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时间:2021-06-26 08:35:47 小学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7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7篇

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学生在已掌握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和平行四边形各部分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的,我能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进行教学。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并且通过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剪切和平移的思想,并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难点是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使学生切实理解由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关系。

  一、重在每个孩子都参与

  本节课教学我充分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学习。首先,通过财主分地的故事导入,让学生大胆猜测:长方形的地和平行四边形的地哪块大?然后让他们各自说明理由,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证实自己的观点。有的孩子提出用数方格的方法,还有的孩子用剪切和平移的方法,然后再进行逐步展开。全班孩子在数格子的时候会发现问题,平行四边形的格子没有那么好数,不满1格的都只能算半格,虽然数出的答案一样,但是不太精确,而且孩子们也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地的大小是不可能用数格子的方法来进行的。所以我们着重讲转换的方法。让每个学生自己动手剪拼,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全过程,去主动探求知识,强化学生参与意识,引导学生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通过割补、平移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从而找到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的关系,高与宽的关系,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得到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底×高,利用讨论交流等形式要求学生把自己操作——转化——推导的过程叙述出来,以发展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这样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作用。

  二、渗透“转化”思想,让所积累的经验为新知服务

  “转化”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我在教学本节课时采用了“转化”的思想,现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与谁有关,该怎样计算,接着引出你能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的什么图形来推导它的面积。学生很自然的想到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再来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启发学生设法把所研究的图形转化为已经会计算面积的图形,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创新意识。学生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顶点做的高剪开,通过平移,拼出长方形。第二种是沿着平行四边形中间任意一高剪开,第三种是沿平行四边形两端的两个顶点做的高剪开,把剪下来的两个小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再和剪后得出的长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节课学生只是拼出两种,另外一种情况(沿中间高剪开)学生没拼出来,我只好自己演示出来,让学生了解,拓宽空间思维想象。接着,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架起由具体到抽象的桥梁,使学生清楚的看到平行四边形到长方形的转化过程,把三种方法放在一起,让孩子们讨论比较,转化后的图形和原图形有什么样的关系,并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语言,组长汇报。这样就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孩子们了解到转化的思想很重要,在以后推导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可以提供方法迁移。

  虽然本节课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但后半部分的教学还存在着教师不敢完全放手的现象,课堂上有效的评价语言在本节课中也体现不够完善等等。教学是一门有着缺憾的艺术。做为教者的我们,往往在执教后,都会留下或多或少的遗憾,只要我们用心思考,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就会更加精彩!

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2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我设立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和比较的活动初步认识转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推导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反思这节课,我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具体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在教学设计方面,我先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出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让学生通过数方格,动手操作等、验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最后通过练习,巩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数学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中,通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全面揭示数学思维过程,启迪和发展学生思维,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与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活动统一起来。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剪一剪、拼一拼等学习活动,逐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长方形的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底和高有什么关系?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形象、直观,使学生得出结论: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在此,我特别注意强调底与高应该是相对应的,通过观察、交流、讨论、练习等形式,让学生在理解公式推导的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方法,也为今后推导三角形、梯形等面积公式和其他类似的问题提供了思维模式。这个推导过程也促进了学生猜测、验证、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注重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主张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师生应该互有问答,学生与学生之间要互有问答。在这节课中,我能始终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教学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关系,产生教与学之间的共鸣。

  四、我的遗憾

  1、课堂氛围不够浓厚,可能是学生太紧张,我在课前也没有让学生放松心情,课前可以给学生讲笑话或者故事,让学生放松心情,课堂氛围会好一点。

  2、有些引导语不是很贴近学生,有时候学生不会很快回答出来,需要思考的时间,或者后时候不知道怎么回答,这是因为老师的引导语或者提问的表达方式不够恰当。

  3、最后一个小故事与本节所讲的内容联系不是很大,没有用到本节所讲的知识,运用的是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最后一题的设计不是很合理。

  4、板书字体不够工整,漂亮,还需要多练习,多改进。

  5、课前预设学生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顶点做的高剪开,通过平移,拼出长方形。第二种是沿着平行四边形中间任意一高剪开,第三种是沿平行四边形两端的两个顶点做的高剪开,把剪下来的两个小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再和剪后得出的长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节课学生大部分都拼出第一种和第二种,后一种学生没拼出来,如果在下一次试教中,我想尝试着通过我的引导让学生动手实践,剪出第三种剪法。教学是一门有着缺憾的艺术。做为教者的我们,往往在执教后,都会留下或多或少的遗憾,只要我们用心思考,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就会更加精彩。

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3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教师相当熟悉的一堂课,我曾多次听这课,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存在三种状态:第一种状态,教师认为学生学习数学就是要掌握知识,所以教学注重对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知识铺垫,仅仅关注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识记与演练,掌握;只要结果,不要过程。第二种状态,教师开始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但重视过程是为了更快地接受知识、更好地理解知识,却忽视了过程本身的价值。第三种状态,希望学生不仅获得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知识,而且能获得数学思想和方法;不仅能够正确地应用公式,而且能更好地理解这一公式的来源。在学习中,展示探求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真实思维过程,凸显“重知识更重方法,重结果更重过程”的价值追求。我一直在苦苦追求着第三种状态,因此在课前、课中我一直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1、数学学习,除了关注知识的传承,还应关注什么?

  2、怎样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

  3、怎样让数学课堂变得厚重?除了显性课程外,学生还能获得哪些方面的发展(隐性课程)?

  一节厚重的数学课,总是能够让人看到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一节厚重的数学课,总是能够让人看到学生数学地思考问题。学生有潜力,并非这个孩子考试的分数高,而是这个孩子的后劲足。这些后劲足的孩子思维活跃,往往能在复杂的信息中抓住关键点,能透过复杂的现象抓住数学的本质。也就是,这些孩子会数学地思考问题。

  4、如何优化课堂结构?

  基于以上四个问题的思考,我把“有益的思考方法和应有的思维习惯”放在本节课教学的首位。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有益的思考方式和思想方法。我在设计与执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中获得一些启示。

  一、以数学知识教学为载体,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转化”法是开展数学研究、解决数学问题常用的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的几何形体面积、体积计算公式都是运用“转化”法推导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几何图形面积计算第一次运用“转化”思想方法推导得出的。因此,本节课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明白什么是“转化”,深刻理解“转化”的本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转化”思想,本节课不在是渗透的朦朦胧胧,而是把这种学习方法明朗化,让“转化”本领成为学生思维的“主角”,并当作学习的一个重点让学生掌握。

  教师首先出示三个图形让学生通过比较,在直观的基础上,利用图形的转化,直接说出了它们的面积,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这样,学生面对“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这一新问题,就很自然地得到了两种猜想:用平行四边形相邻两边相乘(以前学习的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等知识的负迁移)和用平行四边形的底乘以高(转化思想方法的运用)。进而,教师提出问题: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会有两个答案呢?

  激发学生进一步去探究。迫使学生动脑筋想办法,用割补方法进行问题转化,验证了用“底乘高”的猜测是正确的,通过观察图形的动态变化,从比较中发现用“相邻两边相乘”是错误的。学生在这一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割补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在练习阶段的“你会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吗?”,不仅是巩固新知,而是将“转化”本领内化成解题技巧。在课堂小结时,我不满足于学生的认识仅仅在对具体知识的获得上,而是启发学生提炼出数学的思想方法。教师最后的评价,既给学生以鼓励,更给学生以导向,导向在数学的思想方法上。因为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学生拥有了它,其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将会得到提高,创造力的发展就有了基础。

  二、以探索解决问题为主线,运用“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探究能力。

  现代科学的探索活动,常常是人们在已有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想象、直觉等多种思维方法,提出猜想性假说,建立起新的概念和理论框架,推出具体结论,最后通过实验予以验证。这种“猜想—验证”的方法已成为科学探索中常用的方法。

  这节课,采用先让学生“大胆猜测”,再进行“小心求证”的教学思路,教师有意识地把经历“猜想与验证”蕴涵在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数学活动中。当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获得两个合理的猜想后,教师不做否定,而是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想法进行检验,学生通过思维顿悟、教师的直观演示,自己发现错误的原因,这不但让学生对知识理解更透彻,影响更深刻,而且给学生学生探究发现知识的方法指导。

  这样的过程,既不同于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过程,也有别于由具体到一般的归纳过程。它是一种发现并填补认知的空隙,即定向探索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这符合数学知识发现的一般规律,因而具有比较一般的方法论意义。这样的数学思维方法的运用,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综合运用思维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受到了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

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4

  九月份,我们五年级全体数学教师在杨秀霞专家的指导下,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内容经过了说课、上课、评课等一系列的教研活动,我很荣幸被抽到最后一轮上课。收获很大。

  提高了我的专业素养。原来在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我会照着教学大纲或备课手册的做法抄下来,而现在我能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在本节课中我会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数方格和剪拼上,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因此,我的教学目标就确定为“

  ①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方格图,让学生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与它的底和对应高有关,再通过剪、拼进一步确定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根据公式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②在操作、观察、比较的过程中,渗透转化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获得探索图形内容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经验。

  1、注重了学法的指导,将“转化”思想进行了有效的渗透,让学生学会用以前的知识来解决现有的问题。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是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生长点,是认知前提,是可以利用的起固定作用的知识。因此,开始,先复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和长方形公式的由来,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本课的重点就在于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进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在比较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两个图形这一教学环节中,给足学生数方格的时间,突出怎样去数方格(先数满格,不满一格的视为半格,为什么?)为以后学习不规则图形面积埋下伏笔。还有一种数法,将图形的沿高切下,平移,使学生发现多出的三角形与缺的三角形大小相等,如果剪下来平移到缺的地方可以转化成长方形,有了这样的感悟,然后放手让学生将自己准备的平行四边形通过剪拼转化成长方形,这样将操作、理解、表述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有非常直观的“转化”感受。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生学过的长方形来计算它们的面积,这时教师可以进行适时的小结:探索图形的面积公式,我们可以把没学过的图形转化为已经学的图形来研究。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把新的、陌生的问题转化成学生相对熟悉的问题的方法。我们可以将数学方法传递给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2、注重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重视了对学生学习知识水平的进一步深化,通过有梯度的练习设计,提高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掌握水平。开始以长方形面积计算和公式的由来,激发学生探究“到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求?”在知道了平行四边形面积与底、高有关后,进一步学生明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用底乘高,而不能边长乘边长,提高了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掌握水平。教学讨论面积公式后,以开放练习的形式,出示1、基础练习,使学生关注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对应的高分别是多少,再让学生指一指底和对应的高分别在什么位置,问问学生用底和不对应的高相乘可不可以,这样就强调了用底和对应的高相乘,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的认识也会更深。在本课的教学中平行四边形底和高对应关系的寻找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这就为日后学习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奠定了基础;

  3、讨论,知道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底和一条高,怎样求面积?再根据面积和另一条底,怎样求它对应的高?这些练习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认识,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4、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应变能力十分重要,有效的把握学生课堂生成,灵活应对课堂突发的情况,是我教学中应注重的。

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5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为此,老师们都非常重视情境的创设,力求将自己置于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地位,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

  对于情境教学,首先我们应该充分重视“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不仅要在教学的引入阶段格外注意,而且应渗透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在情境中不断激发学习冲动,使学生经常处于渴求新知的状态,激发其自身的学习动力和思维空间。其次,从长远的前景来看,引入教学情境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更重要的是使他们“会学”数学,培养他们在生活中科学地思考,把学习中探索、体会到的观念、方法尽快地提升到理论的高度。当然,要设置好情境还不可忽视情境创设和教材主旨的统一,始终坚持从激发学生的学愿望和参加动机出发。以下我将根据情境教学的要求结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来谈一谈?

  1、把数学知识的教学融于现实情境中,学生在情境中学的高兴,学的扎实。我通过主题图这一个情境,将新知的学习置于这一现实情景中,通过猜想、转化、平移、旋转、演示等活动,进一步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价值。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整节课中,老师给学生提供了探究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并创设多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学习与巩固知识。例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推导过程中,老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互相交流,最后动手操作,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计算方法,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动手能力。

  3、 有效的渗透了数学的一些思考和学习方法。在教学中,老师让学生经历了提出猜想—操作转化—验证猜想这一过程,对学生以后学习三角形面积和梯形面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充分利用小组合作这一课题的有效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加强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6

  听了梁老师的这一节课,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两个字,那就是“和谐”,达到如此境界,都归功于梁老师巧搭了数学与生活之桥。

  首先是,“数学化”与“生活化”的和谐统一

  梁老师在这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中,对数学老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达到“数学化”与“生活化”的和谐统一,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诠释。整节课通过普罗旺斯这一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如停车位的大小比较,花圃的面积,草地的温馨提示牌等,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又让他们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生活,体味数学的价值。课的各个环节连接自然,如行云流水,可谓清清楚楚一条线!

  其次是,数学与德育的和谐统一

  在数学课中怎样做到把品德教育溶于数学课堂,这是我们数学老师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在这节课上,我也得到了满意的答案。梁老师巧妙地设计了李明家和张海家礼让车位,爱护小草的温馨提示语,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受到了文明礼仪的教育,这种教育如春风细雨润物无声。

  再次是,老师指导与学生探究的和谐统一

  梁老师虽然很年轻,教学经验尚未丰富,但课堂上却不乏沉着与干练。她总能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我们都知道公式是刻板的,而公式的再创造过程却是鲜活、生动而有趣的。在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了学习活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而老师只是进行适时的指导,帮助,让学生探索过程中获得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观察、思考、操作、探究的活动中,使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体现《课标》中倡导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7

  教学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课自己感触颇多,有成功中的喜悦,也有不足中的遗憾,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体会。

  一、成功之处

  1、联系生活,以解决小区中实际问题贯穿全课。

  本课以停车位面积大小的问题,让学生引入到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中,通过猜测、转化、验证等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运用公式去解决小区中的实际问题。整节课在实际情景中学习新知,理解新知,巩固并运用新知。所创设的生活情景取材于学生的数学现实中,使学生感到亲切、有趣,使教学活动更富有生气和活力,更能使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2、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

  学习任何知识的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这样的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在教学活动中,我设计了三个层次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新知,首先是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大胆猜测,接着亲自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最后演示过程,强化结果,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自然地发现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之间的关系,最后归纳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在这里我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去动手,让学生同伴互助去探究、去发现、去总结,给每个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主人翁的地位充分展现。而我则是一个引路人,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真正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3、渗透数学方法,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最本质的东西,关注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在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先引导学生能不能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呢?通过操作,一方面启发学生设法把所研究的图形转化为已经会计算面积的图形,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所研究的图形与转化后的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而找到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以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转化?思想,加强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有助于知识的系统化。在此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数学学习的过程,不但发展了数学思维,而且提高了数学能力。

  二、存在不足

  1、为了学生的思维不受限制,使孩子们的主动性得到尽可能的发挥,在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我是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总结,但由于学生紧张,而自己的引导和激励性语言又没有及时跟上,致使个别学生操作速度慢,跟不上课堂节奏,活动氛围不活跃,这方面的组织与调控能力我还要继续加强。

  2、用数方格的方法数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在前面已经学过,因此在备课中我认为学生对数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该是轻车熟路,很快数出来,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一些学生对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方法不熟,这块内容的教学多耽误了两分钟,以致于后面的练习有些仓促。因此,备课时一定要认真备各层次的学生水平,该引导时就引导,该放手时就放手。

  三、反思中的所悟

  结合新课标,如何上好数学课,当中还有许多值得自己思考的问题。通过这个课例,感悟到要上出‘活泼‘愉快’实用的课来,就要求我们教师用学生的眼光理解教材,用新课标理念处理教材,用灵活的方法调控每个环节。教学中给孩子一些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些条件,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创新。

【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7篇】相关文章: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12-30

小学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06-24

小学数学长方体表面积教学反思08-14

圆的面积教学反思12-18

小学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范文三篇06-26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反思01-08

小学数学的教学反思07-17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12-03

小学数学面试《面积》说课稿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