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反思

时间:2024-05-21 15:02:57 高中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精华)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生物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精华)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1

  《生物的进化》属于高中生物下册第七章内容。

  在第一课时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的概念,以及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原因等知识的支持下,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桦尺蠖在工业区体色变黑例子的学习,了解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了解隔离的概念和类型,以及隔离与物种形成的关系。

  教学重点是: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隔离的概念和类型,以及物种形成的方式。

  我的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如图所示:

  目标与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质疑:突变和基因重组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那么是什么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呢?

  呈现课前收集或准备的资料,提出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1.演示不同环境中桦尺蠖图象资料。引导学生观察桦尺蠖生活习性和结构上的特点。

  2.从宏观(性状)和微观(基因)两个方面分析英国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桦尺蠖比例的变化,说明桦尺蠖进化过程的原因。

  3.角色扮演环节:曼彻斯特区环保局首席执行官。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你会怎么做?并预测桦尺蠖的体色会发生什么变化?突出环保概念。观察、设想、讨论、交流与作答。让学生通过真实的图片资料和数据资料来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从而获得准确的结论。

  知识链结点质疑:

  1.桦尺蠖的进化过程中是否产生了新的物种?引出物种概念。

  2.同一物种有没有不能交尾的情况?引出地理隔离概念。

  3.不同物种有没有可以交尾的情况?引出生殖隔离概念。讨论,交流作答,归纳。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气氛空前高涨。

  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1.给出加拉帕戈斯群岛地图。请同学们用地理知识估算岛与岛之间的`距离。再出示不同岛上的植被情况(突出果实的大小),让学生了解各岛屿的生存条件。最后出示有不同特征的地雀,特别突出地雀喙形大小的特征。

  2.质疑:根据不同岛屿的生态环境特点分析14种地雀形成显著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结果归纳总结。分组讨论,组内、组间交流、归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给予学生时间,空间,自行归纳。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2

  好的情境引入可以承上启下、牵引全局,对课堂教学成功与否起着关键作用,高中生物教学反思。

  反思一:多一份实在,少一份形式。

  情境的创设在教学中确实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它必须要与教学内容相关,不能搞形式主义。如,人教版高中〈生物〉“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教学情境创设,教师问:“你见过蛋白质吗?你知道蛋白质有什么作用?如果你想合成蛋白质,你认为首先应做哪些方面的工作,以免走弯路?”学生列举了生活中的蛋白质以及蛋白质的作用,关于最后一问,学生答到需要知道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以及排列顺序。过渡:“同学们知道氨基酸吗?氨基酸是如何形成蛋白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在讲完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后,组织学生讨论人类研究蛋白质有什么意义?前后呼应,并适当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

  这样情境创设能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关键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让学生说出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反思二:多一份创意,少一份随意

  情境创设来源于现实生活,但需要高度浓缩和提炼,克服创设的随意性,必要时可以适当进行加工处理,更能符合课堂教学实际需要,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反思《高中生物教学反思》。如“细胞分化”的教学,以德国某体操运动员和她白血病儿子的真实故事导入。

  教师问:“关于白血病,你了解多少?正常人体内的白细胞是如何产生的?”通过对此问题的.讨论,让学生归纳出细胞分化的概念。

  教师问:“刚才我们讨论了正常的白细胞产生,患者体内异常的白细胞即癌细胞是怎样产生的?”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并组织学生讨论相关内容,如癌细胞的产生、致癌因素、癌细胞的特征以及预防癌症的措施。

  过渡:“对于患者目前有哪些治疗方案?”

  学生答到:“化疗和放疗以及移植造血干细胞。”

  教师问:“放化疗方案有什么缺陷?”组织学生讨论。

  过渡:“在药物方面,科学家试图寻找副作用小的一些抗癌药物如紫杉醇。”并提供紫杉醇的资料,

  教师问:“如何大量繁殖红豆衫满足紫杉醇的用药需求?”此问的意图引出植物克隆,并落实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过渡:“刚才同学提出第二个方案移植造血干细胞。什么是干细胞,体内除了干细胞以外,还有其他的干细胞吗?”播放干细胞视频,组织学生画概念图归纳干细胞类型。

  再现情境:医生希望给该运动员的儿子移植造血干细胞,但配型失败了。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获得治疗患者所需的造血干细胞?组织学生讨论方案。此问的意图引出动物克隆,并落实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教师总结:“刚才讨论了治疗白血病的一些方案,但有些方案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无法实现,所以现在还有许多患者处在生死边缘,我们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组织学生讨论,并适时激发学生对患者感同身受的真挚情感。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3

  情境创设来源于现实生活,但需要高度浓缩和提炼,克服创设的随意性,必要时可以适当进行加工处理,更能符合课堂教学实际需要,实现教学目标,如“细胞分化”的教学,以德国某体操运动员和她白血病儿子的真实故事导入。教师问:“关于白血病,你了解多少?正常人体内的白细胞是如何产生的?”通过对此问题的讨论,让学生归纳出细胞分化的概念。教师问:“刚才我们讨论了正常的白细胞产生,患者体内异常的'白细胞即癌细胞是怎样产生的?”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并组织学生讨论相关内容,如癌细胞的产生、致癌因素、癌细胞的特征以及预防癌症的措施。过渡:“对于患者目前有哪些治疗方案?”学生答到:“化疗和放疗以及移植造血干细胞。”

  教师问:“放化疗方案有什么缺陷?”组织学生讨论。过渡:“在药物方面,科学家试图寻找副作用小的一些抗癌药物如紫杉醇。”并提供紫杉醇的资料,教师问“如何大量繁殖红豆衫满足紫杉醇的用药需求?”此问的意图引出植物克隆,并落实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过渡:“刚才同学提出第二个方案移植造血干细胞。

  什么是干细胞,体内除了干细胞以外,还有其他的干细胞吗?”播放干细胞视频,组织学生画概念图归纳干细胞类型。再现情境:医生希望给该运动员的儿子移植造血干细胞,但配型失败了。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获得治疗患者所需的造血干细胞?组织学生讨论方案。此问的意图引出动物克隆,并落实动物细胞的全能性。教师总结:“刚才讨论了治疗白血病的一些方案,但有些方案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无法实现,所以现在还有许多患者处在生死边缘,我们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组织学生讨论,并适时激发学生对患者感同身受的真挚情感。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4

  备好课,上好课,是教学常规的基本要求,那么什么是好课呢,在不一样的年级不一样的学科应当有所差异,在高一生物课的现行课标的要求下,我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应定位在不是看教师有无出色的表演,而是看学生有无出色的表现,应当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能体现出来,有张有弛的节奏,一切以学生思维的互动、能力的训练、情感的培养为主。

  高一《蛋白质》是教学难度相对较大的一节资料,又是十分重要的考点。在这节教学中我采取了让学生自我制作图片,演示蛋白质的构成过程来体会事物的变化过程,发现知识内在的规律的教学策略。在课前做好卡片每四人一套(为节省时间教师自我做好给学生),在卡片上写有—NH2,—COOH,—CH3,—R等基团,在课堂上让学生四人一组找到相关基团组成书上给出的几种氨基酸并比较这些氨基酸异同点,得出氨基酸的定义。再将拼出的氨基酸脱水缩合开成二肽、三肽与四肽让学生找出水分子是怎样产生,有关原子来自哪个基团,肽键指的是哪部分是由哪些基团组成,在脱水缩合中与哪些基团没有太大的联系等问题的答案,并数出有关肽链数与肽键数与水分子数,为后面找找规律作好准备。再由几个组的同学合作拼出构成更长的肽链,并计算有关肽链数与肽键数与水分子数的关系,以及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最终全班同学把所有的.肽链一齐构成三条长的肽链(构成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再一齐计算情景的分析基团变化、分子变化及相关计算得到相关规律。

  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这些问题的答案让学生自我讲出来,这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又能够解释其他同学可能存在的疑问,当然也会暴露出学生思维的欠缺,问题能得到及时的反馈与弥补。这样一来就基本上能够由学生自我解决这一节中的重点与难点,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切实体会物质的变化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记得以前有一位英国科学家的一个研究结论:我听(记住20%),我忘记;我看(记住40%),我记得;我做(记住80%),我学到;我教(记住96%),我掌握。放手让学生自我体验那不就OK了!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5

  (一)生物教学理念的反思

  生物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当我们进行教育或教学反思的时候,不仅要对我们采取了哪些教育或教学行为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而且要对支配这些教育或教学行为的潜在的教育观念进行重新认识。教师的反思是否全面,不能只看是否反思了教学问题,而要从根本上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否体现新课改的要求?是否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充分利用了学生身上的课程资源?是否努力在提高学生的.素质而不仅仅为了分数?即教师也需要对自己教学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教育观、课程观、学生观、评价观的反思?从根本上说是对自己教育价值观的反思。只有这样,教师的反思,才能促使自己的观念不断更新与发展。

  通过理念反思,让我们在每上一堂课前明确教学方向——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而非仅仅掌握知识点。我们在教学中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堂教学设计的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首先要分析学生的心理、已具备的科学知识、相关的技能,这样设计才有可能会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对教学过程的课堂效果才更有可预见性。

  怎样利用课程资源?课堂要实现目标需要哪些资源?课程目标与资源方面怎样架设桥梁才能更好地达成效果?怎样利用学生身边的资源来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可用学校及社区图书馆等拓展学生的视野,走出课堂,走向实际生活,从而来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

  反思课堂设计模式就成为教学行为记录反思策略的主要线索。内容包括五个方面:

  (1)对象分析:学生预备材料的掌握情况和对新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2)教材分析:应删减、调换、补充哪些内容?教材中呈现的排列顺序能否直接作为教学顺序?在教学重难点上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有否差异?

  (3)教学顺序:包括环节、环节目标、使用材料、呈现方式与环节评价

  (4)教学组织:包括提问设计、组织形式反馈策略

  (5)总体评价:教学特色、教学效果、教学困惑与改进方案。

  通过课堂反思,让我学会了教学设计时如何让学生这个主体在课堂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生物素养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6

  本节知识内容多,新名词多,蛋白质空间结构较抽象,学生没有学习相应的有机化学知识,对羧基,羟基等很陌生,因此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学生能够说出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品,也知道蛋白质对人的生活非常重要,也知道蛋白质能够被消化分解,但对于蛋白质的结构以及氨基酸的结构是陌生的。

  本节我将重难点定位在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和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的讲解上以及氨基,羧基,肽键的'写法上。出示一幅有几个氨基酸结构式的图片引导学生对比观察几种氨基酸的结构,在对比的基础上找出不同氨基酸分子共有的结构,写出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为理解氨基酸形成蛋白质奠定基础。通过对蛋白质各项功能的学习,使学生更加赞同科学家对蛋白质的研究工作,从而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这一教学目标。课堂气氛不错,学生学习的兴趣比较高,对知识的掌握也比较好,较好地突破了重难点知识。但是由于学生缺乏相应的化学知识,在一些知识的理解上还有一定的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积极思考,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法,让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注重生物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

  看动画片是学生最喜爱的,也是他们进行认知活动的重要途径,可以使得复杂的内容变得简单易懂,使抽象的内容简单易懂。我们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设置教学情境,利用动画的直观性激活教学,在动态画中有效地进行知识的感知、内化、提高,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7

  由于自然选择学说也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在教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时,始终都要注意贯穿这一思想: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过程实际上也的自然选择和进化的过程;变异是不定向的,过度繁殖、突变和基因重组为选择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材料。环境在自然选择中起了重要作用。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形成不同物种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是不同环境对其定向选择和积累的过程。变异、选择和遗传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而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尽量引导学生运用实例来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如,在讲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时,可将课本中的相关材料改编成问题形式呈现给学生,并要求他们做相应的回答。

  材料1.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有一种桦尺蠖,它夜间活动,白天栖息在树干上。(说明生物具有应激性和适应性)

  材料2.自然条件下桦尺蠖触角和足有长的也有短的,体色有深些的也有浅些的(说明生物存在着变异现象)

  材料3. 试验表明, 桦尺蠖之间能进行相互杂交,黑色的华尺蠖杂交能产生浅色的华尺蠖,而浅色的桦尺蠖之间杂交其下代都是浅色的。(说明这些桦尺蠖是属于同一个物种。黑色是显性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材料4.19世纪中叶以前,浅色的桦尺蠖数量较多,到20世纪中叶则是黑色的桦尺蠖成了常见类型。这种现象被成为桦尺蠖的“工业黑化现象”。(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环境对生物的生存会产生影响,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在引导学生分析作答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从基因水平做进一步的分析:

  材料5 桦尺蠖的黑色是由显性基因S控制的,浅色是由隐性基因s控制的。19世纪中叶以前的桦尺蠖种群中S基因的频率只有5%以下,而到了20世纪中叶则上升到95%以上。

  19世纪中叶以前曼彻斯特地区的树干上长满了浅色的地衣,而后来因为工业的发展,工厂排出的煤烟使地衣不能生存,树皮也熏成了黑色。

  要求回答:1. 基因S频率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生物变异是否是定向的`?

  3.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否是定向的?

  4.自然选择是否是定向的?

  要求学生当堂回答这些问题,不仅有利于巩固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拓展思维。教材在将“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时,就基因突变的特点进行了解释。大意是,突变率低不等于突变个体的绝对数少,突变往往有害,但有害是相对的。其实这里可以顺便指出,突变率低也说明生物遗传物质的相对稳定性。突变往往有害也说明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突变是产生等位基因的过程,等位基因的增加,也增大的基因重组的机会,而提高变异的机会。

  联系巩固。在讲突变时,一定要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所学的相关知识。例如可引导学生分析:

  为什么马和驴的后代(骡)是不育的?(可结合其染色体情况加以分析,音位骡体细胞含63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因为联会发生紊乱,不能形成生殖细胞,所以是不育的)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8

  【关键词】高中生物反思性教学

  一反思性教学的背景

  自从20xx年秋季,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在广东、山东等省份开展以来,近几年逐渐在全国普通高中展开。新课程的实施,尽管对广大教师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培训,但是如何把握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贯彻落实教学目标,进行积极有效的课堂教学,很多生物教师还是措手不及,如何去“教”、怎样“教好”呈现出的问题不少。因为教材理念和教材形式都发生了变化,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还是抱着怀疑和观望的态度。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付新课程,致使新课程在实际操作方面走了样。这些做法是受教师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性思维方式支配,最终认为新课程改革还不如不改。教师的这种习惯性思维往往以观念的方式沉淀在教师的头脑中,正是所谓的穿新鞋、走老路。

  心理学和教育学界对教师日常教学的个人化教学理论称之为教师的“内隐理论”。即教师的习惯性思维以观念的方式沉淀在教师头脑中,它类似某种教育理论又不具备科学理论的基本规范,但却在支配着教师的日常生活和日常教学。内隐理论并非直接受教育理论的启示,而更多是源于教师的生活经验、教学经验的自我解释,只是教师个体的某种行动理论、生活理论或实践理论,内隐理论是粗糙的、零碎的、不确定的,它常使教学呈现不稳定性的冲动。

  改变教师的习惯性思维,使其通过不断反思、调整、提高,尽快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及目标,还需要反思性教学。

  二反思性教学的内涵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的反思。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立场出发,用不同的词汇去表述、理解和诠释与教学有关的反思的含义,表现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反思性教学内容的指向不同。

  有的学者认为教学反思是一种批判思维活动,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以及学校教育、教学行为背后的更广泛的社会历史、伦理道德意义上的思考(即批判水平的反思)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还有的认为教学反思是一种协作活动,是由讲课教师和听课教师在一起,针对课堂教学中闪现的教学亮点、独特的方法和暴露出的不合理的设计等共同进行回顾,通过分析、研究、探讨,达到互相交流、共同分享、整体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研活动。

  笔者认为教学反思是教师教育、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具体地说,教学反思是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育、教学,在教师教学反思倾向的支持下,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而在思考过程中,能够发现、清晰表征所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并积极寻找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反思性教学的意义

  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课程改革就是要从根本上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要完成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的突破,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就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对于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开展反思性教学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研究,有助于社会各界形成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共识,反思型教师能够学会批判性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能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借助反思不断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满足了教师专业化的基本要求。通过探讨教师反思的本质、过程、方法,分析影响教师反思的因素,有助于培养教师的反思性教学行为,有助于教师认清并克服反思行为的障碍,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反思性教学无论是从初衷还是归宿来说,都是教师主体的积极自我审视行为,以达到发展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实现专业化成长。这正是反思性教学的现实价值所在。

  2.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

  开展反思性教学有助于教师教育的发展,丰富教师教育的内容,加强对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教学生学会反思,以达到不仅培养教师如何“学会教学”,即教学方式的.改变,而且也达到教会让学生如何“学会学习”,即学习方式的改变的目的。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学工作,通过教学工作促进学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自身也得到发展。当然,教师自身发展又进一步促进学生发展,两者是统一的。不论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还是教师个人的成长,反思性教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利于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

  开展反思性教学有助于培养教师课程开发能力,促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尤其是在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教师的反思能促进教师独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开展反思性教学可以丰富我国的教学理论,为教学理论向纵深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同时也为我国的教师教育理论提供一定的参考,作为有益的补充。

  四反思性教学的基本形式和方法

  反思可以发生在教学实践前,即反思集中于课前对课堂教学的计划、组织、安排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接受程度和喜欢程度的思考上;反思还可以发生在教学实践中,即反思集中于实施教学过程,对意想不到的问题做出思考、判断,及时调整教学;反思也可以发生在教学实践后,即反思集中于对课堂教学整个过程的思考。反思活动的产生同样应用于生物教学实践中,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对于生物反思性教学进行了探索和研究,鉴于对平时积累教学经验进行了整理,总结出高中生物反思性教学的基本形式和方法。

  1.课前的前瞻性反思

  课前的反思包括对生物学教学理念、教学设计等的反思。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理念,其中具体包括:(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理念;(2)“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3)“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理念。

  教学设计反思不是一般的回顾教学设计情况,而是深究先前的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对不合理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进行改革,重新设计教学方案。生物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它特有的能力培养体系和思维方式,这决定了反思内容带有鲜明的学科特点。

  2.课中的监控性反思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得失、成败都可成为反思的对象。可以反思教学定位、反思教学设计、反思教学效果、反思教学得与失、成与败的原因、反思教学智慧。因此,一个成功的生物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成熟的过程。

  3.课后的批判性反思

  课后的批判性反思要注重与课中反思相结合,它是通过教学后记的方式对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所进行的反思。要正确看待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即便是再成功的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可以使之成为以后教学的教训,避免失误的再次发生。比如包括对教学内容的繁简合理性、教学时间安排、教学设计可操作性的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对自己的教学的成功之处进行反思,把其作为教学经验加以吸收,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运用。其实很多课堂上的得意之作,都是在课堂上偶现的灵感、稍纵即逝的智慧火花,所以教师在课后应及时追思回忆并记载下来,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运用。

  五结束语

  本文的研究结合当前的教学实际,目的是通过整理本人教学实践中对生物教学反思真实的操作过程,理清自己关于生物反思性教学的思路,为今后进一步进行更合理的反思性教学提供支持。同时也希望通过本文为其他教师进行生物反思性教学提供可供借鉴的地方,迅速成长为研究型教师,以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

  [2]卢真金.反思性教学及其历史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20xx(02)

  [3]高凌飚、李娘辉.生物教学与学业评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xx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9

  摘 要:“学案导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具有其特有的实用性和高效性,有其深层次开发的价值。在实际编制和使用中,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探索。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自新课程推行以来,教育工作者在新的教育理念下不断地探索、创新,提出并实施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其中“学案导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很多学校以课题形式都在研究,一些成功的经验正在推广。虽然该教学模式具有其特有的实用性、高效性,但是经过一年多的教学研究与实验,笔者认为,“导学案’教学模式有其深层次开发的价值,同时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思考。

  一、学案导学的设计应避免问题化

  学案导学的设计问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学案内容变成问题的罗列。表面上教师是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似乎体现了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实质是教师利用“精心”准备的问题,让学生“上套”,学生则顺着教师布置好的“问题”一步一步走进去,最终说出教师预期的答案。

  (2)学案中的问题没有梯度,缺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力度;有些问题的提出没有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导致学生失去对本节课学习的兴趣。

  学案不杜绝问题,但是如果走了极端,那么课堂就由传统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问题的初衷是为了设疑、启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的提出要体现针对性和梯度性,从多角度、多方面考虑。问题的内容应该更倾向于、来源于生活中、学生中的真实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不但可以学会新的知识,还会生成新的问题,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

  二、学案导学的内容避免习题化

  在一年多的实践过程中,有些教师设计学案时把教材内容编织成习题,“学案导学”成了习题课的变形。这是教师对“学案导学”的曲解,表面上教师一直在“导”课,实质是变相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我们应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学案,学到生物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而不是成为做题的机器。所以“导学案”决不是单纯的一份作业,也不是一本“练习册”,编制学案一定要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为核心,要在指导学生学习上下功夫,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达到通过学习提升能力的作用。

  三、学案导学的思维训练避免浮泛化

  无论学案“问题化”还是“习题化”,伴随着的另一个问题的出现就是学案中的问题或习题蕴含的思维训练浮泛化。生物学科所具有的特点要求课堂必须联系生活实践,而学案知识问题化、习题化,都是强行以逻辑思维替代了形象思维,不仅失去了生物学科的形象化的特点,也失去了生物学科的魅力,影响了学案教学倡导的“思维训练为主”的'思想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实现。因此,教师在设计学案时应该突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既要让学生有驰骋的工具又要有驰骋的空间,又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这样才可能开拓思维、才有机会创新。

  四、学案导学避免教材化

  在我校试用学案导学的初期,有些教师整堂课师生只用一份导学案,生物课本不翻一下,甚至误导学生认为导学案比课本详细、重要。这种脱离教材的授课方式无疑是对“学案导学”作用的过度夸张,对教科书作用的忽视。人教版生物新教材的特点是:插图丰富,直观形象;实验有趣,激发探究;难点问题,启发、质疑层层深入;热点问题,紧密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学案导学绝对不能替代教材。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课本资源的教育价值,让学案基于教材,源于生活,指导学生走进教材,理解教材,启发学生结合书本进行知识构建、实验研究。这样学生的学习就有目标,有重点,有方法可循,有学案可依,学生的探究和质疑才能振荡于他们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五、学案导学避免公式化

  这种现象体现为:

  (1)学案导学形式流程固定不变,缺少差异性、阶梯性。学案的每个环节成为公式、框架,教师设计学案不过是将教材上的知识往“公式”“框架”中生搬硬套,扭曲了课改的真谛,桎梏了“学案导学”的效能。

  (2)什么课都用学案导学,不能因人而异,因课而异。这种形式是教师将传统教学模式的否定,违背了新课改“为了提高学生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理念。

  (3)学案导学的设计过度崇拜探究,有些探究活动的设计毫无意义,变

  成了为了探究而探究。

  总之,经过一年的实验与探索,我认为“导学案”教学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对重课标、重引导、重互动、重反思,对传统、单一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较好地解决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问题,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有了可靠保证。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是科学的、成功的。但在实际编制及使用过程中也对教师素质和教学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引发出许多问题,这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继续探索、继续完善。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10

  高中生本学年我担任高一5个必修班的生物教学工作。其中有强化班也有普通班,由于学生基础不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有所不同,需要不断地调整角色和情绪。对于近来教学工作我总结以下几点:

  一、课堂教学重在准备,做到有备而教,教而有思,思而有得。反思教学设计要坚持“以学定教”的精神,就要有较强的预见性。

  1、能预测学生在学习某一教学内容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

  2、能设想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这就对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思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对象分析。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我反思,才能科学地切合实际地确定教学的起点、深度和广度。②教材分析。首先要通览教材,鸟瞰全局;其次,精读教材,把握重点和难点;再次,泛读教材,多涉猎。这样才能对一些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调换和补充;才能分析教材中呈现的排列顺序能否直接作为教学顺序。在教学重、难点上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有否差异等。如在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时,就把教材中的.排列顺序做适当的调整。如“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结合,“减数分裂”再与“遗传的基本规律”结合,选修本的“光合作用”与必修本的“光合作用”结合等。③教学组织,包括提问设计、组织形式,反馈策略。④总体评价。教学特色、教学效果、教学困惑与改进方案。这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

  二、课中反思,以下是我在以后的课堂中自己应该完善的地方。

  1.应该多做练习,这样能迅速把握重点、难点和常考点。

  2.每节课都给学生布置一道开放性练习,比如,讲到生物的特征时,就要求学生课后讨论:结合本节知识,人作为生物,具有哪些特征?提高学生的兴趣。

  3.每节课讲完后可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把相关重点知识背下来。

  4.对平时不认真听讲、不做笔记本、不带课本的同学及时补救。可以让他们在放学后留下来抄笔记或课本,或者背课本。

  5.想尽办法寻找实物让学生形象地了解知识。比如“做细胞的模型”时,可用月饼盒、硬纸板、玻璃片等等向学生展示实验用具;讲到种子植物时可多带几样种子观察,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我们学的知识就在身边运用。

  6.多举例子让学生更明白。比如讲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时,课本上是这样举例的: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学生对于“太多”“过多”“十分”“非常”之类的程度词能基本理解,但如果老师在讲课时把这个例子改为:如果适合放牧1000只羊的草场,你放了20xx只将会怎么样?这样学生就加深了理解和记忆。

  总之,高中生物课的教学,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反思,也就是能在课前对课堂教学发生的一切具有鲜明的预见性,在课后能将课中的教学行为和相关体验上升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能根据各种教育现象适时作出适当的反映,从而体现和实践自己的教学风格与教学特色。布鲁巴赫指出:“反思性实践是使教师在其职权范围内,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成为更好、更有效率、更富创见的行家的工具”。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11

  1、复习策略:回归课本,夯实基础,不求深,不求难,重点帮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多检查学生的作业以督促并提高其学习的自觉性。

  2、上课模式:先列出考点,让学生知道考试范围,然后结合考点精讲课本,即将考点拆解分析,考点之外的内容可大胆舍弃,之后紧扣考点精选题目进行精练,最后留十分钟让学生消化(自己看书、讨论和提问)。精讲环节要重视板书,避免滥用课件,一些专用名词或术语要求学生写下来。精讲环节的教学需回归课本紧扣考点,精练环节可充分利用课件,题目数量不宜过多,最好控制在五题以内,建议通过变式训练模式深挖考点拓展知识面。

  3、能力培养

  从每周一次的理综测试和各种大型考试如广州一模、茂名二模等试题中精选一些典型的'错题进行分析,侧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表述能力(尤其是绘图制表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12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一种实践性课程。其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进行了关于“初中生物隐性课程的开发”实验研究。根据本地区特点我们选择了“麋鹿苑”作为实践对象。

  通过一年的实践,学生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1)问题意识增强:教师在教的过程中改变以前直接传授知识的方式,而是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经过“困惑、提出问题、假设、解决问题、反思”之后,提高了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尤为可贵的是学生学会了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事物,用自己的头脑理解知识,不再轻易盲从。

  (2)实践能力加强: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然而,创新也好,素质也罢。是教不出来的。只有学生主动“动”起来,到实践中去感悟、积累才行。这个学期我增加了课外小组活动。课的核心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积极、主动、活泼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学生通过参与课题,扩充了知识体系(如报刊杂志,大众传播,统计等),学会了诸如摄影,摄像,应用软件的技能,掌握并会使用计算机网络来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3)情感体验丰富,协作能力增强:与这一代中学生在物质上的富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在“情感”上的匮乏。独生子女的孤僻、冷漠、不善与人沟通等缺憾都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实践活动中陌生的人和新鲜的事物让学生的情感经历了一次次的考验。而且,活动课提供了一个有利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了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彼此学会了尊重、理解以及容忍他人,学会了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和成果,在欣赏自己的同时,也学会了欣赏别人。

  (4)社会责任感增强:在整个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认真的探究,不仅提升了自身的人文素养,还养成了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不满足与现状的进取精神、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同时也懂得知识对于人、自然和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开始尝试着关心他人、社会和国家,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对课题的反思:

  通过初步的实践,我们认为,本课题的进行可分为三个阶段:进入情境阶段(选题并拟定计划)、实践体验阶段(调查研究)、表达交流阶段(总结分析并完成调查报告)。当然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

  (1)进入情境阶段。

  在这一阶段,先为学生创设了一些直观的感性的情境。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开设了一些讲座,目在在于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明确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然后经过讨论,提出核心问题,诱发学生探究的动机,进而确定研究范围和研究题目。

  同时,帮助学生通过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有关研究题目的知识水平,为学生准备的研究课题可以隐含争议性的问题,使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认识、分析问题。课题确定后,学生建立了几个研究小组,大家共同讨论和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包括确定合适的研究方法、如何收集可能获得的信息、准备调查研究所要求的条件、可能采取的行动和可能得到的结果。

  (2)实践体验阶段。

  在确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后,学生开始进入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认为学生应该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

  指导学生采用的方法包括:

  ①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即通过观察、访谈、上网、查阅书刊杂志、等获取资料的方式,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料;

  ②调查研究。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动物进行调查,获取调查结果;

  ③初步的交流。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或个人之间充分交流,学会认识客观事物,认真对待他人意见和建议,正确地认识自我并逐步丰富个人的研究成果,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3)表达和交流阶段。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这一阶段是课堂教学最活跃,最精彩的阶段,学生前面的调查研究成果将在这里充分展示,学生将获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然后把他们的成果在每次相关课上以口头报告的方式向全班发表。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分享成果,并且在交流、研讨中,其它学生要对研究小组的口头报告材料提出建议,对一些观点与研究小组进行辩论,,不论是讲的还是听的,都非常认真,讲的同学希望别人找不出毛病,使老师给出较高的评价,听的同学就希望多提建议,这也是一种才能的展示,教师对这些同学也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因此对每一节课都达到了学习的高潮。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13

  最近学校组织了赛课比赛,我们高一上周率先进行了赛课。上周一我在国际班2用高一12班的学生进行了赛课。赛课的内容是《基因分离定律》。本节内容包括基因的分离定律、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及分离定律的应用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孟德尔所做的豌豆1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的介绍和分析,揭示了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这部分是本节的重点,也是理解第二节中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的基础。第二部分通过对孟德尔遗传试验方法的总结,说明了正确的研究方法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这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教育的极好例子。第三部分通过具体事例说明了基因分离定律在杂交育种和医学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本节内容涉及“基因”、“等位基因”等概念,看似是第四章内容的提前,其实不然,教科书中只是把基因解释为控制性状的因子,是比较红光的说法,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接受、理解基因,又能引发他们的'好奇心,为第四章的学习打下基础。

  我赛课的内容主要是第一部分。本节课作为新授课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孟德尔所做的豌豆1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整节课从设计上借助多媒体的展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杂交试验的过程和结果,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大量的学生活动,总结一些抽象概念的定义。同时,老师通过多设疑、多提问、多讨论、多分析、多探究,把难点一一剖析成若干个简单问题,培养学生以发散、求新、求异思维为主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主体意识及探究精神。最后,通过多媒体的功能将学习的知识总结连贯起来并进行相关小题的训练。下面就我这节课学习内容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1、导入新颖并易懂

  在这节课的导入中我引用了平时我们常说的俗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来引出遗传的概念,进而说出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的简介。这种导入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学生又比较容易理解。所以,一开始就为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

  2、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在这节课中需要学生理解两个概念:“性状”和“相对性状”。这两个概念课本上有相应的文字解释,但是解释得过于抽象,学生根本理解不了。于是我思考着让学生用相应的肢体语言来理解这两个概念。我让学生看着同桌的眼睛、鼻子、耳垂、头发等,然后我总结我们看到的这些都叫做性状,进而总结出什么是性状。对于“相对性状”的解释我让大家跟我做了两个动作。第一个动作是让大家把舌头伸出来看能不能卷曲,结果有的学生能卷曲有的不能卷曲,我就说卷舌和平舌就是一对相对性状。第二个动作是让学生双手合十自然放在一起,看哪个手的拇指在上,结果有的学生是右手拇指在上,有的则是左手拇指在上,我总结出右手拇指和左手拇指就是一对相对性状。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有助于学生理解。此外,还可以调动学生的气氛,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作为一名新老师,我很珍惜这次赛课机会。赛课结束后,赵主任和我们生物组的老师都对我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我也会好好反思这些意见并把这些意见辅助到我今后的教学中。相信通过我的努力,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14

  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过程(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的积极、持续、周密、深入的自我调节性思考。教师经过教学反思,扩大自己的专业和理论视野,促成自身专业化发展和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使自己不断成长,尽快从经验的迷宫走向智慧的殿堂。以下我将结合自己从教一年来的教学体会来谈谈我对教学反思的几点见解和体会。

  一、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首先,知识、能力、情意三类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譬如,教师在讲解“生命系统的层次”时,如果对“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等讲解的不透彻,例题训练不到位,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就经常出现定义和概念的判断错误的现象;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意识要加强,为了增加课堂容量,教师往往注重自己一个人总是在滔滔不绝的讲,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训练,导致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下降;还有一个就是要善于创设情景,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如果仅仅局限于对生物知识的生硬讲解,一方面让学生感觉到生物离生活很远,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对生物产生畏难情绪,导致其学习能力的下降。课堂上要也给学生创设暴露思维过程的情境,使他们大胆地想、充分的问、多方位的交流,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自觉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所以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组织生物教学,正确认识学生的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层次,采用良好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地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

  其次,对重点、难点要把握准确。教学重点、难点正确与否,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意义。若不正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意义;若不明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方向。在生物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结果,即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因此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在教学目标中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如果已经非常明确,但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对重点的知识没有重点的讲,或是误将仅仅是“难点”的知识当成了“重点”讲。这种失衡直接导致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的下降。

  最后,师生的达标意识要强,达成度要高。对一些知识,教师不要自以为很容易,或者是满以为自己讲解的清晰到位,没有随时观察学生的反映,从而一笔带过,但学生的认知是需要一个过程,并不是马上就接受。所以我们要随时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方式和思路,准确流畅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达到共识。

  二、对教学技能的反思

  其一,讲授正确,语言规范简练。良好的语言功底对一名生物教师非常重要。生物学是有着严密逻辑性的科学学科,首先不能讲错,推导流畅,过度自然。其次,语言(普通话)要规范简练,表达清晰,语气抑扬顿挫,充满热情和感染力,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其二,板书精当,书写工整。好的板书有助于将教学内容分清段落,表明主次,便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体系、重点。所以板书要布局合理、提纲挈领、层次清楚、端庄大方。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在刚开始上课时缺乏些粉笔字的经验,没有考虑到让全班学生都看清楚,特别是没有考虑到要合理地使用面板,往往板书小、草、乱,以致影响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情绪。有的时候为了强调某个感念或它的某个特征,往往重复在一些字句下面加点、加圈、加波纹线,“五彩缤纷”,致使版面很不整洁,有损于美育教育。此外,板书难免有错漏。所以我觉得,我们在写好板书后要复看一遍,有错的能及时修改,错的地方不要用手掌随便一抹,否则黑板就成了“花脸”。如何又快又好的写出板书,是我今后需要努力的目标。同时我认为,作为一名生物老师也要练就一些作图的基本功,譬如能熟练地画出细胞的结构图,某些生物体的结构简图等等。

  其三,教具的使用、实验操作熟练,规范。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对教具和实验仪器功能了如指掌、使用轻车熟路、操作规范得当,避免在演示实验时操作不熟练,或是操作错误。在学生实验之前,教师自己一定要熟悉各种实验的要领、操作规范。

  三、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第一,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

  班级授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能照顾到绝大多数同学的因“班”施教,课后还要因人施教,对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要提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强课后辅导。记得有人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教师对好学生的感情是不需要培养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有意无意地将太多的精力和荣誉给予成绩好的学生,教学的重心向成绩好的学生倾斜,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视为差生,对他们关注的太少,教师缺乏对他们的鼓励和帮助,好像他们就是来“陪读”的,从而使得好的学生昂首阔步,越学越好;有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信心不足,越来越差,直接导致整体成绩两级分化,对后进生也是一种损失,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不要让所谓的差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第二,常言说得好,学无定法,贵在得法。

  高中学生的参与意识强,主体作用明显,有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教材的内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法,力求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教师不仅要重视对教师教法的研究,对改善学生学法的探讨也更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1、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这是指导学生自学的前提。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让每个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和要求,以使其有针对性地阅读、实验与讨论,寻求答案,尽力达标,其自学能力的培养也就此拉开了帷幕。

  2、指导学生进行三级预习。三级预习即指学期前预习、周预习和课前预习,其中课前预习最为重要。

  预习中要求学生:

  (1)划出概念和名词术语,以防模糊或混淆;

  (2)记下疑点难点,以便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听课,达到是释疑的目的;

  (3)尝试记忆教材的基本知识,识记生物简图,为课堂检测做准备。

  3、指导学生课堂阅读。

  4、指导学生观察实验。在实验中,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指导上,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和创造能力。

  5、对学习效果进行当堂检测,作为督促学生自学的手段。

  6、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第三,教学方式形式多样,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科技的发展,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平台,为“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加墨水”的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老师除了采用对学生提问,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查资料,写小论文等等传统的教学方式之外,还可以适当的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如网络、投影仪、录音录像、制作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制作生物结构和生物现象的演示动画等视听设备和手段,它除了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视觉上的冲击以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表现客观事物和各种生物现象,为学生提供大量而丰富的感性材料,突破传统教学手段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能将传统教学手段不能表现的许多现象和过程进行形象而生动的模拟表现,它是传统教学手段的补充和延伸,两者协调配合,就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而广泛地被广大的教育工作者采用。在新形势下,教师也要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学技能,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特别是加强一些常用教学软件的学习和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向学生渗透生物的常用研究方法和思想。学生如果对生物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将对生物知识领会的更加深刻,同时也学到了一些研究生物问题的思维方法,增强了学习能力。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15

  生物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能力。针对高中生物教师的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教学目标与计划:回顾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设定的目标和制定的教学计划,评估其是否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如果有需要,可以进行调整和改进。2. 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自己在教学中所采用的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评估其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如果有需要,可以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升教学效果。3. 学生学习情况与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他们的掌握程度、学习进展和困难等方面的情况。通过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互动,获取他们的反馈意见,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4. 教学资源与环境:审视教学所使用的资源和创设的学习环境,评估其是否能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支持,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有必要,可以寻找更多优质的教学资源,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5. 自身教学态度与能力:反思自己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能力,思考自己在教学中的表现和作为,以及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是否充分。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职业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在写教学反思时,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和实际经验,深入分析问题所在,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同时,还可以参考相关的教学理论和研究成果,以提高教学反思的深度和广度。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06-02

高中生物的教学反思06-26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06-12

[精选]高中生物教学反思07-04

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07-18

高中生物的教学反思07-11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07-10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07-10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热】08-24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热门】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