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安全常识

时间:2024-05-11 08:47:36 文圣 其他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防震减灾安全常识

  灾难总是不期而至,我们唯有好好学习安全知识,才能把伤害降到最低。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防震减灾安全常识,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众防震知识

  1、地震是怎样发生的

  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石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地震绝大部分发生在地壳中。

  2、做好家庭防震准备

  (1)在地震危险区、多震区、已发布地震预报地区的居民须制定家庭防震计划。

  (2)须根据政府或有关部门的防震要求,准备食品和饮料。看一看自家住房是怎样的,有没有不利抗震的地方?摸清周围环境的情况。

  (3)住房的建造质量好不好?是否年久失修?不利抗震的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要撤离。住房的结构是否有利抗震?女儿墙、高门脸等笨重的装饰物品应拆掉。

  (4)合理放置家具、物品。把墙上的悬挂物取下来或固定住,防止掉下来伤人。清理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把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放在安全的地方。固定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人;家具物品摆放做到“重在下、轻在上”。把牢固的家具下腾空,以备震时藏身。准备一个家庭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

  遇到地震时的自救求生

  大震的预警现象,预警时间和避震空间的存在,是震时人们能够自救求生的客观基础,只要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识,事先有一定准备,震时又能抓住预警时机,选择正确的避震方式和避震空间,就有生存的希望。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1、学校的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2、家庭的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注意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

  3、公共场所的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4、户外的避震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在行驶的电(汽)车内: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5、遇到特殊危险时的自救方法

  燃气泄露时:用湿毛巾后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震后设法转移。

  毒气泄露时: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不要向顺风方向跑,要昼绕到上风方向去,并尽量用湿毛由捂住中、鼻。

  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毛由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要匍匐,逆风而进。

  应注意避开的危险场所:生产危险品的工厂;危险品,易燃、易爆品仓库等。

  6、如果被埋压如何处理

  震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你的环境还可能进一步恶化,你要尽量改善自已所处的环境,稳定下来,设法脱险。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搬开身边可搬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不要乱叫,保持体力,用敲击声求救。

  7、积极参加自救互救

  救人方法:挖掘被埋压人员时应保护支撑物,以防进一步倒塌伤人;使伤者先暴露头部,清除其口鼻内异物,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被压者不能自行爬出时,不可生拉硬扯,以免造成进一步受伤;脊椎损伤者,搬运时,应用门板或硬担架;当发现一时无法救出的存活者,应立下标记,以待救援。

  救人原则:先救近,后救远;先救易,后救难;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

  8、灾后特殊情况下的生活小常识

  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

  搭建和居住防震棚要注意防火。

  积极投入恢复重建工作。

  地震时避险和自救互救方法

  (一)地震时,在家中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当你感到地面或建筑物晃动时,切记最大的危害是来自掉下来的碎片,此刻你要动作机灵的躲避。

  1、在房屋里,赶快到安全的地方,如躲到书桌、工作台、床底下。单元楼内,可选择面积小的卫生间、墙角,减小伤亡。对于户外开阔,住平房的居民,震时可头顶被子、枕头或安全帽逃出户外,来不及时,最好在室内避震,要注意远离窗户,趴下时头靠墙,枕在横着的双臂上面,闭上眼和嘴,待地震再沉着离开。

  2、地震时,门框会因变形而打不开,所以,在防震期间最好不要关门。

  3、地震时,如已被砸伤或埋在倒塌物下面,应先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想办法出去。若无通道,则要保存体力,静听外面的动静,可敲击铁管或墙壁使声音传出去,以便救援。

  (二)地震时,室外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1、地震时在户外的人,千万不能冒着大地的震动进屋去救亲人,只能等地震过后,再对他们及时抢救。

  2、如果你正行走在高楼旁的人行道上,要迅速躲到高楼的门口处,以防碎片掉下来砸伤。

  3、汽车司机要就地刹车。

  4、如果在山坡上感到地震发生,千万不要跟着滚石往山下跑,应躲在山坡上隆起的小山包背后,同时要远离陡崖峭壁,防止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威胁。

  5、在海边,如发现海水突然后退,比退潮更快、更低,就要注意海啸的突然袭击,尽快向高处转移。

  (三)地震时,在工作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一旦地震发生,在工作、生产岗位上的人员,首先应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的阀门,个人根据所处的环境,当机立断迅速避震。

  1、地震时,在办公楼的工作人员,要赶紧躲在办公桌下面。

  2、在厂区上班的工人,地震时,要立即关闭机器、断掉电源,迅速躲到车床、机床及高大的设备下。

  (四)地震时,在公共场所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1、如果你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遇到地震,要沉着冷静,特别是断电时,应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皮包等物保护头部。

  2、地震时,你正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和玻璃橱窗。

  3、正在上课的学生,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地震发生时的自救措施

  当人们在遇到突如其来的地震时,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采取应急措施。在来不及逃出房屋的情况下,住平房的人可就近躲避在坚固的写字台下、炕沿下、床板下等。

  住楼房的人应尽快从大房间躲避到厕所、厨房等小房间处;当来不及逃离大房间时,应躲在内墙墙角下、家具与门框附近等处,并保护头部和呼吸安全;不要躲在楼房的外墙角,以防外墙震裂倒塌而跌出墙外。不可躲在阳台上、窗户旁与拥在楼梯口,更不可盲目跳楼以防摔伤。

  当主震约在20秒钟过去后,要立即撤出房间,以防接着而来的余震造成伤害。住高层楼房的人不可乘电梯逃离。为防地震造成停电和火灾,可沿楼梯撤出。逃出室外或己在室外的人应保护头部,以防止被瓦砾等物砸伤,并迅速往广场、操场、公园等空旷安全处疏散,要躲开狭窄街道、高楼、影壁、女儿墙、烟囱、桥梁、高压线、变压器、河堤,水坝等危险地段。

  若地震时在立交桥上,司机和乘客应迅速步行下桥躲避。若地震时正在车间、影剧院、商场、学校等公共场所,若时间允许可依次迅速撤离;在来不及时,可就近躲在车床下、桌子下、舞台下、椅子下、柜台两侧等处。大地震后还有多次余震,此时不能回到尚未倒塌的建筑物内;倒塌的建筑物如发主火灾应迅速扑灭,以救出被困往其中幸存的人。

  被埋在废墟中的人,应尽可能加固自己同围的支撑物,并用连续有规律的敲击声和呼喊声求救。

  新版地震逃生守则

  1、地震时,先将房门打开(包含大门、铁门),因为地震有可能将门框震歪,而导致逃生信道无法畅通。

  2 、关闭火原、瓦斯。

  3、保持冷静,注意头顶上方有无掉落物的可能,环顾所处空间墙壁、天花板、梁柱,检查有无龟裂,但是、千万别往外跑(除非你身处一楼)。

  4、如果你所处位置在一般所谓透天住家,请往顶楼跑,而如果你身处大楼,除一楼外其余别往外移动,迅速往厕所或冰箱移动。因为厕所空间较小,四周皆有墙壁,可承受较大压力,而且厕所有水源、水管,可保有些许水分,并且没有掉落物危险如书柜、衣橱等。而冰箱因为为铁制,如房屋不幸倒塌,可藉由它顶着,而且冰箱内有食物,如不幸受困也可有紧急粮食。

  5、“不要”往外跑,甚至往上移动,是我在灾区学到最大的经验,因为有鉴于台湾建商的没良心偷工减料,和台湾透天建筑物的特殊结构(一楼多为店面、停车场,空间中无其它隔间),在地震来时,可能会直接往下垮,造成二楼、三楼、甚至于七楼(中山国宝)变一楼。

  有一家五口地震来时他们马上从楼上往下往外跑,跑最快的死在骑楼,因为房子往下垮,被压死,其余四口,一名在一二楼间(上下约5 0公分)被发现,剩下三口都在一楼楼梯间被发现,而隔壁两位老先生老婆婆,因为跑不动留在二楼,房子垮了,二楼变一楼,他俩从窗户爬出来逃过一劫。你看这不是很讽刺,所以往上跑,就算房子垮了、倒了,也比较不会被压住。

  地震应急物资的种类

  1、食品

  应急食品应该易于保存、携带、便于进食,应当选择易于保存的食品,例如压缩饼干、口粮、方便面等。

  2、水

  应急用水要求干净,没有臭味,不含病原体。应尽可能使用密封的矿泉水,也可以自备净水器或者制定制水计划。

  3、医药

  应急药品要包括常用的急救药品,如各种止痛药、消炎药和绷带等。

  4。照明用品

  照明用品包括手电筒、电池、蜡烛、火柴、灯具等,为了避免火灾,应当使用LED手电筒、节能灯、太阳能灯等。

  5、通讯设备

  通讯设备包括易携带的手提电台、对讲机、手机等。

  地震应急储备物资的准备

  地震储备物资的准备有以下三方面内容:

  1、地震应急物资的质量:

  为了确保储备物资的质量,应该选购正规渠道的产品,并注意保质期,及时更新。

  2、地震应急物资的数量:

  别忘了要根据家庭成员人数、身体情况等因素来确定地震应急物资的数量。根据从地震发生到救援到达需要几天的时间和食物、饮用水、医药和照明设备的自给自足时间需求,适当增加物资数量,以预防出现意外状况。

  3、地震应急物资的储备:

  在选择地震应急储备的地点时,首先要选择位置安全、楼层低、通风好的地方,便于取用和更换。

  地震应急储备物资的保养

  地震应急储备物资的保养要注意以下几点:

  1、物资的定期检查和更新

  应每半年对应急物资进行一次检查和更新,给袋装物品分类放置、合适密封、放在干燥通风处。

  2、物资的正确使用

  应急储备物资应该正确使用,防止存储时间过久而失效。

  如果物品在拆封后已经过期,需要即时更换,以确保使用的安全性。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及时地补充地震应急物资的缺口,使得各类灾害时保持足够的应急响应能力。做好储备物资的准备工作,并不仅仅是为了地震灾害的应对,它同样适用于其他灾害时的应急储备。总之,“预防于未先”是应对各种灾害的基础,因此,准备及储备地震应急物资是无论它何时都不可缺少的。

【防震减灾安全常识】相关文章:

防震减灾常识08-08

防震减灾安全应急预案04-26

防震减灾的标语 关于防震减灾的标语11-16

防震减灾手抄报:防震减灾07-28

防震减灾安全演练活动总结12-05

防震减灾安全演练活动总结12-19

防震小常识04-03

防震减灾标语11-16

防震减灾口号07-15

防震减灾的标语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