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最新高二语文教学反思范文精选
最新高二语文教学反思1
引导语:语文是一门要深入琢磨的学科,下面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高二语文教学反思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最新高二语文教学反思2
高中语文教学已经进入基础教育的尾声,许多学习习惯已经养成,教学工作的开展不是很容易见成效.虽然对于高考来说,学好语文对于学生选择自己满意的学校有一定的帮助.但总的说来,语文课作为陶冶情操激发思维,促进交流能力的工具性学科力量的发挥却还远不能尽如人意。据调查表明,有大量的学生对语文课有厌烦情绪,语文课作为人文精神的载体所应发挥的作用可能是所差更远。也就是语文越来越成为一门"得分机器,而不是人文精神的载体."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发现因受传统观念和现行考试制度和评价方法的影响,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阻碍着语文课的工具性、思想性和人文性作用的发挥。
误区一:语文课堂--"问题全解决了"
如果学生没有问题意识,就不会去独立思维,更谈不上创新。语文课上,教师为了"紧扣教材",为了"调动"学生,便把"满堂灌"演绎成"满堂问",而所问的那些问题基本上属于类似:"通过……你读懂了什么""还读懂了什么""作者用意何在"等形式化问题,学生回答这些问题都无须思考。还有些教师把教学参考书上的程式在课堂上"说教"一遍,把学生的思维完全限制在课本和教学参考书的框框之内。课堂上的阅读也成为一种被动的阅读,学生并没有真正对课文用心去感悟,他们所"读懂"的也只不过是根据以前的思维定势而得到的"微言大义",至于课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都无从知道。因而,课上学生自能"读懂"等课结束了学生没有问题可以问了。其实这种没有问题实则是最大的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误区,是学生缺乏独立思维的一种表现。
语文教学怎样走出没有问题的误区呢?我认为首先要转变观念,放手去让学生思考问题,给学生以自由思考的机会。学生一旦提出问题,就应该鼓励,语文教学反思,并顺着这一问题去引导学生,给他从小种下探索思考的种子。就象我们经常所说的那样"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其次,我们应该认识到语文课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的联系,而不应囿于书本和教参的框框。我们不应该带有"什么什么不是语文课要解决的问题"这种错误观念。我们只有打破学科分界,学生的问题意识才有广阔的空间。而且所提问题不一定当堂都能澄清,更重要的是要留给学生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最后,教师要尽可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要开阔学生的思维,先开阔自己的视野。以前我们经常谈论是:"如果课堂上学生提出老师没有想到的问题该怎么办?"而如今我们应该思考"学生提不出问题该怎么办"了。
误区二:作文--套用模式,写非所想
高中教由于面临着高考的压力,所以学生的写作也趋向模式化,都想着有好的模式能够给自己带来高分,老师教学过程中也潜意识的传达这一点.这就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而语文学科本来就是扩散式思维学科,作文更学要学生有良好的想象力.有调查表明,某班对某一作文题目,大多数同学写的都是同一题材,格式都一样,都是在遇到某情况后,先作一番思想斗争,最后如何如何,然后再喊几句口号。在现行的作文教学中,由于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套题,程式化,抹杀学生真实感受的现象仍很严重。有些学生经常购买之类的作品,进行简单的模仿,这样的作品代替学生的真实感受,形成语文教学长期未能逾越的一大误区。
要走出这一误区,寻找良好的改革途径,我认为,一定是让学生充分认识现实生活,让他们体验生活,从中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领悟能力,让他们从中学会独立表达,写出发自内心的话语;二是加强语文课的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联系,讲课文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孩子去欣赏,充分发挥想象,按自己的感悟去描述课文中的情景或事件。例如在讲赤壁之战时,在让学生阅读有关资料之后,按照他们自己的想象,去描述或续写,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即使是教师分析课文,也一定要确认学生是在主动地欣赏课文的语言和情景,而不是在被动地接受你的灌输。
误区三:语文作业--"背诵古文"
目前,很多高中生学习语文经常认为语文没什么好学的,语文作业就是遇到古文背一背,现代文中没有任何东西值得学习。这是很大的一个误区,很多时候也是由于老师的教学方向引导错误.
高中语文学生的语文作业相对于初中和小学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一个地的差别.而学生在这样的突然减负的情况下,往往不知所措.老师也会在学习古文后说把课文背诵下来.而背诵课文只是最基础的工作.如果不把课文理解了背诵,那背诵起来相当困难,同时考试的时候顶多能拿下默写题的分数.而考试的时候还有实词虚词的理解,这就有赖于学生平时背诵古文一定要理解,并学会把知识点转移才可以.
高中语文考试还有很多基础知识的考察,而这些很多都是在现代文中学习的,因此对于学生而言,真正的语文作业还应该包括积累字词这一工作.
同时考试更多的是进行阅读理解和写作的考核.学生如果不走出"现代文没什么可学的"这一误区,上课的时候不用心听讲,不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那么他的理解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就不会得到锻炼,考试的时候也会出现失分过多的情况.
写作更是占据了70分这样的分植,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学生课后的语文作业,应更多的体现在写作练习上.多读书,多做读书笔记,多背诵优美片段.学习记录自己的真实生活,写下自己的真情实感等.这是长期的过程,学生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取得一定的成绩.
最新高二语文教学反思3
回顾一学期的高一语文教学,我觉得有几点做法让我颇感欣慰。
1、从文史角度来进行语文教学,大胆创新。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规定,新课程强调“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索能力”。依据这样的一条理念,我尽管是在复习课文,但我依然不忘融入语文的审美教育,无论是讲《论语》等古典文化,还是讲中外名著;无论是上作文课,还是在做语言文字的训练,我都会力求从语言的角度去引导学生感受汉语的丰富性与生动性;运用的角度引导学生去领会语言的灵活性和多变性;从比较的角度引导学生去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例如,我们在本学期开设的公开课《氓》,这是一篇诗经作品。《诗经》的出现不仅是我国文学发达很早的标志,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相当高的地位,尤其是《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在篇目数量上,选入课文的《诗经》作品仅《氓》与《采薇》两篇。如何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两篇的诗歌,从思想性与艺术性两个方面对《诗经》有一个比较全面、清晰的认识,对《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源头也有一个线索性的认识,达到“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弘扬祖国优秀文化,提高自学鉴赏《诗经》能力的目的。为此,我教学《诗经》两首总的教学目标是:以《氓》和《采薇》为教材例子来解读《诗经》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及其巨大的影响,让学生对《诗经》的认识不是仅停留在局部篇章上,而是有整体的感知,为他们今后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在“三维目标”的制定上,我是这样设定的——
在“知识与能力”目标方面,我将结合中国文学史讲授《诗经》的产生、内容、艺术手法等知识,努力提高自学《诗经》其他篇章的.能力。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立足于《氓》与《采薇》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立足于品味具体的诗句,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人物形象与人物情感,并结合文学史作适当大拓展,达到“点、面”认识的目的。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方面,重在从古代婚姻制度及妇女特殊的社会地位上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把同情的情感上升到对女性的尊重上来。适时联系现代社会的婚姻现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婚姻家庭观念,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有责任的好男人。
另外,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我在教学时,采用“话外音”,即把现代流行音乐中关于爱情主题的歌词作摘要引用,以浅解深,通俗易懂,又能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例如,讲解“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时,我就引用流行歌词——“爱你没商量”。同时,为了配合这种教学方法的落实,我把课文内容的解读设计为五个“乐章”,即“婚姻的第一乐章:我的美丽的追忆”;“婚姻的第二乐章:我的伤心的反思”;“婚姻的第三乐章:我的难平的怨恨”;“婚姻的第四乐章:我的痛苦的呐喊”;“婚姻的第五乐章:我的毅然的决绝”。
2、带学生去“写景”,是本学期作文最成功的一次。由于学生阅读面窄,阅读量少,平时时间大多被数理化等占据,对语文接触较少,多数学生仅仅在语文课上与语文“见面”。因此,每周一篇作文,除了让学生练笔与练思维之外,更主要的是让他们去寻找相关的作文材料,从中积累写作素材。讲评作文最好是与范文相结合。因为范文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切合每次作文的要求。这样,学生在每次作文之后,能获得更深一点的体会,有助于逐步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同时,如果就拿本班学生的作文作为范文,还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还有,对作文写作的指导,最好是每次讲一种写作方法,而下一篇的作文就要求学生尝试着用上这种写作方法。但必修二第一单元是学习写景散文,景物描写要抓住景物特征,还要在写景中突出自己的感情。而景物因人的主观色彩而异,因此,亲近自然、认识自然、欣赏自然、描写自然、抒发情感最好的办法就是带学生到自然里去。不过,在写作前教师一定要结合第一单元课本的写作特色先与学生进行指导,这样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实践证明,这种在亲身体会下再结合学过的写作方法来作文学生是不怕的,而是他们都觉得很有内容可写,也明白写景文章该怎么写。
3、对文言文的复习,我觉得多让学生朗读课文、背诵重要篇目更能让学生产生文言语感,更容易掌握文言文浅易的知识。比单纯讲解古代汉语知识效果显著。另外,我觉得复习文言最好是贯穿于每天语文课里,让学生天天接触古文,天天培养文言阅读的语感,有助于今后独立阅读古代文化典籍。
4、教师要有一颗钻研的心,要博览书籍。教师钻研不仅指要钻研教材,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对具体的模快要形成一个系统,而不必拘泥于现成的参考书、辅导书或参考答案。这样才能指导学生有效进行复习。例如,我教《兰亭集序》与《赤壁赋》时,我就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来指导学生理解课内容,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而且认识也深入了一些。
最新高二语文教学反思4
近段时间在复习中国古代诗歌鉴赏,共分四个专题: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的语言,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的形象,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越复习越觉得我们中国古代的诗歌博大精深,韵味深长。
中国古代的诗歌往往通过几个意象的描绘来传达作者深厚的感情,在有限的诗句里蕴含丰富的内容,需要一定的想象和联想才能把握住。但我发现通过从这几个专题的复习,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能把握住诗歌鉴赏的诀窍,提高高考得分率,甚至能向满分靠拢。所以系统的指导学生复习诗歌鉴赏就显得非常必要。
我先从鉴赏诗歌的形象入手,先梳理出一整套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意象的文化意义和常用的一些意境修饰语,要求学生在早自习的.时候背下来,记下来。上课的时候我再用多媒体幻灯片出示一些例子,一步步引导他们答题,并一起归纳出答题的步骤,最后辅以随堂练习题,巩固学习内容,我发现效果还很不错。
后面几大板块我都按类似的步骤进行,发现学生比较能接受,碰到诗歌鉴赏题的时候也不再是一头雾水,不知从何下笔了。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我自己也通过教学对诗歌鉴赏的知识有了个系统的了解,让自己在诗歌鉴赏方面的水平也有了个新的提高,可见,做任何事情认认真真,做好准备,有条理有系统地去完成,于己于人都有好处。
另外,通过诗歌专题训练也暴露出学生在这方面的很多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看不太懂诗歌,这极大地影响了做题。试想,一首诗歌写什么内容你都不知道,那不管教给你什么方法都是白搭。所以这也提醒我在以后的时间里要多注意引导学生读诗歌,背诗歌,赏诗歌,以期他们能在高考前的这段时间里形成鉴赏诗歌的语感,提高他们一点点读诗歌的素养。
最新高二语文教学反思5
《孔雀东南飞》成功塑造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艺术形象,相对来说人们对中刘兰芝的评价较高,说她聪敏、善良、刚强,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但对焦仲卿却颇多微词,说他懦弱、委曲求全、少刚气,似乎是刘兰芝的“陪衬人”,是为了反衬刘兰芝而存在的。我以为评价一个人物要全面历史的分析,不能脱离当时的背景去苛责古人,也不应仅看他是否始终“坚决”地采取强硬的态度。我认为焦仲卿是一个负责而又忠于爱情的男子汉。
“焦仲卿出身于官宦人家,又在太守府里作吏,虽然职阶卑微,但将来还要凭借靠山飞黄腾达,刘兰芝是不符合焦母的要求的,而焦仲卿却拘谨、懦弱、善良,他爱他的妻子,当他知道母亲要驱逐兰芝时,先是婉启,继是跪告,等到母亲棰床大怒时,他就默无声地退了出来,回到自己房里劝她暂回娘家,将来再去接她,但这只是一种幻想,兰芝被逼将嫁,他声言要自杀,甚至把这个计划告诉母亲,兰芝死后,终于以身殉情,但在厅树下徘徊了一阵,刻画出了这个书生的怯弱。”
按此说法,似乎焦仲卿确是一个怯弱的书生,但我们从以下几点来看。
以往人们对这一点指责最多,认为是向封建势力屈服。如果我们设身处地的替焦仲卿考虑,他当时只有以下几条路可走:1、焦仲卿马上“报府”,一走了之,留下婆媳二人继续冲突;2、留下兰芝,赶走母亲;3、焦仲卿自杀;4、暂时送走兰芝,缓和矛盾。显然,第一条路不能解决问题。第二条路看似最“坚决”,但在当时是行不通的,不仅焦仲卿不敢,就是读者也不能接受。第三条路在希望没有完全破灭之前,是无谓的牺牲。一边是养育自己多年的母亲,一边是自己结发的妻子,在她们发生矛盾的时候,你会怎么办?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让兰芝回娘家是唯一的选择。
对于焦母来说这是一个的胜利,她希望刘兰芝从此不再回来;对于刘兰芝来说,是迫不得已的痛苦选择;而对于焦仲卿来说,只是一个权宜之计,他希望婆媳分开一段时间缓和一下矛盾,尽管刘兰芝说“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但焦仲卿知道,只要矛盾缓和下来,母亲不再过分蛮横,刘兰芝还是愿意回来的.,这一点在他们分别的誓言中也得到了证实,至于刘兰芝回家后被迫改嫁,那是封建势力进一步压迫的结果,实在不能由焦仲卿来负责任。可见,焦仲卿始终没有屈从母亲而休掉刘兰芝的想法,他让刘兰芝回家是不得已的选择,也是一种斗争策略,而不是向封建势力屈服、投降。
在封建社会,“孝”是压在人们头上的一座大山,汉朝尤其厉害,汉朝选荐官吏实行察举制,而孝是察举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不能不使得全社会对于孝过分认真。分析焦仲卿不能脱离这个社会背景。
1.在听了刘兰芝的诉说后,焦仲卿当面对母亲说:“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他认为兰芝没有错,这无疑是对母亲的指责。能够不惧担当不孝的罪名,完全站在妻子的立场上当面指责母亲,这能说不是一种反抗吗?
2.当焦母让他休妻再娶时,他说:“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复娶就意味着焦家要断后,无怪乎焦母要槌床便大怒了。他不复娶既表明了他忠于爱情的坚定决心,又是一种战略上的威慑,希望母亲回心转意。这是除去以自杀外最强有力的威慑了。这难道不是一种坚决有力的反抗吗?
3.当他与刘兰芝团圆的希望完全破灭以后,“自挂东南枝”,以生命殉爱情,表现了他对封建势力压迫的无比悲愤和以死抗争的巨大勇气,是放射着灿烂光辉的反抗行动。
所以,焦仲卿绝不是没有斗争的勇气和行动,也不是不讲究斗争的策略,但他是不可能取胜的,他和刘兰芝的悲剧命运是当时社会决定的,恐怕只有这样理解才能真正体会诗的深刻的思想内涵。
无需否认,自杀时焦仲卿不像刘兰芝那样毅然决然,他有过犹豫,但这也要做具体分析。客观的说做出以死抗争的决定,焦仲卿需要有更大的决心和勇气。面对死亡,刘兰芝没有什么留恋和牵挂,但焦仲卿却不同,他还要牵挂着老母的生计。尽管母亲对他和刘兰芝的爱情进行了无情的摧残,逼他走上了死路,但毕竟还是他的母亲,是从小把他抚养成人的寡母!他恨母亲,但他的自杀如果也使母亲陷入绝境,他也不能不顾念以往的母子之情,所以他死后要背上比刘兰芝更坏的名声,按封建道德,他是要“遗臭万年”。这一点他也不会想不到。
尽管焦仲卿知道,他的自杀会使母亲无以为生,还要“冒天下之大不韪”,但他最后还是以死来表示了对爱情的忠诚和对罪恶社会的反抗,这不是对封建势力更大的控诉,也更值得肯定吗?我们何必再去指责他自杀前这一点点“徘徊”呢?
可见焦仲卿和刘兰芝一样是封建社会里受压迫而具有反抗精神的典型形象,焦仲卿的性格是软中有硬,为达目的以退求进,但决不做无原则的退让。为了保全爱情,他进行了积极的抗争,当强大的封建势力粉碎了他所有的希望时,他以悲壮的自杀实现了对封建制度控诉和反抗。他和刘兰芝的反抗特点虽有所不同,但都是不屈不挠的,他们是文学形象的灿烂星空中闪耀着不灭光辉的双子星座。
最新高二语文教学反思6
一、课前预习是关键
《师说》是一篇文言文,我上的是第二课时对文章结构及论证方式的梳理。所以,之前必须要求学生把字词预习到位,能够顺利的把文章翻译出来,这样我在课堂才能推进课文。
所以我之前做了两项工作,一是利用早读课和午训课带领学生疏通文字,让学生能够翻译文章;二是给学生留了预习作业,让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翻译文章重点句子,并能浅层次的梳理文章结构。事实证明,课堂的推进非常顺利,我问出的问题学生都能快速的在文章中找到答案,并且能够跟上课堂的节奏。
这是我第一次非常深刻的感受到充分预习的好处。它能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课前预习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它能明显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整体结构以至优化课堂细节的作用。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相吻合,就有了成功的快感;或者看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无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理解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有很高的价值。”
二、解读文章是根本
本次公开课的教学设计我中间没有任何环节的遗忘,这是我之前上课的一个缺点,总是会忘记一个环节。课后反思还是自己的`备课不到位,文本没有了熟于胸,所以才会出现问题。这次课因为备课非常充分,文章也能背诵下来,上课感觉很流畅。因此教师对于文本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根本。
1、关于字词句
教师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基础上,往往可以发现一篇文章中会有一个词或一个句是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串起全篇撬动全文教学的。比如,在《师说》这篇文章中,“师”“道”这两个词的意思很丰富,要明确这几个词的意思,才能带动学生掌握字词含义。
2、文本形式
“形式是语文的根基”。理解文中人物形象、了解写作的时背景、体会作者的情感固然重要,但如果忽略了对文本形式的把握,语文就失去了特质。比如《邓稼先》一文的小标题形式,就应当成为我们备课视野的焦点。
3、关于文体
“阅读离开了文体,必定是不得要领的”。教师心中要有文体的意识,因为“文体是体现‘语文’的元素。文体论解读的主要方法有一下几种:把握不同文体的表现形式;辨别不同文体的结构类型;驾驭不同文体的语言体式,再现不同文体的主题形态。具体到某一篇课文的教学切入,小说可从环境、情节、人物、开头结尾的方式切入;散文可以从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寓人等表现手法切入。
4、关于独到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并且从作者写作和编者选择的角度考虑,每一篇文章都带有唯一性,我们的教学中,就应当发掘每一篇课文独特的“语文价值”,呈现这一篇中所隐含语文核心价值。从而“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
三、课堂生成要精彩
在课文讲授过程中,讲到尊师重道的例子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些社会上校园里存在的一些好的和不好的现象,但是学生的兴趣并不是很高涨,没有达到我的期望。课下我突然想到,听课的老师就有我自己的师傅和其他同事,他们都是我的老师,如果我来讲讲我是如何像我的师傅和其他同事学习的,学生应该会比较感兴趣,而且这样的举例也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尊师重道。
课堂生成的动态资源具有随机性和偶发性,即在每个人身上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这就需要教师拥有一双慧眼,敏锐的发现、捕捉、利用这些资源。当课堂上出现动态教学资源信息时,教师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辨识其价值,去伪存真,并作出教学决策:是否有用?何时使用?怎样使用?继而确认资源特点,取其精义,并将之融入教学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资源识别力,只有勇于进取的教师才会使自己的教育智慧不断提升,教学能力不断得到发展。
这一点,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不断历练,不断的让自己丰富。
最新高二语文教学反思7
新课程背景下,各种新的教育理念、各式的教学方式层出不穷,但无论怎么变,怎么改,基本的几个理念,语文教师是应该具有的:
一、语文课堂要有趣味性;
二、学生要学到“不会的知识”;
三、要以学生为主体。
基于上述观点,对人教版必修二中的《孔雀东南飞》这篇经典的篇目做了如下设计: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老师给出一些基础的讨论话题,各组同学根据兴趣来选取(或者自己命题),并展开讨论研究。在讨论的基础上,下节课再以幻灯片的形式向全体同学展示讨论研究的成果。
于是,自己根据“积累整合”“阅读鉴赏”中的新课标理念选择列出了如下问题:
一、悲剧产生的原因。
二、刘兰芝有哪些动人之处?
三、你是怎么看待“焦仲卿的性格软弱”这一观点的?
四、本文文学常识归纳分析。
五、本文写作手法分析。
在学生自己的分析提议下,后来又列出两个待研究的问题:
一、文章结尾感情色彩、行文特点之比较分析。
二、同样性格的人如果生活在现在社会,会有怎样的结局?
各组同学开始当堂选取感兴趣的话题并展开讨论。教师此时适当地加以点拨、指导。
下一节课,各组开始将自己的研究讨论成果以幻灯片的形式积极、踊跃地向大家汇报。
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组的成果展示。他们的幻灯片比较简单,只有一张,但内容应该是最好也是最充分的。他们系统而又深邃的思维,严谨的论述令我大为惊喜,他们研究的话题是悲剧产生的原因,发言归纳如下:1、门第观念 2、儒家文化 3、人物性格 4、多年无子 5、“恋子情节”。
第一组的一个同学具体阐释道:故事发生在汉末,当时的家族、门第观念对社会的影响已经是比较大了,这为焦母休兰芝埋下了祸起之根,同时也为后文刘兄逼迫兰芝再嫁做了“门第上”的铺垫;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的一些礼法观念渐行渐深,“长兄为父”等观念的影响也为悲剧的发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然还有人物性格的关系,兰芝的聪明而又刚强的性格,婆婆那让普通人不可理解的.性格,焦仲卿勇于反抗但又不敢违背母命的性格,这些人在社会门第观念、儒家文化部分糟粕的影响下,将命运交织在一起,将语言行为交织在一起,最后两个男女主人公纷纷走向了自己的不归路。他们组的第二个同学这时着急地补充道:古人曾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受此影响的焦母无缘无故的向聪明美丽的兰芝大发脾气,也是大有可能的。这种情况即使是现代社会,也会偶有发生的。天生丽质的刘兰芝真的是可怜而又无辜;当然焦母看不上兰芝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因为心理学上所说的“恋子情节”。焦母孤身一人将焦仲卿拉扯大,而美丽、能干、多才的儿媳妇的出现大大影响到了母子之间的关系,深怕失去“子爱”的焦母定会找各种借口来休掉刘兰芝。
此时此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同学们充沛的活力和广阔的想象力,他们开拓自主学习的空间是很大的。前提是只要你敢于放手,敢于给他们机会和空间。
听着他们精彩的发言,我也真的开始佩服孩子们所具有的这种自主学习的能力了。由此想到,自己包括很多老师可能会有着共同的一个教学弱点,面对着“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教师可能会将一些简单的知识归纳交给学生去“做”,去“探讨”,而将一些感觉重要的知识自己来讲。孰不知,这么做是在浪费学生的人力资源,也是在浪费我们每一个人宝贵的时间,更是浪费好的教学理念。学生要学到“不会的知识”的真正含义,不仅包括老师要讲的,当然更包括同学自己研究讨论来的。
另外一组同学的发言也博得了全体同学的喝彩。
他们研究汇报的问题是:你是怎么看待“焦仲卿的性格软弱”这一观点的?
小组在分析完文章相关内容后,总结到:我们的观点是赞同这一观点。事情之所以到了这个地步,与焦仲卿的懦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当初他再坚强一些,勇敢一些,最后也许会和刘兰芝幸福地生活在一块。总之,和谁过一辈子是自己的事,不应该轻言放弃。
最后精彩的一句话赢得了全体同学的欢呼。
当然,在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上,教师要学会引导和推动。
在他们进行分析的同时,教师适当地抓住主要的一些细节描写进行更深化的推动。比说说讲到兰芝性格时,教师应强调关注的一句话“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即使在最后要走的时候,都不忘叮嘱小姑要好好照顾老人。可见其品行之优,言谈之妥。在谈到刘兰芝与焦仲卿性格异同的时候,在“不同”的方面可强调分析兰芝死前的“掩口啼”,“出门啼”,未告母,十分隐秘,而焦仲卿死前的“明告母”这些细节;“同”的方面(对爱情的执着与坚贞)可关注刘兰芝最后“举身赴清池”的“举”,说明她还对焦有所牵挂,所以才如此之重,与之相对应的是在这之后的焦仲卿“自挂东南枝”的“挂”,爱妻已逝,多活无益,才如此之轻。
一节好课,真的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学生积极地投入。对于一些教学理念也真的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用心的在每一堂课上去总结,去反思,去探索,去创新。
给学生几只自由想象的风筝,他们会给你一片美丽的充满知识的天空。
最新高二语文教学反思8
高二语文教学工作告一段落,感觉自己尽心尽力了,但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仔细回顾起来,感觉还是有很多地方需要总结,需要提高。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甚至有些学生漠视语文,表现出了种种的消极心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不够,效率不高,确实值得反思。现在我结合这一段时间以来的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语文的不正确心态和解决方法做一下归结。
一、学生的不当心态
1、漠视心理
漠视语文的学生表现为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作文想写多长就写多长,不问质量与字数,不关心老师给出的分数。特别是语文基本功较好的学生,认为语文过去学得不错,可以先放一放,临上阵前再搞突击,于是,语文就被他们打入了“冷宫”。他们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因为学得再认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数理化那样的高分,不认真学,分数也低不到哪儿去。
2、敷衍心理
一些学生学习被动,你让他学点他就学点,你不说,他就不学。你让他背书默写,他磕磕巴巴也能背上来,但一写就出现错别字。这些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满足于老师提问时,有“我已学过了”的回答;他们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3、焦虑心理
这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不见提高甚至出现倒退,于是,他们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怕上语文课,怕碰语文书,对能否学好语文存在焦虑。随着考试的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情绪慌乱,时刻担心失败,并想象失败后的情境,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样几个轮回之后,他们有种一筹莫展的感觉,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4、投机心理
有些学生不是不能学好语文,也不是不知道语文重要,而是认为高考语文不考课本,试题全部来自课外,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虽然老师提出要紧扣课本、多读文章、培养语感,但其充耳不闻。真正遇到与教材有关的题目时,却做不好。
二、自己的解决办法
1、变更教学的内容
课堂上需注意充分调动、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大限度的实现所有学生的诸方面素质的主动、生动、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而不只是知识的传授。主动把教师“一言堂”夺取的学生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这是课堂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本前提。如果只停留在满足于口头上、认识上的转变观念,不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变革教学行为,课堂上便不会有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有鉴于此,我认为,应树立“五不”意识,即: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不暗示;凡是学生能自主探索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说的,不说;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不做。教师应甘愿成为课堂的配角,不与学生抢风头。
2、注重兴趣的培养。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中,虽然我不善于创设诱人的情境,但我感到应该朝这方面努力。因为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如复习古典诗歌的艺术创作手法时,《诗经》里“赋”与“兴”手法的运用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虽然准确简洁,但老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既难以理解,又枯燥无味。怎样才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我在讲“赋”和“兴”时引入了同学们喜欢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讲“赋”时,在解释了“赋”的含义实际上就是直接进行叙述或描写后,我引了《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指明这种从多方面进行描写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讲“兴”时,我引了《纤夫的爱》的歌词:“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妹不开口妹不说话妹心怎么想”,讲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含义。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我想,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
3、进行成功教育
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决。”俗话也说,“信心是成功之舟”。自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件很容易完成的工作,往往只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自信心而导致失败,这在生活中司空见惯。自信心对于高二阶段的学生更为重要。对于学困生,要鼓励和引导他们,不能让他们自暴自弃,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尝试不妨搞一些小的专题性的竞赛,如注音、改错别字、找反义成语、名句默写等,对高分获得者及时表扬和奖励,因为教师的“表扬和奖励”代表着一种“权威”的认可,它能够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奖励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至少不会降低其效果”,“奖励是人的一种本能性的追求”。这样学生在阶段学习中有了收获感、成就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他们学习语文的胃口就会增加。
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要自己边教学边总结。
最新高二语文教学反思9
这是一篇典型的古代论辩类散文。篇幅虽然不长,但其文言知识丰富,人文意蕴深厚,论证说理透彻,行文思路清晰。在教学过程中,我力争将新课程的理念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在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通过本课导学案的设计,学生的`文言知识得以充实,论辩思路技巧得以提高,但对其人文意蕴的挖掘及现实意义的引导还很欠缺,即没能充分体现其作为“文”的价值。
对于这篇文章的学习,我觉得有以下的问题有待解决:一、课堂上诵读声太少了。曾经有人批评过,现在的语文课越来越不像语文课了,课堂上居然没有读书声。我也知道这样做是有悖于语文特点的,但是在具体的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就会因为某些原因而舍弃了朗读的环节。例如,在课堂上教学预设没有充分做好,学生的反应没有达到预期,那就需要延长时间,而卧惯用的就是把朗读舍弃。当然,如何让诵读更合理、更精到,更有很多需要斟酌的地方。二、“文”与“言”的关系该如何来处理。在这节课的安排上,我们安排了两个课时。当然,要完成这两节课的内容,前提是学生对这篇课文充分预习,所以,当学生预习不到位的时候,我就把重点放在了字词的解释上。因为我个人就认为字词必须讲解,而文意及文章采用的手法就不是那么重要了。所以,在一节课的结尾,我对与挖掘它的现实意义几乎为舍弃。对于此,我还要继续学习及调整,把握好文言文教学的策略。
最新高二语文教学反思10
一、试题分析和学生答题情况
下面从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默写题、古代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作文、附加题等八个板块来分析。
1、基础知识
这次考试基础题部分增加了3个选择题,分别是字形题、加点词解释、文学常识题,内容涉及必修5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一二单元,必修5的内容,有些知识学生已有遗忘,所以正确率不是很高,大概只有30﹪。
2、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选用的是依然是人物传记,题目的设置依次为:理解实词、筛选信息、分析理解内容、翻译语句。
①对于实词的理解,难度不大,但学生由于没有科学高效方法,同时文言阅读的基础也较差,所以正确率只有56﹪。
②筛选信息是常考点,也是几道题之中一贯做的比较好的,而且这次题设计的比较简单所以准确率比较高。
③分析理解内容,由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是很全面,审题不够细心,这道题的得分率一向较低,这次的准确率为30﹪。
④翻译句子总分为6分,很多学生在做这类题时,不能坚持"直译"的原则,也不注重文言句式的考查,往往漏掉了得分点。但由于这次的句子比较简单,所以得分情况良好。
3、名句默写
名句默写题10分,由于考前有要求,所以整体情况良好。
4、诗歌鉴赏
这次诗歌鉴赏,是一首杜甫的诗,在课本中,杜甫的诗我们学了两首,对杜甫以比较了解,有加之是资料上的原题,所以主要考察了落实的情况,至于学生古诗鉴赏的能力,还要看最后的附加题了,总体看来,鉴赏能力参差不齐,整体较差。
5、现代文阅读
本次阅读文章是一篇小说,迟子建的《与周瑜相遇》,内容有些朦胧,但主题还是比较明显的,而且后边的习题设置的较简单,总体得分情况还可以。
6、语言文字运用
17、18题难度系数也比较低,同学们都答得不错,快班有80﹪的同学都做对了。但由于太过简单,并不能考出同学们的真正水平,不过得分情况好,也给同学们增加了几分自信。
7、作文
这次考查的是材料作文。材料中的故事有很明显的立意方向,即环境对人的影响,而且考试结束时,有同学告诉我,这个作文题高一时候考过,所以,立意上不存在大问题,但仍有偏题现象。作文总分50分,40分以上的占到20﹪,作文主要问题是硬伤太多,比如字迹潦草,文面不整洁,还有明显的`错别字,严重影响了得分。另外,还有一些同学作文没写完,或匆匆结尾,字数不够800字,分数直接下降到35分以下,所以,在考试中合理安排时间是很重要的。
二、今后教学的建议
1、重视基础,扎实训练,加强背诵,加强积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依然要加强对成语的积累运用、古诗词的背诵、文言字词的积累,还要多积累一些古诗词鉴赏方面的知识。
2、专项训练,提高语基的得分。在后段时间对成语、语病和连贯题要进行不间断的训练,题量不能多,要少而精。在做题中查漏补缺,提高应试能力。
3、加强指导,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要指导学生学会初读感知、细读理解、研读品味。其次,要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指导,如指导学生掌握关键字词,领会主要句子,把握重点语段,理解文章思想,领悟文章内涵等。尤其要注意典型的题型多次训练,要让学生做笔记,指出答题的模式,引导学生答题规范化。
4、优化策略,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首先,要重视"作前积累"的指导。"作前积累"是作文指导的必要环节,老师要帮助学生加强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除指导学生多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外,老师还可以针对几类时新的观点为学生搜集些经典故事以及最新事例,以弥补学生积累的匮乏。其次,强化学生的写作意识,切记不要踩上高考作文的低分雷区。平时作文训练中,出现一次,指出一次,强调一次。最后,要加强作文的规范训练,指导积累写作技巧,要在审题拟题、谋篇布局、写作手法,谴词造句等方面对学生加以指导;要加强评改指导,教师评改作文时要抓住主要矛盾,每次习作无需面面俱到,而应该有的放矢,同时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多鼓励表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使学生明确"改什么"和"怎么改",最后,最重要的还是严格要求书写的规范性,努力做到全文无修改。
20xx年11月20日
最新高二语文教学反思11
本学年,我担任高二两个理科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在这一阶段我充分认识到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高度的责任感,以创新的勇气和创造性的工作,认真的去实践这次改革。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不断提高。
一、以书为纲,以生为本。
1、树立以课本为纲的教学理念,建立发散式教学模式。我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在以语文教材为纲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一个广泛的学习舞台,让学生紧紧抓住桃树,在领略墙内春色的同时,把头伸到墙外,去欣赏墙外的无边风光。
2、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学生是有思想的主体。学生接受知识应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我注意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知识产生了兴趣,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为此我注重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二、以课堂为主阵地。
课上的45分钟是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提高的主战场。为了能更好的提高课上的效率,我还特别注意学法的指导,上课的方式在体现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下,采取多样的`授课方式,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收到不错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知识产生了兴趣,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怎么样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其实现在的学生有一种心理我们不能忽视,那就是争强好胜,他们极富挑战性,而且相对于他们早熟的心理,仅凭课本的那点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和打动他们,所以我就经常设置一些竞赛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自告奋勇,人人参与,在这一次次的挑战中,学生的兴趣增强了,信心培养了,我因势利导,让他们去看一些知识性强、娱乐性强的栏目,使他们对学习产生了主动性。如此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强调“以学生为本”,立足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科学探究。
三、积极参与各项教研活动,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我在平时注意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到图书馆博览群书,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立足现在,瞄准高考,我和同组的老师等一起仔细研究高考考纲、考试说明,然后,以此作为我们平时学习新课和复习的准绳,重点抓好“三基”的落实,即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同组的各位老师的团结协作和毫无保留的各抒己见,使得我们在学习新课和复习时重点和方向都更清晰、更明确了。
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改变教学思路在针对学生班级容量大,学生参差不齐的情况,在备课过程中就针对不同学生状况,采取不同的教法,材料的选取方面,也都有很大不同,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主,通过学生查找课外材料,提高阅读能力,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综合阐释问题的能力。本学期我新接手了高二(12)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接班时该班的语文成绩位于年级最后一名,我经过与学生的良好沟通,改变学生学习观念,因材施教地教学辅导,在该班班主任的大力支持下,在中考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该班语文成绩已经由第十四名上升到了第六名。
下面谈一谈教学中的困惑。
现在的语文教学,越来越难教,因为学生的知识结构更新太快,同时也因为学生的天分不同,因材施教也只是一个越来越艰苦的工作。还有每个班近50名学生的班容量,给教学力度和教学进度以及管理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最后要说明一点,困惑和抱怨都只是一时的,因为这也叫生活,既然是生活,就总有不如意的事,就不会尽善尽美,路还得走,学还得教,只是总结一次,以便今后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
最新高二语文教学反思12
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结束了。试卷出得如何呢?学生考得怎样呢?通过对学生考试情况的抽样分析,结果可以说是在意料之中的,又似乎是意料之外的。但这次考试的整体结果,却多少是让人有些吃惊的。
从试卷涉及到的材料来看,主要有如下特点。一是紧紧围绕新的高考说明来命题。语文基础知识及应用方面,注意到了各个知识点的涉及:语音、病句、以及文言知识的应用,都符合新的高考大纲的说明。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应用程度,特别是在语言表达方面,注意到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二是试题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的实际性。这份试卷主要从可操作的实际上做文章。
一、试卷分析本次期中考试试卷有以下一些特点:
1、注重课本的教学反馈,两篇课内阅读取材《逍遥游》和《项脊轩志》,考查点侧重文中有思想内涵和有语言表现力的字词句的理解。
2、课外文言文阅读是我们曾经选用的试题,但结合了课内文言知识的考查,课内课外有机结合。
3、现代文阅读仍然是突出能力考察,重视文章内在情感的体会和把握,重视语感的考察,重视文章的整体理解。
4、写作能力的考查,作文为命题作文,题目是“牵挂”,注重细节描写,学生的情感体验,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文言文重记忆不重思考。默写中主要问题是背诵不足,以及课外材料的阅读得分不高,反映了许多学生文言文的学习偏于记忆、重复、巩固,而如何联系语言环境分析进行思考,如何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等方面相对薄弱。
2、基础不够扎实。主要表现在词语的积累和语言表述上。现代文阅读中考查的词语全是常用词语,可错误率高。阅读题的文字表达,作文的语言表达,都有较多学生错字多、病句多、词汇贫乏,标点混乱,反映了语文基本功的不扎实。
3、作文不够具体,没有写出自己真切独特的感受。“牵挂”是一个有话可说的题目,完全可以进行具体生动的描述。遗憾的是许多学生不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的感受,而是堆砌辞藻,搬弄陈词,甚至套搬作文。
三、反思和计划
根据这次考试反映出的主要问题,结合平时的教学现状,拟订了以下几点教学计划:
1、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本次考试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养成方面的欠缺,今后在课堂教学,还要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2、加强语文积累。语文能力的提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它的基础在于有厚实的.积累,包括语言材料的积累,生活和思想的积累等等。作为教师不能因为不考课内的文章而放弃对课本的学习,更应重视对教材的学习,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对课文中的词语、句子、文章结构、思想观点等,该记忆的要记忆,该借鉴的要借鉴。
3、夯实基础。在生字词的积累,课文的朗读,语言表达的准确规范以及书写等方面加强训练,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4、要在学生的能力培养上下功夫。真正做到“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语文能力的提高仅靠课堂是不够的,还要在各科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意识去学习和训练。
5、文言文教学上,古诗文名句的积累,除了督促学生熟读记诵外,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理解,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继续学习课外的短小精悍的好文章。在课内外的联系中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知识,提高文言阅读能力。相信坚持下去,定有成效。
6、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一篇文章,相关的知识背景越丰富,文章越容易理解。因此要努力引导学生广闻博览,多读多吸收一点。利用语文拓展课给学生介绍好的阅读材料,随时指点阅读方法,以收更好的效果。并可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以收一举多得之功效。
7、加强作文训练。还应增加作文密度,从写中积累语言。一周一大作,一周一小作,注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经常进行个别指导。
最新高二语文教学反思13
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应注重了解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及文言文内容的概括,在本篇教学中还应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及他的思辨才华。在这里,我主要想联系高考,谈谈文言文教学。我认为在文言文平常的教学中,首先一定要注重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其次要注重语感的`培养。
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重在落实,学习每一篇文言文时,要让学生及时整理本课的通假字、特殊句式、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重点实词虚词等,还要温故知新,联系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课后多做练习加以巩固,量变达到质变,文言基础知识积累的多了,理解力自会加强。此外,阅读一定量的文言书籍也是文言基础知识积累的重要途径,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有考生用文言文写出了优秀的作文,这让我很惊讶,我了解到他们能有这样的表现,来自大量阅读文言文的习惯,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一定量的文言书籍。
语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我主张长期的训练,最主要的是注重优秀文言文篇目的背诵,最少也要熟读,争取每一篇文章的每一个字句都了熟于心,让学生逐步掌握文言文的语言习惯。《庄暴见孟子》虽然没有名言名句的背诵,但是总体上是很优秀的一篇文章,我要求学生一是整理文言基础知识,二是全文背诵增加语感,三是让学生学习文章对比论证的方法。鉴于学生文言翻译容易抄袭的问题,我找出典型句子,示范翻译,力求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加以训练,例如:“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我强调字字落实,“独自欣赏音乐快乐,跟人家一起欣赏音乐快乐,哪一种更快乐?”长期以往,师生共同努力,我想在文言文翻译这里,给学生足够的自信,消除他们赖以抄袭的心理。同时,通过对重点句子的翻译,也能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语言习惯,培养他们的翻译能力,理解能力。
最新高二语文教学反思14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为中国四大小说之首。《林黛玉进贾府》是历来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篇目,取自原著中的第三回。这回主要讲述宝黛的初次会面,以及为以后的感情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贾府中的主要人物,或实写或虚写,都有了简要的轮廓。篇幅相对有点长,但层次鲜明,语言优美,主要人物的性格已经比较突出的显现。学生学习这篇文章,即是对《红楼梦》的初次感受,也是为以后的整篇阅读奠定兴趣的基石。
在以往的教材中,此课文是出现在高二的教材,现在让高一的学生学,相信会有一些难度。但从教材编写的角度来看,让高一学生学习是有好处的,借此机会接触《红楼梦》,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能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阅读这部大部头。
上此课前,原本打算找86版的电视连续剧和一些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观看,记得了05届教授此课时就把学生带到多媒体,让他们看林黛玉进贾府的电视,学生非常感兴趣,课堂气氛也活跃了不少。但后来我发现,观看电视剧,学生对人物形象较为关注,对人物性格也有了一些把握,但看了电视剧后,就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而忽略了对名著语言的品味鉴赏,这与语文教学的宗旨是相悖的。语文课就是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我在上这节课时,上课前没有组织观看剧电视剧《红楼梦》,也没有向学生展示与《红楼梦》有关的图片资料,在介绍完作家、时代背景及红楼梦前五回的内容后,就充分利用语言文字的间接性,通过“点评式读书法”的介绍和运用,再加上对欣赏方法的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尽可能地贴近文字,走进文字,与语言文字亲密接触,从而领略文字所蕴涵的丰富内容,从文字中感受形象,感受文学大师运用文字的高超技艺,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例如引导学生点评林黛玉,从“众人的眼里”、“凤姐的眼里”、“宝玉的眼里”,从课文找出相应的语句,然后让学生进行点评,并且告诉学生:点评,就是圈点并批评。圈点,是在需要评论的地方画圈或点点,做些符号;批评,就是评论。点评的方式有圈点、总批、眉批、夹批等。如宝玉眼里的黛玉:“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我就提示学生特别注意“愁”“病”等词来体会她的“体弱多病”,注意“含情目”一词来体会她的“多情”,并在原文加上一些点评符号如着重号等以提醒学生注意。接着对这一段文字点评到:“气质超凡脱俗,容颜美貌多情、体弱多病”。王熙凤眼里的黛玉时,我还插入了脂砚斋的评语:“真有这样标致人物,出自凤口,黛玉丰姿可知,宜作史笔看”以此来加深学生的印象;而对贾宝玉的分析中,主要抓住别人对宝玉的评价、两首《西江月》的判词以及黛玉眼中的宝玉来理解宝玉的性格特点。这样,不仅使学生通过对一些关键词的理解一步步地走进文字,更深入地理解所写人物的性格特点,还提示学生要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认真揣摩语言,细细咀嚼品味”。这样一来,其实就是让学生将那些朦胧肤浅的感觉用文字进行加工、提升从而表达出来的过程。换言之,也就是引导学生读文学作品从“看热闹”的层次提升到审美鉴赏的层面。 这样的教学处理,既避免了学生浅尝辄止的不良思维习惯,又使学生能更明确更有深度地理解文字、解读名著,提高鉴赏力。
为了进一步理解贾府中的人物,我还设计了一个探究题:探究《林黛玉进贾府》中的哭和笑,从人物的哭和笑当中理解人物性格,透视贾府的环境。并且让学生跟着林黛玉的行踪,和林黛玉一起细心观察贾府,了解贾府这一典型环境对生活在这里的人的性格的形成有怎样的影响。
最后,还布置了练笔,让学生写“我眼中的黛玉”,在写之前,我先读了“网友之黛玉”和“专家之黛玉”。
语文课通过文字的间接性,引导学生想象品味其中的韵味,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使学生在鉴赏的过程中获得精神愉悦,审美享受。引导学生体会曹雪芹描写人物不仅写人物外在的形貌,还通过极精练的语言写出了人物的神韵的高超技艺。本课也旨在通过这节课教给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引起他们阅读的兴趣。
授完课后,我开玩笑似的问学生:学完这课,有没有激起你们一点阅读《红楼梦》的兴趣呢?文科班学生表示通过这节课,极大地激发了他们阅读《红楼梦》的兴趣,但理科班的同学则表示兴趣不大,看来,文理科班的教学应有所区别才行。
本课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给学生朗读的时间少。还有课时严重超时,原计划用四课时教学的,最后用了六课时,这无形中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有时可能会适得其反,本来想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结果有可能反倒让学生厌烦,估计理科班的情况就是如此。如何做到长文短教,深文浅教,依然是我今后教学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最新高二语文教学反思15
最近执教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寡人之于国也》。针对课堂上存在的问题,课后许多老师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比如PPT的制作问题,比如生生互动不足的问题,再比如课堂后半程略显仓促等问题。其实这些问题在以往的课堂上也不止一次地出现过。我想除了准备不够充分之外,不能“根治”的原因还在于自己的“功力”问题。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聪明人不能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我不是聪明人,但也不能老是在这里“盘桓”。以上问题不再赘述,我下面想谈一谈我自己的感受。
本节课进行到后半程的时候,我担心时间不足,人为地推动了教学进程,一些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并没有给他们充足的时间。本来说好的小组合作,也变成了教师提问,学生一一回答,省略了“讨论、切磋”的过程。这样一节课看其来算是完整了。可实际上呢?学生在课堂前半段形成的'思考、探究、合作的气氛恰恰被教师强行打破了。如果课下进行一次调查,我相信,后半段的学习内容虽多,但是学习效果一定不如前半段。
其实,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一节课哪怕不能完整地上完,我也要留充足的时间,让孩子们思考。平时没有人听课,课堂再沉默也不怕别人说冷清。我相信一节“好课”,学生的思维像是河流,看似平静的表面,一定“暗流”涌动。老师要做的就是静静等待,当孩子们的思想闸门打开的那一刻,我们因势利导,做好“引导”工作,让思维的潮水向着预设的目标奔流。好课不一定就是“好看”的课,热闹的课。而我在这方面,尤其是执教公开课时做得还远远不够。面对听课的老师,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让自己“表现”的更优秀,颠倒了教与学的主次,也往往适得其反。
最后,这种仓促也和自己课前的预设不够充分、应对课堂生成的驾驭能力不强有关系。借班上课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准确评估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往往借助自己以往的经验推测、臆断。如果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足够的教学智慧,是很难在上课的前几分钟内完成学生的需求评估的。无法评估学生需求,就无法对教材进行评估、取舍和整合,进而影响教学策略的制定。可以说一节课展示的绝不仅仅是课堂上四十五分钟师生的“你来我往”,更是一位教师多年的教学积累,教学意识和教学思想。从这些问题上,能够折射我的种种不足。
但是,这节课的整体效果我还是满意的。其一,我始终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关注学生上,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准确、中肯、重点突出,注重了学生学习意识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其二,多多少少放弃了上公开课、比赛课时的“功利心”,教学更加“本色”,展现了自己的教学个性,当然也略微有些随意和放松,教学语言不如比赛课那么精练。其三,我鼓足勇气到兄弟学校,上了一节交流课,做好了“挑刺”,“挨批”的心理准备。当然大家的点评还都是以鼓励为主,批评较为委婉,让我非常感动。其四,这节课让我有机会把最近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付诸实践,看清了理论和实践的差距,认清了自己今后一段时间要重点突破的瓶颈,可谓是受益匪浅。
最后,在此感谢一中的张老师,给我这次上课的机会。其实,人生何处没有良师益友呢?王家卫在《一代宗师》里说:“习武之人有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我想一个教书人也是如此。参加过那么多的比赛,我算是见过自己,懂得了一个人不能像是枝头的树叶,只懂得迎风飞舞、轻狂,终究吹落于北风之中,要知道天高地厚,众生浩渺。这是我参加各种比赛后最大的感触。
最新高二语文教学反思16
最近在讲《窦娥冤》,在讲课的过程中,我首先对元杂剧的相关文学常识进行了讲解,接着又对《窦娥冤》的写作背景、作者关汉卿的生平等相关知识进行了说明。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我准备开始讲接下来的内容,我将这一课概括为三个大问题,分别是:概括《窦娥冤》的各折情节,分析窦娥的人物形象以及探究窦娥冤悲剧的根源。
原本预想能够顺利展开的部分,却在第二课时的开始出了一些状况。当我试着让学生概括情节的时候,却发现学生根本不能准确概括,而且大呼“课文读不懂”。这使我开始反思我的教学,我自以为讲清楚的知识,为什么在学生眼里是一大问题呢?我找来学生和我一起分析原因,经过讨论,我发现学生在预习时并不认真,预习的.过程也并不认真,同时也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于是,当我再去讲像《窦娥冤》这样篇幅较长的课文时,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预习,同时留下预习作业,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去预习,这样的预习才是有效的预习。
另外,我在上《窦娥冤》这一课时,我的指导教师杨红彩老师也来听了我的课。下课后她给我提出了以下的建议:首先是我讲课语速过快的问题。老师说,过快的语速不容易使得学生理解。这样即使我上课的信息量很大,但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的知识并不多;另外是我上课时同学生互动不多,不利于发挥学生上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我认为杨老师给我的建议非常中肯,在以后的实习讲课中,我会更加注意以上的内容,从而使自己更加进步。
最新高二语文教学反思17
忠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精神道德严重滑坡的今天,重提忠孝,对独生子女这些“新新人类”来说,仍有现实借鉴的意义。所以我在教案设计时,紧紧结合课文内容打亲情牌,巧妙渗透亲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令人欣慰的是,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和学习讨论,唤起了学生的亲情意识,许多学生通过日记和博客反思自己过去对双亲的言行,愧疚意识溢于言表,让人倍感欣慰。这是教案体现出的人文性最为成功的一面。
不过,毕竟是古文,古文知识积累相当重要。在教案设计时,除了朗读背诵突出外,对古文言知识的检查落实稍感不足,这一点,在辅导课安排的测验中已经表现了出来。另外,古文背诵对学生来说是难点,学生都有畏难情绪。我发现解决的较好的方法是:一要逐段推进,通过默写检查落实;二教师示范背诵能消除学生背诵的畏难情绪三奖励背诵也富有成效。
最新高二语文教学反思18
本期,我担任高二587班和589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很忙碌,也很充实。不知不觉,这一期又接近尾声,回顾起来,收获不少,也有许多需要反思的地方。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小结如下:
一、合作互赢,努力做好教学、教研工作
本学期,我们仍然承接高一的语文教学经验,按教师人数将一期教案与导学案的撰写任务分工到个人,然后通过教研方式交流探讨,力争写出较为合适的导学案。我在拿到教案与导学案后,并没有照本宣科,而是认真研读课文,根据本班的学生特点,适当调整教案与导学案,力争有的放矢,让学生学有所获。因为587班是创新班,589班是青苗班,他们是高二最为优秀的学生,我深知自己身上的担子不轻,比一般班级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力争做到下列几点:努力备好每一堂课,灵活上好每一堂课,及时将作业反馈给学生,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批改方式,注重系统性与阶段性的融合互通,注重课内与课外的相辅相承。立足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针对优秀学生吃不饱的情况,适当增加课外知识,增补课外阅读。同时根据学生的教学反馈,以及自己的教学得与失,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大限度地提高语文兴趣和语文水平。其实,不断总结的过程,就是不断反思的过程,也是不断提高的过程。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平时注重与其他教师的沟通与分享,听课交流,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二。知识不断更新,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
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如果不注重学习,很可能就会被社会的进步淘汰。本期,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学习,学校特点分给每位教师一本书。我选的是《如何形成教学风格》,里面有很多名师典型案例的多维解读,对我启发很大。例如:语文的教学教学,必须解决两个问题,教材的价值与师生教学行为怎样才能实现限度地教学价值,就很能引起我的思考与钻研。为此,我还专门撰写了一篇论文《追问反思与教学风格的形成》。另外,暑假的时候,我听了来自湖北和广东等地的几位名优老师的报告,印象比较深刻的两场报告是《创建有文化含量的'智慧课堂》和《寻找教师的幸福密码》,颇受教益。通过这些手段,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也对我的教学工作起到了辅助的作用。
三、参与作文竞赛,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写作能力
语文教学离不开作文,高考离不开作文,作文不但没有减少,占的比重反而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语文写作,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为了让学生的作文有一个充分展示的平台,我会有意识地去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为此,我曾两次让学生参加全国性的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两次大赛中,有多人次获得全国二三等奖。例如思颖同学获得“为先杯”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全国二等奖和湖南省一等奖;楚楚同学和美霞同学分别获得“神笔杯”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讲评作文时注重实践,归纳出学生作文的弊病,并用本班或同龄人的作文比较阅读,扬长避短,知彼知己。通过这些激励机制与有效措施,学生的作文水平较之以往有了明显提高。自己本身也喜欢阅读喜欢写作,也不断励志,本人的作品也多次获奖,入选多本文集。这对学生也是一个不小的激励作用。
四、宽严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的两个班虽然生源不错,大多数学生都比较自觉,可是,人是有惰性的,他们也不例外。有一部分同学尤其是青苗班的部分同学,有许多不良习惯,例如:背书只背在口上,转背便忘记;导学案发下来不到一天便丢了,找都找不着;作业赶任务,甚至抄答案;回答问题不深入思考,浮于表面,抓不着重点,落不到实处等等。因此,在本期刚开始,我便给他们制定了一系列措施:背书必须先理解,导学案整理成册,不定期检查,作业及时反馈,出现问题及时提醒,个别辅导、谈话,让他们学会归纳整理,了解答题的方式方法,思考问题时如何更深入更透彻,答题更到位。总之,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要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习惯,该严厉的时候必须严厉。但一个人的弦不可能总是紧绷着,也需要休养生息。所以,在平时,对待学生我一向温和宽厚,笑脸迎人。
教师,永远代替不了学生,只能起着主导的作用,但教师,是学生前行的引领者。因此,在前进的路上,我深知肩上的担子有多重,责任有多大,工作不管有多么繁琐,都来不得马虎。“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本期结束了,下期又在前方挥动着双手,等着我再次扬起风帆,继续前行。
最新高二语文教学反思19
新学期开始后,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进入了《中国小说欣赏》的选修模块,中国小说欣赏这个模块给学生和老师勾勒出一个中国小说的大致模样,选修内容按不同的主题来区分的,当然我们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的不是让学生硬记历史,而是希望他们能对中国小说自古至今的历史有所了解,掌握中国小说的`主要特征,熟悉小说中的人物及其性格特征,认识社会与人物的个人命运。
下面综合本备课组的全体成员分别叙述如下:
程俊飞老师从“抓住文本,多多解读”入手,善于抓住文本的切入点,本一发而动全身,有效进行文本解读。
陈丽璇老师则从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原则着眼,分别是
原则、语文属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实践性原则。
林美灿老师从“祥林嫂”的小说教学反思当前的“中国小说欣赏”教学,探讨人物悲剧社会环境,人物形象等角度入手,进修教学反思
陈丹老师从新教材对教师的要求角度,反思了“终身学习”不再是对学生的要求,更是时代对每位教师的要求。
龚建花老师从单元教学的重点,反思了解3月份对小说教学的方向,第一单元为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及人物形象分析,第二单元是小说在技巧,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上的独到之处,第三单元是了解小说的现实主义风格。
陈爱琼、蔡礼聪、柯丽霞老师则从对《中国小说欣赏》整个选修模块的认识谈3月份的教学反思。
总之,在3月份的教学中,全体备课组充分地发挥了集体的力量,认真组织集体备课,具体地分析学生的特点,钻研教材的特点,整个的教学思路按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及是教学生学。”的方向进行教学。
最新高二语文教学反思20
1、把课文当作学习语文的例子。要通过课堂真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必须把课文当作“例子”。我将《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重点确定为鉴赏人物形象和语言,学习透过人物言行认识其内心世界和思想性格的方法。并希望通过该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态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为实现此目标,我通过学情调查、相关知识介绍等手段,为学生搭建了阅读赏析的平台。目标实现后,再通过学生兴趣阅读交流,由课文宕开,使学生在课外对古典小说的阅读课内化,让学生在课内对《红楼梦》的阅读在课外有了拓展。这样,学生对中国古典小说多注意让人物在生动的情节发展中和人物彼此的关系中去展示自己的的性格这一手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好的.达到了本课的鉴赏目的。用李镇西老师的话来说,一节课上完了,一课书教完了,不是就可以画上句号了,而应在学生心中留下破折号和更多的问号。
2、让语言成为品味形象的中介。以往的教学,多用电视剧《红楼梦》中的人物剧照或电视剧片段来吸引学生的眼球、调节课堂气氛。但这样做容易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片中人物的外在形象上,从而忽略了对名著语言的品味鉴赏。为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课教学,我力求不用一张图片,一段电视剧,充分利用语言文字的间接性,通过对欣赏方法的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尽可能地贴近文字,走进文字,与语言文字亲密接触,从而领略文字所蕴涵的丰富内容,感受文学大师运用文字的高超技艺,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3、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在赏析王熙凤这个人物形象和课外兴趣阅读时,采用小组内的合作、小组间的竞赛等形式。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展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的能力。如对王熙凤这个人物形象的鉴赏,经过小组成员的合作,就能够从多方面展开,许多学生都表现出了出乎老师意料的鉴赏能力和独特的思维角度,这也是在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上难以出现的喜人现象。
【最新高二语文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初中语文的教学反思最新02-01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反思03-08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最新12-12
最新经典初中语文教学反思01-29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反思11篇03-08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反思(11篇)03-08
小学语文《小摄影师》教学反思最新05-17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反思合集11篇03-08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反思集锦11篇03-08
语文的教学反思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