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蝈蝈》教学反思

时间:2022-07-07 09:09:57 初中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绿色蝈蝈》教学反思

  《绿色蝈蝈》是一篇介绍蝈蝈的科普文章,却不显丝毫的机械呆板。文章既有对昆虫形象地描绘,又有个人情感的流露。下面是小编搜集的《绿色蝈蝈》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绿色蝈蝈》教学反思

  《绿色蝈蝈》教学反思1

  一、总体评价与描述

  七年级农村学生,有一定的自然生活积累,都认识甚至玩过一些昆虫或小动物,自然对昆虫和小动物都有一定的感性知识和情感积累,只要引导、点拨得当,是能够很好的为教学所用的;同时《绿色蝈蝈》是一篇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优秀科普小品文,因此,在完成教学设计中,我结合课文的问题和内容特点,考虑放手让学生自读、讨论,于是在教学设计中,我根据本课内容,联系学生实际,整体教学设计如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

  2、读图。

  二、整体感知:

  1、明确目标(PPT出示目标);

  2、检查词语预习及积累情况;

  3、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知识积累;

  4、(插播蝈蝈的鸣叫声音乐)学生快速阅读,感知内容,学生思考有关问题。

  三、重点研读、质疑问答、合作交流:

  1、学生依据问题组,自由质疑;

  2、教师可巡视指导总结明确。

  四、拓展延伸,应用反馈

  五、总结与巩固

  1、教师小结;

  2、布置作业:

  A、完成课后练习一;

  B、以自己熟悉喜爱的小动物或昆虫为内容写一篇小短文。

  我这样设计的优点在于:

  1、三维目标的设计,主要是解决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文本认识绿色蝈蝈及其特点,与作者形成交流,激发他们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不断的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和昆虫世界的丰富多彩。

  2、导入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和认知特点,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对文本的阅读兴趣。

  3、通过“整体感知”的“词语积累”、“听音频朗读”、“自由散读”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从而达到理解文章内容、领会作者情感、积累相关知识之目的,实现了字词巩固、课文内容梳理、理清脉络等三大目标。

  4、通过“重点研读、质疑问答、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围绕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领会作者的情感。

  5、通过“拓展延伸,应用反馈”,将学生由课本迁移到课外,迁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积极观察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

  6、作业中的练笔,既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和能力,也锻炼和培养料学生的写作能力。

  不足之处主要有:

  1、“导入”和“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知识积累”挤占了较多的时间,影响了全文阅读的时间和效益。

  2、作者对“绿色蝈蝈”称谓的变化及其情感态度的变化的讨论不够深入,影响了学生对绿色蝈蝈知识的完整把握。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

  本课教学过程设计合理之处在于:

  (一)利用猜谜语、读图并配合音乐讨论导入,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和认知特点,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对文本的阅读兴趣。

  (二)生字词及重点词语正音、释义、朗读,可以让学生正确理解词语含义,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

  (三)“重点研读、质疑问答、合作交流”,既培养学生独立质疑、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和精神,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表达、善于合作与交流、积极创新的学习习惯和精神。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加强了课内与课外的联系,既丰富课堂的内容,野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五)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贯彻落实了课程改革新理念,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特点,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新方式,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为更多的学生创造展示才华的机会。

  不足之处和改进办法:

  1、在教学中,只采用了“听音频朗读”、“散读”、“学生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朗读”的朗读方法,缺乏集体朗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全面理解。应该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把集体朗读与语言感知、理解课文结合起来,便于学生对课文的全面理解。

  2、“本文说明了绿色蝈蝈的哪些特征?本文主要说明了绿色蝈蝈哪种特征?请找出相应的段落加以概括。”“本文不断变换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有什么效果?”讨论不够深入,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全面理解。应该加强讨论,并联系学生生活指导学生如何观察昆虫和自然。

  3、过程设计有些面面俱到,显得有些繁琐,可能会出现时间不够而导致前松后紧的情况。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要务必使设计精简、适用、有效。

  三、教学技能与教学策略的运用

  (一)主要设计了三个问题:“本文说明了绿色蝈蝈的哪些特征?本文主要说明了绿色蝈蝈哪种特征?请找出相应的段落加以概括。”“本文不断变换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有什么效果?”“作者笔下的蝈蝈是如此招人喜欢,作者凭什么了解蝈蝈的情况?”

  我认为是很精当的,因为它们完全切合文本内容的特点,是对文本内容的高度概括,也利于学生充分表述他们的真实感受,可以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升华认识,还能培养他们观察事物的习惯。

  (二)多媒体的应用直观、形象、有效。我结合学生认知和文本内容特点,精心设计和利用幻灯片作为辅助教学,有效地服务于内容的讲解,让学生感到耳目一新,具有很强的实效性。

  《绿色蝈蝈》教学反思2

  上这节课之前,我让学生对文本进行了预习,预习安排非常简单,但从上课的情况来看,学生对这节课的准备还是比较充分的。我本人也对文本进行了比较细致的研读,进行了比较充分的预设,觉得准备得比较好了,但这节课上完之后,才发现,还是留下了许多遗憾。

  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绿色蝈蝈》这节课的得与失:

  1.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第十个年头,“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尽人皆知,几乎将要成为了套话,但是以人为本的理念远未得以真正的贯彻落实。体现在教师一方,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关注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还给学生,把思的空间还给学生,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体现在学生方面,就是要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动用各种感官积极参与课堂对话中来。

  这节课,我把以人为本的精神贯穿了始终,关注最大多数的学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对话中来,在这个方面,我个人也尽到了最大的努力,学生们在课堂的表现也比较好,在镜头面前,他们的表达清晰,思维活跃,参与积极,呈现出了良好的学习状态。

  正是有了以人为本理念的支撑,才有了这堂课呈现出来的积极参与的良好学习气氛,不论通过这节课学生们学到了多少知识,但这些知识都是通过他们的自主学习、探究思考获得的,都是他们通过主观努力收获的成果;

  2.不离文本的教学原则

  学生发言比较活跃,从感知文本内容,到品读文本语言,再到提出问题,他们的发言很积极,而且始终不离文本,在这个方面,我基本上做到了对课堂的驾驭,保证了课堂的充实高效。

  3.大道至简的教学设计

  这节课,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一读,读准一些字音

  这个环节的目标指向重在解决字词、疏通文义,显然,学生在这个方面的预习比较充分,在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没有发现太多误读的字音,只有一个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把“匀称”读成了“jun cheng”,发现之后,及时予以了纠正。

  二读,填上一个词语

  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填空,完成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学生在这个方面做得很好,他们对蝈蝈各方面的待征包括外表特征、生活习性、作者对昆虫的情感流露,都有了充分的感知,比较全面,到位,可是令人遗憾的是,我没能及时利用课堂生成,完成“说明事物要善于抓住特征”这一重要学习方法的点拨。而且,我在这个环节的板书明显零乱,没能很好的突现重点。

  三读,品味一处精彩

  这个环节的目标指向重在语言品读:体味生动传神的语言风格,此环节是教学重点,要做到学习活动的广、深、透。

  然而学生在品读文本的过程中,一度把品读的重点放在了对内容的感知层面上,从而偏离了对文本语言的品味,浪费了一些时间,我发现了这一问题,给予了引导,让他们品读的重点重又回到语言的层面上来。

  四读,也是最后一个环节,我让学生提出自己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设计这个环节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质疑、合作探究的能力。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提得问题很多,有些问题比较新颖,有些问题很有深度,有些问题非常经典,在提出问题之后,学生互相解决疑难,回答问题的角度很广,有些观点还很独特。在整个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这都体现出了学生良好的思考、探究能力,他们的表现很优秀。

  这四个环节非常简单,我希望能用一种尽可能简单的预设来约请一种尽可能丰富的生成。当然,这种简单预设是对学生而言,对教师而言,预设同样应该尽可能丰富,以应对学生在课堂上丰富的生成。

  从教学过程的实施过程来看,我基本上完成了这四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教学效果也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从教学理念的.贯彻角度而言,每一个环节,我都始终坚持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离文本的教学原则,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挥。然而,相对于学生的优异表现而言,我的课堂教学语言显得过于简单,几近粗陋,看过录相之后才发现了这一点,但为时已晚,只有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锤炼了。

  综上所述,我认为相对学生而言,这节课基本成功,学生们真的很优秀;相比而言,教师则留下了许多遗憾,等待着在将来的工作中去改进,去完善。

  这堂课结束之后,我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

  学生的表现很好,而我的表现不尽如人意。

  由此,我发现这样一个真理:

  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奇迹的总是我们的孩子,留下遗憾的总是我们教师自己;

  由此,反思自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我们要想做一个合格的充满幸福感的语文教师,就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

  愿以这样一篇仓促、不够成熟的教学反思,与大家共勉,并真诚接受各位专家、老师的批评。


更多相关文章:

1.绿色蝈蝈教学反思【精选】

2.绿色蝈蝈教学反思

3.化石吟教学反思

4.谈生命教学反思

5.老王教学反思

6.项链教学反思

7.社戏教学反思

8.初中教学反思总结

9.初中教学反思论文

10.中学《社戏》教学反思

【《绿色蝈蝈》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绿色蝈蝈教学反思07-24

绿色蝈蝈教案(新课标)05-30

《蚂蚁和蝈蝈》教学反思08-08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绿色蝈蝈教学设计08-24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绿色蝈蝈教学设计范文04-06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绿色蝈蝈》教学案例05-30

小学美术《创造绿色的生活》教学反思07-06

一年级语文《蚂蚁和蝈蝈》教学反思07-25

画家和牧童教学反思教学反思07-29

绿色校园 绿色梦想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