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反思

时间:2022-07-18 04:54:58 高中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反思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它以更高的目标、更新的意识和架构给高中语文教育带来了一股清风,很多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主动地实施新课程标准。可以说,课程改革给教学带来许多盎然生机。但新课改毕竟代表着一次语文教育转型,这次改革之广之深也是前所未有,许多老师难以在短期内适应,在教学实践中就难以准确把握标准和尺度,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热闹,却不见文本的有效阐发、挖掘和共鸣。也就是说,这样的课堂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反思

  首先,一味追求热闹而忽略文本

  新课改以来,“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成了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冷清清的场面,许多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挖空心思、花样百出,穿插了诸如游戏、表演、画图、采访、辨证会、播放课件等众多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活动。结果,一堂课下来,气氛是活跃了,学生们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听课者也倍感轻松。可静心一想,这节课学生读了几遍书?提出了几个疑问?思考了几个问题?学会了哪些语文知识?发展了哪些语文能力?课文

  被搁置一边,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热闹,不见文本的有效开发、挖掘和共鸣。而且,课堂上教师的随机点拨欠缺,不能有效引导学生深层的思维方向,结果这节课便只剩下活泼有余,扎实不足,空洞的热闹了。

  因此,我们不应该只从表面去看课堂是否活跃,还要关注每个学生在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些活动是否有益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活泼的课堂形式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最终目标,我们应通过创设一些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高效率地进行思考、练习,使我们的教学真正做到:在务实中求活,在求活中务实。语文科千万不可因为强调了“人文性”而又忽视了“工具性”,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其次,过分强调个性而疏忽引导

  新课改提倡教师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是的,各人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处境与心境的差异,必然会导致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与体验不尽相同,这是尊重学生的表现。而实际操作中,不少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独特的体验,对学生的回答一味大加表扬,不敢带有半点否定之词,唯恐招来“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罪名”。

  一篇文学作品,其主旨及作者的感情,应该是比较明确的,允许有多样化的体会和理解。基于此,如果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出现偏差,我们应该用最能贴近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去加以引导。这学期,在学习《狱中上母书》时,学生看完课文,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出现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作者夏完淳那种反清复明、忠君爱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种认为作者夏完淳逆历史潮流那种愚忠是不可取的,他应该退而隐居著书立说,从而保留晚节;还有一种认为作者

  夏完淳可以选择出朝为仕,当一名好官为人民谋福利。这三方面的同学辩论起来都很有道理。第三种理解,哪一个最贴近作者的本意,是不难判断的。我认为,学生对文学作品有个人的独特的理解和体验,这是应该鼓励的,但理解也不能是天马行空。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只是扮演主持人的角色,让每一个人都能畅所欲言,却不能对其给指点、引导,那么我们的教学就难以提高,深长的理解也势必停留在一个低层面上,难以突破。

  再次,过多讨论探究而忽略背诵积累

  背诵确实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在背诵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感就得到了培养,在积累了大量的文言名篇后,相信不用多分析各种语法、词类活用的现象、各种特殊句式,学生都能在反复涵咏中认知和理解文本。新课标是十分提倡多背的,它提出文言文的学习有“一多一少”,即“重视多读,努力扩大阅读面,少做脱离了课文语境、所谓梳理规律、机械操作性的客观化、标准化练习。”多读与新课改并不相违背。过去曾有一时将阅读背诵,视为死读书,死记硬背,被打入冷宫,课堂上被老师的讲解分析和学生的讨论探究所占用,课外被题海、查找资料等淹没,学生根本没有读背之时。没有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没有大量的读背,就不能有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我认为,多读多背,强化积累,培养语感,丰富知识,扩大视野,提升个体人文素养,这是值得传承的优良传统。

  熟读背诵是语文知识积累的重要途径。语文学习是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逐渐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形式,

  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更谈不上良好语感的培养,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也就学不好语文。实践证明,积累过程中最重要的形式便是背诵,尤其是古诗文不能不背。古文化的载体多在古诗文,不背若干,则对中国文化无法体会,更不用说传承了。

  因此,新课程课堂教学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也该引导他们说得成理。课堂上,允许分歧,但不能有没共识。只有让学生的个性化与共性化理解和谐统一,“三维目标”的统一,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进入一个新的理想境界。

【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反思11-29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06-11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优秀02-01

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反思11篇11-29

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反思(11篇)11-29

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反思精选11篇11-29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15篇02-01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15篇)02-01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12篇11-16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12篇)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