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功》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所授课程的一种补充。好的课后反思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画龙点睛之作用,再完美的课堂教学或多或少都会留下这样、那样的缺憾。小编精心整理了高中物理《功》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高中物理《功》教学反思1
《功》这一课讲完了,留给我的是许多思考。
首先,我感觉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是有一个精彩的开场导入。从自己写讲学稿这个事入手,第一次写的时候由于没有及时保存,结果“劳而无功”,后来,从头再来终于“大功告成”。然后话锋一转:生活中说到的“功”,和本节课要讲的物理学中的“功”含意是否相同呢?这样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本节课的教学课题,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其次,讲学稿的版面设计也很重要,我给讲学稿添了一些花边,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插图、有每日警句“我参与、我进取??”、有阿基米德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橇动地球”、还焦耳的生平介绍,让学生了解“焦耳”这个单位的由来,设计的都是和本节课有关联的内容。由“焦耳”这个单位进一步联想到力的单位“牛顿”、“帕斯卡”等,然后话锋一转:遗憾的是这些单位中还没有我们中国人的名字。这样既复习了物理知识,同时又给学生一个振憾,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融入其中。这些花边设计的内容不占用课堂教学时间,目的是想给学生一个耳濡目染的教育。
课堂教学也留下了一些遗憾,其一:学生阅读完教材内容后围绕“小聪”和“小明”是否做了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认为两人都做了功,有的认为一个做了一个没做。这时我说:两个人到底谁做了功,咱们把这个问题放一放不去管它,请大家认真阅读讲学稿第二部分列举的例子,先把物理学中“功”构成要素搞清。可是,等到同学们把功的概念搞清之后,我却忘了回过头去,让学生再来对“小聪”和“小明”的做功情况进行判断,没有做到首尾呼应。这反映了我对课堂教学的全局
把握上能力还有所欠缺,是以后教学中一个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其二:为了讲清“功”的概念,我列举了一些常见的例子,从同学们打扫卫生时提水桶上楼到“神州七号”冲出大气层,从工地上的吊车到农业生产中拖拉机等等。这些做功的例子都发生在日常生活之中,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可是课后我想: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去列举一些这样的例子呢,也许他们举出的例子比老师讲得还要精彩!更重要的是课堂气氛这时就变“活”了,同学们的思想火花也许这时就会迸发出来。即便在列举的时候出现不正确、不恰当的情况,这也会生成鲜活的课堂教学资源,对于同学们从反面(即不做功的情况)领会“功”的概念效果会更好。可惜的是当时的我并没有这样去做,这反映了“我”还在把持着课堂,还没有完全放开手脚,还在束缚着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以“教”为中心的观念为啥在我的头脑中就这样根深蒂固呢?
科组的评课已经结束了,可是我对自己的“评课”才刚刚开始。能力的培养,观念的更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似乎永远没有结束的时候。看来这个“功”要天天练!嗯,应该是每节课后都要“静坐修炼”,只有这样,才能悟出教学之“经”中的一点“禅机”。
高中物理《功》教学反思2
今天下午我借大弯中学高一6班上了《功》这节课,功是机械能的第一节,是机械能这一章非常重要的一节,因为功能关系是这一章的主题,学好了功的知识才能进一步学好功能关系。这节课有个背景,那就是学生初中已经学过功的两要素,以及功的计算公式,只不过初中只局限于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的情况。这节课就是要让学生在初中学过的功的基础上让学生更全面地学习功的计算方法和正负功的含义。
一、我认为在这节课里,可以为以后上这节课提供经验的有:
1、重难点的分析:这节课的重点是功的计算公式以及应用,难点是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以及功的标量性。后面的重点如动能定理的学习十分依赖学生对功的计算掌握情况,所以学会多种对功的计算方法包括一些特殊力的功的计算是很重要的。当然,这不是这一节课能完成的,还需要习题课、复习课甚至是后面的课中的应用逐步完成的。这节课里要让学生理解功的一般公式W=Flcosα中各个字母的意义以及在使用时关键找到力和位移的夹角。功的正负学生很容易理解为代表了方向,这是收到了前面速度加速度这两个矢量在直线运动中用正负号表示方向的一个负迁移。必须让学生认识到正功负功分别代表了对运动是促进作用和阻碍作用,或者说是动力的功和阻力的功。这一分析说明功的正负不代表方向,那功到底有没有方向呢?我把它从公式W=Flcosα中每个元素都代表着大小来认定功也只有大小,这样能让学生更容易记住。但是这不是最好的办法。
2、新课的引入:功的概念比较抽象,在历史中,功的概念的建立是用了很长时间的,并不像高中课本里那么直接地就产生了。所以我是用几个社会生产中存在的例子,让学生分析里面的能量的变化和力做功的情况,从而让学生体会能量的变化总伴随着做功。并且从例子的分析中让学生回忆起功的两要素:力和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3、通过练习来引出问题。新的公式学习之后,必须要通过练习来熟练和检测使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课中的练习一,是让学生比较力与位移成锐角和成钝角两中情况下,功的计算的问题,通过计算发现成钝角时功是负的。这个例子反映出功有正负。通过这两个问题自然而然学生会思考功为什么有正负,初中为什么功没有负的?这能引出功的正负是由α角来控制的。学生进而会想功的正负代表了什么,这就引出了这节课的难点,功的正负的意义。课中练习二是通过各个力做功的总和和求合力的功二者的比较,来引出总功与合力的功相等这一难点的。
4、让学生上黑板上写出解答过程,暴露学生的易错点。学生在计算练习的时候,把功的单位写错,把受力分析图中的支持力和拉力的'分力混淆,摩擦力和位移的夹角没通过画图找而是凭感觉写上力的夹角,这些问题充分地暴露了出来,通过指正能帮助其他同学也纠正过来。
二、我认为这节课里,可以为以后我上课吸取的教训有:
1、 重难点上的时间分配应更充分些。上完课我感觉自己在一些细节上花的时间多了些,处理功的正负的问题上举的例子不够充分,学生反映也比较平淡。
2、 功是标量这个难点,书上是直接给出的,没有任何说明。我自己上完课感觉我的处理过于简单化,或许学生心里还是有疑虑的,不相信的,我是打算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让学生理解,但是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在这节课上直接突破呢?我还没有答案。
3、 学生的练习过程应该放到实物展台上。让学生写好后再上黑板写出来,这时候其他学生就没有事情做了。我当时的处理办法是让其他学生写下一个小题,但是后来想到,这样上黑板的同学就没有时间思考后面的小题了,对他不公平。
4、 时间上把握欠缺了些。最后一个收官的练习时间太紧张,这是前面时间控制得不够好的原因。以后要利用机会关注时间的使用量与课程进度。
高中物理《功》教学反思3
《功》是本章《功和机械能》的第一节,它承接着前面的力和运动,是力和运动知识的运用,并且为后续功率等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包括三个部分:实例探究功的概念、学习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计算。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本节的重点,难点是功的计算。
1、研究功的概念时学生还不具备能的转化的知识,这个问题很难直接解决,因此我从生活中的实例“某同学在运动会中有功”来过度到力学里的功,得出力对物体的移动有贡献就叫力做了功。这种通过分析生活中的物理实例的方法,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功的物理意义和实际作用很有帮助。
2、紧接着得出做功必备的两个因素。第二个环节是运用这两个因素来判断力是否做功,课上给出了十组动画让学生分析。自我感觉运用动画来突出重点,比较直观,也比较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但是这部分内容有点多而且处理的不深,可以给出四到五组让学生具体分析,从而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去讨论、思考,把问题想深入。
高中物理《功》教学反思4
12月3日,我讲授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的第一节《功》,三班五十来人,个个昏昏欲睡,有点兴趣学的也就十多人,多日以来我就想改变一下教学方式,争取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学习行列中来。加上学校倡导学案教学法,主张先学后教,把课堂还给学生,所以我想不如尝试一下,让学生自己学,看看效果。平时抽查学生背诵基础知识,很多后进生竟然连一个概念、公式、单位都说不出来,也就是说,每天上课,他们没有一点收获,这也坚定了我要改变教学方式的想法。
于是我采用自学引导法,先让学生预习、自学,课上先给学生15-20分钟看书并识记本节知识要点,我在学生看书的同时,在黑板上板书,归纳出本节需要掌握的要点知识,让学生看完书记忆。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学生记住基础知识后,积极鼓励他们到讲台上背诵,有能力讲解的,鼓励他们对着其他学生讲解,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对前五个上台的学生,每人加2分,5个人以后再上台的加1分(学校给学生的评价考核分)。学生积极勇跃的到讲台上背书,争着、抢着去,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勇气,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班原来最多有十六七人学习,这节课竟然达到了33个,张健、马英、张宇楠、唐春玉等原来不学甚至说话的学生,这节课都能到前面把本节知识背下来,而原来他们连作业都不交,课下一问三不知。除了十多人能到讲台背诵基础知识外,我让他们诚实些,凡是能背下本节知识的,举手,结果有三十多人举起了手,这是我半年来首次看到有这么多学生在学而且能够学会,这令我震动很大。
第二节课到一班继续实行这种方法,效果更好,全班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涨,最后检测只有四人不会背本节知识。我找到他们谈话,先表扬他们诚实,然后批评他们采用这种教学法,两个班学习的人数都增加了十多人。当然,由于实行的时间较短,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有的学生只追求加分,目的不纯,当堂记住了,过后不注意巩固,几天以后再检查,一部分学生又忘记了,所以要及时检查巩固。个别学生不够诚实,评估检测时举手,但抽查却不太会答。所以后来我改为同座学生互相检查,能背下来的,由对方举手,这样就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由于我认为理科很难靠自学来学会,所以,当学生记住基础知识后,我再利用20分钟进行讲解,由于板书已写好,知识已记住,所以讲课时间大大缩短,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进一步巩固所记忆的知识,然后再练习,效果较好。第二天上课前,再用5-10分钟提问、讲解、巩固,进一步强化。一个月以来,从班级气氛和周考看,有点效果,尤其是对这两个班来说,我认为是适用的。但在听课中,学生有点拘束,放不开,气氛不够活跃,效果不理想。最终效果如何,还需通过成绩来验证,同时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摸索、完善。
一种新方法的实施,绝不会一帆风顺,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从理论到实践,不断补充完善,力争走出一条自己的成功之路。
【高中物理《功》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11-23
【热门】高中物理教学反思10-09
【热】高中物理教学反思02-17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热】02-17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荐】12-15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精】10-20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热门】10-18
初高中物理教学反思11-17
武术基本功教学反思范文08-26
小学武术基本功教学反思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