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反思

时间:2022-04-01 10:31:25 初中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合集15篇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音乐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合集15篇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1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在各学科中已逐渐被广泛地应用。勿庸置疑,这种教育技术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它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没有的趣味性、直观性,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从而能更容易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逐渐成为目前教学技术手段的主流之一,在这次赛课中我也尝试着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结果很好!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

  比如,课前播放了周华健的《朋友》这首歌,在优美的歌声中,请同学们谈感受,以这种形式使同学们更真切的感受到了朋友的重要性。吸引了他们的好奇心。接下了我把各个环节,都设置了相应的动画,文字,让学生觉得很有意思,也愿意思考。在调查环节,在公布调查结果时,当有的同学看见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大屏幕时,非常高兴和激动,我想他们以后会做的更好,积极的与同学交往。而其他的同学会反思,向他们学习,希望自己也可以和他们一样上光荣榜。

  现在,我们政治使用的是新教材,上面的知识点少了,增加了更多做人的道理。但是一味的说教,讲理学生会感到厌烦。爱因斯坦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具备对学习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才能乐在其中,才能勤奋地学习。所以我打算把政治课上活,上精。多应用一些多媒体课件,尽量增加知识的趣味性,让学生们在娱乐、活动、探究过程中学会知识,从而内化为做人的能力。

  通过这次赛课,我不仅能力得到了锻炼,而且学到了很多东西。通过集体备课、说课、评课。让我觉得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也从老教师身上学到了有效的教学经验,找到了自己的不足。比如各个环节时间的安排上和对学生的启发上的不合理之处等等。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发挥自己的优势,多利用多媒体教学,也会多向其他教师学习,取长补短。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尝试,使我感受到了改变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以及得到良好效果的快乐,也看到了学生的那种渴望创新、探索、渴求表现的要求,也使我看到了学生们的巨大的潜能,更大的发展性、可塑性,对于我在今后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提供了基础。我会不断实践、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和朋友,达到一种“亦师亦友”的境界。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如果说备课、上课等基本教学实践是元研究的话,那么教学反思就是次研究。

  教学反思的特征

  首先表现为自觉性。如果你想在三尺讲台上开启一片蔚蓝的天空,那么你会觉得不断地教学反思不仅是个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是精神产品的再生产,你会发现生命就像每天升起的太阳一样是新的。

  其次表现为超越型。反思是一种手段。反思后则奋进。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如此说来,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

  第三个特征为个性化。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身自觉地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反观自照,属于“个人奋斗”。你可能在灯光下静夜思,回顾和展望。你可能倚着窗口,遥望星空,夜不能寐。正因为教学反思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你就有可能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教学反思的方法

  第一,行动研究法。即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一个认识对象放在历史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梳理。同时开辟信息绿色通道,不断地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并把它作为另一个认识对象进行分析,最后把两个具体的认识对象揉在一块儿整合思考。教学反思贯穿于你的教学生涯,而不是某一阶段的特殊任务。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

  第二,比较法。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谓跳出自我就是经常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尤其是要研究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的教学思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当然,无论是运用行动研究法还是比较法,我们都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教学反思的类型

  ●“课后思”:一场课下来就总结思考,写好课后一得或教学日记,这对新教师非常重要;

  ●“周后思”或“单元思”:也就是说,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反思,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月后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

  ●“期中思”:即通常的期中质量分析,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分析。通过期中考试,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家长意见,从而进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以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的宏观反思。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不断发现一个个陌生的我,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学习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人生不断辉煌的过程。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2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在音乐教室的黑板上我写下了《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课题,乍一看,有些像上语文课的意味,课题选用的是王维的诗《送元二使安西》的最后一句,其实不然,我是想用这句话引出今天音乐课的主题,让学生沉下心来,抛开浮躁,体味一次真正的情感之旅,对古曲《阳关三叠》的鉴赏。我想用这个课题,最能表达作品的意义,离别的惆怅顿时溢满心中。

  《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着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自古人生重离别,自古人生又伤离别,因而“送别诗”在古诗词大家中可谓颇具规模的一系,诗人们无一不涉足过这一主题。然而在这浩如烟海的“送别诗”中,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洗尽雕饰、明朗自然的语言,抒发诚挚、深厚的惜别之情,以情意殷切、韵味深永独树一帜。据说落成之后便被人披以管弦,殷勤传唱。明代李东阳评论此诗说:“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出其意之外”。正是怀着这份对“渭城”的向往,这份对“阳关”的憧憬,我和同学们相携走近了她,进行了穿越时空的“对话”。

  情感体验:

  第一步:铺垫,体验别离的情绪

  《送别》的旋律响起来,这是学生们不反感的歌曲之一,也是学生们在合唱比赛中会选择的曲目之一,当学生们听到这首歌的时候,便自然而然的哼唱起来,旋律的悠扬,节奏的平缓,幽幽的离别情绪在教室里铺散开来。学生们进入到情绪里,体验开始了。

  第二步:引出主题,体验时空的别离::

  对于唐诗,学生们不陌生,都能背上几首,在唐诗中,表达离别情绪的有很多,比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名句,王昌龄《芙蓉搂送辛渐》中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等等诗句,我开了个头,学生们就帮我举了很多例子,黑板上《送元二使安西》的诗句已经离我们很近了,当学生在朗读这首诗的时候,今天的主题已经呈现。

  第三步:《阳关三叠》,体验作品的别离

  在欣赏这首歌之前,我在课下搜集了一些资料,整理成一篇文章,让学生合着《阳关三叠》的二胡曲进行配乐朗诵,在二胡如泣如诉的声音中,学生们也渐入佳境,原来时空并不遥远,音乐的魅力无穷尽。三段基本相同的旋律重复三次,最后一声叹息,这就是“三叠”,“阳关”不仅仅是地名,而是别离的代名词,比如“断肠声里唱阳关”等等“阳关”的泛指。在二胡声中,学生们和我一起陶醉了,朗诵的学生,可能因为紧张,情感有些不到位,声音太小。

  第四步;《阳关三叠》,直观体验别离

  由于我是声乐专业的,遇到歌曲的鉴赏,我总会给学生范唱,直观体验比听碟的效果要更具杀伤力,这已是我课堂的特色了。当我坐到钢琴边时,学生们就笑了,老师又要演唱了,当钢琴上的第一个音响起时,我就倾注了我所有的情感,感动自己就能感动别人。古曲的旋律有别于现代流行歌曲的旋律及韵味,在娓娓到来的旋律中,感情层次的变化犹如水彩画,明和暗的对比,细腻而分明,每一叠中,又分前段和后段,情绪的走向又不十分相同,钢琴的音色和着我的歌声在教室里回荡,在古曲的曲调中,学生们空前的感受了不一样的离别情绪。当我弹下最后一个音的时候,我感受到了离别的忧伤,相信学生们也和我一样。

  第五步:《阳关三叠》,亲身体验别离

  欣赏完后,我决定让学生们来唱一叠,古曲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会涉及到的音乐,学生们饶有兴致的和我一起唱了起来,我建议他们在每句的最后一个字上加个小倚音,古曲的味道就能出来了,学生们演唱的很好。

  第六步:走出《阳关三叠》,体验现代人的别离

  古今的别离是不一样的,古时的别离,一去不复返,常常老死在异乡;在通讯发达的现代社会,距离不再是距离,而变成了一种期待,一种希望,没事打打电话,发发短信,上网聊天,别离的日子中等待重逢是每个人的心愿,双吉他弹奏的类似校园民谣的歌曲《永远的画面》应该能表达我们现代人离别的心声了,从忧伤的情绪中走出来,朗朗上口的旋律:“芳草碧连天,固执的季节,寒冬一过,还有春天,希望永不凋谢……”

  在充满希望的旋律声中,这节情感体验之旅也告一段落了。

  这节课的优点,我觉得是在有限的40分钟里,让学生体验到了音乐带来的心灵震撼,走进古曲《阳关三叠》的魅力,体验情感之旅,很好的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互动也很到位,由布置下去查资料,到课堂上的反馈整合,资源共享,学生们做的都很好,很积极,高一(27)班的孩子是一群充满灵气的孩子。

  不足的地方,因为是第二次上公开课,还没有达到其他老师那样游刃有余,难免有些紧张,设计好让学生和我一块有感情的朗诵《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的部分,我自己朗读了,忘了让学生一起朗读,有部分学生是和我一起朗读的;在让学生配乐朗诵时,音响声音过大,因为学生的音量小了,朗读的部分前面有些不清楚,这点我没有估计好;在课程最后结束的时候,我应该让学生们把《阳关三叠》的旋律在回味一遍,情感再次升华,因为经验不足,我疏忽了;虽说我是声乐专业的,但课堂上不可能唱到歌唱家的演唱水平,但我会尽全力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感受到我要传达给他们的情感,也会让他们一如既往的和我一起感受歌唱带来的愉悦和满足。

  通过这次公开课,“成长杯”真的让我成长了,课程和细节安排方面肯定还有不足的地方,也许整节课都要在梳理规整一下,恳请各位前辈老师们给予我帮助,我会不断进取,努力完善自己的。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3

  作为一名农村学校音乐教师,由于学校缺少经费的投入,使学生对音乐感受能力较差。现将我在教学中的感受一列如下:

  一、教材内容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的学生热衷于流行歌曲、偶象歌星,而对教材中的歌曲却不屑一顾;而对音乐课上老师反复教唱、竭尽所能讲解的歌(乐)曲却模糊不清,甚至毫无印象……学生对革命传统歌曲没有兴趣,这也是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

  二、存在不足及措施

  作为音乐老师还存在很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吸取老教师的经验,取长补短.因此,无论是主课也好,副课也罢,教学反思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师,我认为更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提炼,从而发现问题,学会研究,不断地去提高教学水平,成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育工作者!通过教学我感觉到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

  1、常有教学与教材紧密相关,切忌追求课堂忽视了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因此教师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

  2、教学中要注意到大部分学生,因材施教,个性发展。

  3、要注意师生的情感交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学生一同学习。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反思,请给予指导。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4

  “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新课程的一个重要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音乐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任何一种音乐能力,都是在音乐感受能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激励学生对所听音乐发表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尽可能地为学生树立终生学习和享受音乐的目标奠定基础。

  一、重开放式,轻关闭式。

  在这里的“开放”,本人诠释为问题的答案范围宽;而“关闭”则是局限在某个具体的小范围问题去思考。在音乐欣赏课堂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偏重开放式地提问题,让学生通过多方面、多层次的思考与感受发表自己个性化见解,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反之,则要尽可能地避开关闭式地提问题。学生是教学最有用而广泛的资源,我们应从多方面去开发他、塑造他,如果把学生引入一种思维或关在一个“峡谷”,以我个人的实践来看,会出现三种结果:

  1不适应或这种思维较弱的学生对课堂产生厌感,甚至恐惧感;

  2就算是适合某位同学的强项思维,如果继续发展下去,也会成为定向思维,出现智力偏向

  3整个课堂会很冷清,因为它不是面向全体学生,不注重四面鲜花齐放的创设。据此,我做了以下的教学尝试:

  在欣赏课《瑶族舞曲》中,进行到欣赏第二部分主题时,我第一次是这样设计问题:请同学们认真感受第二部分的主题,完成以下三个问题:拍子(3/4);速度(中速);力度(较弱)。学生听后,老师按顺序逐个引导回答。实践后,教学任务基本完成,但由于受到关闭式问题的局限,学生的表现为两种:一是根据提问都不会的学生干脆不说;二是知道个别答案但顺序不对的也静止不动。由于没有空间让学生去畅谈,所以整个课堂陷入了冻结阶段。轻松、愉快的情绪一时被紧张、恐惧取而代之,结果以失败告终。之后,本人经过请教别人与查阅相关资料,进行了第二次试教,把这个问题设计为:请同学们认真感受第二部分的主题,并说说你的感受。欣赏音乐后,课堂真是像炸开了花,精彩不断,想说的同学非常多,既分别答出了以上的答案,又增添了很多个性化的见解。如:“这一部分主题速度较慢,力度较弱,旋律悠扬,让人听后的感觉是悠闲自如,心情舒畅,所以我很喜欢。”我给予肯定鼓励说:“谈得真好!掌声谢谢他的精彩回答!”又如另一位同学说:“这一部分是以木管乐器独奏为主,音调统一,音色清晰、悦耳,让人陶醉其中。”我也及时给予表扬说:“听得真仔细,说得也很完整,掌声表扬!”……虽然这些说法有时会出现大同小异,但是它是学生自己独立感受的结果,是开放课堂产生的效果。学生高兴、自由,老师轻松、自如,何乐而不为呢?

  因此,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自由的课堂,对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最有效的途径,对提高学生音乐感受能力是最容易的环节。

  二、重体验式,轻讲解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音乐是不能“教”的,音乐的非语义性与不确定性决定了其教学机制主要不是依靠讲授和诠释的方式来进行。根据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致使我们在音乐欣赏课中必须重视体验式的教学法,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感受到音乐情绪带给自己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与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反之,以大量的语言去讲解音乐的特点、情感内涵、曲式结构等,尽管你讲得多么精彩,语句修饰得多么华丽,结果都会成为学生的耳边风、纸上谈兵罢了。

  根据以上的理念及分析,本人在欣赏课《春节序曲》中,是这样设计的:进行到乐曲第一部分第一主题,等学生展开自己的联想去想象

  出锣鼓宣天的场景后,我给学生提供锣、鼓、镲、三角铁,要求学生自由组合,并用以上的打击乐器去表现出你心中热闹欢腾的场景。话音一落,大部分同学一拥而上,这难道不是学生渴望体验、渴望表现的体现吗?见此,我灵机一动,把打击乐器分给个别平时不积极的同学,平时积极的同学用各种乐器的打击动作和模仿各种乐器音响来表现,以保持学生的积极性。一声令下,教室一片欢腾,有乐器的声音,有嘴巴模仿各种乐器的声音,同时还有旁边同学的笑声,大家乐在其中。见到如此欢快的场景,我也情不自禁地以打鼓的动作融合进去,顿时,表演的同学更加起劲了,这时,整个课堂变成了学生快乐的海洋,自由演绎自己感情的天地。大概一分钟后,个个笑盈盈地回座位。我也及时给予表扬。

  以上的案例,我紧紧抓住人的第五个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运用了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带领学生进行一次通过音乐去感受节日的欢快,通过参与活动去体验乐曲的内涵,让学生在轻松中得到艺术熏陶。因此,在音乐欣赏课中,要以体验式教学法为主,舍弃频繁无味的讲解式教学法。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不是教师自我展现才艺的舞台、生从师教的课堂,而是以学生为主,师生共营的课堂。在教学中,应带领学生顺序渐进,重在参与,重在过程,有良好的结果是最好的,如果没有,应以发展性评价的方法去促进、完善。千万不要出现恨铁不成钢的急切心理。并且在开放式提问题与体验式教学法的实践中,一定要以发展、激励、发现为指导思想,努力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得到快乐,产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能力,陶冶性情,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5

  一个学期即将过去,回顾前一时期的音乐课教学,下面两个方面体会较深。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虽然音乐课并不涉及到升学考试,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随着学生学业的加重,音乐课在他们的眼中是副科,是学与不学都无关紧要的课程。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音乐知识都不能被很好地运用起来。这就对我们音乐老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更好的去设计一堂音乐课,才能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到达课堂所追求的展示音乐魅力、愉悦学生身心、健康快乐为本的教标。

  一、学习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

  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就应明确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构成健康的音乐审美潜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要素、各种手段作出整体性的反应,用心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还要坚决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从而使学生不仅仅做到此刻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因此在音乐课起始课上,我就从下列几个方应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

  1、透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透过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课堂气氛,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3、在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参与和实践潜力。欣赏我国优秀的民间音乐(如民歌、民间乐器、民间歌舞音乐、戏曲曲艺音乐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传统情感。

  二、采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针对学生的特点,在使用音乐新教材的同时,想方设法,找资料充实课堂,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开拓视野、提高审美潜力。

  2、对乐理知识的教学,从基础抓起,每堂课选几节乐谱视唱。让学生学会划拍、打节奏、哼曲调,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潜力。虽然部分同学有困难,但从一个学期教下来,学生的进步还是较快的。

  3、利用多媒体、音响等设备,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歌、名曲,作为补充教学资料。指导学生边听音乐、边哼歌谱,反复练习,学生识谱潜力有明显提高。由于强调了“响”(声音响亮)、“准”(唱准音调)、“美”(优美动听)三个字,学生用心响应,从实践看,收效较大。

  4、课内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潜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当然,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用心性,今后还须努力、孩子们需要美,追求美,那么我期望音乐课能给他们带给一个空间,让他们踏上寻找美,感受美的道路。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孩子们是开心的!快乐的!只要我们多花些心思,我相信孩子们就会从中得到快乐的体验!从而感悟他们纯真的心灵。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6

  音乐课堂的教学并不像平时的教学课堂一样,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除了相对单纯的知识性和技能性之外,更多的要体现的是对艺术美的意识教育,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审美教育。这个审美的教育贯穿着整个音乐教学过程,对增强音乐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从心灵深处理解音乐、表达情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并非说教。组织好良好的艺术教学过程,其实也就是对于美得欣赏和熏陶的过程。要使这些审美教育受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则需要春风化雨般的艺术性教学。通俗一点讲,也就是比如课堂上精辟生动的理论教授,或者又没规范的表演,甚至是精湛艺术的课堂布局等等。虽然这些事微不足道的小心思,但是这些都能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得到美得享受,

  首先一堂接近完美的音乐教学需要完美的结构、合理的布局。这些不仅能给学生带来求知的乐趣和享受,而且对教育本身有着巨大的感染和熏陶作用。合理的布局要讲究开头和结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每堂课我们都应根据所教授的内容,设计出有特色的开头。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当然结尾同样重要,要给学生们留下思考和想象的余地。

  其次音乐教学强调课堂的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能使教与学主体双方产生感情上的交融和思想上的共鸣。音乐教学课堂的氛围应该美在:活跃而不失之凌乱,安静而不失之呆板,愉快而不失之松散。良好的氛围,师生双边关系和谐融洽,配合默契,教者情绪热烈,学者反应积极。但同时还要注意扎实稳重。好的课堂氛围是传递艺术的无声媒介,在无形中起了助手的作用,能得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最后,一堂完美的音乐教学课同时也不能缺少语言上的美感。教学语言是传递知识,交流信息的媒介,起着直接沟通教与学两方面的作用。讲究教学的语言美是音乐课堂教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这要求我们语言准确、简介、精炼,并且还要易懂,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尽量生动形象表达我们想要传授的知识。这样学生才会聚精会神,享受课堂。

  这些基本课堂要素应该准确的存在于每一节音乐课堂中,应当一切都按照美的规律,符合美的特性。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获得知识,接受音乐美感的.熏陶,培养欣赏音乐美的能力。

  第16期南巨新顶岗支队 南宫实验 音乐 赵美辰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7

  一、课型: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

  教材分析:

  体育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手段,对于各国各民族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增进友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让中国人民和全世界的华人都感到无比的振奋。迎接2008北京奥运,是新世纪我国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引导学生放眼世界的极好契机。教材所选表达奥运之情以及和奥运相关的乐曲,让学生挖掘了解与奥运相关的音乐文化,激励他们学习、发扬奥林匹克精神,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前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体育、音乐、文学等艺术形式去了解奥运、歌唱奥运、感受奥运、走进奥运;师生共同分享奥运给人类带来的喜悦。掌握音乐作品分析方法,了解情感走向以及表现手法。

  2、情感目标:通过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让学生体会浓浓的奥运之情。并且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鼓励学生向奥运健儿一样努力学习。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研究,积极思考,汇集知识积累的自主式学习和小组活动,讨论、分析与交流、创作与制作的合作式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1、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奥运知识,以及全世界人民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情感。

  2、能熟悉了解洛杉矶奥运会乐曲《奥林匹克号角》和汉城奥运会会歌《手挽手》,有兴趣的参加欣赏、演唱、创作和交流等活动。

  3、让学生唱会歌曲《奥林匹克风》,感受音乐作品中的奥运之情。

  四、教学重点:

  感悟音乐、理解音乐、表达音乐。

  五、教学难点:

  学生自主式学习和合作式学习的能力培养

  六、教学过程:

  学生在运动员进行曲中进场。

  (一)竞猜游戏:大声说出奥运冠军的姓名。

  在历届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们都有很出色的表现,让我们一起回顾中国运动员们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精彩瞬间:

  (引导学生看运动员图片,同时配上背景音乐《奥林匹克风》,提示学生大声地说出这些世界冠军的姓名。)

  画面最后定格在刘翔夺冠的刹那。

  (二)超级模仿:

  师插语:“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你是我的自豪”。当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世界舞台上、当《义勇军进行曲》在奥运赛场回荡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让我们再次回顾刘翔夺冠的精彩视频,感受一下解说员们的激情。

  师:我们的激情在哪呢?给大家一分钟时间自由的进行朗诵、模仿。师生进行适当的鼓励和评价。

  学生自由练习并请几位学生上台模仿。

  (三)感受奥运

  20xx年7月13日北京时间

  22:00,万众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终于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中揭晓。萨马兰奇雄浑的宣告声中只有一个名字:

  BEIJING

  !中国北京凭借其过人的优势,完美的陈述报告,在五个2008年奥运会申办城市中脱颖而出,夺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中国人民将记住这一时刻!奥林匹克将记住这一时刻!让我们再次瞩目具有时代性意义的画面。(播放申奥成功的录像及举国上下欢庆的场面。)

  情境:当学生看到这一画面时,都情不自禁地热烈鼓掌,激动不已!

  (四)、歌唱奥运

  师:百年奥运告别故乡,带着光荣与梦想奔向北京。“北京邀请你,奥林匹克风,吹到北京唱和平”体现了中国创办奥运会的主旨,让我们大家一起随着音乐用自己的歌声来表达奥运之情吧!

  1、教师范唱第一段

  请同学们体会歌曲的情绪并找出赞美祖国的句子?

  2、学唱歌曲

  ①学生有激情的朗诵描绘祖国的句子,师:这两排的词是一样,那旋律有什么变化呢?我们跟琴学唱这段旋律,并解决难点。

  ②点击歌曲第一、二排,播放范唱,跟着旋律哼起来,并找一找前4小节哪里不一样?

  3、练唱全曲

  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并进行练唱。

  学生根据情感的起伏自己设计演唱形式进行练唱,根据学生建议选一,并试着完整且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引导学生投票选出三种较适合的演唱形式。

  (五)体验奥运

  3、(播放背景音乐《奥林匹克号角》),教师给冠军举行颁奖仪式,为他们戴上奖牌。师:如果你带的就是奥运奖牌,你的心情怎样?

  4、不知道刚才在颁奖的过程中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背景音乐?

  师介绍:这是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上奏响的管弦乐曲。―――《奥林匹克号角》

  问:你听了有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问题,师进行小结:它鼓舞着人们在奥林匹克精神的带领下奋发向上、开拓进取。

  5、一起回顾中国运动员们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精彩瞬间,请学生为奥运冠军夺冠的视频配上合适的音乐。(先让学生自由选择歌曲或乐曲,并进行比较和评价)

  (七)、课堂小结:

  奥运之风吹过五大洲,吹遍神州大地,今天也吹进我们的课堂,让我们在奥运精神的鼓舞下,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进发。

  教学反思:

  音乐教学应该充分体现其育人功能,使课堂真正成为培养热爱生活和具有鲜活个体的摇篮。反思《奥林匹克风》的教学,我认为本课的成功之处在于整个教学过程将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给学生以最大的空间感受、体验、想象、表现的机会,从而能够充分展示才华、挖掘潜力、释放情感、体验成功。主要表现在:

  一、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激情。课的一开始就用竞猜奥运冠军的游戏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并停留在对刘翔夺冠的视频的回顾上,运用模仿央视解说员的游戏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爱国激情。在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这一环节,我又模仿奥运颁奖的形式为优秀设计者颁奖,再一次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激情。

  二、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之所以要注意课堂环境这个因素,是因为优美和谐的课堂气氛能积极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审美活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创设情境对情感发展有强烈导向作用。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之投入。首先,在学生候课时,我播放了我国代表团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精彩的文艺表演;在导入部分,我又通过图片展示奥运冠军,并用大屏幕再现申奥成功及举国上下欢庆的场面;在表扬部分学生时还模拟了奥运会颁奖的现场。我借用这些手段吸引学生进入预设的教学意境,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被画面调动起来了,思维被调动起来了,使之达到了身临其境,豪情万丈的教学效果。

  三、巧妙地运用背景音乐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环节的不同,创设出不同的音乐背景,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彻底摆脱不良情绪的影响。例如在让学生竞猜奥运冠军时用歌曲《奥林匹克风》作为背景音乐,这样一来既调动了激情,又初步感受了歌曲,为后面的歌曲教唱做好铺垫。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课堂上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尝试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例如在课中让学生为歌曲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并用授予奖牌的形式将学生成功的快乐最大化。对于那些缺乏自信的学生,真诚的赞扬他们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最能激起他的学习热情.我总是仔细寻找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且及时、适当地给予赞扬.如:你的嗓子真甜,你声音真好听等等。

  但是本节课中也有不足之处,如学生学习歌曲的方式还可以更灵活多样,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另外,教师还要全面了解学生,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作出准确的估计,特别是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只有在了解清楚的情况下,教学才有针对性,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优选教法,使教学有显著的效果。这一点我没能把握好,所以本课歌曲学习的时间过长,使得教学没能达到预想的最佳效果。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8

  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用音乐本身的力量,使欣赏者置身于音响天地中,通过教学能有效的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品德、智力、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我们的音乐欣赏课形成一种标准教学程序:1、先介绍作者生平;2、介绍作品时代背景;3介绍主题(可先聆听一遍);4、介绍作品结构(可聆听若干片断);5、完整的欣赏全曲。于是,一切尽在教师的导听之中。而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有了很多的感触,再结合自己教学实践,我觉得有几点要重视与把握的,现将其分述如下,与大家共勉:

  1.改变学生的错误观念,以利于音乐欣赏

  初中学生往往有这样的观念:我们来校的目的是为了升学。因此音乐对他们来说无所谓,认为学音乐仅仅是为了娱乐,这就给上音乐课增加了难度,不认真听讲,更不细心欣赏作品。面对这种局面就要给学生讲学习音乐给人们带来的好处。美国的(神经学、心理学以及物理学)专家联合研究得知:音乐不但可以让猛兽安静下来,对人类有更多的益处。通常小孩一出生就喜欢音乐,一出生就对音乐有反应。空间推理能力强可提高思考逻辑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能在21世纪找到好工作,因为所有行业都会需要能够运用高科技的人。学习音乐可以让思维更清晰让人更容易专心,生活的其他方面也能处理得更好,并可有效疏解各种压力,使人身体要健康。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强盛,需我们每个人具有相当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只有较高的素养,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人们才有创造力,社会才能更快发展,由此可见学习音乐有多么重要。

  2.流行音乐与音乐欣赏巧妙结合

  把流行音乐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整个音乐文化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拓展文化艺术的视野,让优秀的流行歌曲走进音乐课堂,为学生搭建起通向高雅音乐的桥梁。流行音乐易被人们传唱,具有鲜明强烈的节奏,很具体现青春活力,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热衷于它非常自然。教师无需禁止学生去听去唱,并且在音乐欣赏时可选用一首与欣赏作品内容相关或相近的作品,以增强学生对作品的感染力,如:当欣赏内蒙古民歌《辽阔的草原》时,可事先播放腾格尔的《天堂》MTV。通过欣赏让学生对草原有初步的认识:蓝蓝的天空、洁白的羊群、奔驰的骏马、绿绿的草原……再去欣赏《辽阔的草原》,更易理解作品,感受体验其意境。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之美,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在"美"的气氛环境中,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观念,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它的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接受方式,在激发人的情感方面比其它姊妹艺术来得更直接、更迅速,且效率更高,又给欣赏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促其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在音乐艺术的天空。

  3.要“听” 中“思”

  音乐欣赏特别强调“静”,这是因为音乐是听觉艺术,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中,才能获得最佳的听觉效果。静则思,在听前教师有意识、有目的的给学生提出一些简单的、带启发性的问题。如欣赏《光明行》,听前教师出示在黑板上以写好的几个问题如:这个曲子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曲子的速度如何?情绪如何?你听后有什么感受?让学生有目的的聆听与思考。结果,听一遍后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曲子是有二胡独奏的;速度是:快等等。虽然问题简单,但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的听,思维想象也因此而积极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审美功能,获得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和理解,

  4.是要“听”中“说”

  有些乐曲学生没听过,不熟悉,兴趣不大。遇到这种情形,教师可以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叙述乐曲形成的过程以及情感特征,尽量缩短学生与乐曲之间的距离,并使他们逐步融入乐曲所表现得意境。也可以让学生说出聆听作品后的感受像《百鸟朝凤》,我要求同学们闭上眼睛全神贯注的欣赏,之后用一个词语或一段话把自己的感受描绘出来。于是各种各样的词语诞生了“争执”“百鸟争鸣”“清晨”......

  上面仅是粗浅的谈论了音乐欣赏中的教学方法,而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所谓教无定法。问题在于随机创造。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努力的探索,充分看清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巧妙设计,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让课堂充满活力,就会顺利地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音乐欣赏课再也不会是死板的“一言堂”,那将是一个百鸟争鸣生机盎然的春天!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9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作品中的奥运之情,了解与奥运相关的音乐文化,以及全世界人民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情感,激励同学们学习、发扬奥林匹克精神,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前进。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很多老师都开过公开课或参加过比赛,要想与众不同,就要创新,所以我从每个环节开始精心设计、扎实教学。如导入这个环节,我就让它成为了本节课的一个亮点,用视频来代替以往的图片,吸引了学生,冲击他们的视觉效果。采用的四段视频沿着一条主线进行串联,从观看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创造历史的精彩瞬间,让同学们既能感受到奥运会的发展历程,又体会到夺取金牌是每个运动员的梦想,那么能承办奥运会则是中国人几辈子的梦想,让学生再次重温北京申奥成功的激动画面,最后播放了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中国的宣传片,让我们一起笑迎奥运会的到来。此环节学生学习兴趣浓,很快融入到奥林匹克运动中。

  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都在《奥林匹克风》歌曲教学中,在这一环节我采用了分乐段来教学,将难点单独解决,特别这两乐句教学

  我首先让学生自己划拍,注意切分节奏;在第两乐句中切分节奏的前半拍变成了休止符,我通过让学生采用拍手、叉腰等动作帮助解决难点,从而很快并且准确地演唱了这一乐曲。在处理歌曲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注重激发他们理解歌曲的内涵及情绪,让他们为这首歌曲设计合适的演唱形式,学生们经过讨论各抒己见,我也充分尊重学生意见,让学生自己来表现歌曲,从而达到用准确、恰当的方法来演唱歌曲。

  最后一个环节,我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充分体验奥运带给我们的欢乐和愉悦,通过抢答与奥运相关的音乐知识,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让他们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更深入地了解奥运。此环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性、积极性都很高。

  本节课由于准备的时间比较紧,可能有些粗糙,如在教师基本功还需努力,驾驭课堂能力还需加强,希望今后有更多这样的机会得以锻炼,更希望能得到专家老师的批评与指正。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10

  I.教材使用说明

  本学期的音乐教材使用的是美国九年一贯制中学的新音乐教材义务教育,在全省统一实施,由人民音乐出版社修订发行。本教材在整个学期内分为6个学习单元,共新增15学时。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教材使用中对部分单元材料进行调整和适当增减。整个学期实际新增教学时数为14个教学时数。

  II。本学期教学工作量

  本学期,我在初中二年级14个班担任音乐教学,每周14学时,校本美术课(素描、曲艺)每周三两节课,整个学期音乐教学的总代课学时为196学时。

  第三学期音乐教学反思

  1。坚持音乐教学新理念,实现目标,落实标准。

  本学期的音乐教学可以坚持“培养兴趣,发展音乐感受、欣赏、表演和创造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培养情感”的总目标,落实音乐教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喜欢音乐,热爱音乐课堂,以教学过程和方法为教学目标,将知识和技能融入学生喜爱的各种有趣的实践活动中,以培养学生丰富的生活兴趣为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我们努力实践以音乐美学为核心、以音乐兴趣为动力的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发展和音乐实践,并将其认真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能够提前思考团队中的学生教什么、谁教、谁教、如何教,预见目标能否实现,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学原则。

  2. 立足课堂,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在本学期的音乐教学中,我们将进一步改变备课方式,在学习音乐教材的基础上,注重对教材的梳理、选择、补充和整合,努力使各单元的主题材料活起来,教材设计活起来,注意每单元教材的课前准备,课前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灵活采取适当措施保护学生的学习情绪。备课后、每堂课教学结束后,不断检查完成的教学计划,并根据课堂教学进度和学生需求及时补充、修改和完善。课堂常规教学是检验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试金石。每次音乐课结束后,我都会问自己:这节课的教材清楚吗?对学生的要求是否明确?我的教学方法设计合适吗?我的语言在课堂上是否生动、准确、简洁?将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我的教学效果进行联系和比较,认真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坚持正确的教学方法,大胆采用生动的启发、研究和探索的教学方法,依靠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注意建立新的师生关系,自觉改变主角,以“朋友”的形象真诚地反对学生,因为在教学中,我从不歧视任何学生。当一些学生不理解教材时,我会保持冷静,微笑着说“别担心”和“没关系”。因此,当本学期的音乐教学结束时,我们会征求学生的意见,对我的评价最好的是“友好”和“有趣”,我认为这样的话可以从学生的口中说出来,这表明我可以锐意进取,改变教师的地位,在主角和教师之间建立新的关系,这实际上非常有利于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四、本学期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实施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新课程的目标和标准对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教师的音乐综合素质、教学活动设计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新的期望。新的音乐课程要体现出新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就必须要求教师具备上述教学技能。在这方面,我认为现有的条件不足以完全满足学生的愿望。未来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进一步提高许多技能,以满足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满足学生在学习中的不同期望。

  2. 音乐课程资源严重短缺。

  从现有的音乐教学资源来看,教材中的素材不够丰富,有些素材很难让学生理解和理解。为了实现联检组的主题目标,远远不能满足要求,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学习和补充。问题在于,一些急需的课程资源很难找到;聪明的女人不用火做饭是很困难的;,造成教学过程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体验和理解的现象。

  3. 一些学生的错误想法。

  长期以来,受学校、社会、家庭等传统入学思想的影响,部分学生仍将音乐课程视为“冷漠”课程,表现出一些消极的学习情绪。要扭转这种想法,激励这些学生正确地教授音乐,工作量相当大,效果难以预测。

  4. 长期的音乐教学造成的厌倦。

  我在中学从事音乐教学已经11年了。有时,由于各种因素,我感到心理稳定和无聊。唯一的例外是,当工作压力大,备课受阻时,我的情绪很容易波动。这种不良情绪有时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甚至在无意中伤害学生。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认真反思的问题。作为一名老教师,这无疑是错误的,不应该发生。原则上,这是一个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的问题,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坚决纠正。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11

  “有舍才有得,得与舍是辩证统一的。”这是教研员看完我这一课后对我最有启示的一句话。

  为了把教学设计精彩的地方都展示出来,我在教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歌曲前的铺垫中加入了四二拍和四三拍听辨找孩子和找妈妈的环节。在教研员的指点下和后来我在其他班的试上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环节对于一年级刚入学不久的学生,确实已远远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应该直入主题将本课的闪光点──排字、学歌及情感处理发扬光大。

  以前我总认为,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跟他讲爱祖国、骄傲自豪地唱,他们根本体会不到。因此在情感处理这一环节上我采用了举例子,如:会演奏某种乐器,会某种别人没有的本事,或是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电脑……,在唱歌的时候想一想自己认为自豪的事情,把他们对自己身边事物的情感带到歌曲的演唱中,但实践证明效果并不好。

  教研员建议我不要绕圈子,直接用歌曲本身的魅力去打动学生,同时还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一首非常大气的歌曲叫我处理得太小气了。开始我不太理解,总觉得从学生感兴趣的身边事物出发逐渐过渡到对祖国的热爱,怎么会成小气了呢?

  后来我又在其它班级以及我所任教的三年级试上,这次我把重点放在对歌词的理解处理上。如:第一句“中国有条大江”我介绍了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江,其长度位居世界第三,其流域面积占我国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学生听后惊奇得瞪大双眼。我看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后马上问:“长江够不够大呀?”学生齐声有力地回应道:“大!”在这种氛围下唱第一句效果就好多了。第二句唱到长江名字时的自豪感也就不言而喻了。

  第三句我把重点放在了“源远”上,当学生了解到长江从远古时代久已存在时,再唱这一句时自然就带有着古老的气息。

  最后一句突出“我”,把骄傲和自豪的感觉进一步升华。“家乡”一词学生易唱得扁、窄。我就给学生分析:家乡指的是祖国的大家,而不是大连或是你自己的小家,所以要唱得宽、广、深一些。经这样一分析再加上师到位的范唱,这个问题便解决了。

  当听着学生动情的演唱,我不由得产生了一种成就感,同时对教研员“用音乐本身去打动学生”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回想自己以前在处理歌曲时将情感抛到一边,不厌其烦的逐字逐句的范唱纠正,总抱怨学生不用心,每一处都要讲上好多遍才能收到效果。而思想教育也只是在课的最后贴标签式的提一两句,只是走形式而已并没有收到实效。

  在这首歌的教学设计上,我将情感与咬字、吐字还有思想教育三者融为一体,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对歌词的分析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情感的调动又促进了咬字、吐字的良好效果,思想教育便在学生动情的演唱中无痕的渗透到每一个学生心中。

  这时我才真正理解《课程标准》中所指出的三维目标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关系。而且应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要的层面上,而我们以前的错误却是把知识技能放在主线上,所以才造成今天学生喜欢音乐却不爱上音乐课的尴尬局面。要想让课改真正见到实效,教师必须先从理念上转变,然后才能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有了更真实直接地认识之后才能使自己在理论上的认识更加深刻,从而更加明确自己的工作方向。

  因此,在工作中不断思索和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要双管齐下,同时还要不断寻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使二者能相互促进。只有这样,课改才不会是穿新鞋走老路、只走走形式喊喊口号而已,我们的音乐教育才会真正成为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12

  歌曲《猎人合唱》是一首活泼欢快、充满乐观向上情绪的音乐作品,其旋律朗朗上口、充满动感,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在导入中,因为采取了师生共同参与的形式,因此让学生一下子进入了音乐的状态,并对课题产生了想要学习的兴趣。接下来的对比两种不同演绎方式的环节,让话题自然引入到了歌剧知识以及作品背景的介绍,为学生后面更好地理解作品、演绎歌曲打下了基础。在学唱环节中,由于学生在导入时已做过节奏律动的练习,并且老师在教学中反复强调了四二拍的重拍位置,以及在分段练习时都引导学生关注每段的节奏特点,因此学生掌握得并不吃力。但是,由于歌词是由外文翻译过来的,造成了部分乐段旋律的节奏、重音与汉语的节奏、重音并不完全吻合的情况,有时显得很拗口,所以使学生在演唱时产生了一定的困难,带词演唱时不能一下掌握,需要多几次的慢练,由此也增加了练习的时间。在演唱中,打拍子唱的环节稳定了速度,解决了弱起抢拍的问题,一个班中,只有个别学生没有掌握好。总体来说,前面几个部分的教学环节都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13

  我在教学中的感受如下:

  一、教材内容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的学生热衷于流行歌曲、偶象歌星,而对教材中的歌曲却不屑一顾;而对音乐课上老师反复教唱、竭尽所能讲解的歌(乐)曲却模糊不清,甚至毫无印象……学生对革命传统歌曲没有兴趣,这也是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

  二、存在不足及措施

  作为音乐老师还存在很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吸取老教师的经验,取长补短。 因此,无论是主课也好,副课也罢,教学反思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师,我认为更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提炼,从而发现问题,学会研究,不断地去提高教学水平,成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育工作者! 通过教学我感觉到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

  1、常有教学与教材紧密相关,切忌追求课堂忽视了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因此教师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

  2、教学中要注意到大部分学生,因材施教,个性发展。

  3、要注意师生的情感交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学生一同学习。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反思,请给予指导。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14

  音乐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按新课标要求去做,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基础入手,把握好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一点一滴的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在加强音乐课堂教学的同时,针对中学生课时少的现状,积极开发和利用音乐课程资源,开展课外、课间、乃至整个校园及校外的方方面面的音乐活动,让音乐活动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使学生的生活中处处充满音乐,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让他们更多的去接触音乐,了解音乐,在熟悉音乐的基础上,更加喜欢音乐,对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为学生终身爱好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合奏就是一个参与学生广泛,凝聚学生的最好机会,所以,做好每次的合奏教学与开展活动至关重要。

  校园毕竟没有专业的训练时间长,所以要求上,乐曲的选择上,也要谨慎为之。乐曲的处理上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做合适的改变,既不能过多改变原创,也不能加花太过繁琐,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其次学生的训练中根据学生演奏的基本情况,决定声部的划分。

  在合奏训练中仅有训练的方法还不够,还需要学生积极的配合。若想得到学生的配合,教师的引导与如何培养学生的参与兴趣最为重要。比如在枯燥的练习曲中,就可以加入一些同学的名字,或大家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也可以进行分组的比赛,寓教于乐中,让学生更好的去完成合奏教学。

  《现代教育学》中谈到:“课外活动比课堂教学更具有兴趣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活动的内容形式也是学生喜欢接受的,有较强的吸引力,能激发他们浓厚的兴趣。”在面对“每周一节音乐课,学生又面临中考”的初中音乐教学现状,如何使学生在校内课外多一些音乐,这正是我们音乐教师值得探讨和深思。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15

  《黄水谣》选自《黄河大合唱》,由冼星海作曲,光未然作曲。《黄河大合唱》创作月1939年,共分8个部分,《黄水谣》是其中最最重要、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英雄史诗,是近代中国音乐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本课的教学目标旨在通过欣赏,让学生能区分作品在演唱形式、音乐情绪、整体风格、历史背景等方面的不同,从而把握住作品的情感和表现意义。此外,让学生对《黄水谣》和《黄河大合唱》有一定的了解,感受和理解《黄水谣》和《黄河大合唱》的艺术内涵,增强爱国主义情愫,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在讲述音乐知识的同时,又自然地渗透了德育内容,进行审美教育,发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首先,我创设情境,通过一个汉字——“几”,引起学生自发的“发疑”,使学生即时进入角色并联想到黄河。接下来我让学生说说所了解的黄河,使学生思维从潜伏状态逐步活跃起来,积极主动地回忆相关知识,并组织语音表达出来,从而巧妙地自然导入“激疑”部分。在乐曲欣赏部分,通过讲,听,读,说,画等活动,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及表现音乐情绪,并获得优美抒情和悲愤凄惨两种不同的情绪体验。同时还启发学生研讨、交流《黄水谣》和《黄河大合唱》的艺术内涵,从而培养学生音乐欣赏、感受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最后通过对黄河今昔的对比,让学生感受黄河的巨大变化,使《黄河大合唱》的巨大艺术魅力在课后延续,通过情感的体验,思维的拓展,审美的提升,强化了爱国主义情愫,使教学目标和效果有了新的升华。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参与了多种音乐活动,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爱国的情怀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更深刻地体验到作品的人文内涵与艺术魅力,音乐视野更加开阔,进一步加深对祖国、对家乡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合集15篇】相关文章: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11-23

初中音乐教学的反思11-11

关于初中音乐优秀教学反思04-27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15篇)02-23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15篇02-23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3篇08-19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4篇08-19

音乐教学反思11-22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集合15篇)02-28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精选15篇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