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发展培训演讲稿

时间:2020-09-21 13:28:58 培训发展 我要投稿

服务业发展培训演讲稿

同志们:

服务业发展培训演讲稿

  大家上午好。按照这次培训班的要求,让我给大家谈谈全省服务业发展的有关情况。很高兴与大家一起交流和探讨如何加快服务业发展问题。但我从事服务业工作时间不长,对服务业学习研究的还不够深透,特别是在商贸流通、现代物流等方面,与在座的各位相比,了解的也不是很多。下面,结合工作实际和个人的认识体会,向各位介绍一下当前国内外服务业发展形势和我省服务业发展的有关情况及一些认识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服务业总体概念、特征及发展形势

  (一)服务业的概念和分类。

  按照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划分,服务业又称第三产业。过去人们理解的服务业,主要是商品买卖、餐饮理发等生活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实际上,服务业的内涵十分丰富。从传统工农业产品的流通销售,到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从车辆的运输往来,到天上卫星的信息传播,都属于服务业。概括的说,服务业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包括16个行业,有55个大类,198个中类,355个小类。按照服务业性质分,有生产型服务业、生活类服务业、公共服务业及其他类型服务业。其主要内容:包括物流配送、交通运输、金融保险、信息咨询、中介服务、技术服务等主要面向生产的服务业(即生产型服务业),又包括商品零售、物业管理、社区休闲、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宾馆、饭店、健身医疗等主要面向生活的服务业(即生活类服务业)。同时还包括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市政公用事业等主要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型行业(即公共服务业,也叫作非营利性服务业)。在统计上,除农业、采掘业、工业、建筑业外,其他行业都属于服务业范畴。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服务业的领域不断拓宽、范围不断扩大,新的产业形态不断出现。如商业过去只是小商小贩,现在有了连锁经营;邮电过去靠的是人工送信,现在可以通过网络传输,服务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欧洲的产品设计、印度的软件服务、美国的“好莱坞”大片、日本的动漫影视等,也都属于服务业。经济信息、虚拟经济、创意经济、会展经济、休闲经济等新的业态层出不穷、迅速成长。

  随着信息技术和现代科技在服务业中的应用,又把服务业分为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传统服务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中的部分行业。现代服务业有狭义和广义之说,从狭义来讲,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它伴随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而出现,是信息技术与服务产业结合的产物,具体包括两类,一是因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形态,如计算机和软件服务、移动通信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二是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从传统服务业改造和衍生而来的服务业形态,如金融、房地产、电子商务等。从广义来看,现代服务业是经济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是一种现代化、信息化意义上的服务业,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而发展起来的、知识和技术相对密集的服务业,是基于新兴服务业成长壮大和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而形成的新型服务业体系,主要包括通信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企业服务业、教育服务业、医疗保健服务业、数字传媒产业等行业。

  (二)服务经济的特征。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人类社会经济先是农业经济时代,再是工业经济时代,最后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经济是指服务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比重超过60%,或指服务业就业者在整个国民经济全部就业者中的比重超过50%的一种经济态势。一般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服务业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

  (2)服务产品成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主要产品;

  (3)生产性服务从制造业中独立出来;

  (4)服务内部结构不断向高度化演变。

  (三)国内外服务业发展形势。

  当前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经济迅速崛起,已成为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发展最为显著的特征,服务业的产出和就业比重,早已超过工业和农业两大产业之和,据统计,本世纪初,世界服务业比重平均达到65%以上,像美国等服务业发达国家已达到70%以上,中等国家达到55%以上,有些欠发达国家也达到45%左右。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服务业发展十分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服务业。20xx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xx〕7号)提出,到2020年,全国基本实现经济结构向以服务经济为主转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各省市认真贯彻国务院部署要求,都把大力推进服务业加快发展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和关键举措,下大力气抓紧抓好(加上近期省外学习考察的一些例子)。近几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都在40%以上,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超过了50%,广东、浙江、湖南等省服务业发展都高于我省33.4%的水平。我省服务业的发展与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极不适应,与全国和先进省市相比差距较大。

  二、围绕加快发展服务业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省各级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政策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大力促进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围绕促进服务业发展,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建立健全了工作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站在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把繁荣发展服务业作为实现工作指导转变的重要措施,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得力措施,大力推动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20xx年,省政府批准成立了省服务业办公室,作为省发改委的内设机构,人员编制24人,副厅级单位,主要职责承担服务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指导、服务等工作。随后,省政府又成立了由省长任组长、常务副省长任副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省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全省服务业发展工作。20xx年11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时任省委书记李建国、省长姜大明、常务副省长王仁元都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对促进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大决策部署。08年省政府在潍坊、泰安、烟台分别召开了服务业“三大载体”专题会议。今年3月份,省政府又在青岛召开了全省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对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如何加快服务业发展,充分发挥服务业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重民生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全面安排部署。目前,全省17个市全都设置了副县级以上服务业专门工作机构,组建了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并有效地开展了各项工作,较好地发挥了职能作用。

  (2)强化了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

  近几年,国家连续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7号)和《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国办发11号)等文件。20xx年至20xx年,省委、省政府连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鲁发[20xx]14号)和《关于贯彻国发[20xx]7号文件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意见》(鲁政发[20xx]66号)等文件。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要求,省里又相继制定了《关于培育服务业“三大载体”的通知》、《关于完善和改进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通知》和《山东省“十一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各市党委、政府及省直有关部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完善细化政策措施,配套出台了一批政策。为促进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省委组织了对服务业发展环境的专题调研,省政府组织了两次督查。从去年7月1日起,我省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服务业用水、用电与工业同价的政策。

  (3)突出优势特色,发展重点产业。

  省政府确定全省服务业突出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服务、文化旅游、房地产业和中介服务6个重点行业。各地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济南依托省会优势,大力发展软件业和服务外包,取得了一定成效。青岛、烟台、威海等市借助区位和资源优势,突出发展旅游业、会展业、现代物流业等;临沂市充分利用现有的物流设施和资源,大力发展现代商贸流通和物流业;聊城市坚持城市建设与发展旅游业、商贸业、文化产业相结合,实现了城市建设与相关服务业的协调互动发展。为加快推进6大重点产业的发展,去年省政府办公厅制定下发了《印发关于山东省服务业重点产业和重点工作协调推进制度的意见的通知》(鲁政办发〔20xx〕49号)。协调推进制度分十项,每项都相应设立一个协调推进组,根据省政府领导的工作分工,每个组都明确了省政府分管领导,明确了主管部门及相关组成部门,明确了主要职责、协调事项以及相应的工作制度。

  (4)确定了发展载体,加大培育力度。

  省委、省政府结合我省实际,确定选择服务业重点城区、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加强培育。一是集中培育50个经济基础较好、总量规模大、服务业优势明显、发展特色鲜明的服务业重点城区,到2010年,50%以上的服务业重点城区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二是重点规划建设和培育50个规模较大、产业集聚度高、发展特色鲜明的省级服务业重点园区,到2010年,初步形成与城市功能定位相配套、省市县三级服务业园区相结合,适应生产和生活需要的服务业园区体系。三是重点培植10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市场竞争力强的重点服务企业和企业集团,到2010年,争取有10家以上大型服务企业集团进入全国百强行列。

  (5)强化“三大支撑”,夯实发展基础。

  一是强化资金支撑。按照鲁发[20xx]14号文件规定,自20xx年至2010年,省级财政设立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每年按上年GDP的万分之零点五提取。各市也按照要求相应设立了服务业引导资金,用于发展服务业的资金支持和考核奖励等,引导社会加大服务业投入,推动服务业快速发展壮大。20xx年和20xx年共安排省级服务业引导资金3.58亿元,扶持了现代服务业项目150多个,带动社会资金投入160多亿元。同时还加大了服务业招商引资力度,20xx年和20xx年连续两年在鲁台经贸洽谈会上设置服务业专场招商会。二是强化人才支撑。省里制定了三年境外培训相关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1000人的培训计划,20xx年已培训300人。三是强化体制机制支撑。为加强对各市、县(市、区)服务业工作的考核,省政

  府办公厅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印发山东省服务业发展指标体系及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鲁政办发〔20xx〕93号)、《关于印发山东省服务业发展部门绩效考核办法的通知》(鲁政办发〔20xx〕97号)。按照办法规定,省里对20xx、20xx两年各市、县,省有关部门服务业先进单位进行了考核奖励,共发放奖励资金3200万元。

  (6)加强舆论宣传,总结推广典型。

  20xx年,省政府在临沂市召开了全省促进服务业发展现场会议,总结交流了临沂、济南、青岛、聊城、菏泽5个市发展服务业的做法和经验。20xx年,省政府在淄博召开全省服务业工作座谈会,各市各部门交流了情况。去年召开的服务业三大载体3次现场会、今年3月在青岛召开的全省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都总结交流了一批服务业发展的先进典型。20xx年和20xx年还分别在日照市、聊城市和新泰市召开了三次服务业标准化工作现场会议。近几年,省有关部门组织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加大了服务业先进典型的宣传,并多次组织了对全省服务业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总结发展经验,利用多种渠道在全省加以推广和引导。

  (二)全省服务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近年来,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对服务业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强化了扶持政策和措施,全省服务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出现了明显的转折性变化:

  一是服务业已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从总量上看,20xx年全省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0367.2亿元,比20xx年增加3188.9亿元,增长了44.4%;占GDP的比重达到33.4%,提高1.4个百分点。从速度上看,去年增长速度达到14%,由20xx年分别低于二产和GDP的增速2.2个和0.3个百分点,转为分别高1.9个百分点,实现了“双超”。其中,交通运输邮政业增加值增长23.1%,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15.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7.7%,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3.8%,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5.5%,其它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8%。从贡献率上看,去年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37.1%,比20xx年提高5.7个百分点,拉动全省经济增长4.5个百分点,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服务业已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去年,全省服务业实现地税收入603亿元,增长21.5%,比20xx年增加221.6亿元;占全部地税收入的比重达到51.5%,提高了4.2个百分点。服务业以占GDP33.4%的比重,提供了超过50%的地方税收;以14%的增长速度支持了20%以上的地方税收增速。抓服务业就是抓财源建设,已成为各级各部门的共识。

  三是服务业已成为吸纳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20xx年全省服务业从业人员1826.3万人,所占比重达到30%,比20xx年提高0.5个百分点;新增就业人员64.6万人,占全省新增就业人员的53.2%。传统服务业仍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新兴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提高。

  四是服务业投资已成为拉动社会投资的重要力量。去年,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投资完成6690.2亿元,增长43.3%,增速高于全社会投资20.2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43.3%,同比提高6.2个百分点。与20xx年相比,增长了70.1%,增速和占比分别提高了24.6个和7.9个百分点,去年,全省规模以上投资比20xx年增加4299.3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加2576亿元,占64.1%,比第二产业高34.5个百分点,为第二产业的2倍以上。

  五是服务业“三大载体”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1)重点服务业城区成为发展的主体板块。去年,全省50个重点城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8081.5亿元,同比增长21%,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78 %。城区规模以上服务业投资完成4692亿元,占全省服务业投资的比重70%。济南历下区、青岛市南区、潍坊奎文区、济宁市中区等县(市、区),率先形成了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2)重点服务业园区的集聚作用明显提高。去年,50个重点园区完成营业收入3502亿元,缴纳税金150亿元,分别增长27.7%和73.3%;入园企业1.96万家,增长49.3%,园区的发展规模和质量上了一个大台阶。金乡国际商贸城成为世界知名的大蒜种植加工、储存交易和价格形成中心,达到了建设一个园区、富裕一方百姓、繁荣一方经济的效果。

  (3)重点服务业企业的带动作用增强。去年在遭受金融危机冲击的情况下,100个重点服务业企业仍实现营业收入2217亿元、缴纳税金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和9.8%。其中,营业收入过50亿元以上的企业15户,过100亿元的有4户。山东省商业集团销售收入达187亿元,安置就业1万人,银座已开办连锁店52家,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引领着全省零售业发展理念和经营模式的变革。

  但是,我省服务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与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特别是与先进省市相比差距较大。一是思想仍不够解放,认识还不够到位。二是总量偏小、比重偏低。去年,我省服务业增加值比广东少4956.4亿元,比江苏少1181.6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7个百分点,比广东、江苏分别低9.5个和4.7个百分点;人均服务业增加值是江苏的73%,广东的65%左右。三是内部结构不尽合理。去年,我省新兴服务业所占比重仅为32.4% ,而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高达45.8%。金融和房地产业等新兴服务业增长趋缓。去年全省金融业、房地产业和营利性服务业增长11.2% ,增速低于服务业2.8个百分点,比传统服务业低5.6个百分点。四是地区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在全省服务业GDP1.0367万亿元中,济南、青岛、烟台就占4533亿元,约占总量的41%。而德州、东营、滨州、聊城、枣庄、日照、菏泽、莱芜8个市总计2452亿元,约占总量的24%左右。五是发展载体不强。我省核心竞争力强的服务业大企业数量偏少,特色与优势明显的服务业园区不多。去年,全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中,我省只有23家,且没有一家进入全国百强。

  三、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意义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已由沿海向内地延伸,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对我省服务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某些行业表现较为突出。从发展趋势看,这场危机对服务业的影响在短期内不可能结束,持续多久,也不好定论。我们对此必须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必须高度关注。为应对金融危机、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家近期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政策措施,确定两年投资4万亿元拉动经济增长。我省也按照国家要求建立了扩大内需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关于贯彻中央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十项措施的实施意见》,全力抓好扩大内需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金融危机对我省服务业影响的分析研究,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重民生的高度,充分认识当前形势下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意义。我认为,其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实现经济素质整体跃升的战略举措。

  当前,工业化与城市化仍然是经济生活发展的主旋律。预计我省工业快速增长还将保持一个较长的时期,城市规模快速扩张,也将持续较长时间。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人力资源密集的现代服务业,将成为先进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如果没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就不能提升工业整体素质,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我们有可能建成制造业大省,而不能建成制造业强省。同时,服务经济决定城市能级,如果没有服务业的集聚化、园区化发展,没有一批大型骨干服务业的大集团、大公司的带动发展,大中城市就很难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我们有可能建成经济大市,而不能建成经济强市,也不可能有效地提高城市辐射带动力。同样,如果农村没有服务业大发展,就很难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新农村建设的蓝图也很难实现。可以说,促进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对于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全面提升全省经济整体素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加快发展服务业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

  转变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大任务。多年来,在转换增长方式上,各级做出了较大努力,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从总体上说,当前我省经济增长方式仍比较粗放,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物质投入的增加和总量规模扩张,外延扩大再生产特点比较明显。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以技术含量高、知识密度大,具有物质消耗省、土地占用少、环境污染低、就业容量大、创造税收多等重要特点。据统计,20xx年全省从业人员6081.4万人,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1826.3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30%左右。去年全省服务业实现地税收入603亿元,占全部地税收入比重的51.5%。由此说明,只有加快服务业发展,才能加速专业化分工、提升工业化效率,形成集约发展的强大动力,促进经济方式的加快转变,使经济发展尽快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三)加快发展服务业,对改善国民经济增长格局具有关键意义。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看,长期以来,全省经济高速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0%左右,而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近年来这种状况有所改善,但三大需求拉动不协调的格局仍没有根本性改变。20xx年,我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6%,拉动经济增长6.6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广东13.7和1.9个百分点。在当前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推进时期,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国际市场出现了较大变化,固定资产投资仍会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但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许多行业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外需市场萎缩,出口受阻,增加了许多不确定性。因此,在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我们必须依靠启动和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增强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减少经济增长的波动性。服务业特别是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具有提供消费、满足消费、提升消费需求的特点。只有大力发展面向民生的消费性服务业,不断拓展新型服务领域,积极培育和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才能更好地提高广大城乡居民消费层次、拓展消费领域。进而实现由投资、出口拉动,转向投资、出口、消费协调拉动的格局。

  (四)加快发展服务业是突破国民经济瓶颈的重要途径。

  从我省的基本省情来看,与南方一些省份相比,我省的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人均占有水平较低,特别是淡水、土地、矿产等一些不可再生资源,长期处于紧缺状态,难以支撑国民经济的增长,多数保障程度偏低。一部分大企业、大集团所需原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维持生存。我省综合能源消耗总量居高不下,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COD等排放总量位居全国前列,资源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较为突出,治理污染的任务相当繁重。增加了政府、企业和社会的负担。如果国民经济的总量结构,特别是工业内部结构不作大的调整,人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将难以明显缓解。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走新型工业化路子,特别是着力加快服务业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瓶颈制约。

  (五)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强大动力。

  长期以来,在发展对外经贸上,大家关注更多的是货物贸易。但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在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的推动下,世界服务贸易以明显高于货物贸易的速度大幅度增长。乌拉圭回合谈判已将

  国际贸易分为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三大类。货物贸易的增长将面临着重大挑战,主要是: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条款逐步增多,货物贸易摩擦明显加剧。近几年,我国外贸出口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低端实物贸易和资源类产品出口受到限制,提高了出口的门坎。就我省来讲,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出口贸易有了长足的发展,外贸出口结构有了一定改善,但与发达省份相比,出口结构仍不合理。机电产品、高附加值产品、高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偏低,农产品、粗加工产品和资源性产品出口比重偏大,如此长期下去,我省对外贸易的竞争能力就会越来越缺乏竞争力。只有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培植一批出口型的服务业大企业大集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积极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把承接服务外包作为发展重点,才能充分发挥我省人力、港口资源等综合优势,加快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升对外贸易的层次和水平,从根本上提高参与国际竞争能力。

  (六)加快服务业发展是解决好民生的迫切需要。

  服务业具有门类多、就业容量大的特点,大力发展教育培训、科技研发、信息咨询、金融服务、文化创意、中介服务等行业,不但有利于扩大就业,也有利于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民生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认真解决好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是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是检验各级党委政府执政能力与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志。更加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既是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和职责,也是企业的重要义务。长期以来,在解决民生问题上,各级政府做出了很大努力,一些领域的矛盾有所缓解。但是,要更好地解决就医难、上学难、住房难、就业难等突出的民生问题,就必须高度重视发展服务业,特别是要搞好公共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的建设,使全社会的公共服务、公共保障能力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使广大城乡居民更多地享受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发的成果。

  四、加快发展服务业面临的良好机遇

  经济发展规律表明,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之间,服务业进入高速增长期,并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逐步超过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目前,我省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正处在良好的发展机遇期,即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市场化完善、国际化提升的新阶段。在新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时期,服务业面临着重大战略机遇。概括的讲,有五大机遇:

  (一)良好的政策环境为服务业发展创造了机遇。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这就进一步明确了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地位。20xx、20xx两年,国务院及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对我国今后几年服务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省也结合山东的实际,制定并出台了《山东省“十一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任务目标。同时,还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清理了阻碍约束服务业发展的政策规定。整顿和优化了服务业发展的大环境。随着服务业发展政策的贯彻落实和投资力度的加大,有利服务业拓展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软环境也已经形成,这些都为我省服务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二)加大投资、扩大内需为服务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防止经济增速过快下滑和出现大的波动,中央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重大调整,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制定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在2010年底前投资4万亿元支持加快民生工程、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灾后重建的各项领域。我省按照中央扩投资、保增长、调结构的要求,加大投资力度,精选一批重大建设工程及项目,为全省经济注入活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中央在去年第四季度新增的1000亿元投资中,我省共争取安排项目1069个,计划总投资130亿元,其中中央投资33.1亿元。项目投资主要集中在铁路、公路、农村基础设施、自主创新、保障性住房、卫生教育、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等社会基础建设,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必将对服务业发展形成有效的拉动,奠定良好的发展条件。

  (三)国际服务业转移和进入对促进其发展的机遇。

  服务业跨国转移是当前经济全球化最为显著的特征。在当今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国际服务业的跨国转移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不仅从根本上改变着世界服务业的发展模式,而且正日益深刻地改变着世界各国的经济、产业、技术的发展格局,并对我国在世界产业链中的地位、利益产生重大影响。在国际服务业的经济产出总量和国际投资总量早已超过制造业的大格局下,产业跨国转移的主体将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为服务业扩大招商引资、发展合作、引进资金技术和先进装备,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为我省服务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准入及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四)我省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对其提升层次的机遇。

  我省初加工工业、资源开发类产业所占比重较高,产业的结构层次较低,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的压力较大。今后一个时期,一般加工制造业作为支撑增长的主体作用将逐步减弱。抓紧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已成为山东发展的当务之急。在新的发展时期,服务业担负着极为重要的使命。一方面,要遵循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的趋势,进一步优化、提升制造业的层次与水平;另一方面,把握国内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的时机,进一步提升服务业的总量规模和产业层次。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已成为根本战略目标。这一战略定位符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构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要求,为服务业企业大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五)制造业服务化对其协调、融合发展的机遇。

  制造业的服务化在过去20年中已在全球范围内悄然展开,近几年这一趋势更加明显,服务不仅出现在制造业,而且逐渐成为制造商竞争的有力武器,成为制造业新的利润增长点,甚至有一批传统的制造商成功转型后转变为服务型企业。据对20xx年全球12521家制造商的数据分析发现,有29.5%的企业属于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混合型企业,这个比例在美国高达58%、芬兰为51%、马来西亚为45%、荷兰为40%。制造商提供的主要服务包括设计和开发服务、系统和解决方案、零售和分销、维护和支持。IT企业在服务转型方面更加突出,1999年至2004年的5年间,全球IT业软件公司的收入增长中,来自服务的部分占74%;硬件公司收入增长中98%来自服务。这充分说明,制造业的服务化程度越高,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必须配套、融合、协调发展。这种发展趋势非常明显。制造业向服务化发展的机遇,为服务业特别是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五、我省今后服务业发展的思路和任务目标

  国际经验表明,每次经济金融危机发生以后,都会催生新的服务行业,随之而来的是带动服务业的繁荣与快速发展。可以预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必将是我省服务业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过程。实践表明,危机中伴随着机遇,机遇是主要的,关键是企业家能否抢抓机遇,能否把握和利用好机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按照省九次党的代表会和省委工作会议提出的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总要求,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现工作指导上的转变,把发展服务业作为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拓展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农村和社区服务业,优化行业结构,提升技术结构,调整组织结构,全面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促进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带动全省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长期的任务目标是:按照两步走的战略步骤,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达到37%;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比重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达到35%以上;服务贸易总额达到40亿美元;济南、青岛率先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其他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20%。到2020年,全省要如期实现经济结构向以服务经济为主的战略转变,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要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相适应。

  今年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

  (1)扩规模:即努力扩大服务业总量规模,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一个百分点。

  (2)调结构:即以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为重点,加快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大力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新兴和现代服务业占比达到34%以上。

  (3)增活力:即重点培育服务业三大载体,集中财力培植一批服务业大企业、大集团和重点服务业园区,提高服务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服务业园区化布局、集聚化发展,全面提高服务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服务业实现地方税收占比达到52%以上。

  (4)促内需:即通过加快发展服务业,改善消费环境,提高即期消费能力,提振消费信心,扩大消费需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服务业投资增长25%以上。

  (5)保民生:即通过提供丰富的消费品和质优价廉的服务,为城乡居民衣、食、住、行搞好服务,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服务业新增从业人员70万人,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的比重达到32%以上。

  六、紧紧围绕二产分离,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

  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二三产业分离,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省地税局统计,20xx年,全省通过业务分离和资源重组,新成立1594家服务业企业,新增营业收入195.6亿元,新增地方税收10.3亿元,在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增加地方税收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滨州市近年来按照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的要求,依托现有大中型企业技术、资金、资源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借助其已经形成的良好发展平台,按照“存量结构调整,增量结构优化,壮大地方财力,实现跨越发展”的工作思路,从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二产企业的情况出发,灵活运用资产重组、业务分离、分散集中等方式,在全市大中型企业中开展了二三产业分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20xx年底,全市实现二、三产业分离的企业达到230余户,新增营业收入47亿元,实现地方税收1.89亿元,探索出一条推进产业分离、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服务业发展、增加地方收入的新路子。同时,通过实施二三产业分离,规范了企业的内部管理,促进了企业主营业务的壮大,并培育扶持了一批商贸流通龙头企业。如博兴县京博集团新分离组建的京博物流中心有限公司,20xx年实现营业收入7.8亿元,增长210%;实现税金3223万元,增长59%;缴纳地方税收2883万元,增长160%,较好地发挥了现代物流业龙头企业作用。各个企业要借鉴滨州市的经验,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搞好二产中的三产分离工作,以壮大自身规模,发展现代物流业。

  七、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指导原则及主要措施

  发展服务业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与整个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要立足于为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搞好服务,在服务生产生活中发展壮大。在工作指导上,“坚持六个结合”:即坚持加快发展服务业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相结合,与建设制造业强省相结合,与推进城市化进程相结合,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与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相结合,与解决突出民生问题相结合。处理好“三大关系”:正确处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系,大力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正确处理生活性服务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系,大力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共同发展;正确处理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升级与现代服务业的关系,大力推动整个服务业的科技信息化水平。

  从省的层面来讲,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搞好服务业规划布局。

  发展服务业,规划是龙头。按照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科学规划服务业发展布局,推进资源整合,增量带动存量,优化资源配置。服务业的发展要紧紧围绕省政府确定的“一体两翼”、海洋经济、“五大板块”的经济发展战略框架展开。一是统筹协调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服务化的关系,科学合理地布局好重点城区、重点港口、重点通道、重点枢纽、重点设施和重点项目的建设,着力依靠服务经济园区化、聚集化发展,提升国民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层次与水平。二是各县市区立足本地实际,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突出发展特色服务业。

  (二)以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加快发展六大产业。

  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规范提升传统服务业,积极培育支柱产业,特别要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抓好六大产业的发展。一是有序发展金融保险业。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二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尤其是第三方物流,推进物流集聚区建设。三是积极推动发展科技与信息服务业。大力发展软件产业,拓展互联网业务,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支持公共科技平台建设。四是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搞好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五是规范发展房地产业。加快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普通商品住宅。六是全面发展商务服务业。加快发展各类中介服务业,逐步形成种类齐全的商务服务体系。

  (三)继续加大培育力度,做大做强“三大载体”。

  抓好服务业的繁荣和发展,必须抓载体建设,载体建设对做大做强服务产业至关重要,是又快又好发展服务业的总抓手,也是加快发展服务业的“牛鼻子”工程。在工作推进与指导上,全方位打造提升重点城区、重点园区和重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着重强化其战略管理水平,自主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财务管理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文化凝聚能力;创建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建立规范的产权关系和治理结构。

  (四)继续着力强化“三大支撑”,增强服务业发展的活力。

  从我省的情况看,推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必须尽快打破资金、人才、体制机制三大瓶颈制约,强化服务业发展的要素支撑。

  (1)进一步强化资金支撑。力争每年服务业投资增速高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个百分点。加大财政对服务业的投入力度,把更多的财政引导资金投向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领域。继续拓宽投融资渠道,多方位筹措资金,加大对服务业的投入力度,逐步形成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企业资金为支撑,社会资金为补充的'投融资体制。加大工作力度抓好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的建设,为中小企业贷款融资提供保障。

  (2)进一步强化人才支撑。通过完善配套政策,积极吸引我省急需的境外专业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加大培养和培训规模,调整各类院校的学科与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抓紧培训一批适应市场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一批熟悉国际规则的开放型人才,造就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科研型人才。

  (3)进一步强化机制体制支撑。进一步深化各方面的改革,破除垄断经营和市场进入门槛等体制性障碍,着力培育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市场体系,尽快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服务业发展新机制。

  (五)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

  抢抓国际服务业资本转移的机遇,把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扩大招商引资作为提升服务业发展活力与素质的强大推动力。大规模吸引国外服务项目、资金、管理、技术和人才的进入,使服务业招商引资实现重大突破。突出抓好服务业“区位招商”,要着力围绕服务业聚集区、重点功能区和特色园区,吸引境外大财团、大公司的进入。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把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作为扩大服务贸易和提升产业水平的重点。选择一批条件好、有优势、有潜力的城市,培植建立10个左右服务外包基地,培植一大批具备国际资质的服务外包企业,带动山东对外开放战略、对外经贸增长方式的调整和转变。

  (六)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引导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

  政府的调控与引导作用与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样不可缺少。要着力加强6项制度建设:一是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制度。建立健全与工作相适应的服务业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充实人员,提高服务水平。二是建立严格的政策落实责任制度。进一步抓好国家和省已经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的落实,搞好政策的深化、细化、配套和延伸,及时研究提出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新政策、新措施。三是建立重点产业和重点工作协调推进制度。省里已经出台建立十项重点产业和重点工作协调推进制度的文件(鲁政办发49号),除六大重点产业外,十项制度还包括投资、统计、标准化等涉及服务业的几大重点工作。下一步要重点抓好贯彻落实。四是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的目标责任和绩效考核制度。通过定性定量的考核,强化政府的调控和引导作用。五是建立完善的服务业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制度。加大服务业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力度,每年选派各类服务业人才特别是优秀管理人才,到服务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培训,尽快形成一支与加快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高层次、复合型、强有力的企业家队伍、专业和管理队伍和职工队伍,为服务业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六是进一步健全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完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规范服务业统计方法,全面准确反映行业发展情况。

  从企业角度来讲,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对物流企业、商贸企业来讲,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是中心目标,所有企业的经营活动都必须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展开。要瞄准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大趋势,牢牢把握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服务化结合的主旋律,紧紧抓住国家发展战略重点调整的重大机遇,按照主业突出、特色突出、优势突出的要求,建立健全新型的运营和发展模式;大力推进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推进流程重组,健全信息体系,完善营销网络,大力增强市场开拓能力;实施品牌战略,坚持人才强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重点企业的领军作用。侧重于五项工作的加强。

  (一)加强牢固树立市场导向的观念。

  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要全面分析和正确判断形势,以市场为导向,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积极应对危机,变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努力开拓市场,开拓服务领域,延长服务的链条。

  (二)加强打造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要适应新形势、新环境、新任务的需要,必须全方位地打造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包括强化企业的战略管理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营销能力、财务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等。

  (三)加强推进现代经营方式的实施。

  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和发展战略的调整,物流、商贸企业要积极实施现代经营方式和经营业态,注重机制、管理、技术创新,全面整合知识、技术、资本和人力资源。特别要搞好高新技术、信息技术研发与应用,推进信息与技术平台的建设,提高企业应用现代科技和信息化水平。同时,有条件的企业要通过跨市区、跨省际、跨国界的经营,增强市场开拓能力。我省多数服务企业立足本地发展,地方色彩较浓,跨区开拓不足,要加快扩张步伐,精心选择和打造跨区经营网点布局和网络体系建设,积极稳妥地开拓国内外市场。

  (四)加强培育自主品牌力度。

  服务品牌具有全面展示企业形象、展现服务理念、提升服务价值的重大作用,是质量与信誉的保证,代表了潜在的竞争能力与获利能力。服务业企业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服务品牌的竞争。我省服务业企业的品牌资源开发远未到位,带动效应还很不明显,必须加强和高度重视企业自主品牌的培育。

  (五)加强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的能力。

  当前我省服务企业处在大发展的创业时期,也是高风险积累时期,必须增强风险意识,强化风险管理。要以稳健经营为前提,防范片面追求规模、速度和数量所带来的风险,防止因市场环境变化而陷于困境。正确处理多元化经营与专业化经营的关系,严格防范过度多元化的风险。正确处理负债经营与承受能力的关系,严格防范“高负债”带来的风险。正确处理利润最大化与规模最大化的关系,严格防范盲目铺摊子上项目的风险。

  八、用足用好国家和省里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这几年,为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7号)和《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国办发11号),我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鲁发[20xx]14号)和《关于贯彻国发[20xx]7号文件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意见》(鲁政发[20xx]66号)等文件。这些文件,对服务业加快发展提出了若干扶持政策,概括的讲,有六个方面,十五项条款。

  (一)放宽市场准入。

  (1)除国家法律、法规禁止进入的,各类资本均可进入所有服务业领域。

  除国家法律、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的企业登记的前置审批外,其他一切审批项目均不得作为服务业企业登记的前置审批项目。服务业企业异地设立的分支机构新增经营项目需前置审批许可的,经企业申请,由分支机构向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交本分支机构经营此项目的前置许可证件,可以在经营范围内增加该项目。

  (2)服务业企业在办理年度检验和工商登记事项时,依法从快从简办理。

  (二)实施税费优惠。

  (3)从事货运代理、拆迁代理、商标代理、广告代理、会展代理业务的单位,以实际取得的报酬为营业额计算缴纳营业税,具体扣除项目按有关规定执行。保险代理公司从事保险代理业务取得的全部收入,允许按扣除支付给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后的余额计算缴纳营业税。

  (4)在社区新办的物业管理、家政服务、幼托养老、就业培训、文教卫生、体育健身等服务业,按国家税收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1年。

  (5)“退二进三”企业,不改变土地权属关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城市规划部门批准改建项目,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符合国家规定的按新办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免收1年的优惠政策办理。

  (三)加大财政、金融、价格支持力度。

  (6)为支持服务业的发展,自20xx年起至2010年,省级财政设立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数额为上年度全省GDP的万分之零点五;主要用于对国家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的配套,落实省扶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扶持省里确定的重点服务企业集团、服务名牌企业和符合省服务业发展规划的服务业聚集区、重点项目,对服务业发展成效显著的市、县(市、区)进行奖励。各市、县(市、区)政府要按照经济总量的比例在预算内安排相应的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促进服务业全面快速发展。

  省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担保资金用于扶持发展中小服务企业。

  对引进国内外著名服务企业总部、地区总部、采购中心、研发中心等自建、购买或租赁办公用房的,由所在地政府给予补贴。银行、保险、证券类金融机构在我省设立总部或地区总部,省财政给予一次性补贴。

  (7)在城市改造中,涉及老字号店铺原址动迁的,原则上应原地安置。对现存的老字号商号、商标采取保护性措施,为老字号申请注册商标提供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帮助。对具有发展前景的老字号连锁企业给予财政支持。

  (8)在国家预算投资、国债投资、国债转贷、国债贴

  息资金中,优先支持发展潜力大的现代物流、电子信息平台、旅游、现代流通、养老服务等项目;在技改贴息项目的申报中,适当对现代物流项目进行倾斜,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集团。

  (9)服务业(桑拿、洗浴、洗车除外)的用水、用气价格,在与工业用水、用气执行同价的原则下,由各市在2年内调整到位。服务业的动力用电与普通工业用电执行相同价格,逐步缩小服务业照明用电与普通工业用电价格的差价,2年内实现并轨。进一步完善峰谷用电管理办法,降低服务企业用电成本。

  对新产品研发、工业设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项目用地,实行与工业项目用地同等的供地方式。

  (四)优先安排土地供应。

  (10)对利用存量土地建设的服务业项目,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前提下,依据有关政策优先办理建设用地供地手续。现代服务业项目建设需占用农用土地的,国土资源部门要优先安排用地指标,优先办理用地手续。实力雄厚的国内外大企业来我省投资兴建大型旅游项目,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旅游规划的前提下,按有关政策要求提供用地。对列入省服务业发展规划的服务业聚集区、重点项目优先满足土地指标供应。

  服务企业有形场所因城市建设需要依法拆迁时,须按国家规定进行补偿。

  (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11)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和政企、政事分开改革,破除制约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尽快完成政府机关所属的招待所、宾馆改企转制工作。财政供养单位经批准的公务活动和采购,凡能通过市场化手段解决的,应委托社会中介或直接向社会进行招标购买。允许旅行社代理财政供养单位经批准的公务活动。逐步将公共服务纳入政府集中采购范围,积极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

  (12)紧紧抓住我国入世过渡期结束和现代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有利时机,利用好CEPA的政策,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对从事港口、码头建设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经营期15年以上的,经企业申请,所在地省国家税务局批准,从获利年度起,第1年至第5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6年至第10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13)金融部门要大力支持服务业项目,符合当年度服务业产业导向目录的新建、扩建、改建项目,优先安排贷款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企业进入资本市场,通过股票上市、企业债券、项目融资、产权置换等方式筹措资金。

  (六)优化环境,规范管理。

  (14)推行政府管理一条龙服务,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服务行为。推广行政部门联合执法,除涉及公共安全的检查和执行特殊任务外,行政执法部门不得随意到服务企业进行突击检查。除法律、行政法规有明确规定外,行政管理部门不得要求企业到指定中介机构办理验资、资产评估报告等证明性文件;正常性抽取商品检查,须向企业支付商品货款。各级政府要认真清理、修订限制服务业发展的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并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对企业举报的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乱评比行为,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查处工作力度。

  (15)进一步深化价格和收费改革,规范收费公示制度,实现价格监督检查关口前移,完善价格社会监督机制;健全价格举报工作机制,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对涉及向服务业乱收费的举报案件,努力做到受理迅速、处理恰当、回复及时;适时开展行政事业性收费专项检查,对查出的价格违法和乱收费行为,依法做出处理。

  同志们,省发改委是全省服务业的综合协调部门,也是专为服务业发展、投资服务的重要职能部门,我们将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综合、协调、指导、服务的职能作用,尽职尽责,竭诚为大家提供优质服务。在座的各位企业,如果你们有符合条件的项目,可以通过当地服务业主管部门进行申报,我们对好项目尽可能地给予扶持,尽力搞好服务。

  以上所讲,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服务业发展培训演讲稿】相关文章:

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09-14

有关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05-11

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前景09-25

员工培训发展07-05

年度培训发展02-26

培训与发展02-26

专业发展培训小结11-03

专业发展培训心得01-16

家政服务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精选5篇)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