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绩效考核细则

时间:2024-07-18 16:17:57 绩效考核 我要投稿

(精)部门绩效考核细则

部门绩效考核细则1

  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要求有全方位、高标准、低成本、高效率的后勤服务做保障,也就是高校后勤在经营服务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市场规律与教育规律的关系,既要遵循市场的原则,又要充分体现“服务育人”的理念,这就决定了高校后勤必须努力创新经营机制,不断拓宽服务市场,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来提高高校后勤的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

  一、高校后勤服务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意识偏差,缺乏成本管理和综合效益意识

  由于高校后勤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后勤实体只能微利经营,通过节约成本费用来提高经济效益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服务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错误的倾向:

  一是既然后勤实体走向市场,实行企业化管理,就必须注重经济效益,经济效益高于一切;

  二是不能妥善处理好后勤实体与为学校服务之间的经济关系和服务关系,不能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因此造成后勤实体在收费成本管理上的问题,影响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健康发展。

  (二)不同类型的服务成本容易混淆,成本核算不实

  目前,高校后勤实体内部同时存在管理服务与经营服务两种核算业务。管理服务主要是通过后勤集团为学校教学、科研及师生员工提供基本服务,在核算上以收抵支,不以盈利为目的;经营服务,以盈利为目的,是后勤集团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企业。由于高校后勤实体组建时间不长,尚未建立起成本预算及成本控制的机制,使得一方面管理服务成本核算不完整,另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两块成本往往很难区分,很难合理分摊费用,经常出现两种成本相互混淆的现象。这不仅不利于高校后勤的内部管理,不利于资金的有效使用,更重要的是忽视了后勤改革的意义,那就是为师生员工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实现服务提供者的劳动价值。

  (三)资源消耗浪费严重,学校对后勤服务保障的宏观调控缺乏科学的技术参数和可靠的计量依据

  高校后勤服务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占用学校的大部分资源,在目前成本管理仍然比较松散的管理状况下,使得后勤服务资源消耗量大、浪费现象严重、乱挤乱摊成本的现象常有发生。虽然目前后勤服务保障工作要通过与学校甲乙方的的契约得以实现,这种模式正常进行也要求后勤服务树立成本观念与契约观念,但多年形成的松散型成本管理模式,使得不少服务部门仍比较关注所垫付的服务成本是否可及时收回,而对于后勤服务消耗的资源是否合理利用,关注很少。至于做为甲方的学校部门在确定后勤服务需求项目的经费时,目前尚没有一个比较客观科学的服务定额进行考核,而只是以近几年服务项目的平均消耗作为学校经费投入的依据,从而形成有些后勤服务实体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人为加大服务成本,增加服务收费的做法。从经营效果看,后勤服务往往价高质低,服务对象不满意。

  二、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机制,提升高校后勤保障能力

  (一)建立科学的后勤服务定额管理体系,规范成本管理

  高校后勤近年积极探索后勤社会化的路子,学校与后勤实体的关系由行政隶属关系转为合同制约关系。在一系列的后勤服务项目任务实施过程中,如何解决服务项目任务经费的`问题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的关键;而科学合理地确定项目定额,则是学校后勤管理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是正确反映后勤服务中各项资源消耗之间的客观规律、合理规范成本管理的重要途径。以节约后勤服务消耗,为学校合理确定服务收费价格提供依据,成为学校评定后勤实体服务成果及业绩评价的尺度,从而增强后勤服务成本管理意识,实现后勤服务市场的公平竞争。

  在确定后勤服务项目的定额时应着重考虑几个方面:

  一是后勤服务定额必须体现客观实际,排除主观臆断,应在收集大量数据反复测算、比较和论证基础上,应反映一定时期后勤服务劳动生产力的技术和管理标准;

  二是应分别考虑活劳动消耗及物化劳动消耗的同时结合物价部门的收费标准及学校服务项目的收费规定;

  三是必须按照价值规律与等价交换的原则,在合理确定后勤服务成本费用构成的基础上分清管理服务与经营服务的同时确定服务定额;

  四是各项后勤服务定额确定与实施必须接受学校各方面的监督,凡与教学、科研及教职工生活息息相关的重大服务项目,必需经听证会论证后才能最后确定,以此增加学校后勤管理的宏观调控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后勤服务成本,提高综合效益。

  (二)建立与绩效考评相结合的成本管理激励机制

  后勤服务部门与学校形成的契约关系,必然要求甲乙双方都在成本核算上下功夫,精打细算、严格履行双方协议,甲方由此得到可靠的后勤保障,乙方由此得到效益和市场。这既是甲乙双方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所在,又是通过甲乙双方从不同角度进行不同努力共同实现的,其衡量目标实现的满意程度与质量标准,只能以绩效考评为依据。高校后勤服务的产出,不仅包括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还包括更多无法计量的成绩和效果,所以评价后勤服务效果的依据,应以绩效代效益。将绩效考评引入成本管理,是本着“坚持服务优先,质量为本”的服务理念,通过绩效考评的激励机制,极大地提高后勤服务实体加强成本管理的动力和热情,同时依据客观量化的绩效考评指标及奖惩措施,促使后勤服务成本管理不断规范,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在确定绩效考评指标时,应把财务绩效指标与管理绩效指标结合在一起,同时根据管理服务与经营服务的成本管理目标的不同,其绩效考评指标应有区分;同时还应与过程监督相结合,形成有效的成本管理激励机制。如:对后勤水电服务项目的绩效考评,既要对水电成本的计量及成本费用率等财务绩效指标进行评价,又要把握学校各方面对水电服务的认可程度等指标进行考评,以此激励后勤服务实体加强成本管理,在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增加经济效益。

部门绩效考核细则2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高级专业人才的基地,高校后勤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科研等事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目前多数高校的后勤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还不能适应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后勤的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校的发展。高校后勤工作服务于整个高校,它运用管理的政策、技能和手段将各项具体工作组成一个系统的组织体系。在组织体系中,构建积极有效的激励机制能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校园服务的综合水平。校园经营企业要想有效地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必须详细了解和分析自身经营所存在的问题与自身所具有的可利用条件,合理地规划和完善各种制度,正确引导员工积极向上,保持和发扬校园经营管理优良作风,让员工在努力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也能同步满足自身发展的各种需要。

  一、高校后勤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置规则

  (一)绩效考核体系的含义

  绩效考核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基础和核心环节,合理的绩效考核能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稳定企业的发展预期。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一般应具备以下要素:

  一是明确企业的使命与战略。运用平衡计分卡能把战略与使命转化成为企业经营的目标,按组织程序与责任分工让各部门和单位在总目标指引下,建立一个自上而下、层层分解和自下而上、层层保证的目标管理体系。

  二是绩效考核的制定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牵头,会同企业管理中高层领导组织相关的战略研讨会议。它应能体现企业管理的经营目标、价值观以及企业的经营愿景,明确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流程与价值指标。

  三是绩效考核明确岗位职责和岗位分工,确定绩效考核的各项指标和系数。

  四是为引导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改进。绩效考核将绩效考核结果进行系统的导入与管理,利用绩效管理的信息反馈和激励效应来促进企业朝良性的方面发展。

  在绩效考核方面,传统的绩效考核只注重财务指标考核,对顾客服务满意度、内部流程优化、企业学习与成长等指标较少关注,考核结果亦较少与部门、公司员工的薪酬福利分配相结合,对提升企业长远核心竞争力关注力度有限。[1]现代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除注重财务效益指标外,还关注并考核顾客满意度、企业学习与成长目标、内部流程指标。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在企业现代管理中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是运用考核评价调整经营战略[2]。后勤企业的考核评价服务于后勤企业发展战略,评价指标、评价标准都应与后勤企业整体战略相适应,学校可以利用考核评价结果分析后勤企业是否存在经营战略问题,帮助企业及时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

  二是运用考核评价促进后勤企业的经营和管理。通过对后勤企业评价结果的分析可以找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调整和改进相关措施。

  三是运用考核评价发现管理中存在的漏洞。通过对影响评价结果的相关指标和因素进行分析,找出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改进,促进后勤企业提高绩效管理水平。

  四是运用绩效考核评价结果实施奖励和惩处。建立和完善后勤企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能充分调动后勤实体经营者与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五是运用绩效考核评价结果建立经营者的业绩档案。

  (二)构建绩效考核体系的规则

  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大多已定岗定编,明确岗位工作范围与职责,配备相应的岗位职责说明书。由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其员工考核绝大部分仅限于笼统的定性评价缺少科学的量化指标,考核中主观随意性较强,每个岗位静态的职责和动态的工作任务不能紧密地结合起来,管理成效与预期效果相差甚远。高校后勤考核体系目前普遍存在定量考评的缺失或不到位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考评侧重部门内部的自我考评,缺少外界评价;侧重考核工作的结果,忽视工作行为的考评;忽视了工作能力与工作素质的考评。为了把无形的管理变成有形管理,在技术运用方面可以通过平衡计分卡把组织的战略和一整套的量化指标建立紧密的联系,进而弥补旧机制在战略制订和实施之间的差距。

  基于平衡计分卡建立的绩效考核体系可以将企业的组织战略转化为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指标进行衡量和考核,全面改进企业经营管理的综合效能。[3]

  一是为学习与成长的变量设置衡量指标。企业的学习和成长的主要内容包括核心能力、企业信息和企业文化等。

  二是为优化内部业务流程绩效变量设置衡量指标。不少经营成功的企业把企业通用的价值链分成创新流程、客户管理流程、运作流程以及法规和环境流程等四个大流程,管理层通过流程分析明确哪些是能帮助企业成功实施战略的关键流程进而对该目标予以关注。

  三是为主要的客户绩效变量设置衡量指标。管理者从服务视角保证顾客的价值主张,设计指标追踪企业在创造客户满意和企业获取盈利方面的能力。

  四是为重要的财务绩效变量设置衡量指标。财务指标综合反映企业绩效,直接体现业主方的利益,一直被广泛地应用来对企业的绩效进行控制和评价。

  绩效考核体系的量化可以依据层次分析法(AHP)的方法编制工作包,[4]将各考核指标进行层次细分,建立KPI体系结构图,然后通过评价体系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量化工作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将待评价的各因素两两比较其相对重要性,根据比较的结果将所有因素进行排序,确定各个因素相对与目标的重要性。具体操作分三步进行:

  一是专家审核,进行两两比较,[5]构造判断矩阵。

  二是计算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

  三是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使用层次分析法以每个方面的权重乘以得分后再相加得到比较准确的考核成绩,能比较全面地考察绩效。在实施绩效考核过程中一般经常采用360度绩效评价的方法,从自我评价、上级评价、同级评价、下属评价、客户评价等5个方面进行,从1~10分进行分项定量考核。指标有可量化指标和不可量化指标两种,可量化的指标如财务绩效指标采用指定的指标来衡量,而不可量化的指标采用评价者主观估数的评价方法来衡量。

  二、高校后勤企业绩效考核创新体系的构建

  高校后勤企业身处高校校园,以服务师生员工为最终目的,它的绩效考核应考虑到学校师生群体这一特殊因素,在绩效考评体系的构建中要有别于其他系统的考评体系。

  首先,评估对象的系统目标必须一致。

  其次,指标要素的选择和确定应针对高等学校后勤服务的工作流程,要能体现出高等后勤服务人员的岗位特征,切忌随意泛泛而评。

  再次,评价指标体系应繁简适当,计算评价方法须简便易行,评价指标所需的数据要易于采集。

  平衡记分卡把企业的战略和一整套财务和非财务性评估手段联系在一起,将企业的使命和战略变成具体的目标和衡量内容,其核心思想就是通过财务、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指标之间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展现组织的战略轨迹,实现业绩评价以及促进战略实施的目标。[6]高校后勤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一般按如图1所示的模式来进行构建。

  (一)部门企业指标体系的构建

  部门企业指标体系将组织员工的共同愿景转变成企业的战略核心,运用综合与平衡的指导思想,将企业战略转化为下属各部门在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创新与学习等四个方面的具体目标,设置相应的计分卡。接下来,相关部门在兼顾和平衡公司长期和短期目标、内部与外部利益的同时分别设置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创新与学习等四种对应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反映战略管理绩效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指标体系的评分规则一般要定期考核各责任部门在四个方面的目标执行情况,及时反馈,适时调整战略偏差或修正原定目标和评价指标,确保公司战略得以顺利和准确地完成。BSC管理循环过程的框架见图2所示:

  关键绩效评估指标是用于评估和管理被评估者绩效的定量化和行为的标准化的指标,应能体现其对组织有增值作用的工作业绩。关键绩效指标基于工作产出,而工作产出有的侧重于经济利益,有的侧重于客户关系,有的侧重于结果,因此对不同的二级机构应有不同的重点。设定关键绩效评估指标应遵循以下流程:

  第一,确定组织的价值链上能够产生直接或间接增值的工作产出;

  第二,从数量、质量、成本和时限等多个方面去衡量和评估各项工作产出;

  第三,设定指标的标准,明确组织产出的数量、质量、成本和时限等分别应该达到的水平;

  第四,根据效益和贡献对关键绩效考核指标分配权重;

  第五,对关键指标进行审核,检查关键绩效指标能否全面、客观地反映被评估对象的工作业绩,审核权重分配的合理性。

  在制定KPI指标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SMART原则,即:具体(Specific),可度量(Measurable),可实现(Attainable),现实性(Realistic),有时限(Time—bound)。原因分析如表1。

  对集团属下单位的绩效考评,应围绕后勤集团年度目标进行合理的任务分解,既要考评硬件指标,又要考评软件指标,从经营收益、师生员工的评价、后勤企业内部管理角度对各中心进行考评,力求体现高校后勤集团使命和战略要求,实现保运转、保服务、保稳定的要求。高校后勤部门对属下中心单位绩效考评的指标设置主要一般包括如下几方面内容。

  1、客户角度

  高校后勤集团以满足高校师生的服务需求为第一目标,对客户角度进行指标评价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师生满意度;师生投诉次数;平均解决师生反映问题的时间;安全卫生;服务态度;应对突发事件效率;整改效率等。

  2、财务角度

  高校后勤财务角度的指标能反映出高校后勤的服务成果,财务要求的企业利润是高校后勤激励员工、提高员工服务能力的基本保障,财务政策必须保证企业活动具有较强的经济活力。财务指标应该从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投资回报率和现金流等指标中进行衡量。

  3、内部流程角度

  内部流程要求集团内部形成一套完善的决策和行动程序,通过内部测量指标反馈影响客户评价的决策、行为以及相应程序是否有效。内部流程是促进客户角度的良性动力,其指标有:后勤业务水平、信息化建设程度、规章制度健全、机构健全、沟通合作情况等。

  4、学习与成长目标

  学习与成长目标用于提高后勤的创新能力。员工的自身成长可以提高后勤员工的服务素质,间接为实现高校后勤的战略目标而进行贡献,该方面的指标有:后勤职工科技活动、合理化建议情况、员工满意率、职工培训次数和效果等。

  后勤部门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主要为解决企业管理效率低、管理粗放的问题,通过各指标具体详尽的赋值能有效地堵塞管理漏洞,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水平。学校后勤部门工作比较特殊,其考核过程中也显现出一个突出的地方就是考核指标具有较强的公共性和公益性,具体的指标设置情况如表2所示。

  (二)企业员工绩效考评体系的构建

  企业员工主要以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两个类群服务于企业当中,在构建员工KPI指标分类时也以两类员工进行探讨:

  一是二级机构责任人的KPI指标体系;

  二是普通员工的KPI指标体系。

  二级机构责任人的KPI指标构建应根据增值产出的原则、客户导向的原则或结果优先的原则来确定部门内员工的工作产出。如图3的客户关系图在企业中确定员工的工作产出运用较为普遍,以此方式来界定员工的工作产出进而确定关键绩效指标的好处有:

  一是能够用工作产出的方式将员工的绩效与企业内外其他个体和团队联系起来,增强每个员工的客户服务意识;

  二是能够清晰地看到员工对企业的贡献;

  三是全面直观地了解员工的工作产出,不易产生大的遗漏。

  在客户关系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员工为哪些内外客户提供工作产出,以及对每个客户提供的工作产出分别是什么,我们可以考虑内外客户对这些工作产出的满意标准来衡量员工的工作绩效。

  高校后勤以高校师生满意为最终目标,企业在员工个体发展规划方面也应考虑其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员工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可按如图4所示的模式进行规划和构建。

  1、中层管理人员绩效管理内容、主要指标

  对集团中层管理干部进行考评的指导思想是:公平、公正、公开地考评各中心经理、副经理的工作绩效,为集团对其奖惩和人事决策提供重要依据,通过考评促进中心干部提高自身知识、能力、素质、修养,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

  对中心经理的考评可以分品质基础型、行为基础型和效果基础型三种进行组合,可分为五个大类:

  1)思想品德。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及个人修养、组织纪律观念、民主作风、团结协作。

  2)知识水平及能力。包括:知识水平、计划能力、控制能力、激励能力、沟通能力、决策能力、识人用人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3)态度。包括:工作态度、公正性。

  4)业绩。包括:履行工作职责、完成经营指标、服务师生投诉指标。

  5)廉洁性。包括:廉洁自律、规范管理。

  这些指标较为全面地涵盖了集团对各中心经理业绩的各项要求,体现了集团选拔和培养后备干部的内在要求。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3所示。

  2、一般员工的绩效管理内容、主要指标

  对普通员工的工作业绩和水平进行准确公正的评估,对集团业绩指标的实现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搞好整个绩效考评体系的重点内容之一。搞好普通员工的考评,各中心应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岗位说明书中描述的职责设计和制定相应的绩效考评表和实施细则,并在集团考评制度的指导基础上逐项进行考评。员工KPI指标评分细则如表4所示。

  (三)绩效考核反馈与评价

  绩效考核的主要目的是评价员工的近期表现,帮助员工改进工作绩效,为人事部门管理任用、薪资、激励等措施提供依据等。企业管理人员一般根据员工考核分数来把考核结果划分为A、B、C三级,分别占20%,70%,10%的比例进行奖励、惩罚、提升、降级等处理。这个区分方法不是依靠分数来决定,而是按照分数的分布比例来决定的,这种方法更具有科学性和公平性。绩效考核结果反馈,包括对员工的培训、提升、薪酬建议等。

  三、绩效考核创新体系实操的着力点及意义

  高校后勤改革进行了十多年,校园企业取得一些成绩,得到了广大师生群众的好评,由于受学校诸多政策的限制其经营和管理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阻碍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高校企业创新动力不足,政策制度实用性较差、员工积极性不高、行政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只有通过创新绩效考核体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在搞好校园企业经营管理创新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是根据企业所处的特殊环境和条件制定一套有自己特色的灵活的薪酬制度,如采取“底薪+奖金”的模式,这在很多高校后勤部门管理中普遍使用。这种模式能保证每位员工有一个基本的工资收入,此外以“奖金”的方式倡导能者多得,将不同工作性质和不同层次人才的员工采取不同的计量标准和评价方式给予以功论赏。

  二是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不断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素质和提高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率。高校之间的交流源远流长,加强学校业务往来,可以增强高校综合谈判的能力,高校物资联合采购等规模经济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广大师生受惠。

  三是积极参与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努力建立较为完善的福利保障制度,尽可能地为人才解除后顾之忧,例如帮助解决配偶就业、调动、子女教育等问题,以增强人才对企业的归属感。

  四是成功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员工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比物质方面的激励更为有效。一个企业的文化,尤其是强文化,会强烈影响一个企业对员工的根本看法,同时影响着该企业的领导风格、领导方式、人员结构关系、职能控制方式等,这些都是企业能否有效吸引住人才的主要影响因素。

  五是转变奖惩模式,与社会企业相接轨。现代企业要有足够的包容度,要让有突出业绩的技术人员、销售人员有机会拿到比他们上司还高的工资和奖金,让他们安心于自己现有的工作而非煞费苦心努力往领导岗位上发展。目前社会上很多企业的技术人员拥有很高的工资收入,他们能把所有的精力和才华都投入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中去,作为技术员或销售员他们一样可以体现出自己的价值,都能为企业创造出惊人的效益和非凡的业绩。

  绩效考核是当今企业管理的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高校后勤管理引入并深化绩效管理是高校后勤企业走向未来必然的一个大的趋势。有效的绩效考核方法有以下优点:

  一是可以节约管理者的时间[7]。绩效管理可以使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和目标,知道领导希望他们做什么,把工作做成什么样,能有效地减少员工因职责不明而产生的误解。帮助员工找出通向成功的障碍,找到错误和低效率的原因,领导不必对各种事务进行过细管理,这样管理人员可节省很多时间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绩效管理就是一种防止问题发生的时间投资。

  二是可以避免冲突。当员工认识到绩效管理是一种帮助而不是责备时,他们会更加积极合作和坦诚相处。绩效管理主要是讨论员工的工作成就、成功和进步,帮助员工评价、改进自己的工作,只要让员工知道自己的工作职责范围,他们会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潜力。绩效管理是激发员工积极工作的管理投资。

  三是绩效管理可促进员工的发展。通过绩效管理,员工能对自己的工作和发展确定一个期望值,他们会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努力提高自己胜任工作的能力以期获得理想的奖酬,这样不仅员工得到进步,企业绩效也能有很大提高。

部门绩效考核细则3

  第一条考核原则:坚持民主、公开、公正、客观性原则;坚持重实绩、讲实效原则;坚持定性、定量相结合原则。

  第二条考核内容:对教师教学业务工作的全过程进行考核,着重于教学实绩、教学态度和教学水平。

  第三条考核依据:《教师法》、《职业教育法》以及自治区、州、县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规定。

  第四条考核方法:分项考核,量化积分、定性评价。

  (一)出勤率(5分)

  内容:是否遵守《轮台县出勤管理条例》。

  考核方法:查阅签到记录和请假记录

  得分:出满勤5分;出勤率达80%得3分;出勤率达60%得2分;出勤率50-10%得1分;出勤率在10%以下得0分;履行请假手续的不计入出勤率;没有履行手续的每天扣1分。旷课每天扣3分;迟到、早退、正课看自习累积每分钟扣0.1分; (二)工作量(5分)

  内容:全校课时量的平均数为教师基本工作量。

  得分:满工作量、半工作量、半工作量以下及无课时计分分别为5.3.2.0;超课时加1分;教研组长加1分;班主任加3分,教师兼其它社会工作的加1分。总计分不超过10分。 (三)师德(5分)

  内容:履行岗位职责态度是否认真,执行工作纪律是否严肃,是否严格履行请假手续,是否有无故旷课、旷工或经常性迟到、早退现象,是否有私自停课、调课现象,是否由违规违纪行为,是否顾全大局,是否积极参加政治学习,是否违反《中小学教师行为管理暂行规定》,主要时间和精力是否用于工作。考核方法:结合平时表现、查阅相关记载。

  得分:

  (1)很好5分,良好3分,一般2分,较差1-0分。

  (2)政治学习每缺1次扣1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扣3分;学期内受党纪政纪处分和治安处罚的扣5分;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扣2分;因工作不当引发家长告状至主管部门的扣2分;乱收费、乱订资料扣2分;教师穿着仪表、举止不文明的发现一次扣0.5分;不服从领导工作安排,影响正常工作开展的扣1分;参加封建迷信、酗酒、赌博、非法组织的扣1分;强调个人原因,拒不履行职责或造成工作阻力的扣0.5分;严重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扣2分。

  (3)见义勇为、有奉献精神,不计名利,不计得失、积极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的`每项加0.5分,被评为县级以上优秀者的加3分。

  (四)教学考评(共55分)

  1、常规工作(30分)

  (1)、教学常规工作质量方面(5分)

  内容:教学计划、教学总结、备课质量是否符合学校规定;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作业布置是否明确;教案是否规范;书写是否工整。是否积极参加组内、校内教研活动;听课的节数是否达标;评课是否讲究实效;是否积极主动地开展校内外实习实训,是否完成校本培训任务;是否积极主动地接受学校安排的外出培训或进修。

  考核方法:查备课笔记、听课记录、教研活动记录、公开课教案、评课记录、教学月查记录及学校教师培训、进修、转岗计划执行情况。

  得分:

  ①很好5分,良好3分,一般2分,无0分。

  ②各项记录每缺1项扣1分。

  (2)、完成教学任务完成情况(10分)

  内容:完成情况是否良好,教学基本目标是否达成;是否存在早退迟到、私自调课现象,是否存在旷课现象;讲课内容是否正确;课堂结构是否合理;重难点是否突出;教学方法是否体现课改新精神;是否讲究师生互动;是否按规定完成公开课、观摩课、制卷、阅卷、考试分析报告等教学任务;教学是否富于艺术性;学生满意程度如何;课堂教学效果如何。

  考核方法:统计实际完成课时量、结合学生考试成绩及实验实习记录、学生民主测评、抽查教学进度、随堂听课、召开学生座谈会、值班人员的查堂记录;

  得分:很好10分,良好6-5分,一般3-2分,较差1-0分。

  (3)、作业(5分)

  内容:作业量是否符合学校规定要求;是否按时批改;是否按时到班辅导;是否面向全体学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是否及时送教务处检查。

  考核方法:查阅学生作业和教务处月查记录。得分:很好5分,良好3分,一般1分,无0分。

  (4)、阅卷(5分)

  内容:是否及时、认真地完成教务处安排的命题出卷、监考、阅卷任务,监考有无失职现象;阅卷是否及时;分数能否及时上报;评讲是否认真及时,学生学分报表是否及时交送。

  考核方法:查看所出试卷;抽查监考情况及监考记录;抽查所阅试卷;召开学生座谈会;查阅分数记录。

  得分:很好5分,良好3分,一般1分,较差0分。

  (5)、辅导(5分)

  内容:是否按时辅导、是否不迟到不早退、是否不调课、是否空堂,是否自觉维护课堂秩序。

  考核方法:查查堂记录、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班务记录。得分:很好5分,良好3分,一般1分,较差0分。迟到早退3次扣1分,空堂1次扣0.5分。

  2.教育教学实绩方面(25分)

  内容:

  (1)担任文化类课程考试科目的教师其教学实绩的考核主要依据其所教学科的期中、期末考试及上级部门统一组织的考试成绩的名次差,确定本学期该科成绩进步综合名次,并给予相应考核分。

  (2)担任文化类课程考查科目或技能类课程的老师,其教学实绩依据该科学期考查成绩的合格率、达标率、优秀率及技能证书通过率,实习任务的完成率确定其该科该项综合考核分。

  考核方法:

  (1)查阅各科考试成绩表和学分统计表。

  (2)统计文化课期中、期末考试或统考的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

  (3)考查科、技能科根据其学期成绩合格率、优秀率和学生的满意率,最后确定综合名次。

  (4)原则上同年级任课教师进行比较。

  (5)各种比赛、竞赛情况。

  得分

  (1)(综合名次):第1名5分;第2名4分;第3名3分;第4名2分;第5名1分;

  (2)凡积极参加教学观摩、公开课活动或课件比赛或积极指导学生、辅导学生参加县级以上各种竞赛或发表论文者,依据公开课级别或辅导竞赛成绩所居名次的奖级、刊载学生论文和个人论文刊物级别质量给以适当加分。加分分值为:

  国家级8分;省级5分;州级3分;县级2分;校级1分。

  (3)指导兴趣小组:有计划、有活动记录和教案。坚持经常,并取得有效成果,加2分。

  (4)有如下情况加分:

  ①、规程落实好,创造性开展各种形式的德育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并取得名次的班级,每次每项给班主任加1分。

  ②、学生被评为县级以上三好生、优秀队员、班干或受到上级表彰,给班主任加2分。

  ③、学生在社会上表现优秀,为校集体争光,给班主任加1分。

  ④、学生遵守行为规范好,学期无任何违法、违纪及伤害事故的班级给班主任加0.5分。

  (5)教研成果(加分不减分,满分5分)

  ①、评为优质课、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坛新星等加分。

  校、县、州、省各为1.2.3.5分,省级以上加10分。

  ②、被评为优秀教研组组长,加1分。

  ③、承担公开课、实践课、实验课、观摩课等教学任务的教师每次加0.2分。

  ④、有课题报告并取得成果的教师按等级加分。(同本条①项)

  (6)、先进个人表彰(只加分,满分10分)个人因工作突出受到校级以上表彰的按下面标准加分:受到县、州、省、国家表彰的:部门表彰分别加0.5.1 、2 、3.5分;政府表彰的分别加1.3 、5 、10分。

  (7)有下列情形扣分:

  ①、学校检查评比、班级量化考核不达标,给班主任扣2分,任课教师扣1分。

  ②、班内发生重大责任事故的班主任,每次扣1分,累积计算。

  ③、辍学率超过5%的班级扣班主任2分,任课教师1分。

  ④、拒不参加学校举办各种活动的班级,每次每项扣班主任1分。

  ⑤、不能按学校要求完成工作任务和拒不接受工作安排的扣1分;

  ⑥、学生出勤率达不到98%以上的,每周扣班主任0.5分,累积计算;

  (五)学生评教(20分)

  考评项目:教学态度、教学水平、备课、上课、作业批改与辅导、考试、实习实训等方面的工作质量。

  考核方法:由教务处组织全体学生对学科担任老师进行民主测评。

  得分:将学生评教百分制分数乘以20%,折算成综合考评分。

  (六)教研组(同行)考评(10分)

  考评项目:备课、上课、作业批改与辅导、考试及教研活动

  等方面。

  考核方法:由教研组长负责组织实施,根据教研组平时教研活动记录及成员表现,在组内同行测评的基础上进行考评。得分:将教研组考评(同行)百分制分数乘以10%,折算成综合考评分。

  第五条考核等级与结果处理:教师绩效考核每学期按考核分确定等级为优秀、良好、合格、差。加权平均成绩大于或等于90分可评为优秀;介于70-89分之间为良好;介于60-69分之间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考核为优秀等级者,学校给予精神与物质奖励;考核倒数3名者,列入末尾淘汰备选。对连续两学期考核倒数3名者,全扣绩效工资。

  第六条组织领导:教师绩效考核在学校党支部、校长室领导下,由各部门分项负责。相关考核工作人员要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得弄虚作假,如违纪违规,要从严处理。

部门绩效考核细则4

  引言

  高校教学科研人员考核制度是高校管理的重要制度之一,高校的绩效考核不仅能为教育管理部门提供教学科研人员的工作情况和工作过程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能极大地激励职工的工作热情,多出成绩,出好成绩,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获得公平的而不是平均的劳动报酬。国内许多高校在高校考核体系方面都在不断地尝试,1999年清华大学率先迈出人事制度改革的第一步,在全校全面实行了岗位聘任和岗位津贴制度[1],使专业技术人员的待遇有了较大幅度提高;20xx年北京大学教师人事体制改革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推动了中国高等院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浪潮。值得欣慰的是,20xx年国家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人分配制度进行了改革,将事业单位的职务工资体系转变为岗位工资体系,提出了绩效工资的概念,指出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要求高等学校要健全内部绩效评价机制,并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绩效工资发放的主要依据,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作用,这就为我们进行高校教学科研人员考核系统的构建提供了政策支持。目前许多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绩效考核存在岗位职责不分、缺乏绩效反馈与沟通、绩效考核标准体系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张春瀛等在高校进行的有关教师绩效考核的调查中显示[2],有91.6%的被调查者认为其所在学校的教师绩效评估指标不健全,有66.7%的教师认为当前的考核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激励,有44.5%的教师认为当前的考核忽视长期绩效,因此要将绩效考核与薪酬挂钩,实现管理制度的创新,充分调动和激励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切实完善高校的岗位聘任、绩效考核和津贴分配制度。长期以来,许多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的考核大多由各学院(部门)来进行,高校只是掌握了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的结果,对于在考核过程中具体的量化指标掌握得不够全面,这样把考核的结果应用于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调整、岗位调整和职称晋升等相关人事决策中就缺乏了坚实的信息基础,对职工的积极性的提高也有重大的阻碍。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进行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高校教学科研人员考核体系的构建就有了可能,我们的目的就在于实现管理的信息化,掌握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情况,维护考核绩效的公平和公正,提高工作效率和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

  1、考核体系设计

  虽然很多学校都设计了详细的考核系统,有的因为是定性考核而不能准确反映真实情况,有的因为考核指标过于细化而实际上却不能真正实施,或者即使考核体系比较科学,但多数高校的考核是在各学院(部门)完成的,各学院(部门)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有些敷衍了事,做老好人,任何人都是考核合格,不得罪人,随便走走形式,各学院(部门)把考核结果报送学校,学校根本无法掌握详细的情况,因此,这种只有“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的考核模式已经渐渐地与学校的发展相脱节,学校要想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鼓励优秀人才做出成绩,从战略的眼光去发展学校,考核体系的变革是必须的。杨震等认为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有4个基本原则[3],即量化考核原则、全面考核原则、集成考核原则和动态考核原则,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4个基本原则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在指导考核体系的建立与考核方法选择过程中要彼此结合,恰当处理分项指标与集成考核的关系、指标量化与主观打分的关系、权重确定与动态调整的关系,才能真正做到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率与公平的兼顾,因此,我们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设计考核体系,“德”指政治素质,主要考核政治、思想表现和职业道德表现;“能”指岗位履行能力,主要考核业务技术水平,业务技术提高、知识更新和创新能力;“勤”主要考核工作态度、勤奋敬业精神和遵守劳动记录及出勤情况;“绩”主要考核岗位履职情况,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效率和实绩,取得成果的水平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考核结果不再是“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中的一种,而是分数,而考核分数直接与薪酬挂钩,甲比乙多一分,不再意味着拿着相同的报酬,而是要多一份额的报酬,即使两人聘任在相同的等级。我们给出考核分数(AM)与“德、能、勤、绩”的计分公式。AM=Mpm+Cpc+Dpd+Apa(公式1)在公式1中,AM代表考核分数,M代表“德”分数,pm代表“德”在其中所占的比例;C代表“能”分数,pc代表“能”在其中所占的比例;D:代表“勤”分数,pd:代表“勤”在其中所占的比例;A代表“绩”分数,pa代表“绩”在其中所占的比例,其中,pm+pc+pd+pa=1。在公式1中,只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论证和调研,四个指标所占的比例比较容易确定,很多学校的做法是将考核因素德、能、勤、绩的权重设为0.2,0.3,0.1和0.4。而M、C、D、A如何计算呢,我们采取刚柔并济的方式,M我们可以通过部门来考核,因为部门人员对其比较熟悉,具体考核的时候可以使用360度方法进行,360度绩效考核(360—DegreeFeedback)[4],即全视角考评(Full—circleappraisa1)或多来源评价(Multi—sourceAssess—ment),顾名思义,就是多角度或全视角。它是一种从不同层面的人员中收集考评信息,从多个视角对员工进行综合绩效考评并提供反馈的方法,或者说是一种基于上级、同事、下级和客户以及自身等信息资源的收集来评估绩效的方法,绩效考核把被考核人看成圆心,考评者分布在它的四周。而其它三项则是刚性的要求,其中,C我们通过高校的教务部门对其授课的情况设计一个考核公式来解决,许多学校在计算授课这个方面已经做得很成熟,通过对基础课、专业课、授课群体、课时等多方面的因素设计的定量考核指标已经完全可以实现;D通过督导组的协助来设计一个考核公式解决,A通过科技部门的其论文、论著、专利和项目等情况来设计一个考核公式来实现,根据其的等级、影响因子、论著的数量、项目的经济效益等等多方面设计的考核计算,很多科技部门也已经在这方面有了雏形,很快就可以进行实施。

  2、考核体系的实施

  我们设计的考核体系是一个联合教务部门、科技部门、督导组、学院以及教学科研人员自身等而构建的体系,(图略)。考核中心的数据库通过网络与各个分数据库连接,各分数据库不需要重新设计,只需要提供接口给中心数据库,当各分数据库数据发生变化时,中心数据库的相应数据也同时更新,这样学校中心数据库的数据确保是最新、最准确的。而与此同时,可以设计一个教学科研人员登录平台,其可以随时登录中心数据库查看自己在各个方面的成绩,其可以根据数据库中的值来确定自己在那些方面做的不足,还需要努力,从而在某些方面可以加强,这样就起到了激励作用,而不单单是考核就是考核,我们要摈弃纯粹的考核,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做得更好,从而促进学校的发展。当然,在实施系统的过程中,有很多难点存在,一个就是如何协调各部门做好数据库的协调接口问题,另外一个就是四个指标所占比例问题,最后就是各个分数据库中各个项目指标是否合理,是否完善,比例是否令人信服等等,例如,在图1中,我们将科技部门的业绩考核指标再分解(图略),在这些问题上,要经过反复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反复的修改,最终才能完善运行。由于系统涉及到学校及各个部门,业务逻辑差别较大,分析分布式系统中异构数据特征和功能需求的基础设计可能具有一定的难度,设计和开发系统时要尽可能多地考虑对已有系统的兼容以及对未来的应用提供可扩展性,我们的目的是要通过高校教学科研人员考核系统来优化学校人力资源管理,提高效率,创新管理,更好地把考核的结果应用于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的薪酬调整、岗位调整、职称晋升等相关人事决策,加强学校人事部门和科技部门以及各个学院的信息共享,其关键是要进行管理流程的再造。通过对现有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科研管理流程的分析,剔出重复不合理的工作环节,规范工作流程,使之适合系统的实现。考核体系的成功实施,能够极大地提供效率。可以全面了解本校教学科研人员的工作情况、工作过程和工作效率,降低重复劳动,为提高管理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有利于实现学校人事部门管理的信息化;

  第二,有利于及时地掌握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情况及工作依据,为考核聘任提供了最基础的依据;

  第三,有利于维护考核绩效的公平和公正;

  第四,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重复劳动。

部门绩效考核细则5

  一、绩效考核的概念及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1.1绩效考核的定义

  绩效考核是指通过对员工或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的工作成果进行评估,以衡量其工作绩效的一种管理手段。绩效考核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量化评估,可以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方式,促进企业的发展。

  1.2绩效考核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绩效考核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首先,绩效考核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其次,绩效考核可以激励员工积极主动地工作,提高工作动力和工作热情。最后,绩效考核可以推动企业的发展,通过对绩效优秀的员工进行激励,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企业。

  二、部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及细则的要点

  2.1目标制定

  部门绩效考核的第一步是明确目标,包括整体目标和个人目标。整体目标是指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需要完成的`任务和达成的结果,个人目标是指员工在完成整体目标的基础上需要达到的个人绩效。

  2.2指标设定

  指标设定是绩效考核的核心环节,需要根据部门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指标。指标应该具有可量化性、可操作性和可考核性,以便于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评估和对比。

  2.3权责明确

  在绩效考核中,需要明确每个员工的权责范围和工作职责,以便于对其进行。同时,还需要明确员工的工作权责与绩效考核结果之间的关联,确保绩效考核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2.4考核周期

  绩效考核的周期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一般可以分为年度考核、季度考核或者月度考核。不同周期的考核可以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三、实施方法

  3.1制定合理的考核指标

  制定合理的考核指标是绩效考核的前提,需要根据部门的特点和工作要求来确定。考核指标应该具有可衡量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客观地反映员工的工作绩效。

  3.2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

  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是保证绩效考核公正性和客观性的关键。考核体系应该包括多个维度和多个层级,考虑到员工的工作成果、工作质量、工作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3.3激励与奖惩机制

  激励与奖惩机制是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绩效优秀的员工进行奖励,可以激励员工积极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对绩效不佳的员工进行适当的奖惩,可以促使其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质量。

  部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及细则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明确目标、设定指标、明确权责和规定考核周期,可以促进部门绩效的提升。同时,制定合理的考核指标、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和激励与奖惩机制,可以更好地推动企业的发展。只有不断完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及细则,才能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部门绩效考核细则】相关文章:

部门绩效考核细则09-14

部门绩效考核细则(精选11篇)03-29

部门绩效考核实施细则05-24

绩效考核细则08-14

绩效考核细则范文06-20

绩效考核管理细则03-31

员工绩效考核细则07-02

绩效考核细则(热)07-20

绩效考核细则(精华)07-20

高中绩效考核细则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