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浮力》

时间:2023-06-05 23:37:39 艳盈 其他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说课稿《浮力》(通用10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浮力》,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课稿《浮力》(通用10篇)

  说课稿《浮力》 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浮力》为九年级第十三章《压强和浮力》的五、六二节,本章知识是以前力学的延伸扩展,是初中力学部分的一个重点。《浮力》则主要讲述浮力的概念、浮力的大小以及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应用,是对密度、力、力的平衡、压强等知识的深化。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新教材力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课程理念。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了解浮力的现象,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了解浮力的产生。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养成协作、探究问题的意识,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浮力的应用和物体的浮沉条件。

  4、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弹簧秤、细线、水、大烧杯、食盐、鸡蛋、金属块等

  二、说教法

  通过设置情景,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把各知识点涉及的内容、问题展示给学生,以学生讨论、分析解决问题为主,通过学生活动,把浮力知识有机地进行归纳,串联起来。得出解决浮力问题的一般方法,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对知识系统整理归纳和提炼的能力,以及知识应用能力。采用多媒体和实验相结合,可以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及突破教学难点,同时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说学法

  本节课通过学生参与探究,相互交流,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通过学生上台演示实验,将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让学生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探索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和学法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对本节课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景,激趣引入(5分钟)

  利用多媒体创设“死海不死”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兴趣, 诱发探索欲望,引入复习课。采用多媒体,生动活泼,交互性好,能调动学生全部感官,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兴趣。

  2、实验质疑,合作探究

  (1)建立浮力概念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列举浮力现象,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程理念。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出示问题1:如何证明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增强学生的研究和探索欲望。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得出结论,并由多媒体展现实验过程,得到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方法。

  这样在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动手实验过程中,复习了浮力的.概念,突出了重点。

  (2)探究浮力的大小

  首先利用多媒体简单回顾阿基米德原理,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教师出示问题2:小东的爸爸买了一个玉制实心工艺品,小东想知道它的密度,他利用了一个弹簧秤、一根细线和一盘清水,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方案。此题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来测密度,通过学生分组设计实验,体现学生探究意识,有利于开拓学生思维,既复习了实验,又突破了难点。

  (3)探究浮沉的条件

  教师出示问题3:鸡蛋放在清水中会怎样?怎样使鸡蛋上浮?设置悬念,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有趣,学生会主动参与,从而分析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解决这一问题要运用力、密度、二力平衡等知识,体现知识的整体性。

  (4)浮力的应用

  教师出示问题4:浮力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钢铁的密度比水大,为什么钢铁制造的轮船会漂浮在水面上呢?设置这一问题,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边分析边利用多媒体展示: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密度计。这部分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对于潜水艇及飞艇的技术问题不必纠缠。

  (5)浮力知识小结

  学习了浮力知识后,你有哪些收获?请把你的收获与同学交流分享。通过回顾交流来复习浮力主要知识点,可以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相互补充,把课堂的主阵地还给了学生。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浮力知识点,让学生对浮力的内容形成知识体系。

  3、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为了加深学生对浮力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上设计了三个典型习题,一道计算题,帮助学生学会利用浮力进行简单的计算,理清解题思路,一道有关吹泡泡的问题,体现物理与生活的联系,一道将弹簧秤改装成测浮力装置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采用内容式板书,使学生对本节知识一目了然,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

  六、说教学效果评估

  本节课内容多,概念性强,学生复习时,有一定的难度。复习中,既要注重知识的复习巩固,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设计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入,学生会表现出强烈的兴趣,积极参与探究,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到,学习就是生活,物理就在身边。阿基米德原理是一条重要规律,虽然实验简单,但对初中生的思维难度较大,复习演示,对提高潜能生、优秀生都有很大帮助。在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浸入”、“露出”、“上浮”、“漂浮”等词的认识模糊,对物理状态不知道就急于下结论,我通过习题澄清认识,释疑解惑。课堂上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以新课程理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让学生热爱生活,让课堂充满活力。

  说课稿《浮力》 篇2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要点:

  第一,浮力;

  第二,物体的浮沉;

  第三,浮力产生的原因。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对浮力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浮起的物体受到浮力并结合前几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来展开的。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对浮力的研究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础。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3、教学目的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浮力和浮力的方向,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演绎推理能力等。还要培养学生探索求真知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实践观点的教育。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浮力概念贯穿本章始末,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对物体浮沉和浮力产生的原因的研究,需要综合应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因而对理论分析和推理论证能力要求提高了。而初中生侧重于对直观现象进行具体、形象的思维来获得知识。因此这两个知识点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也是这节课的重点,这是素质教育对现代教学的要求。

  二、学生分析

  任教班级属农村中学,多数学生上进心强,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5岁左右的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方法

  这节课可综合应用目标导学、分组实验、直观演示实验、讲授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边动手边思考。从实验数据总结出结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学程序

  教学中要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设计如下:

  1、新课引入:

  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一上课便以课文第一段文字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讲授新课:

  任何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离不开实验。这节课主要采用实验的方法来建立浮力的概念。我将书中图12-2这个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实验,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增强了他们的感性认识。为了使学生能认识到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托的力,这里我增加设计一个用手托石块使弹簧秤示数减小这样一个随堂小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概括总结出浮力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从日常生活和常见的自然现象中举例说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

  在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这个重、难点时,日常生活中一些错误的经验或思维定势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模糊的观念,最突出的是"重的物体下沉,轻的物体上浮"。这里可以演示一个小实验:一根小铁钉在水中下沉,而大木块在水中会上浮,大木块显然比小铁钉重。可能又有一部分同学这时会提出小铁钉下沉是因为铁的密度大。教师可再演示一个小实验:一个废牙膏壳密度没有变,空心时能浮在水面,揉成一团后在水中会下沉。说明密度也不是决定浮沉的条件。这样经过演示,讨论和分析,纠正了错误观点,引导学生从运动和力的关系角度来讨论物体的浮沉条件,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抓住比较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根据二力合成知识,由学生讨论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

  这时强调物体上浮、下沉是运动过程,此时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的结果是沉到液体底部,上浮的结果是浮出液面,最后漂浮在液面。并再演示一下浸没在水中的木头的.上浮过程,以加深印象。漂浮与悬浮的共同点都是浮力等于重力,容易使学生产生“物体的漂浮与悬浮是一回事或一个物体在同一液体中既漂浮又悬浮”的错误观点,这时我用一个乒乓球和一个空心金属球投入水中分别演示漂浮与悬浮实验。使学生直观比较出漂浮是物体浮在液面的平衡状态,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悬浮是物体浸没在液体内部的平衡状态,整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强调同一个物体在同一液体中既漂浮又悬浮是不可能的。

  揭示浮力产生的原因这又是一个重、难点。这时可请同学回顾做过的一个旧实验:六个面扎上橡皮膜的空心正方体,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六个面的橡皮膜均向内凹进,而且前后左右面凹进的程度相同,而下表面比上表面凹进的程度要大。引导学生密切联系原有的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二力合成、二力平衡等知识,通过由浅入深分层次的分析,把突破难点的过程变成巩固和加深对旧有知识理解应用的过程,变成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过程。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浮力等于物体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最后再用如下演示实验加以验证:

  (1) 将石蜡投入装水的烧杯中,观察其受到浮力是否上浮;

  (2) 将石蜡放在另一烧杯底使其和杯底紧密接触,沿杯壁缓慢注水观察其是否上浮从而通过实验证明前面理论分析得到的结论。并指出这也是物理学研究的方法:从实践到理论,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达到从小培养学生研究物理的正确方法的目的。

  至此,教材内容已经讲授完毕,浮力作为同学们新认识的一种力,它的三要素也就清楚明了。

  根据农村学校学生情况,我继续引导同学们思考课文后的"想想议议",由此引入对决定浮力大小因素的研究。学生经过合理猜想,讨论,设计出探索决定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方案。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浸没后深度改变无关。受时间、器材限制,浮力大小与物体本身密度、形状等因素无关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加以说明。这样就为下一节学习阿基米德原理留下悬念,作好铺垫,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结构。

  3、反馈和巩固:

  这节课教学容量大,所以反馈和巩固主要留待课后完成。如果课堂上有剩余时间,可请同学回顾板书内容,归纳出通过本节课学到的三种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一是称量法,为下一节课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作准备。二是受力平衡法,指出悬浮和漂浮的区别。三是求压力差法,指出这是浮力大小的决定式。

  说课稿《浮力》 篇3

  一、教材分析

  今天这一节课,我选的教学内容是小学《自然》第五册第10课《水的浮力》。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沉和浮的现象之后,指导学生学习有关水的浮力的知识;从能力培养来看,属于“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的系列。

  二、学生情况分析

  这一节课我选择的是三年级的学生。

  因为从学生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上看,三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自然知识和学习方法,并通过前三年的学习,已具备初步的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三年级的学生大多九岁左右,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其有意注意和主动探究问题的意识有所增强,在学习活动中他们能积极地思索,能努力地探索问题的结果。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能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践活动中能充分锻炼和培养自己的综合运用自然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根据《自然教学大纲》,结合学生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各种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了解水的浮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智能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主要是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归纳概括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在本课中学生要初步学会做说明水有浮力的实验)

  3、非智能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知识、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进一步树立学好自然的信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以及问题探索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的设定,我将本课时的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自主探索,实验操作,让学生知道:所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

  教学难点确定为:认识下沉的物体在水中也受到水的浮力。

  五、教学思路设计

  根据“主导和主体”、“学习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思路确定如下:

  1、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采取开放式教学法,具体分为三个部分。

  ①通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画面,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人人参与,积极动脑动手,给每个学生都提供锻炼的机会,使学生学有所得。

  ②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在观察、猜想、验证、归纳、概括的学习活动中,得出“各种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这一科学的结论;

  ③通过归纳总结和大量的应用实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

  2、从学的方面来说,分为两个部分。

  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一系列的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动脑、动手,运用自然知识和生活经验,去研究问题,探索新知,得出实验的结论。

  六、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

  包括实验器材和CAI课件等演示性教具。

  学具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水槽、泡沫塑料、充了气的气球、弹簧秤、钩码。

  教具和学具的使用,以其直观、形象、科学等特性,对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灵活掌握所学知识,启迪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以及突破教学重难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七、教学过程

  本节自然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观图激趣,质疑引入”,第二个部分是“操作实验,发现规律”,第三个部分是“总结谈话,激发信心”。

  (一)第一个部分是“观图激趣,质疑引入”

  教师首先出示“潜水艇在水中航行”的多媒体画面,并指导学生仔细观察。

  师叙述:同学们请看,画面中的潜水艇在大海中乘风破浪,你看它一会儿在水面上航行,一会儿又潜入了水中,多威武,多有趣呀!同学们,请想一想,潜水艇为什么能够在大海上航行呢?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揭示其内在的规律。

  本部分的设计意图是:利用直观的多媒体画面,结合教师的解说,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产生学习的良好欲望,并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使学生产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为参与后面的学习活动作了一定的铺垫。

  (二)第二个部分是“操作实验,发现规律”

  本部分是本节自然课的重点,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指导学生认识在水中浮着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1)师讲述(用多媒体出示相关内容):

  同学们,在我们每组的实验桌上都有一块泡沫塑料和一个充了气的气球,请分别把它们放入水槽中,用手向下按一按,再抬一抬手,反复几次,手有什么感觉?每个同学都来试一试。

  (2)接下来让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检查。

  (3)分组实验完毕,组织学生讨论并汇报实验结果。

  ①通过刚才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②用手按浮在水上的泡沫塑料和气球,有什么相同的感觉?

  (学生会说,泡沫塑料和充了气的气球会浮在水面上;用手按一按,再抬一抬手,反复几次,手会感到有一种力等等。)

  ③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以上实验说明什么?

  (在这里,学生会说,泡沫塑料和充了气的气球在水中会受到一种向上的力。)

  (4)接下来教师小结:以上实验说明,在水中浮着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水的浮力。(用多媒体出示并板书课题“水的浮力”。)教师随即在黑板上板书:在水中浮着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分组实验,让学生知道,在水中浮着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水的浮力,并引出课题。

  第二个环节:指导学生认识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1)教师演示并叙述:同学们,老师将一个钩码放入水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放入水中的钩码是沉还是浮?(学生会说钩码会沉下去。)

  (2)接着,老师组织学生讨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不是受到水的浮力?你是怎样想的?(用多媒体出示)

  (有的学生说会,有的学生说不会)

  (3)钩码在水中究竟是否受到了水的浮力呢?请同学们利用桌面上的实验器材(水槽、弹簧秤、钩码),自己设计一个实验,研究下沉的物体究竟是不是受到了水的浮力?

  研究时,请注意:

  ①如果钩码受到水的浮力,会看到什么现象?

  ②如果钩码没受到水的浮力,结果会怎样?(用多媒体出示)

  接下来,我对学生要做的实验进行说明并且示范操作:在学生操作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这样来做这个实验。即将钩码挂在弹簧秤的小钩上,观察此时弹簧秤的刻度是多少,并记录下来;再将弹簧秤上的钩码没入水中,看一看此时弹簧秤的刻度又是多少,并作好记录;然后将两次记录的结果进行比较,看是否发生了变化,是怎样变化的。通过实验,可以看到,后一次记录的结果变小了,说明钩码在水中受到一种向上的力,把钩码往上托,使得弹簧秤的刻度变小了。这种力是一种什么力呢?这种力就是水的浮力。因此,就可以得出实验的结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当然,学生在实验操作的活动中,还会有其它的实验方法,在这里,不再一一说明。只要他们的实验方法可行,能得出实验的结论即可。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

  (4)接下来让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学生分组实验完毕,抽生汇报实验过程及其结果。

  ①你是怎样做这个实验的?

  ②在实验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③实验结果是怎样的?

  ④通过实验,你得到一个什么结论?

  (在这里,先让学生说一说,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老师小结: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用多媒体出示并板书)

  (6)实验小结:通过实验1和实验2,我们已经知道在水中浮着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也就是说:各种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用多媒体出示并板书)。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自己提出设想,自己设计实验,自主探索,自己叙述实验的过程,得出实验的结论。这符合当代开放式的、学生主动去探索的教学思想。在本部分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主动探究、动手动脑、合作学习的教学意图。

  第三个环节:指导学生认识水的浮力的应用

  (1)谈话:同学们,水的浮力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请看多媒体课件“水的浮力的应用”。

  (2)请同学们观察、讨论:

  ①图中是什么物体?

  ②它们是不是利用了水的浮力?利用水的浮力做什么?

  ③在生产和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水的浮力?

  (3)抽学生说后教师小结。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在学生得出实验结论后,让学生说出水的浮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学生对水的浮力这一现象的理解。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三)第三个部分是“总结谈话,激发信心”

  1、教师总结谈话: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自主操作、自主实验,我们已经知道:各种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水的浮力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我们要充分运用水的这一特性,使其为我们的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2、教师布置作业:在新课即将结束的时候,老师要为大家布置一个作业,请大家课后自己思考:既然各种物体在水中都能受到水的浮力,为什么有的沉有的浮?看谁最聪明,能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用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本部分的设计意图是:通过谈话,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好自然、用好自然的信心,使学生能更加投入地参加到平时的自然课的学习活动中去。

  八、板书设计

  水的浮力

  一、在水中浮着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二、水的浮力的应用。

  说课稿《浮力》 篇4

  我说课的内容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认识浮力》,下面我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儿童和青少年的过渡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越来越强,并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仍需要借助具体形象的材料来支持。教学中应注意充分发挥实验与实例的作用,借助他们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培养他们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对浮力的认识结合了前面所学的液体压强、压力,为后面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制定了本节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认识浮力及浮力的测量方法---称重法;使学生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去认识现象,发现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及对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浮力概念的建立和称重法测浮力

  难点: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设疑,引导

  学法:观察、小组讨论、实验探究

  四、教学过程

  (一)列举实例,引入课题

  课件投影:水里游泳情景、海上轮船、热气球等图片

  利用学生所熟知的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进行

  1、浮力概念的建立

  (1)让学生充分感受浮力的存在

  在盛水的水桶中放一个球,找一名学生按球,谈感受

  这一环节,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列举生活中、身边的实例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浮力的存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体现出"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的思想。

  (2)称重法测浮力

  (教师设疑)同学们知道那么多关于浮力的例子,那么像铝块石块这样的物体在水中受不受浮力呢,如何来验证?

  学生小组讨论并说说自己的验证方案

  根据学生说出的方案,让他们亲自动手做一做。(为学生准备的实验仪器有弹簧测力计、石块、杯子、水)

  在学生说和做的过程中,他们会发现弹簧测力计挂着石块放入水中时示数比在空气中是减小的,那减小的那部分就是浮力,指出这种方法即称重法测浮力,同时引导学生总结出:物体在液体中受浮力,且浮力的大小为F浮=G-F′

  ④对于浮力的方向,可让学生回答。一般学生会说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这时可采用用手托一托和出示图片让学生知道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3)关于气体对物体有浮力的验证,我是这样设计的:

  学生小组讨论:杠杆不平衡的原因

  教师讲解课本中物体在气体中受到浮力的实验。

  通过以上的实验,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出浮力的概念,并指出施力物和受力物,强调浮力的'方向和称重法测浮力。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知道了什么是浮力及称重法测浮力,并培养了学生的设计实验、动手探究及团结合作的能力。

  2、浮力产生的原因:

  (1)(演示实验)把乒乓球放在一个去掉底的、不盖盖子的瓶子中,向瓶中倒水,球会受到浮力而浮起来吗?将瓶子盖上盖子,球会怎么样?为什么?

  (2) 在进行实验时引导学生猜想,仔细观察,对比两次实验操作的不同之处。

  (3)对于该实验不需要学生做出准确的解释,只要意识到不盖盖子时球的下表面没有液体即可。

  这一步的设计目的在于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注意观察,积极动脑思考又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并为讲解浮力的产生原因打下基础。

  (4)教师从理论上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并用桥墩的例子加强学生对浮力产生原因的了解。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四)反馈和巩固:课堂检测

  五、作业设计

  (1)完成课后一二题

  (2)拓展延伸:由本节课我们 知道了浮力产生的原因F浮=F上-F下,你能从中发现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吗?

  说课稿《浮力》 篇5

  说教材: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沉和浮的现象之后,指导学生学习有关水的浮力的知识。课文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水的浮力;第二部分指导学生研究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第三部分指导学生了解水的浮力的应用。

  说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什么是水的浮力。

  (2)认识“在水中沉着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第一个实验,让学生感知水的浮力。

  (2)通过第二个实验让学生知道沉在水中的物体也受到向上的浮力。

  (3)联系实际了解水的浮力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说教学重点:

  理解什么是水的浮力。

  说教学难点:

  理解“在水中沉着的物体也受到身上的浮力”。

  说课堂设计理念:

  1、科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科学知识。

  2、通过实验探究引导策略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会合作、交流,并让学生亲历水的浮力的科学探究过程。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说学法:

  1、 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2、 通过亲身探索主动寻求真知,自主获取知识。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

  (1)我们曾经学过“浮和沉”一课,谁能举出三种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三种浮在水面的物体。

  (2)这是一块包装用的泡沫塑料,把它放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学生回答后,演示一下。)

  2.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关于物体在水中浮和沉的问题。

  二.实验探究

  1.实验探究在水中浮着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

  (1)讲述:每组的实验桌上都有一块泡沫塑料,把泡沫塑料放入水槽中,用手向下按一按泡沫塑料,再抬一抬手,反复几次,手有什么感觉?每个同学都试一试。

  (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

  (4)讲述:再用气球做同样的实验,手有什么感觉?

  (5)学生分组实验。

  (6)汇报实验结果。

  (7)讨论:

  ①用手按浮在水上的泡沫塑料和气球,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②以上实验说明什么?

  (8)教师小结:以上实验说明,在水中浮着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水的浮力。(教师板书课题)

  2.实验探究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1)讨论:

  ①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不是也受到水的浮力?你是怎样想的?

  ②怎样证明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不是受到水的浮力?

  (2)讲解:要想知道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不是也受到水的浮力,我们先来做一个与这个问题有关的实验。(以下内容教师边讲解边演示)

  首先用皮筋提起一个钩码,我们会看到皮筋被拉长,用直尺量一量皮筋的长度;然后用手将钩码向上托一托,观察、测量皮筋的长度有什么变化?

  (3)学生分组实验,适时记录实验结果。

  (4)汇报实验结果。(用手将钩码向上托时,会看到皮筋的长度变短。)

  (5)讲解:我们通过皮筋的长短变化,可以看出钩码受到了一种向上托的力,猜猜看,如果我把钩码放入水中,假如皮筋的长度也发生了变化,那它说明了什么?如果皮筋的长度没有发生变化,那它又说明什么?

  (6)猜想结论。

  (7)实验探究。(分小组进行,边做实验边记录数据,通过数据得出结论)

  通过具体的数据变化说明问题,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8)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9)讨论交流: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沉入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水的向上的.浮力。

  (10)总结概括:各种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教师板书)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进行成果共享,在争论之中启发灵感,在辨析之中提升自己,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不断得到发展。

  三、学以致用

  1、谈话:水的浮力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2、看课文中的插图。

  3、观察、讨论:

  (1)图中是什么物体?

  (2)它们是不是利用了水的浮力?利用水的浮力做什么?

  (3)在生产和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水的浮力?

  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4、教师小结:水的浮力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很广,如救生圈利用水的浮力承载人的体重,各种船只利用水的浮力承载人和货物的重量,此外,渡河用的浮桥,海上采油的钻井台,浮在水上的航标灯等,也都应用了水的浮力。

  四.总结交流

  1.教师简单概括本课教学内容。

  2.巩固练习:

  ①什么是水的浮力?水的浮力是向着哪个方向的?

  ②为什么在水中能把一个人托起来,而在岸上却托不起来?

  3.谈话激趣:

  科学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只要我们善于观察、认真思考,身边的科学一定能为我们所利用,一定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我们服务。

  通过谈话,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五.思维拓展

  既然各种物体在水中都能受到水的浮力,为什么有的物体会沉下去,而有的则浮在水面上?

  这里,我为学生提出了一个新颖的问题,虽然学生很难在课堂上解答出来,但它能够评价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它不是学生在课堂上背得滚瓜烂熟的知识,而是一个需要凝思,需要创造性地完成的任务。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一样,途径也不尽相同,这正是我们所说的表现性评价。

  说教学反思

  1由于学生在前面一课中已经认识了沉和浮的现象,因此,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泡沫感知水的浮力这部分内容所花时间较少,而且很容易就理解了浮力的概念,为后面的教学争取了更多的时间。

  2在教学“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不是也受到水的浮力”时,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为学生主动提供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然后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得出结论。

  3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了实验探究引导策略,不仅帮助学生获取了科学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4美中不足的是,有个别学生学习之后对“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的理解还不是很透彻。难以理解“既然各种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为什么有的物体会沉下去而有的会浮在水面上?”这个问题。由此可见,教师在上课时还没有把知识真正落到实处,还必须兼顾个别差生。

  说课稿《浮力》 篇6

  一、 教材分析

  本节是初二物理第九章“力和运动”的第二节,是在学习力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关“力和运动”的初步知识,同时也是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以后的进一步提高与拓展。

  本节教材特点是:

  首先,是从抽象的“惯性”概念建立入手,通过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分析、推理和演绎,得出惯性的概念,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几个有趣的实验和生活中惯性事例的探究,使学生认识到:无论是运动的物体或静止的物体都具有惯性,同时学会应用惯性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这既能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惯性现象的普遍存在,又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惯性现象的兴趣,培养其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

  其次,特别安排了惯性现象的危害。这部分内容主要联系了跟人们生活联系密切的交通事故问题,还介绍了汽车安全带的作用,注意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这样的编排突出了《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即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突出了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联系,注意在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着重“STS”意识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对本节的学习,既提高了对物理问题的认知水平,又让学生感到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

  另外,本节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对于学生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理解力和物体运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为后面“二力平衡条件”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分析:

  本节需要达成“三个方面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即使学生知道什么是物体的惯性,且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性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即知道惯性现象,会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惯性现象;会利用特定的思维程序解释生活中惯性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激发学生探究惯性现象的兴趣,积极参与惯性现象的讨论,并对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引起关注。

  重点是:对惯性的理解。因为学生常常把惯性跟受力情况、运动情况相联系,对理解惯性产生了一定的思维障碍,教学中要强调“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跟物体受力与否、运动与否以及怎样运动都无关。

  难点是:对惯性现象的`解释。因为初二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并不同步,由于教师在教学中过于关注知识的单向传授和接受式学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较为欠缺,同时与教师互动交流的机会相对贫乏,导致口语表达能力相对薄弱,因此,本节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对学生的学法指导,精心教给学生分析和解释“惯性”现象有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多列举和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

  三、学情分析:

  本节执教的对象是初二(2)班。该班学生物理学习能力参次不齐,客观上该班学生学习能力“分化”现象较为明显,既有学习能力强,思维反映快的学生,约20%,又物理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约30%。总体而言,该班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较高,能感觉物理有趣,有学习物理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惯性现象又比较抽象,若一味采用简单的讲授和单向灌输,本课的达标会有一定的难度,也不利于学生对“惯性”概念的理解,因此,在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上,本节课应当有所调整,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切入口,逐步展开教学。

  四、教法选择

  本课的课堂教学策略是:采用集体教学与小组合作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并实施“课内分层递进,分类指导”。

  教学方法是:将采用多媒体课件与演示实验相结合,讨论和说理相结合的方法。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我打算下发“导学提纲”,让学生课前预习本节,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惯性,惯性有何特点;同时布置学生查阅资料,收集一些与交通事故有关的报道和图片资料。

  教学模式采取:“实验——体验——应用”课堂教学模式。

  五、教学程序与过程:

  1、复习牛顿第一定律,补偿基础知识

  本节“惯性”概念是从牛顿第一定律分析推理和演绎得出的,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熟悉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惯性观念的建立。因此,在本课的开始,就设计和安排了与 “牛顿第一定律”有关的几个问题,以此来帮助学生巩固牛顿第一定律知识。

  2、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所学新课

  利用电脑播放一幅地球自西向东旋转的动画,告诉学生地球自转的速度为360m/s,这个速度非常大,紧接着提出一个设想:站立在地球上的圣诞老人能否迅速跳离地面,地球此刻一定转过一段很大的距离,等圣诞老人落回地面,就不会留在原处,这样圣诞老人通过不断的上跳,不就可以周游世界了吗?

  让学生充分讨论上述情况是否可行?能否解释原因?

  接着再演示一个实验:

  先将一个鸡蛋放在一块硬纸板上,缓慢的拉动硬纸板,会发现鸡蛋与纸板共同运动;再将硬纸板放在一个空茶杯上,把一个鸡蛋放在硬纸板上,试问学生:若用手将硬纸板用力弹飞出去,鸡蛋与硬纸板一同飞离茶杯呢,还是留在原处后落在杯中?操作实验,让学生对实验的结果产生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从而引入本课的课题。

  3、建立惯性概念,体会惯性内涵

  引导学生回顾牛顿第一定律,由牛顿第一定律得出: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时,都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物理学上,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由于“惯性”概念是由牛顿第一定律推理得出的,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学生此时对惯性的理解还不是很深刻,因此,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和辨析两个问题: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还是一种力;物体的惯性跟物体是静止或还是运动是否有关?

  重视“惯性”概念内涵的挖掘,让学生分组讨论,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逐步揭示出: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固有属性,无论物体是运动或静止,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为了强化学生对惯性概念的正确理解,在充分揭示和归纳“惯性”的内涵以后,安排一道对选择题和一道简答题反馈练习,以此来强化学生对惯性概念的理解和认识。此时注意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努力引导学习程度较弱的学生发表看法,从他们的回答中反馈是否全班已掌握了惯性的概念。

  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受力时有惯性,受力时就没有惯性

  B静止的物体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C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有惯性

  D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E只有保持静止的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简答题:

  匀速行驶的轮船甲板上,有一个船员竖直向上跳起,当脚落地时,人落在何处?是原处,还是起跳点的后方?

  4、关注惯性现象,重视知识应用

  (1)为了说明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教师演示一个有趣的实验:锤打象棋子

  将几个象棋子叠放在一起,在锤击打底部棋子之前,引导学生思考:象棋子是否全部飞出去?

  (2)一辆平板小车载一个直立的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若使小车在水平面上突然运动,观察小车上直立的木块倾倒方向;

  再拉载着直立的木块小车,在水平面匀速做运动,若突然遇到障碍物时,让学生注意观察障车上木块倾倒方向,并向学生提出生活中什么现象与此类似?让学生分组讨论,使其逐步联想到生活中机动车突然启动和刹车的情景。

  此时教师进一步向学生提出:能否用惯性知识来解释这两个现象呢?

  让学生深度思考,在此基础上,请一个中等学生回答汽车突然启动人或司机后倒的原因?若能解释完整,可再一个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试试。

  若不能,就用电脑课件模拟汽车突然启动的情景,并反复几次,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人与车的运动状态的不同。

  由于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相对较弱,教师可以做一次示范,较为细致地对惯性现象做出解释,并归纳出解释“惯性现象”的一般表达程序。而后再请学生仿照老师指导的表达方法,进行尝试,解释汽车刹车时人为什么前倾。

  继续让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的一些惯性现象:

  用铁锹挖煤向锅炉中送煤,手和锹停止运动,煤为什么能飞进炉膛??

  人行走中,被石头绊到,为什么向前跌倒?

  电脑模拟轰炸机投掷炸弹过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飞机要在目标前方提前投弹?

  讨论结束,引导学生利用教师指导的方法和程序来解释惯性现象,并分组向全班汇报,其他组同学及时纠正和补充。

  5、联系生活实际,强化STS意识

  让学生展示和交流课前收集和查阅的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报道和图片资料,引导学生分析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有哪些?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使学生知道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为了避免高速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时,人前倒,公安部门都要求系司机和前排乘客使用安全带,通过收集资料和交流体会,使学生感受到惯性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并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

  6、归纳整理知识,及时反馈矫正

  在理解了惯性,学会对惯性现象的解释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本节知识,问问学生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自主小结。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物理目标与测试》,进行形成性练习,教师应注意进行分类指导,注意及时的反馈矫正。

  最后结束本课,分层布置作业。

  说课稿《浮力》 篇7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要点:

  (1)知道浮力的概念和产生原因;

  (2)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浮起的物体受到浮力并结合前几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来展开的。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对浮力的研究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础。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本节是在前几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本节内容不多,但难度大,梯度高,对学生的抽象思维、理解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课标要求:通过实验,认识浮力。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基于教材地位、特点和作用以及物理课程标准上要的求: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浮力(包括浮力的方向、施力物体、浮力的单位)。

  2、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

  3.认识影响浮力的大小因素。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

  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培养设计和动手实验、分析与归纳、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针对教学目标我制定出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三、说教学难点:

  重点:浮力 影响浮力的大小因素

  难点: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四、说学情:

  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比较感兴趣的`;但要把浮力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又要综合各方面知识,如:力的测量、重力、二力平衡、压强等,并通过实验,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归纳获得新知识,这对初中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将教学活动进行的轻松有效,教法是关键。而学生是教法的支撑点,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教法学法的选择。

  五、说教法、学法

  本课的教法主要是“开放情境、引导探究”,而学法主要是让学生“亲身体验,自主猜想、合作探究、分析归纳、得出规律”。

  六、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乒乓球、烧杯、水、酒精、饮料瓶、氢气球

  学生分组实验:一小桶水,橡皮泥一块、饮料瓶、弹簧测力计、烧杯和溢水杯各一个,木块、同体积的铝块、铁块和铜块各一,水、盐水两种液体各一杯,细线等供选用。

  七.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利用课件展示轮船、冰山图片,思考:是什么力量使那么大的轮船和冰山漂浮在水面上的?

  (二)进行新课:分两个环节进行

  环节一:认识浮力 本环节从“感受浮力---探究原因----定义浮力”的思路进行。

  首先做好三个演示实验:

  1:乒乓球在水中上浮。

  2:乒乓球在酒精中上浮。

  3:出示氢气球,松手,氢气球飞上屋顶。

  接着设问:在水中下沉的石块受不受浮力的作用?怎样来验证你的想法?

  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得出结论。

  (让学生体验了在不同液体中---在气体中----上浮的---下沉的各种情况下受浮力的现象,灌输了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思想)

  接着设问:在液体中的物体一定受浮力吗?(上述实验容易学生认为: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一定受到浮力的,为了解决这个错误认识,增加一个演示实验)

  4. 演示:乒乓球漏水实验。(学生很惊奇,产生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的欲望)

  5.播放视频:包有橡皮膜的立方体在水中的受力状况;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上的理论分析过程,从而得出浮力的产生原因

  6.浮力概念的建立

  浮力是一种力,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其大小的单位也是牛顿,方向竖直向上;那么浮力的大小:在什么情况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什么情况物体受到的浮力小?

  环节二: .探究浮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本环节采用“体验---猜想---设计实验探究----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思路进行。

  1.实验体验:一团橡皮泥、水、玻璃球 步骤:把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放在水中,观察其浮沉情况。把橡皮泥造成船上面加重物(玻璃球),比一比,看谁能装载更多的重物.提出怎么装载更多的重物?(解决问题)。引出浮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引导学生大胆猜想。

  学生自主猜测可能的因素:物体的密度ρ物(物体的重)、物体的形状、深度h、浸入的液体密度、浸入液体的体积(或说排开的液体体积V排)、排开的液体重等。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对各猜想进行实验设计,再把上面不同的检验猜想的实验器材分给不同的小组进行。

  说课稿《浮力》 篇8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选自苏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8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四节《浮力》。

  一、教材分析

  通过研读教材,对浮力这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浮起的物体受到浮力”这一常识的基础上,综合的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等知识而展开的。学习完本节内容后,学生能够知道什么是浮力,如何测浮力的大小及阿基米德原理。为接下来物体的浮与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的内容及其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我将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

  1、感受浮力的存在,理解浮力的概念。

  2、学习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大小

  3、理解阿基米得原理

  4、理解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实验探究,定性认识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2、学习使用探究学习常用的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关观:

  通过观察思考,实验探究,收集资料。交流讨论等活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并联系学生的实际状况,我认为本节教学的重难点如下:

  1、重点:

  1)浮力的概念,经历探究过程,了解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的作用。

  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2、难点:

  1)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教材的特点,依据课程标准“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这一理念及初中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我采用:以科学探究为主,讲授法为辅的方法。即在学生感兴趣的实验基础上,辅助以观察、归纳、总结等方法,使学生的思维从感性的具体到抽象的规定,真正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测量,明确浮力的大小,然后通过简单的生活现象的分析使学生的思维从抽象的规定到思维的具体,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争取使教学达到最优化。

  五、教学过程

  1、浮力的概念:

  浮力的概念采用教师引导学生看图后归纳得出,生生交流后,学生汇报,教师点评。

  1)浸在液体内部和浮在液体表面的物体都受到浮力;

  2)浸在气体中的物体也受到浮力;

  3)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

  4)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浮力的感受,准备2个小实验,一个是释放氢气球,一个是往水里压空矿泉水瓶。

  在这一环节,也许有各种问题出现,特别是概念的建构与生活经验的冲突,比如正在下沉的物体不受到浮力的作用,可以用另一个生活经验去反驳,比如在水里提物,比在岸上提物轻松。从而形成矛盾,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浮力的测量:

  明确了浮力的概念之后,在手压矿泉水瓶的实验中,提问学生有没办法测得浮力的大小。给出器材,小组讨论,得出方案。

  器材:弹簧测力计,石块,烧杯,细绳

  实验步骤:在空气中称出石块的重力,将石块浸没在水里称出此时的视重。

  根据现象能说明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

  除此,在刚才的实验中,同学们会发现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之差,正好等于浮力的大小。

  3、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

  关于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利用器材:弹簧测力计、圆柱体、盛有纯水和浓盐水的容器各一个。实验步骤可以参考书上P92 。学生按照步骤记录数据,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这个实验比较简单,计划让同学们自行完成,有问题的举手示意,完成后一起交流。

  关于探究浮力的大小,在已经知道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的体积(质量、重力)有关。

  小组讨论分析实验步骤,明确实验原理而后再进行实验。

  说课稿《浮力》 篇9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水的浮力》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以及教学程序四个部分对本节课做如下说明。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初中科学八年级上第1章第5节内容,是继水的压强、水的密度之后学生学习的又一个与物理学有关的基本概念。本节课既是对前面压强与密度知识的生化和具体化,同时它又为后面学习力学埋下了伏笔,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从实验入手,引导学生

  学习浮力的概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如下教育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浮力(包括浮力的方向、施力物体、浮力的单位)。

  (2)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经历探索浮力大小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

  (2)同时通过介绍科学家的贡献,鼓励学生树立刻苦钻研、大胆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4.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

  (1)由于人们掌握了浮力的知识,从而促进了航海业的发展。

  针对以上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重点制定为:通过实验猜想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难点则为: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二:说学情

  当然,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需要考虑学生的情况,下面我来分析一下学情。

  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已经了通过预习,明白浮力的基本概念,对常见的船漂浮在水面、皮球浮在水面、水受到向上的力的现象也较为熟悉。在能力方面,通过科学课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但实验、观察、描述、区别、判断总结能力还较为缺乏,另外他们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容易产生焦躁厌学情绪,控制力还较弱,针对以上情况,要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科学、热爱科学,在课堂上应加于适当的教法和学法指导。

  三:教法学法

  本课的教法主要是“开放情境、引导探究”,而学法主要是让学生“亲身体验,自主猜想、合作探究、分析归纳、得出规律”。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铁块会沉在水中,而铁船却能浮在水面上,同样由铁制成的潜水艇就能潜入水下航行。有些人游泳会淹死,而死海里,人们却能悠闲地躺在水面上看报。水为什么会有这样截然不同的现象呢?

  生:有浮力的作用,死海的浮力更大。

  什么是浮力?浮力的方向怎样?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研究一下:

  水的浮力是水对浸入其内的物体向上托的力。

  (二)科学探究

  一、浮力的存在和测量

  1、液体的浮力。

  将一只旋紧瓶盖的空矿泉水瓶压入水中时,手有什么感觉?——手会感觉到有一个力将手往

  上推。

  当放开手后,又会观察到什么现象?——由于水的浮力,瓶子将上浮最后浮出水面。

  结论:在水中会上浮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那么,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呢?

  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一下吗?

  实验:将一个物体挂在弹簧秤下,记下弹簧秤的读数,再用手托一下悬挂在空气中的物体,观察弹簧秤的读数?——弹簧秤读数变小。

  提问:弹簧秤的读数为什么会变小?

  回答:因为物体受到手对它向上的托力。

  将弹簧秤下的物体浸没在水下。你又发现了什么?——弹簧秤的读数也变小。

  弹簧秤的读数变小又说明什么?——说明水对物体也有一个向上托的力,这个向上托的力就是浮力。

  结论: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也受到向上的浮力。水的浮力就是水对浸入其内的物体向上托的力。

  这个实验实际上也提供了一个测量浮力的方法,即将一个物体悬挂在弹簧秤下,当物体静止在空气中时,读出弹簧秤的读数F=G,再将物体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秤的读数F’,则浮力的大小就是F浮=F-F’。(条件:物体在水中会下沉)

  推广:不仅是水,所有的液体都会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那么,气体也会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向上的浮力吗?

  2、气体的浮力。

  气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是否也有浮力呢?生活中什么现象可以说明气体对物体也有浮力呢?(热气球、烟上升等等,注意风筝、直升机、飞机不是浮力的应用)

  怎么才能证实气体浮力的存在呢?

  实验:一个充足了气的球,气孔上插有打气针,打气针的另一端连着气囊,一开始打气针还没有完全插入排球的气孔,排球不会漏气,此时的杠杆是平衡的。

  当把打气针插入时,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气从排球跑到气球里面,气球体积变大,杠杆失去平衡,左边(球)上升,右边下沉。

  杠杆左边的质量不变,但由于排球里的气体压强大,传到了气球里面,这样排开大气的体积增加了,浮力也增加了,所以杠杆失去了平衡。

  得出:气体也会产生向上的浮力。

  结论:1.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

  2.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3.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

  4.浮力的单位:牛。

  总之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而老师知识一个参与者,引导者,引导学生学会知识,会学知识。以上就是我的全部说课内容,谢谢!

  说课稿《浮力》 篇10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第一章第6节《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沉和浮的现象之后,指导学生学习有关水的浮力的知识;从能力培养来看,属于“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的系列。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从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上看,他们已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学习方法,并通过前几年的学习,已具备初步的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五年级的学生大多十岁左右,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其有注意和主动探究问题的意识有所增强,在学习活动中他们能积极地思索,能努力地探索问题的结果。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能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践活动中能充分锻炼和培养自己综合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实验,寻找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证据。通过数据分析,归纳当物体浸入水中体积大时,受到的浮力也大,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就下沉。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主要是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归纳概括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探索大科学奥妙的兴趣,进一步树立学好科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以及问题探索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寻找下沉的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证据。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能用不同方法寻找证据,分析,评价证据。

  五、教学思路设计

  根据“主导和主体”、“学习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思路确定如下:

  1.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采取开放式教学法,具体分为两个部分。

  ①通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画面,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人人参与,积极动脑动手,给每个学生都提供锻炼的机会,使学生学有所得。

  ②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在观察、猜想、验证、归纳、概括的学习活动中,得出“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这一科学的结论。

  2.从学的方面来说,分为两个部分。

  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在活动中动脑、动手,运用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去研究问题,探索新知,得出实验的结论。

  六、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

  包括实验器材和课件等演示性教具。

  学具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每组一个弹簧秤、一个量杯、三块大小不同的石块或砖块、细线、记录表。

  教具和学具的使用,以其直观、形象、科学等特性,对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灵活掌握所学知识,启迪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以及突破教学重难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七、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受下沉物体受到的的浮力

  1、谈话: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泡沫放到水里,它会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泡沫受到水的浮力。

  演示:现在老师这儿有一个马铃薯、一个钩码,把它们放入水中,观察一下,会看到什么现象呢?(马铃薯、钩码沉下去了)。大家说说看,下沉的`这个马铃薯和钩码它们会受到了水的浮力了吗?(板书课题: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2、学生交流自己的猜测。

  3、过渡:你们都说马铃薯、钩码会受到水的浮力呢,那么如果我把马铃薯和钩码放到水里后手上的感觉和它们在空气中手上的感觉一样吗?(不一样)

  学生感受一下。

  交流感受。(马铃薯在空气中重,在水中轻),那么说明马铃薯在水中受到了水的浮力。

  钩码呢?也感受一下。

  交流。(能感觉得到差别,但不明显)说明也受到了水的浮力。

  4、过渡:刚才我们用感受的方法验证了我们的猜想。如果能用数据来证明,那就更有说服力了。老师这儿有一个测力计,你会用它来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想吗?

  5、小组讨论。

  6、生交流。

  本部分的设计意图是:利用直观的多媒体画面,结合教师的解说,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产生学习的良好欲望,并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使学生产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为参与后面的学习活动作了一定的铺垫。

  二、通过实验,寻找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的证据

  1、要获取更精确的数据,怎么办?(用测力计)

  2、交流:演示用测力计,下发实验记录单。

  3、学生实验,作好记录。完成后交流填写汇总表

  4、交流获取的数据。观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小结: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板书)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分组实验,让学生知道,在沉入水中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水的浮力。

  三、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的大小

  1、过渡:现在老师这儿有个东西,(出示)多把其中1格、3格、全部浸入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会一样吗?(边演示边说)

  学生猜测

  3、学生实验测量,作好记录。

  4、填写数据汇总,分析数据

  4、小结得出结论: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大小不一样,浸入水中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反之,则越小。

  四、分析数据,建立概念联系

  1、师:既然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为什么还下沉呢?

  2、生交流。预设:

  重力大于浮力(浮力小于重力)

  追问:从哪里看出来?能找到相应的数据吗?生找上次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浮力怎么算出来?

  3、学生整理数据,交流,发现。

  浮力小于重力或重力大于浮力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自己提出设想,自己设计实验,自主探索,自己叙述实验的过程,得出实验的结论。这符合当代开放式的、学生主动去探索的教学思想。在本部分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主动探究、动手动脑、合作学习的教学意图。

  五、总结

  1.教师总结谈话: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自主操作、自主实验,我们已经知道: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水的浮力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我们要充分运用水的这一特性,使其为我们的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2.教师布置作业:在新课即将结束的时候,老师要为大家布置一个作业,请大家课后自己思考: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当它所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会停在水中什么位置呢?看谁最聪明,能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

  本部分的设计意图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好科学、用好科学的信心,使学生能更加投入地参加到平时的科学课的学习活动中去。

  当然,本节课说课以及课堂中有很多问题存在,希望大家毫不保留地给我指出来。谢谢大家。

  板书: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

  浮力大小会发生变化,浸入水中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反之越小。

  浮力小于重力,物体就下沉

【说课稿《浮力》】相关文章:

初中物理《浮力》说课稿11-04

初中物理说课稿《浮力-复习》10-11

小学科学浮力说课稿05-31

初中物理《浮力》说课稿(5篇)11-12

初中物理《浮力》说课稿范文通用04-07

初中物理《浮力》说课稿(精选5篇)11-12

初中物理《浮力》说课稿5篇11-11

小学自然《水的浮力》说课稿范文10-09

初中物理《浮力》说课稿集合5篇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