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大班社会活动《我会交朋友》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活动《我会交朋友》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呢?下面是由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大班社会活动《我会交朋友》教学反思范文,希望能够帮到您!
大班社会活动《我会交朋友》教学反思一
最近一段时间,幼儿园举行了老教师领航课的同课异教活动,由此我有幸观看了戴卫兰老师和王秋芬老师的大班社会活动《我会交朋友》。两位老师都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所呈现的活动也有着各自的精彩。
一、活动的背景
三月是我们幼儿园的文明月,文明体现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具体到小朋友来说,就是教育他们语言和行为的文明。同时这一年龄段幼儿的特点:情感的稳定性开始增强,大多数儿童在班上有了相对稳定的好朋友,也愿意自己结交新朋友。在结合主题月与年龄特点的基础上,社会活动《我会交朋友》就是由此产生的。生活中小朋友们更多的是和自己班级的朋友生活在一起,短时间内认识一个新朋友,那是一种尝试,更是一种挑战。所以两位老师的目标里都有1准确使用礼貌用语,用恰当的方法认识新朋友,2了解新朋友,体验与朋友共同合作的乐趣。在共同合作上两位老师又各自有侧重点不同,戴老师重在于让幼儿合作完成音乐游戏,而王老师则是通过共同制作“朋友卡”让幼儿互相了解。
二、活动的过程
两位老师在教学具的准备上都采用了记录表,别出心裁的是王老师根据大人的名片把记录表设计成红色的爱心,还帮他取了好听的名字叫“朋友卡”,更能引起小朋友的兴趣。
两节活动的教学过程都比较清晰,先了解,后记录,最后游戏。戴老师是由故事引入,王老师则是开门见山,让幼儿在了解、总结了交往的规则后自己尝试结交朋友,最后和朋友一起游戏,体验快乐。值得一提的是两位老师都突破了班级的界限,戴老师是选择了四个班级的孩子在一起开展活动,王老师则是在活动过程中让自己班级的幼儿到其他班级去结交新朋友。另外,王老师有创意的一点在于她先是让孩子和自己班级的好朋友两个拉手坐在一起,然后让两个人各自又去结交新的朋友。
三、活动的特色
在社会领域的教育中较多的`是运用故事、情景表演等形式让幼儿来体验一种情感,但是这两节活动却没有,而是通过制作“朋友卡”,完成“记录表”来感知如何结交朋友。更加直观、具体,真正实现在活动中感知,在活动中更加深刻地体验。同时,在两节活动中体现了语言、社会、艺术等方面的教育价值。注重教学的整合性。语言,说说自己的朋友;艺术,制作“朋友卡”,和朋友完成“三人套圈”游戏,围着“朋友树”唱歌,最终实现社会性发展目标“体验朋友多的快乐”。
四、活动的遗憾
任何一次教学活动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没有遗憾的,这两节活动也是一样。在听戴老师的活动时,我就有疑惑,教师是否应该在朋友这个词前加上个“新”字,让孩子们更有新鲜感,更有兴趣。这个疑惑在王老师的活动里得到了释然,王老师提到了“结交新朋友”,而且是别的班级的新朋友,可以感觉出孩子们很兴奋,都想尝试一下。人们常用“点睛之笔”来形容某一样东西的重要。我觉得这两节活动缺少的“点睛之笔”就是一句话:文明的行为可以让我们结交到新朋友,朋友的朋友也是我的新朋友,这样我们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到最后,所有的人都变成了好朋友。
大班社会活动《我会交朋友》教学反思二
我今天开展的是社会活动《我会交朋友》,活动前我预设了两个活动目1、乐意与同伴及他人交往,体验交往的乐趣。2、制作名片,以简单的图画或文字符号的形式给朋友写信,学习初步的交往技能。从今天的活动来看,我的活动活动目标顺利的完成了。
首先在活动前我让幼儿回家收集各种各样的名片,让幼儿初步对名片有一定的了解,在活动一开始我采用谈话的方式,让幼儿充分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愿,接着让幼儿讨论这些名片上重要有什么功能,如:姓名、电话等等,让幼儿想象更多的方法,接着鼓励幼儿自己制作属于自己的名片,但活动中不足的是:教师给幼儿说的机会相对较少,好像都是老师自己在说,给幼儿定向的.东西。如在幼儿在说名片上有什么的时候,老师就按照自己的意愿说了可以有姓名、电话,而没有让幼儿更多的去扩展自己的思维,这些就约束了幼儿的想象空间,造成幼儿在接下的制作名片的过程中就比较单一,不够丰富。通过今天的活动让我明白,教师在活动只能充当一个引导者而不是一个传授者。
从家长的反馈来看,他们觉得这样的活动孩子的思维活跃了,想象力得到了培养,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会了生活。当然我也会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如要多关注那些不举手发言的孩子,调动他们的思维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大班社会活动《我会交朋友》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大班社会活动《雷雨来了》教学反思07-20
大班社会活动反思精选07-21
大班社会活动教学反思范文2篇07-20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学反思《有用的椅子》03-30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反思05-23
大班社会活动说课稿11-10
大班安全教学反思07-25
大班拼音教学反思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