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与安生小说简介
七月与安生小说讲的是什么?简介是怎么样的呢? 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七月与安生小说简介,欢迎大家阅读!
七月与安生小说简介1
13年前,七月逢安生,并最终成为了好友。令人们意外的是,七月与安生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性格哦。七月是属于安分守己的那类乖巧型女孩,而安生是属于那种放浪不羁,凡事不按规矩来的自我一派。对于世界,对于自己,对于爱情,七月与安生也有着各自的看法和梦想。然而,她们之间的友情却丝毫不受用这些两极思想所影响而惺惺相惜,感情与日俱增 。后来,一个叫做“嘉明”的男生出现了,这个人即将令她们之间原本平静似水的生活撩起涟漪千万层。几乎是在同一时刻,她们爱上了这个叫做“家明”的人,此后三人的命运也因此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段经历,这个关于友情与爱情的故事本已被尘封岁月沙尘中,却未料在十多年后因为一本《七月与安生》的网络小说火红面世而再掀波涛,改写他们的未来,而多年来一直在上海当一个简简单单的上班族沉寂无声的安生的生活也终将因为这本小说再起波澜。
被尘封的少年往事即将被一点一滴曝光……
【相关阅读】
七月与安生:能成为密友大概总带着爱
在电影即将下架的前一天,终于还是跑去看了它,冲着陈可辛,为了安妮。也可能,只是单纯为了自己。
在片尾字幕里,安妮成了庆山,而故事里的安生则成为了七月。
关于安妮,从年少热爱,到前几年的抵触,再到如今能够心平气和地接纳,细想这些情绪转换并非仅仅对她,其实更多的是自身投射。
海藻般的长发、脏掉的白色球鞋、棉麻衬衫、野蛮生长的女孩,和温情干净的男人。要互相伤害,要歇斯底里,要平静而绝望。
这些开创当代文艺小清新的鼻祖标配,在当年,却是绝对边缘的。
不管后来安妮为多少人所诟病,甚至于我,在那段硝烟四起的日子,都不曾敢站出来替她做一句辩白。但她的文字,却在荒芜的少年时代,结结实实安慰过我。
看她书的时候太小了,小到还不能完全明白她的用意,小到别人的一个眼光就足以摧毁一座心底堡垒。只记得湿漉漉的苔藓味,阴冷而寡淡。
近来我常想从前对她的用意,忽略的是什么?
是在那些看似颓废、绝望的意象下,深藏着一股天然向上的力量。
那种力量如同原始野草,焕发着奇异生命力,你要俯下身去,才能够得到它。
她笔下永远有一个女孩儿,清瘦单薄,性情乖张地立在风中,孤独的像一颗星球。
那也是十三四岁的我。
慢慢长大,对安妮的喜爱变得羞于启齿,事实上,是对过去的自己羞于启齿。我不再说喜欢看她的书,我说她的文字都是矫揉造作、堆砌词藻,我一度真的以为自己已经厌倦了她的阴暗与颓废。
毕竟,孤独在这个呼朋引伴的世界,听上去是多么可耻。
可是,看到荧幕上的安生眼中退去凛冽,无能为力般哭着问七月,“我们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的心里像被谁捅了个大窟窿,整个胸腔空荡荡的,能听到风穿过的声音。
所有前尘往事扑面而来,连回避都来不及。
这也许就是作者对于读者的意义,她陪伴过你的青春时光,保管过你无处安放的心事,连面对你的娇弱、无助、偏执,都温厚地包容了你。
她知道你一切不为人知的秘密,却又为你守口如瓶。在她那里,你被理解,从未孤单。
我们成长了,见惯了不同阳光,所以开始挑剔她的阴暗。人都是太容易原谅自己的软弱无能,却死咬别人的软肋不放。而今我原谅了自己,也谅解了她。
我们要给作者以时间,她们也需要以此来成长。我们不能以三十岁的眼光去苛责十三岁的心情,她切切实实安慰过我,我心存感激。
我有一个习惯,就是如果自己想动笔写东西,一般不会事前看有关作品内容的任何他人评论。因为知道的声音越多,越会干扰你最初的认知,往往会带着既定观点去看待作品,反而看不到作品的原本面貌,也听不到内心的真实声音。
然而还是在刷信息时看到了最广泛的评价,这是关于暗含两个灵魂、同一个人的自我成长故事,安生是年少的七月,七月是长大后的安生。听起来与林黛玉、薛宝钗类似。
这个解释当然合理又深刻,我也特别认同。只是我想恢复到一切最开始的样子,让安生只是安生,七月也只是七月。
安妮写到“七月认识安生,是一次被选择的结果。只是她心甘情愿。”她写,“少年的友情就像一只蝴蝶一样绚丽而盲目。可是安生,是她爱过的第一个人。”
友情很多时候比爱情更需要运气,你遇到了便是你的,遇不到,是求不得的。只是人这一辈子太长,长到我们都不敢妄言这些“遇到”是福是祸。
七月说安生的一切都是她给的,可是她也知道,有些东西,是安生让给她的。小说里的翠绿色玉镯,电影里的肉包子馅,还有家明。
所以她难过,她一面问自己有什么能够分享给安生,一面暗自紧攥属于自己的东西。算得清清楚楚。
她难过的不是安生离开,她难过的是她不能像爱自己那样爱安生。
七月这样的女孩,从来最爱的都是自己,包括家明。
而安生,她爱七月,胜过爱自己。
电影里有几处很好的情节改编,一是庙宇里的场景。
原著中安生轻轻对家明说“佛知道一切,那他们知道我喜欢你吗?”这场对白来的太轻佻。电影里则是安生故意躲开了家明的拉扯,七月看在眼里默不作声。
克制了的情欲才叫暗涌,否则便是轻贱。
二是安生第一次离开时,七月追火车的场景。安生对着七月喊“如果你想让我留下来,我就留下来”,可是七月什么都没有说,她看到了安生脖子上家明的玉坠,什么都没有说。
七月知道安生不爱那个吉他手,她没有为了安生的幸福劝她留下来,她为了自己爱情的安全放任了她离开。
七月对安生的让步选择视而不见。
安生明白。
她坐在车厢里哭,也尴尬的笑一下,带着些自嘲掺着些委屈。
三是影片最后的角色反转,七月去世、安生活了下来,抚养着七月的孩子,并告诉家明,七月只是走了,不见了。
相比原著,电影淡化了七月跟家明的感情基础,还有安生对家明一见钟情的力度,再多“问候家明”都撑不起感情的厚重,以致于我怀疑安生从始至终就没有深爱过家明,她只是爱七月。
家明不过是她在寒冷海水里除了七月见到的另一份温暖,所以她急迫地想要索取,可那真的是爱吗?或者说家明只是她脑海中的幻象,是七月情人眼里出西施描绘出的温暖幻象。
我甚至怀疑编剧是故意弱化了家明这个角色。
女孩子间的情谊一向微妙复杂,但绝没有那么不堪,不是所有女生都会为了一个男人跟好友撕破脸的。感谢导演编剧没有按照原著将影片导成二女争夫的`烂俗戏码,而是把重点归结于彼此互相成长。
我们总会有人遇到像七月、安生这样的情份,像一段话里写的“认识你愈久愈觉得,你是我人生行路中,一处清喜的水泽,几次想相忘于世,却总在山穷水尽出悄然相见,想来,算是种不舍”。
你与她十三四岁认识,你知道她不吃的食物、喜欢喝的饮料,知道她最隐蔽的秘密与愿望;她抱过熟睡的你,为你擦过眼泪,见过你最柔软的内心与软肋。
十多年,一直到二十五六岁,缘分尽了,便散了。
越长大越会明白,人跟人之间的感情,哪里是单单因为一个男人或者女人疏远的。只是在文艺作品里,一个男人,成为破坏两个女生感情最便捷有效的符号元素,也正是因为影视剧、文本里面对这个元素应用的太乐此不疲了,才让人们产生错觉,好像女孩子动不动就看上好朋友男友,并为之撕一架。
并不是。
安生乍听到七月有男朋友时的反应,安生说“你抢走了我的七月,我追上你,你就要还给我”,安生在出租房里设计的每个未来里都有七月,安生连七月的死讯都不告诉家明,她让七月活在他们之间,就那么横亘在他们中间,让他们一生不得安宁。
她在意家明,更在意七月。
人是无法自己成长的,人都是相互成就的,跟这个世界握手言和也好,同自己释怀和解也罢,不过是经过彼此后的说辞。而谁是七月,谁是安生,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最终成为了怎样的人。
七月与安生小说简介2
内容简介
编辑播报
十三岁那年,七月与安生展开了她们的青春序幕。从踏入中学校门的那一刻起,二人便形影不离。尽管背景、性格各异,一个恬静如水,一个叛逆洒脱,却又一见如故成为莫逆,彼此分享着最重要的青春成长印记。直到十八岁,她们遇见了男生苏家明,三人纠缠在隐秘的三角关系中。对于爱情的角力令二人友情受到考验,终于越行越远,改写了各自往后十多年的命运。[3]
创作背景
编辑播报
据安妮宝贝回忆,创作这部小说时,她自己也不过二十几岁,面临对生活的很多思考和选择。《七月与安生》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她当时内心的一些想法。[4]
人物介绍
编辑播报
七月:名字源于她出生的月份。七月在高中里是学校出众的女孩,成绩好,脾气温良。大学毕业后,七月进入银行工作。二十五岁的春天,七月嫁给家明,他们举行了简单的婚礼。七月二十六岁时,收养了安生女儿,她和家明没有再要孩子。
安生:安生是个不漂亮的女孩,但她像一棵散发诡异浓郁芳香的植物,会开出让人恐惧的迷离花朵。在学校里,安生是个让老师头疼的孩子。她言辞尖锐,桀骜不驯,常常因为和老师抢白而被逐出教室。成年的安生因为酗酒和流浪,身体非常衰弱。家明离开她后,发现自己怀孕的安生回到了七月身边,又因难产去世。
家明:温和英俊。七月与安生都称他是自己见过的最英俊的男人。他与七月交往,却又被安生诱惑。他悄无声息地放弃安生,转而与七月平淡度日。与七月结婚后,家明开了家软件开发公司,事业顺利,同时又是顾家而体贴的男人。[5]
作品鉴赏
编辑播报
作品主题
小说《七月和安生》用细腻笔触描写两个女性复杂的友情关系,塑造了温顺乖巧的七月和叛逆不羁的安生这两个性格与命运迥异的女性形象,并突出安生命运的悲剧性。虽然小说通过细致刻画七月和安生在爱情中的心理变化来表达女性意识和情感经验,但其中仍明显地显露出向男权妥协的意识。爱情和友情在小说中形成二元对立的矛盾关系,二者不能和谐共存。
同时,三个主人公都认为安生与家明的爱情是对七月的背叛。问题在于,先背叛七月的家明浪子回头后,能得到原谅和美满的家庭。而家明抛弃安生的行为却不被追究,不受伦理惩罚。安生却被供养她的男人抛弃,甚至难产而死,以可怜姿态结束人生。
小说中,不论乖顺的女性还是叛逆的女性都逃不过男性施加的囚笼,她们的思想自由止步于男性对她们的肯定。在爱情关系中,女性依附于男性,听从男性的意志,处于被动的“他者”地位。从女性主义角度来看,小说没有打破以男性为话语中心的思维,女性仍旧处于客体地位,这是小说的局限。[1]
艺术特色
人物形象
故事中,安生和七月成长于不同的原生家庭,两人家庭氛围的差异导致她们性格上的反差。七月生长在完整和谐、物质充裕的家庭中。父母俩人能够给七月足够多的关爱和物质条件,七月只需做到乖巧听话与人和谐相处就能得到一切,这导致她缺乏努力争取的意识。当爱情面临考验,七月仍旧将自己封闭在小城内,甚至欲退缩并另觅爱人。
但安生却与七月完全相反,安生从没见过父亲,被母亲抛弃在家独自生长。亲情在安生成长过程中的缺席,使得安生极度渴望被爱。由于父母未曾给予安生关爱,她便极度憎恨父母。亲人的缺席使得安生缺乏与人和谐相处的经验,让安生在学校、社会中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融洽相处。这进而导致安生被人忽视、冷漠,成为边缘人。因此,七月温顺乖巧的性格和安生反叛任性的性格形成强烈对比。[1]
在小说里,除了对面貌英俊的描述外,家明是面目模糊的存在。与其说家明是两个女孩都爱上的人,不如说他是一个功能性符号。相比两个女主角,家明的形象极为薄弱,是仿佛影子一样的存在。在小说的设定中,家明温和英俊,但也只是温和英俊。
从开始到最后,家明不需要任何心理层次或性格变化,也没有任何立体感或张力,像一幅单薄的画,美则美矣,没有灵魂。因此在小说里,家明的最突出的特点是相貌英俊。正是这一人物的设置让两个女孩上演聚散离合,或离开家乡到处漫游,或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并在这一过程中寻找自我。[5]
作品影响
编辑播报
2016年9月14日,根据该小说改编,由周冬雨、马思纯主演的电影《七月与安生》上映,并取得1.67亿元票房。[6]电影获第3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四项提名,第3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十二项提名,第23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推荐电影。[7-8]
2019年7月,根据该小说改编,由沈月、陈都灵等人主演的电视剧《七月与安生》播出。
【七月与安生小说简介】相关文章:
七月与安生原着小说剧情简介11-25
七月与安生小说11-23
七月与安生小说结局11-26
七月与安生小说剧情11-25
七月与安生小说内容11-23
七月与安生小说阅读11-23
七月与安生小说梗概08-11
七月与安生小说语录11-23
七月与安生小说大概情节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