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如何弘扬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许多具备了“工匠精神”的企业往往是行业里的奢侈品牌,比如瑞士的手表制造行业。因为要做到完美必须耗时长,成本高,因此价格也会更高。我们应该如何弘扬工匠精神?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弘扬工匠精神
个人层面:
掌握一技之长,淬炼精湛技艺,在平凡岗位上建功立业,实现人生出彩。
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卓越、注重细节、勤奋踏实。
注重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素养,积极参与实践和创新活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教育层面:
改革学科招生模式,优化考核评价标准,创新工匠培育激励机制,以激励技能型人才。
充分发挥学校课堂主渠道、企业课堂主阵地、社会课堂主战场的作用,对学生开展专业、精准、创新和个性化培养。
践行实践育人,提升工匠技能,依托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平台,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社会层面:
健全高技能人才评价激励制度,加大对优秀技能人才、大国工匠的表彰奖励力度,提高他们的职业荣誉感和获得感。
在全社会讲好工匠故事、褒扬工匠情怀、涵养工匠文化,进一步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政府相关部门加强政策支持,加大技能人才培养投入和服务供给,健全公共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弘扬工匠精神的意义
工匠精神是企业发展的精神食粮,能够直接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和自身利益。在当今社会,一些企业追求急功近利,忽视了产品质量,而弘扬工匠精神可以矫正这种心态,使企业在长远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取得真实可靠的经济效益。
培育工匠精神可以使生产工人认同并养成工匠职业道德和职业品质的价值体系,这是“工匠职业道德”和“工匠职业品质”的综合社会意识形态,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公道公正、秉持标准、取财有道、甘于奉献、服务社会等社会道德准则。
弘扬工匠精神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有利于推动我国的产业变革和创新。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重要精神动力之一,几乎每一次引起产业变革的创新创造都离不开工匠精神。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大力传承和培育工匠精神。
弘扬工匠精神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工匠精神的本质:道技合一,追求卓越
中国哲学对工匠精神有着深刻的认知:道技合一或“匠工蕴道”。在《庄子》的多篇文章中,表达了对工匠精神的本质看法。《庄子》以庖丁解牛、匠石运斧、老汉粘蝉等生动事例告诉人们,古代匠人的技艺能够达到鬼斧神工的至高境界,即所谓“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以19年解牛数千之功力,技法能够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达到“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的境地,足以见得,古代工匠精神既是实践的积淀,同时又是内心对道的追求的展现。“道”是中国哲学的最高概念,其意蕴着天地与人间社会的规律或准则(天道、人道等)。在道家看来,道既是思维所能把握的最高概念,同时也是万物存在之理。万物的本性都是道的体现,匠工蕴道,这个道,是技艺之道,同时也是得天理之道。庄子以庖丁娴熟技艺、游刃有余的技艺来表明,庖丁对劳动对象的自然机理纯熟于心,并化为精神生命之道。而在庖丁的精神境界里,则深蕴着对道的追求和把握,同时也将这种追求和把握与技艺的完善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鬼斧神工的境界。当代大国工匠高凤林、张冬伟、顾秋亮等,其技艺达到臻于完美的境界,都是通过刻苦训练和反复实践,从而达到对其劳动对象的自然机理之道的深刻把握。
从根本上说,工匠精神是一种伦理德性精神。就德性论层面而言,人的一切行为发自内在品格。对完美的追求,精益求精以及持之以恒的探索创新,是内在德性的展现。从道德的观点看,每个人都应当追求德性,过一种有德性的生活。德性论认为,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德性行为者作为我们行为的典范。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以充当这样一种典范?在古希腊,苏格拉底的回答是,工匠,并且只有像铁匠、铜匠甚至修鞋匠那样具有手工艺的人才真正具有德性。道技合一是德性品格的见证。在苏格拉底看来,工艺制作是指向善的活动,一个人熟练地掌握了他所从事的技艺,也就能够把这类事情做好,从而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因而,做一个有德性的人,也就是像匠人那样生活和工作。具备工匠精神的大国工匠坚守质量品质,一生打造精品,把产品的好坏看成自己人格和荣誉的象征,他们就是这样具有优美德性、始终追求卓越的人。劳动模范身上体现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我们要以大国工匠和劳动模范为榜样,做一个品德高尚而追求卓越的人,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中。
【如何弘扬工匠精神】相关文章:
弘扬工匠精神心得03-20
弘扬工匠精神征文10-26
弘扬工匠精神演讲比赛11-25
为什么要弘扬工匠精神07-15
弘扬工匠精神 打造技能强省03-20
弘扬工匠精神心得体会10-14
弘扬工匠精神成就出彩人生征文03-20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心得体会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