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需要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这些人才本身的差异性决定了对人才招聘管理选拔时应采用不同的标准和方法。然而笔者认为目前很多企业根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而是对各种类型的人才不加区别统一对待。这其中就容易走入四大“歧途”。
1、缺乏定位
很多企业对每次招聘管理工作,缺乏定位。毫无目的的招聘,导致招聘工作失位,影响执行人员的推进和招聘进度。企业在很多时候,对所招聘员工的工作岗位的性质没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对所需人才的素质与能力没有一个明确的要求,眼光过于局限与狭隘,因此无法制定科学完善的招聘计划来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企业的人才需求不可能一成不变,但是很多企业的人才招聘书还是几年都使用那么一个模板,对招聘人员的能力与素质要求一成不变,过于死板。
2、职能不明
一些企业往往在招聘人才前,没有认真规划、编制岗位职能。一些企业虽然也有简单职能,但还是停留在层面认识上,有时甚至只是照搬他人的职能说明书,拿来就用,而后才发现根本与自身企业没有接轨,导致招聘工作无法顺利推进。
在招聘过程中,工作人员对筛选人才的评判尺度难以把握,操作起来主观随意性大,难以发挥各种测评工具的效用。招聘人员对应聘者的取舍不是取决于岗位所需标准,而常常是参考社会上所谓的招聘基本门槛,甚至仅是凭对应聘者的感觉和个人好恶来选择人员,这样就又会损失一批有能之人。
3、条件散乱
因为缺乏职能界定,自然就出现招聘管理的岗位要求条件不清,散乱,甚至牛头不对马嘴,常常套用人家的招聘要求。最后自己都不清楚要招的是谁,需要他们做什么。
很多公司不管招聘什么职位,一概要求本科学历或者是多年工作经验,似乎优秀人才就是依据学历经验来判断。有的人很有能力却缺乏高学历,这样的简历却容易被忽略,使企业错过拥有优秀人才的机会。
4、官僚束缚
一些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没有放权习惯,招什么人,老板说了算。要知道,老板如果不是人力资源专业人士,一般对人力资源专业流程缺乏充分认知,同时对招聘的一些要素,比如面试问题、技能测试、素质测试缺乏更深认识,导致执行人员无法推进,什么事都等老板敲板,最终影响进度。
要想使招聘计划更客观可行,更容易得到老板的批准,部门主管千万不要单纯强调工作量,必须同时考虑现有员工的任职能力,前提就是系统的人力资源盘点,同时,招聘计划最好与培养计划同时制定、同时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