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内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内涵,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卢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紧扣“改革”这个中心词,厘清这一概念科学内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点在于“改革”,逻辑重心是市场化取向的体制性、机制性改革。有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什么”的常识性理解同时也定义了其“不是什么”。首先,它不是常规的总需求管理政策,其次也不同于供给侧调控措施。
观察近年来我国经济深度调整期形势的特点,我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含双重取向或内涵:其一,通过深化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更好地为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保障和助推动力;其二,通过加强市场预算约束与宏观财经纪律,切实化解宏观经济周期扩张派生的失衡与风险,有效防控调整阶段资产泡沫新风险因素。加快关键领域市场化取向改革,培育经济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利用市场约束与出清机制化解资产泡沫因素与金融风险,构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双重内涵。
第一重内涵强调,力推关键领域市场化取向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才能使我国潜在经济增长能力得以进一步释放,使得我国技术、产业、经济结构更好提升。以应对产能过剩难题为例,我国转型期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地方政府对属地企业仍存超越市场经济原则的过度行政保护,使得失去市场自生能力的企业难以退出;导致环境保护等方面执法落实未到位,难以化解僵死企业产能过剩,不利于供给侧变量更好地响应需求变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重新界定塑造政企关系与政商关系,通过市场、法治方法倒逼缺乏自生能力企业退出,综合解决产能过剩难题并助推结构调整。
第二重内涵是通过加强市场预算约束与财经纪律,以治理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防控资产泡沫化与过高杠杆化带来的金融风险,体现广义范畴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从国内外经验观察,对上述问题的消极回避或听之任之的态度不可取,采用大规模刺激措施只能拖延甚至加剧矛盾,务实合理应对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重视发挥市场预算约束和宏观财经纪律作用,借助市场出清方式,有序化解经济过度扩张与资产泡沫化带来的失衡因素与风险。
从双重内涵角度理解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我国改革开放时代发展实践有什么关系?
卢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针对近年来我国现实经济形势客观演变发展提出的重大政策命题,其双重内涵体现在改革开放时代不同时期转型的发展与宏观稳定政策实践中。针对不同时期具体形势特点,勇于改革、创新机制,为经济长期高速增长提供重要和基本的前提条件;对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过度扩张失衡因素与通胀压力,在硬化预算约束与严格宏观财经纪律前提下,实施行之有效的管控措施加以调节消化。上述两方面政策实践取得巨大成功,也是在特定环境下由于多种原因遗留的不足与教训,成为贯穿改革开放时代的两条政策发展线索。
例如,改革开放初期,体制转型在农业领域、劳动力市场与特区开放领域开始破冰之旅,同时针对当时宏观经济过度扩张的形势,实施“调整、改革、巩固、提高”八字方针,包含对宏观失衡的紧缩政策组合。上述双向组合政策措施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转折,体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性内涵。
世纪之交,经济运行受周期调整规律作用与东南亚经济危机冲击,进入减速下行压力较大与物价温和负增长阶段,我国实施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和配套性投资政策稳增长,同时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既保持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必要支持,又防止盲目放松银行信贷”。在物价低迷甚至小幅负增长,即所谓的通货紧缩环境下,仍坚持不采取大规模放松货币信贷政策,代表了与美欧发达国家通货紧缩恐惧论学说和政策不同的应对。虽然这一政策对保持经济增速适度增长带来更多约束,但对转型期间较容易扩张的货币信贷刺激采取审慎方针,总体看,是为阶段性较彻底地化解通胀失衡矛盾发挥了关键因素。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经济在体制转型推动增长与宏观动态平衡可持续方面都交出了较好答卷。
上述回顾具有多方面启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针,是针对近年来深度调整内外环境客观要求的产物,是针对深度调整期经济增长相对低迷形势提出的标本兼治应对举措,其概念内涵已超出应对当下经济具体形势的长期政策含义。回顾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几个较大周期发展阶段,一方面持续推进改革开放转型发展,另一方面硬化预算约束与严格财经纪律以保持宏观动态平衡,两方面政策实践是贯穿其中的两条线索,用不同经验内容折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双重内涵的规律要求。就此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我国改革开放时代经济发展经验的总结提炼。
扩展资料:
国新办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有关情况,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唐仁健介绍,与以前的农业结构调整相比,这次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有传承和延续,但是更有创新和发展。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农业结构调整,是贯彻农业全产业链条、全产业领域的系统性、整体性的调整变革。
唐仁健指出,与以前的农业结构调整相比,本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体有三点不完全相同。一是,过去主要是解决农产品供给总量不足的问题,这次要在促进供求总量平衡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二是,过去主要是考虑农业生产结构的问题,通俗讲就是考虑初级产品生产的问题。这次要在考虑调整生产结构的同时,更加注重调整好产品结构。调优产品结构、调好生产方式、调顺产业体系,比以前的范围大大扩展、内涵大大丰富。要优化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经营结构,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三是,过去主要是农业生产力范畴的一些调整,这次也包括生产力发展的一些规定,但是要更加注重体制改革、机制创新,靠我刚才讲到的“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三个“激活”,来增强农业农村内生的发展动力。
在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有关举措的考虑和安排方面,唐仁健介绍,本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以前的结构调整也有很多新的不同和要求。
一是从产业发展纵向来看,支持农业生产领域,尽管仍然是重点,但是现在已不远远局限于生产领域。现在包括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特别是农产品产后的加工、储运、运销等领域,这方面的支持和发展措施非常多。比如在第15条,发展现代食品工业那一条里面,这次提出在优势农产品产地要打造食品加工业的产业集群,另外要实施主食的加工提升行动,因为主食跟我们消费者关系都很密切。大力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的模式,中央厨房在东部地区,上海、山东等地非常多,非常突出。另外要开发功能性、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和以前仅仅着眼于田头、着眼于初级产品不完全一样。
二是从横向来看,除了重视支持农业本身,优化农产品本身的供给以外,这次文件特别强调,除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之外,还要着力推动满足对农业的观光、休闲、康体等体验性、服务性的需求。另外还要满足群众对青山绿水,概括叫生态性、绿色化的需求。
【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内涵】相关文章:
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改革04-14
供给侧结构改革什么意思02-22
什么是供给侧改革资料11-18
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及建议10-21
2017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举措06-09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物资采购及库存管理论文05-28
教育供给侧改革下大学英语教改路径论文04-28
供给侧改革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研究论文04-18
什么是“供给侧”领导力?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