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汶川地震8周年:灾害意识的提升是最大的纪念
2016年5月9日,我见到了唐都医院骨科杨彤涛副教授。杨教授曾于512地震后第一时间赶赴绵阳市北川县进行伤员救治工作。他表示:一晃八年过去了,如今在想想汶川地震对我们的影响,民众的灾害意识的提升,或许是对它最大的纪念。
为什么要再提汶川地震?
5月5日,我翻工作笔记的时候发现,7天后就是汶川地震8周年祭。凭着媒体从业者的直觉,我联系了唐都医院宣传科,以期望可以联系一位曾经去过灾区救治伤员的老师说些什么。至于到底要说些什么我并不清楚。
5月9日上午,唐都医院宣传科的工作人员给我了骨科杨彤涛副教授的电话号码,随后我进行联系,并表示:期望可以了解一些当时的故事和印象,同时还希望可以了解一些灾害发生时期人们应该第一时间做什么。
5月10日下午,我在唐都医院见到杨彤涛副教授。杨教授表示:汶川地震是每个经历过2008年5月12日的人心中一道抹不去的坎,但却也正因为如此,每逢5月12日,我们都有理由再将其提一提,以铭记一些不能忘记的事情。其中,最值得铭记的是,经过汶川地震一役,公众提升了灾害意识、社会形成了透明救灾意识、医务工作者加深了分级救治意识。三种意识的提升是如今对汶川地震最大的纪念。
杨教授说:“三种意识的提升所显现出来的效果,在随后的玉树地震、云南地震等大地震中可见一斑。”
敬礼娃娃、芭蕾女孩、韩局长和楚师兄
杨教授随唐都医院救援队到了四川之后,被安排到了绵阳404医院。前后接诊了1000多位灾民,同时也进行了大小几百台的手术。其中,就有如今仍让人记忆犹新的“敬礼娃娃”郎征、“芭蕾女孩”李月、以及被温总理看望过的16岁的北川中学学生段志秀,都曾是杨教授的病人。
时过8年之后,再回想起当时救治的这些病人,杨彤涛副教授说:”当时跟患者们相处的很愉快,但每每回想起他们‘一分钟之前大家还愉快的在一起,一分钟之后这些人都相隔生死’的经历,都对我个人产生了很大的感触,并对我的人生态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杨教授讲到,在汶川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个北川县的民政局局长,名字如今已经记不清楚了,但似乎姓韩。韩局长当时是髌骨骨折,一家三口中自己受伤、女儿失联、夫人当天下午就在办公室中去世。2011年,在时隔三年之后,杨教授收到了韩局长的短信,信上说“杨大夫,祝你春节快乐,我的腿恢复的很好,现在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我家庭重组了,感谢你对我的帮助”。从这件事情上,杨教授觉得:“人生总是在继续,即使是碰到再大的事情,生活都在继续。所以,向前看,向未来看。”
同时,人生就那么匆匆几十年,总得干点什么,才能够对人生不留遗憾。杨教授说:“当时跟着一起去的还有我的一位师兄楚教授。在地震灾区的时候,我们经历了5月20日的一次六级余震,当时抢救组的几个组长都还在10楼,为照顾病人没有下来。余震后,迅速的将病人转移到楼下的抗灾帐篷里,当时我的这位楚师兄还在,但就在地震一年后,楚师兄因为肺癌去世,到现在也已经有5个年头了。所以,这些事情,我和很多人来说,都是要更加的珍惜生命,活在当下,善待自己。在做医生时更好的服务患者,是丈夫时疼爱妻子,是父亲时担起责任。”
躲避、逃生、自救是灾难来临时最应该做的
除了人生的感悟外,杨教授还认为:在灾难来临时,及时的躲避、及时的逃生、及时的自救以及互救是最应该做的。
杨教授讲到:“5月12日下午,我本来是要去参加一场教学评比,当时就拿着手机突然感觉到房子在晃动,当时我没有觉得那是马路上过车什么的,而是第一反应就是地震。第二反应就是抓起身边的衣服,穿上鞋子,躲进卫生间。在进入卫生间的刹那将方面打开,做了基本的逃生准备。在地震停止之后,拿起钥匙然后从容下楼。这是在灾难来临时,就需要做到的及时躲避。”
“同时,在四川看到灾民的时候,仍然能够看到防灾减灾的意识有无,会在短时间内对人造成的影响。譬如刚刚我提到的北川民政局韩局长,当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冲出房门,等他跑到楼外后,楼就已经沉了下去。那栋楼包含他在内总共只活下来了3个人。同样的,在震区的山区内,有的人是到处乱跑,有的人则向空地和建筑物外转移。同时,还有一些人在受伤之后第一时间采取了比较恰当的自救方式,譬如包扎和固定,然后再向就近的医疗机构转移。同样的,我们还遇见了一些很惨的案例。当时有一个人受了开放式的伤,他也不知道冲洗包扎,而是朦朦胧胧的跟着大部队转移。等我们赶到的时候,就感染的很厉害,最后只能做截肢。所以,作为普通人,在日常时就需要加强对火灾、水灾、地震、车祸等灾害的简单自救方法的学习。”
而对于医务工作者,杨教授认为:在灾害来临的时候,医务工作者应该有分级治疗的意识。对于简单的病例,需要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及时的救治,为后续的治疗工作争取时间。如果碰到复杂的病例,就需要当机立断的进行处理。
当时,杨教授曾接诊到了曾在四川华西医院被温总理看望过的16岁的北川中学学生段志秀。杨教授说:“当时其实我们有条件给段志秀做灾区的清创截肢手术的,但当时我们出于手术安全、保留更多肢体功能的想法,以及当时她可以转移到华西医院去接受更好环境的治疗的原因,并没有按战伤为她进行医疗处理。结果等到了华西医院时,病情已经发展到了败血症的程度。这件事情就很教育我们,作为部队医院,面对大的灾害时,需要有战伤意识,并当机立断的进行处理。”
杨教授表示:医生的分级治疗意识、患者的灾害意识、社会的透明救灾意识,在汶川地震前未能得到明显的提升,但汶川地震后,这三种意识的提升对于我们随后的几次大的地震形成了有效帮助。为此,杨教授说:“在汶川大地震8周年祭的时候,我觉得灾害意识的提升是对它最大的纪念。”
【 汶川地震8周年:灾害意识的提升是最大的纪念】相关文章:
纪念汶川地震十五周年心得02-21
汶川地震7周年民众防灾减灾意识有哪些变化05-29
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迹10-11
地震灾害应急预案06-14
汶川地震感人事迹11-08
创业团队意识怎样提升12-09
质量意识提升活动总结06-04
汶川大地震感人的事迹范文05-27
汶川地震让人感动的事迹材料范文09-10
地震自然灾害应急预案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