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舍》教学反思

时间:2022-08-08 16:11:18 高中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雅舍》教学反思

  真正的语文,应该是“脱离了种种概念、程式和现实利害”的,应该“从技术而至学术”,才能达到浑朴归真、“春风化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教学至高境界。以下是YJBYS小编整理的《雅舍》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雅舍》教学反思

  篇一:《雅舍》教学反思

  我喜欢散文,我的学生也喜欢散文。

  这应该跟平时的教学设计有关系吧,每一次的散文课我均会找到音频,课前播放给学生听,使学生在课前先能进入课文美得意境。这样学生的课堂表现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在课前我一直在反复地敲打,思考该如何上好《雅舍》这节课。

  《雅舍》是梁实秋先生在“雅舍”里写就的。正是在抗战时期的颠沛流离中梁实秋才与这座“四川乡下的低级茅舍”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不论它是何等的简陋、何等的破败,作者在漫长的日子里所获得的温暖都是它给予的。它不但是作者物质生活的全部依靠,也是作者整个心灵的主要慰藉。在日日夜夜的相处中,作者在生活和心灵上都与“雅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成了作者朝夕与共的朋友。它给了作者以心灵的安慰,作者也对它怀有温暖的情意。“雅舍”俨然成了作者的一个朋友与情人,虽然寒伧和简陋,但不令人感到畏惧或烦厌。作者对它的温暖的.情意,化解了它的弱点和不足。作者写“舍”之“雅”、之“美”、之“惬意”其实未着几语,通篇写的几乎尽是它的“敝”、它的“陋”和它的不适不宜居住的特点。但在这全部的描写里,我们感到的却是雅舍的可爱、可亲,并绝没有一丝憎恶它、厌烦它、疏远它的感觉。在这里,包含的是艺术的辩证法,是作者的独具匠心,而这种独具匠心只能产生在作者真实的情绪和情感中。我们说《雅舍》主要思想特征和艺术特征是用主观感情的温暖化解、消溶、稀释了客观物质生活的清寒乃至困难,其具体表现就在这种艺术描写的特点上。

  我一直在思考,该用何种方式进行导入,是图片?是作者?还是自然的过渡?思来想去总觉得《陋室铭》最好。两篇文章在行文思路及思想情感上均有相似之处。就这样,整堂课的思路渐渐的清晰起来。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全班的学生均表现的很出色。比如抛出第一个问题“梁实秋的雅舍是怎样的?是否符合我们认为雅的标准?”,就有的同学出现想要一包到底现象。谢雪丹的分析很到位,她从第一段“雅舍”的外貌特征,第二段“雅舍”的周围环境,第三段“雅舍”的室内环境,一直到第六段“雅舍”的室内布局均进行一一分析。谢雪丹会第一个来回答问题我并不惊讶,但是她会这样有条理,有依据的分析问题,着实让我对其刮目相看。学生应该是被谢雪丹感染了,面对第二个问题“自由读2-5段,体会‘雅舍’有哪些个性?‘雅’在何处?”时,学生们开始出现抢答的现象,熟话说的好“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课程进行到这里我的信心倍增。我认为这堂课的亮点应该是宋忠瑾同学,这是一个性格外向、活泼好动的孩子。平时的课堂表现一直很突出,他出乎我意料的是竟然抢着站起来说了这样一句话“老师,我要进行总结一下。”他针对的是第三个问题“本文命名为‘雅舍’,实际上是记述半山腰的一间陋室。明明是‘陋’,却偏要称‘雅’。文章具体表现出来的是种什么样的情感?请讨论回答。”可以说课堂进行到这个问题时,学生们的热情均被燃起来了,大家七嘴八舌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这个时候宋忠瑾同学突然站起来要进行总结,对于这节课来说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在整堂课上学生们均积极参与,连平时默默寡言的孩子都可以站起来为自己的小组赚得宝贵的一分,实在让人很是欣慰,希望这种现象可以一直保持下去。

  当然,一堂课难免会有让人不如意的地方。比如面对宋忠瑾的精彩回答,我做为这堂课的“主持人”并没有对其进行及时的褒扬,实在是失误,现在想想还后悔万分。在课堂上得到褒奖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他精彩的行为并不能得到老师的认可,很有可能会挫伤其积极性,影响该同学在以后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一定要切记切记!还有一处并不是让自己非常满意。《雅舍》作为一篇散文需要大量地、反复地诵读,而在课堂的处理上我并没有用大量的时间进行这一环节。因为是赛课便将这篇课文作为一课时来进行,总是担心时间不够用,便将“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变成了“自由朗读”,将平时散文课上“多个同学来分享自己的喜爱之处”缩减成“只有两个同学”,我感觉到有很多同学有一点点失望,因为自己没有机会进行“分享”。在以后这一点一定要注意,即使是时间紧迫,也不要“剥夺”孩子们自由展示的机会。切记切记!

  教学不止,反思不息。没有完美的课堂,但要有力求完善的反思。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不断改善自己的不足,避免失误,力求完美。

  篇二:《雅舍》教学反思

  梁实秋的《雅舍》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小品文,如何才能上好,笔者几易其稿,可堪回味。

  一、教学重难点——抓住本质,不避重就轻

  一篇散文,教什么,怎么教,重心何在,可以说,是个本质问题,也是体现一名教师眼力的问题。比如《雅舍》,最基本的问题当是:“雅在何处?”这个问题无法绕过,因为从篇幅来看,它确实已占了绝大部分,文章的1~5自然段都是在诠释这个问题,分别可从“景致优美”“陈设不俗”“有好友拜访”“与蚊鼠共居”等几个角度加以剖析。可是,是不是讲清楚这些就可以了呢?一稿教学设计如下。

  (一)导入

  (二)梳理并分析文本

  1“雅舍”是一座怎样的房子?

  2作者眼中的“雅舍”是怎样的?

  3身处其中,作者心情如何?

  (三)结合课题,进一步研读文本

  “雅”在何处?

  (四)作者介绍,拓展延伸

  1梁实秋是个怎样的人?

  2这样的人,是不是独此一个?他们存在的意义何在?

  (五)总结

  二稿做了如下修改:

  1这是一所怎样的房子?(客观角度)

  (一)导入

  (二)学生分工朗读全文

  (三)梳理并分析文本

  2“雅”在何处?(主观角度)

  结合文中关键句“有个性就可爱”,请学生具体展开分析。

  (四)深度研读

  雅舍之“雅”主要在于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而“可爱”,仅仅是因为这个吗?还有没有什么其他原因?引入第6段重点分析。

  (五)作者介绍,拓展延伸(点到即止)

  (六)总结,学生再读第6段

  两次设计,除去前边环节的紧凑压缩,最大的改变在于关注到了第6自然段。这部分内容比较深奥,学生不容易看懂,就连教师恐怕也要琢磨琢磨。这样的地方,当是一篇课文的重点难点所在,却往往被我们忽略或一带而过。若像一稿那样教学,对文本的解读就停留于表层,只是走了个过场,而真正深刻、深沉处未解读出来。而如果前面浮浅,那么后面部分对其他人物的延伸阅读(由个到类)也是隔靴搔痒,意义不大的。

  第6段讲的到底是什么呢?此段中,首先有以下这些地方学生理解有难度:什么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什么叫“人生如寄”,刘克庄词“客里似家家似寄”又是什么意思。所谓“天地者万物之逆旅”,“逆旅”即为“客舍、旅馆”意,这句话是说:“天地,原是世间万物的.旅馆啊。”“人生如寄”即言“人生短促,就像暂时寄居在人世间一样”。

  综合以上,开头一句话首先表明作者与雅舍间的客观关系——“非我所有”,“房客之一”,颇有些事不关己之意;然后笔锋一转,当作者想到天地苍茫,人生只是过客,一个人又是那么卑微,一种珍惜的心情便油然而生(而不是放弃)——只要“我住‘雅舍’一日,‘雅舍’即一日为我所有。即使此一日亦不能算是我有,至少此一日‘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作者以一种感恩的心情来领受这份在乱世中的难能的馈赠。他很庆幸,在这样一个漂泊的时代,能有这样一个哪怕极其简陋的小小的居所可以容他栖身,可以让他品悟生命的酸甜苦辣。这里可说是作者的一种主观认知了,故前后表述并不矛盾。

  因为这份庆幸,这份感恩,所以接下来用刘克庄的诗句说“客里似家家似寄”——对“我”来说,“雅舍”即似“我”家呀——从中折射出的是作者一份随遇而安的心境。写到此,似乎可以打住了,可是他又说,其实似家似寄,“我”亦分辨不清,这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在说,对“我”而言,最重要的,其实已不是“家”这种“实体”的存在,而是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归宿。“我”的心在哪里,哪里便是我的“家”,所谓“心安即是家”。这一小节是在告诉我们雅舍于“我”之“意义”了——让“我”找到精神归宿。

  二、板书设计——体现核心,骨血丰满

  固然,板书应随教学内容而定。一张板书,体现的当是一节课的核心内容,所以,板书质量体现的实际上是一节课的设计水准。比如,一稿板书相对平面、干枯,更像是理科的一个分解公式,骨感有余而血肉不足,缺少内涵;相比较而言,第二稿的板书就要血肉丰满一些,能抓住文中的关键字眼逐层展开。

  三、关键词句——择要而讲,灵活处理

  一篇课文,不可能一一尽述,应抓住关键(重要)词句进行研读。关键词句有哪些?一般而言,可以是文眼句,可以是表明思路的一些句子(如过渡句、总领句、总结句),也可以是主旨句。比如在《雅舍》一文中,首段末的这句话——“纵然不能避风雨,‘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它既在结构上是个过渡,又从内容上告诉我们下面要讲这房子的“个性”所在了,全文主体内容即为讲述此点。再比如,在这样一间陋室,作者的心态如何呢?如果你能抓住几乎在每段都出现的“安之”“仍安之”“已数见不鲜”“亦不复他求”“正合我意”这些字眼,相信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四、朗读——因班而异,因人而异

  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培养情感,加深体会。但不是所有的朗读都能起到良好效果,要视班级情况而定,要据情况而变。比如有诵读才能的可个人朗读,或几人分工读,没有的就小组读或齐读;若早晨安静可小声读,午后吵嚷困倦则需放声读;柔美的段落可让女生读,粗犷的段落可让男生读。在处理本课的朗读时,笔者先安排男女生齐读1~3节,再由女生读描写月夜雨景的第4节,接着是男生读居室布置的第5节,最后齐读6、7节。总体效果还行,但如果重来,笔者会选择由教师来朗读最后两段,因为此两段为文章理解最难处,也是情感最深沉处,或许由具备一定阅历、情感体验的教师来读,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

  真正的语文,应该是“脱离了种种概念、程式和现实利害”的,应该“从技术而至学术”,才能达到浑朴归真、“春风化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教学至高境界。


更多相关文章:

1.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2.高中教学反思《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3.死水教学反思

4.离骚教学反思

5.高中教学反思

6.高中开学教学反思

7.边城教学反思

8.错误教学反思

9.高中教学反思论文

10.秋水教学反思

【《雅舍》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雅舍谈吃的读书笔记12-15

《雅舍小品》读后感11-09

小学数学四舍五入法试商教学反思(精选7篇)09-21

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取”与“舍”05-02

欧莱雅挂了08-08

带雅字的句子10-10

雅娜的唯美语录06-30

雅与俗播音主持方式10-28

舍与不舍的心情说说11-18

得舍的感悟句子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