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不要傲慢与偏见
在我的小学年代,班里老师喜欢将学生分类,成绩较差或“活泼泼”难管教的学生会自动被列入不受欢迎的行列。对于这些学生,老师从来不掩饰自己的厌恶之情,也从不吝惜当众指责教训的机会,甚至还会潜移默化地引导或纵容其他学生对他们的轻视或斥责。
越看《非你莫属》,就越感觉主持人的定位像这样的“小学老师”,把所有求职者和Boss团成员看成学生,在最短时间内以一己好恶对求职者作出评判,并主导老板随其喜好作出选择。要命的是,大多数情况下他的确能HOLD住全场,在热烈气氛的催化下,“老师”的鄙夷和不屑通常能感染大部分“学生”,使个人的评判演变成集体质疑的狂欢。
近期被炒得火热的“法国学历事件”也是如此。平心而论,在求职过程中,求职者表现不佳,学历学识引发质疑,是件自然的'事情。然而,是用理性的分析表态去应对,还是以讥讽贬低的方式去应对,这不仅仅是态度差异那么简单。
以节目形式出现的这一“招聘平台”,本身既蕴含着无限机遇,同时也隐藏着将负面影响集中和放大的效应。在这样一个平台上,不难想象,及时的点拨和中肯的建议将多么有价值,与之相对,随意的打击甚至挖苦所产生的消极作用或许也远超想象。
也有人认为,这归根结底是档节目,自然要考虑眼球效应,要制造“最大限度的良性精彩冲突”。不可否认,冲突、交锋,这些元素的确让节目充满张力,“好看”也不乏“真实”,但节目对人的态度及秉持的理念,却会像慢性药一样,潜移默化地影响求职者和观众。
很难想象,一个将“戏剧性”或“矛盾”放在首位,将评判和决定选手“命运”作为一大追求的节目,如何能真正地“树立健康积极的求职观,引导正确价值观”。
同样,作为求职节目的主持人,到底是站在中立立场,让求职者有机会全面展现自我,还是盛气凌人地扮演法官角色,急于掌控全场,这种选择不仅体现了作为主持人的专业性,更折射着作为个体的胸怀人格。
每个人内心都渴望别人的尊重,无论是求职者、目前被质疑包围的老板还是主持人自己,恐怕都是如此。少些咄咄逼人、多些循循善诱,少些主观评判、多些客观观察,少些横加指责、多些指点迷津……职场不需要更多傲慢与偏见,一个为人“打开一扇门”的求职节目更不需要如此。
【职场不要傲慢与偏见】相关文章:
职场需牢记"六不要"法则11-21
不要破坏“生态平衡”职场故事06-24
职场法则:不要自作主张11-09
职场支招:Offer来了要还是不要07-03
不要痴迷领导力的职场法则01-29
职场法则:不要忙着挤进别人的圈子11-14
职场规则:永远不要打探别人工资11-06
职场法则:要么走要么留,千万不要混11-01
请你不要一个人去战斗职场励志11-22