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如何完善招聘选拔制度(2)

发布时间:2017-06-24 编辑:weian

  很多人在跟我沟通的过程中,都说最近的招聘很痛苦。我就告诉他,如果你能用5句话描述一下你们公司是干什么的?那么你们的招聘工作就成功了一半。然后你能再用5句话告诉我,接下来你们公司要干什么?打算怎么干?那么你招聘工作的另一半也就成功了。

  企业HR往往会陷入一个误区,就是对企业的了解不够深入。可能很多人都能很背书似地表明公司是干什么的,但是缺乏自己的理解。一般成功的HR都非常清楚业务是怎么开展的,他们熟悉业务流程甚至超过熟悉HR的操作流程。只有对公司的业务模式和业务流程了如指掌,才能做好企业的人才招聘和选拔。

  与此类似,招聘者对岗位也需要有充分的理解。不单是用人部门告诉你的,岗位描述上说的,而是建立在你自己对业务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只有这样,你才知道你到底要招聘一个什么样的人,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招。

  在清楚企业的战略之后,我们再开始进行基于战略之上的人力资源规划。抛除HR的其他模块,单说招聘这个领域,在做规划时有三点要特别注意。

  第一,要清晰组织、部门、岗位的职能设计。招聘者要非常清楚地了解公司、部门和岗位的职能设计思路,它们都是做什么的,该怎么做,要做成什么样,需要什么样的人来做(在此基础之上,你是否还有更优化的建议)。这是以战略为导向的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只有了解了它,你才清楚人力资源规划的重心在哪里。

  第二,要做整个公司未来五年的人力资源预测。在大环境不发生重大变化的基础上,你可以设想五年之后公司的各个部门的业务会发展到什么样的地步;公司的组织结构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因为业务的发展,部门的人员会增加还是减少;增加或减少的量又是怎样等等。做出了这个预测,你就知道未来的人力资源规划该怎么做。

  第三,要思考招聘选拔的策略与原则。不同企业在招聘上遵循的原则是不同的,制造业可能更注重技能、态度,互联网企业可能更注重时效性,不能一概而论。思考并制定企业招聘选拔的原则时,要结合公司的业务和现状。这些政策和流程要形成文档,规范下来,成为招聘选拔的指导思想。它是公司的人力资源理念在招聘与选拔过程中的体现,决定招聘工作最终能不能招到人,招到合适的人。

  在清楚以上三点之后,你才能真正进入下一步,即识别职位空缺。如果你不清楚以上三点,你可能无法清晰地辨别部门到底需不需要招人,需要招多少人。通常识别职位空缺有两个方式,一是根据人力资源预算,二是人才流动补缺。即便如此,你也需要评估,是否有继续招聘的必要,思考是否可以在现有人员的基础上重新进行岗位职能的划分与调整。

  适用的选拔工具箱

  确认需要招聘人才之后,有两种招聘方式。一种是内部员工推荐,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于员工超过300人的大公司。另外一种就是外部招聘。外部招聘主要分为四个步骤:确定渠道、宣传推广、筛选和录用试用。在这里我主要谈谈筛选。

  筛选分简历筛选、初步面试、笔试(实操)、其他必要的测评、深度面试、评定薪酬适配度及作出录用决定并跟进录用事项等七个步骤。我特别喜欢初步面试和笔试,依据它我能客观地判断求职者的基本素质。不过在笔试题目的设计时,要根据人才的属性,针对性考虑内容的适用性和权重,无需太泛。

  其他测评大多是指心理测试。现在流行的是九型人格,如果嫌复杂,你也可以选用四型人格。但当你选定了一种心理测评模式,建议在你的职业生涯里都一直采用这种方式来进行测评,这样有助于你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让你看人越来越准。不过,心理测评只能作为一个参考,你可以结合面试进行综合评估,但不能单独作为人才筛选的依据。

  现在很多公司还流行小组讨论来评估求职者个人素质。在特定环境下人都会有特别的表现,这也不能作为决策的依据。相形之下,角色扮演更能看出一众求职者之间的不同素质。谁执行力好,谁具备管理素质,能通过细节很好地分辨出来。

  关于面试接下来我们会谈到,暂时不表。先说薪酬适配度。通常求职者的简历上的薪酬会有10-15%的谈判空间。如果是挖角过来,或公司迫切需要这样的人才,可能你会接受他的薪酬要求。一般情况,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把握。在可以基本满足工作需求的基础上,选择薪酬适配度高的求职者。

  面试的技巧

  面试主要综合评估求职者的软性技能,诸如工作态度、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人际关系、团队协作等。由于这些技能是无形的、感性的、不确定性的,只有通过和候选人的面谈,做出主观综合性的判断。为了增强判断的准确度,我建议大家有空去学习一下心理学。

  面试分为结构性面试和非结构性面试两类。结构性面试,也叫模式化面试,是指根据事先确定的内容、流程、评分结构进行面试的形式。在典型的结构性面试中,招聘者会事先详细拟定要问的问题及相关细节,然后逐一询问应聘者。以此获取应试者全面、真实的材料,观察应试者的仪表、谈吐、行为,以及沟通意见等。由于它预设了内容、程序及标准,所以容易比较相同职位应聘者之间的差距。也可以避免根据片面信息,做出非理性的判断。

  非结构化面试,与结构化面试恰恰相反,它没有既定的模式、框架和程序,招聘者可以“随意”向应聘者提出问题,同时在谈话的过程中观察应聘者的表现,进行总体的把握。由于非结构性面试没有固定的标准,虽然具备灵活性,但是也有无法准确把握的缺点。所以通常我还是建议大家采用结构化面试这种形式。

  结构化面试主要分为预热、提问和收尾三个阶段。预热阶段主要是让面试双方相互熟悉,面试官多了解候选人的背景,也帮助候选人了解公司及相应的职位。在提问阶段,主要考察候选人的经验、知识、行为方式和价值观。问题要由易入难,使候选人在心理上能够逐步适应面试环境,充分展现自己的真实水平。问题主要围绕能力展开,尤其是有关职责和技能方面的具体问题,更能够保证筛选的成功率。收尾阶段主要做一些补充性的描述和说明。

  在结构性面试中,针对行为方式的考察,通常会采用条件面试法(SI)和行为面试法(PBDI)两种方式。前者预设情境,假如这样,你会怎样?考察个人在既定条件下应采取行为的遇见能力。后者则是询问这一特定条件,过去你是怎么处理的?通过过去的行为预见未来的行为。这两种方式都拥有评判的标准,能成为有效选拔的重要依据。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