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力的合成》教学反思

时间:2023-05-27 09:27:21 高中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物理《力的合成》教学反思(通用11篇)

  用简单的生活实例为引入,分析斜拉索与桥墩都可以起到承担桥梁重量的作用:一个大人与两个小孩都可以提起水桶。下面是小编收集的物理《力的合成》教学反思,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大家喜欢。

物理《力的合成》教学反思(通用11篇)

  物理《力的合成》教学反思 篇1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程改革的推入与实施,教师的教育观念在更新,学生学习方式在转变。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历着,感受着,反思着。对于力的合成一节的备课,教学,再备课,再教学中,我有一些体会、思考与大家分享。

  新课标要做为我们备课、上课的依据。对比了新旧课标,对会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共点力的合力;知道合力的大小和分力的夹角的关系的要求没有变化。但新教材对本节的要求突出了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和探究实验。所以在备课中,我的教学设计力图在这两个方面做到有效的突破。

  教学设计思路为:力的等效——力的替代——寻找等效力——平行四边形定则。教学分成几个层次:

  用简单的生活实例为引入,分析斜拉索与桥墩都可以起到承担桥梁重量的作用:一个大人与两个小孩都可以提起水桶。这里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近而得出合力、分力、力的合成概念。

  如果要用一个力替代几个力,如何替代。作用效果相同是关键,把同学们的精力集中到寻找等效力,看合力与分力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要求做出力的图示。之后归纳总结得出平行四边形定则。

  等效替代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之前找重心用到等效替代的思想,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例如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等效电路,交流点的有效值定义等,都要用到等效替代的方法。本节想突出这一思想,几个力找一个力替代时,紧紧抓住力的作用效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并贯穿于课堂始终。

  新课程提倡探究。要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前人做成功的实验或把已有结论的实验再验证一遍,这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观察、思维等能力”的教育目标相去甚远。所以新课程认为物理实验功能的体现,不仅仅在于获得所谓的“正确”实验结果,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经历和体验获得实验结果的探索过程。学生天性好奇、好动、好学,对科学实验更为热爱。只有亲身经历这样的过程,学生才能对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实验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才能在这样的过程中受到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训练,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力的合成这一实验由传统教材的验证实验改成了探究实验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更加真实而深刻。以前把实验结果告诉学生,而我们现在是探究性的实验。虽然实验本身看起来与传统教材中一样,但写法和学生的做法都有很大差别。

  探究有难度,考虑学生的情况,我的做法是把探究实验与提水桶紧密结合。“固定橡皮条的一端,这橡皮筋就相当于那水桶;让它沿一个方向形变,就相当于提起水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套就相当于两小孩提水桶;再换用一个测力计拉动就相当于一个力提水桶。要让这一个力去替那两个力,就要使它们作用效果相同,也就要使橡皮筋向同一个方向形变相同。”有了这样的对照,避免一节课热闹的探讨但实质思路比较乱,没有结论的场面;而是让学生们通过对熟知的提水桶联系到我们要探究的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上,目标明确,知道自己干什么,思维清晰,步骤清楚。采用这种做法之前的教学中,多数学生比较盲目,互相问该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在与专家的研讨中,想出这样的做法,切实有效。

  探究包含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七个环节。一堂课45分钟,要完成整个探究过程是很难的。本节课堂教学,对探究的内容应当有所选择,对探究能力目标要有所侧重,才能使整个物理实验教学让学生经历全面科学的探究过程。即让学生经历像物理学家一样的研究、探索物理规律的过程,体验、感受其中的物理思想和方法,从中获得经验,并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提高能力。所以,我重点突出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环节。

  力的合成这一实验在以前做为验证实验就并不简单,现在是探究实验更增加了难度, 所以放慢教学,在探究中切身体验,有利于理解矢量合成的法则。实验过程中适当引导,引导的过程中可控可放。在学生动手做实验之前就提出一个建议和一个要求。建议:“用两个力拉动时,希望同学们两个力适当的大些,力间的夹角也大些。”要求:“每组只需要精干的做一次实验,为了便于寻求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同学们要做出两个分力与一个合力的力的图示。”这样做降低了实验探究的难度也便于得出实验结论,让学生更加明确实验该做什么。不然,学生即使有了实验设计思想,在实际操作中也很难想周全该记录什么。要求做出两个分力于一个合力的力的图示,就需要学生在动手之前想好怎么记录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之前的这些准备都是为了能顺利的进行到本节的'重要部分: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课堂实现了学生为主体,也体现了教师应该作为第一主体的意义。巡视给予指导,发现共性问题时集中分析讨论一下,同学们有这样的一些做法好不好?视学生出现的问题而定,做到“可控性的开放”。当学生们拿出自己的“作品”,这时他们是很激动的。进一步提出问题:“建议同学们把合力的箭头端分别与两个分力的箭头端做连接,组成了一个四边形,这个四边形有什么样的特点?”绝大多数组的同学说是平行四边形。为了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又提出:量量两组对边,检验是否是平行四边形。多听几组同学们的数据汇报,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得到平行四边形定则。

  这节课的整体流程设计与课堂实施效果,我自己感觉还是比较顺利,比较满意。在反复的修改中,我摆脱了课堂教学是要一味的放手让学生去探究的误区,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尽力达成三维目标。让学生不会觉得物理那么难学,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是那么紧密。本节课我以北京奥运会馆鸟巢为结课,为这节课有个提升——我们研究的是二维受力情况,鸟巢的受力是三维情况。而鸟巢的建造也是建筑史中壮美的一笔,在此体现了力学的美。希望我们的教学能使学生在感受、体验中获得知识、体会到思想和方法、提高了能力。

  物理《力的合成》教学反思 篇2

  三国开篇有云,“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社会的这种动态变化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政治社会如此,自然科学中亦有相似。在对几种基本相互作用学完之后,对这些相互作用即力进行的合成和分解是解决力学问题的一个有益之道。

  相比于力的分解,本节内容稍为简单,但对于初学者而言,亦不是容易之事。

  于是在课堂实践中,从“曹冲称象”进行导入,得出“等效代替思想”,并与学生对此思想进行交流。再就地取材以“抬桌子”为模型引出合力和分力的概念及其区别,实践中发现,由于此模型的易懂性普遍较好的内化了此知识点。

  由抬桌子时两个分力的夹角变化导致大小变化的定性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力的合成不能进行简单的算术相加,从而引出问题:两分力的合成有着怎样的规则或规律?从而激发学生探知的欲望。

  让学生意识到,解决此问题的途径要么是理论推导,要么是实验验证。因为前面的理论推导出现了矛盾,大多数学生都选择用实验方法进行验证。

  对实验原理和器材进行介绍后,让两位学生上台进行实验操作。意识到此实验的精确性难以把控,所以特别就实验误差及其存在必然性进行了交流谈论,学生对误差的存在及其分析有了一定的理解,这种预先交流讨论对实验操作中的课堂秩序有着一定积极作用。

  就实验方案给了学生几组提示后,学生很熟练流畅的分别从一个弹簧、两个弹簧同向、两个弹簧存一较小夹角、两个弹簧存一较大夹角等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并同步记录好每组实验中各力的大小和方向。

  在对实验数据处理上,提示学生用力的图示法在黑板上画出各力的情况。画完之后就每组实验中的分力和合力进行辨析,并对其关系进行交流讨论。这个过程是此实验的最终关头,从实验探究的角度来说是个难点。在谈论中学生并没有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说并没有在对力的图示的比较基础上探究出求合力的规律。这点与学生的基础和探究的深度是有关系的,但课堂的时间有限,于是就把实验的探究过程变成验证过程。也就是直接提示学生两分力合成的合力可能是其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所对应的力,让学生根据数据去验证此猜想的正确性。

  在交流了由两条邻边画平行四边形的方法后,学生很快验证上述说法是正确的。对理论值和实验值的误差分析,学生都提出了可能的`误差来源,并都认为每组实验中的误差是可理解的,并是在可接受范围的。至此,实验探究过程便结束。

  让学生总结,这种求力的合成的方法为“力的图示法”。以教材中例一为问题,让学生用力的图示法求解合力,从结果来看,学生对此掌握较好。

  接下来对力的图示法的优缺点进行讨论,让学生认识到此方法的局限性,在高中物理学习和解题中的缺点。以此引出问题,有没有更好、更精确的方法?

  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教材并没有给出计算公式,而是在得出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基础上给出几种特殊夹角的计算公式,而对于由余弦定理得来的通用公式采取回避的态度。对于这个我是理解的,因为在数学上,学生是还没有学习三角函数和余弦定理的。但我觉得,甚至直接给出此公式也未为不可!并同时告诉学生0-180度间几个特殊值的正、余弦值。进而在这个通用公式基础上,得出几个特殊值的简单计算公式。在与学生交流时,当指出勾股定理可以认为是通用公式在夹角为90度时的特殊情况时,学生一片惊讶!

  至此,这堂课就已结束。觉得,这堂课已是较为完整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也算是基本完成。而对于力的合成的进一步拓展和应用则在下一课时中以习题为载体进行。

  物理《力的合成》教学反思 篇3

  公开课《力的合成》,总体来说,这堂课上的很成功。在对学情分析、教材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将“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与分力满足的)成功地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引导的”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教学的要求符合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整堂课教学设计和教材处理也符合各学科学特点,重点突出,难点处理得当,具体而言,在这节课中,有几点特别的闪光点,也是我今后值得学习的地步。

  一、引入过程:

  由学生已熟知的“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入,大象的质量等于石头的质量体现“等效”的思想,方便学生理解;再举例,让学生体会力也是可以等效的,并引出合力、分力的概念以及合力、分力是一种等效替代的`关系,受力分析时不能说物体既受分力作用又受合力作用,此过程由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让学生理解“等效思想”更透彻。

  二、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时,

  杨老师先故意提出自己的错误猜想,让学生质疑从而引导学生敢于猜想和假设,增强探索意识,同时让小组内交流、合作、分析,不仅锻炼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的意识,小组讨论,让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这符合新课改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三、学生小组实验。

  老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纠正,让学生对出错的地方印象更深,师生互动积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体现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思想,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恰当:

  利用图片给学生直观刺激,印象深刻。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实验结果,分析其中处理不当的地方和该注意的地方。结合实验利用DIS系统分析数据,让学生体会认识更精密的仪器和学科技可以是我们的实验结果更加精确,减少误差,从中体会科学研究的乐趣。

  物理《力的合成》教学反思 篇4

  第二章《力的合成》这节课的新课教学工作已经完成,结合上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谈一谈我的处理方法以及在以后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用实验的方法探究、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教学过程中,在提出问题“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如何求合力”后,针对学生的回答,我先用一些小实验的方式否定他们的错误答案,对于正确答案,我没有直接给予肯定的答复,而是继续追问学生“如何证明你的观点是正确的呢”,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促进他们积极思考,在学生猜想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就是它们所围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我继续引导学生回忆是否在以前的学习中遇到过这种情形,以此引出数学中向量的加法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向量与矢量本质是相同的,只是叫法不同而已,这个依据更加肯定了学生的猜想可能是正确的,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在大家都一致认为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时候,我提出了问题:“能不能利用大家手中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对于实验之前的猜想过程的引导,我认为自己做的还是不错的,先由学生自己猜,根据他们的答案,逐一否定错误的猜想,并利用提问的方式逐渐引导学生向正确的答案靠近,对于正确的猜想,我还从数学的角度找到一个例子来增强我们的猜想的可靠性,这一种做法也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养成正确的猜想方式。

  在大家讨论怎样验证我们的猜想后,我找了几个同学说一说他们的方案,基本上学生说出的方案都是不完整的,有的甚至是错误的,于是我提示他们是否能利用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思想来验证,然后以提问学生的方式逐渐将实验的步骤补充完整,在大家已经明确正确的实验方案后开始进行实验。对于实验步骤的总结,由于学生不能够清晰的表述出来,因此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的引导过程较多,学生的自主思考时间较少,这是我觉得做的不好的一个地方,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这一点,对于实验方案的设计应尽量由学生自己总结出来,教师应提前引导好学生该往哪个方向思考。

  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我进行了个别辅导,发现还是有很多学生是不会做的或做的不规范的,我一一指出,让他们订正,实验大概进行了10分钟后,我找了一个做的不好的学生,让他将他的实验过程再做一遍,呈现给大家看,在做的过程中,他每做一步,我都让其他同学观察他做的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该怎么改正,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就将正确的实验过程给大家呈现出来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时间较紧张,我不能将全班学生的实验过程都看一遍,只是看了每一个人的一部分实验步骤,所以一些学生的错误之处不能立即给他们指出来,而他们自己也没有发现,这一点还是有待改进的,比如,下次实验时,可以让学生互相监督,一个做,一个观察,互相指出不足之处。

  在利用学生自制的平行四边形模型研究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时,学生的积极性都非常高,而且结论也总结的非常好,这说明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也要让学生多多动手,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最后在作业批改中,发现学生在利用作图法求合力,以及多个力的合力问题中,依然存在着做题不规范,计算不正确等问题,这些都要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指出来,这也给了我一个提示,对于学生易错的知识点,应提前做好准备,在新课讲授的时候就要有意识的提醒学生应该注意的一些细节问题。

  物理《力的合成》教学反思 篇5

  一、原课堂教学情况

  1、教学设计

  本堂课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用生活中常见的抬水桶的小演示实验引入新课,之后,让学生举例增强学生的体验。接下来提出问题,设计小的实验引起学生的质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一步的设疑,针对疑问引导学生解决实验前的几个问题,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完成实验的设计方案,分组完成实验,确定合力与分力的规律。

  2、课堂的实施效果

  按照教学设计,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的双边活动课,进行本节课内容的学习,由利用两个小的演示实验及分组实验,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质疑、争辨,使学生的参与度大提高,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较好,基本达到了本节课的预期目的。但是在学生利用本节课的知识解决课后习题的环节中,学生表现的'较为困难。

  二、课后反思

  1、成功之处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合理,层层推进,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本节课利用了演示实验,提出了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通过学用的分组实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学生在设计实验,然后亲自作实验的环节中表现的非常积极,学生的参与度高,并且能互相合作,积极思考问题,主动的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表现出了很浓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2、本节课中出现的问题。

  本节课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划分好堂课的内容容量。导致本堂课的内容多、容量大。课堂检测没有完成,课堂结束的仓促。

  物理《力的合成》教学反思 篇6

  根据学校每位新教师必须上一节合格课的要求,我完成了《力的合成》这节公开课。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各位教师提出的宝贵意见,现对这节课作如下反思。

  一.备课总体思路

  力学部分是整个物理教学中的中心环节,也是学好物理知识的关键部分。而本节《力的合成》重点介绍矢量运算的普遍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这个定则是矢量运算的工具,故本节内容在力学部分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于刚刚升上高一的学生来说本节确实是一大难点,如何突破难点掌握这一重要章节,将是本节课的首要目的所在。

  1.小实验引入新课

  演示:1.让一个力气大的同学单手举起一个哑铃,2.让两个力气小的同学一人出一只手共同举起一个哑铃;引入两次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渗透等效替代思想,即分力和合力虽然不同时作用在物体上,但可以相互替代。得出合力与分力概念。

  举例强化:

  (1)几条狗拉雪橇和一条狗拉雪橇

  (2)几个人打夯和用打桩机打紧地基

  (3)拉纤时,同样的船,同样的水流,可由一个大力士拉,可由一个大力士拉,可由两个人拉,也可由多个人拉…….

  力的合成

  再次强调作用效果相同,可以等效替代,并引入力的合成和力的分

  解概念。

  等效替代

  效果相同

  合力

  分力

  力的分解

  2.探究矢量合成运算法则——平行四边行定则

  (1)引导猜想

  利用“思考与讨论”栏目,让学生阅读并猜想:合力和分力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合力大小是等于两分力的代数和吗?

  演示实验: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重物悬空静止,记录读数F

  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拉重物悬空静止,记录读数F1,F2改变角度,多次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拉重物,记录读数F1,F2。

  引导学生总结:合力和分力运算不是简单的代数和运算,还和分力的方向有关。

  (2)学生探究

  器材准备:橡皮条,轻质圆环,弹簧测力计(两只),图钉,白纸,方木板,刻度尺,量角器等。

  探究之前,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以下问题:怎样保证合力和分力的等效行?力的大小和方向怎样确定?怎样把力在白纸上表达出来?学生经过相互补充和完善,形成探究方案。

  学生分组探究,教师巡视点拨。

  当力的图示做好后,让学生猜想:F1,F2与F可能存在的关系?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提示:将F的箭头端分别与F1,F2箭头端用虚线连接。

  展示结果,教师总结得出平行四边行定则。

  3.例题分析

  例题比较简单,要求学生用作图法和计算法两种方法求合力。

  用作图法时,要求作图规范准确,取同一个标度,实线虚线要分清。用计算法时,要先作出示意图,再计算。

  二.本节课的优点

  1.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方面。在上课之前我仔细的.阅读了课程标准,知道了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从力的等效性来理解合力和分力,初步体会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通过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力的平行四边行定则。这节课的重点是探究的过程。难点是引导学生对探究方案的设计。

  2.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方面。这节课我采用了探究法,实验法,讨论法,启发引导的方法等。使得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比较高,主体性的发挥比较充分。这节课整个来说还是比较流畅的。我先采用演示提水桶引入,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然后又举多个例子加以强化。接下来让学生讨论: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对学生可能的错误观点,用事实说话——做演示实验,加以更正,并引出和分力方向有关这个观点。然后让学生探究合力和分力的关系,探究之前一定要做好铺垫,把探究问题细化,让学生各个击破,才能形成探究方案。最后通过例题巩固平行四边形定则。

  3.教学语言和板书设计方面

  上课能做到讲解内容正确,详略得当,吐字清晰,声音洪亮,教态亲切自然。板书工整合理,一目了然。

  三.本节课存在的不足

  本节课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还不够近,师生互动的环节还不足。

  物理《力的合成》教学反思 篇7

  1、成功之处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合理,层层推进,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本节课利用了演示实验,提出了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通过学用的分组实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学生在设计实验,然后亲自作实验的环节中表现的非常积极,学生的参与度高,并且能互相合作,积极思考问题,主动的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表现出了很浓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2、存在的不足

  教学设计上,本节课要达到教学课标中预期的教学目标,需要给同学足够的'时间思考设计方案和演示实验探究,一节课时是完成不了,需要学生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重点放在合力和分力的等效性的理解和设计实验、探究实验上,然后总结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预习提纲中通过举例巩固对其应用,通过习题引导,加深理解,同时也隐含了菱形的特殊性。

  教学手段上,多媒体的合理利用和板书的有机结合。幻灯片的数量要适度,避免罗嗦,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效果不好。能表述和板书说明的不要打到多媒体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不是多媒体主导课堂,提供了更灵活多变的空间,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实验设计上,要注意实验的合理安排,哪些需要老师演示、哪些需要学生操作,学生操作的一定是能引起好奇并激发学习兴趣的。最后的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有4名学生共同操作完成,既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能力,也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同时老师要做好恰当的指导,还要兼顾其他同学的存在,教师可以提示引导其他分析这个实验过程应如何进行,需要注意什么,记录什么,可能的实验结果是什么样的,分析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等,充分调动全体同学参与学习,避免出现思维中断现象发生。

  教学是一门艺术,学无止境,只有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才能在教学上不断进步。

  物理《力的合成》教学反思 篇8

  力的合成这一节课,以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基础,从实验现象中归纳概括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通过实验、思考、观察、分析,得出二力合成的结论,三力合成、多力合成的方法。并以日常生活中现象为基础加以运用,体现了从简单到复杂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本节课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课文、自主探究、研讨、合作等学习活动贯穿于整个课堂活动中,课堂的时间尽最大可能还给了学生,强调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过程。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真正地当起了课堂教学的组织、指导、帮助、促进者的角色。在这节课中,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利用集体的智慧,在教师的帮助下,自主地完成对教学内容的学习。积极、主动的学习情感使学生学会了如何学习,为学生今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

  多给肯定和赞扬,给每一个学生以同样的表现机会,

  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多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让每个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都得以提高。趣味游戏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好的办法,两人抬一捅水,随着两人抬的角度不同,吃力程度也不一样。一个力气小的学生可以轻松拉动两个大力士等等。让学生在动感情趣中进入物理世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这也是注重过程,注重体验的表现。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使抽象问题用形象生动的画面形象地表达出来,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学生劳逸结合,始终保持旺盛的情趣,并结合图文,充分展现出知识的形成过程,是一根教鞭,一支粉笔,一张嘴不能比拟的,对学生理解问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符合学生的心里特征,学生非常积极地参与和投入。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拓展,我原有的能力已不能满足新课程度的.要求,要时时充电全面提升自已的综合能力,既要注重各种单项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又要着眼于整体的效应,使各种能力相互促进,只有这样,教学过程才能焕发出应有的生命力。

  在课堂上的许多环节不敢大胆放手给学生。对学生发展的需求及发展中富有个性的学习关注不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留给学生的时间很少。在安排学生自己体会时,总不免多次打断学生的思路,试图进行补充说明,或是教给学生体会什么,如何体会。这都表现出过多的担忧,不合理的控制。

  在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的新理念下,让学生通过分析、归纳、讨论、探索,去建构知识,解决问题,不但能将老师从繁琐的推导中解脱出来,而且会丰富学生的活动,使其主体地位进一步凸现出来。若在安排学生体会的同时布置些任务,让学生提出新问题,探索新思路,思考如何将知识个性化等,再结合适当的反馈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定会上一个新台阶。

  物理《力的合成》教学反思 篇9

  力的合成这节内容在整个高中物理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前面连接的是物体的受力情况,后面在力的合成的基础上进行力的分解,及后面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是整个动力学的基础部分,因此它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堂课我主要采取诱导式及探究式教学方式,在学生初中学过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基础上逐步引入不在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同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逐步引导学生领悟互成夹角的二力与合力的等效替代关系,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纳入新知,符合学生成长的认知结构的发展,同时在理解合理与分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逐步深入,通过实验探究合力与分力在大小和方向上的`关系,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课后思考之余也逐渐意识到这堂课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在引导学生理解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替代关系时,我利用一个学生提水与两个学生抬水的例子来说明,但是这样引导学生理解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时就容易使学生误认为合力与分力是两个同时存在的力,并且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所以这一点应值得深思。

  2、在实验细节处理能力上仍需要加强,多给学生铺设台阶,另外可叫两个学生到前面去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再进行指点,这样会更有利于学生领会实验操作的要点。

  物理《力的合成》教学反思 篇10

  本节课是一节基础课课,重点的内容是简谐运动的回复力的特征的掌握和各个阶段各个物理量的变化情况伴随能量转化。本节学习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简谐运动的回复力特征及相关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回复力的特征是形成加速度、速度、位移等物理量周期性变化的原因。

  简谐运动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中发生的振动都要受到阻尼的作用,如果阻尼很小,振动物体受到的回复力大小与位移成正比,方向与位移相反,则物体的运动可以看作是简谐运动,这种将实际问题理想化的方法,应注意让学生体会。

  本节难点为简谐运动的回复力的特征的掌握和各物理量的变化。对于回复力采用分析,最终得到回复力的定义、方向、特点和,对于解释的还是稍有欠缺,重点是举例不够,使得学生只是凭空的想象。对于另一个难点各个物理量的变化,我把一个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对各个阶进行分析,在分析之前先找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在带领着学生分析第一个阶段,剩下三个阶段学生独立完成,后找学生回答。

  整体比较流畅,但前半节课与学生互动比较少,多用了讲授式教学。后半节课气氛比较活跃,特别是最后一道开放性的题,让学生很有兴趣,能根据自己的思考提出问题,并能回答。特别是几道比较难的题,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可见学生的'思路是很开阔的,他们想到的问题,有可能老师也没有想到的。

  从这节课让我知道,课堂是应该是学生的天下,应该让他们去思考去探索,而不是老师一味的去讲,硬性的去让学生接受。

  要使大班幼儿领会看不见、摸不着的“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如果不改变过去传统的“灌输”办法,幼儿是难以接受的。只有让幼儿参与各种操作活动和开展有目的的游戏活动:去尝试感受、探索、发现、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才能使幼儿变被动学习者为主动学习者、探索者,从而萌发爱科学的积极情感。

  活动的开展我想了很久,因为“力”的教材比较抽象、难懂,必须运用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从幼儿身边取材为原则,通过幼儿最感兴趣的游戏方式,让幼儿真切地感知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关系;还有,活动本身的重点要能体现幼儿的动手操作性,探索味道要浓。所以,一开始就要创设以我们的生活环境为活动背景,在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当中去操作、去探索,才能变“抽象”为“形象”。我给幼儿提出了一个人搬桌子的想法,初步感知力小移动不了物体,显而易见的是大家都清楚必须几个人合作才能搬运身边的桌子,从而又感知力大能够移动物体,初步形成同方向使用的力是“合力”。

  再者就是带领幼儿到操场上玩滚轮胎。

  存在问题与解决途径:活动开展的目的性是非常强的,但在户外开展集体性的活动时,幼儿的注意力分散性也强。所以,活动的结束时没办法进行小结。但对于科学活动来说,现象或原理的小结是必不可少的;如何让感性的知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把抽象的原理具体形象化也要考虑周全。于是,我准备隔天利用早谈的时间运用直观形象的自绘图画、图形,结合问题帮助幼儿进行有关力的小结;最后还要向幼儿提出挑战,让幼儿在生活中继续寻找“力”,使科学活动顺利地延伸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不为“教”而教,只是幼儿的“学”而教,突出幼儿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物理《力的合成》教学反思 篇11

  力的现象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但力是无形的。因此本课的设计力求在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力的经验与体验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启发的方式,对力的`基本特征进行研究,激发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兴趣。

  教师在学生探究活动前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带着问题去研究,使学生的活动目标明确,提高了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但是未能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放手让学生感受力的存在,使得学生没有完全体验到科学研究的乐趣,体会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方面不够,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合作者,而非主导者。

  对于课堂中出现的突法性问题处理能力不够,不能灵活处理和引导。总是想方设法将学生拉到教师事先预设好的思路中来,没有很好的抓住课堂中出现的闪光点。

  科组评价意见:

  1、教师考虑到本节课“力”在生活中的普遍性和抽象性,特别增加了很多小活动,这样既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学好了力,双增加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时多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体验感。学生一边活动一边思考和分析力。将力的概念、力的效果、力的在要素和力的相互作用规律在活动与总结中较好的掌握。

  2、在画力的示意图时,先让学生自学后,再出示有错的示意图让学生找错以达到掌握画力的示意图的目的。这是本节课的又一个亮点。

  3、在设计活动时,应尽可能考虑周全。比如设计[学生活动5]A、一个学生站在墙边,用力推墙。第一个学生降低身子推墙,这有违教者设计意图。应告诉学生直立在墙边,双手伸直推墙。还有让学生拉弹簧时,应让学生适度的拉,以免损坏器材。

【物理《力的合成》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初中物理《力》的教学反思07-14

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教学反思07-11

初中物理力教学反思(通用15篇)11-23

司南版高中物理必修1力合成说课稿08-12

物理教学反思04-05

物理教学反思08-17

摩擦力教学反思07-27

物理教学高中教学反思01-05

初中物理教学教学反思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