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需求减半 纳才尚待破局

时间:2020-10-29 16:12:59 职场动态 我要投稿

用工需求减半 纳才尚待破局

摘要:今年经济疲软,与去年同期相比,深圳二季度企业用工人数减半。企业生存有压力,用人渐趋谨慎,结构也生变化。从行业来看,电子、通讯、金融、机械制造、物流等行业招聘需求均为负增长,降幅20%至60%不等。



 

2011年4月12日,海外中高级人才招聘会上熙熙攘攘。南都记者王子荣摄


 

今年经济疲软,与去年同期相比,深圳二季度企业用工人数减半。企业生存有压力,用人渐趋谨慎,结构也生变化。从行业来看,电子、通讯、金融、机械制造、物流等行业招聘需求均为负增长,降幅20%至60%不等。

一季度惨淡经营,二季度开始经济提升马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明显加速,预计生物产业、互联网产业、新能源产业平均增长20%以上。预示着中高端人才及高技能人才将更加紧缺。

近年来,随着深圳人才吸引力减弱,困局一直存在。


 

人才供需双降


 

以6月份为例,今年的人才需求量为11万余人,2011年则为21万余人,2010年为16万余人

7月23日,深圳“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上,民营企业感慨,招聘没有优势。

103家企业共提供5000多个就业岗位,尽管大手笔涨薪但仍难招人。面对寥寥求职者,高盛伟电源公司负责人有些无奈,往年到5月份员工都较稳定,企业不存在用人缺口的问题,但今年还缺不少技术工人。“订单很多,人手又不够,只有放弃一些订单。工资尽管每年都涨,但跟外企和国企比起来没优势”。

在最近一次“群英会”招聘会上,不少地产公司招聘人员表示,房地产低迷,导致不少一线员工月收入直接受影响。据不完全统计,行业内有30%—40%的销售人员转行,导致一将难求,具有专业技术的人才更是不好招。

受经济大势影响,求职者减少,企业招聘需求也在减少。“这一形势在人才招聘上是有所显现。”深圳市人才大市场相关负责人介绍,纵向分析2010年、2011年、2012年第二季度数据,在人才需求上,今年明显弱于过去两年。今年第二季度与去年同期,需求人数削减过半。以6月份为例,今年的人才需求量为11万余人,2011年则为21万余人,2010年为16万余人。

“从市场监测来看,企业招聘量没有变化,但招聘频率有所减少。”深圳三和人力资源总经理许琴介绍道,比如有些会员企业以前每月招聘4次,现在则减少到2次。“求职者心态也发生变化,跳槽频率降低,会比较珍惜现在的工作。”许琴说,这样企业的招聘需求也会减弱。


 

薪金待遇受影响


 

大学毕业生曾小姐找到一份行政助理工作,月薪2300元

企业生存压力大,招人渐趋谨慎,薪资待遇也受影响。

在人才大市场招聘会上,刚从武汉一所大学毕业的曾小姐,学的是中文专业,找到一份行政助理工作,月薪2300元,这让她很意外。“现在保安和保姆月薪都超过2500元,大学生还不如保安。”曾小姐说,读了这么多年书,不可能去做保姆,薪金低点就低点。

“用人单位用人趋于谨慎,但大学生普遍薪水还是高过普工。”市人才大市场负责人称,今年给本科以上应届毕业生提供月薪为3000元至4000元的企业占55%,月薪在4000元至5000元的企业占23%,月薪在5000元以上的企业占9%,月薪在1600元至3000元的'企业仅13%.

事实上,深圳用工两大难点一是缺普工,二是缺技能人才。调查发现,深圳技能工人用工缺口超过60%,深圳技能人才总量缺口83万人,高技能人才缺口30万人。从深圳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来看,技师、高级技师工资平均数高于本科学历者。

“此次受冲击的主要还是传统制造业和低端服务业里的中小型企业,面临着重新洗牌的格局,而对那些订单稳定、用工稳定的大型企业影响不大。”三和人力资源的刘琴认为,从目前来看,普工虽然缺,但并不严重,而中高端人才及高技能人才对深圳来说,一直是紧缺的。

在劲草人力资源负责人刘峰看来,大的经济环境尽管避免不了,但转型及时的企业,在这种波动下受冲动会比较小。综观深圳多年人才市场变化,深圳目前最大的困境并不是企业用人需求在减少,而是人才吸引优势在减弱。


 

中高级人才紧缺


 

“尽管南山区政府提供35套公寓,但房源有限,一些博士后只能住在农民房。”

2011年,深圳首次出现建市以来非户籍人口减少。

户籍人口扩大化、其他城市尤其是内地城市来深圳“抢人才”、产业转型升级等成为主要原因。经济形势不好,地价上涨,人力成本上升,让不少中小企业的商务成本急剧上升,不少企业选择迁移到其他地方,或者干脆关门大吉。

由于深圳的薪金水平与北京、上海相比逐渐失去吸引力,加上工作机会相对较少,使得深圳对中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也在逐年减弱。因此,近年深圳相继出台引进国内高层次人才及海外高层次人才的优惠政策,如“孔雀计划”,期望“孔雀东南飞”现象重现。

今年3月,“深圳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举行授牌仪式,华大基因等15家单位正式敞开吸引博士后的大门。

“深圳这几年博士后数量增长很快,但与国内其他高等教育发达的城市相比,还不算多”,哈工大深圳研究院院长助理赵同胤说,深圳博士后数量与高新企业和研究机构的需求不成比例,而严重制约博士后引进的根源在于住房问题。“尽管南山区政府提供35套公寓,但房源有限,一些博士后只能住在农民房。”

“群英会”招聘会上,超过三成的企业表示,深圳消费水平高,加上内地中小城市发展迅速,深圳优势在下降。当求职者问到若不能在深圳就业将前往哪个城市发展时,广州、上海、北京一线城市仍靠前,但长沙、武汉、成都等二线城市得票率与之相近,二线城市对求职者的吸引力愈加明显。

深圳大学城某驻城高校人事部门负责人称,目前深圳各类人才政策很多,包括高层次人才认定、孔雀计划等,力度还可以,但和上海、北京、苏州等地相比,已经没有太多优势。深圳的创业环境还可以,但政策上也没有优势。

有评论认为,在许多光环之下,深圳需要警惕,如何保持创新发展的价值内核和城市生态。深圳更需要清醒判断的是,深圳留住创新人才是靠更优惠的政策还是更诱人的创新生态?


 

拿什么吸引你?


 

尽管外界认为深圳吸引不来人才,只能大降门槛,但官方并不认同。

深圳今年公布2012年人才引进政策,在降低应届毕业生落户门槛、取消农业户籍引进限制、招工调工积分入户等方面都有突破。尽管外界认为现在深圳的竞争力不够,吸引不来人才,只能大降门槛。但官方并不认同。

深圳市人社局副局长李明解释,其实深圳对人才的凝聚力、吸引力在不断强化,因为深圳有着就业创业的良好环境,及宽容创新的文化氛围,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人社局提供的数据中,深圳人才引进数量连年大幅上升,自2005年的8万多人增至2011年的12万多人,其中毕业生接收数量由2万多人上升至5.6万多人。

“这表明深圳创业就业环境良好,‘人才宜聚城市’的建设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李明认为。

深圳大学社保研究所所长翟玉娟认为,深圳引进人才,不能靠单一的人才优惠政策,而是要从入户政策这种根本性政策入手改革,从宏观层面统筹改革人才政策。她认为,不以单一标准评价人才,体现人才评价政策的进步,对人才吸引也有优势。

“经济发展决定引进人才的结构与素质,但人才的质量也影响着经济发展的质量。”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郭万达表示,高层次专业人才工作已发展至以引进、培养为主线,以核心工程为引领,以全方位、人性化的服务政策为配套的立体化模式。各地在配套政策上都对高层次专业人才予以重点关注,制定非常完善的配套优惠政策,满足其全方位的需求,营造良好人才环境。

综观深圳发展史,从人才大量拥入,到人才吸引优势式微,再到人才“引进难留住难”,深圳人才环境的变化,不只是这座城市30多年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折射,而且是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城市发展布局变更下的缩影。

在各类政策优势、区位优势光环逐渐散去时,如何修炼内功,提高对人才的吸引,这对政府制定政策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也是深圳永恒的人才困境破局之要。


 

■专家点评

塔尖人才需求更全面


 

薪金无竞争力,加上住房、生存成本高,深圳各类人才政策很多,力度大,但和上海、北京、苏州等地相比,已没太多优势。引进高层次人才,已经不是出台优惠政策这样简单,而应从入户等多项政策改革入手,打破对人才单一的评价。

高层次专业人才作为“塔尖人才”,其层次与视野决定其需求更全面、更多元化,除薪酬、待遇,大多非常重视家庭和谐、子女教育,事业发展空间、良好的社会文化和人文环境。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郭万达

统筹:南都记者 杨涛 刘凡 冯悦

采写:张小玲 庄树雄

【用工需求减半 纳才尚待破局】相关文章:

未来企业品牌谋变与破局09-25

危机下,经销商如何破局10-06

品牌即是战略,是企业破局之道10-05

专访毕胜:要么死要么破局07-30

网络营销破局八大策略08-10

企业互联网转型的难点与破局11-12

西藏民族大学2017年人才需求计划08-20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人才需求计划08-10

破年初人才流失之局 执战略绩效管理之剑01-01

常吃西红柿能将抑郁症风险减半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