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指导办公室工作总结

时间:2022-07-10 00:26:25 办公室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毕业生就业指导办公室工作总结范文

  在学校党政班子的领导下,我办充分认清形势,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为目标,用科学精神、发展眼光和求实态度,深化就业指导工作内涵,把握大学生就业新机遇,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适时转变就业工作思路,在确保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基础上,切实提高就业质量。

毕业生就业指导办公室工作总结范文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上海应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7.8万,也是上海历年毕业生最多的一年,我校2013届毕业生2922人,其中本科生2037人,专科生885人。在年初召开的就业工作会议中,江校长提出2013年就业工作的目标是“9890”,即实现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签约率超过90%。截止到6月8日,就业率为67.3%。本科签约率为 64.85%,专科签约率为75.59%,比去年略有下降。考取校内专升本200人,考取研究生人数5人,录取支援西部计划2人、三支一扶4人,村官4 人。本学年就业办主要开展的工作为:

  一、 领导重视,健全机制

  在我校,就业工作是“一把手工程、人人工程、天天工程”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学校校长和党委书记亲自抓就业工作,就业工作已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列入了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应对今年较严峻的就业形势,学校先后3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就业工作,定目标、寻方法、找措施。学院领导分包系和专业,系主任、专业主任和专业教师分包学生。学院应制定并落实具体责任制方案,形成长效机制。

  学校对每年就业经费给予充足保障,且投入基数逐年递增,使就业指导部门的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先后出台《201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上海建桥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办法》、《关于要求辅导员在毕业生实习期间加强教育管理工做的通知》等三个文件,将就业工作责任目标的完成情况纳入年终考核体系,加大了就业工作的推进力度。

  二、 建立就业指导师聘任制度。

  为营造我校就业工作全员参与的工作氛围,加强学院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聘任系主任、专业主任、骨干教师共19位老师担任毕业生就业指导师,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应聘技巧,提高就业竞争力。对就业指导师建立考核激励制度,充分挖掘学院的人脉资源,拓宽就业渠道,不断提高学院就业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 建立全程化的职业发展教育体系

  新时期高校的就业工作必须转变工作观念,工作的目标已经不能仅限于对大三大四毕业生的突击性的指导和服务,而是要从职业发展教育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指导和服务,经过2年的不断摸索和实践,就业办逐步摸索出了一条适合我校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以新生职业发展教育为起点,以多层次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为龙头,以专家讲座、职业测评、实习招聘会等途径为补充,构建我校职业发展教育体系平台全程化建设。

  2011年,学校开设了职业发展教育课程,总计32学时,分2个学年完成,一年级为职业发展,二年级为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教育。2012年,已经在2011级学生中做到了全面覆盖。该课程采用灵活开放的授课方式,理论与互动相结合,有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了提高这门课的教学质量,学校采取3项措施来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第一项是成立 “职业发展教育教研室”,教研室挂靠在就业办,统一课件,统一备课。第二项是走出去:学校出资送出十位辅导员参加创业咨询师、职业咨询师和就业指导师的培训。第三项是请进来:就业办联手社会著名培训企业——北森公司,分别在2012年11月和今年5月开设了“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认证”和“职业测评课程” 师资培训班,我校有25名辅导员参加培训,同时我们的培训班还吸纳了杉达学院、上外贤达等多所高校的20多名教师。此外,就业办还积极参加在上师大举行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研讨会,针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设置及教学情况,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想法。

  四、 举办创业大赛,加强基地建设

  继2010和2011年获得市教委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项目后,2012年,由张校长牵头、就业办组织、联手商学院和艺术设计学院,向市教委申请了“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创新基地”项目,获得了批准。该项目总经费50万元,第一期15万元已经下达。本项目搭建了一个平台,将有力地推动我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

  为营造校园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围绕我校“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激发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实践能力,切实推动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今年三月至五月期间,就业办联合教务处、宣传部、团委举办了我校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赛由商学院分团委承办,参赛对象均为我校全日制学生及2011届、2012届毕业生。全校共有177支队伍报名,116支队伍递交了比赛作品。经过评审,共有58支队伍进入了复赛,13支队伍进入了决赛,通过一天的团队陈述和评审答辩,最终由商学院选送的 “时光旅行”创业团队脱颖而出,获大赛一等奖”,同时产生了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及优秀团队奖和鼓励奖,获奖学生都将获得荣誉证书和相应的奖金奖励。

  大赛期间,就业办特邀万载魁教授、丁红彬先生、袁继翱先生和王冬晴先生来校为建桥学子作创业主题讲座,他们从“谈创业起步”、“创业类型选择”、“从企业视角漫谈人才观”等方面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创业知识。决赛前期,建桥创业计划大赛组委会还对13 支团队进行了培训,并举办路演、投票等活动,扩大知晓度、参与面,鼓励全校学生“热身”创业活动。下一步,我校还将对各学院正在创业或意向创业的同学进行调研,出台配套的扶持政策,希望培养广大同学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能把创新创业的想法付诸实践,成功培育一批创业项目,推动我校大学生创业工作的蓬勃开展。

  五、 强化就业信息化平台建设,提升就业服务水平

  我办在就业信息网站的建设上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利用网络快捷、安全、方便等优势为毕业生、用人单位及各学院学生工作人员提供个性化、特色化的服务,据统计,2011 年9月到2013年6月,共有1833家用人单位在我校就业信息网上发布招聘信息,为2013届毕业生提供招聘职位1471个,总需求人数达到9785 人,需求比超过3:1。为了帮助我校学生认清当前就业形势,掌握就业面试技巧,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毕业班就业委员的培训会议上特别邀请了乔布堂马晓经理为大家讲授简历制作技巧,同时,联合团市委分别为各学院召开了十场积极有效的就业、创业指导讲座。除了有经验丰富的就业指导专家,还特别邀请到了知名企业的ceo和自主创业的企业家,针对同学面试和沟通技巧等就业方法的掌握不足,分别从企业人才观、简历制作、面试和沟通技巧、如何踏进招聘市场及自主创业等几个方面给予毕业生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的指导,对在校学生走向社会大有裨益。

  近3年来,我办的就业信息化平台建设以“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人性化”为指导思想,以“贴近就业工作实际,实现开放和联合,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管理系统”为发展思路,通过不断开发、运行和改进,已经形成了“一个就业信息服务网,两个技术平台,十一个应用平台”,即1+2+11的总体框架,该平台的信息、服务、统计与管理四大功能进一步凸显。

  2012年11月29日上午,XX市教委副秘书长汪歙萍专程到我校调研就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她高度评价了我们的这一创新平台,还指出要在全市一定范围推广。随后的12 月5日,在上海高校就业信息化工作研讨会上,学校就业办主任李道康应邀作交流发言,并得到了与会者的肯定。12月18日,XX市学生事务中心潘国俭副主任一行又来我校作深入调研。近期,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大学就业办也纷纷到我校调研该平台运行情况,对我校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给予了一致好评。

  六、 主动出击,拓宽渠道

  为了进一步落实学校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成立校企合作工作推进委员会,促进校企强强联合,推动产学研工作开展,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新模式,拓宽毕业生就业新渠道。就业办也多次会同二级学院领导及毕业班辅导员联系走访了多家用人单位。

  围绕就业市场,就业办主动邀请大批具有长期合作关系的知名企业来学院招聘毕业生,2012 年11月举办的大型“双向选择”招聘会上,参会单位多达380家,提供招聘岗位3000余个,同时,就业办还将参会单位和未能安排摊位的单位发布在网上,提供网上网下同时招聘,这也成为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根本保证。就业办还在今年6月份举办了针对全校学生暑期打工、兼职、实习、就业网上专场招聘会,有近 150家单位参加,帮助学生提前了解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自身竞争力,为将来“顺利就业”做好充分准备。我们将在每年暑期前期举办类似的招聘会,形成特色,形成传统,为学生成功跨入社会提供预热机会。

  七、 开展调研、促进改革

  毕业生对学校教育的认可度,能验证学校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教学效果是否符合市场需求;通过对2010、 2011届毕业生的跟踪调研,我校获得了两届学生“毕业生工作去向”、“毕业生工作对口度和满意度”、“毕业生对学校教育的认可等”等一系较为客观的数据,2012年12月,就业办又在信息网上开展了2013届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2012年毕业生就业跟踪调研。我们可以据此“对症下药”,即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进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八、 展示优质服务、爱岗敬业新面貌

  我办以文明创建为抓手,把办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登记服务窗口作为我办创建工作特色亮点,秉承 “热情接待、笑脸迎送、优质服务、立等可取”工作原则,向社会敞开大门,竭诚为用人单位做好服务工作。毕业生在签约过程中,用人单位必须具有信息登记号,学生方可取得报到证,为保护学生的利益,方便用人单位的工作,我办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自我加压,申请建立了《XX市用人单位需求信息登记凭证》上海建桥学院代办点。自2006年初以来在人手少、工作忙的情况下自我加压,共为4000余家用人单位成功办理信息登记号,今年又为600余家用人单位提供信息登记服务,大大提高了我校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的有效性。通过这一服务,充分体现了就业办爱岗敬业的精神面貌,不仅和用人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还解决了我们不少学生的就业问题。

  九、 积极宣传,鼓励学生基层就业

  我办根据中组部、人事部等八部门《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及时宣传政策,号召学生到西部、到农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在根本上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自觉地把个人理想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目前,我校到基层就业学生比例明显增加。2013届毕业生中有33位毕业生报名参加三支一扶、51位学生报名参加到村任职计划,经过笔试、面试、政审和体检的层层筛选后,数字媒体艺术毕业生龚晶晶等5位学生录取三支一扶,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严旻等4位同学录取到村任职,他们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也是我校的光荣。

  十、 真实、准确、及时、全面”地做好就业率统计和佐证材料收集

  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条件下抓好就业,做好统计是一项工作两个不可偏废的方面。根据教学司[2006]13 号文件精神:对毕业生就业统计指标要求有依据、有凭证,经得起推敲和检查。从2005年起,我办着手收集毕业生就业的证明材料。定期组织毕业班辅导员学政策,严格按照教育部提出的就业工作“四不准”开展就业自查工作,同时启发学生和家长认识佐证材料的重要性;此项工作难度很大,费时费力,但在明确要求情况下,组织全校毕业班辅导员以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对待此事,协同档案管理人员,圆满完成任务,确保统计质量,严格贯彻教育部提出的“真实、准确、及时和全面” 的统计原则,应该可以放心地说学校高就业率是个有“含金量”的数据。

  存在问题及打算

  一、 面对严峻形势,更要提升学生就业质量

  面对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要顺利完成学校制定的“9890”就业工作目标,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就业质量的并不单单是指就业数据的提高,更看重的是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如何用求实的眼光看待我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主要体现在学生生能否 “顺利就业、满意就业”这八个字上。学生对就业的满意度、就业的对口度的高低相对学生而言是不同的,就业质量”不单单指觅得一份待遇优厚、前景乐观的好工作,更多的是应该立足现实,从个人素质和单位情况综合考虑。学校应将“就业质量”作为开展工作的首要任务,从满足就业数量向追求就业质量转型,指导学生更加关注“质量”问题,不再好高骛远,要能够脚踏实地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才是建设就业质量保障体系的根本所在。

  二、 毕业生跟踪调研力度不够

  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不仅是系统的了解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思想表现和业务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检验。通过调查分析,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出学校的思想道德、行为管理、理论与实践教学等教育各环节的实际效果,对改进学校的各项工作是十分有益的,学院应建立相应的、完善的、持续的毕业生跟踪调研机制,为学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可靠依据。

  三、 辅导员频繁换动,为就业工作开展带来阻力

  目前,在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辅导员中,不少老师为兼职辅导员和中途接班,只有少量时间与学生接触,带班辅导员对专业及行业岗位的熟悉程度不高,以及对学生个性、志向、爱好了解都不够,很难情感交流融洽,作出正确的引导,对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阻力。

  四、 二级学院就业工作系统有待加强,为就业工作顺利开展打下扎实基础

  就业工作不能事事找学院总支书记,毕业班辅导员联络员不具备领导职能,要提前布置就业工作又找不到三年级,二年级的负责人。我们感到,和二级学院联系就业工作还缺少抓手,缺少专人系统的负责学院整体就业工作。建议各学院设立就业工作专职岗位,协助院领导管理就业工作,完成包括就业、跟踪调研、校企合作、校友联络、职业生涯教育等在内大就业工作。

 争在现有的工作水平上取得长足的进步。

【毕业生就业指导办公室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招生就业指导处就业指导工作总结范文07-01

毕业生就业指导心得体会06-13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总结07-02

2018届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计划07-25

调查显示:69.87%的毕业生未接触过就业指导08-08

2013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及就业指导方向分析08-08

就业指导方向08-08

就业指导方向08-10

就业指导工作总结(精选20篇)11-04

开展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总结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