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反思总结和地理知识

时间:2020-11-05 16:27:07 初中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总结和地理知识

  两年来的教学,有得有失,感触颇多,但始终不断地在反思着,以期自己的工作能有所进步。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以下是针对自己近年来的地理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总结和地理知识

  反思一:走出教材,走近生活,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和情感体验。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地理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现在的初中生思维活跃,由于认识水平的局限性及观念意识,普遍对地理科不重视,在课堂上的情绪不是冷漠呆滞就是惟恐天下不乱。如果教师在教学观念上不更新,上课时只是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势必造成学生更加冷漠更加的不兴趣。因此,我们教师必须用“心”去施教,热切地关注学生。建立一种以师生个性全面交往为基础的新型师生情感关系。

  首先,我们教师的课前准备除了写教案,更需要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即将讲解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了解学生的需要,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一是积极的旁观者,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尊重学生,赞赏学生,启迪思维,激励斗志,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三是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让学生学习在“热闹”中“有序”的进行。

  反思二:学生活动要有“质”,即体现思维性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但如果课堂活动有量无质,则活动的价值也就丧失殆尽。一堂课下来热热闹闹,恐怕留在学生脑海中的只有热闹的场景,很难有真正的思维活动。课堂的学生活动是为了更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方式,因此流于形式的“活动”是形同虚设的。为了能使全员参与课堂活动并提高其有效性,教师应努力提高活动的 “质”的水平。

  对探究问题或任务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经验水平;情境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活动过程中要多加鼓励,创造“思维性讨论”的气氛,激发全员的参与欲望,并注意适时评价。

  反思(三)

  大家知道,只有不断学习、实践、总结,才能提高。一学年又将过去了,我又认真研读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重新回顾这一学年,我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能积极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学生的活动为要形式,启发学生在观察、分析、思考、讨论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但是如何进一步发挥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改进课堂教学,是摆在我面前现实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些情况,自己有了一些体会和思考:

  一、发挥学科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学习,才能学得好。由此可见,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它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密不可分。从地理知识来看,趣味性是其一大特点。它为学生获得直接兴趣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图片美、文字美、动画美、语言美,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以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发挥地理知识趣味性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趣味知识加以渲染,深入挖掘潜在的趣味知识并进行合理的加工,努力寻求趣味知识的切入点进行有目的的导入,使之融入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大陆漂移假说时,先让学生讲一个小故事,不但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上,而且对本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了主动学习的心理,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这样易使课堂更生动,同时调动学生的思考和学习的主动性。在讲季风气候的形成时,我先让学生回子顾一下自己身边的风向变化的规律,再进行教学,不仅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且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探究地理问题。

  二、充分挖掘教材,培养学生的主体作用

  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地理图像,包括分布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以及一些带有启发性、思考性的漫画,而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它对于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我注意发挥图像作用,运用图像引导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学习世界地震和火山的分布特点时,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六大板块示意图》,注意六大板块的范围及其边界,然后阅读《世界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地震带和火山的位置,再与前图对照,学生相互讨论得出结论:火山和地震多集中在两个板块的交界处。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图像来设计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充分利用课本中设计的“活动”,涉及读图或绘图技能的训练、材料收集和处理,需要动手做试验、开展社会调查,进行合作讨论等各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在《多变的天气》教学时,我利用“活动”中提供的天气图,让学生像气象预报员一样播报城市天气,这样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本课所学的天气符号,还锻炼了学生读图、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

  三、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要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自我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教会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我充分利用地理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思考地理环境问题 ,学会解决问题,学会创新和自我发展。针对地理学的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1)歌诀法:如记我国的主要山脉分布可用此方法:东西走向有三横,北天阴,中昆秦。湘桂粤赣夹南岭。东北一西南有三撇,兴安太行巫雪峰,长白武夷中间横,台湾山脉东分布。喜马拉雅弧形山,珠峰傲立中尼境,八八四四第一峰。地理歌诀简洁而明了,方便记忆,在地理学习中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2)图像法: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但平时许多学生对地图心存畏惧,地图应用能力较薄弱,指导学生多看图、识图、绘图、用图,并尽可能使地理知识图像化,做到以文析图、图文结合,尤其像地球的公转,中国的行政区划等知识难点。(3)观察法: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地理事物,联系课本上所讲授的地理知识,分析地理现象的.成因和规律等,要使学生掌握正确学习的方法,就要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不断向学生“授之以渔”,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使学生好学地理。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努力创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是学生发挥学习主体性的重要保障。只有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被激发,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为此,我在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有意识地对学生施以情感教育,给予必要的关心、激励、尊重和理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信心和热情,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

  四、不足之处

  (1)过程与方法的结合有待提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角色的分工应细化,特别是组内的弱者应真正在其他同学的带动下有所提高,课堂不应总是尖子生唱主角,应使教学真正面向学生。

  (2)师生的交流的平等性应加强。在提出问题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出发,而不是一味把学生的思路往自己设计的路上引,问题的设计不宜太大,应站在学生的认知角度剖析。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运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要求。

  地球的自转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1)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2)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1天(约24小时)。

  4.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东升西落 (2)昼夜交替

  5.昼夜现象: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昼夜交替现象:地球不停地自转。

  6.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构成。

  (1)昏线: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昼变成夜的界线。

  (2)晨线: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夜变成昼的界线。

  银河系

  构成:由众多恒星及星际物质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

  大小: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

  形状: 侧看:像一个中间厚、四周薄的铁饼

  俯看:像一个大旋涡,有四条螺旋状旋臂从中间伸出;

  在地球上看:像一条横贯夜空的银河

  太阳系的位置:太阳系位于银河系的一条旋臂上,与银河系的中心相距约3万光年。

  日食和月食

  1、日食

  日、地、月的位置:三者成一直线,月居中

  日食形成原理:当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且三者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月球挡住了太阳光的中间部分而形成

  日食的过程:月球自西向东运动,从日轮西缘开始遮掩太阳,东缘结束

  日食发生的时间:农历初一

  日食的类型: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

  2、月食

  日、地、月的位置:三者成一直线,地居中

  月食形成的原理:当日、地、月位于同一直线,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一侧,月球进入地球的阴影区而发生月食。

  月食的类型:月偏食、月全食

  月食的过程:月球自西向东运动,从月轮东缘开始西缘结束

  月食发生的时间:农历十五、十六

  月相

  1、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2、月相变化的原因: 月球本身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光由于日、地、月的相对运动而造成三者位置的变化

  3、月相变化的规律: 新月(初一) 上弦月(初七、初八)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 满月(十五、十六)

  新月 日、地、月三者成一直线,月居中

  上弦月 日、地、月三者成一直角

  月相变化时日地月的位置关系 满月 日、地、月三者成一直线,地居中

  下弦月 日、地、月三者成一直角

  月相与农历:春节、端午、重阳和中秋等节日

  (1)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西边的天空,且月亮的西侧(即右)半边明亮。

  (2)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现在东边的天空,且月亮的东侧(即左)半边明亮。

  可以简记为:“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月相名称新月(朔)上弦月满月(望)下弦月

  出现的时间(农历)初一初七、初八十五、十六二十二、二十三

  月出清晨正午黄昏(傍晚)半夜

  月落黄昏(傍晚)半夜清晨正午

  同太阳升落比较同升同落迟升后落此升彼落早生先落

  夜晚见月情况彻底不见半月,上半夜西天,西半边(右边)亮一轮明月,

  通宵可见半月,下半夜东天,东半边(左边)亮

  日地月三者位置日地月三者大致处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居中日地月三者大致呈直角(垂直)日地月三者大致处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居中日地月三者大致呈直角(垂直)

  4.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我国的农历月份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每月的朔为农历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5.月球影响地球的表现——潮汐

  在向着月球的地方和背月的地方,形成高潮,两者之间即为低潮。

  6.写出与下列诗句相应的月相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 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上弦月)

  (2)去年元夜日,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枝头,人约黄昏后。(满月)

  (3)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鹘。(新月)

  (4)采莲去,月没春江曙。(满月)

  (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满月)

  (6)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满月)

  (7)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满月)

  7. 一嫌疑犯,被证人指证在农历初八晚上12点在草垛东侧往西看,清清楚楚看见疑犯的脸。你如何推测?

  答:上弦月晚12点,月已落山,或正悬于西方近地平线,由东往西看正是对光,而犯人背光,不可能看清。

  8.月相变化歌: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月在日地间。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朝西面。

  满月出在十五六,通宵达旦都可见。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总结和地理知识】相关文章:

【热门】初中地理教学反思01-15

【热】初中地理教学反思12-16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精】11-06

【推荐】初中地理教学反思10-15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热】10-14

【精】初中地理教学反思10-14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荐】10-14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推荐】10-14

【荐】初中地理教学反思10-09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热门】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