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刷新就业观

时间:2020-11-10 09:53:42 职场动态 我要投稿

90后大学生刷新就业观

  9、10月份,校园招聘战全面打响。在低迷的经济形势下,无论是企业还是学生,今年的校招都将充满了挑战。据中华英才网发布的 “第十届中国最佳雇主调查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雇主品牌”与产品品牌和企业形象品牌同等重要,是企业在人才争夺战中制胜的法宝。

90后大学生刷新就业观

外资企业雇主品牌认可度继续上升

  调查显示,虽然求职者评选出的最佳雇主排行榜上,国企仍占榜单主力,但近三年外资企业的雇主品牌认可度逐年上升,与国有企业的差距越来越小。调查发现,2010年至今的三年里,外资企业的雇主品牌认可度逐年上升,今年在TOP50上榜企业中占18席。而国有企业的雇主品牌认可度虽有所波动,但在就业市场上仍然是求职者的主要选择。

金融、互联网行业企业认可度高

  在2012年的中国最佳雇主TOP50榜单中,金融和互联网企业总共占了三成,成为榜单最大赢家。其中金融行业在TOP50强中占据8席。中华英才网资深人力资源专家刘兴阳分析,在过去几年里,中国不同行业职场人的总体薪酬中,金融行业的薪酬水平一直居各行业之首,对求职者的吸引力很高。近年,互联网企业的上市热潮,以及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激起了互联网行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引发了中国求职者的关注热潮。百度、阿里巴巴[13.44 0.00%]、腾讯等身影均在榜单中。

企业视角

中国本土企业:看重实际工作能力

  HR越来越看重应聘者的知识层次和综合素质,越来越看重应聘者实际的工作能力和经验积累。企业对于优秀人才的评价标准也日趋理性化,形成了以“市场导向、业绩导向和能力导向”为核心的新人才标准。

跨国企业:本土雇员渐成主力军

  随着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发展,跨国企业的本土雇员比例逐年增加,正在成为人才队伍的主力军。过去,在跨国公司工作的优秀人才,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在海外接受教育,并进入当地企业工作;在海外接受教育,在当地工作一段时间或者直接回到中国进入中国分公司;来自中国本土,并在本土完成知识和经验累积的优秀人才。因为跨国公司并没有参与到人才的初级培养阶段,所以上述三种人才招收的方式基本上都属于“资源掠夺型”,与中国本土企业直接争夺成熟的人力资源。

  不过,随着全球化和本土化趋势进一步推进,跨国集团在中国的战线也越来越广,单靠“掠夺”人力资源已经不能够满足其需要。从长远来看,在本地建立成熟完善的人才供应链,培养自己的“子弟兵”将成为一项双赢的新策略。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单一转入复杂

  不论是中国的本土企业,还是看重中国市场的跨国企业,当代企业已不再单纯只对如员工的专业知识等单一指标提出要求,而是更加注重员工多方面的、复杂的综合素质。诸如员工动手能力、问题解决的能力、思考问题的方式、应对挑战和压力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不断汲取新知识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要求的能力等。

学生视角

就业趋势:文化产业相关行业持续走热

  在2012年大学生偏好的行业调查中,政府公共事业地位再次得到提升,取代金融业成为大学生最偏好的`行业;教育/文化/科研/培训行业则持续走热,2012年再次受到大学生的青睐,位列大学生偏好行业排名第二位。今年大学生对金融业、市场/广告/公关、汽车制造维护/配件用品行业的偏好程度均有所下降,而对政府公共事业、教育文化类、医疗保健业和电气能源行业的偏好程度有一定的提高,其中医疗保健与服务、互联网行业首次进入大学生偏好的行业排名前十,成为大学生的择业新宠。

  在近年的调研中,中华英才网发现,大学生对政策的敏感度非常高,以前“政策—政府—市场—高校”的影响扩散路径由更快捷的“政策—高校”、“市场—高校”反应链条取代。如近年来颇受政策支持的教育/文化/科研/培训行业,连续三年进入最受大学生偏好的行业前三名;国务院在今年专门印发在“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改革规划和实施方案,医疗保健行业也在今年首度进入大学生偏好行业前十位。曾牢固占据每年十大偏好行业位置的建筑/房地产业,却在今年突遭冷遇,这与国家这两年来推行的各类房地产调控政策关联较大。

薪酬期望:期待“高薪”者远超往年

  调查显示,2008-2012年我国大学生期望薪酬变化较大,如果将2000元以下、2000-5000元和5000元以上分别定义为低薪、中等薪酬和高薪,那么2008-2012年的大学生期望薪酬的变动趋势可以总结为:期望薪酬相对较低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少,从2009年最高处21%下降到2012年最低处的3%。而与此同时,期望获得高薪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从2008年最低处9%上升到2012年最高处的20%。同时,大学对不同类型企业的薪酬期望也有所不同,大学毕业生对外商独资企业和合资企业的薪水期望最高。

  大学生对不同行业的薪酬期望分析表明,一方面由于生活成本随着CPI的持续上升而大幅提高,同时“用工荒”带来的在职群体工作水平在近年来的持续提升,都拉升了大学生对薪酬的期望。因此,刘兴阳建议企业在由低端到高端不断升级发展、不断提高企业和产品附加值的同时,也要积极推进工资改革,给大学生以适当的工资待遇,以吸引优秀人才。

就业:毕业后选择直接就业比例较快下降

  调查显示,毕业后计划工作的大学生比例从2003年起不断增高,并且在2009年到达了90%的最高值。但2010年以后,计划毕业后直接工作的大学生比例开始大幅度下降, 2012年大学生毕业以后选择直接就业的比例仅为48%。与此同时,近年来,有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感到毕业后的发展“没有目标”,在今年,有接近30%的受访者认为“目前未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对于未来感到迷茫成为众多大学生相同的感受。

  刘兴阳分析,选择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大学生比例继2010年后再创低谷,与此相对应的是近两年关于高校“主动不就业”一族增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毕业生的选择也趋多,“出路”不仅仅局限在就业,而是有了继续深造、留学和创业多种选择;但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不工族”源于对自身定位和职业发展规划的缺乏而产生的“惶恐和迷茫”,这也是本届中华英才网中国最佳雇主调查结果中所显示的,大学生群众里对毕业一年内职业规划不明确比例显著上升。

  对此,刘兴阳建议对自身定位不清晰,对职业规划不明确的大学生,通过科学的方法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然后再去盘点自己的教育背景、实习经验、人脉关系等资源,制定符合自己的短期规划。职业规划中最科学的决策依据当为求职者的兴趣特长。在评估过自己的能力、特长和专业方向之后,一定要顺从内心的选择,不要被物质条件、社会评价和同类攀比等多种因素影响了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在判断自己的职业前景时要先回答三个问题:我是否热爱这样的职业?我是否有能力接受职业带来的挑战?我是否相信自己在这一行业内能有所成就。

【90后大学生刷新就业观】相关文章:

解读95后迷之就业观09-24

90后大学生职场法则11-17

90后大学生养鸡创业09-23

90后大学生法律意识研究08-08

“90”后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07-25

“90后”大学生创业如何选项目?08-12

合肥90后大学生卖盒饭创业09-24

2017年90后大学生创业例子08-04

90后大学生的校园创业故事07-30

90后大学生创业卖千层饼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