册,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三、学生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

  我所带的三年级1班,学生数为 83人,其中男生比例较大。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但却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六、教学措施:

  1 、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并且利用网络平台汲取最新的前沿理念,积极参加教研教改研讨活动,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教师。

  2 、结合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 、由于学校的科学实验室正在修建中,实验活动等只能在教室进行,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 、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5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手段学习科学,吸收班级精英参加“勉县实验小学师生科学课研讨”qq群,定期召开科学交流研讨活动,从而扩展到班级科学交流研讨活动,组织各种科学兴趣活动小组,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科学只是竞赛活动,争取优异成绩,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七、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实验 专题研究 情境模拟

  科学小制作 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

  科学游戏 参观访问 竞赛

  科学欣赏 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

  角色扮演 科学幻想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八、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 演示法 参观法

  实践法 讨论法 谈话法

  辩论法 实验法 列表法

  暗示法

  九、教学进度:

  周 次 日 期 内 容

  1 9、3 ----- 9、7 始业教育 我看到了什么

  2 9、10-----9、14 校园的树木

  大树和小草

  3 9、17-----9、21 观察水生植物

  植物的叶

  4 9、24-----9、28 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植物的共同特点

  5 10、1-----10、5 国庆节假期

  6 10、8-----10、12 寻访小动物

  7 10、15-----10、19 蜗牛(1)

  蜗牛(2)

  8 10、22-----10、26 蚯蚓

  蚂蚁

  9 10、29-----11、2 金鱼

  动物的共同特点

  10 11、5-----11、9 期中复习

  11 11、12-----11、16 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谁更硬一些

  12 11、19-----11、23 比较柔韧性

  它们吸水吗

  13 11、26-----11、30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砖和陶瓷

  14 12、3-----12、7 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15 12、10-----12、14 水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16 12、17-----12、21 谁流得更快一些

  比较水的多少

  17 12、24-----12、28 我们周围的空气

  空气占据空间吗

  18 12、31-----1、4 空气有重量吗

  19 1、7-----1、11 复习

  20 1、14-----1、18 复习

小学科学三年工作计划 篇4

  一、复习目标

  因为复习课所学的知识内容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来说缺乏像新授课那样的新鲜感。但由于学生原先在各节课里获得知识是零散的,因此,只是整理自然就成了复习课教学的核心之一。而不同学生已有的知识认构是由差异的,他们对知识的建构的方式也是千差万别的。通过自主学习,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在这个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整合,沟通内在的联系,让学生亲历知识复习的过程。通过比较、辨析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活动的体验。

  二、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所教年级学情分析

  所教年级是三年级,共有三个班级。通过复习,使学生熟悉所学内容,查遗补漏,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整理,从中培养学生分析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以及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的能力。

  四、复习方法和策略

  1、认真复习《书后课堂练习》。

  2、至少认真翻阅科学书两次以上,记住其中的实验(所用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还有书中出现的结论性的句子。

  3、熟悉以下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

  科学知识

  1、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2、会提出问题、收集证据、结论与拓展。

  过程与技能

  1、想知道、爱提问

  2、愿意合作与交流。

  科学与生活的联系

  1、感受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

  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

  科学知识

  1、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如需要水、空气、食物,能生长、繁殖,会死亡等)

  2、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有生命和没有生命的两大类

  3、常见植物的名称

  4、常见植物生长的环境

  5、常见植物形态方面的一些特征(高矮、同类器官的不同特点、叶序、花的颜色和形状等)

  6、植物的共同特征

  7、常见动物的名称、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8、动物的共同特征

  9、比较动物和植物的异同

  10、比较动物和人的'异同

  11、比较动物、植物和人的异同

  12、归纳生命体的共同特征,明确它们之间的包含关系

  过程与技能

  1、观察和记录周围环境中常见的生命体

  2、观察和描述周围环境中常见植物的形态特征

  3、按照不同标准给植物分类

  4、观察和描述小动物的形态特征

  5、按照不同标准给动物分类

  科学与生活实际联系

  1、通过寻找校园内的生命体,体会生命的多样性

  2、关爱动物,珍爱生命

  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

  科学知识

  1、水是构成生命体的重要物质,生命体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2、水的基本性质(透明、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没有固定的形状)

  3、水的其他性质(毛细现象、表面张力现象、水的压力、浮力、溶解现象等)

  4、水在地球上的分布

  5、地球上咸水和淡水的分布状况

  6、水污染的危害

  过程与技能

  1、能够用多种方法证明生命体中含有水(挤、压、捏等)

  2、通过实验(小草生长)验证生物的生长离不开水

  3、运用多种感官认识水(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手摸等)

  4、通过实验探究水的物理性质(流动性、毛细现象、表面张力、压力、浮力、溶解等)

  5、运用多种方法净化水(如过滤等)

  科学与生活实际联系

  1、感受生命与水的密切关系

  2、水的污染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列举出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具有节水意识

  第四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

  科学知识

  1、物体是由不同材料组成的(天然材料、人造材料)

  2、纸的性质(结实程度、纤维、吸水性、透明度等)及用途

  3、纸的原材料是木材

  4、常见的纺织材料(棉、丝、毛、人造纤维等)

  5、金属的性质(光泽、导热性、延展性等)及用途

  6、塑料的优缺点

  过程与技能

  1、对常见材料进行分类

  2、通过实验了解纸、纺织材料、金属的性质

  3、根据不同标记区分纺织材料的种类

  4、通过观察比较尼龙和棉布的不同

  科学与生活实际联系

  1、节约用纸

  2利用金属的特性为生活服务

  3、塑料垃圾对环境有影响,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五单元《提出问题》

  过程与技能

  1、提出问题

  2、能够根据实际,选择可以研究的问题

  科学与生活实际联系

  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五、复习方式

  (1)组织学生进行全面复习每一课,再重点攻克重点和难点。

  (2)采用多种复习方法,比如,老师出题,学生答;学生之间的你问我答。

  (3)以优帮差,对个别后进学生采取单独的复习策略,要求抓住基础内容,对领悟力较高的个别同学可以适当提高要求。

  (4)结合课后习题和练习题内容讲解,记住一些科学概念,辨清科学事实,理解科学实验。

小学科学三年工作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学情分析:

  作为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讲,本册课本是科学课的起始册,学科认识尚没有形成,更无从谈起科学兴趣可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故此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应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和简单实用的科学思维方式的灌输。要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科学的思考习惯,逐步养成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数据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以及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

  三、教材分析:

  《科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寻访、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第一单元是对学生科学意识的培养,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第二单元是考验学生平时的观察能力,并在以后各单元中安排了“水”、“天气”、“空气”等三个单元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生命,自己去发现自然现象和物质,并对物质现象进行观察,认识物质成分、作用、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认识常见的材料,了解简单物质的基本构成,学会简单的科学测量、思维方式。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学习了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技能,掌握了最基本的实验操作,观察事物的能力要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和培养。

  四、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愿意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3、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4、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5、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6、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五、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

  2、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3、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本册教学难点:

  1、本册课本开篇之初,便设计了很多的对比分析、对比实验、对比研究,对于初涉科学的小学生此项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2、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认知习惯,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主题研究,进行饶有兴趣的研究,是本学期的又一难点。

  七、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小学科学三年工作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科学,知道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

  2、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3、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

  通过上一学期的科学课教学,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得到了一定提高,部分学生已学会了自己收集资料和进行课堂记录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计划,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

  班上的学生都喜欢实验,但孩子们只是凭自己的兴趣边玩边做,导致观察不是很仔细,实验操作比较草率,科学探究的习惯尚未养成;学生在作业习惯方面较差,特别是课外布置的收集资料、观察任务等实践性活动大多不能自觉完成,导致期末考核评价差异较大。

  本学期改进措施:

  (1)课堂常规常抓不懈,强化训练(提问、猜想、设计、验证、分析、结论)形成科学课堂教学的模式。

  (2)强化四人小组的合作学习模式,养成良好的探究素养。

  (3)加强每单元课堂考查与课外观察的形成性评价,促使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教学活动类型:

  1。讲授

  2。搜集信息

  3。实验

  4。科学小制作

  5。种植饲养

  6。信息发布会、交流会

  7。参观、现场考察

  8。科学欣赏

  五、教材分析及各单元内容内容分析:本册教材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每个单元七节课,共计28节课。

  六、教学措施:

  为了较好完成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结合学生实际,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措施:

  1.课堂常规有序。课本、笔记本摆放在书桌角上,边边重合,文具盒摆放在自己的正前方,铃停准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早退。

  2、 课堂中随时评价给分。加分内容有发言、倾听、猜想、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合理的建议、创新的设计等,进行及时评价反馈,让学生即时了解自己平时的学习情况。

  3、实验实行评分考核。为了使每位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发展,实行小组长、实验员、记录员轮流制,实验记录考核制。

  4、要求学生平时多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并且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或几个生活问题,最后写成科学小论文,真正体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5、实行单元一练的课堂作业,及时批改,让学生养成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而且作业也实施等级评定。

小学科学三年工作计划 篇7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

  1、明白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着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怀科技的新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我所任教的是三年级的6、7和8班。在开始的两个多星期,我不仅仅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还经常利用课前和课余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经过两周的了解,我发现大部分学生的思维特别敏锐,发言和回答都特别积极。但是,也因为现在的科学学习与以往的常识学习有很多本质的区别,特别是注意学生的探究活动的培养是以往忽略的,所以怎样引导学生开展有序地探究活动是本学期的训练重点。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的课外知识储备特别丰富,明白很多相关的科学知识。但总的来说,学生以前的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开展的次数比较少,怎样进行有效探究是迫切的问题。而且,科学小组的合作学习跟其它科目的合作学习也有很多区别,课堂中小搭配作中学生还是很混乱,也有少数学生没有参与,所以怎样引导全员参与与分工,也是课堂教学中必须强调的。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详细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爱好。

  四、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全册教材包括了“植物”、“动物”、“我们自己”、“水”、“我们周围的材料”和“食物”6个单元,由40多个典型活动组成。作为起始册,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爱好,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明白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

  第一单元“植物”共6课时,详细包括:我看到了什么(1课时),我的大树(1课时),各种各样的叶(2课时),一片完整的叶(2课时)。

  第二单元“动物”共6课时,详细包括:寻访小动物(1课时),蜗牛(2课时),蜗牛和蝗虫(1课时),蚂蚁(1课时),我的观察研究(1课时)。

  第三单元“我们自己”共6课时,详细包括:观察我们的身体(1课时),我们在生长(1课时),猜猜我是谁(1课时),我的手(1课时),奇妙的指纹(1课时),运用感官(1课时)。

  第四单元“水”共4课时,详细包括:一杯水的观察(1课时),水是什么形状(1课时),各种各样的液体(1课时),比较水的多少(1课时)。

  第五单元“纸”共4课时,详细包括:纸的观察(1课时),我来造一张纸(1课时),不同用途的纸(1课时),作一辆纸车(1课时)。

  第六单元“米饭和淀粉”共4课时,详细包括:稻谷的'观察(1课时),大米的观察(1课时),米饭的观察(1课时),淀粉的踪迹(1课时)。

  3、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想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4、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非法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爱好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

  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参观访问竞赛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角色扮演科学幻想

  七、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

  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

  八、教学进度表

  周次日期教材内容

  19.19.1始业教育

  29.59.11我看到了什么(1课时)我的大树(1课时)

  39.129.18各种各样的叶(2课时)

  49.199.25一片完整的叶(2课时)

  59.2610.2国庆放假

  610.310.9寻访小动物(1课时)乡土教材(1课时)

  710.110.16蜗牛(2课时)

  810.110.23蜗牛和蝗虫(1课时)蚂蚁(1课时),

  910.210.30我的观察研究(1课时)乡土教材(1课时)

  1010.3111.6观察我们的身体(1课时)我们在生长(1课时)

  1111.711.13猜猜我是谁(1课时)我的手(1课时)

  1211.111.20奇妙的指纹(1课时)运用感官(1课时)

  1311.211.27一杯水的观察(1课时)水是什么形状(1课时)

  1411.2812.4各种各样的液体(1课时)比较水的多少(1课时)

  1512.512.11纸的观察(1课时)我来造一张纸(1课时)

  1612.112.18不同用途的纸(1课时)作一辆纸车(1课时)

  1712.112.25稻谷的观察(1课时)大米的观察(1课时)

  1812.2605年1.1米饭的观察(1课时)淀粉的踪迹(1课时)

  191.21.8复习考试

小学科学三年工作计划 篇8

  本册教材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基础性的、浅显的科学活动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主题,同时注重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整合。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为让学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发展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做计划如下:

  一、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学生四个班。这些学生是新课改后的学生,视野虽然比较开阔,但是,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相对不如课改前的学生。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合理的运用电教媒体,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认识和分析

  《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标志着,小学科学课程在培养目标、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方面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

  三、教学要求

  本册的教学内容主要由“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和“水和空气”这四个单元组成。

  1.“植物”这个单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大树和树叶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利用课外时间在校内外进行一些观察植物和搜集树叶的活动;让学生在对大树和美丽的树叶的观察研究活动中产生情感体验,对学生进行“爱护草木,保护环境”的教育。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取关于叶的颜色、形状、大小、构成、叶脉、叶柄等多方面的知识。

  2.“动物”单元引导和推动学生开展寻访调查小动物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在课外或校外进行一些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并以活动经历和体验的形式进行爱护小动物,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得关于动物的观察特征、分类特征、动物的多样性、动物的运动、动物和食物、动物和环境、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丰富的直接认识。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联系来自其他渠道的信息,发展自己的认识。

  3.“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多种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对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从材料角度进行分类。总结木头、纸、金属和塑料等材料的物理性质。

  4.“水和空气”单元学生能利用自己的感官和简单的器材(瓶子、脸盘等),通过观察、对比等方法收集整理关于水的资料,发现和提出关于水的相关问题,并能用多种方法(语言、文字、符号等)将通过观察所发现的现象表述出来。进一步认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懂得液体的含义,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液体,能够用多种方法区分各种溶液并比较溶液的多少。

  通过本册的学习,将重点发展学生想办法解决一些简单科学问题的能力;进行持续、细致、有联系的两两对比观察的能力;多次重复,进行简单对比实验的能力;综合运用观察和实验所得证据,经过思维加工并尝试进行解释的能力。在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力方面,希望学生能认识到,将观察和实验结果用于科学讨论和解释,更具有说服力;探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有必要重复实验;运用工具会帮助我们更精确地获得事实。

  四、具体措施

  1.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发挥教师的能动性,提高课程目标意识和识别知识课程潜能的智慧,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同时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

  2.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将教学建立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追求学生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本身深层次的理解,善于把各种目标综合地看成一个整体。

  3.培养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的“四动”能力。并选择学生乐于探究的事物作为教学内容,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使用学生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营造学生喜欢的课堂氛围,采用图文并茂且富有动感的电化教育手段,多方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益。

  4.加强注重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在辅导后进生立足于课堂,并为他们多提供实验的机会,促使他们去动脑、去学习、去练习,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到自己在进步,增强学习的信心。

  5.要拓宽学生知识面,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利用时间补充一些课外知识,充实学生的课堂学习。同时增加学生亲历活动,使学生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真正地动手动脑学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