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夫的故事教学反思
《渔夫的故事》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渔夫的故事教学反思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渔夫的故事教学反思范文【1】
《渔夫的故事》是一篇课内阅读课文。故事主要讲了一个贫穷的渔夫,到海边去捕鱼,意外地捞上了所罗门封锁魔鬼的瓶子。他打开瓶子,狡猾凶恶的魔鬼钻了出来,想要杀死他。渔夫用自己的智慧战胜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锁在瓶子里。故事中魔鬼的强大和渔夫的弱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故事告诉人们:拥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
在教学本课时,我用了一课时抓住以下环节展开教学。布置学生课前预习→出示字词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抓重点词句体会渔夫和魔鬼的性格特点。
也许本故事情节受学生喜欢,也许故事内容并不复杂,再也许是学生用心去预习了。课堂上的我不但如此轻松(不太费口舌),而且有了更多的发现。发现学生的进步,发现学生的细心(会咬文嚼字了),发现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
比如:只在检查完生字词掌握情况后还未理解故事情节前就让全班同学(男的扮魔鬼,女的扮渔夫)分角色朗读课文,删去了自由朗读、指名读,纠正评析等环节,学生们竟能做到流利、整齐,甚至有感情。这足能说明孩子们真的预习进去了。
又比如:在讨论渔夫和魔鬼各是怎样的人时,小不点伏培阳同学说:“我觉得渔夫是个有勇有谋的人,他在可怕的魔鬼面前不但不害怕,还能想出办法来制服魔鬼。他就像‘小夜莺’一样。”好一个“有勇有谋”,好一句“他就像‘小夜莺’一样。”比老师概括得更全面,比老师讲得更贴切。
而孙宇健同学说:“魔鬼是个狡猾的人。魔鬼对渔夫说:‘整整过了400年了,始终没有人来解救我,我非常生气。从今以后,谁要是来解救我,我一定要杀死他。’可现实是所罗门已经死了1800年了,而照魔鬼说的自己才被所罗门封锁400年,魔鬼的话分明是杀人的借口。魔鬼杀人还要给自己找台阶下,简直是狡猾到家了。”“真是个既细心又聪明的孩子,竟懂得联系前后文抓住“1800年”和“400年”来识别魔鬼的谎言。”
正当我的内心为孙宇健同学的进步喝彩时,“机灵鬼”商发兵说:“老师,我不同意孙宇健的意见,课文没有具体写出魔鬼到底被关在瓶子几年了,只是说‘从今以后,谁要来解救我,我一定要杀死他。’从今以后是几年呀,也许是1900年了。所以我觉得魔鬼的话是有道理的`,不能说他狡猾。”
话未说完,杨朱勇已把双手举得高高的,他说:“我同意魔鬼是狡猾的说法,但是不从‘1800年’和‘400年’来分析。课文的第5、6自然段,24、25自然段写的魔鬼态度的变化就能说明魔鬼是阴险狡诈的人。”……讨论还在继续,而我却没了插嘴的机会。
这堂课,我有了另一个身份——学生学习成果的分享者。
这堂课,我发现“教是为了不教!”正向我绽开笑脸。
渔夫的故事教学反思范文【2】
在教学《渔夫的故事》一文时,我首先注意到了人物语言的特点,所以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进行了分角色表演,我要求扮演者表现出魔鬼的凶恶,渔夫的弱小机智,从语言、动作等方面把魔鬼渔夫的形象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这样一个凶恶强大的魔和一个手无寸铁、弱小的渔夫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全体同学抱以热烈的掌声。这些都在我的意料之中的。所以我认为,只要肯大胆放手,学生的潜力会最大限度的发挥。
其次由浅人深,突破难点。本文的教学难点是对“立足于现实而又富有幻想”的这一艺术特色的理解。为突破这一难点。我从人物和情节角度,考虑、设计了一组由浅人深的问题,组织学生课堂讨论,让学生沿着教师铺设的台阶,拾级攀登,逐步明确:渔夫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是正义力量的代表;魔鬼是幻想中的人物,但是像魔鬼那样的坏人在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的,在它身上集中反映了各种反动派的种种本性,它是邪恶势力的化身。渔夫跟魔鬼的斗争情节也是幻想的,但是这种斗争正是现实生活中正义与邪恶斗争的曲折反映,最后渔夫的胜利则寄寓了“正能压邪”的道理。
同时我又引导学生开拓想像,训练思维。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在赏析课文之后,要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故事复述下来,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渔夫的故事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反思08-11
四年级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08-11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08-11
《成语故事》教学反思07-30
成语故事教学反思范文09-14
教学反思的意义07-16
教学反思的写法07-20
教学反思的误区01-16
书法的教学反思12-21
教学反思的方法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