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强市战略的思考与调查报告

时间:2020-11-03 10:33:48 人才战略 我要投稿

关于人才强市战略的思考与调查报告

  一、我市人才队伍和人才工作的现状

关于人才强市战略的思考与调查报告

  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及其组织人事等部门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认真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不断更新人才工作观念,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用好人才工作政策,改善人才成长环境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三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智力支持。

  (一)我市人才队伍的现状

  1、人才总量情况。到2002年末,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12.58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9.22万人,其中:高级2883人熤屑叮保梗埃常踩恕H市共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7人,省优秀专家5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7人,市管拔尖人才74人。

  2、人才分布情况。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按行业分:教学人员33015人,占35.8%;工程技术人员9026人,占9.79%;卫生技术人员5702人,占6.18%;农业1592人,占1.73%;科研人员167人,占0.18%;作为我市“十五”期间四大主导产业的机械、化工、林产、旅游的专业技术人员分别为2182人、1873人、2853人、196人,分别占2.37%、2.03%、3.09%、0.21%;(上述数据不含中央、省属在明单位)。按区域分:位于铁路沿线的三明市区、永安市、沙县拥有人才达6.45万人,占全市人才总量的51.27%,其中三明市区人才3.56万人,占人才总量28.30%。

  (二)人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人才队伍总量不足。我市2001年人才拥有量仅有12万,每万人拥有人才449人,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数量缺额较大,与三明新世纪新阶段加快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差距很大。

  二是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偏少。全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省优秀专家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7人,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17人;市管拔尖人才已评选7批74人,其中退休或调离三明28人,目前在职46人;公派留学回国人员9人(上述数据不含中央、省属在明单位)。特别是市级党群机关工作者和国家公务员队伍年龄老化、文化层次不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近几年因机构改革和编制限制,我市党政机关招收大专以上毕业生数量较少,30岁以下、政治素质强、文化程度高的优秀年轻干部更少。目前市直党群机关工作者和国家公务员为1528人(未含公安部门),30周岁以下人员为130人,仅占8.5%。在职干部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偏低(仅占13.3%),相当一部分人是经过各类电业大、党校、函授等自学的学历,而且专业分布以农林、师范类为主,紧缺专业的人才比较少,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三是人才培养能力不强。根据2002年末的统计表明熚沂惺星有普高4所,其中公办中学3所,民办中学1所;中等职业教育16所,高等专科学校1所。但是,我市的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仅为70%,居全省九市的第7位,且师资力量薄弱、校舍面积较小,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办学模式和教育质量无法满足广大群众对优质普高的要求。中等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较低,办学条件落后,专业设置老化、重复,经费投入不足,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实验实习场所不足或设施缺乏,推荐就业难度较大。高等教育发展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人才培养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四是人才成长环境不尽人意。一些单位领导们存在“武大郎开店”等压制人才的现象,陈旧的人才工作观念还没有有效消除,人才工作机制缺少创新,人才成长的人文环境和居住环境不佳,人才工作的服务体系滞后,由此导致相当一部分优秀人才外流。

  二、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构想、目标和原则

  (一)人才强市战略的构想

  根据经济社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重要思想为指导煱凑铡暗彻苋瞬拧币求,认真贯彻《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紧紧围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保证这个目标,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主题,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抓住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三个环节,着力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努力造就一支适应三明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熓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熅哂写葱戮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煱延判闳瞬偶聚到加快三明发展的各项事业中来。

  (二)人才强市战略的主要目标

  1、人才综合实力强熜纬捎爰涌烊明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人才总量较快增长熑瞬耪既丝诤屠投力的比率逐步提高煾卟愦巍⒏哐人才比率逐步提高。三明人才密度进入省内先进行列。

  2、人才培养能力强熜纬梢蕴岣呷瞬抛酆纤刂饰核心的社会化终身教育网络体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熁极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熍力提高市民素质。抓好义务教育煷罅Ψ⒄沟胤礁叩冉逃、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熂忧咳瞬沤逃培训熤鸩浇立和完善社会化终身教育体系熢銮咳瞬排嘌能力熖乇鹗羌毙璧淖ㄒ导际跞瞬拧⒏卟愦稳瞬藕透春闲腿瞬诺呐嘌能力。

  3、人才开发能力强熜纬捎刖济结构优化升级相对应的人才结构。培养费、引进使用机制较为完善熃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严格监督、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以市场配置为基础的调节机制熀侠砼渲煤陀呕人才的产业、行业、层次、专业和区域结构。

  4、人才集聚力强熜纬捎欣于广纳人才、人尽其才的良好社会环境。全面落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熃∪科学的人才分类管理制度和激励保障机制熃一步改善投资创业环境熢銮砍鞘腥宋牡镊攘Β熓谷明成为优秀人才荟萃之地。

  5、人才服务功能强熜纬缮缁峄的人才服务体系。形成联接国内外、设施现代化的人才市场体系熂忧咳瞬判畔⒒建设。加强宏观指导和调控熍嘌育需两旺、调控有效熤薪榉务较为成熟熜畔⒒程度较高的人才市场。

  煟ㄈ)人才强市战略实施中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1、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编制人才队伍建设计划要与我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配套、相适应煵⑽三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智力保证。根据三明经济发展要走跨越式发展的路子熑瞬欧⒄垢要走跨越式发展的实际熑瞬诺呐嘌和引进要有前瞻性熡扇∈实背前的策略熂笆贝⒈敢慌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

  2、培养使用与引进并重的原则。从目前的现状看熚沂杏压髦氐惴诺浇立竞争择优的人才选拔机制和引进人才上来,引进人才应创新机制,多采取以项目“引智”、“借脑”的柔性引进办法。但长远地看熞进是为了使用熞进后也需要教育提高煾需要发挥原有大批人才的作用。要采取“引进外来人才熍袒钕钟腥瞬泞熍嘌未来人才”的策略熥罟惴旱氐鞫人才的积极性。

  3、整体开发与重点发展并举的原则。大力推进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和长远的目标煻根据各个时期经济建设的重点、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熍嘌、引进相配套的.人才熞彩堑蔽裰急。如“十五”期间熚沂杏绕工业城市经济建设目标熤氐阕ズ酶痔、机械、化工、林业、旅游、城建规划管理、电子信息等方面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所以必须坚持整体开发与重点发展两手抓熥龅揭环矫孀ズ米酆先瞬趴发熞环矫孀ズ眉毙枞瞬诺呐嘌和引进。

  4、增加数量与提高素质并举的原则。人才队伍建设既要不断壮大队伍熡忠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要加强人才能力建设熖乇鹬厥釉擞每蒲е识创新能力熀椭怨布玫挠肴撕献鞴彩履芰Β熥橹、协调的管理能力的人才的培养熍力提高人才的质量。

  5、素质优化与结构优化相结合的原则。人才队伍建设中既要重视人才个体素质的提高熡忠注重人才队伍结构的优化煼⒒尤瞬哦游榈恼体效能。在年龄结构上要老、中、青相结合熢诓愦紊细摺⒅小⒊跫断嗥ヅ洧熢谧ㄒ到峁股弦与三明产业、行业结构相适应。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发展战略相适应。

  三、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主要措施

  (一)牢固树立战略意识,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一是树立新的工作观念。要大力消除计划经济时期人才工作中“见物不见人”、“以级别定人才”等陈旧观念,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市场配置人才资源、检验人才价值的观念;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观念;用感情、事业、适当的待遇聚人的观念学,以此推动人才工作的创新。二是构建新的工作格局。各级党委、政府和组织人事部门,要按照党管人才的要求,把党的干部工作和人才工作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建立起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新格局。三是形成新的工作环境。各级各部门领导都要重视人才工作,关心人才成长,对优秀人才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要特事特办,形成感情聚人的环境;要推进人才工作机制创新,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形成机制聚人的环境;要制定人才创业和投入政策,形成适当待遇聚人的环境;要改善地方投资环境、人文环境、居住环境,要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工作促进人才工作,形成以事业聚人的环境。

  (二)整合中、高等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育能力。

  1、做大做强做优三明二中,为高等教育提供合格生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普高尤其是对优质普高的需求有增无减;同时,从学校自身来看,只有发挥整体优势和强大竞争力,才能迎接普高打破地区间招生限制的趋势,以优质高中吸纳更多的优秀生源。因此,有关部门应该重组和整合三明一、二、九中,迁址三明二中,建设以三明二中为龙头,做大做强市区普通高中。

  三明二中校园面积和校舍面积属市区最小,现有的办学规模已近极限,学校已经没有多少发展的空间,这与三明二中作为市区普高龙头学校和创办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的要求,以及人民群众的需求都不相适应。同时,原三明师范学校并入三明高专以后,校舍和设施设备、以及中小学用书等资源可以腾出来。因此,三明二中可以迁址到原三明师范,并进一步按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标准,加强三明二中的领导班子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使之发挥全市龙头普高的作用,向周边地区辐射。而三明二中迁址新建以后,可以利用二中现有的条件,以“名校”带“民校”的形式,吸纳民间资金,实行公助办学,在原址上创建三明二中初中部分,以解决今后一个时期市区招生规模扩大的需要。

  2、组建三明职业技术学院,提升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办学层次。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改变当前职业教育条块分割、重复建设、布局不合理、教育资源浪费的状况,三明市政府可以考虑成立三明职业技术学院筹备小组,把三明轻纺工业学校、技工学校、三明电大合并成为三明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现有的办学规模、专业设施和师资,进行优势互补:解决了三明电大占地不足的问题和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层次低的状况;减少政府的多头投资,确保骨干重点专业的建设;有利于终身学习、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我市培养高层次的建设者和劳动者。三校合并后总部可设在三明电大现校址,骨干教学区设在重新规划整理后的轻纺工业学校、技工学校,同时,市区的三明职业中专学校、三明财经学校、三明卫生学校、三明机电技校、三化技校等都要归并整合,成为三明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教学点。市区的成人中专学校改为培训中心。

  3、深化三明高等教育改革,支持我市新一轮创业人才需求。2003年2月,国家教育部批准筹办“三明学院”。三明学院拟建成一所地方多科性大学,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立足三明,面向全省,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服务。为此,社会各界应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以完成三明学院的创办工作: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三明学院评估达标和发展后劲;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启动“高层次人才工程”,通过内培、外引、外聘等有效手段,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三是在五年之内拟投入2000万元用于添置实验设备和实验室建设,以建设一批符合教育部对本科教学要求的基础和专业实验室;四是加强科研工作,加快研究成果产业化,提供科技服务,为三明市经济建设服务;五是加快校园建设步伐,把未来三明学院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富有地方特色和现代化气息的新型校园。

  (三)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促进人才的合理使用。一是健全完善公务员制度。完善公务员竞争上岗制度,做好竞争上岗的管理、监督和指导工作,提高竞争上岗考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完善公务员选拔录用制度,在坚持凡进必考原则的基础上,扩大公务员的选拔录用视野,进一步打破身份、地域限制,扩大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比例,吸收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对财税、金融、信息技术等部门特需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可以采取更加宽松的政策;规范完善公务员考核制度,建立以工作实绩为核心的考核指标体系,分类分级考核,把考核结果与任用、培训、晋级增资、年终奖金等紧密挂钩。二是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以推行聘用制为突破口,以建立竞争机制、激励机制为重点,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突出抓好科学设置岗位、严格聘用程序、依法签订聘用合同等环节,规范聘用操作程序,把推行聘用制与岗位管理结合起来,切实转变用人机制。同时,深化职称改革,积极推行执业资格制度;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强化竞争激励机制。三是加强对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增强企业人事工作活力,更好地吸引和使用优秀人才;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竞聘上岗、考核、培训的指导意见,促进企业人事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积极培育并管理好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市场,提高国有企业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关心企业需要,总结推广企业人事人才工作经验,主动为企业提供人事人才服务。

  (四)大力推动人才市场建设,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一是健全人才市场机制。进一步打破人才部门、单位壁垒,促进用人单位和人才两个主体进入市场;要变政府办市场为政府管市场,创造公平竞争的人才市场环境;完善人才市场的供求、价格和信息机制,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提高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探索建设与其他要素市场相贯通的人才市场的有效形式,建立人才配置与资金、项目、技术等多种要素配置相结合的贯通机制;努力发展高层次人才市场,把高级人才的市场配置与各项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做好人事部门所属人才市场的整合联手,引导他们走“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的经营发展道路;要健全完善包括人才评价、咨询服务、开发培训等内容的中介服务体系,完善服务功能,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二是提高人才市场信息化水平。建立人才市场信息定期发布制度是提升人才市场功能的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完善信息定期发布工作,使之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提高人才市场信息利用与开发程度,盘活人才信息资源,促进统一的人才市场信息网络的形成。

【关于人才强市战略的思考与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的思考06-08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述评06-04

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06-06

深化人才强企战略探究06-04

关于国企人才战略的思考的内容06-13

关于人才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06-01

建立“三种机制” 实施“人才强企”战略06-05

人才战略01-23

关于人才战略体系的构建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