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多月的世界杯之旅终于落下帷幕,有人欢喜有人愁,德国的日耳曼战车捧得大力神杯,而东道主巴西队也以世界杯第四名的成绩结束了本次的世界杯之旅。
这次世界杯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启,因为在本届世界杯中首次采用门线技术。这样的门线技术大大减少了争议球的判罚,也减缓了裁判员的一些压力,使得比赛更具有公平性、公开性,和观赏性。但是即使有科技手段来增加比赛的合理性,裁判员的判罚依然和最后的比分有直接的关联,波黑队被裁判误判直接输掉比赛就是最好的证明,阿根廷和伊朗的比赛,裁判跑位不合理等等的问题充斥着巴西世界杯,那到底世界杯的裁判选拔流程是怎么样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世界杯裁判选拔机制
第一流程:资格
在1985年以前,能够入选世界杯正赛的裁判员,必须是在册的国际级足球裁判,而且至少主哨过两场正式A级国际比赛合格。
第二流程:推荐
当然,想要成为一名世界杯裁判,光有经验不够,还需要经过第二流程。业内人士介绍,当今世界上有1237963名登记注册的各级男女足球裁判员,国际足联裁判委员会给予世界上208个国家级的足球协会,每年可以推荐最多不超过10位男子国际级主裁判和最多不超过10位男子国际级助理裁判的权利。
第三流程:测试、培训
进了海选,裁判面临的是第三流程,第一次考试,涉及到文化知识、比赛规则、技术、体能和心理等方面。在第二次培训中,候选裁判接受了体格检查及体能、心理、英语、裁判能力测试和面试。从44名主裁判中选拔一批人,从80名助理裁判员中挑出46人。培训结束后,将安排裁判在比如世青赛这样的比赛中“实战”,增加他们的默契程度。
第四流程:出场
然而对于裁判而言,挣钱只是工作的一部分,出场才是最大荣誉。要想出场执法,也没那么简单。国际足联的规定:世界杯正赛每一场比赛的比赛官员也就是主裁判、两位助理裁判、第四裁判、第五裁判(候补到场裁判),都是由18位现任国际足联裁判委员会的成员集体投票决定的。这18位成员,由足球裁判学者或退役的国际级裁判组成。而这18人,将决定世界杯每场比赛的裁判人选。
二、裁判的训练方式
首先要经过严格的身体及技术检验,这才能让国际足联客观的了解他们的状态。此后,这些执法者们将接受系统的培训,包括如何准确快速的处理场上问题、如果确保比赛顺畅进行、如何利用视频技术分析场上的复杂情况。这需要实践的考验,因此他们利用U17、U18球员们的比赛,来进行大量的实践,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在实践中升华理论,从而达到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国际足联裁判主管马西莫-布萨卡表示:“公平执法,是本次集训的焦点。我们需要尊重事实,确保比赛公平的进行下去。” (培训主要包括体能测试、相关理论和战术分析研讨,培训科目还涉及心理学及在场上执法时的理想选位等,目的是通过培训,让最终在巴西世界杯赛场上执法的裁判员都能够达到国际足联要求的标准。
国际足联裁判委员会确定了裁判员的体能测试标准:即在1小时内完成50米跑两次(每次跑时间不多于7秒5)、完成200米跑两次(每次跑时间不多于32秒)、库伯测定即完成12分钟跑一次(距离不少于3000米)。
三、裁判与关键人才选择
从管理的角度分析,世界杯裁判的选择绝不马虎,同样,企业中人才的选择也是不容忽视的。但是裁判与人才的选择中出现的差错与疏忽,这不仅让人惋惜,同时也说明企业在人才管理的理念明显不足。选才是管理的输入,如果这个输入是错的,后期的所有管理动作的回报率都相当低,因此建立正确的招聘体系及科学的甄选方法对于任何企业都是至关重要的。
这一点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还没意识到它的重要性,这导致多数业务经理缺乏必要的识人及用人的能力。在培养经理人的选人的能力的时候,企业为经理人提供的仅仅是1-2天的《招聘与面试技巧》培训,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能力培养策略中,只有课堂培训的贡献仅仅在10-20%。可想而知,如果世界杯裁判的选拔是单纯的三轮面试,而没有其它训练与实战的训练体系支撑,在比赛中的误判率有多高就可想而知了。
准确的选才能力的培养,需要系统的培养策略才能建立,这种能力的缺乏是导致选材的准确率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