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管理的论文

时间:2022-11-16 13:03:21 薪酬管理 我要投稿

薪酬管理的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薪酬管理的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薪酬管理的论文

薪酬管理的论文1

  摘要:薪酬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薪酬管理体系有助于企业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企业在经营发展中必须站在经营发展的战略高度上,注重薪酬管理体系的构建,充分发挥薪酬管理对企业的激励作用。本文从供电企业薪酬管理角度入手,基于薪酬管理体系的作用,从工作分析、绩效考核、留人和招聘等角度探讨了薪酬管理体系对供电企业的影响。

  关键词:供电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体系;影响分析

  随着“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逐步深入,我国电力市场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供电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21世纪,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供电企业在内外环境巨大变化下,要想实现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充分挖掘全体员工潜力以形成强大的推动力,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支持。薪酬管理体系是保护与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一种有效手段,供电企业应当清楚认识到薪酬管理体系在自身经营发展中的基础作用,通过构建完善的薪酬管理体系来充分其作用,以实现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薪酬管理

  薪酬管理,是指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要求,通过管理值的设计与完善,酬薪激励计划的编制与实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酬薪新形式,如工资、奖金和福利等的激励作用,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薪酬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没有完善的薪酬管理体系就无法保护和激发员工的热情,产生不了强大的员工向心力,直接造成企业生产效率和业绩的降低,危害到企业经营发展。

  二、薪酬管理体系的作用

  薪酬管理体系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也是企业管理的一种有效工具和手段,其在供电企业经营发展中具有巨大作用。具体如下:第一,激励作用。薪酬决定着员工的物质条件,反映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是满足员工多种需求的经济基础。所以,薪酬是否公平,对员工工作积极性有着重大影响。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可以明显的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相反就会降低员工工作热情,使薪酬丧失原有的激励作用。第二,保障作用。员工是企业生产和运营的基础,员工通过劳动所得相应的薪酬维持自身和家庭的衣食住行,为自身的进修学习、子女教育等提供支持,以保障劳动力的增值与再生产。从这一点看,薪酬管理在供电企业经营发展中起着人力资源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保障作用。第三,凝聚作用。供电企业利用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体系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员工体会到自身价值的被认可,有助于增强员工对企业的情感依赖,产生与企业同甘共苦的感情,从而提高员工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企业发展做出自身的贡献。第四,调节作用。薪酬管理体系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合理的薪酬差异是实现供电企业人力资源流动和配置的重要手段。在供电企业经营发展中,一方面通过薪酬差异调动内部资源流动,另一方面通过薪酬差异吸引优秀人才。如果薪酬管理体系设置不合理,将无法发挥薪酬差异的调节作用,降低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和员工工作成效。

  三、薪酬管理体系对供电企业的影响分析

  薪酬管理体系对车供电企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下面笔者从多年在工作实践中总结,从四个方面分析了薪酬管理体系与供电企业的关系,从中窥探出薪酬管理体系对供电企业的影响。

  1.薪酬管理体系与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是供电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唯有全面深入的工作分析,才能明确各部门、各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以及相关的岗位关系和劳动条件等,让员工清楚知道所从事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要具备的资格条件等,为企业建立规范的人力制度管理和工作制度提供依据。工作分析是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岗位分析是建立薪酬管理体系的重要步骤,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具有激励性、公平性和竞争性薪酬制度的制定。对于供电企业而言,建立了有激励性、公平性和竞争性薪酬制度,能够充分发挥薪酬管理体系的激励、调节等作用,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和提升员工凝聚力,推动企业发展。

  2.薪酬管理体系与供电企业的绩效考核。在生产经营中,供电企业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员工绩效考核,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绩效考核结果向员工支付奖励性报酬,给员工加薪,给予培训、职位晋升机会等,把绩效考核与薪酬相挂钩,用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最终促进企业业绩的提升,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发展战略目标。所以,在供电企业经营管理中,薪酬管理体系与绩效考核是不可分割的关联体,绩效考核结果为薪酬管理的依据,而薪酬管理可以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热情,有助于供电企业业绩的提升。

  3.薪酬管理体系与供电企业的留人。提到薪酬管理与供电企业的留人,相信我们并不会觉得陌生。人际交往中我们经常听说,“我离开某家供电企业,就是因为工资太低,发展空间不大……”从中不难看出,科学、合理、灵活的薪酬管理体系是供电企业留人和进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具有稳定员工的重要意义。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体系可以体现公平分配的原则,使员工得到劳动所应得的报酬,满足员工衣食住行和学习进修、子女教育等需要,为员工发展提供保障。倘若供电企业所制定的薪酬制度满足不了员工的这些需求,而员工又拥有这一领域的核心技术,理所当然的会跳到更优秀、工资水平更高、更利于自身职业发展的相关电力企业。可见,薪酬管理体系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具有灵活性,关系着供电企业能够留住优秀人才,要是能留住优秀人才对供电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4.薪酬管理体系与供电企业的招聘。科学、合理、灵活的薪酬管理体系在供电企业进行员工招聘时有着明显的优势,有助于满足优秀人才的需要,吸引大批优秀人才,奠定供电企业在人才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让供电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根据供电企业员工的走访调查结果表示,绝大多数的员工必须关注薪酬问题,薪酬水平的高低是决定优秀人才是否愿意进入某一家供电企业工作的决定性因素。如果一个供电企业没有科学、合理、灵活的薪酬管理体系,无法利用薪酬差异吸引人才,就不能从整体上优化员工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力会失去有力的竞争优势。因此,供电企业应当认清薪酬管理体系对员工招聘的影响力,力争做好薪酬管理体系建设工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薪酬管理体系具备激励、保障、凝聚、调节作用。供电企业通过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体系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把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充分的凝聚起来,为自身发展奠定基础,保障生产经营活动的稳定、持续。同时,还有助于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做好留才、用才工作。所以,供电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薪酬管理体系构建工作,以充分发挥薪酬管理体系的作用,为自身发展提供保障和动力。

  参考文献:

  [1]李俊逸.供电企业如何实现薪酬与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xx(20):53-54.

  [2]吕宏玲.浅析供电企业薪酬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xx(20):263.

  [3]孙杰,王莉.供电企业绩效管理的实现和薪酬管理的激励效应[J].企业改革与管理,20xx(20):73.

  [4]王香兰.供电企业薪酬管理体系的探索与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xx(24):244.

  [5]吴薇.关于电力企业薪酬管理问题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xx(04):269.

  [6]伍睿,张春雁.电力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xx(01):55-56.

  [7]高峰.当前电力企业薪酬管理的突出问题及对策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xx(06):138.

薪酬管理的论文2

  一、三种现代企业薪酬管理模式的优势及具体分析

  1、宽带式薪酬管理模式的优势、所谓的宽带式薪酬,就是指把企业内部数十个薪酬等级压缩为几个级别,也就是对企业的职位进行评估和整合,扩大每一个薪酬等级所对应的薪酬浮动范围,即所谓的宽带,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薪酬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这种薪酬管理模式,有助于帮助员工端正态度,不注重职位的变化,而更加注重自身在企业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时也有利于调动工作的积极性,更加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体现出能者多劳、能者多得的思想,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公平竞争的工作氛围。

  2、全面薪酬管理模式的优势。科学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物质富裕,使企业员工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层次的追求,这种精神需求主要包括员工对自身工作能力的重视,对自身价值的追求,希望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以及企业对自身价值的尊重和认可等,这就要求企业要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满足员工的需求,采取适当的激励政策,而这,正式全面薪酬的含义。所谓的外在,实际上就是员工所得到的实际工资,相关福利政策,比如住房补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退休金等,这些是可以量化的,被称为是外在的薪酬;所谓的内在,是指一些满足员工精神层次的不能量化的薪酬激励,比如员工的工作环境、公司的仪器设备、工作设施、为员工提供培训的机会、提升个人地位和声誉的机会的等等,只有达到物质薪酬和精神薪酬的统一,才能在外在和内在共同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有效推动企业的发展。

  3、自助式薪酬管理模式的优势。自助式薪酬管理模式,要求企业自主设计出一个薪酬菜单,由员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出适合自己的薪酬组合,比如员工若对额外津贴感兴趣,就可以选择额外津贴比较丰厚的薪酬组合,当然工作难度和工作量可能会适当大些,但是这使员工自己的而选择,因而会更有可行性。这种薪酬管理模式,是对传统薪酬管理理念的挑战,它把员工的个人需求作为中心,表达出员工自身的薪酬意愿,体现出尊重员工的特点。

  二、合理运用现代企业薪酬管理模式的相关策略及解决方案

  1、加强对宽带式薪酬的认识,注重对团队领导的素质培养。加强对现代薪酬管理模式的认识,是合理运用现代企业薪酬管理方案的关键。在对宽带式薪酬的运用上,要注意一下几点。其一,要重视领导阶层素质的培养。宽带式薪酬对企业领导的领导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企业领导有意愿并且有能力实施这种薪酬管理模式。同时,团队领导还要有较强的责任心,能够对领导工作负责到底,对员工的薪酬不但是对工作岗位的评估,还包括对劳动力市场、员工在企业中所发挥的作用等多种因素综合评估。其二,重视员工绩效。宽带式薪酬拉大了同一职位的薪酬浮动范围,使员工更加注重的是自身能力的提高,因此,重视员工的绩效,尊重并承认员工为企业做出的贡献以及在企业所发挥的作用,是有效实施这种薪酬管理模式的重点。

  2、掌握全面薪酬的核心,完善相关激励措施。全面薪酬的核心是把员工的内在薪酬和外资薪酬相统一,通过满足员工的内在和外在需求,从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完善公司的激励措施。实行全面薪酬管理模式要注意一下几点。首先,对物质薪酬要进行科学的控制。物质薪酬的付出,包括在企业的经营成本里,因而与企业的经济盈利息息相关。一个合理的薪酬制度的制定,必须要以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作为制定依据,符合企业的运行状况和支付能力。其次,规范约束以及对员工的激励措施,完善企业的激励政策。以薪酬为手段,作为员工的激励方案。对于员工物质薪酬的制定,要采取动态调整的方案,根据市场劳动力价格的变化而有所变动,这样可以提高员工对薪酬、对工作的满意度,提升工作热情。同时可以适当引进报酬风险机制,也就是把员工的工资与企业的运营状况相挂钩,工资随着企业盈利的高低而成正相关。

  3、重视自助式薪酬的应用,优化自助式薪酬菜单。现代企业薪酬管理模式,是为了帮助企业更好的在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而产生,因而在实施上和发展上更具有可行性。从员工个人能力出发,以满足员工自身需求为基础的薪酬管理,体现了人性化的企业管理模式,这就是当前的自助式薪酬管理模式。实行这种薪酬管理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要重视员工的参与,积极鼓励员工表达自己的薪酬意愿和理想的薪酬形成,为科学的制定薪酬菜单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调动员工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要满足员工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自助式薪酬本身体现了以员工为中心的思想,这符合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因此在实行时,要体现出尊重员工的特点。制定出员工所能接受的薪酬菜单,适当调整薪酬方案,满足员工对自身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追求。

  三、总结

  总而言之,现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个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方案,而加强对宽带式薪酬的认识,注重对团队领导的素质培养、掌握全面薪酬的核心,完善相关激励措施、重视自助式薪酬的应用,优化自助式薪酬菜单这三种方案有利于现代企业薪酬管理水平的提高。相关工作者要注意加强对这些方面的研究,提升现代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薪酬管理的论文3

  [1] 文跃然. 薪酬管理原理[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xx: 297.

  [2] 王心章 , 郭守业 , 张维今 . 国有大型企业的薪酬优化方案设计 [J]. 冶金经济与管理, 20xx,(9):42-44.

  [3] 王长城, 姚裕群.薪酬制度与管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xx.

  [4] 杨伟国. 战略人力资源审计[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xx.

  [5] 苗青. 人力资源部如何开展薪酬评估[J]. 现代人才, 20xx, (4):28-30.

  [6] 何璐. 危机下的企业薪酬调整机制诊断[J]. 现代交际, 20xx,(5): 26-29.

  [7] 江雯. 建立基于素质的薪酬体系[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xx, (6):7-10.

  [8] 郝贤丁 , 苏慧文 . 薪酬改革效果的定量评估 [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xx, (6):20-22.

  [9] 许广永. 胜任力本位薪酬体系设计及其适用性[J]. 商业时代, 20xx, (36):43-44.

  [10] 麻艳如. 企业薪酬体系诊断维的研究[D].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xx.

  [11] 卿涛, 郭志刚. 多重视角下企业薪酬制度的解析与构建[M]. 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xx.

薪酬管理的论文4

  【摘要】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是决定高校发展的关键因素。高校薪酬管理制度的构建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较为核心的部分,针对高校教师人力资本不同于其他企事业单位的特点和当前高校教师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探索合理的薪酬管理路径,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本补偿机制,制定科学的绩效评估标准,采用多元的激励方式,至关重要。

  【关键词】人力资本;高校教师;薪酬管理

  正所谓“大学者,大师也”,作为提高大学教学水平与核心竞争力关键因素,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是决定高校发展的关键因素。高校薪酬管理制度的构建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较为核心的部分,面对当前各大高校教师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引入人力资本管理概念,探索高校教师薪酬管理新路径显得尤为迫切。

  一、高校教师人力资本的特点

  1.高智力与高投入。随着当前高校对人才引进“门槛”的逐渐提高,高校教师群体普遍具有较高的学历,部分教师具有海外求学的经历,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与科研能力,能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较快的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因此,高学历是当前高校教师人力资本不同于其他企事业单位的最大特点。而这样的高学历高能力的背后必然伴随着教师本人在时间、智力、金钱等方面的高投入。同时,“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高校教师作为指向大学生教育的特殊劳动,本身的劳动特点就决定了高校教师对自身的投资不可能是一次性的。2.劳动价值体现的特殊性。教师的教育活动具有长期性与间接性与滞后性。对高校教师而言,其人力资本的价值体现并不在一朝一夕,对学生的影响也一定是立竿见影的效果,高校教师的教育行为更多的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生动地描述了高校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同时,教师的劳动也不能直接产生物质资料,教师的劳动价值必须通过学生才能体现,这是教师不同于其他劳动者最突出的一个特点,这同时也让教师的劳动具有滞后性——学生的成长需要时间,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储备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后才能逐渐体现,这种价值显现方式带有明显的滞后性。3.教师人力资本的可变性与不易衡量。正所谓“教学相长”,教师这一职业不同于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劳动者的特殊之处在于,教师的人力资本价值始终处于动态变化变化中。教师的人力资本价值有可能随着一次次的授课、培训、科学研究等持续增值,也可能受外界环境因素及教师职业倦怠等因素的影响而使其人力资本价值持续贬值。正因为高校教师的人力资本的持续动态变化,而使得高校教师的人力资本价值不易衡量。同时,教师职业特有的情境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展现出的知识学识、人格魅力、创新精神等,会对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决定了高校教师的劳动具有隐形特点,这也加大了教师人力资本衡量的难度[1]。

  二、当前高校教师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与高校教师人力资本特点相对应的薪酬管理却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首先,针对高校教师人力资本的高投入,高校教师的薪酬水平普遍较低。虽然随着国家对高校的投入越来越多,高校教师的薪酬待遇逐年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高校教师的薪酬始终处于社会中低水平。从20xx年端午节火爆全国的一条朋友圈复旦教师工资收入晒图中可见一斑:作为一名有着20年教龄的复旦教授,在上海月收入仅有8000元左右,这充分说明我国高校教师在薪酬收入方面没有充分体现其人力资本价值。其次,当前高校教师的绩效考核缺乏合理的标准,过于看重科研比例,忽视了教学。高校教师薪酬水平的提升主要依靠其职称晋升,而现目前全国各大高校教师职称晋升中,科研占了绝大部分,这直接导致了现在高校教师热衷科研不愿上课。最后,高校教师的福利待遇方面激励形式单一,忽视人文关怀,高层次人才的“学术文化”激励政策构建不足[2]。

  三、高校教师薪酬管理路径创新

  针对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的特点与当前高校教师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薪酬管理新路径:1.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本补偿机制。针对当前高校教师人力资本投入较大,薪酬待遇偏低的现状,高校应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合理人力资本补偿机制。首先高校应该调查所在区域内同层次高校、企业或者政府机构的薪酬水平,构建符合市场人力资源水平的薪酬体系,通过合理的人力资本补偿机制,让高校教师的收入能够匹配其自身的投入,从而避免高校高层次人才的流失。2.制定科学的绩效评估标准。针对当前高校教师职称晋升方面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高校首要应该正确看待教学工作的重要性。诚然,高等院校承担了国家科学研究的重任,但同时高等院校也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所以,高校必须正确处理教师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在职称评审放建立多元的评价标准。例如,教师可以自行选择教学型、科研型、教学科研型的职称评定方向。不同类型的职称评审指标各不相同,教学型突出教学成果,科研型突出科研成果,这样的评审机制有利于教师正确看待科研与教学的关系。3.采用多元的激励方式。针对高校教师人力资源价值的变化性,高校应采用多元的激励方式,激发教师内在的成长动力,强调人文关怀,构建高层次人才的“学术文化”激励政策。高校不光要采取多样化的薪酬待遇水平,拉开不同职称之间的薪酬差距,通过薪酬实现教师正面成长的物质激励作用,还要通过构建和谐、积极的学术文化氛围,让教师能感受到学校的人文关怀,通过给高层次人才提供良好的学术发展空间,留住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晓东.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分析:基于人力资本视角[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xx.11:100-106.

  [2]沈斌.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高校教师薪酬管理探析[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xx,4:164-167.

薪酬管理的论文5

  一、全面薪酬管理的优势

  全面薪酬管理是企业员工充分参与的基础上,依据员工的需求而变化,建立起适宜每个员工不同的薪酬组合的一套行之有效地薪酬管理方法。与传统薪酬相比,全面薪酬管理考虑薪酬的整体性。考虑影响企业绩效的各种付薪因素,并运用各种可能的薪酬元素;关注企业的经营业绩,强调通过薪酬系统将企业的价值观、使命、战略规划以及企业的未来前景传递给员工,它对与企业目标保持一致的结果和行为给予报酬;认为企业应当能够根据不同的要求设汁出不同的薪酬应对方案.以充分满足企业对灵活性的要求,从而帮助企业更加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需求:强调薪酬体系的设计必须服务于企业的战略目标的实现。与传统薪酬战略相比,全面薪酬更加富有弹性,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潜能,满足组织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的要求,优势突出。

  二、企业全面薪酬管理制度模式

  全面薪酬管理制度既能提高薪酬的质量,还可以通过经济和非经济手段帮助企业与员工之间建立起伙伴关系,让员工享受到个性化薪酬管理的带来的愉悦。全面薪酬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薪酬、可变薪酬、间接薪酬、非货币外资薪酬、内在薪酬。

  1.基本薪酬

  基本薪酬也称基本工资,是指员工因完成工作而得到的周期性发放的货币性薪酬,其数额相对固定具有相对稳定性。企业通常根据工作或员工的技术水平,付出的努力程度,工作的复杂程度,完成工作所承担的责任和工作环境等薪酬因素来确定基本工资的金额。企业员工的基本工资由两个方面决定:一是员工所在岗位在本单位各岗位中的相对价值,二是该类劳动力细分市场上的均衡工资率。基本薪酬设计是整个薪酬制度的重点和难点。包括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进行岗位分析,分析现有人才队伍的现状,对现有员工的数量、结构、素质、人均成本、人均利润等做到心中有数。第二个步骤是通过薪酬调查,根据市场状况及企业战略对岗位的薪酬水平进行适当的调整。

  2.可变薪酬

  可变薪酬管理在企业薪酬管理的运用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相对于基本薪酬,可变薪酬具有奖励性,因此是激励因素,可分为短期激励计划与长期激励计划,较容易调整,能反映出组织目标的变化,更具有导向性。企业在全面薪酬的管理过程中应重视可变薪酬激励的应用,从管理层、技术骨干到普通员工,均给予适当的可变薪酬激励,从而更好的留住人才。

  3.间接薪酬

  间接薪酬也可称之为福利薪酬,是指员工作为企业成员所享有的、企业为员工将来的退休生活及一些可能发生的不测事件(如疾病、事故)等所提供的经济保障。其费用部分或全部由企业承担,福利薪酬中有一部分是具有政府强制性的法定福利。如:失业保险、社会保险等;另外一部分是自愿性的非固定福利,可由企业自行设置福利项目以作为对法定福利的补充。随着社会的发展,员工需求趋于多元化,企业对福利薪酬的设计应根据不同员工的不同需求和爱好,因人而异,加大弹性福利产品的开发,提供员工的福利选择权,最大化福利效用,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

  4.非货币外资薪酬

  非货币性外在薪酬包括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工作关系、引人注目的头衔、主管的赞美和肯定等。企业建立非货币外资薪酬可通过:一是对于企业的职能部门员工,由于专业性的限制不严,可通过工作丰富化、岗位轮换、工作扩大化等使工作更加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二是为员工提供在职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如:选派有潜力的员工到大学进修;建立先进的煤炭企业图书馆、多媒体电教室供员工使用等。三是工作中适当授权,赋予员工一定的责任和决策参与的机会,如:参加工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事项的决策。

  5.内在薪酬

  内在薪酬相对于外在薪酬而言,实际上就是员工从工作本身所获得的心理收入,即对工作的责任感、成就感、胜任感,富有价值的贡献和影响力等。企业可以通过工作设计、制度、人力资本流动政策等来执行内在薪酬,让员工从工作本身中得到最大的满足。内在薪酬设计时应从以下方面:重视员工自由发展,给员工以成长空间;实行工作多元化,丰富员工的工作内容;运用非物质性奖励,员工的最大成就感就是来自于自己做了有意义的事情,并受到了肯定。

  三、企业现有薪酬制度的缺陷

  1.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

  企业对于绩效考核指标没有量化。对“优秀”、“良好”、“及格”等概念模糊不清,使部分绩效非常优秀的员工积极性受到压抑。很多企业没有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或者建立了考核制度却没有很好地应用。

  2.企业薪酬制度内部公平性较差企业行工资体系标准处处参照作为行政机关的工资体系设计:员工等级工资与行政级别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没有体现在市场化的运作中绩效和技能在分配中的贡献地位。当前企业人才的大量流失,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企业在薪酬设计中缺乏公平性。

  3.企业的薪酬制度外部竞争力较弱企业员工工资体现出层级差异,和个体差异,比较符合员工自身的实际水平。但是同类型的企业应经营、战略管理上存在差异性,体现出员工工资差距,在相同条件下来说,企业员工更愿意到效益好的企业,因此不可避免的造成企业的大部分人才跳槽,造成大量的人才流失,对各种企业本身的发展具有较大的负面效应。

  四、推行全面薪酬管理的措施

  1.加强企业工资总额使用和管理,是全面薪酬管理的基础。目前,国资委已启动一种新的工资管理制度,即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指企业按照国家收入分配政策规定和出资人的调控要求,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根据企业经济效益、人工成本承受能力和劳动力市场价位等因素,对企业职工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做出预算安排并进行规范管理的活动),其目的是加强央企收入分配管理调控,促进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因此,企业在推行全面薪酬管理实际工作中,应将工资总额预算纳入董事会重要议事日程,强化激励与约束机制,既要保障职工收入正常增长,又要注重提高企业盈利能力,逐步形成“低人工成本含量,高人工成本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

  2.企业要逐渐实现由单一的工资管理向全面薪酬管理的方向转变,就必须加强人工成本管理、统计分析、预警和预算办法等。建立相关机制。有效的控制人工成本,是全面薪酬管理重大内容,因为人工成本不单事关企业整体成本。成本过高或影响企业在其他方面如技术上的投入;成本太低及人工成本支付不足,往往又很难吸引人才的加入而最终形成对企业发展的羁绊。显然,这是个事关效率与公平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提高人工成本管理重要性的再认识,首先是从战略上,认识到人工成本管理是关系企业多方位市场竞争中生死存亡的重要战略因素;其次是从全面薪酬管理的角度,认识到它是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利益的重要经济杠杆,是调节劳动者这个利益主体的经济行为,从而调节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形成企业的激励和动力机制的经济因素;第三是从企业管理上,认识到它是关系人才资源开发,关系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关系到对活劳动消耗进行监督、投放的重要工作。因此,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分配的人工成本约束机制,不仅有利于实现国家工资分配的宏观间接调控,确保宏观调控政策得到落实,而且,对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动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3.建立健全薪酬激励机制。一是大力推行薪酬集体协商,建立健全企业薪酬专项集体合同,使之成为企业职工薪酬正常增长的基本形式;二是切合企业实际,正确处理好企业和谐发展与职工利益之间关系,正确处理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为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同时促进职工薪酬科学、合理、适度增长。三是合理调整企业内部分配格局,坚持以业绩回报、成果重奖、贡献取酬为导向,为吸引、留住人才提供必要的利益驱动。三是推行全面薪酬管理,必须抓好配套改革,与用人制度改革相结合,与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经营生产其他方面改革相配套。

  4.规范考评体系,加强绩效管理。首先,企业要按照市场化的要求,对岗位进行适当的分类分级,形成涵盖所有岗位、类别清晰、等级分明的新型岗位职务序列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完善的岗位管理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全面薪酬分配体系,从而加快推动企业由单一工资管理向全面薪酬管理的转变,最终实现全面薪酬管理的创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次,在绩效管理方面,按照“责、权、绩、利”相对等的原则,将企业整体绩效、团队绩效和职工个人绩效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绩效管理与全面薪酬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将职工绩效考核结果与其绩效薪酬紧密挂钩起来。

薪酬管理的论文6

  摘要:在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管理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同时也是企业发展及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重要要素之一,通过强化企业薪酬管理,能够有效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合理设计企业内部的工资制度,确保企业目标的实现。文中从薪酬管理内涵及薪酬管理对企业的重要作用入手,分析了当前薪酬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对提高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质量的措施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企业;薪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措施

  企业薪酬管理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其与企业职工利益息息相关,同时与企业经济效益也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因此在企业薪酬管理工作中,需要充分的结合企业职工的对企业的贡献的大小来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确保企业薪酬竞争力的提升,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薪酬管理的内涵

  企业薪酬管理主要以薪酬水平管理、薪酬体系重审及东西结构体系等三方面为主。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则需要引进和吸纳高素质的人才,同时还要对人工成本进行充分考虑,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其用于薪酬支付的额度不仅要能够做某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且还要将人工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企业薪酬构成要素包括基本工资、奖励工资及各种福利等,同时薪酬体系重审也涉及技术、能力及绩效等多个方面的薪酬体系,因此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及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薪酬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作用

  由于薪酬管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企业薪酬设计过程中需要需要体现出外部竞争能力和内部公平性,从而为企业构造自己的核心人力资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薪酬体现的外部竞争能力

  通过薪酬能够更好的将企业的外部竞争力能力体现出来,薪酬管理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知名度,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吸收企业外部的人才,增强企业人力资源优势。近年来,薪酬设计越来越复杂,这也使应聘者在对企业薪酬外部竞争力判断时具有较大的难度,员工往往需要根据工资、福利及保险等薪酬形式及自己的需要来判断企业的薪酬竞争能力。

  (二)薪酬制度的内部公平、透明

  薪酬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丰富企业人力资源及增强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势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企业内部薪酬制度公平的实现。而且企业透明的薪酬,能够使员工更好的对薪酬公平有一个准确的感知。部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能够消除不公平所引发的争议,往往采用对员工薪酬保密的方式,但如果处理不到位,则会导致员工对企业薪酬制度不满意度增加,使员工离职率处于较高水平。采用公开透明薪酬方式,利用薪酬来有效的促进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增加企业的绩效。但采用公开透明的薪酬方式时,需要对信息披露的程序准确把握,避免员工之间恶性竞争问题的发生。

  (三)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企业薪酬的合理,能够更好的刺激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使其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有利于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管其战略目标是什么,都可以将其与员工薪酬实现之间有效的结合起来,达成企业战略目标,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因企业战略目标与薪酬管理结合过程中,需要有效的保证战略目标与员工管理之间具备良好的相容性,确保企业薪酬管理功效最大化的实现。

  三、当前薪酬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薪酬管理理念落后

  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往往会利用薪酬激励来作为有效管理实现的重要途径。利用薪酬激励,可以将个体与组织目标有效的实现统一管理,充分的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其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但当前很大一部分企业由于薪酬管理设计具有单一性,不能充分对工作状况进行分析,同时对工作职位评价也缺乏充分性,这就导致薪酬分配上缺乏公平性,不利于刺激员工工作的热情,这对企业长远的发展势必会带来较大的影响。

  (二)企业职工工资和市场发展相互脱节

  在当前很大一部分企业发展中,工资情况存在着明显的高低不平问题,相较于市场平均价位,大部分企业中普通职工工资高出市场平均价位,但企业重要岗位的一些员工的工资则明显低于市场平均价位,这就导致企业很难留住优秀的人才。另外,当前企业薪酬制度与市场薪酬体系之间存在脱节的问题,企业薪酬管理制度落后于市场发展水平,无法与激烈的市场竞争状况相适应,从而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带来较大的影响。

  (三)薪酬体系缺乏科学性

  对薪酬管理体系进行改革是企业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然而,企业不能照抄其它企业改革模式,而是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借鉴其它企业改革对策,完善企业内部的薪酬管理体系。但是,当前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做到此点,企业由于只注重公平、补偿等原则,进而忽略企业长远发展目标,这样一来,难以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四)绩效考核体系不够完善

  企业内部薪酬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企业在薪酬方面对员工的激励主要体现在绩效加薪及提高资金两个方面,但这两个方面却存在一定的差异。企业能冠军绩效加薪有利于职工基本薪酬的提高,通过发放资金能够进一步改变企业职工的基本薪酬。尽管企业加薪幅度不大,但长期下去在提高职工薪酬的同时,会导致企业成本压力增加,而且企业职工也会觉得加薪是其应有的权力,这种加薪模式起不到对员工激励的重要作用。

  四、提高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质量的措施

  (一)使企业自主发展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国家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受政治压力影响,企业具备自主经营的权利,同时企业在人力资源薪酬管理方面也具有自主权,这对企业薪酬管理结构及制度体系的完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不断优化绩效考核体系

  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是完善企业内部绩效考核制度的根本前提,因此,企业薪酬公平性是要借助绩效考核才能进行较准确的评估。因此,要将企业内部的绩效考核和企业的具体情况紧密相结合,重点对企业职工业务水平与工作能力加以考核和评估,同时还要全面考虑市场劳动价值的变化,进而对企业的薪酬制度进行调整,将薪酬体制变得更加透明化,将个体薪酬和实际价值相配合。

  (三)放弃人人工资平等

  一个企业的发展,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作为最核心的力量,对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这也决定了企业中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薪资要高于其他人员。同时在企业薪酬管理中,需要遵循多劳多得的原则,以个人对企业创造价值的高低来决定其工资的多少,这具有较好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以此来进行工资结算,能够更好的激励企业员工工作的热情和动力。

  (四)企业岗位设置要合理

  企业岗位设置对于企业机构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旦企业岗位设置缺乏科学性,则不仅会导致企业人才存在浪费情况,而且还会使企业薪酬分配上产生大量的问题。针对于这种情况,企业需要与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有效结合,通过观察、分析和调查等多种方法和手段来确保企业岗位设置的科学性,在企业岗位设置时遵循高效及精简的原则,适当对各岗位进行调整,确保岗位设置的合理性。

  (五)将薪酬体系和市场竞争紧密相结合

  企业薪酬需要与市场经济有效的结合起来,和市场经济发展保持一致性。同时还需要对外部的竞争机制给予充分的重视,参照同行业相同岗位的工资水平,做好人才的吸纳和引进工作,确保企业整体竞争力的全面提升。五、结束语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人力资源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薪酬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企业需要进一步完善企业薪酬制度,做好人才的吸纳和引进工作,利用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其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及长远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莉.简析如何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J].中国科技财富,20xx(10).

  [2]朱厚嘉.薪酬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管理观察,20xx.36.

薪酬管理的论文7

  一、目前薪酬体系的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岗位价值评估不够合理

  现有的岗位薪酬是基于员工所从事的岗位来进行价值评价的,它根据员工所在岗位的工作职责、技能要求、资历条件、工作环境、工作时间、工作量等因素综合测定岗位的岗级,在每一个岗级中再设置固定的薪级,不同岗位的岗级、薪级就对应不同的薪点值,通过这些就可以设定出各类岗位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也是同样的计算方式,并按岗位工资的一定比例形成。随着企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改变,技术革新带来的智能自动化程度提高以及员工工作价值观的变化,原来的岗位价值评估已不适用于现实的岗位价值。对于员工而言,已经降低了应有的公平体现和激励作用。

  (二)薪酬档的设计未能体现合理差别

  各个岗位的具体薪酬是通过该岗位所对应的具体岗级、薪级来体现,而岗级、薪级是基于岗位价值评价并结合技能水平、企业工作年限等其他因素测定出来的,但在实际应用中薪酬档设置却往往体现不出员工的报酬差距,只要是在同一岗位,大家拿到的薪酬没有什么区别,导致了员工对自身职业技能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减少了在工作中的投入,降低了工作效率,不仅影响了自身的职业发展,也不利于企业的创新发展。

  (三)薪酬标准未针对不同岗位类别设置合理的薪酬水平

  随着企业高速发展对人才需求量的持续升高,尤其电力企业技术不断更新换代、管理日益精细,对于管理类岗位、核心技术岗位、专业技术岗位人员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与之对应的却是这些重要岗位人才的薪酬相对于正常的市场价位偏低。目前供电企业实施的是统一的、无分别的薪酬体系下,所有岗位都被纳入企业的单一薪酬计算标准,对这些重要岗位人才也是采用同样的薪点制工资发放制度,使得他们的具体价值在薪酬方面得不到体现,这对于人才的储备留用十分不利。过多地考虑内部因素、忽视市场薪酬水平,容易使企业的薪酬水平失去一定的竞争优势,无法保证对重要岗位人才形成足够的吸引力,导致企业人才流失,无法满足重点岗位的人才需求。

  二、薪酬管理体系改进的对策建议

  (一)在统一薪酬体系内,对不同岗位类别进行适度的调整

  现有的薪酬管理体系是一个针对所有岗位的系统性、标准化体系,但由于岗位类别本身就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各类岗位体现的价值本身就存在较大的区别。因此应该在统一的薪酬体系内,对各类岗位的薪酬标准设置进行适当的调整,才能更好地提高各类岗位员工对薪酬水平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对于普通生产岗位员工,因其工作岗位比较固定,人员流动性低,员工比较看重企业所给予的基本工资薪酬和福利,因此对他们的薪酬管理应重点体现保障普通员工的基本工资和节假日、补充医疗等方面的福利。对于专业技术岗位员工,可以在岗位薪酬的基本体系中,加大对其个人提升综合素质、促进职业生涯发展的激励,例如在获得高学历、高职称后进行相应的薪酬奖励,在学习、培训等方面提供费用支持,适当地进行岗位轮换,增加学习的空间和条件,并适当提高其福利待遇水平。针对管理岗位、核心技术岗位员工,其对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经营方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其薪酬水平、薪酬发放方式必须具备合理的竞争力,可以考虑在稳定性发展前提下,采用长远发展为主、短期激励为辅的薪酬政策,建立规范的远期激励方式,加大管理岗位员工风险收入的部分。

  (二)加快薪酬管理体系的市场化改革,确立合理的薪酬水平

  一是改革薪酬设计模式,确立市场化薪酬方向。企业的薪酬水平不仅要体现内部公平,也要与当前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体现有效的市场竞争力。因此,薪酬管理体系要在一些关键岗位的薪酬设计上紧跟市场价位,在岗级薪级设置、多样化福利、远期激励等方面探索适当有效的方式,增加企业薪酬水平对外的竞争优势,才能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二是调整薪酬设置标准,确立以人为本的设置方向。为使企业薪酬水平能够适应外部市场人才竞争和行业发展,应该有计划、定期地进行外部薪酬水平调查、内部岗位价值评估、员工期望值调查等,并结合内外因素,适时、适当地进行薪酬标准、岗级薪级设置、人工成本管控方式和重点等方面的调整。

  (三)不断创新福利体系,制定福利多元化政策

  福利是薪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使用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为员工提供多个方面的生活保障,大大提高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向心力,为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员工荣誉感起到相当大的基础性作用。因此,要不断创新福利体系,改变以前单一的实物发放方式,实施福利多元化政策,可以在员工参与学历教育、车补、医疗等符合国家政策和法律规定的各个方面,用灵活的方式来满足员工的生活所需,提高他们的满意度。

  三、结束语

  供电企业应该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向导,兼顾公平化、能力化、合理化原则,建立以岗位价值为核心、制度多元化为补充的薪酬体系,才能充分发挥薪酬的管理职能和调节职能,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提升员工认同度、增强企业凝聚力,保证企业的运行目标与员工切身利益的同步发展。因此,需要在现有薪酬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岗位价值评估,适当的改变现有薪酬管理体系设计实施策略,促进人力优化配置,更好地实现企业人力资源价值。

薪酬管理的论文8

  一、当前我国企业薪酬管理现状

  1.很多企业对薪酬管理认识不够

  目前,国内有不少企业认为薪酬管理只是与企业的经营成本有关系,而要使企业利润最大化通常采用的做法就是降低成本,这也是企业对于薪酬认识不足的一种表现。这样就会导致薪酬对于企业员工没有吸引力,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留不住人才,最终影响企业的发展。

  2.薪酬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薪酬制度在企业内部的存在应当要像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一样,要完善和完备并且行之有效。从我国目前企业薪酬管理的发展实际来看,薪酬制度体系还不完善,不能把薪酬体系作为企业发展战略来对待。

  3.薪酬分配平均主义严重

  现在国内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平均主义盛行,企业内部技术管理人员的工资收入与一般员工工资收入差距不大,工资水平偏低,导致企业技术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或是跳槽,企业人才流失严重,最终使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

  4.福利项目的设计缺乏弹性

  员工福利是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是企业留住人才、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一项重要手段。目前我国企业员工的福利与国外相比,缺乏时代性、实用性和灵活性,多数福利项目还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福利,如住房补贴、煤气补贴、独生子女药费报销、过节物资等等,这些只是象征意义上的一点补助,缺乏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福利性。

  二、加强我国企业薪酬管理的对策

  1.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定薪酬管理体系

  一个企业薪酬制度的完善建立是为了更好地为企业发展增添动力,而不是局限于发放职工工资的问题。薪酬激励原则就是要把企业的价值观、企业文化和发展理念有机结合在一起,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前提是不能违背企业发展的大目标。因此,企业内部要大力宣传本企业的薪酬管理体系,让员工了解企业薪酬管理的内容和目标,并让他们参与到薪酬管理的活动中来,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员工体会到一个好的薪酬管理制度对自身和企业都是非常有益的。

  2.建立健全薪酬制度,规范激励机制

  现代企业薪酬制度的完善,应当不仅仅是局限于支付薪水的形式,更应该是全面的工作,除了物质方面的激励以外,还应当包含精神层面的内容,比如给员工提供更多培训学习的机会、进修的机会、外出疗养的福利以及良好的工作条件等等,这就能够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

  3.打破平均主义,科学规划薪酬制度

  企业中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的发展需要他们发挥聪明才智,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动力就是为他们提供丰厚的薪金报酬,这就需要打破平均主义,对他们的工资可以采取结构工资制,基本构成为:结构工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技能工资+绩效+各种福利等,其中技能工资应该要能较好地反映技术人员受教育程度。而对企业经营管理者也应给予适当的薪酬激励,如实行年薪制、股票期权制等。

  4.推进人性化的福利政策

  企业要留住人才,优越的福利也是必不可少的。福利项目的设计应该多元化、人性化,如包括优厚的奖金、衣食住房补贴、完备的员工培训、补充性养老保险、有薪假期等内容。也可以让企业员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的福利项目组合,满足员工对福利人性化的要求,最大程度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三、结束语

  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之一就是人才的竞争,所以人力资源管理也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而薪酬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核心工作。因此,国内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建立健全企业自身的薪酬管理体系,并有效地实施和完善,以此吸引、留住和激励人才,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发展。

薪酬管理的论文9

  【摘要】论文针对国有企业对知识型员工薪酬管理制度上的不足,提出了详细的补充完善措施,并通过案例进行具体的指导说明,以期能够改善国有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薪酬待遇,为企业留住人才。

  【关键词】国有企业;知识性员工;薪酬管理制度

  1引言

  “知识型员工”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提出的,他赋予知识型员工的内涵是,掌握和运用符号与概念并利用知识与信息的群体。当时只限于运用在某个经理上,现今,这一概念也已推广到大多数白领群体中。知识型员工与其他员工相比,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基础,且综合素质高,价值观念较强,创新创造水平高,比较注重薪酬待遇。知识型员工是国有企业的核心力量、精神支柱、创新创造的源泉,因此,企业要想招揽大量的知识型人才,就需要制定一套合理公平的薪酬管理制度。

  2我国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的薪酬管理制度

  2.1国有企业的薪酬分配现状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在进行员工薪酬分配时,普遍使用的方式是按岗位分(即根据员工职务高低下发薪酬,越是高层,薪金越多)、按工作效果分(观察员工的工作效果,予以不同的薪酬待遇)、按个人能力分、按市场价值分(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不同员工的应得薪酬)、按工作年限分(资历较高的员工要比新进企业的员工占优势)。上述各种薪酬管理制度各有所长,但都存有明显的弊端,不合理的薪酬分配待遇容易引发员工之间的矛盾,形成员工心理上的不平衡感,不利于企业良好团体关系的建立,进而阻碍企业的整体进步。

  2.2现存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薪酬管理制度的缺陷

  自经济实现全球化发展后,国有企业与个体经营企业,包括与外资企业等的竞争关系越来越激烈。很多竞争企业利用知识型人员,特别是专家级的知识型员工对工资待遇的看重心理,用高薪酬、高福利的手段诱惑国有企业的知识型员工,从而造成国有企业出现大量知识型人才不断跳槽的现象,这非常不利于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就现存国有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薪酬管理制度分析,发现其存在的缺陷有:忽略了知识型员工的内心活动,没有形成明显的薪酬激励制度。知识型员工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学习或深造,其专业知识、劳动价值与普通的体力劳动者存在明显的差别,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薪酬管理种类过于单调,缺乏有效的激励管理形式,因而对于员工来说没有太大的诱惑力。这些缺陷都将会导致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资源的流失,并成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1]。

  3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薪酬管理制度的补充完善

  国有企业的运转离不开知识型员工的带领和指导,知识型人才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指明道路和方向,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必须建立起合理的员工薪酬管理制度,以避免知识型人才的流失。下面将对现有的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的薪酬管理制度提出几条补充完善建议。

  3.1配合知识型员工的薪金要求,采取合理的激励政策

  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应该能够满足知识型员工的薪金要求,基本达到其对薪金报酬的期望值,以符合知识型员工的自我价值估算标准,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当企业给予的薪金低于或与员工的预期值相差太大时,就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员工内部产生不满情绪,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另外,在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的薪酬管理制度中还要采取一定的激励政策,对有突出贡献的员工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其创新创造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员工对本企业的忠实程度,防止一些知识型员工因经不住其他企业的福利诱惑而跳槽,这也是国有企业吸引和留住知识型人才的重要策略。

  3.2区分出明显的薪金层次水平,构建合理公平的薪酬管理制度

  国有企业的知识型员工作为一个整体,其团队协作和互助意识是十分重要的。但对于员工的薪金待遇不能一视同仁,对于知识型员工可以根据其工作经验、学历水平、个人能力和工作绩效的不同,划分出不同的层次,且在不同层次水平的知识型员工之间要形成明显的薪金层次区别,从而突出体现其不同的岗位价值、创造性等。这种薪酬管理方式公平合理,容易被员工所接受,而且,区别的薪酬待遇有助于调动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促使员工不断完善自己,提高个人能力,突显其技术带头作用,进而使企业的知识型人力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3.3实行动态变化的员工薪酬管理制度,增加员工的新鲜感

  企业一直践行固有的传统的员工薪酬管理制度,容易造成员工心理上的疲劳感。员工对企业的薪酬安排已经了如指掌,便逐渐对工作产生懈怠,从而造成企业员工整体出现敷衍塞责、应付了事的颓废现象,这会制约企业经营水平的提高和发展规模的扩大。实行动态变化的员工薪酬管理制度,使企业各类型员工对公司的薪金、激励制度等有所期待,这样他们就会拼尽全力,埋头苦干,希望能够提高自己的薪金水平。企业在恰当的时机,给员工来一个福利突袭,制造惊喜,可以增加员工的新鲜感,并且企业可以以此为诱导,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其全心全意为公司服务[2]。

  3.4建立完整健全的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的薪酬管理制度

  众所周知,国有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所以我们对于国有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都要予以高度的重视,尽量建立起完整健全的管理体系。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既能为企业赢得知识型人才资源,还有利于企业的资金管理,进而使国有企业有条不紊地运行。在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的薪酬管理制度中,除了员工的'基本工资外,增设适当的福利、一次性激励金、股权分配等各项附加激励措施,可以提高知识型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使其安于本岗位工作,全心全意为企业贡献自己的所长。

  4国有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合理薪酬管理制度的实例列举

  下面以某一报社对员工薪酬管理制度的改革为例,具体分析说明合理的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薪酬管理制度的建立。该报社之前采用的是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修改的员工工资制度,但从长期执行该工资制度的效果来看,员工内部出现平分工资、没有明显的薪酬差别待遇的现象,这使员工处于满足现状,工作兴致不高的状态,进而制约报社的整体发展。因此,该报社决定对员工的薪酬管理制度进行一次改革修正,以充分发挥薪酬制度对员工的激励作用。报社采用基本薪酬+绩效考察奖励+福利津贴的基本薪酬模式。针对特别的人才类型,采取相应的薪金吸引策略,以便吸引大量外来人才,增强报社的人才实力;对报社内部员工工资进行适当调整,区分出工资差异,应贯彻执行公平、合理、高效的薪酬分配原则,赏罚分明,不歧视新员工,给每一位员工提供充分展示能力的机会;报社还应不断挖掘新型人才,予以合适的奖赏;每间隔一定的周期,为员工提供出国深造、专业培训、外出度假的优惠福利,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从而提高报社员工的忠诚度,形成报社人才的绝对优势。自该报社对原有工资制度实行改革之后,报社的发展规模和效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由此可见,合理的员工薪酬管理制度及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在一个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5结语

  本文详细研究了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薪酬管理制度的不足,依据专业的薪酬管理理论,阐述了几点切实可行的完善措施,报社薪酬制度改革的实例也为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希望本文的探讨研究可以帮助国有企业建立起合理健全的知识型员工薪酬管理制度,改善国有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薪酬待遇,为企业留住人才。

  【参考文献

  【1】程贯平.激励知识型员工的整体薪酬[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xx(08):74-77.

  【2】王环.传统薪酬制度的弊端及改革[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xx(03):132-135.

薪酬管理的论文10

  【摘要】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随着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和政府优惠政策的降低,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普遍面临困境,吸引、保留人才更加成为竞争的焦点,而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是企业形成人才优势的重要环节,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AK公司作为外商投资企业的代表,分析其薪酬管理中存在的薪酬结构单一、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分离、晋升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薪酬管理改进措施,以期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外商投资企业;薪酬结构;浮动薪酬;晋升制度

  外商投资企业,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中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共同投资或仅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随着经济发展的日渐成熟和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正在向新常态趋势迈进。但近年来,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的业绩不佳,发展面临困境,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压缩外企的利润空间;二是外企原本享受的优惠政策的调整及我国税收制度的改革,给外企带来一定经营压力;三是本土企业的实力提升,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四是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严厉打击商业贿赂及垄断等行为。在此境况下,我国部分劳动密集型外商投资企业向南亚、东南亚等地区转移。一些外商投资企业积极调整应对,促进自身转型升级,更多的技术密集型及资产密集型外商投资企业迁入中国。与此同时,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制约着其在中国的发展。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优秀人才成为企业永葆生命力、创造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薪酬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吸引、保留人才发挥着有效的激励作用。因此,本文以AK公司为例,就外商投资企业薪酬管理方面展开研究。

  一、AK公司及其薪酬管理现状

  AK公司是一家外商独资的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它是XX集团全球战略化的生产基地,总员工人数达600余人。公司以总部的技术支持和中国的生产基地作为发展保障,目前公司产品涉及生物诊断、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销售遍布全球140多个国家,并且已成功开发血糖仪、血红蛋白分析仪等医疗器械及相应检测试剂等快速诊断产品。AK公司作为一家正在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型的公司,与当前我国大多数外商投资企业所处境况一致,因此以AK公司作为外商投资企业的典型代表,其研究结果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中国投资建厂初期,AK公司主要以生产加工产品为主,组织结构较为简单。但随着客观环境及自身实力的不断变化,AK公司将部分技术研发等工作向我国转移,技术研发人才的流入使其组织规模不断壮大。因此,AK公司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形成了目前的薪酬体系,具体内容如下:从员工工资水平来看,AK公司个人月平均收入在5000元左右。据中商产业研究院20xx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杭州市的月平均工资为7608元,相比之下个人月平均收入在区域范围内处于较低位置。从薪酬结构来看,包括固定薪酬、浮动薪酬和福利三大部分。其中,固定薪酬包括基本工资、津贴等;浮动薪酬包括绩效工资及奖金提成;福利包括五险一金、年假等。AK公司根据组织结构及员工类型的不同,决定采取混合型薪酬策略。其中对技术及研发人员采取市场领先型薪酬策略,企业希望以此吸引大量优秀人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自身转型;对营销业务人员采取绩效激励制薪酬水平,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而对从事财务、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等基础日常性工作的人员采取跟随型薪酬战略。根据以上对AK公司薪酬现状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AK公司在薪酬管理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并且这些问题也正是当前外商投资企业在薪酬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AK公司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薪酬结构单一,经济性报酬较低

  AK公司的薪酬由固定薪酬、浮动薪酬、福利三部分构成,其中固定薪酬以基本工资为主,每年保持5%的涨幅;浮动薪酬以奖金为主,年终奖依据职位的不同给予1-2个月的工资奖励;福利包括法定社保和年假,缺乏具有高激励效果的措施,因此员工满意度普遍较低。究其原因,一方面,AK公司于上世纪末进入中国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及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然而企业的薪酬制度并未进行改革创新;另一方面,近年来部分外企在中国的发展面临困境,成本增加导致净利润减少,工资无法保证原有10%-20%的涨幅,经济性报酬难以提高。因此,目前的薪酬制度陈旧,缺乏外部竞争力,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二)薪酬激励与绩效考核结果相分离

  依据企业自身情况,将薪酬管理与绩效考核有机结合,有利于挖掘员工潜能,发挥薪酬激励的最佳效果[1]。然而,AK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薪酬管理与绩效考核联系不密切,浮动薪酬在总体薪酬中占比较低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公司以同工同酬作为薪酬设计的原则,因此无法拉开同等职务员工的薪资差距,难以反映不同能力水平的员工对公司做出的不同贡献。虽然AK公司形成了自身的绩效考核制度及评价标准,但是由于考评工具不完善、考评人员能力欠缺以及考核结果不对薪资及晋升产生巨大影响,使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存在“走形式”的现象,这违背了设置浮动薪酬项目的初衷,导致公司资源的极大浪费,增加内耗,降低了整体运作效率。

  (三)薪酬晋升制度设置不合理,出现职业天花板

  玻璃天花板比喻企业中女性工作者想要达到高层所面临的无形的障碍[2]。虽然在以往的研究中,“玻璃天花板”现象发生在女性身上,但是随着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的实践发展,其内部本土优秀员工的职业发展,也出现了“玻璃天花板”现象。例如:AK公司是垂直管理型组织结构,管理职位较为集中,在此条件下中高层管理人员大多是从总部派遣而来,只有基层及中层极少数职位是通过招聘甄选,由本土员工担任,由此必然导致部分优秀人才在进入公司1-2年后申请离职的现象发生。因此造成人才流失的原因,除了经济性报酬较低外,还包括企业未能为员工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员工晋升途径及路线单一等。AK公司存在的上述问题及原因,对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的薪酬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针对AK公司薪酬管理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也对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的薪酬管理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三、AK公司薪酬管理对外商投资企业薪酬管理的启示

  (一)树立全面薪酬理念,注重内外薪酬结合

  所谓全面薪酬,是指公司为达到组织战略目标对做出贡献的个人或团队的系统奖励。在设置薪酬体系时,既要关注内部薪酬设计也要关注外部薪酬设计,将传统的薪资项目与新型的奖赏项目相结合,依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定全面薪酬体系。如AK公司一样,很多外商投资企业正处于转型时期,急需技术研发人才和管理储备人才来维持组织的长远发展。因此在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针对外部薪酬,应进行系统的薪酬调查,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科学专业的分析,依此设置各职位的基本工资,以提高薪酬的外部竞争性;针对内部薪酬,首先应改善工作环境及办公设施,尤其是高新技术设备的引入;其次,依据员工的能力水平,制定个性化的培训项目,提升员工的各项能力;接着,定期对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表彰和嘉奖,增强其对组织的归属感,发挥模范作用;最后,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及外出旅游等项目,加强企业的人文关怀及员工的交流沟通,形成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满足员工的心理报酬需要。

  (二)增加浮动薪酬比例,促进内部公平

  在浮动薪酬的设置中,首先应增设月度或季度奖金,将员工的个人绩效与薪资相结合[3],实现薪酬短期激励的目的。其次,应制定收益利润分享计划,加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企业须在年初设定各部门的绩效目标,并保留一定弹性,在年终依据企业盈利状况及各部门的绩效完成情况,确定部门利润分配比例,实现薪酬长期激励的目的。在此之前,企业需对原有的绩效考核制度进行精简优化,利用科学化、专业化的考评工具,制定适合企业特性的全新绩效考核制度。除此之外,企业需将绩效考评结果及部门业绩成果进行公示,以保证公开透明,并由人力资源部对整个绩效考核过程进行监督核查。由此,既能使企业在外部环境处于劣势的情况下继续保持发展增加收入,又能极大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增强企业凝聚力,确保薪酬的内部公平性。

  (三)重视员工长远发展,培养留住人才

  依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企业制定科学可行的晋升管理制度,为员工量身设计职业生涯发展规划,都是在满足员工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求。类似AK公司的外商投资企业可以设置多通道的晋升模式,比如针对技术人员,既可以选择向技术路线发展,也可以选择向管理路线发展,企业为员工提供多种晋升选择,有利于最大限度的发挥员工的能力,匹配最为合适的职位,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除此之外,企业应调整自身组织结构,适当增加组织层级,减少“空降兵”的使用频率,当出现空缺职位时,优先考虑提拔内部员工,这样既能缩短员工适应新职位的磨合期,又能使本土员工看到职业发展前景,降低离职率,进而有利于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苏弋.基于激励机制绩效薪酬制度的构建浅议[J].现代商业,20xx,(15):117-118.

  [2]白东红,赵新元,范欣平.外资企业“玻璃天花板”与本土员工离职倾向:易变性职业生涯的调节效应[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xx,(04):22-31.

  [3]陈丹.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应对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xx.

  作者:张鹏 郑雪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薪酬管理的论文11

  摘要: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其中一个重要的管理因素就是薪酬管理体系,尽管大部分企业在员工薪酬管理体系方面提高了重视程度,但是还存在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不利于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和引导,企业之间员工的流动性很大,使得企业很难组建较为稳固的企业发展团队,从而使得企业发展稳定性受到影响。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企业人才管理中的薪酬管理体系建设,创新和发展薪酬管理水平是新时期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关键的任务之一。为此,本文在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管理体系建设现状基础上,对如何做好薪酬管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体系;企业

  人力薪酬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广大企业管理者的广泛认可和关注,但是我国在这一方面发展起步较晚,经验还不是很成熟,企业的薪酬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阻碍了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还需要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对策,从而更好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推动企业薪酬管理体系的丰富和创新发展。

  一、企业薪酬管理内涵及发展现状分析

  企业的薪酬管理是指在国家宏观劳动分配政策允许范围内,根据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及相关规定,按照按劳分配原则及其他奖励机制对员工进行分配的过程。薪酬管理不仅包括了薪酬总额的控制,还包括了人力成本的核算、员工岗位工资的标准的制定及对员工工资成效的评价,并和员工的奖金、晋升、奖励等相关的薪酬管理等。在当前企业人力资源中还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工资体系管理不健全在企业内部缺乏工资评定的科学标准,有的企业员工的工资都不进行公开,使得企业内部员工之间无法产生凝聚力和团结协作精神,造成员工之间矛盾的存在。

另外员工的工资不能有效和业绩水平相挂钩,另外和企业的总体效益不能形成正比例关系,干好干坏一个样,工资体系方案无法及时进行调整,总体上压制了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多,工资管理体系需要健全和完善。2.企业员工福利体系不健全员工一定的福利能够有效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环节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矛盾,增加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凝聚力,促进员工更好的服务于企业,激发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是员工选择企业的一个重要依据。尽管企业福利不直接体现于货币,但是也是薪酬管理的重要方面。目前大部分企业在企业福利方面,存在方式单一、额度有限、次数较少等问题,有的企业甚至几乎都没有福利可言,很难满足企业员工在福利方面的需求,有的企业只重视物质方面的待遇,而缺乏对员工精神方面的关怀,不利于员工对企业满意度的提高。这也是造成企业员工队伍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设计不够合理当前我国很多企业都缺乏健全的薪酬体系,灵活性不够,无法满足企业员工多方面的需求。如企业制定的基本工资过高,而绩效工资较低,不能很好的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尤其是销售人员不能获得与其工作业绩相匹配的提成等。薪酬体系中缺乏非货币性薪酬的比例,不能有效体现员工的个人价值及未来发发展潜力。员工的薪酬不能和近期的工作表现有效的联系起来,不能很好的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缺乏和岗位相匹配的激励机制,薪酬中有些企业忽视了一些岗位的特殊性,缺乏针对性的激励对策。同时激励措施中没有将正激励和负激励有机联系起来,无法起到真正的激励作用。还有的企业过分压制员工的工资,以公司为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使得员工的忠诚度降低,造成员工队伍的不稳定,离职率增加,反而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相应增加很多。

  二、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体系改进对策

  1.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

  企业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才能实现有效、科学、效果显著的薪酬管理。为此,企业首先需要对本行业的平均工资状况及竞争对手公司的薪酬实施情况开展调查,然后根据自己企业的发展状况制定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工资待遇水平等。其次,在具体的薪酬分配方面,需要明确制定薪酬的发放标准,里面的内容需要包括实施奖励的标准、惩罚标准、请假标准、工资等级标准等,尽可能的提高操作的可执行性,避免不明确、缺乏操作性的规定,同时要兼顾员工在负面心理方面的反映。再次,在当前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大都离不开绩效工资制度,而这一制度的前提就是需要开展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因此需要企业制定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绩效考评制度,确保对每位员工的绩效考核都可以实行公平、合理。最后,在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中,尤其需要注意坚持公平原则。公平是一切薪酬管理的核心,只有实行公平公正,才能使得所有员工都能够保持较高的工作热情,否则不但不会发挥积极的正面作用,反而会造成员工之间的不团结,给员工造成心理方面的负担和精神压力,不利于员工工作积极性的调动,从根本上抑制企业的健康发展。

  2.构建科学的薪酬管理体系,提高薪酬管理的激励作用,重视和市场竞争相结合

  薪酬管理的激励作用是企业实施薪酬管理的根本途径。因此企业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体系,从而使得企业的薪酬激励作用能够被充分利用和发挥出来,从而更好的起到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作用。企业需要结合员工的工作岗位,制定符合员工心理需求的薪酬结构及管理体系,体现薪酬管理的激励效果。如把员工工作表现和奖金相联系,根据员工的业绩水平、工作表现开展员工升职加薪、荣誉鉴定、各种表彰等方面的判定。同时,在薪酬管理中要和企业所在的市场环境相适应,以市场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目标,积极开展企业薪酬管理,从而使得企业的薪酬管理能够和外部市场发展保持一致。同时,企业需要关注同行单位在人力资源薪酬管理方面的措施和方法,从而使得自己企业的薪酬管理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尽可能的与社会保持一致的发展步伐,更好的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从而为企业提高人才竞争优势提供有效保障,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跟上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确保薪酬管理体系有一定的弹性

  保持薪酬管理体系合理的弹性是保障薪酬管理适度调整的必要前提,是企业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环境的需要。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完事,一方面是在企业内部的不同工作部门及工作岗位,实施不同的工资待遇水平,使其适当的拉开差距,从而更好的激发企业一线生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企业高级管理人才更好的发挥自我潜力,更好的服务于公司管理,更好的激发设计类的人才发挥创造思维能力,创造出更好的作品和产品等;另一方面是同一工作岗位的员工在工资方面也需要保持一定的差异,这是因为即使是同一工作岗位不同的员工也存在不同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工作效率高、产量高的员工必然需要支付较高的工资,这有利于同一部门内部或者是同一岗位内部不同员工之间形成相互激励作用,激发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认可不同个体在工作量及效率方面的差异性,更好的实施科学的人性化管理。当然在这些差异方面需要保持合理的梯度,否则拉差过大则反而会起到负面的效果。

  4.重视薪酬管理中的人文关怀性

  企业之间的竞争根本上还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企业要想办法留住人才、组建自己的优秀人才队伍,从而更好的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此,就需要在企业薪酬管理体系中融入人文关怀性这一管理理念。将物质激励和员工的精神激励有机的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的岗位特点制定合理的薪酬体系,如一线员工可以恰当增加福利比例,对中高层管理人员多使用精神激励,从而满足这些员工在社会地位方面的情感需求,满足实现个人价值的精神需求,另外还可以关心和关注企业员工的生活需求等,使得企业更好的留住优秀人才。

  5.构建科学的考核制度并落实到位

  实施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是实现有效薪酬管理的重要保障。所以,企业需要在调查市场行情的基础上,了解同一行业各个岗位的薪酬平均状况。从而结合自己企业的岗位劳动强度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通过科学的考核办区分员工合理的业务水平及工作能力,确定合理的薪酬范围。要进行准确的业绩评估和考评;保持恰当合理的薪资范围,制定不同级别的岗位工资,发挥薪酬管理的激励作用;使得薪酬能够和员工的实际工作绩效挂钩,使得工资水平和绩效标准保持一定的平衡;需要制定合理的绩效标准及操作方法,使得公司管理层和员工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6.制定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薪酬管理制度

  在企业管理中薪酬管理最终是服务于企业整体的发展战略的。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制定相符合的薪酬管理制度。例如在企业的发展初期,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需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其和企业共成长、共担风险、共同享受企业收益,因此在薪酬设计方面需要加强绩效工资的比例,从而激发员工更好的发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创造能力的发挥。在企业发展的成熟期,薪酬要偏向员工具体的工作岗位,在薪酬管理中偏重基本工资及福利部门。同时,还需要和企业的类型相结合,如服务类的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就要倾向员工与客户的关系,重点考核员工的服务水平、客服反馈来决定其薪酬的高低。另外除了基本工资外,企业可以根据客户对员工服务评价来对员工进行综合考评,决定工资奖金的高低。从而更好的激发服务类企业的员工更好的服务客户,提高服务的水平和质量,端正服务态度,不断促进员工提高服务水平。当然在实施薪酬管理时,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战略,从而在企业和员工之间创造良好的交流沟通平台,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创建积极向上、团结进取的工作氛围及薪酬管理制度,从而实现薪酬管理的战略性。

  7.加强员工培训,创建良好的工作氛围

  为了更好的推动员工更好的适应工作环境,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还需要重视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更好的提升员工的自身价值,为员工创建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因为只有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才更好的价值员工的工作叽叽西,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因此企业要注重工作环境的建设,例如在企业内部要做好绿色植被的建设,设置专门的休息场所。同时还在培训方面,要完善员工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要不断了解员工的培训及教育需求,根据员工在培训方面的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内容,邀请培训师或者是将员工送至相关的培训机构进行学习,从而更高的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知识储备,提高理论及实践水平,更好的推动员工服务企业,使得员工能够为企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对于积极培训和接受教育的员工要给予积极的奖励及晋升的机会,从而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使其更好的服务企业。

  三、结语

  总之,薪酬管理是企业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人力资源的核心,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关系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企业薪酬管理还有很多问题,企业需要积极开展薪酬管理,积极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人才竞争力水平的提高,在薪酬管理制度、结构、体系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通过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最大可能的调动每位员工的潜能和积极性,提高企业管理绩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作者:杨元熙 单位: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参考文献:

  [1]廖思佳.基于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J].知识经济,20xx(03).

  [2]黎华.地勘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20xx(33).

  [3]陈芳.事业政工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问题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xx(24).

薪酬管理的论文12

  一、高职院校薪酬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高职院校工作人员的工资是由两部分构成,分别是基本工资和奖金、津贴,其比例是按照1:1进行分配的。高职院校工作人员的工资是严格按照国家的工资政策进行分发的,其收入的高低受着国家薪酬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影响,而奖金和津贴则基本上都本校自行分发,因此奖金和津贴的多少主要受学校工资制度的影响。当然高职院校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还受到区域、院校发展状况和管理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的高职院校工作人员的收入水平也是千差万别的,而不同院校的管理情况也会影响工作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

  (一)内部薪酬仍然存在平均主义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工资制度主要是按照工作人员的职务和资历进行工资分配,并把基本工资和奖金、津贴融合在一起,这样一来,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完成的任务则与收入没有关系。换句话说,工作人员的职务和资历相当的,其收入也不会有太大差别,而工作人员则会根据这种潜在的平均主义关注自己所得到薪酬的绝对量和相对量。在高职院校工资制度实践中,我们可以明确了解到,按照工作表现和个人贡献发放工资的现象并不多见,反而按照资质排辈现象较为普遍,院校组织的年终考核评优工作也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考核的结构并没有涉及参评人员的岗位任务、工作量和责任等,这种形式化的年终考核评优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工作实绩被忽略。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种内部薪酬分配制度并不是一种创新的、值得提倡的工资制度,而是一种表面改变后的、仍体现平均主义的工资制度,其薪酬制度的公平性仍然没有得以体现。

  (二)重视外在经济收入,缺乏激励功能

  如今我国的高职院校薪酬制度中相对典型的特征就是外在经济报酬。从相关调查中可以发现,高校教职工之所以愿意在高校工作,主要是因为高校的工作具有稳定的特征、人际关系处理起来更加方便、工作声誉相对好,而工资薪酬和住房等并不是主要考虑因素。因此,教职工选择高校教学主要原因取决于工作环境和性质,并不是工资和福利。按照心理学原理来看,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受薪酬激励的影响较大,薪酬激励使用得当还可能因其激励效果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因此我们也可以将薪酬看作是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心理纽带。对于工作人员来说,薪酬不仅仅是一种物质追求,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激励,其激励效果针对不同的工作人员有着不同的效果。由此我们应该看到薪酬在激励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不仅要看到薪酬给人们带来物质方面的满足,更应该看到薪酬对人们精神上的激励作用。倘若教职工的精神追求丧失,那么仅凭借物质追求来辅助制度的完善和革新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二、高职院校薪酬制度改革的策略

  (一)争取政府的财政投入的支持,提高高职院校教职工收入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高职院校薪酬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借助政府对高职院校的财政政策的支持,争取政府加大对高职院校的财政投入力度,以此改善学校的财政困难。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提高院校的外部竞争性,高职院校应该进一步争取办学自主权的提高和不断完善自主分配体制。国家教育改革法中规定:国家加大教育方面的投入,以此促进教师地位和待遇的提升,而财政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更主要的目的是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构建更加完善的教育经费投入制度。20xx年,国家在教育方面的财政投入占4%,由此教师的平均收入得以提升。

  (二)创新分配制度,强调内部公平性

  如今,我国部分高职院校已逐步实施岗位贡献薪酬制度,该制度在工资总额包干的前提下得以实行,进一步打破传统薪酬制度中的平均主义思想。岗位贡献薪酬制度坚持“效率第一,兼顾公平”的原则,同时采取人员经费包干策略,进行目标管理和高职院校分配制度创新,一方面实现了院校管理的均衡目标,改善了人员结构,另一方面促进了院校教职工凝聚力的提高,使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发展。1.实行工资总额动态包干高职院校应该在发展目标和教育主管部门新编原则基础上,探究院校的机构设置、岗位设置和人员设定,从而保证岗位的定编定员,促进岗位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工资的分配主要采用的是工资总额动态包干,即工资的总额不会因人数的增加或较少而发生变动,基本上都是固定的工资,并且每年都会核定工资总额,只有在国家调整或者岗位变动情况下才会发生工资变动。2.二级部门推进岗位贡献工资制度我们知道,旧的工资制度缺乏的重要功能是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该功能的缺失主要原因在于这种工资制度是在人的潜在劳动力基础上构建的,因此具有明显的不公平性。新型的岗位工资制度与传统工资制度主要区别之一是,学历、工作时间和职称都不再是工资标准的评判依据,而是将工作人员所在的岗位职位作为评判工资标准的依据,并同时依附工作人员所在岗位的工作难度、责任及其对院校的贡献等多方面因素对工资标准进行综合评判,由此才能更彻底地消除传统工资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和弊端,才能真切的体现按劳分配和按岗取薪的宗旨。岗位贡献工资制度的实施,不仅能够增强教职工对院校的关注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能够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职工凝聚力。另外,岗位贡献工资制度中的基本工资多少主要取决于院校的办学效益,这样,教职工的个人利益就与学校的整体利益结合在一起,教职工追求的目标与院校的目标一致,由此,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和院校凝聚力的增强便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当然,岗位贡献工资制度中的基本运作规则也是具有一定优势的,例如以岗定薪和岗变薪变的运作机制便可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竞争意识。

  (三)实行全方位薪酬战略,增强薪酬激励作用

  高职院校要想留住高端拔尖人才,可以利用很多方法,而工资渐进等这些外在报酬只是其中一种方法。高职院校若想真正留住人才,还需要做到内外兼修,实行全方位的薪酬战略,并在内在报酬方面多做工作。全方位薪酬战略主要是针对教职工从个人发展到工作环境等多方面都能够一一落实,例如,对教职工进行培训和进修,为职工提供更好的设备等。而为教职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则是全方位战略中的主要内容,具体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物质,例如针对教职工工资较低的情况,院校可自主增加一些福利,为教职工提供餐费、交通等补助;另一方面是精神,例如院校可以经常组织一些非物质性的活动对教职工进行鼓舞,是教职工可以从精神方面获取应有的成就感。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薪酬制度的创新应该以国家工资政策为前提,争取开创以院校自主分配、资金来源范围广、收入分配市场化为特点的工资分配制度。在薪酬制度创新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优化人员结构,提高办学效率,促进高职院校的持续稳定发展。

薪酬管理的论文13

  摘要:在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薪酬是最常见也最主要的手段。薪酬手段的有效利用能够对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提升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薪酬满意度的提升能够有效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工作效率的提升,本文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薪酬满意度进行研究。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薪酬满意度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的消费水平发生了显著提升。因此,员工对企业的薪酬水平变得越来越重视。企业的薪酬水平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员工对企业薪酬水平的满意程度形成了薪酬满意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薪酬满意度会对他们的工作效率、积极性以及创造性等方面产生相应的影响。

  一、薪酬与薪酬满意度

  1.薪酬的概念从广义的角度来讲,薪酬是随着人力资本理论和激励理论逐渐形成和发展出来的;从狭义的角度来讲,薪酬是指运用货币的形式支付员工的工资。可以将薪酬分成外在薪酬和内在薪酬,外在薪酬中包含货币奖励及其他工作环境变化等相关非货币奖励;内在薪酬则是指企业的员工在工作完成之后的内在心理。本文中提及的薪酬是对员工能够获得所有形式报酬的泛指[1]。2.薪酬满意度的概念薪酬满意度是指员工对自己所获得的薪酬进行主观评价之后的心理感受。这种心理敢说的主观色彩较强。员工的薪酬满意度会对员工对工作的热情、积极性等方面产生相应的影响,通过这种影响使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发生相应的改变。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薪酬现状

  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薪酬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目前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薪酬主要有以下四种特点。1.不同城市的薪酬存在不均衡现象通过对我国不同城市薪酬情况的调查可以发现,上海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薪酬最高,江西、山西等城市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薪酬较低。这些数据表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薪酬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由于上海的经济十分发达,因此,上海企业对人力资源规划方面的重视程度也比较高。反之,山西及江西等地区对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重视程度较低,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薪酬也比较低[2]。2.不同行业的薪酬存在一定的差距通过对不同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薪酬进行调查发现,餐饮及酒店等行业的薪酬水平较低,而金融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薪酬最高。这些数据表明,随着金融行业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加,金融行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3.不同职位的薪酬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中,62.17%的人力资源专员的薪酬处在2.4~4.2万元之间;在人力资源主管中,有46.57%的人薪酬范围处于3.6~5.4万元之间;在人力资源经理中,有46.85%的人的薪酬范围处于6.0~10.8万元之间;在人力资源总监中,有39.68%的人的薪酬范围处于12.0~30.0万元之间。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人力资源专员与人力资源主管、人力资源经理的薪酬差距较小,人力资源总监与人力资源经理的薪酬相差较大[3]。4.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薪酬满意度较低研究表明,在全国范围内,有强烈跳槽意向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占总数的比例约为30%,有轻微跳槽意向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占总数的比例约为50%。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对他们薪酬的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占总人数的比例分别是34.72%和13.19%。这些数据表明,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薪酬满意度较低。

  三、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薪酬满意度的措施

  1.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实际薪资待遇就整体薪酬水平较低且薪酬形式比较单一的企业而言,提升实际薪资待遇能够有效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薪酬满意度。企业的薪资待遇主要包含基本工资、餐补以及休假等。2.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加以重视优质的企业文化能够通过正能量的传播,将企业中的员工价值与企业价值统一起来,进而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等方面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能够有效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企业文化的建设,能够增加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对企业的认同,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主动融入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并且能够对企业的利益进行自觉的维护。因此,企业需要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加以重视[4]。3.制定完善合理的薪酬制度完善合理薪酬制度的制定,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薪酬满意度。薪酬制度通过对不同岗位员工价值的体现,为员工提供更加公平的薪酬。在制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薪酬制度时,要充分考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实际特点,并结合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意见,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

  四、结论

  薪酬满意度是指员工对自己所获得的薪酬进行主观评价之后的心理感受。在目前我国的企业中,不同城市、不同行业等方面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薪酬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整体薪酬满意度水平较低。因此,需要通过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实际薪资待遇、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加以重视、制定完善合理的薪酬制度等有效措施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薪酬满意度进行提升。

薪酬管理的论文14

  一、选题的意义与背景

  (一)选题意义

  全球化金融危机,引发了经济危机及经营市场竞争白热化,产品价格战,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各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企业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本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激励人才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由此便加重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一系列压力,薪酬管理首当其冲,薪酬问题已成为约束企业发展的桎梏。

  薪酬管理是公司战略和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薪酬不仅是对员工贡献的承认和回报,它还是一套把公司的战略目标和价值观转化成具体行动方案,以及支持员工实施这些行动的流程。健全的薪酬体系有助于降低企业人员的流失,并吸引高级人才,减少企业的内部矛盾,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完善企业的机制。但现有的各种薪酬体系也往往不是完美无缺的,每一种都有其不可避免的缺点。因此,这就要求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一种最适合本企业的薪酬体系,这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状况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薪酬己不再是单一的工资和纯粹货币形式的报酬,而是内在薪酬和外在薪酬的完美结合。薪酬体系设计的科学合理,可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任感和归属感,能吸引、留住和激励人才。在激励理论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已相当成熟,大体上可分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性激励理论、强化型激励理论三大类。在激励实践方面,西方发达国家也已相当丰富,薪酬激励管理已步入科学化发展轨道。

  (1)需求层次理论的应用:马斯洛1943年出版著作《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他认为人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对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

  (2)期望理论的研究:19年弗隆在他的著作《工作与激励》一书中,首先提出了期望理论。期望理论的基础是,人之所以能够从事某项工作并达到组织目标,是因为这些工作和组织目标会帮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满足自己某方面的需要。弗隆认为某一活动对某人的激发力量取决于他所能得到结果的全部预期价值乘以他认为达成该结果的期望概率。在进行激励时要处理好努力与绩效的关系、绩效与奖励的关系、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

  2、国内研究现状

  (1)相关理论研究

  薪酬与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应能最大程度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能够激励员工自觉自愿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国内学者对激励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起步较晚,但发展非常迅速。

  《一种新的激励形式—人脉激励》一文:从人脉的概念和分类入手,提出了一种新的激励方式——人脉激励。他们指出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励以及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使得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体都在努力通过人脉关系的有效建立和拓展来实现企业和个人最优化成长和发展。企业只有从人脉需求的现实需要出发,为员工创造人际交往的机会,解决所需的交通工具、费用等硬件设施,并在公司范围内创造良好的人际氛围,丰富企业文化,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积累企业整体隐形资本,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才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基于工资,奖金,福利的薪酬组合模式开始显现出局限性,员工更加考虑工资和福利之外的东西,全面薪酬的概念应运而生。

  (2)国内现行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

  薪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热点话题。《企业薪酬体系的效果研究综述》一文指出:以往的薪酬研究更多地关注薪酬的决定因素,相对而言,忽视了评估薪酬体系的效果。随着薪酬体系的演变,薪酬体系的效果问题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通过综述薪酬体系效果的相关研究,笔者认为,以往的研究存在四个问题:一,以前的一些研究表明薪酬体系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二,薪酬系统与组织的匹配是未来薪酬研究的五大问题之一。三,国内不少企业在学习美国的薪酬体系,到底美国的薪酬体系是否适合中国的文化和中国企业的现状,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四,以往研究在分析薪酬体系的效果时,忽略了或没有控制其他激励因素。

  《民营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文指出:现在的民营企业薪酬管理存在许多的问题,如多数员工薪酬很低、员工薪酬待遇既不公开也不公平、员工薪酬不与企业绩效挂钩、拖欠员工工资等现象比较普遍,难以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对于民营企业吸引外来人才,留住优秀人才,激励有用人才,提高组织效率,在激励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是非常不利的。

  (3)薪酬体系对激励员工的作用

  薪酬激励机制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发挥薪酬激励的作用》一文指出:薪酬激励不单单是金钱激励,实质上已成为企业激励机制中一种复杂的激励方式,隐含着成就激励等。因此,薪酬激励能够从多角度激发员工强烈的工作欲望,成为他们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主要动力之一。员工期望通过积极表现,努力工作,一方面提高自己的工作绩效,另一方面争取薪酬的晋升。在这个过程中,员工可体验到由晋升所带来的自我价值实现感和被尊重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创造性。这既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又能业结成利益共同体,使员工感觉到有创造力才有回报,最终实现双赢。

  《薪酬激励-人力资源管理的一柄利剑》一文指出:在今天,薪酬激励成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员工心目中,薪酬不仅仅是自己的劳动所得,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员工自身的价值、代表企业对员工的认同,甚至还代表了员工个人能力、品行和发展前景。所以薪酬不单单是金钱激励,实质上已成为企业激励机制中一种复杂的激励方式,隐含着成就激励、地位激励等,因此,薪酬激励能够从多角度激发员工强烈的工作欲望,成为员工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主要动力之一。

  《宽带薪酬的两面性分析》一文指出:宽带薪酬是现代企业较为流行的薪酬制度。刘宏指出宽带薪酬的实质在于:绩效是衡量薪酬的最终标准和尺度,他传导着以绩效和能力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宽带薪酬结构不仅通过弱化头衔、等级、具体的职位描述以及单一的向上流动方式向员工传递一种个人绩效文化,而且还通过弱化员工之间的晋升竞争而更多地强调员工们之间的合作和知识共享、共同进步,以此来帮助企业培育积极地团队绩效文化,而这对于企业整体业绩的提升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力量。

  (4)薪酬体系的发展趋势

  合理的薪酬体系是关系到员工生存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薪酬总额相同,支付方式不同,会取得不同的效果。所以,如何实现薪酬效能最大化,是一门值得探讨的艺术。

  《管理中的激励》一文提出:提高薪酬结构的激励性,他们指出如果一个组织中员工的工作热情不高、员工比较懒散,想加大激励力度,可以采用高弹性的薪酬模式,即加大浮动工资/奖金/佣金的构成比例,缩小刚性成分。如果是一个因品牌弱小导致招聘困难的新兴公司,可采用高稳定的薪酬模式,增加薪酬中的固定成分,让员工有安全感。

  福利是企业薪酬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其定位来讲,应该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故福利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但是,由于目前我们大多数企业实施统一的具有普惠性质的福利制度,许多企业在想员工提供福利时发现同意的福利计划很难满足员工的多样性,多层次性的需求,是福利与部分员工的需求脱节,难以发挥激励功能,降低了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因此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得到蓬勃发展的弹性化的福利制度引起我国管理界的广泛关注。

  3、述评部分

  综上所述,从众多学者对企业薪酬体系问题的研究成果来看,薪酬体系设计已被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管理系统中并被广泛应用。如何制定有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是企业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薪酬管理不是对金钱的直接关注,而是关注如何正确的使用薪酬的激励作用,因为即使薪酬绝对金额相等,支付方式不同带来的激励作用也会有很大的差别。企业应注重将内在报酬和外在报酬有机结合适当缩短常规奖励的时间间隔,保持激励的及时性,增强激励的效果。

  目前国内外有关薪酬体系设计问题的研究文献很多,但针对某一特定条件下企业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薪酬体系的研究还很少,因此,在写作本论文的时候,笔者将在参考大类的文献基础上,结合某企业原有的薪酬制度,来摸索尚未成熟的薪酬体系设计与策略。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研究基本内容:

  1.国内外对企业薪酬体系研究情况:薪酬的定义和构成,薪酬设计的理论基础,薪酬激励的含义与内容,我国薪酬体系设计的现状,薪酬体系效果的研究。

  2.某企业薪酬体系现状:企业简介,企业现状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状况分析,企业现行薪酬体系设计情况,企业现行薪酬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现行薪酬体系对员工的激励效果。

  3.提出完善某企业员工薪酬体系的基本对策:企业薪酬体系现状分析,公司薪酬体系设计概述,完善、改良企业薪酬体系方案,企业薪酬方案的实施,新方案的反馈分析。

  (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通过问卷调查法、面谈法等方法来发现企业原有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2、薪酬体系再设计过程中,根据公司实际,通过收集相关资料来设置绩效考核指标权重。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1.文献检索。通过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分析员工薪酬制度的基本情况,了解国内、外对员工薪酬体系的研究动态。从而为本文写作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收集某企业现有的员工薪酬制度的现状,为本文的写作提供有关数据,为文章写作提供更确实的数据来源。

  3.面谈法。通过与有关人员的直接交谈,了解他们对现有薪酬制度的满意度和希望企业为他们做些什么,从而可以对目前的薪酬制度提出更好的解决策略,设计更好的薪酬体系。

  4.实证分析。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出某企业目前薪酬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定量分析,为论文提供可靠的依据。

薪酬管理的论文15

  摘要:薪酬体系建设是当代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电网企业经营战略也随之发生变化,各大国家电网公司纷纷提纯了“三年内成长为国内电网行业领头羊,五年或更长时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战略目标,这便需要构建一个能够促使发展目标实现、覆盖企业系统的绩效管理体系,从而确保电网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在这种时代形势下,传统薪酬分配机制已经无法满足电网企业发展的需求,应按照新的发展战略,构建并健全以绩效管理体系下的薪酬战略。基于薪酬与绩效管理对于电网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绩效管理现状,提出了创新电网公司薪酬与绩效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电网公司;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绩效考核

  现如今,薪酬与绩效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绩效服务于薪酬,同时,薪酬也是对绩效的一种肯定。随着我国电网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入,建立在传统基础上的薪酬管理已经不能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与绩效挂钩的薪酬管理机制。

  1薪酬与绩效管理的重要性

  1.1有效分配国家电网企业的人力资源

  当前,电网企业员工数目繁多,且所负责的工作种类众多,无法合理、有效地分配人力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员工个人工作能力的发挥,进而使得国家电网企业难以稳定发展。应发挥薪酬和绩效管理对国家电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力,基于员工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合理分配员工职位岗位,能够促使员工个人能力与创新力的充分发挥,从而为国家电网企业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1.2提升员工流动的合理性

  员工流动其实质在于基于员工个人表现与能力综合评估结果进行岗位调换,其目的在于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促使员工充分发挥其才能,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岗位上调的员工获得了更加客观的薪酬福利,从而有效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对其努力地提升自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前,国家电网企业迅速发展,提高员工流动的合理性尤为关键。大多数电网企业员工流动理念缺乏,员工主动能动性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网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电网企业应注重人力资源管理,强化薪酬绩效管理作用,按照员工平常工作表现和自身素质制订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促使员工积极参与到企业发展事业中,为电网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2薪酬与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制度设计缺乏人性化原则

  当前,电网企业在设计薪酬与绩效考评机制时只注重各个级别之间的差异,忽视了不同岗位、不同工作之间的差别,更无暇顾及每一位员工的最大需求。同时,在设计福利制度时,没有关注到员工对进修、培训等提高自身技术方面的需求,很多有发展潜力的员工失去了成长机会和展示自我价值的舞台,不利于员工的个人成长。

  2.2薪酬福利构成不合理

  新形势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在于薪酬管理,这是企业管理层与职工共同关注的问题,应以激励机制为基础进行有效维系。激励是现代企业最有效的管理方式,其根本目的在于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促使员工发挥最大的潜能。现阶段,电网公司薪酬福利构成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基础工资设置不够全面。电网公司薪酬项目设置中反映社会平均工资的基础工资设置不科学,并未体现出知识、经验和技术等因素,导致员工升迁渠道的堵塞。②薪酬体系中并未设置行业鼓励和引导项目。比如,为了激励管理创新、流程创新、技术创新、销售创新而开展的各种改革。如果创新改革有理论支持、有整体计划、有贯彻落实、有重大结论,即便改革没有成功,都应该予以鼓励;如果有成果、有评估则应该对其进行奖励。③福利过少。当前,电网企业薪酬福利项目覆盖比较全面,但是通过实地调查得知,员工福利待遇一般,与企业薪酬福利制度之间存在出入,此福利缺失不仅包含物质福利,也包括非物质性福利,比如旅游、进修、保险等隐性福利。

  2.3欠缺科学、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

  电网企业内部绩效管理体系尤为繁杂,囊括了绩效目标的确定、绩效引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估、绩效目标提升、绩效结果分析等内容,绩效考核仅仅是绩效管理体系中的一部分。纵观当前电网企业绩效管理,大多数都将绩效考核作为绩效管理的所有内容,绩效管理效果则是绩效考核的结果。这种以偏概全的方式只是一味地注重绩效考核结果,忽视了绩效考核的过程,因此,难以发现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无法制订出对策,久而久之,绩效考核便逐渐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在开展普通员工绩效考核时,由于考核项目众多,因此,考核评估起来比较难。考核人员普遍选择一些可量化的指标进行评估,而不考虑评估一些难以量化的指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绩效考核的公平、公正。在某些情况下,难以量化的工作却对某项工作的完成起到了难以替代的作用,而绩效考核时对这一部分绩效的忽略,便会造成被考核员工绩效考核结果较差,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另外,对于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指标较少,且绝大多数都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出绩效考核的作用,不利于绩效考核公正、公平原则的体现。

  2.4评估方式单一

  现阶段,电网企业普遍采用企业关键绩效指标(KPI)的在绩效评估方法,月底统计表格数据,年终汇总12个月的考核情况,从而计算出新的数据,考核方法比较单一。由于考核结果并没有与员工薪酬福利挂钩,也没有列为员工晋升降职等岗位调动的评价依据,久而久之,这种单一的绩效评估方法必然会影响企业薪酬绩效管理机制成效,使得绩效评估方式过于原始和单一,不利于电网企业的科学发展。

  3电网公司薪酬与绩效管理创新对策

  3.1遵循人性化原则

  通过对欧美地区薪酬与绩效管理制度的全面学习与分析,我们应该借鉴其人性化设计原则,企业精细化管理表明,薪酬绩效管理制度是否科学合理表现在企业与员工是否能够和谐、同步发展,薪酬绩效管理机制的设计原则和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薪酬绩效管理制度成效。

  3.2改革薪酬待遇

  基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及人力资源规划战略,结合激励方法的运用,配合内部竞争机制的实施,综合职业生涯的开展,对薪酬分配机制进行有效、合理调整。3.2.1改进薪酬结构原薪酬结构=基础工资+工龄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福利;现薪酬结构=基础工资+工龄工资+岗位工资+技能工资+绩效工资+创新改革奖+福利。其中,基础工资与学历对应;技能工资与评定的职级对应,职级的确定应结合职称与业绩进行评定;创新改革奖应由绩效管理委员会每年度按照创新与改革项目进行评定。其他不变。3.2.2确定标准及职级基于员工职业发展计划的实施,级别划分为H级,类别共五档,其中,最下面的两档各对应一个级别,其他三档分别各对应三个级别,即技术专家为一、二、三级,高级技术人员为四、五、六级,中级技术人员为七、八、九级,初级技术人员为十级,技术人员为十一级。3.2.3对员工实行动态管理在薪酬体系构建过程中积极引入科学、合理的内部竞争机制,进一步优化现代企业薪酬管理。其中,升迁是薪酬体系的关键点,应向员工开放三条升迁渠道,使得员工明白升迁条件和待遇,从而为员工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动态管理员工,促使企业始终充满活力。本研究认为应向员工提供升迁渠道为岗位升迁、技能升迁和学历升迁。3.2.4加强福利沟通对员工需求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并重点宣传企业福利机制,基于企业发展情况进一步优化福利,不仅要注重物质福利,更不得忽视非物质福利,值得注意的是应重点控制发放次数,促使企业员工获得满意的福利。

  3.3构建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

  整体而言,绩效考评是孤立、静态、片面的,然而,实际上绩效管理则是相互联系、发展、全面的。绩效管理同绩效考评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系,绩效考评是绩效管理的关键性内容。具体而言,全面绩效管理应包含以下事项:①根据电网企业具体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并把企业整体规划一一划分给每一个部门和员工,各自制订有针对性的绩效考核原则与指标,同时,在时间维度方面,将企业全面目标分解到每年度、每季度、每月度等更小的时间单位。②以绩效考核数据为依据,对员工综合技能、实现指标所需能力进行实时监控。③按照评估时间规定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绩效考评,同时,对绩效考评指标完成程度进行全面检查。④基于考评成果,同时分析其原因,并将信息及时反馈给被考评人员,实施有效的解决措施,比如培训、岗位调整、培训、奖惩、调整目标、改变工作环境等方法来改善员工工作,从而确保下一阶段绩效目标的实现,并实现绩效考核和反馈双向考核的效果。

  3.4采取多种评估方法

  对于电网企业而言,原先采用的企业关键绩效指标(KPI)法是现代企业普遍采用的方法,在今后绩效考核中可继续使用这一评估方法。同时,电网企业还应该添加等级评估法、平衡计分卡(BSC)、目标管理(MBO)等考核方法,并可多种考核方法相结合,共同用于对电网日常考核中,从而丰富电网企业考核评估方法,促使薪酬与绩效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其作用。如今,薪酬绩效管理建设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关键。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建设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这促使电网企业应尽快转变经营机制,构建现代企业制度,打入国际市场并参与国际竞争,以此作为转换经营机制的契机。薪酬绩效管理直接服务于企业人事制度,并最终促进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实现,所以,电网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与任务则是薪酬绩效管理考虑的重点,构建科学、合理的薪酬绩效管理体系就显得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徐雪丹.浅论电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和绩效管理的作用[J].科技经济导刊,20xx(15).

  [2]张健,贺建博,马月珠.国家电网公司全员绩效管理系统研究与实践[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xx,13(04).

  [3]单双双.薪酬和绩效管理在电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xx(36).

  [4]吴岳飞.强化绩效管理实现战略落地——南方电网公司县级供电局绩效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xx(12).

【薪酬管理的论文】相关文章:

薪酬管理课程论文11-16

薪酬管理系统设计论文01-11

企业薪酬管理研究的论文01-20

医院薪酬管理思考论文08-28

薪酬管理论文提纲08-12

论文:企业薪酬管理策略要点04-27

企业薪酬管理办法论文10-01

薪酬管理问题毕业论文08-27

房地产薪酬管理的论文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