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老师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语文老师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初中语文老师教学反思1
《小石潭记》是唐代著名文人柳宗元被贬柳州时所作的一篇美文。文章通过写美丽的小石潭来寄托自己被贬的悲凉情怀。文字优美,景物如画,情感真挚。将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石潭写的令人向往。然而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我却总是将课上的平淡无味,总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无法让他们跟我一起欣赏美景,从而走入柳宗元的内心世界。这是我的一大遗憾,这次上课前我颇费了点思量,希望能有所突破。很快我有了第2课时的好点子,但第1课时着实想不了什么有新意的设计。最后没办法只得作罢,我想这第一课时学生又会没什么劲吧。
因为文言文教学的第一课时大抵安排都差不多。先介绍作家作品,接着朗读正音。能熟读后进行字词的梳理。巩固字词方面的知识。学生也大概了解安排。这样的课有什么吸引人的呢?果不其然,课上的很流畅,学生也在配合,但总是少了点什么。你一看就知道学生是在学,可他们并不快乐。他们是在被灌着知识。这样的课堂我上着也不舒服。我喜欢课堂上时不时涌现出七嘴八舌的讨论,我要看到的是学习 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哎,我还是没办法上好这课啊。”眼看着内容都快梳理完了,我在心里暗自悲叹。
然而在课文快结尾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打破了课堂的沉闷。
在翻译最后一段时我问,谁来翻译这段呢?闾世杰举起了手,我请了他来作答,他流利的翻译了最后一段:“一起游玩的有吴五陵、龚古,和我的弟弟宗璇。一起跟随的还有崔家的两个后生,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一。”我赞许的点了点头,然后说翻译的不错。这时周航举起了手。我很诧异地问他,有什么问题吗?
“我发现了课文里的一处矛盾。”
我一下有点发愣。从我的教学设计来看并没有讨论问题的环节,如果从教学进度讲我可以让他课下再来探讨。可是,我看出学生们的眼睛正闪亮地盯着他呢,他们一定特别想知道矛盾何在吧。那就让他说下去,既尊重了他,又满足了大家的好奇心,同时课堂气氛也会活跃起来的,如此好事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在瞬间的思考后我示意他继续
“课文前面写 寂寥无人,可最后又写同游者,这不矛盾吗?”
我听了后眼前一亮马上赞许地说,“周航同学提的问题很有道理,有没有同学帮他解答一下呢?
学生们的情绪明显被调动起来了。马上就有几个学生跃跃欲试地举起了手。
生1:我认为矛盾。因为那几个人和他是一起的,大家在一起游玩又怎么会有寂寥无人的感觉呢?
生2:我觉得这不矛盾。作者也许又是象《湖心亭看雪》里的张岱一样清高孤傲,不屑与世人为伍,所以前面说“寂寥无人”。
学生的话让我震惊不已,他们能结合旧知识来看待新问题,真不错呀。于是我微笑着点头,刚想点评点什么马上又有一个学生站了起来。
生3:我不这样认为。我想这不矛盾。他说“寂寥无人”是说除了他们几人之外再没有其他人了,再说老师您介绍背景时也说他们的遭遇相似。那同是天涯沦落人,应该能互相理解的吧。
生4:我比较赞同第2个同学的意见。虽然他们几人的遭遇相似,但柳宗元的才华最高,希望能有所作为,他的情绪是无法向外人言说的,即使是他的同伴也无法理解,所以我还是觉得文章不矛盾,作者就是感到寂寥无人,哪怕有几个朋友一起,还是觉得小石潭“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讨论热火朝天地进行着,一个个精彩的答案不可思议地由孩子们的口中说出。甚至连成绩差点的也参与了进来。直到下课铃响,学生们好像还意犹未尽。看着这一切我的心里兴奋不已,顺势就布置了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通过各种途径查阅一下柳宗元在永州的经历及当时的心理状况,以便更好地了解写这篇文章时的柳宗元。
下了课我还久久不能平静。语文课堂不是就应该这样吗?各执己见,畅所欲言。更重要的是学生真正地参与了进来。而且敢于创新,敢于质疑。这不正是新课改理念所倡导的吗?平心而论学生提的这个问题本身与课文大意的讲解关系不大。在一切向着考试的理念下,这个问题甚至从来没被我提到过。然而他们发现了。如果我当时为了课堂进度,断然阻止了这个问题的讨论和思考,那将会极大地打击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以后的语文教学。而且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能使学生更靠近作者的思想,这无疑是给本课第二课时中理解作者情感这一环节打下了极好的基础。我不由想到了一位同行曾提到的一句话,语文课堂就是要善于利用兴奋点,抓住关键点,制造争论点。
我今天正是制造好了这个讨论点,才点燃了学生的兴奋点,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就来了。如果经常这样做,又何来语文课堂的死气沉沉,又何来教师讲得口沫悬飞,学生却昏昏欲睡的尴尬呢?
这一方式对于文言文课堂来说尤为重要。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太多的“满堂灌”之风,最容易走入“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的误区。其结果是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得吃力。而且因为课堂缺少探索和研究,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知识必然掌握得不牢固。如果我以后的课堂都像今天这样,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他们带着愉快的情绪去学习,那学文言文对我的学生来说就不是难事了。
不过要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将语文课上“活”除了课堂上适时制造争论点外,还要求教师备课要精,急智要强。虽然我要达到这些还有一定距离,但这堂课给了我信心,我相信我可以令我的课堂生动起来,让我的学生爱上语文。
初中语文老师教学反思2
目前,正在全国分步实施、有序进行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语文教学,开始出现了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努力进行教学改革,学生爱学语文,课堂气氛活跃的可喜局面。我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要想使语文课程改革朝着既定目标健康而和谐发展,要想使语文教学走出“费时多而收效微”的低谷,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初中阶段的语文素养,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
课程标准的这段话意思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可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为空中楼阁。
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二、要正确处理自主学习和主导作用的关系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许多教师经过短暂的困惑后马上接受下来并付诸实践: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岂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吗?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哄哄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课堂上教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如在文本的诵读与理解中,在没有充分引导虚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读书感受”,而教师又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一堂课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读,终结是:甲也正确,乙也不错,丙很好,丁真棒。整堂课学生跑野马,想说啥就说啥。一节课上完了还弄不明白老师想在这节课上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教师引导孩子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然而语文教学长期的“多样性”“模糊性”“独特性”会给学生什么样的影响?”长期“不假思索地说”,“无根据地说”,“任意地说”,“编造着说”,“不负责任地说”,致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新的误解,不少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有条件的。这就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通过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爱学语文;通过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对学习语文充满自信;通过在教学中引导、发现,使学生不断习得学习语文的方法。学生有了学习兴趣、自信心和基本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便会落到实处。因此,要使课堂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教师要具备在课堂上进行“二度备课”的能力。
三、要正确处理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的关系
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
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
而时下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做无用功的甚多。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认识也不很深刻,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有的把合作讨论当作学生活动的唯一形式,一堂课下来,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微。有的教师不管在公开课还是平时教学动辄就安排四人小组讨论,不管内容有无讨论的必要,有些甚至一节课讨论到底。也有的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看到一两个小组有结果就匆匆收场,完成一次合作。以上种.种的合作学习,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质上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未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四、正确处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关系
以往的语文教学,把学生禁锢在小小教室里,与世隔绝,“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这样做肯定不对,要破“课堂为中心”。自然、社会、沸腾的现实生活,也是学习语文的课堂。这次课程改革,要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其中重要一点,就是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一方面要大力改进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不应仅限于读书、写字、答问,而应充盈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小课堂连着大世界”。另一方面要拓宽语文教学的途径、形式。教学内容、形式、途径要向自然、社会、现实生活开放,也就是说,必要时语文教学要走出去。还要重视课外阅读、课外习作的指导,使学生把课内学习所得迁移到课外学习中去。课内阅读教学中决定了语文课文的经典性、基础性和示范性。课文应当是精品,文质兼美,在思想内容上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在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文风等方面有一定的典范性。因而课文也就成了知识、能力、思想教育和审美情趣的载体,为重要的是课文能够使学生掌握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知识和能力,使学生学会从特殊到一般,举一反三,更好地在课外进行其它类似文章的学习阅读。阅读教学离不开课外阅读,二者必须相互结合,互补互助。课文阅读教学是基础,对课外阅读起着指导作用;课外阅读是课内的延续和补充,反过来丰富并深化课文的阅读学习。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当前应当重视的是,课堂上,特别是低年级课堂上,过于注意形式,表面上快快乐乐、热热闹闹,用大量的非语文活动挤占了学语文的时间,结果快乐有余,收效不大,没能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学习的基础,这是与课程改革的目标背道而驰的。至于课外语文活动,有的目的不明,组织不利,时间花了不少,学生在学语文、用语文上收获不大。这就需要加强目的性,减少盲目性;加强计划性,减少随意性;要切实可行,讲求实效。
五、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语文课程改革,要致力于每个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的核心是什么?是语文能力。因此,我们必须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能力,基本的学习方法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基础不仅是扎实的,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以往的语文教学比较忽视的。培养创新能力,核心是独立思考能力,还有丰富的想象力。怎样培养呢?比如,在识字教学中培养独立分析、识记字形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读文章想画面的能力,激活想象力;鼓励学生发表独特感受和个人见解,说真实想法,不人云亦云;在作文教学中引导观察,鼓励发现,提倡写个性化作文,增加想象作文的练习。
当前我们教师应当警惕的是,在阅读和作文教学中存在盲目追求新异的现象。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要处理好培养求异思维与培养求同思维的关系。不是想法、说法越新越好,越与众不同越好。关键是要说真话,说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推进初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和谐发展。
初中语文老师教学反思3
去年担任九年级的语文老师,暑假的时候心里盘算学校应该会继续让我教九年级的语文。没有料到的是新学年分到了八年级1班,重新做一名八年级语文老师。
八年级的学生,没有七年级学生那么活泼,没有九年级学生那么沉稳。八年级学生的优点,是思想很活跃,上课气氛很好。对于初中语文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积累。
八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材,有了轻微的变化,增加了第五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第六单元《孟子》也从两章变成三章。经过九年级复习,我对语文考试的重点和难点也有一定了解,教法上面更加细致。首先,在语文基础知识方面,增加了每课的生字,生词,多音字,成语等的积累。基本上是每一篇文章的教学中都给学生深入一些文学常识。其次,针对每个单元素材教材的研究上,也比往年有了深刻的理解。更加注意到记叙文与说明文教法上的不同之处。此外,在课外名著阅读上面,收集一些资料对学生进行阅读课的开展,帮助学生课下多读书,读好书,爱读书。最后,关于语文的备课和讲课上面还是有一些迷茫。对于教材,自身理解、解读并不到位。个人思考太少,更不具备研究的能力,处于一种模仿名师为主的模式。还是应该自己多读专业书籍,寻求一条适合自己的明确的的备课之路。
本次考试,比六班差了很多,个人反思觉得最后复习阶段不够细致。学校少了一次月考,应该抽空自己考。考试可以锻炼学生思维,只是单纯做题讲题并不能深刻理解。今后,每一单元结束后都应该给学生进行测试,改变之前单纯的听写默写,加大难度。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自己今后更要自己多做题,研究题型。
这是我爱人写的,她是一名语文老师,却不爱写文章,我也多次建议她多读书、多写作,她以照顾孩子累、没时间等缘由置之不理,直到现在她竟然主动的来写教学反思,这就是进步啊,我很开心,我相信,这将是她教学生涯的转折点。因为我们都知道,善于总结和反思的人是进步最快的,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或是企业老板或者企业员工,都是这样的。
要知道,每一颗钻石在被发现前,都要经受埋藏尘埃的寂寞时光。
耐心和积累,是实现理想的前提,只要认定了自己奋斗的目标,努力坚持下去,总会取得属于自己的一番成绩。毕淑敏曾说:“每一颗钻石在被发现前,都要经受埋藏尘埃的寂寞时光。”保持等待与希望,总有一天,埋得再深的钻石,也会被发掘。
初中语文老师教学反思4
“经验+反思=成长”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和再学习活动,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反思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我。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为大家整理提供的最新20xx初中语文教学反思集锦,供广大教师参考,更多初中教师教学反思内容,请关注21世纪教育网教学反思栏目!
语文在考试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初中,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现在我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表现
1、漠视语文
漠视语文的学生表现为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特别是语文基本功较好的`学生,认为语文过去学得不错,可以先放一放,临上阵前再搞突击,于是,语文就被他们打入了“冷宫”。他们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因为学得再认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数理化那样的高分,不认真学,分数也低不到哪儿去。
2、应付老师,平衡自己
这些学生迫于高考和老师的压力,对语文的态度比冷漠型要积极些,但也只是应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满足于老师问起时,有“我已认真学过了”的回答;扪心自问时,也可以“我已努力过了”聊以。他们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3、担忧焦虑却不知所措
这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不见提高甚至出现倒退,于是,他们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怕上语文课,怕碰语文书,对能否学好语文存在忧虑。随着考试的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情绪慌乱,时刻担心失败,并想象失败后的情境,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样几个轮回之后,他们有种一筹莫展的感觉,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4、投机取巧
有些学生不是不能学好语文,也不是不知道语文重要,而是认为高考语文不考课本,试题全部来自课外,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大搞题海战术,今天一套资料,明天一套试题,见题就做,企图能够“碰”上高考试题,对老师提出的紧扣课本、多读文章、培养语感的要求充耳不闻。还有一些学生,题目也不做。他们抱着“我聪明”、“我运气”的心理,等到考场“超常发挥”。这是一批最典型的投机取巧者。
二、成因
1、认识的偏差
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们一个一个词语的积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阅读、一次一次说话的练习、一个一个片断的写作,就像砌房子一样,一块石头、一个砖头、一抹水泥、一张瓦片、一颗钉子、一根木条,你就得一点一滴的垒和砌,嫌麻烦就不行。而有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缺乏充分的认识,认为上课听听、课后做做练习就可以提高,从不注意观察生活,从不读课外读物,从不多写一篇文章。抱着这样的认识学习语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语文学习》杂志有一句醒目的标题语:“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含义是丰富的,但它至少说明一点: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把语文学习仅局限于课内是不行的。有的学生不能认识语文成绩提高的渐进性。较之其它学科,高考语文更侧重于能力的考查,而能力的高下是综合素质的表现,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奏效的,这就是所说的“渐进性”。语文学习往往会出现花了一些时间而看不出成效的现象,但是只要能坚持不懈,付出定有回报。有些学生的功利心太强,一旦努力没有效果,马上就打退堂鼓,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殊不知一旦抛开语文不学,或不能坚持不懈地学习,很快就会看出退步来,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就是这个道理。还有的学生不能认识课内和课外的关系。近几年来,为有利于对考生能力的测试和人才的选拔,高考命题材料几乎全部取自课外,有些教师和学生便产生了一种错觉,课本对高考已经没有作用,于是,本来就有投机心理的学生对复习资料倍加青睐,却把语文课本束之高阁。殊不知,“教材是个例子”(叶圣陶先生语),高考试题与教材的关系是“流”与“源”的关系,正所谓“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2、学生自我调适能力不强。学生偏科,因素很多。进入初中,尤其是高三,还偏科,重理轻文,则主要是因为理科的题目透明度高,答案标准,成就感强,而文科的题目透明度低,答案模糊,就是花了时间做了,也不知对否。特别是写作类题目,有时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写出来的,自认为不错,常常因偏题等原因被老师判为不及格。与其这样吃力不讨好,还不如去解理科题目,“解题目多带劲,解出一道难题多够刺激”。就是喜欢文科的同学也宁可花时间在政治、历史上,因为这些学科投入少,见效快,在这种心态下,一些本来对语文感兴趣、语文学得较好的学生对语文学习也失去了热情。再加上高三复习阶段,各科老师都感到课时紧,任务重,往往通过发资料、做作业的方式挤学生的课余时间,真是“无边作业萧萧下,不尽资料滚滚来”,学生的课外时间都忙于完成这些需要上交的书面作业,不知不觉就把“语文学习要多读书”这些无需上交的“软作业”抛到九霄云外了。
三、调控措施
1、变语文教学目标为学生的主体需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动行动,行动能优化心态。初中学生学习语文之所以出现种种消极心理,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同学认为凭着十多年积累的老底够了,“我不需要学了”,如果能让他们自己发现知识上的“空洞”,产生“我想学,我要学”的心理,他们就能付诸行动。笔者曾在学生高二时搞过一个试验,让学生分析、提炼、积累课本中的作文素材。每个班分成6个组。一个小组负责一册课本和读本的内容。每个小组指定一个组长。组长负责把本书里的重要课文分配到 人。然后收集整理的资料,并加工处理,如修改、装订等。准备工作做好后,班上组织交流。最后教师收齐,装订成册,作为一个学生课题来处置。这样,原来不够重视课本的人,懂得了课本的价值;原来感到作文无料可写的人,也大有收获。因而,他们再也不小看课本,高三时候,还有一些学生在自觉梳理所有课本里的知识材料。他们再也不认为课本无用了。
因此,教者要善于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离开了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当然不会很理想。
2、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中,虽然我不善于创设诱人的情境,但我感到应该朝这方面努力。因为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如复习古典诗歌的艺术创作手法时,《诗经》里“赋”与“兴”手法的运用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虽然准确简洁,但老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既难以理解,又枯燥无味。怎样才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我在讲“赋”和“兴”时引入了同学们喜欢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讲“赋”时,在解释了“赋”的含义实际上就是直接进行叙述或描写后,我引了《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指明这种从多方面进行描写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讲“兴”时,我引了《纤夫的爱》的歌词:“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妹不开口妹不说话妹心怎么想”,讲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含义。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我想,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
3、分解大目标,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俗话说,“信心是成功之舟”。自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件很容易完成的工作,往往只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自信心而导致失败,这在生活中司空见惯。自信心对于高三学生更为重要。高三学生考试频繁,情绪波动大,一旦哪门学科有两次考试“滑坡”,马上就自暴自弃,这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改善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自我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妨搞一些小的专题性的竞赛,如注音、改错别字、找反义成语、名句默写等,对高分获得者及时表扬和奖励,因为教师的“表扬和奖励”代表着一种“权威”的认可,它能够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学生学语文,最怕的有作文、现代文阅读和诗歌鉴赏。在开始进入诗歌鉴赏复习阶段,我采用了分解法教学:了解诗歌的常识——鉴赏诗歌的形象——灌输诗歌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训练答题步骤——品味诗歌语言——最后,每人上交一篇关于谈诗歌鉴赏技巧的小论文。经过几周的训练,学生觉得“诗歌鉴赏也就这么回事情嘛,没有什么好怕的”。但是,有一个普遍现象值得重视——他们的阅读量有限,他们的鉴赏水平太低,必须强调他们多做练习。否则,理论并不能很好地指导他们的实践——准确鉴赏诗歌,这才是真正的难点。但无论怎样,我通过做这样的分解工作,使大部分学生排除了畏惧心理,这一点,仍然是有效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奖励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至少不会降低其效果”,“奖励是人的一种本能性的追求”。这样学生在阶段学习中有了收获感、成就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他们学习语文的胃口就会增加。
【初中语文老师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初中语文老师教学反思10-24
初中语文老师的教学反思11-26
初中语文老师教学反思范文11-02
初中语文老师下册教学反思11-13
初中语文教学老师反思01-07
初中语文老师教学反思4篇10-11
初中语文的教学反思10-14
教学反思初中语文10-29
初中语文老师《小石潭记》教学反思11-10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与教学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