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定律》教学反思

时间:2022-07-06 14:50:07 高中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万有引力定律》教学反思

  物理规律是物理基础知识中最重要的内容,是物理学知识体系的中心。下面是小编搜集的《万有引力定律》教学反思,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万有引力定律》教学反思

  《万有引力定律》教学反思一

  物理教学的过程要有科学性、严谨性、条理性。在日常教学中要遵循这一原则,但有时我们自认为给学生讲清楚了,但在学生的理解总是显的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看似懂了,实际上却是错的。这需要老师对学生拨开迷雾,寻找光明的道路。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我最近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在必修②第六章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的教学中,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天体的运动、卫星运动。对于这些运动,我们都可近似认为是匀速圆周运动, 实际上是前面一章匀速圆周运动的延续。研究圆周运动的重点是知道向心力的来源。某一天体围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这一点是这章教学中的主线。而在第五节宇宙航行教学中推导第一宇宙速度时:设地球的质量M,卫星的质量m,卫星运动速度v,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得 ,对于地面附近的人造卫星,可近似认为到轨道半径等于地球半径,即r=R,将地球质量M=5.98ⅹ 1024kg和地球半径R=6.4ⅹ106m带入解得V=7.9km/s,这就是人造卫星在地球表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称为第一宇宙速度,也称为环绕速度。

  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以上分析后,问学生懂了没有?他们都都说懂了。为了巩固知识,要求学生完成课堂练习:现代宇宙学理论告诉我们,恒星在演变的过程中, 会形成一种密度很大的天体,成为白矮星或中子星,1m3的中子星物质的.质量为1.5×1017kg。若某一中子星半径为10 km,求此中子星的第一宇宙速度?

  大约5分钟后,我叫了学生到黑板上演算,其他的学生在下面演算,课时发现不少学生无从下手。还有一些学生写了一堆公式,不着边际。为什么有这种情况?我反思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首先,目标落实不到位。没有充分体会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其次,教学过于死板,缺少让学生参与的机会,总是自己讲的多,学生参与的少。第三,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由于学生缺乏空间想象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如果不设置梯子,让学生们去爬,怎能不摔跟头?对于新知识应该循序渐进,由简入繁。

  《万有引力定律》教学反思二

  一节课下来,我个人觉得收获不小

  成功的地方:

  一是教材的处理有闪光点。本课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真正做到了按教材的教育思想来教,是用教材。而不是生硬的按教材全部教学内容来教,即不是教教材。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二是教学程序值得欣赏。本课在深入分析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后精心设计了教学思路,对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具有较为清楚的把握,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十分清晰;实际运作的效果比较突出。课堂结构安排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本节课先由中西方的文明对事物的态度引入,转而介绍西方的研究再由物理学史角度导入,进行开普勒三定律的教学,把大部分时间安排在牛顿发现过程的简单再现和万有引力定律的教学。

  三是教学理念有先进性:本节课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课堂的生命性,物理学的生命性为出发点。在实施中,虽然是以教师为主导进行介绍和启发,但学生并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学生始终在自由的生长,在自主的生成属于自己的知识。展现了物理的生命发展和物理发现的曲折经历,对牛顿发现过程通过创设情景、启发学生思考,从而体会牛顿的伟大以及了解科学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为能够吸引学生,引课时设计了一些学生习以为常的但又没有细致思考过的问题。教学过程中以物理学史为主线,让学生以科学家的角度分析、思考问题。力争抓住这节课的有利时机,渗透“没有绝对特殊的物体”这一引起物理学几次革命性突破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的猜想、归纳、联想、直觉思维能力

  不足的地方:

  由于学生时间和获取信息途经的.不足,在物理学史方面原本考虑由学生来通过查资料的方式来学习,并在课堂上汇总和交流。但学生学习任务较为紧张,而且学生获取信息能力不足 。

  再教时应争取获得足够的教学时间,由学生来自主学习和经历物理发现的过程,即由学生自行查资料或是通过网络获得相应知识。保证足够的时间来由学生汇报和相互探讨,从而使学生能更好的体会知识的创生,更好的体会物理研究的方法。并在相互的讨论中互相促进,互相学习。

  《万有引力定律》教学反思三

  物理规律是物理基础知识中最重要的内容,是物理学知识体系的中心。物理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只能通过生产实践和观察实验去发现规律,而不能凭主观意志去创造规律。物理规律是观察、实验、思维、想象和数学推理相结合的产物,因此物理规律的教学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探索发现物理规律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万有引力定律这节课正是物理规律教学的典型课。经历了本节课的教学,我有如下的反思。

  一、成功的地方:

  本节课我通过先播放生活实际中的物理情景月球绕地球运转和苹果自由下落,唤醒学生脑中当年由苹果落地而引起遐想进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想像力。为新课的引入做了最好的铺垫。

  月地检验这部分是本节课的难点。我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讨论探究检验思路,进行定量计算,掌握月地检验,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猜想的正确性,增强学生的理性认识,学习物理规律提出猜想—理论推导—实验检验的科学研究方法,同时经历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万有引力定律是本节课的重点。得到万有引力定律后,我引导学生体会物理学许多重大理论的发现,不是简单的实验总结,它需要直觉、想像力、大胆的猜想和假设;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表达式,思考定律的使用条件;通过介绍卡文迪许的扭秤实验,使学生体会精巧的实验方法,知道科学研究的长期性,提高学生的科学价值观;通过题目练习,学生进行估算和比较,从中锻炼学生的估算能力,体会万有引力常量数量级的重要性,加深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

  最后,我通过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知识网络,帮助学生构建好自己的知识框架,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以上各点是本节课值得发扬的一些方面,当然本节课也有不少不足的地方。

  二、不足的地方:

  本节课应该介绍这部分物理学史,让学生知道多少科学家在探索,例如:开普勒、伽利略、笛卡儿、哈雷等,他们是怎样想的,他们做了些什么?为什么牛顿会取得成功!牛顿是怎样在前人基础上,一步步推导出万有引力定律的。让学生知道牛顿在科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是举世公认的。恩格斯曾指出:牛顿由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创立了科学的天文学,由于进行了光的分解而创立了科学的光学,由于建立了二项式定理和无限理论而创立了科学的`数学,由于认识了力的本性而创立了科学的力学。这些介绍给学生一种震憾,带着崇敬这份感情色彩再来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将会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有更深的感触,会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应该把本部分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

  三、再教设想:

  再教时应争取获得足够的教学时间,由学生来自主学习和经历物理发现的过程,即由学生自行查资料或是通过网络获得相应知识。保证足够的时间来由学生汇报和相互探讨,从而使学生能更好的体会知识的创生,更好的体会物理研究的方法。并在相互的讨论中互相促进,互相学习。

  总体来说,本节课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能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教学思路层次分明,脉络十分清晰,实际运作的效果十分突出,课堂结构安排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整体设计紧密,较合理,可以借鉴的地方还是有的。


更多相关文章:

1.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2.高中教学反思《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3.马嵬教学反思

4.秋水教学反思

5.高中开学教学反思

6.最新《师说》教学反思

7.采薇教学反思

8.《错误》教学反思

9.《雨巷》教学反思

10.氓教学反思

【《万有引力定律》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画家和牧童教学反思教学反思07-29

小学教学教学反思02-03

初中教学教学反思02-02

教学反思要反思什么07-28

教学反思到底反思什么?07-26

教学反思到底反思什么08-12

教学反思制度06-03

体育教学反思07-19

赵州桥教学反思07-19

称赞教学反思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