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制造”转舵 金融服务业成新增黑马

时间:2020-11-24 16:45:37 职场动态 我要投稿

“温州制造”转舵 金融服务业成新增黑马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温州自2008年已经开始主动谋划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努力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工业化与信息化平衡发展。

  温州正在竭力升级“正泰德力西,皮鞋打火机”的制造业局面。

  在日前浙江统计局陆续放出2008各市GDP统计中,其中温州工业增速仅6.2%,居全省地市之末,传统制造业前景堪虞,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制造梦逐渐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金融服务业。“我的目标是力争10年,办一家和别人不同的银行。”温州一家小额贷款公司的负责人说,坚信金融业不可能永远关闭大门。

  根据工商部门统计,2008年温州新增服务行业企业4855家,日均开业13家,第三产业已成为投资者首选领域。其中,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成为去年投资的热点行业。

  出现黑马

  一个月之前,温州市市长赵一德透露,为解决转型问题,除通过金融产品创新,将民资“收编”进合法金融体系外,温州还将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基金,搭建资金的需求与供给平台,吸引民资进入政府投资项目。

  同一时间,温州市工商局出台《拓市场保增长服务经济发展十条意见》,获赵一德批示“此做法好……,帮助和引导企业在困境中转型提升”。

  金融服务业一时成为焦点。一月公布的《温州民营企业生命周期研究》也称,温州企业进入快速成长期的时候,呈现出一个明显特征是对金融或民间资本的高度依赖,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满足,成为企业发展的首要影响因素。

  实际上,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温州自2008年已经开始主动谋划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努力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工业化与信息化平衡发展。统计数据显示,从三大产业发展变化情况看,去年该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势头最为迅猛,新增企业达到4855家,占新增企业总数的 46.09%,远远超过了制造业“新增36.89%”的占比,其中金融服务业更是令人注目。

  获利的冲动让温州人将通过经商获得的丰厚资本不再仅仅专注于进入工业领域,而改为热衷进军现代服务业或资本市场、金融领域,并在这些领域里积累和发展。2008年,全市新设企业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201户,投资及投资咨询类企业263户,新设商业银行及金融相关类企业55户。特别是投资、担保类等金融服务业成为新宠。

  截至2008年末,温州共有880家从事投资类的企业,资金数额高达140.8亿元,主要从事对成长型企业股权的投资、项目投资、实业投资等,投资领域涉及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商业、服务业等。其中以有限合伙企业形式组建的投资企业8家,资金数额22.8亿元。

  温州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指出,多年来,温州虽然民营经济发达,资本雄厚,但是整体的产业结构不是十分合理,多数企业都在从事电器、制鞋、服装等传统制造业,很少有企业涉足高端服务业,尤其是投资、保险等高附加值的现代金融服务业。去年投资、担保类公司的快速发展,犹如给温州现代服务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游资回撤有利地方

  而另一方面,大量游资的回撤为温州发展金融服务业提供了基础。

  2月初,《温州民间金融发展形势分析》在温州当地大热。在这份由温州市委党校和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联合完成的调研报告中,首次披露了温州民间资本在宏观调控下的生存状况。

  很多人的关注焦点是温州人的失败。这份报告中称,一直以来,温州的“民间借贷资金流向呈现投机性”,哪里有收益就快速流向哪里,但去年温州民间资金的投机屡屡失败,苦不堪言。

  股市的财富效应曾吸引温州居民通过民间融资将资金投入股市,2007年前三季度温州约有250亿元资金流入股市,使温州在股市的民间资本达到400亿元,但后来由于股市、楼市行情不尽如人意,不少资金从股市、楼市撤离。据温州市证券期货行业协会统计,截至 2007年12月末,温州全市证券交易总额高达10222.03亿元,而截至2008年年底全市证券交易总额仅为6500亿元,下滑36.4%,缩水近四成。

  “炒矿团”也同样败北。2006年温州民间资金流向矿产的规模约130亿元,2007年相当部分的投资者继续追加投资,使资源矿的投资资金不断扩大。2007年上半年,温州民间资本对金属矿产的投资达到了一个高峰,然而未等这些民间资本获得回报,2007年下半年开始的宏观调控与国际金融危机使金属价格开始下挫,特别是在2008年8月份后,金属价格跌幅与2007年高位比均超过了50%,“部分民间资本深套其中”。诸葛隽认为,“矿产开发的复杂性以及投资经验不足,是横亘在这些民间探矿者前的大问题”。

  但是,事物更有积极的一面。在投资无果的情况下,有2000亿左右的温州民资选择“回家”。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统计数据称,截至2008年12月末,全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余额达2085.02亿元,比年初猛增447亿元,增长27.29%。温州银监分局的监测也显示,2008年以来,温州市民个人金融资产向长期储蓄存款倾斜明显,全年除4月和7月外,其余各月的储蓄增量存款均保持增长势头。

  《温州民间金融发展形势分析》的主要执笔人温州市委党校教授诸葛隽称,“尽管当前有不少温州民资回流银行,但其投资冲动随时会勃发,“新的投资机会明朗了,观望的.民间资本会马上出笼”。

  殊途同归金融梦

  “春节前后是信贷最为活跃的时候,而我们1亿元资本金早就全部贷出。”苍南联信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开云说。截止目前,温州已拥有小额贷款公司8户,注册资本均过亿元。在小额贷款公司推出之初,上百家温州企业蜂拥争抢名额。

  2008年10月13日,“联信”正式开业,当天即签订三家农户、两家小企业贷款意向书,接下来的咨询不断,业务不断,有时一天贷出十余笔。

  小额贷款对象主要是“三农”及个体工商户、小企业。苍南县个体工商户2.8万户,微小企业9000户,从事农业及相关行业28万户,“联信”1亿元的注册资金在一个月内被借贷一空。一年之计在于春,节后大多数农户、企业主重新组织生产,但联信此时几乎已经无米下锅。温州其他的7家小额贷款公司也基本如此。以永嘉县瑞丰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为例,累计发放小额、短期贷款1.7亿元,春节以后,手上鲜有余钱。

  按照之前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小额贷款公司不能吸储,成立的公司也不能追加资本金。

  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是永嘉瑞丰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的最大股东,“做产品和品牌,几乎人人都能涉足,但金融行业却完全不同,有很多游戏规则和限制。”

  去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决定启动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这意味着,除自行上市外,民营企业又多了一条进军资本市场的道路。王在第一时间冲进了小额贷款公司的筹备阵营。他说,“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要继续做大做强,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之路是必然的选择。虽然现在小额贷款公司还是只贷不存,但未来2~3年内,奥康集团将在金融板块展开一系列的动作。”

  5年前,王曾经参与筹建中国第一财团中瑞,申报民营银行未果。

  当时是2004年底,中瑞财团的股东将筹建“建华民营银行”的一纸方案递交给当地政府,想开展对外放贷等业务。“政府的人一看方案就吓了一跳,在那时候,让民营企业进入金融业务想都不敢想,从无先例。”王透露,筹建民营银行一事,很快被监管部门否定。“但我始终坚信,金融市场的大门不会永远关闭,只要还有一线机会,我就会抓牢。”

  企业家的嗅觉何其敏锐。2007年,温州东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领到营业执照。这是新《合伙企业法》实施后,浙江成立的第一家现代意义有限合伙企业,也是浙江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当时国内产业投资机构已成南北呼应格局,东海创投的加入意图,俨然是成为第三极,按计划,将有50%资金投资于温州本土那些成长性良好的拟上市公司。

  2008年,随着准入政策的放宽,温州的资本运转市场所涉范围不断扩大。这一年,注册资本为1.1亿元的温州中科福泉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在温州成立,表示中国目前最大的直接投资基金专业管理公司——中科招商首次进军温州市场,也意味着温州本土资本正式以公司制形式试水私募股权投资领域。

  温州中科福泉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1亿元,由两个温州老板出资成立。这是一家特殊的公司,其特殊性在于它是进行私募股权投资。公司成立后,其资金全部由广东发展银行托管,并由中科招商进行运作,投资于私募股权。

  一扇扇紧闭的大门,终于次第渐开。

【“温州制造”转舵 金融服务业成新增黑马】相关文章:

温州大学商学院(金融学院)11-08

专访南非“鞋王”胡李明:用十七年把“温州制造”卖到非洲10-30

专访“黑马”圈创业教父牛文文08-01

教育规划纲要:新增就业人口6成毕业于职业院校10-06

新增员工社保办理流程03-12

市服务业调研报告02-14

养老服务业调研报告05-31

家政服务业调研报告05-09

服务业调研报告范文06-01

现代服务业调研报告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