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课改实验基地校阶段年终工作总结
我校于XX年11月15日被xx省教育学院批准为xx省教育学院首批普通高中课改实验基地校,自成为基地校以来,学校非常重视实验基地校各阶段工作的开展落实情况,依据学校“关于吉林省教育学院课改实验基地校项目方案”,在省教育学院数学教研员和省专家团队成员的引领和帮助下,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各个学年的教学实际,围绕全面贯彻新课程理念,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效提高全组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行为,创新教学模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整体提升的宗旨做了很多实践研究。其主要工作
一、进一步做好全组教师的新课程培训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首先我们用时一个月,采用分散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有计划有组织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以确保每位教师都能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以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教学行为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我们的学习是多途径的,如:集中学习、交流讨论、网络搜集、查阅资料、专家咨询等。经过全组教师的学习、研究、讨论,对新课程理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统一思想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我们将以下6项基本理念,作为指导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
(1)共同目标与层次目标并存,适应个性选择。
(2)创设最佳教学情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精心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串,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根植课本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5)拓展“双基”训练方式,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6)优化教学过程,努力形成适合学生实际和高考要求的新课程有效教学模式。
三年来,学校多次组织学科组长、学年组长和骨干教师参加省教育学院组织的高考总结与备考培训、参加实验基地校数学备课组长培训。全组教师全员参加了教师远程培训,青年骨干教师还参加了远程同步培训。同时学校为教师提供了、第二教育网、、北京四中网等很多优质的网络学习资源,不断搭建专家与名师的舞台。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多渠道的促进、培养和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XX年11月,省教育学院组织的送课下乡活动,XX年4月首都师大二附中的送课下乡活动,使全组教师足不出户的得到了全员培训,送课老师的课借助课堂载体,运用现代教育理论,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直面听课者,使每位听课教师在身临其境的教学过程中得到启发和感悟。
二、依托集体备课等常规教研活动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按照学校要求,我们的集体备课采用的是以组长和骨干教师为核心,全员参与、取长补短、共同研究、共同提高的集体备课模式。把小组研修和集体研讨有机结合起来,使最终课案的生成充分体现集体的智慧和主张。备课周期是每周一次,每个备课小组由3到4名教师组成,负责一周的备课任务。其流程是:“小组初备---集体讨论---课案生成”具体做法
(1)小组初备形成“初案”
首先由备课组长组织小组成员针对一周的教学内容,分别对教材、课标、学生进行认真的学习、研究和分析,从而做到将课标对本周教学内容的要求细化到每一节课,进而制定出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根据目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接受能力,合理分配课时,然后对每个课时,针对以下主要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形成“初案”。
①确定教学目标:备课教师在吃透教材、课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好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既要设计共同目标,又要设计层次目标,同时还要将这些目标具体化。
②备教法备学法: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以“自主、合作、探究”作为重点倡导的教学方式,力求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发生、发展及问题分析解决的全过程,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真切的体验和感悟,并从中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备课教师需要将这些理念具体落实在课前预习、导入、导学、导练,以及怎样将重点知识调理化、难点知识阶梯化、能力培养概念化、思维方式系统化等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③备练法,包括课内训练、小组讨论、课外作业、合作探究。所有习题的配备要有以下各种层次组成:“模仿式习题”、“理解式习题”、“探究式习题”从而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选择的去探讨去研究。
(2)集体讨论形成“预案”
“初案”形成后,在每周的集体备课时间,由主讲人按小组备课提纲,将一周的整体教学内容、课时分配、每个课时的具体教学设计、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以及备课中遇到的一些迷茫和困惑等问题,与全组教师一起进行分析、研讨,每个教师提出不同的见解,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最终达成共识,形成“预案”。
(3)小组修订“预案”形成“定案”
备课小组在全组教师共同修正,补充形成“预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调整和完善,最终形成“定案”印发给每位教师,教师再根据“定案”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
同时我们的集体备课对一些重点章节的研究还落实到了教学的每一个细小是环节,甚至细致到一道习题的哪一问怎样处理更符合学生实际,从哪个角度入手分析更易于学生的理解。尽量做到对学生的学习情景了如指掌,将可能发生的疑问设想周全,设计好解决渠道。总之,三年的集体备课,使我们这个集体在充满着学习、研究、探讨的氛围中,实现着教师集体智慧的共创与共享,从而在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也促进了全组教师的专业提升和发展。
三、优化教学过程,努力形成适合我校学生实际和高考要求的新课程有效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引起了教学过程中基本要素关系的改变和重组,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必将引起教学方式的根本改变。三年的课改实验基地校实践,使我们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发生了很大转变。我们真切的感受到,学生的发展离不开知识的积累,教师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这一角色不能丢弃。但如何高效传授是每一位教师都要思考、探索和实践的问题。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努力形成适合我校学生实际和高考要求的新课程有效教学模式,也就成为我们组进行课改实验的主题。三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一下工作:
(1)加强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对照反思自己教学。
通过学习和反思,全组教师意识到,以往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老师想的是怎样讲能使自己讲的顺畅,很少去思考怎么设计才能使学生学的顺畅。这一现象直接导致了我们的课堂,大多数学生成为老师讲解的听众和记录员,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虽然老师提问的次数也不少,但学生主动思考的时间并不多,学生的思维活动不积极不深入,学生的活动多是表面化的活动。从而使我们的教学无论如何都摆脱不了“灌输式”、“填鸭式”的低效教学模式。
(2)努力进行优化教学过程的实践与探索
当我们意识到了自己沿用多年的教学方式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们非常急切的想得到改变。于是我们开始了优化教学过程,构建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探索。怎样设计我们的教学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模式才更适合我们的学生? 三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在实践。
①充分利用实验基地校的有利条件,邀请专家走进课堂“把脉“指导
XX年5月,借助省教育学院到我校检查的机会,我们邀请省教育学院白金祥老师走进课堂,进行现场指导。当时我校高二年级恰好正在进行会考复习,为了探索高三复习的教学模式,我们呈现了两节课,一节是概念复习课,一节是思想方法复习课,白老师针对这两节课进行了很深刻的剖析和有针对性的课后指导,并结合这两节课例从教学设计的基本线索、概念和概念解析、目标和目标解析、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教学支持条件分析、教学过程设计、目标检测设计等七个方面对我们进行了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培训与指导。通过这次培训和指导,使我们意识到新课改下的高效课堂应该是学生为主的课堂、应该是先学后教的课堂、应该是当堂应用的课堂、应该是个性教学的课堂、应该是合作学习的课堂。新课改下高效课堂的设计,要特别关注教学过程的内在逻辑线索,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能力。要特别注意给出学生思考和操作的具体描述,要突出核心概念的思维建构和技能操作过程,突出思想方法领悟过程的分析。要反复斟酌每一问题的设计意图,以层层递进“问题串”的呈现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通过对师生活动的合理预设,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XX年11月,通过省教育学院白xx老师邀请省十一高的罗xx老师、王xx老师和省实验的高xx老师和刘xx老师为我们送课,在这次送课活动中我们也准备了一节课,我们想通过这节课,把我们实践探索了一年的课堂教学呈现出来,以这节课为案例,让名师来“把脉诊断”我们的课堂教学,以得到名师们的亲传与指导。在这次活动中,罗xx老师为我们做了近3个小时的《怎样上好高三复习课》的专题讲座,xx十一高的王xx老师和省实验的刘已老师分别为我们送来了一节高三复习课和一节高二概念课,各位名师还做了说课、评课及现场答疑。这次的名师送课活动,使全组教师在名师们的引领下,亲身经历了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模块之旅,我们在名师的课堂教学展示中,真切的感受到了名师们是如何用自己教学的智慧为学生营造一个知识、思想、能力共同发展的高效立体的课堂。我们在名师的说课中学到了怎样精心的去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细节,这些细节的巧妙设计都源于名师们对教材的深度理解,源于对学生认知能力的了解,以及对课堂生成的充分预设。我们在名师的评课中亲身经历了一次与专家面对面的思想交流及教学理念的对话,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教学艺术智慧的开启。专家们对我校刘晓东老师的课在提出建议的基础上,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每位老师均填写了课堂观察记录和课堂观察分析报告。活动结束后,我们又以学年组为单位,通过播放录像组织老师们再次走进名师课堂,组织老师进行评课,以我们应该向名师学习什么主题,写“我听名师送课”的收获与反思。为了积累经验,也为了方便今后的深入研究,我们又将这次活动的三节课以课堂实录的形式整理出来,同时又将老师们的课堂观察进行了整理和汇总。通过这些后续的工作与活动,又使我们在回味咀嚼名师教学艺术的同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完善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②努力进行优化教学过程的实践与探索.
三年的课改实践,我们始终在实践——学习——专家指导——反思——再实践……的实践与探索中前行着。通过每学期为每位老师录一节课堂视频,来互查和自查每位教师教学的优缺点,从而互相学习和互相借鉴。通过每学期全员参加的组内研讨课,集思广益,共同提高。通过在全组打造“精品课”和“标杆课”,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同时为年轻教师树立身边的榜样。通过三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数学组的课堂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
XX—XX年度精品课教师:曲xx、刘xx、赵xx;标杆课教师:费xx。
XX—XX年度精品课教师:高xx;标杆课教师:刘xx;
XX—XX年度精品课教师:张xx;标杆课教师:张xx。
三年来,我们还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了“既适应新课程理念,又能更好的贴近高考”的教学实践探索,每学期定期举行年级间的经验交流活动,做到问题共商讨、经验共享分享。通过实践和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三年来我校数学高考成绩多人次摘取延边州数学文理第一名,高考数学成绩平均分一直名列全州第二。
四、以科研为先导,以课题为引领,以教学为依托,加强校本教研。
新课标、新理念、老师们急待解决的问题是,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适合新课改的要求,为什么我们一直在努力寻找这种突破却收效甚微。在这一问题的思考中,我们找到了一直羁绊我们的根源所在,那就是我们观念还没有真正的转变,所以构建适应新课改要求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是我们全组老师急待解决的问题。经过老师们反复思考、讨论,并通过和省教研员白老师的协商,我们选择了XX年4月申报批准的省级教研课题《教师角色转换与课堂师生互动的研究》,作为试验基地校的研究课题。
1、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为: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针对数学学科特点,教师的角色有哪些变化。
2、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下,数学教师应怎样发挥主导作用。
3、在“应试教育”指挥棒还未完全消失的情况下,怎样看待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
4、如何建立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关系。
5、如何用发展的观点评价教师的工作。
课题研究的方法及原则为:
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以课堂教学为载体,采用行动研究法进行研究。并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评价、检查和反思,检验研究成果,不断改进、修正和完善研究成果。在研究过程中努力做到:理念与行为相结合、反思与发展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同时通过各种教研活动让教师展示交流各自的研究成果,做到经验和成果共享。
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
XX年5月—6月为探索实施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加强新课程理论的学习,明确课题研究内容,规划研究方向,安排学生组成互助学习小组,制定研究形式和步骤,对学生在学习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充分的应对策略。
XX年7月—XX年7月为课题实际操作阶段,调查分析,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研究课题内容,课题实现的途径。在实验过程中,每个月对各班级的教学情况和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对典型课和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课堂进行录像和记录,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个案进行分析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组织教师进行探讨,改进教学方法。学前末,各学年在每位老师阶段总结的基础上,做了学年课题阶段成果经验总结并在教研活动中进行了交流。
XX年7月—XX年7月为调整实施阶段,通过对前一轮工作的分析总结,找出值得借鉴和推广的经验和方法,查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教研活动充分部署,并针对如何弥补、如何改进和提高等问题集思广益,以调整和改进今后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策略。同时通过对学生调研报告的认真分析,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听取学生的建议,了解教学模式的转变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为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充分的事实依据。通过一年的调整实验,全组教师的课堂师生互动有了深度和广度。
XX年7月—XX年12月为研究成果的深化推广及收集总结阶段,全组教师将前期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收集,在组内进行交流,做到经验成果共享。同时在教学中进行推广实践,并从中得到新的理解和感悟,从而不断发展深化研究成果。
经过三年的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不断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发生了很大转变。我们真切的感受到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兴趣的激发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学生能力和个性的培养者。教师的教学行为也随之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教学设计中不断创新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学习,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借助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中尝试运用分组学习法、讨论法、辩论法等来推动互助性学习。各年级每学期都将研究成果收录在年级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中,很多老师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一些报刊杂志上,该课题现正在进行研究成果的推广和总结汇总阶段。
五、积极开展深化新课程的特色教学活动,
根据学校要求,我们每学期都要组织开展以学年组为单位,为期一个月的组内研讨课活动,要求全员出课、全员听课和评课。通过组内研讨课这一平台,相互学习,相互启示,汲取他人长处,为自己的教学提供借鉴。同时通过全组教师的实践探索,总结探索出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创设高效特色课堂。为此每个学年针对其教学的具体情况,选择了不同的课型进行了特色课堂的探索与实践。高一高二选择的特色课型为:(1)概念课;(2)应用课;(3)习题课;(4)讲评课;(5)选修课;高三选择的特色课型为:(1)复习课;(2)习题课;(3)专题课;(4)讲评课;每位出课教师都认真准备,深入研究授课内容,研究课标要求,研究高考趋势,研究教法和学法。注重把知识和能力既深入浅出又扎扎实实的传授给学生,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坚持狠抓基础的同时,注重技能和方法的训练,即体现了高考的要求又体现了课改精神。每位听课教师都把听课活动看成是自己学习借鉴他人经验的宝贵机会,认真听课、认真记录、及时记下自己的体会、感悟和建议。评课过程和谐认真,大家都把这看成是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创设高效特色课堂的集体实践与探索,所以在评课过程中没有任何顾虑,对每位教师的课给以真实的评价,既有对自己的积极启示和值得学习值得借鉴的评论,又有对某些处理不妥之处的建议。全组教师在评课的过程中收益非浅,同时也使“如何创设新课改背景下的高效特色课堂”这一一直困惑我们的问题逐渐清晰起来。
在组内研讨课的基础上,各年级组选出青年教师出“竞赛课”,中年教师出“示范课”。同时定期开展联谊校教学研究活动,XX年5月,刘xx、崔xx、费xx老师在延边州联谊校活动中分别展示了三种类型的特色课——专题课、概念课、复习课,与会老师对这三节课评价很高,反响非常好。
总之,通过三年的课改实验基地校活动,使全组教师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提升了专业理论素养。并在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的学习——实践——探索——再学习——再实践——再探索的行动研究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XX年12月,张立梅老师代表我校数学组在省实验基地校经验交流大会上作了“实验基地校活动让我们在不断学习不断反思的实践中不断成长”的经验交流。虽然我们在课改基地校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面临的任务还很繁重,还有很多困惑、问题急需解决,我们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进一步进行研究和探索,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全面贯彻新课程理念,深化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行为,有效提高教师新课程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课改实验基地校阶段年终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课改基地工作总结05-20
小学数学课改基地工作总结范文07-05
小南海初中课改阶段性总结11-14
小南海初中课改阶段性总结范文05-06
课改工作总结07-07
课改工作总结08-26
课改工作总结06-26
年度课改工作总结07-18
基地校实践活动总结07-18
高中课改工作总结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