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才立国战略如何凸显奇效
如果问一位新加坡人:新加坡有什么?你多半会听到这样的回答:新加坡什么都没有,只有人才。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国家行列中,新加坡稳居前三名。从最早的向外输出制造业产品,到后来输出高科技,到作为亚洲的金融中心向外输出金融,再到现在向外输出战略思想,被称为东盟“大脑”和“军师”的新加坡不动声色地完成着从低端产品输出到高端思想输出的蜕变。人才立国就是“弹丸之地”新加坡之所以能够创造这一系列奇迹的秘诀所在。
人才战略因势而变
“新加坡的人才战略很务实。”记者在新加坡采访,常会听到这样的介绍。一位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对这样的务实有一个形象的比喻,称之为“掐尖儿”。他说:“新加坡近年来积极吸引中国内地的高二、高三优秀学生来留学,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不提前‘动手’,中国学生会把目光投向欧美市场。这些学生来到新加坡,经过高中最后一两年的‘加工’后,就可在新加坡上大学。毕业后,很多人留在新加坡工作。6年后,这些学生已经在新加坡恋爱、结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固定职业,很多人因此留下来。”
吸引中国高中生的策略其实更像是一种“战术”,而这样的“战术”背后,显然有着长远的战略考虑。自上世纪60年代起,新加坡经历了从劳动力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再到知识密集型的几次产业结构转型,其间每一次大的产业结构调整,都伴随着人才战略的相应转变。
多元文化 筑巢引凤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年度报告显示,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国家行列中,新加坡稳居前三名。新加坡吸引人才的竞争优势主要在于:一是稳定的经济和丰富的职业发展机会。新加坡提供的跨国和多元文化环境吸引全球的专业人才将这里作为国际职业生涯的起点。二是较高的生活水平。美国美世咨询公司进行的一项包含了39项主要生活质量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新加坡被评为能够为移居海外的主管及其家庭提供最高生活水平的亚洲城市。而政治稳定、基础设施全面以及气候和治安环境良好也使新加坡成为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之一。三是地理优势,从新加坡飞到大多数亚洲国家都很便捷。
新加坡的另一吸引人才之处在于,它能够将东西方文化融会贯通,打造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社会”,不同文化、不同国度的人来到新加坡,很容易调整和适应。
多年来,新加坡政府总能因势利导地针对国家发展的瓶颈来决定人才发展的重点。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顾清扬博士对本报记者说,独立初期,新加坡人才有限,政府腐败、低效。为促进廉洁高效,政府设置了逐年增多的各类奖学金,尽量将人才安排进公共部门。获得奖学金的人才被送往海外名牌大学深造,回来必须在公共部门工作一定年限。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私营部门人才不足成为问题,政府提高了获得奖学金的门槛,政策也灵活调整为“从海外深造回国的人才如果在公共部门觉得不适应,可以换到私营部门”。
据介绍,新加坡人力资源部和经济发展局还联合成立了联盟组织“联络新加坡”,组织了“人力之家”活动。该机构致力于吸引全球人才来新加坡工作、投资和居住,吸引海外新加坡人回国就业,以补充本地劳动力市场,推动经济发展。
新加坡还在亚太、欧洲和北美的主要城市发起了“新加坡职业选拔”活动。这项计划使新加坡的高附加值产业有机会接触到有意在该行业工作的全球专业人才。有意愿者可参加短期在新加坡工作和生活的“发现之旅”,与新加坡行业内的专业人才和企业建立联系。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许荣达介绍说,新加坡的人力资源部,对于未来需要什么技能,有多少人才缺口,都会做出前瞻性的预估和计算,并制定出相应计划。而经济发展局在国外设有办公室,了解其他国家的人才动向,并预测,未来5年,新加坡会吸引哪一类投资,需要哪些技术来支持这些投资,这样的人才需求有多大,大学必须做好准备培养合适的人才。
人力资源部新闻发言人告诉记者,目前,政府正集中精力在劳动力中发展如生物医学、清洁技术、医疗保健、电子、数字和互动媒体等高附加值产业所需的.技能。
待遇从优 量身定做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教授、亚洲与全球化研究所所长黄靖对本报记者说,新加坡政府在国外设有许多猎头机构,对获得博士学位的学者进行详细的背景调查(诸如太太的背景,孩子几岁等),一旦该学者被新加坡政府看中,新加坡政府就会奉上一整套为其量身定做的贴心的待遇套餐:比之前工作岗位高出20%—50%不等的工资待遇;充裕的科研经费;解决太太的工作、家庭住房、子女入学等问题。“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只要他们需要你,就会满足你的一切要求,打消你所有顾虑,让你无后顾之忧。只要决定挖了,一般都能挖过来,而且只需把护照交给他们,很快就会办好一切手续,你要做的只是签字。”
据了解,新加坡国立大学提供给教师的宿舍,市场月租金约5000新元(约合4136美元),非新加坡籍的教师可以享受70%的补贴,而即使是一位在海外获得从本科到博士所有学位的新加坡籍教师,也不能享受该住房补贴。
新加坡国立大学还实行国际化薪酬体系,对海外专家实行“双层工资制”,每位海外学者的年薪包括基本工资20万新元和5万—20万新元不等的市场价值,市场价值取决于学者的市场竞争力,下属的研究所所长一般有5万新元的岗位补贴。
顾清扬认为,较低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也是吸引海外人才定居新加坡的原因之一。个人所得税税率最高20%,一般市民适用的税率只有5%—8%,综合税率不到15%,这使得许多新加坡学者的“税前收入不比欧美低,税后收入则比欧美更高”。
规范制度 抢占先机
新加坡政府给海外学者尽可能大的学术空间,人才系统非常开放。对外来人才,新加坡也有非常严苛的工作纪律,政府会根据工作业绩来决定外来人才的去留。例如,和美国大学与教授签长期合同不同,新加坡国立大学一般会和学者签两年至5年期限不等的合同,合同到期就必须更新,其间不断对其进行评估。一旦发现达不到标准,则会“毫不留情”,降低工资(主要降低的是市场价值部分)和福利待遇、削减科研经费、出去开会不能再坐商务舱,也不再配备助手……这些变化最终会传递出非常明确的信息:要么调整、要么走人。不过,对于做出贡献的人才,政府则提供了很多刺激和鼓励方案。
“在生活条件、社会环境和欢迎海外人才的友好文化这三方面,新加坡政府都形成了规范的法律制度。此外,还形成了外来人才竞争机制,即把海外学生引进来和本地人才竞争。”黄靖强调了制度的重要性:“制度保证是最重要的。它的含义不仅包括给人才提供好的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更包括保证‘人才是干实事不是务虚名’的考评体制以及灵活的人才退出机制。”
【新加坡人才立国战略如何凸显奇效】相关文章:
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紧缺现象凸显06-02
企业如何才能贯彻人才战略06-01
人才战略01-23
盘点如何选择自己的人才战略06-10
企业如何才能有效贯彻人才战略04-29
企业人才战略02-22
人才及人才战略的作用07-21
该如何进行战略性人才储备06-09
人才支撑战略总结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