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旁观者的角度回顾经历的校园招聘

发布时间:2017-08-05 编辑:lqy

  对于校园招聘的项目,本身只是作为辅助的人员进行参与,主要的职责在于负责南京地区高校的校园宣讲,一共7所院校,前两所是由部长进行,后续的由我自己来操作,因为之前没有过经历,所以观摩而后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即使是作为辅助的工作,对于我而言,仍然是需要尽心的去投入和进行思考整理的。校园招聘在招聘模块的工作中算是一个技术活,不是简单的走走流程,走走过场就可以的。下面无论是从旁观者还是个人的感受来对校园招聘去做一个梳理:

  一、流程

  第一阶段:2011年7月          项目启动

  2011年7月~9月             招聘需求的确认、高校及行程的确认、物料准备、宣传准备

  第二阶段:2011年9月21日~11月10日   校园宣讲(宣讲-简历筛选-面试-OFFER)

  第三阶段:2011年11月~12月       OFFER的跟进

  第四阶段:2012年1月 ~3月       补充招聘

  二、注意事项

  1、在第一阶段中

  「招聘需求」的确认对后续的招聘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向性作用,在今年的校园招聘总结中由于招聘需求的调整(跟公司的战略调整有关),直接导致校园招聘的工作在前期做的大量工作成为无用功。所以有效的前提是目标明确。

  招聘需求确认之后,就需要进行目标分解,根据岗位需求,最直接相关的整理出专业要求,然后就要了解需求专业在哪些院校,然后了解各个院校的毕业生状况,将全国的院校进行梳理和筛选,明确出在多少所高校中,招到我们需要的人。确认后就开始进行前期的宣传。

  在校招的前期宣传中,今年的工作做的不够到位(因为我之前没有做过校招,没有参照系,只是对宣传工作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程度)。可以感受到的是,各个高校对于企业的校园宣讲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有些院校积极支持,表现非常热情周到,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对接相关工作,而且将校园宣讲跟进的非常细致,有的院校则是简单的在校园网上挂个通知,实地没有任何人接待和跟进。

  有两点是要注意的:一个是有些学校是收费的,有的学校是不收费的;各个院校联系学生的通道时多种多样的,现在有专门的飞信系统、QQ群等现代化信息传播渠道,这是我之前是不知晓的。如何综合利用这些途径,以及通过合理的方式将信息传播,更多的了解现在的学生生活也是非常重要的。

  2、进入第二阶段

  「校园宣讲」期间,因为负责了南京地区的校园宣讲,也算是很好的体验了一把。如何向学生很好的传达企业的信息,是后续需要不断思考和把握的,同时,通过什么样的表达方式,也是至关重要的。

  校园宣讲的内容包括了企业介绍、产品介绍、企业文化、培训发展、薪酬福利、招聘岗位等,形式包括视频展示,PPT展示,互动答疑。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确定宣讲的重点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到底想了解什么,关注的是什么。这是需要我们进行换位思考的。记得在我们毕业的那个时候,对很多校园宣讲的认识就是,很多企业只是来做品牌宣传的,因为根本就没有招走一个人。我们不排除很多企业对校园招聘有这样的定位,对于我们自己也是一样,我们需要在品牌宣传和招聘人才之间找到很好的平衡,因为这就是我们的工作。

  我的宣讲风格跟很多同行是不一样的,我给自己的定位,曾经在一所高校的宣讲中有过这样的描述:我觉得自己现在就是代表公司来到我们学校参加《非常勿扰》的,我将通过几段VCR展示自我,然后跟各位“佳丽”再续情缘。因为在我的概念里,大家的时间都是宝贵的,真实的展现公司的情况,然后让学生能够清晰的了解到,公司是不是自己想要进入的,自己喜欢的,而不是在模糊的情况下,试一试的情况下进入了公司,然后在一段时间接触后,发现不是自己想要的又选择离开,我想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时间和资源的浪费,所以能够让大家多一点了解,我就尽可能真实的展现。

  我从来不善于给予别人过高的期待,真实,分享,快乐,这样是我想带给所有人的

  3、「简历筛选」因为是在南京,校园宣讲结束后必须尽可能快的进行面试的安排,这一点更加印证了当今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迟一天就会有丢失人才的可能,所有每天的工作就是很忙乱,这也跟我之前没有做过校招有关,还没有完全理清头绪,之前有意识流有过反馈。记住重要的一点“今日事今日毕”非常的关键。因为今天宣讲后收回的简历没有进行及时处理,到明天再累积的简历,就会让自己很混乱。

  在简历筛选的环节,我们之前就确定好了各项指标进行打分,然后根据打分进行排序,所以,得出的结果也会相对客观,部分摆脱了PMD的作风。

  面试流程——首先是初试,初试包括笔试、集体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单独面试(结构化面试)。这些都是在今年最新实用的方式和方法,之前就是简单的面试。今年的方式,一方面是为了减少PMD的次数,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尝试,让招聘的体系更加标准化。初试的环节,只有人力资源部门参与。

  复试——除了某些岗位需要进行专业知识的笔试之外,一般都是由部门负责人和HRD共同进行口头沟通,只要敲定,基本就OK、

  投递简历,初试,复试,结果,之间相隔的周期基本是5~7工作日。

  4、「OFFER」阶段我参与的不是太多,基本上是确定双方的意向之后,会先安排进行体检,体检合格后准备签约

  5、「补充招聘」是针对部分没有招满的岗位,以及重点岗位(如针对博士的等)

  「工作关键点总结」

  1、数据的积累。

任何事情都需要拿数据说话的。去了多少所院校?什么时间段去的?收了多少份简历?花了多少费用?进入初试多少人?实际初试多少人?进入复试多少人?实际复试多少人?录用多少人?实际签约多少人?投递简历的专业分布?岗位分布?如此种种。一方面对于自己的工作做一个数据支持,另外一方面通过数据的分析,可以找到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做的好的地方。如果能够有多年的数据积累,就能前后进行对比,分析出更多的潜在规律,能够对未来进行预测,对下一年度的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