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钟》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2-09-28 04:59:42 小学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花钟》的教学反思(通用7篇)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花钟》的教学反思(通用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花钟》的教学反思(通用7篇)

  《花钟》的教学反思1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花钟》是一篇说明文,虽然介绍科普知识,但是课文语言优美,生动地展现了不同花的开放,又通过举例具体地说明了花开的原因。如何使学生对相关知识有所感知并产生积极的探究欲望,又能促进语文能力的发展?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课程目标,我循着学生的情感变化进程,努力引导他们从语言的角度去走近“花钟”、看懂“花钟”、品味“花钟”、质疑“花钟”和研究“花钟”,和学生一起站在语言的门厅里聆听花钟独特的报时。

  一、欣赏独特的时钟

  1、教师引导:同学们,咱们都见到过各种各样的时钟,有的挂在墙头,有的摆在床头柜上,瞧,我的手机上也装着小小的时钟,它们能告诉我们时间。那你们知道花钟吗?

  2、当学生作出阅读前的猜想后,教师提出初读课文要求:究竟什么是花钟,咱们读读课文就会明白。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当交流完“什么是花钟?”后,教师直接引入:课文第三段就是这样写的,自由读读这一段,你还读懂了什么?重点点拨:

  (1)你是不是觉得很有趣?有趣在哪儿?

  (2)课文为什么说“大致”?

  (3)怎么个“陆续”开放?并一起读出花钟的有趣。

  评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现实生活中,学生对于花其实并不熟悉,但对于“花钟”这种新奇的事物是充满兴趣和疑问的。因此,我循着学生的情感起点,先引导学生看课题质疑,进而快速地直面课文,并马上落脚在末尾一段,通过自读,初步了解什么是花钟。

  4、引导学习第一段:可是,你能看懂花钟吗?是啊,要看懂花钟就得知道什么花几点钟开。咱们知道花开的时间吗?哦,第一段就写了花朵陆续开放。植物学家是通过留心观察,知道花朵的开放时间的,咱们现在只有通过读课文了解。读读几点钟开什么花?

  5、反馈时教师大屏幕出示花钟图,说:同学们看,这儿也有个钟面,但没有时间标志和指针,这是一座圆圆的花圃,要是把课文里写到的这些花种在上面,当它们陆续开放时,你能马上认出它们,并说出是几点钟吗?教师播放花朵陆续开放,学生争相说出几点什么花开放。

  6、教师指着大屏幕说:这圆圆的花圃上,鲜花朵朵,陆续开放,就在告诉我们时间,这就是花钟,你觉得这是一座怎样的时钟?

  评点:“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由“你能看懂花钟吗?”激起了学生对课文第一段的学习兴趣。教师播放花朵陆续开放的课件,让学生看懂花钟,则是带学生进入了自然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了花钟的`鲜艳与芳香,感受到了它的多种功用、它的神奇与独特。由此,为研究这一段语言的表达做好了情感准备和背景铺垫。

  二、品味独特的报时

  1、顺着学生的回答:美妙的花钟、神奇的花钟、令人心旷神怡的花钟……教师提出要求:课文是怎么介绍这么美妙的、神奇的花钟的。咱们再静静地、细细地读读第一段,去寻找,去发现课文写得好在哪儿?反馈时,引导学生说出以下几点:

  (1)把花的开放写得具体、生动;

  (2)同样写开花,课文用了不同的写法;

  (3)写每一种花开放,都是根据这种花的特点。

  2、进一步引导:课文是怎么写每一种花开放的。你觉得哪一句写得好,可以画出来,再仔细读读、想想。在学生交流时,教师大屏幕出示相关花朵开放的照片,同时,注意点拨语言表述的准确、生动、具体:

  (1)花朵的形状,如“喇叭”;

  (2)花朵的色彩,如“红艳艳”;

  (3)花朵的形态,如昙花“含笑一现”、万寿菊“欣然怒放”。最后,教师小结:每一种花的开放,课文可不是随便写写的,而是根据花的色彩、大小、开放的样子这些特点,有着不同的写法,把花朵陆续开放写得丰富而有变化,让咱们仿佛看见花朵千姿百态。

  3、引导笔练:发现没有,还有两种花,课文好像没有写出它们开放的样子,咱们能不能写写它们的开放,选择一种花写出它是怎么开放的。交流评价时突出:咱们把这两种花的开放写美了,而且也学会了用不同的方法表达。

  4、引导朗读:鲜花用自己的开放这种特殊的、美好的方式告诉你、我、我们大家时间。咱们也来做做花钟,读出花的陆续开放,你喜欢做哪一种花,就自己站起来大声读她的开放。现在,让咱们用美妙的朗读、用开放这种美好的方式告诉大家时间。

  评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课文第一段最大的语言特色就是写每一种花开放,都是不同的表达。要让学生自己感悟到丰富而有变化的表达,只有通过“读”。《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去发现课文第一段写得好在哪儿;在总体感受语言特点的基础上,再具体研读描写花开的句子,让学生通过朗读去感受、欣赏、评价每一句话的好处、每一种花的情趣;最后,引导学生尝试写一写“夜来香”和“午时花”的开放。如此这般,学生在品味花钟独特的报时方法时,也感悟到了课文语言表达的独到。

  三、感悟独特的开放

  1、鼓励质疑:读到这儿,你有什么发现和问题吗?学生可能会问:

  (1)我还想知道,还有什么花在几点钟开放?教师回应:老师还知道几种花朵的开放时间,边大屏幕出示照片,边介绍:蒲公英在早晨六点开花;紫茉莉约下午四点开放;下午五点,白香水百合开放;晚上六点,丝瓜花开放……并引导:回家也可以观察一下你家里的花大约几点钟开放,几点钟闭合。

  (2)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教师引导:咱们接着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2、引导自由读第二段,找找原因,当学生找到答案后出示文中两个概括写的重点句,并问,植物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密切的关系,怎么个密切?再读读有关的句子想一想。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昙花在九点左右开花原来是由周围条件决定的。看来,课文举了昙花这个例子就一下子讲明白了植物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密切关系的科学道理。继续引导:而有的花开放时间又与昆虫活动时间相吻合,怎么个“吻合”?为什么会“吻合”?

  3、接着,教师随机大屏幕出示照片“牵牛花”、“睡莲”、“夜来香”、“午时花”、“万寿菊”,这些花为什么有它们自己的开放时间,根据你的了解大胆猜测,举例来说说。根据学生猜想,教师小结:刚才咱们也举了例子来说明为什么花朵开花的时间不同,有的同学推测得很有道理,像个小小植物学家。但是,这些花开花的时间究竟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还是跟昆虫有关,甚至跟其它因素相关,咱们在课后可以去查阅资料进一步再研究。

  评点:课文第二段的语言特点是用具体的例子说明抽象的结论。教师先引导学生通过读懂昙花开花时间的形成来理解花开时间与湿度、温度、光照的密切联系,进而也明白花开与昆虫活动的联系。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课前知识准备说说其它花朵开放时间的形成。在一种类似于科学探究的情境中,在语言的表述和积累中,学生进一步感悟了课文以举例作具体说明的方法,在感受每一种花独特的开放的同时,也感悟到了课文表达的恰如其分。

  诚如《花钟》一文用美好的语言介绍花的时钟,诚如“花钟”用花朵美好的开放告诉人们时间,诚如那位植物学家在用一颗美好的心研究自然、留意生活,《花钟》一文的教学,我领着学生,和他们一同绽放着花开般的美好心灵,站在语言的门厅里,于是,我们聆听到了花钟独特的报时。

  《花钟》的教学反思2

  《花钟》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不同的花卉开放的时间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绍了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植物学家利用花的这种特点制作了有趣的花钟。根据教材内容,我对教学目标有了这样的“定位”——通过该课的学习,学生要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娇嫩”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其中,难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样的意思”。

  因此我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并例举了牵牛花等九种花不同的开花时间来说明这个发现。接着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两个原因,最后扩展开去,谈到植物学家修建“花钟”,其做法很奇妙。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本课思路清晰,语言很美,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理解课文内容,从读中感悟词句的优美,课堂上我力求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读,如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默读、引读、齐读、配乐读、做动作体会读等,再通过欣赏鲜花的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直观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丽,朵朵鲜花争奇斗艳,激发学生对花的喜爱,培养他们的语感,加强情感和美的熏陶。

  本课的不足之处有很多,每次提出的问题有一定难度之时,学生们就睁大眼睛看着我,其时我心里也急呀,于是乎急着想给学生一些启发,急着想看到学生举手,话不知不觉就多了起来,于是乎学生思考的时间相对来说少了许多,他们只是围着我的思路在转,思维空间也少了许多,所以得到的答案也就单一了许多,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遗憾,还有是第四个环节,引导学生建花钟,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没有前三个环节高,回答问题的质量也不高,学习的热情与前三个环节形成较大落差。究其原因是小学生生活阅历浅,对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了解甚少。假使我在课前让学生上网查资料,了解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再在第二环节感知花钟上的花后,进行拓展:“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花开放的时间呢?”为第四个环节建花钟作个铺垫,我想在教学第四个环节时,不致于留下遗憾。这个遗憾使我吸取了一个教训:必须了解儿童特点,重视课前预习。

  《花钟》的教学反思3

  课文开始,我用课文的语句引入,请会读的学生朗读,看看作者发现了什么。这样孩子阅读课文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学生们很快进入状态。之后围绕问题再读,边读边思考。三读,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四读,读出感情。

  这样整节课时时围绕读书做文章。让学生们充分的读,在读中发现问题,在读书中解决问题。

  "读"是理解课文的有效手段。读能帮忙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资料。多读的目的在于将课堂的学习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我去感悟领会课文。本课教学时我采用多种方法指导朗读。

  1、听读。学习课文之前,可安排学生看课文听录音或听教师范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资料,训练学生的听力,让学生受到录音或教师朗读的熏陶。

  2、自读。自读的目的是让学生读通,读熟课文。在学生自由读前,要提出要求:(1)借助拼音,仔细读课文,不丢字,不加字。(2)读的过程中遇上难读的句子可作记号或随时请教老师。(3)读通课文后,标出自然段序号和画出生字。对于课文中出现的难读的字和较长的词组,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注意。如"炙"不少学生读成"zi",等等。我都及时进行了纠正

  3、细读。所谓细读,就是一句一句地读,一段一段地读,边读边进行字,词,句,段的训练。这一步是以"情"贯穿的读。课文一段我抓住一天之内不一样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去引导,我这时适时引导:花开放了你高兴吗这一段应带着什么样的感情去读进行了朗读指导。二段我主要抓住你读了课文,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自读自悟。课文的最后一段,我主要抓住搞笑,让学生去读。读这一部分时,要读得亲切活泼。我设计了这样的问话引导孩子:"孩子们,这位植物学家的想法可真奇妙,设计的花钟可真搞笑,能不能透过你的读书声让老师感受到他的搞笑呢"

  4、赛读。经过教师的指导,多数学生能读熟课文。这时,可安排学生分组比赛读,每组选出最好的同学再比。读完后师生共同评议,指出优点和不足,以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在读熟,读出感情后,再进行背诵的练习。

  《花钟》的教学反思4

  《花钟》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不同的花卉开放的时间也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绍了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植物学家利用花的这种特点制作了有趣的花钟。对于三年级上期这个特定的年龄段,根据课文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我确定了这篇课文在发展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应发挥的具体作用。

  我首先尝试进行巧妙的学科融合,让师生、生生在简单的对话中,数学、常识、语文三门学科的知识都有巧妙的融合、重组:让学生学会看钟,是早上几点,下午几点,还是晚上几点,这是数学方面的知识技能;而让学生知道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了解什么花大致是几点开,这又是常识知识;“万寿菊开了,大致是下午三时。蔷薇开了,大致是凌晨五点。”这又是用“大致”进行了说话训练,接着找“也许、左右、大概、大约”等词来替换,不仅加深了对“大致”的理解,更是一种词语的活用,词语的内化。实现一举多得。其次注重愉悦的情感流淌通过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在知识环境中寻求人的“适意安居”。淡化了教学行为,淡化了僵硬的学习,而学生却学得那样轻松自然,愉快充实。让学生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

  课堂中我始终引导学生去感受,去发现。欣赏了花钟画面,让学生感受到了花钟的美,科学家做法的奇妙,并通过两个句子的比较,让学生通过读、辨,感受到了平常说的口头语,是那样单调、枯燥,更为重要的是激起了学生去寻求,去感受,去体验丰富、生动有趣的语言美的愿望。尊重学生经历了可贵的情感体验。新课标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展示了学生心灵成长的过程,是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课上,始终用饱满的、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如:在引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时,说“欣赏了这么美的句子,看到了这么美的花,老师也禁不住想放声朗读,同学们愿意给我一个展示的机会吗?就这样,学生的情感得到了熏陶、感染、升华,从而更加产生了对花钟、对各种花的喜爱,对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充分的语言实践。国家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课堂教学应是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主战场,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教学,注重语言的积累运用,注重朗读、默读等综合感知的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花钟》的教学反思5

  《花钟》是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对于本节课,我的反思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强化语文能力训练。“听说读写”是语文能力的体现,它不会凭空增长。因此,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创造能力的生长点。在本节课中,紧扣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提升能力的“生长点”:(1)朗读体会。读的内容包括词、句、篇,读的形式丰富多样,小组赛读、教师范读、分角色读、个人读等。(2)句式训练。比如口头说话训练。(3)讨论分享。学生在听、说的过程中,互相学习、提升能力。

  第二,注重自主合作。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都非常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利用奖励机制充分激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愿和兴致。本节课中,小组合作朗读、小组内分享《采蜜园》收集的有关花、草等植物的有趣知识,都体现了小组合作。

  第三,在这一节课中,我认为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学生都把收集到与花草植物有关的资料写在《采蜜园》里面,经过反思,我认为可以鼓励学生做成手抄报。由此一来,形式更加丰富,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思考、实践的机会更多,承载语文学习的`土壤也更加丰厚。

  教学永远是遗憾的艺术。对我而言,这节课是充满遗憾的。然而,或许充满遗憾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在有遗憾的课堂中,不断反思才能不断成长!

  《花钟》的教学反思6

  《花钟》是三年级语文第13课的内容,我教学的是第一课时,结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我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课后有以下两点反思:

  一、对长句的指导阅读

  在识字的教学环节过后,教师注意对三个难读的长句,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从现场学生的表现来看,长句的朗读对他们而言是存在朗读难度的,而我认为从三年级开始注意对学生的朗读能力进行培养,从长句的朗读到以后段的朗读再到全文的朗读,这应该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教学理念能为学生以后的朗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让学生选择“喜欢的”,形成个人独特的学习体验

  课文中描写了九种不同的花在不同时间开放。我把花开的样子变成一首“小诗”,让学生选择其中自己所喜欢的课文中对花开描写的说法进行自己的“解读”,学生因为“比喻生动”“拟人形象”“描绘简洁”等的角度完成自己的.喜欢的阐述。教师不必费劲进行对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解释,学生自己就已经可以领悟,即可达到教学的效果,不会有教师牵着学生走的感觉。我想在其中学生也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学习体验。

  《花钟》的教学反思7

  《花钟》,终于上完了,心里的大石头终于可以放下了,终于可以忙其他的事情了,手上的事情很多、很多,再加上心情烦躁,因此前阵子根本没有什么心思认真备课。刚听到要上花钟,我的心头一蹬,因为我不大喜欢上说明文,可也没有办法,校要求上同课异构,其实我早就该克服自己的心理,上什么课文都要有信心上好,不能去挑课文。看了教材觉得课文的第二、三很难把握,所以决定上第一课时,因此选择了第一段,选择这一段进行教学,第一段作者介绍了9种不同的花开花的时间,这段文字作者写得形象、生动,运用了拟人的写法写出了各种花开放的样子,而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既是课文的重点,也是我们教学的重点,而这个教学点如果老师教好了,就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写好不同的花开放的样子的'语句。

  准备这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是:

  1)无论是上第几课时,教师要有发现教材、捕捉教材的慧眼,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找准教学点的基本点,挖掘教材该讲的内容,舍弃不该讲的内容,(包含很多学生已懂的和不重要的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的环节不要过多,一节课不要面面俱到,什么都想抓,但是却什么都抓不好,不要奢望学生什么都掌握。相反,如果你设计的内容少了,省下的时间把文本挖深了、学深了,学生那才是真正的读懂课文。最好的课堂设计是环节简单,但内容充满,课要符合文本,挖掘文本的内涵,只有在课堂上充满浓浓的语文味,才能一步步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由于新接班,第一次上公开课,我对学生的上课的情况根本没底,今天的课堂当学生无法回答正确的答案时,我反复地引导孩子从而导致了自己的语言的繁琐、啰嗦,而这点我却没注意,看来修炼课堂语言是当务之急。

  3)往后的课堂要继续反思,努力做到每上完一节课都要让自己有一课一得,一课一思的思考。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花钟》的教学反思(通用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花钟》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学三年级语文《花钟》教学反思04-17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花钟教学反思04-17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花钟》教学反思04-18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花钟》教学反思07-09

小学三年级语文《花钟》教学反思7篇04-17

小学三年级语文《花钟》教学反思(7篇)04-17

小学三年级语文《花钟》教学反思精选7篇04-17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05-16

小学三年级语文《花钟》教学反思集锦7篇04-17

小学音乐《茉莉花》教学反思12-01

在线咨询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花钟》的教学反思(通用7篇)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花钟》的教学反思(通用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花钟》的教学反思(通用7篇)

  《花钟》的教学反思1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花钟》是一篇说明文,虽然介绍科普知识,但是课文语言优美,生动地展现了不同花的开放,又通过举例具体地说明了花开的原因。如何使学生对相关知识有所感知并产生积极的探究欲望,又能促进语文能力的发展?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课程目标,我循着学生的情感变化进程,努力引导他们从语言的角度去走近“花钟”、看懂“花钟”、品味“花钟”、质疑“花钟”和研究“花钟”,和学生一起站在语言的门厅里聆听花钟独特的报时。

  一、欣赏独特的时钟

  1、教师引导:同学们,咱们都见到过各种各样的时钟,有的挂在墙头,有的摆在床头柜上,瞧,我的手机上也装着小小的时钟,它们能告诉我们时间。那你们知道花钟吗?

  2、当学生作出阅读前的猜想后,教师提出初读课文要求:究竟什么是花钟,咱们读读课文就会明白。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当交流完“什么是花钟?”后,教师直接引入:课文第三段就是这样写的,自由读读这一段,你还读懂了什么?重点点拨:

  (1)你是不是觉得很有趣?有趣在哪儿?

  (2)课文为什么说“大致”?

  (3)怎么个“陆续”开放?并一起读出花钟的有趣。

  评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现实生活中,学生对于花其实并不熟悉,但对于“花钟”这种新奇的事物是充满兴趣和疑问的。因此,我循着学生的情感起点,先引导学生看课题质疑,进而快速地直面课文,并马上落脚在末尾一段,通过自读,初步了解什么是花钟。

  4、引导学习第一段:可是,你能看懂花钟吗?是啊,要看懂花钟就得知道什么花几点钟开。咱们知道花开的时间吗?哦,第一段就写了花朵陆续开放。植物学家是通过留心观察,知道花朵的开放时间的,咱们现在只有通过读课文了解。读读几点钟开什么花?

  5、反馈时教师大屏幕出示花钟图,说:同学们看,这儿也有个钟面,但没有时间标志和指针,这是一座圆圆的花圃,要是把课文里写到的这些花种在上面,当它们陆续开放时,你能马上认出它们,并说出是几点钟吗?教师播放花朵陆续开放,学生争相说出几点什么花开放。

  6、教师指着大屏幕说:这圆圆的花圃上,鲜花朵朵,陆续开放,就在告诉我们时间,这就是花钟,你觉得这是一座怎样的时钟?

  评点:“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由“你能看懂花钟吗?”激起了学生对课文第一段的学习兴趣。教师播放花朵陆续开放的课件,让学生看懂花钟,则是带学生进入了自然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了花钟的`鲜艳与芳香,感受到了它的多种功用、它的神奇与独特。由此,为研究这一段语言的表达做好了情感准备和背景铺垫。

  二、品味独特的报时

  1、顺着学生的回答:美妙的花钟、神奇的花钟、令人心旷神怡的花钟……教师提出要求:课文是怎么介绍这么美妙的、神奇的花钟的。咱们再静静地、细细地读读第一段,去寻找,去发现课文写得好在哪儿?反馈时,引导学生说出以下几点:

  (1)把花的开放写得具体、生动;

  (2)同样写开花,课文用了不同的写法;

  (3)写每一种花开放,都是根据这种花的特点。

  2、进一步引导:课文是怎么写每一种花开放的。你觉得哪一句写得好,可以画出来,再仔细读读、想想。在学生交流时,教师大屏幕出示相关花朵开放的照片,同时,注意点拨语言表述的准确、生动、具体:

  (1)花朵的形状,如“喇叭”;

  (2)花朵的色彩,如“红艳艳”;

  (3)花朵的形态,如昙花“含笑一现”、万寿菊“欣然怒放”。最后,教师小结:每一种花的开放,课文可不是随便写写的,而是根据花的色彩、大小、开放的样子这些特点,有着不同的写法,把花朵陆续开放写得丰富而有变化,让咱们仿佛看见花朵千姿百态。

  3、引导笔练:发现没有,还有两种花,课文好像没有写出它们开放的样子,咱们能不能写写它们的开放,选择一种花写出它是怎么开放的。交流评价时突出:咱们把这两种花的开放写美了,而且也学会了用不同的方法表达。

  4、引导朗读:鲜花用自己的开放这种特殊的、美好的方式告诉你、我、我们大家时间。咱们也来做做花钟,读出花的陆续开放,你喜欢做哪一种花,就自己站起来大声读她的开放。现在,让咱们用美妙的朗读、用开放这种美好的方式告诉大家时间。

  评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课文第一段最大的语言特色就是写每一种花开放,都是不同的表达。要让学生自己感悟到丰富而有变化的表达,只有通过“读”。《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去发现课文第一段写得好在哪儿;在总体感受语言特点的基础上,再具体研读描写花开的句子,让学生通过朗读去感受、欣赏、评价每一句话的好处、每一种花的情趣;最后,引导学生尝试写一写“夜来香”和“午时花”的开放。如此这般,学生在品味花钟独特的报时方法时,也感悟到了课文语言表达的独到。

  三、感悟独特的开放

  1、鼓励质疑:读到这儿,你有什么发现和问题吗?学生可能会问:

  (1)我还想知道,还有什么花在几点钟开放?教师回应:老师还知道几种花朵的开放时间,边大屏幕出示照片,边介绍:蒲公英在早晨六点开花;紫茉莉约下午四点开放;下午五点,白香水百合开放;晚上六点,丝瓜花开放……并引导:回家也可以观察一下你家里的花大约几点钟开放,几点钟闭合。

  (2)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教师引导:咱们接着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2、引导自由读第二段,找找原因,当学生找到答案后出示文中两个概括写的重点句,并问,植物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密切的关系,怎么个密切?再读读有关的句子想一想。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昙花在九点左右开花原来是由周围条件决定的。看来,课文举了昙花这个例子就一下子讲明白了植物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密切关系的科学道理。继续引导:而有的花开放时间又与昆虫活动时间相吻合,怎么个“吻合”?为什么会“吻合”?

  3、接着,教师随机大屏幕出示照片“牵牛花”、“睡莲”、“夜来香”、“午时花”、“万寿菊”,这些花为什么有它们自己的开放时间,根据你的了解大胆猜测,举例来说说。根据学生猜想,教师小结:刚才咱们也举了例子来说明为什么花朵开花的时间不同,有的同学推测得很有道理,像个小小植物学家。但是,这些花开花的时间究竟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还是跟昆虫有关,甚至跟其它因素相关,咱们在课后可以去查阅资料进一步再研究。

  评点:课文第二段的语言特点是用具体的例子说明抽象的结论。教师先引导学生通过读懂昙花开花时间的形成来理解花开时间与湿度、温度、光照的密切联系,进而也明白花开与昆虫活动的联系。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课前知识准备说说其它花朵开放时间的形成。在一种类似于科学探究的情境中,在语言的表述和积累中,学生进一步感悟了课文以举例作具体说明的方法,在感受每一种花独特的开放的同时,也感悟到了课文表达的恰如其分。

  诚如《花钟》一文用美好的语言介绍花的时钟,诚如“花钟”用花朵美好的开放告诉人们时间,诚如那位植物学家在用一颗美好的心研究自然、留意生活,《花钟》一文的教学,我领着学生,和他们一同绽放着花开般的美好心灵,站在语言的门厅里,于是,我们聆听到了花钟独特的报时。

  《花钟》的教学反思2

  《花钟》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不同的花卉开放的时间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绍了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植物学家利用花的这种特点制作了有趣的花钟。根据教材内容,我对教学目标有了这样的“定位”——通过该课的学习,学生要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娇嫩”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其中,难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样的意思”。

  因此我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并例举了牵牛花等九种花不同的开花时间来说明这个发现。接着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两个原因,最后扩展开去,谈到植物学家修建“花钟”,其做法很奇妙。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本课思路清晰,语言很美,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理解课文内容,从读中感悟词句的优美,课堂上我力求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读,如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默读、引读、齐读、配乐读、做动作体会读等,再通过欣赏鲜花的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直观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丽,朵朵鲜花争奇斗艳,激发学生对花的喜爱,培养他们的语感,加强情感和美的熏陶。

  本课的不足之处有很多,每次提出的问题有一定难度之时,学生们就睁大眼睛看着我,其时我心里也急呀,于是乎急着想给学生一些启发,急着想看到学生举手,话不知不觉就多了起来,于是乎学生思考的时间相对来说少了许多,他们只是围着我的思路在转,思维空间也少了许多,所以得到的答案也就单一了许多,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遗憾,还有是第四个环节,引导学生建花钟,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没有前三个环节高,回答问题的质量也不高,学习的热情与前三个环节形成较大落差。究其原因是小学生生活阅历浅,对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了解甚少。假使我在课前让学生上网查资料,了解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再在第二环节感知花钟上的花后,进行拓展:“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花开放的时间呢?”为第四个环节建花钟作个铺垫,我想在教学第四个环节时,不致于留下遗憾。这个遗憾使我吸取了一个教训:必须了解儿童特点,重视课前预习。

  《花钟》的教学反思3

  课文开始,我用课文的语句引入,请会读的学生朗读,看看作者发现了什么。这样孩子阅读课文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学生们很快进入状态。之后围绕问题再读,边读边思考。三读,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四读,读出感情。

  这样整节课时时围绕读书做文章。让学生们充分的读,在读中发现问题,在读书中解决问题。

  "读"是理解课文的有效手段。读能帮忙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资料。多读的目的在于将课堂的学习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我去感悟领会课文。本课教学时我采用多种方法指导朗读。

  1、听读。学习课文之前,可安排学生看课文听录音或听教师范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资料,训练学生的听力,让学生受到录音或教师朗读的熏陶。

  2、自读。自读的目的是让学生读通,读熟课文。在学生自由读前,要提出要求:(1)借助拼音,仔细读课文,不丢字,不加字。(2)读的过程中遇上难读的句子可作记号或随时请教老师。(3)读通课文后,标出自然段序号和画出生字。对于课文中出现的难读的字和较长的词组,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注意。如"炙"不少学生读成"zi",等等。我都及时进行了纠正

  3、细读。所谓细读,就是一句一句地读,一段一段地读,边读边进行字,词,句,段的训练。这一步是以"情"贯穿的读。课文一段我抓住一天之内不一样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去引导,我这时适时引导:花开放了你高兴吗这一段应带着什么样的感情去读进行了朗读指导。二段我主要抓住你读了课文,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自读自悟。课文的最后一段,我主要抓住搞笑,让学生去读。读这一部分时,要读得亲切活泼。我设计了这样的问话引导孩子:"孩子们,这位植物学家的想法可真奇妙,设计的花钟可真搞笑,能不能透过你的读书声让老师感受到他的搞笑呢"

  4、赛读。经过教师的指导,多数学生能读熟课文。这时,可安排学生分组比赛读,每组选出最好的同学再比。读完后师生共同评议,指出优点和不足,以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在读熟,读出感情后,再进行背诵的练习。

  《花钟》的教学反思4

  《花钟》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不同的花卉开放的时间也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绍了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植物学家利用花的这种特点制作了有趣的花钟。对于三年级上期这个特定的年龄段,根据课文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我确定了这篇课文在发展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应发挥的具体作用。

  我首先尝试进行巧妙的学科融合,让师生、生生在简单的对话中,数学、常识、语文三门学科的知识都有巧妙的融合、重组:让学生学会看钟,是早上几点,下午几点,还是晚上几点,这是数学方面的知识技能;而让学生知道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了解什么花大致是几点开,这又是常识知识;“万寿菊开了,大致是下午三时。蔷薇开了,大致是凌晨五点。”这又是用“大致”进行了说话训练,接着找“也许、左右、大概、大约”等词来替换,不仅加深了对“大致”的理解,更是一种词语的活用,词语的内化。实现一举多得。其次注重愉悦的情感流淌通过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在知识环境中寻求人的“适意安居”。淡化了教学行为,淡化了僵硬的学习,而学生却学得那样轻松自然,愉快充实。让学生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

  课堂中我始终引导学生去感受,去发现。欣赏了花钟画面,让学生感受到了花钟的美,科学家做法的奇妙,并通过两个句子的比较,让学生通过读、辨,感受到了平常说的口头语,是那样单调、枯燥,更为重要的是激起了学生去寻求,去感受,去体验丰富、生动有趣的语言美的愿望。尊重学生经历了可贵的情感体验。新课标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展示了学生心灵成长的过程,是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课上,始终用饱满的、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如:在引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时,说“欣赏了这么美的句子,看到了这么美的花,老师也禁不住想放声朗读,同学们愿意给我一个展示的机会吗?就这样,学生的情感得到了熏陶、感染、升华,从而更加产生了对花钟、对各种花的喜爱,对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充分的语言实践。国家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课堂教学应是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主战场,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教学,注重语言的积累运用,注重朗读、默读等综合感知的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花钟》的教学反思5

  《花钟》是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对于本节课,我的反思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强化语文能力训练。“听说读写”是语文能力的体现,它不会凭空增长。因此,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创造能力的生长点。在本节课中,紧扣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提升能力的“生长点”:(1)朗读体会。读的内容包括词、句、篇,读的形式丰富多样,小组赛读、教师范读、分角色读、个人读等。(2)句式训练。比如口头说话训练。(3)讨论分享。学生在听、说的过程中,互相学习、提升能力。

  第二,注重自主合作。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都非常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利用奖励机制充分激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愿和兴致。本节课中,小组合作朗读、小组内分享《采蜜园》收集的有关花、草等植物的有趣知识,都体现了小组合作。

  第三,在这一节课中,我认为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学生都把收集到与花草植物有关的资料写在《采蜜园》里面,经过反思,我认为可以鼓励学生做成手抄报。由此一来,形式更加丰富,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思考、实践的机会更多,承载语文学习的`土壤也更加丰厚。

  教学永远是遗憾的艺术。对我而言,这节课是充满遗憾的。然而,或许充满遗憾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在有遗憾的课堂中,不断反思才能不断成长!

  《花钟》的教学反思6

  《花钟》是三年级语文第13课的内容,我教学的是第一课时,结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我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课后有以下两点反思:

  一、对长句的指导阅读

  在识字的教学环节过后,教师注意对三个难读的长句,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从现场学生的表现来看,长句的朗读对他们而言是存在朗读难度的,而我认为从三年级开始注意对学生的朗读能力进行培养,从长句的朗读到以后段的朗读再到全文的朗读,这应该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教学理念能为学生以后的朗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让学生选择“喜欢的”,形成个人独特的学习体验

  课文中描写了九种不同的花在不同时间开放。我把花开的样子变成一首“小诗”,让学生选择其中自己所喜欢的课文中对花开描写的说法进行自己的“解读”,学生因为“比喻生动”“拟人形象”“描绘简洁”等的角度完成自己的.喜欢的阐述。教师不必费劲进行对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解释,学生自己就已经可以领悟,即可达到教学的效果,不会有教师牵着学生走的感觉。我想在其中学生也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学习体验。

  《花钟》的教学反思7

  《花钟》,终于上完了,心里的大石头终于可以放下了,终于可以忙其他的事情了,手上的事情很多、很多,再加上心情烦躁,因此前阵子根本没有什么心思认真备课。刚听到要上花钟,我的心头一蹬,因为我不大喜欢上说明文,可也没有办法,校要求上同课异构,其实我早就该克服自己的心理,上什么课文都要有信心上好,不能去挑课文。看了教材觉得课文的第二、三很难把握,所以决定上第一课时,因此选择了第一段,选择这一段进行教学,第一段作者介绍了9种不同的花开花的时间,这段文字作者写得形象、生动,运用了拟人的写法写出了各种花开放的样子,而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既是课文的重点,也是我们教学的重点,而这个教学点如果老师教好了,就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写好不同的花开放的样子的'语句。

  准备这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是:

  1)无论是上第几课时,教师要有发现教材、捕捉教材的慧眼,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找准教学点的基本点,挖掘教材该讲的内容,舍弃不该讲的内容,(包含很多学生已懂的和不重要的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的环节不要过多,一节课不要面面俱到,什么都想抓,但是却什么都抓不好,不要奢望学生什么都掌握。相反,如果你设计的内容少了,省下的时间把文本挖深了、学深了,学生那才是真正的读懂课文。最好的课堂设计是环节简单,但内容充满,课要符合文本,挖掘文本的内涵,只有在课堂上充满浓浓的语文味,才能一步步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由于新接班,第一次上公开课,我对学生的上课的情况根本没底,今天的课堂当学生无法回答正确的答案时,我反复地引导孩子从而导致了自己的语言的繁琐、啰嗦,而这点我却没注意,看来修炼课堂语言是当务之急。

  3)往后的课堂要继续反思,努力做到每上完一节课都要让自己有一课一得,一课一思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